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現行高中地理課程解構

現行高中地理課程解構

發布時間: 2021-03-14 03:12:35

㈠ 如何在高中地理新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採用案例進行講解及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研討,引導學生從實際案例中學習、理解和掌握一般規律、原則、方法及操作實驗,從而有效地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互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可簡單的界定為一種運用案例進行教學的方法。地理案例教學法就是在區域地理教學中選取一些隱含地理概念和原理要素並為學生熟悉的典型實例,通過在對這些實例的探究過程中,獲得地理知識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價值意義
(1)推動學生的地理思維。由於案例往往提供了地理事實材料和情景,學生要從紛繁復雜的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內容、探索本質特徵,需要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案例所隱含的知識要素和基本原理,訓練思維的深刻性。同時通過舉一反三、引申擴展、遷移模擬、類比評價等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思維的流暢性,並讓學生發表獨立見解,提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以案例分析的多元結果,拓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因此,案例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地理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
(2)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案例教學改變著單一通道的知識傳遞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有了更大的自主發揮空間,師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信息傳輸,情感交流和意向溝通。在案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理解,而且還需要表達和交流,這有利於形成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有助於小組成員間的共同合作,這對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和個體綜合素質有著很大的作用。
(3)實現教與學的統一。案例教學最明顯的表徵是師生互動,教學同步。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教師負有引導的責任。如何讓學生進入問題情景,使用案例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因為案例提供了廣泛的問題情景和自由的思考空間,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有較大的發揮餘地,能較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探究性案例。
(4)案例教學是溝通理論和實踐的橋梁。案例教學通常把一些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學生面前,要求他們設身處地去作出反應,從而也就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在不用真正深入實踐的條件下能在短期內接觸並處理到大量各種各樣實際問題的機會。學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時:一方面不斷形成理論視野,把握案例的分析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著理論如何運用於學習實際,從而及時有效地促進了理論向實踐的轉化,真正地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例如;城市規劃問題,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工農業交通區位問題都可以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來達到教學目的。
(5)案例教學能激發學生情感。閱讀那些生動、逼真的案例,往往能遷動學生的情思,加上教師繪聲繪色的講授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就更能提高學生的認識激勵其情感,並使認識和情感有機結合,形成堅定的教學信念。
二、新課程標准對案例教學的要求
2003年,教育部頒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在區域發展部分的教學要求中,明確提出案例教學的要求:在「區域可持續發展」部分,選擇符合「標准」主題的區域,採用案例分析方式編寫教科書和開展教學,並規定本部分至少選擇3個中國案例,1個外國案例。課程標准對案例教學的體現與現行教學大綱有兩點明顯的不同:一是由於區域發展內容的教學由選修變成必修,實際上使案例教學成為高中地理學習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課程標准不再規定必學的區域案例。雖然在大多數教材中,很可能仍選擇現行教學大綱中規定的那些案例,但課程標準的開放對促進高中地理課程的進一步開放和適應各地區具體地理情況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更加明確地體現了案例教學「通過案例學習原理而非僅學習具體區域」的實質。
三、案例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1.課前:精心選編案例
要想在課堂上成功的使用案例教學法,課前對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在選編案例時應把握以下原則。
(1)典型性和針對性。即所選取的教學案例要有利於學生得出預期的地理規律、結論,能反映地理事件的典型特徵和一般規律,能揭示案例的內在聯系和地理原理。
(2)內容的豐富性和完整性。即案例從背景的交代到問題情境的描述都應是相對完整的,有比較豐富的信息,能使學生設身處地地把自己置於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決策,並存在著從各個側面分析解釋的可能性,為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
(3)情境性和可讀性。案例的情境性是指案例能提供具體、翔實、典型的地理背景材料,易於讓學生進入某種問題的特定情景之中,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實現思維與情景的交流溝通。案例的可讀性是指案例能吸引學生閱讀,又能增加學生學習經驗的價值。
(4)趣味性和難易性。趣味性是指案例應生動有趣,內容豐富多彩,貼近學生生活。難易性是指案例的選擇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做到難易適當。太難的案例往往使學生因知識儲備不足而無從下手,進而喪失參與的興趣;太簡單的案例,不僅降低了教學的要求,而且也無助於學生思維的鍛煉。
2.課堂:周密安排教學
作為一種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具有相對穩定的的操作模式。在課堂上要明確教學目的,周密安排教學,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都要發揮組織者、催化者、引導者的作用,切實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1)提供和呈現案例。教師通過多元化方式將精心選擇的案例展示出來,並指導學生有效的閱讀。通過閱讀,學生將置身一個身臨其境的情景和多向思維的空間,為後面的討論、交流奠定基礎。
(2)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分析和討論案例。學生進入案例情景之後,教師要對學生提出預先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案例分析。具體而言,案例分析就是要堅持「三結合」和「三有」的原則——即「結合案例內容、結合所提問題、結合有關理論」以及「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3)總結評價案例,回歸教學內容(地理知識和地理規律原理),經過分析案例之後,教師要安排學生匯報分析結果,並組織學生評議。歸納概括出規律性的知識,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認知體系。
(4)案例遷移(拓展新案例,解決新問題),提升學習能力。案例教學的重點不是案例本身的學習,而是學生對地理原理的掌握及應用原理分析地理問題的方法。忽略知識和方法遷移的案例教學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學,而是「教案例」。
3.課後:及時進行反思
為了更好的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在課後要及時的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案例的選擇是否合理;教師的組織是否到位;學生的參與程度如何;案例分析是否深刻;討論氛圍是否和諧;評價是否科學合理;創新、不足之處何在等等。這樣的反思具有批判性和總結性的屬性,有助於教學經驗的理論化
四、目前案例教學中的誤區和對策
目前案例教學常見的誤區是:
(1)教學案例選擇與編寫不恰當。一方面,案例內容簡單,理論含量不多,學生一看就懂,那麼案例教學就會變成實例閱讀課,也就達不到啟發學生思維、學習相關知識、培養實際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選擇的案例又不能太難、太復雜,案例的難度太大,超越學生的實際可接受性,絕大多數學生覺得無從下手,無法表達自己的見解,那麼分析討論便無從進行,更提不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導致教學活動的失敗。一般來說,一個好的案例有以下幾個特點:描述了一個有趣的、真實的故事;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相關;有充分的與決策有關的資料和較多的主要人物直接引語;引人深思,有爭論餘地;充分體現了解決問題所需的理論與技能的實用價值。
(2)教師「教案例」,學生「背案例」。 教師過分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把案例素材當作知識體系來教,甚至要求學生背案例。教師在課前必須熟悉案例內容並進行深入研究,還要准備好案例討論可能涉及到的知識。如果准備不充分,很容易陷入「教案例」的誤區。
(3)案例教學忽略知識和方法的遷移。這類錯誤經常發生在一些老教師的身上,穿新鞋走老路,照本宣科,知識至上,過分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沿襲最早的老教材補充不少內容,把案例素材當作知識體系的一部分來教,且要求學生記背案例。其實案例教學的重點不是案例本身的學習,而是學生對地理原理的掌握及應用原理分析地理問題的方法。忽略知識和方法遷移的案例教學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學,還是「教案例」。
(4)教師角色的誤區:或擔當「演說員」、或充當「仲裁員」、或放任自流。這類錯誤經常發生在一些新教師身上,在運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經常不自覺地陷入這樣的角色誤區:①或者放任自流,提供案例後便撒手不管,任學生自己去討論、爭論;②或者越俎代庖,擔當「演說員」的角色,從頭至尾只顧自己發表見解;③或者充當「仲裁員」,對學生之間的爭論橫斷是非。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有損於案例教學的效果,甚至直接導致案例教學的失敗。放任自流,由於缺乏必要的引導,整個課堂將是一盤散沙;越俎代庖,學生成了純粹的觀眾,不利於調動學生的思維;橫斷是非,容易損害學生的積極性。
針對案例教學誤區應該採取的對策是:
(1)選編以鄉土地理、或學生熟悉的事例、或以教材活動課和問題研究改編的案例。①教師要注意經常收集、引用一些鮮活的、真實的事例,並把它加工成有一定背景,一定過程的情境呈現給學生,並注意案例的情節,所給材料和敘述的方法要能夠激起學生興趣,使學生覺得新奇,有探索慾望。②「活動」和「問題研究」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精選「活動和問題研究」作為拓展案例,可培養學生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和實現知識遷移。「我國西北地區」是人教版必修Ⅲ第二章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所選擇的典型案例,活動「非洲薩赫勒地區荒漠化的自然、社會經濟因素分析」和「前蘇聯墾荒區」是兩個拓展案例,可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遷移。問題研究「河流上該不該修大壩」是「河流的綜合開發」很好的拓展案例。
(2)研讀課標,避免「教案例」。 例如人教版地理必修Ⅲ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第一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課標的要求之一是:「以兩個不同區域為例,比較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教材從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地條件、礦產資源四方面比較自然地理環境差異,從農業和二、三產業比較生產活動差異。如果「教案例」,學生會認為所有的區域比較都從以上幾方面進行。這部分教學的關鍵是教會學生分析的方法,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方法進行類似分析。讓學生明確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礦產資源等方面;人類活動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農業、工業、人口、城市、交通運輸、商業貿易、政策、科教、文化、市場、歷史基礎等方面。為避免「教案例」,使案例教學順利、有序進行,教師對學生分析案例可能遇到的障礙要做到「心中有數」,設想學生在討論中可能提出的問題。可把上課需用的案例提前發給學生,讓他們有時間去查資料和就案例中涉及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3)注重知識和方法遷移。例如在傳統工業區的典型案例魯爾區教學中,通過分析其區位優勢、衰落的主要原因,探究其綜合整治措施。但學生學習的重點是從案例中提取傳統工業區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資源利用、產業結構調整、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而探究我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可採取的主要對策,因此知識和方法的遷移是案例教學成敗的關鍵。
在案例教學中,運用拓展案例是實現思維遷移的有效手段。在「荒漠化的防治」一節,兩個拓展案例(「紅色荒漠化」和「石質荒漠化」)能幫助學生實現思維遷移。同樣都是荒漠化問題,盡管自然環境不同、社會背景不同,但自然條件中的不利因素和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卻是導致荒漠化問題的共同原因,這是分析不同地域荒漠化原因的共同思維方法。同時,在教學上還應增加其它生態環境問題的拓展案例,如森林破壞、草原退化、濕地萎縮、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壤侵蝕,以促進不同類型生態環境問題間的思維遷移、方法遷移、知識遷移。
(4)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教學。案例教學是在大量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研究,案例教學如果涉及區域地理知識,學生相關地理知識薄弱,必然影響案例教學的有效實施。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是精選的經典案例,示範性強,地域覆蓋面廣。因此案例教學必須考慮學生的生活地域、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等特點,盡可能選擇學生熟悉的案例,或增補相關背景資料,降低教學難度。例如,在人教版地理必修Ⅱ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的教學中,可以反復以學生所在城市或附近熟悉的城市——西安市為例進行分析教學。第五章第二節《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的教學中,完全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本地案例加以分析,或作為教材的補充。
案例教學開放性強,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探究都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所以案例教學有其局限性,而傳統教學方式也有其優勢。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用案例教學,應針對教學內容,區別選擇教學方式。案例教學中也應滲透其他教學方式。
(5)正確定位教師的角色:即教師在案例討論過程中要善於當好「三導」角色即「導航、導游、導演」。即既要善於傾聽學生發言,又要適時地誘導學生,或給予提示、發問,或故設疑團,或充當爭論反角,使案例討論的發言始終圍繞題目中心順利進行,不發生偏題或跑題,同時也使討論中的爭論能深入開展下去,以促進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和對知識理解的深化。在案例分析討論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造出一個有利於學習的氛圍,負責引導和組織學生的討論。教師要避免自己成為討論的中心,要善於控制案例討論過程,使盡可能多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討論,保證討論范圍不偏離主題,鼓勵「百家爭鳴」。對於學生的發言,教師可作簡短的評論,但一般不直接進行判斷,最好沒有導向性。教師要盡量避免給出肯定的觀點或答案,除非只有惟一正確的答案或全班都不能得出答案。對於學生向老師提出的諸如「究竟誰的說法正確」、「正確的答案到底是什麼」之類的問題,教師不妨「糊塗」一些,宜用「某某的說法很有見地,不過某某的觀點也很有道理」之類的話語來回答,而不要正面直接回答,更不要斬釘截鐵地下斷語。這是因為有些問題本來就沒有什麼「惟一正確的」答案,教師的見解更不見得就是「標準的」、「最佳的」。更何況案例教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讓他們記住一兩個正確的結論。待案例討論全部結束後,教師可以根據案例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結合學生對案例分析和交流的情況,概括幾種有代表性的分析思路和對策,明確其依據,著重說明在討論中出現的爭論焦點,並運用相關原理和學生已有的認識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釋,給學生提供參考。總之,作為「總導演」的教師一定要有正確的角色意識。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是一種獨特的學習形式,它可以極大地發揮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爭辯、去選擇和決策,還要重視讓學生從案例學習討論中獲得某種經歷、感悟和學習的技巧與方法,並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㈡ 安徽蕪湖的地理解構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抄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長江自城西南向東北緩緩流過,青弋江自東南向西北,穿城而過,匯入長江。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與青弋江的交匯口。
蕪湖是一座濱江山水園林城市。蕪湖山巒疊嶂,湖泊縱橫,襟江帶河,風光秀麗,地勢南高北低,平原丘陵皆備,地形呈不規則長條狀。有「雲開看樹色,江靜聽潮聲」之美譽。山體面積占總面積的20.5%。境內有各類湖泊3000多個,平原丘陵皆備,河湖水網密布,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布其間。 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14.4%。蕪湖四季分明,空氣質量較好,據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報告,蕪湖空氣質量位居109個重點城市第10位,是一個適宜人居的生態之城。蕪湖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有6家4A級景區。[2] 蕪湖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16℃,日照時數2000小時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每年達219-240天。

㈢ 高中地理現行各教材幾,哪個最契合普通高中課程標准2017的教學內容

現在過抄了高中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教育知識與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筆試,面試成績什麼樣還不得而知,2017年可以考高中物理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但要想獲得物理的教師資格證,還必須重新報考綜合素質和教育知識與能力,不能與高中地理的筆試成績共用。

㈣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遇到的難度較大問題是什麼

新教材在知識結構方面,較舊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統,這對於教師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廣度,如何處理好教材的知識體系
活動量明顯增加,教師如何有效的組織好這些活動,如何安排好教學進度,這些都為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師提出了挑戰。教師普遍感
時間難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於,那就只是走過場,流於形式,如果充分調動每位同學,那麼時間難於把握,課
諸多的不配套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材與教輔資料明顯不配套,新的教材還沒有相應的教輔,現有的教輔資料還都是以舊教作了相應的修改和刪減,但在練習中卻出現了。對於這些問題,教師該不該講,應講到什麼程度,教師難於把握。
學校在地理教學資源上與現行的高中地理新課程的要求嚴重不匹配。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結論性的東西減少了,但學生的
觀察的實際操作的內容明顯增多,但學校必要的教學輔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乏。如缺少應有的實物模型和多媒體演示實驗,學生的時差和太陽高度的變化等難以理解。
初高中地理教學嚴重脫節以及初高中地理課程的要求不一致。初中一、二年級開設地理課,初三不開設地理,中考又不考地理,使
新課程改革的初中地理,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低,教材內容過於簡單,而高中地理在難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輻度大,這對於學生而言
教學帶來更大的難度。許多學生連經線、緯線都不懂,這樣對於地球的運動、時差的計算、季節的形成等問題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
生進行講解,這就面臨課時緊張,教學任務難於完成。也正是因為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讓許多學生感到難學,導致興有的學習狀態,困惑著許多教師。
高中學生普遍對新課程改革了解不夠以及學生傳統的學習行為使學生一下子也很難適應新形式下的課堂教學。還有,學生對地理學響地理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師對新教材也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內容高度概括、高度濃縮,新課程的名詞、概念出現得少了,結論性的敘
「閱讀」和「案例」等問題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們教學仍然受傳統教學的經驗的影響,對學生總是不放心,總是想講的面面俱
教材注重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於學習,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另外教師如何對待案例、究竟要處理到何種程度才算適宜,多數教師心中也沒有底。 二、解決措施
針對以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堅定的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經驗、
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
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同樣要注重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盡量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最基本和最基礎。具體而言,主要應採取以下一些做法:
1、重視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
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因此在每周的集體備課活念、高中地理課程標准、課程內容與目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
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要努力做到轉變教師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伴、朋友、指導者轉變。

㈤ 比較初中,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學內容的聯系與區別很急很急,大神,求解!!!

通過閱讀初高中地理新課程標准以及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初高中地理在教學回內容上存在明顯答的差異。初中地理知識相對簡單,主要呈現地理現象,而對現象產生的原因不做過多的要求。初中地理教材在設計上重視學生的活動、參與、思考、互動。而高中地理教學內容增多,教學難度加大,不但注重現象的闡述,更強調原因的分析,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強調對學生學法上的引導。初高中地理知識跨度大以及學生初中地理基礎差是導致初高中地理銜接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問題日益突出,嚴重製約著高中地理教學的效果及質量。

㈥ 如何實現高中地理教學的"問題解決" 廣東教學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教材在知識結構方面,較舊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統,這對於教師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廣度,如何處理好教材的知識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課堂活動量明顯增加,教師如何有效的組織好這些活動,如何安排好教學進度,這些都為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師提出了挑戰。教師普遍感覺到課時不夠,在活動的組織上時間難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於,那就只是走過場,流於形式,如果充分調動每位同學,那麼時間難於把握,課時不夠,教學進度無法完成。
諸多的不配套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材與教輔資料明顯不配套,新的教材還沒有相應的教輔,現有的教輔資料還都是以舊教材為藍本,許多內容新教材中已作了相應的修改和刪減,但在練習中卻出現了。對於這些問題,教師該不該講,應講到什麼程度,教師難於把握。
學校在地理教學資源上與現行的高中地理新課程的要求嚴重不匹配。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結論性的東西減少了,但學生的活動增加了,動手、動腦,動眼觀察的實際操作的內容明顯增多,但學校必要的教學輔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乏。如缺少應有的實物模型和多媒體演示實驗,學生對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及以產生的時差和太陽高度的變化等難以理解。
初高中地理教學嚴重脫節以及初高中地理課程的要求不一致。初中一、二年級開設地理課,初三不開設地理,中考又不考地理,使得許多初中學校地理課形同虛設。新課程改革的初中地理,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低,教材內容過於簡單,而高中地理在難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輻度大,這對於學生而言,無凝一下難於適應,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更大的難度。許多學生連經線、緯線都不懂,這樣對於地球的運動、時差的計算、季節的形成等問題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師再利用上課時間給學生進行講解,這就面臨課時緊張,教學任務難於完成。也正是因為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讓許多學生感到難學,導致興趣漸無。如何更好的轉變學生現有的學習狀態,困惑著許多教師。
高中學生普遍對新課程改革了解不夠以及學生傳統的學習行為使學生一下子也很難適應新形式下的課堂教學。還有,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不重視和認識不足始終是影響地理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師對新教材也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內容高度概括、高度濃縮,新課程的名詞、概念出現得少了,結論性的敘述少了,「讀圖思考」「活動」「閱讀」和「案例」等問題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們教學仍然受傳統教學的經驗的影響,對學生總是不放心,總是想講的面面俱到,千方百計的給學生灌輸,新教材注重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於學習,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另外教師如何對待案例、問題研究的教學,對於這些內容,究竟要處理到何種程度才算適宜,多數教師心中也沒有底。
二、解決措施
針對以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堅定的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我們也應該充分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同樣要注重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盡量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識,為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具體而言,主要應採取以下一些做法:
1、重視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因此在每周的集體備課活動時間要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准、課程內容與目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要努力做到轉變教師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向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朋友、指導者轉變。
3、在教學過程中重視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又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要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體做法有:①課堂提問、討論發言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機會;②組織各類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無論結果如何……此外,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的差異,分別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對地理成績好的學生增加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在作業布置、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學習評價等各方面都選用不同的標准,從而滿足各類學生學習的需要。
4、進行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力量。加強信息收集,校際之間加強教學上的交流與探討。多開展聽課、評課、校際交往活動,取長補短,通過這樣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感性地走近學生,學生是一個猜不完的迷;理性地研究課堂,課堂是一個解不完的結。我們只能邊實踐邊反思邊改進,努力提升自己的的反思能力,才能找到更適合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方法。

㈦ 浙江省現行高中文理科分別包括那幾門課程

文:語數外 政史地
理:語數外 物化生

不知道現在還分不分。而且不管文理生這九門都是要學的。嗯。

㈧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結構有哪些變革或變化為什麼要對課程結構進行改革

1.關於學習領域

㈨ 落實新高考方案 高中課程如何架構

江蘇省教育廳召開江蘇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江蘇新高考方案將從2018年新高一起實施。高考時間與原時間一致,每個科目的分值正在聽取各方意見,改革後分值比現行480分的方案要高,未來新方案的分值與「不分文理」的浙江方案接近。【實施時間】高考綜合改革2018年啟動,2021年正式實施教育部明確江蘇省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時間為2018年,並要求於2018年6月底前將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報教育部備案後向社會公布。根據這一要求,江蘇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應該是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啟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實施。【總體框架】實施「3+3」模式,選考科目從「6選2」調整為「6選3」 在高考科目設置方面,和現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蘇省普通高考統考科目仍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保持不變。選考科目由現行的「6選2」調整為「6選3」,即由學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選考科目,並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一科兩考】江蘇考生高中期間同一必考科目可考兩次在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方面,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有關做好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工作的要求,江蘇省實施招收農村學生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在改進考試形式和內容方面,和現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相比,我省將開齊開足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所設定的13門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圍,江蘇省考生在高中期間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參加兩次考試的機會。【加分項目】減少加分項目和分值,2016年起少數民族考省高校加3分在改革招生錄取機制方面,嚴格執行教育部等相關部委關於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要求。自2015年起,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的考生加分政策;自2016年起,將少數民族考生照顧政策調整為「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屬高校加3分投檔」。【各科分值】各科目分值還在制定中,預計和浙江總分700多分接近記者了解到,江蘇新高考各科目分值還在制定中,預計和浙江總分700多分接近。江蘇省新高考英語聽力和口語一年兩考,筆試怎麼考還在聽取意見。按照新方案,在綜合素質評價上,江蘇將國家提出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要求,具體拓展為:思想品德與公民素養、學習水平與課程修習、體育運動與身心健康、審美素養與藝術特長、創新能力與社會實踐、自我認知與生涯規劃等六個部分,更有針對性、引領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㈩ 我國中學地理課程是怎樣設置的

我國中學地理課程設置
一、我國中學地理課程設置的演變
我國古代學校中沒有專門設置的地理課程,地理知識的傳授多分散在《四書》《五經》《尚書·禹貢》等書籍的學習之中。19世紀我國沿海城市的一些新式學校中開始有了地理課程,但中小學各年級正式設置地理課程是始於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之後。90多年來,我國中學地理課程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以下幾個主要階段。
(一)清末階段(1904~1912年)
1904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興辦學校,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實行癸卯學制。《奏定學堂章程》是我國最早制訂的、在全國范圍中小學普遍施行的含有地理學科的課程方案。當時中學學制5年,一、二年級安排地理概論、亞洲總論、中國地理等內容,三、四年級開設外國地理,五年級開設地文學。教學時數,除了二年級每周3學時外,其餘年級都是每周 2學時,總時數為每周 11學時。1909年後中學分文、實(理)兩科,文科在一、二年級開設中國地理,每周3學時,三、四、五年級開設外國地理,每周2學時,總時數為每周12學時;實科一、二、三年級開設中國地理,四、五年級開設外國地理,每周均為1學時,總時數為每周5學時。
在這一階段,地理課程的內容主要敘述中外各國的疆域、山川、城市、交通、物產等,課本的編寫具有地理志、地方誌的特點。
(二)辛亥革命後至新中國建立前階段(1912~1949年)
在這個階段的前期,地理課程變動較多,開設的課程主要為中國地理和外國地理,也曾在高年級開設過自然及人文地理概論;總時數也有變動,每周有8學時、6學時、9學時不等,並且也不是所有年級都開設地理課程。後期(1932年以後)則是歷史上開設地理課學時較多的時期之一,總時數達12學時,在初中和高中總共6個學年中,全部開設地理課程,每周均為2學時。課程內容,無論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學,基本上都是循環重復,從本國地理到外國地理,區別僅是內容的繁簡。
這一階段地理課本的編寫質量有了提高,打破了過去地方誌式的框框,並吸收了當時地理科學研究的一些成果。但課本中也存在一些錯誤的觀點,如地理環境決定論、優秀種族論等等。
(三)新中國建立以後至「文化大革命」階段(1949~1976年)
這一階段地理課程變動較大,整個學校地理教育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由興旺趨於萎縮的過程。解放初期,地理課程的體系基本上按照解放前的舊體系,但在內容上,刪除了地理環境決定論等觀點,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1953年至1957年期間,主要參照蘇聯模式,課程體系由自然地理到經濟地理、由世界地理到中國地理,地理課時數總共達每周12學時,也是歷史上開設地理課學時較多的時期之一,在內容上相對比較系統、完整,但結合我國實際尚不夠。從1958年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地理課程基本上屬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削減的時期。這一時期地理課學時數削減幅度很大,從1957年每周的12學時,削減到1958年的8學時、1959~1962年的5學時,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時間全國大多數中學都停開地理課,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普遍下降。
(四)「文化大革命」以後階段(1976年~現在)
「文化大革命」以後,地理教育處於振興階段,地理課程逐步得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學地理課程設置概況一覽表(括弧內為學時數)到恢復,學時也由少到多,逐步得到增加。不僅在小學,而且在高中一年級(或高中二年級),以及高中三年級的文科班也開設了地理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初中階段開設區域地理(包括中國地理、世界地理、鄉土地理),高中階段基本上講授系統地理。在指導思想上,逐步明確了以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地理教學內容的核心論題。在地理課本的編寫上,由以往「偏重提供事實材料」向「事實與原理相結合」方向轉變,區域地理內容的組織由條述法向特徵法轉變,課本的表述方法也由以往的文字表述為主向圖文並茂方向轉變。
在這一階段,我國各地雖曾編寫過一些不同版本的地理課本(包括各地的鄉土地理課本),但在大部分時期主要還是採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全國通用的統編教材。從1993年秋季開始,我國在全國范圍推廣使用多種不同版本的地理課本,這標志著我國的地理教材已由「一綱一本」(全國一個大綱,一種課本)走向「一綱多本」(一個大綱,多種課本)和「多綱多本」(不同的大綱,多種課本)的改革時期。
二、我國現行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
根據原國家教委(今教育部)1990年頒發的《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和1993年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試用)》,現行中學地理課程設置如下:
初一開設世界地理,每周3課時,課程內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和地圖初步知識,作為學習中、外區域地理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是世界概況,是對全球的總認識;第三部分是各大區地理特徵和一些國家地理知識;第四部分主要講時區、日界線和世界環境保護。
初二開設中國地理,每周2課時。四年制初中比三年制初中每周多一課時。教材按照中國地理總論→中國區域地理→中國在世界中,即總論→分論→總論的編排方式安排順序,最後學習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理和鄉土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每周3課時。高中地理共計十一章,前五章屬自然地理,主要講地球的宇宙環境和人類的自然環境。後六章屬於人文地理,講述當前世界性的環境問題,也是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面臨的重要問題。
高三地理(選修)每周4~6課時,屬文科選修,教材內容以中外區域地理為主。
1994年開始,原國家教委又組織有關方面人員編制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按照新高中地理課程方案的設計:高中一年級開設的地理為必修課,每周3課時,學習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有關的知識;高中二年級和高中三年級開設的地理為限定性選修課,高二每周1課時,高三每周2課時,主要學習人文地理知識。目前,新高中地理課程正在天津、山西、江西等省、直轄市試點,2000年起在全國推廣。
此外,上海市經國家教委(教育部)批准,在1988年也設計了一套初、高中地理課程設置方案,試點後已於1993年起在上海地區施行。此方案規定,6年級(9年義務教育一貫制)開設自然地理基礎(每周1課時),7年級開設世界地理(每周2課時),8年級開設中國地理(每周2課時),高中二年級開設必修地理課程(每周2課時),高中三年級開設文科班選修的地理課程(每周3課時)。
浙江省也經國家教委(教育部)批准,試行綜合課程方案,將初中階段地理課程的內容分設在自然和社會兩門課程之中。
三、台灣、香港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
(一)台灣地理課程設置
台灣中小學修業年限為12年:其中國民教育(即義務教育)為9年,前6年為國民小學,後3年為國民中學(即初級中學),合稱國民學校;3年普通高中,另稱高級中學。
近年來國民中學單獨設置地理課程。初中三個年級都開設地理課,周課時總量為5課時。第一、二學年每周2課時,第三學年每周1課時。在三年六個學期中,前四個學期主要講中國地理,後兩個學期主要講授外國地理。
高中三個年級也都開設地理課。高中地理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高一、二年級地理為必修課程,每周2課時,第一學年為地理通論,第二學年為外國地理和本國地理。高中地理選修課設在高三年級,分設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和地球科學三門。高三實行文理分科,理科可選地球科學,文科選人文地理或經濟地理。
(二)香港中學地理課程設置
目前香港的學制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稱中四、中五),大學預科一年或二年。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私立中學較多,後因經濟迅速發展,公立學校大大增加,到1985年已有70%的中學生在公立中學就讀。地理課程在香港普通教育中是受到重視的。一般中學從初一到高二年級都開設地理課。這一方面是由於香港在1997年回歸祖國以前的一百多年裡為英國佔領,深受英國的影響,繼承了英國重視地理教育的傳統;另一方面也與香港的環境條件有關。
香港地理課程的設置是:初一為香港本土地理,初二、初三為世界地理。不修讀地理的學生改念社會科。社會科是一門綜合了歷史、地理、經濟和公共事務的科目。地理和社會這兩門學科都是初中階段持續三年的必修課。
高中地理課程開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香港中學習慣把高中分為文、理、商三組,其中修讀地理的學生較多。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