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蘇德濕地高中地理

蘇德濕地高中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3-14 00:06:38

❶ 結合地理知識,可做簡圖,說明撒哈拉沙漠,蘇德沼澤地對其周邊國家產生的影響

亞馬孫雨林成因: 1、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全年高溫多雨;內 2、亞馬孫平原西部為山地,南容北為高原,東部面向大西洋,東北信風攜帶的濕潤水汽可以長驅直入,並受地形影響形成地形雨; 3、受赤道暖流影響,增溫增濕(這一條與大氣環流無關,但可做參考)。撒哈拉沙漠成因: 1、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全年炎熱乾燥; 2、受從陸地上吹來的東北信風的影響,加劇乾旱。(希望能幫到你~)

❷ 二戰時如果蘇德單挑(英美不插手),那麼你認為誰的贏面更大一點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

一方面,二戰時,德國並不是單獨與蘇聯作戰,在戰爭打響前,蘇聯是一家抵抗德意軸心國及仆從國的進攻,但從莫斯科戰役開始,英美盟軍就開始向蘇聯提供精神和軍事上的援助,最終才有了蘇軍與盟軍會師易北河打敗德國。

從德國發動二戰的優勢來看,一是閃擊戰理論的突然性和快速機動性,但在蘇聯地大物博和強大國防後勁方面,被持久戰和消耗戰所抵消了。二是德軍的精神支撐和單兵素質要強於蘇軍,但德軍後勁不足,兵力缺乏和補給困難的難題一直困擾著前線,德軍是越打越少,而蘇軍卻是越打越多,而且蘇軍在1942年開始不斷重建裝甲集團軍,從戰略戰術和數質量上也慢慢適應了閃擊戰的打法,德軍的這兩個優勢也就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失去了所謂的優勢。

❸ 蘇德戰爭德國有取勝的可能嗎

蘇德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為抵抗納粹德國及其仆從國侵略進行的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夥同仆從國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

集結了190個師共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襲擊,蘇聯衛國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法西斯的突然襲擊,蘇軍一路潰敗。直至1942年6月爆發斯大林格勒會戰,德軍進攻受挫,雙方在烏克蘭東部陷入膠著,互有勝負。

蘇軍憑借頑強的戰斗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不斷增強的人力物力逐漸占據主動,於1943年8月,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挫敗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攻勢,自此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此後,蘇軍發動戰略攻勢收復全部國土進而從法西斯統治下解放東歐多國,最終於1945年4月30日攻佔德國首都柏林。5月9日0點30分,德國政府在柏林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即時生效,偉大的衛國戰爭就此結束,也標志著二戰在歐洲戰場的告終。

這場戰爭使蘇聯用巨大的犧牲徹底打敗並摧毀了強大的納粹德國的法西斯政權,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改寫了戰後世界格局,蘇聯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3)蘇德濕地高中地理擴展閱讀:

蘇聯勝利原因:

蘇聯之所以能力挽狂瀾,並最終取得戰爭勝利,主要有以下因素:

雄厚的人力物力。

1941年,蘇聯人口大約為1億9300萬。戰爭爆發後,蘇聯共動員了2960萬人。二戰結束時,蘇聯紅軍總兵力達到了1136萬人。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飛機13.41萬架、坦克10.28萬輛、火炮和迫擊炮82.52萬門。

蘇聯在軍備研發中占上風,使得德軍在戰爭初期就因為雙方坦克性能的差距遭遇了T-34危機。蘇聯還擁有航空史上單產量最大的軍用飛機伊爾-2攻擊機和二戰中產量最大的沖鋒槍波波沙沖鋒槍等優秀裝備。德軍雖在戰爭中期研發了虎式坦克和MG42機槍等優秀裝備相抗衡,但已無法挽回敗局。

廣闊的疆域為蘇聯抵抗德軍侵略提供了戰略縱深。蘇聯陸地面積為2227.4萬平方公里,地跨11個時區。二戰初期,雖然德軍很快佔領了歐洲各國,但卻無法一口吞下龐大的蘇聯。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蘇聯政府仍控制著2/3以上的國土。此外,嚴寒的天氣也增加了德軍的後勤壓力。

美英等國的大力援助。

蘇德戰爭期間,尤其是1943年以後,美英等西方國家給蘇聯以大量的援助,包括槍械、彈葯、飛機、坦克、車輛等軍用物資。如果沒有這些盟友的援助,蘇聯要從1941年的大崩潰中恢復過來甚至擊敗德國,都將會更加的困難。

擁有先進的作戰理論。

蘇聯紅軍軍事理論家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早就提出了大縱深作戰理論。戰爭期間,蘇聯紅軍成功解決了組織與實施寬正面、大縱深的戰略進攻等一系列軍事問題,保證了衛國戰爭的勝利。此外,蘇聯紅軍還涌現出了以朱可夫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和科涅夫元帥為代表的一批傑出統帥和將領。

1941年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國防委員會,提出了「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爭。」的口號。為理順指揮關系,8月8日設立了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為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蘇共向前線派去了150萬名黨員和350萬名共青團員。戰爭期間,蘇共吸收了531.9萬名黨員。

蘇聯人民的戰斗精神。

為祖國而戰,很多蘇聯軍民都為國奉獻或英勇殺敵,涌現了以彼得羅夫斯基中將、馬特洛索夫、卓婭、波克雷什金、帕夫柳琴科、闊日杜布等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據統計,戰爭期間,蘇聯軍民共有1.16萬餘人成為「蘇聯英雄」,700萬蘇聯軍人榮獲各種勛章和獎章。

❹ 為什麼在二戰時蘇德對於波蘭如此在意

蘇德的兩國在簽訂不侵犯條約時,把波蘭分成了兩半,為什麼波蘭是德國先攻打的國家,蘇聯又為什麼這么在意波蘭?
是因為波蘭在歐洲的地理位置尤其重要還是又其他的原因??

歷史上,波蘭本來就存在很短時間,而且是歐洲列強勢力均衡的結果。本來波蘭在歷史上不是隸屬德國,就是隸屬俄國的,所以蘇德要首先分掉的,就是波蘭!
在近代,波蘭土地廣大,資源比較豐富,經濟基礎較好,但是軍事力量薄弱,是一個非常適合作為戰略後方的地方,而且波蘭也是蘇德之間的戰略緩沖帶,雙方都不願對方得到波蘭。所以蘇德都首先對波蘭動手!

我只是一個電影愛好者,看了很多二戰電影後,有了這么個問題想請教諸位,希望有詳細的解答。
還有,波蘭與蘇聯在歷史上有著怎樣的關系?貌似蘇聯侵略過波蘭,波蘭人貌似很仇恨蘇聯,希望也一並加以回答謝謝。

波蘭歷史上被沙皇俄國統治很久,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真正復國。所以歷史上波蘭人就仇視俄國人,就好比我們仇視日本人一樣。

❺ 蘇德沼澤的地理位置

蘇德沼澤位於蘇丹中部低地尼羅河流域,寬約320千米,長400千米。當洪水泛濫時,它有愛爾蘭那麼大。這個地區居住著以飼養牲畜為生的努埃爾人。
20世紀80年代,這里建成了380千米長的瓊萊運河(或稱詹加利運河),其長度相當於蘇伊士運河兩倍。運河的建成不僅為作物提供了灌溉,有助於增加埃及的水供應,而且還繞過了蘇德沼澤。這是因為從尼羅山流入蘇德沼澤的一半水量蒸發掉了。或滲入了地下。
蘇德沼澤是人們活動的障礙----在洪水季節,汽車和卡車難以通過很滑的淤泥地。
野生動物季節性遷移時越過蘇德沼澤,尤其是當地一種羚羊,但運河擋住了它們的遷移路線。
工程師威廉·加斯廷在1908年記述道:「我穿越過最荒蕪的沙漠,但與這個沼澤地相比,仍然是一個光明的、令人喜悅的地方。」他不知道蘇德沼澤季節性發生的變化,也不知道當地人把這塊土地看成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地。

❻ 怎麼在蘇德戰場上會有圖拉戰役

你搞錯地方了,圖拉不是蘇聯亞洲地區西伯利亞城市。

圖拉市(俄語:Тула,英語:Tula)是俄羅斯聯邦圖拉州的州府,屬於中央聯邦管區和中央經濟區管轄,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南部,圖拉州的北部。
城市創建於1146年,距離莫斯科南部約200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54°12′00″,東經37°37′00″。橫跨烏帕河的兩岸,是莫斯科西南方向的護衛屏障。城市面積14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1,129人(2010年),列俄羅斯第37位。工業以金屬冶煉、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國防工業和食品工業為主。圖拉特產為兵器、茶炊和各種圖案的圖拉甜餅干。

❼ 二戰,蘇德日,對美,不知結果,如何

蘇德如果不開戰,加上日本,從簡單的實力相加,應該是可以戰勝美國的。但是地理位置上,德國得佔領歐洲才行。而且德國要進攻美國,得先打敗英國才能出海,但是英國海軍遠勝德國。自從日俄戰爭,俄國黑海艦隊團滅,日本和蘇聯就是世仇。而且要打美國得穿過太平洋或者走加拿大。所以很難說。

❽ 二戰的蘇德戰場上,德軍攻不下莫斯科,為何卻攻下了斯大林格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為什麼德國軍隊沒有攻下莫斯科卻攻下了斯大林格勒?這和莫斯科的氣候以及地理位置有極大的關系。斯大林格勒位於當時前蘇聯的遠東地區,距離德國比較近,同時斯大林格勒的氣候還比較乾爽,不是特別的寒冷。

但是德國軍隊進攻莫斯科的時候就沒有這么好運氣了,在德國軍隊進攻莫斯科的時候,當時正趕上了百年一遇的超級寒冷天氣,這個寒冷天氣奪走了幾乎一半德國軍隊的性命。這也算是老天爺幫了俄羅斯一把,在德國軍隊到達莫斯科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殘兵敗將,所以德國軍隊不僅僅是輸給了俄羅斯的軍隊,更是輸給了俄羅斯的天氣,這也成為德國敗北的原因。

❾ 蘇德戰場,你們說,德軍有勝利的機會嗎

德國的軍隊的確很厲害,但是在蘇德戰場上仍然會輸,主要原因也不是蘇聯的軍隊比德國的軍隊強。關鍵的因素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蘇德戰場不是蘇聯和德國之間的戰爭,而是同盟國與納粹國之間的戰爭。要知道,當年蘇德戰場上,同盟國的援助是很多的。此外要考慮的還有就是自然因素,包括國土面積,自然資源以及氣象環境,地理環境等等。。。

❿ 二戰時為什麼波蘭會第一個被蘇德瓜分

是波蘭地理位置的原因,他被德國和蘇聯夾在中間,一直被蘇侵略,而德國一直把波蘭當作自己與蘇聯的隔離帶,所以一直都是支援波蘭的,希特勒上台,需要勝利來鼓舞士氣,而周邊沒有一個是他打得過的(因為凡爾賽條約,連波蘭都打不過),所以,希特勒借用蘇聯來掛分波蘭,自己根本沒有出多少兵力,就得到波蘭一半的土地,還把自己置於對抗蘇聯的前線,借用蘇聯的威脅,來使英法默認希特勒打破凡爾賽條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