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計算題有答案
❶ 有誰能整理一下高考地理相關的地球計算題方法.公式什麼的
區時計算: 從0°經線以西就是西時區,°經線以東就是東時區。0°~西經15°是西一區,西經15°到西經30°是西二區....0°~東經15°是東一區,以此類推。區時就是每15°相差一個小時。地方時計算: 地方時=當地經線除以15。以東時間用加的,。西的話就是減的。 每1度經線=4分鍾。 晝長夜短: 對北半球來說,3月22日----9月22日之間為晝長夜短。9月23日----第二年的3月31日之間為晝短夜長。 南半球跟北半球完全相反,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就是晝短夜長。日出日落時間: 12-白晝時間的一半=日出時間
12+白晝時間的一半=日落時間
例如:赤道的永遠都是都也平分,白晝時間=12小時。那麼,12-(12/2)=6,那麼當地時間6點日出,12+(12/2)=18,那麼當地時間18點日落。太陽高度角: 90度—(當地的地理緯度和太陽直射點之間差的緯度數)。
例如:
夏至時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交為:90度—(40度—23度26分)=73度26分
冬至時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交為:90度—(40度+23度26分)=26度34分 樓主,夠通俗簡單吧。
❷ 高中地理有計算題嗎或者是有運算和理性思維的題嗎也是到了大學才有
地理本身就是理科知識,所以他的題都具有理性思維的特點。
高中地理有計算題,主要集中在地球運動部分、地圖知識部分,例如:時間計算、晝夜長短、太陽高度、海拔、人口密度、產業結構等等。
❸ 高考地理多計算題嗎
不太多,選擇題可能兩三道難一些,考一些經緯度的題或地方時、區時的題,後面的初步涉及一些計算,但都是很簡單的,希望看了對您有所幫助
❹ 一道高考地理計算題
ca
❺ 高中地理有哪些計算題
高中地理的計算題不多,主要分布在高一上冊的第一單元。
算區時。結合給出的版地理位權置的經緯度,算另一地區的區時。
算時差。在利用經緯度算出兩地區時的基礎上,計算兩地的時差。
正午太陽高度角。利用經緯度,以及太陽所照射的緯度位置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大小,進而分析旗桿的影長和太陽能板的擺設角度。
相對高差。利用等高線計算陡崖的相對高度,此類題目可擴展到其他等值線題目,如:日本櫻花等開花日;寒潮等降臨日;貝殼堤的相對位置等。
❻ 高中地理時間計算題,有關地方時與區時計算的
A
時差的計算方法:兩個時區標准時間(即時區數)相減就是時差,時區的數值大的時間早。比如中國是東八區(+8),美國PST是西五區(-8),兩地的時差是16小時,北京比紐約要早16個小時;如果是美國實行夏令時的時期,相差15小時。美國夏令時期間: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10月最後的星期日
一、地方時計算的一般步驟:
1.找兩地的經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東經或同在西經,則:經度差=經度大的度數—經度小的度數
(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在東經或西經,則:經度差=兩經度和(和小於180°時),或經度差=180°—兩經度和。(兩經度和大於180°時)
2.把經度差轉化為地方時差,即:地方時差=經度差÷15°/H
3.根據要求地在已知地的東西位置關系,加減地方時差,即:要求點在已知點的東方,加地方時差;如要求點在已知點西方,則減地方時差。
二.東西位置關系的判斷:
(1)同是東經,度數越大越靠東。即:度數大的在東。
(2)同是西經,度數越大越靠西。即:度數大的在西。
(3)一個東經一個西經,如果和小於180°,東經在東,西經在西;如果和大於180°,則經度差=(360°—和),且東經在西,西經在東;如果和等於180,則亦東亦西。
三、應用舉例:
【例1】已知:A點120°E,地方時為10:00,求B點60°E的地方時。
分析:因為A、B兩點同是東經,所以,A、B兩點的經度差=120°-60°=60°,地方時差=60°÷15°/H=4小時,因為A、B兩點同是東經,度數越大越靠東,要求B點60°E比A點120°E小,所以,B點在A點的西方,應減地方時差。所以,B點地方時為10:00—4小時=6:00
【例2】已知:A點100°W的地方時為8:00,求B點80°W的地方時
分析:A、B兩點同在西經,則:A、B兩點的經度差=100°—80°=20°所以:A、B兩點的地方時差=20°÷15°/H=1小時20分 因為A、B兩點同是西經,度數越大越靠西,B點80°W在A點100°W的東方,應加地方時差.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8:00+1小時20分=9:20
【例3】已知:A點110°E的地方時為10:00,求B點30°W的地方時.
分析:A在東經,B在西經,110°+30°=140°<180°,所以 經度差=140°,且A點東經在東,B點西經在西,A、B兩點的地方時差=140°÷15°/H=9小時20分,B點在西方,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10:00—9小時20分=00:40。
【例4】已知A點100°E的地方時為8:00,求B點90°W的地方時。
分析:A點為東經,B點為西經,100°+90°=190°>180°,則A、B兩點的經度差=360°—190°=170°,且A點東經在西,B點西經在東。所以,A、B兩點的地方時差=170°÷15°/H=11小時20分,B點在A點的東方,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8:00+11小時20分=19:20。
【例5】已知A點100°E的地方 8:00,求B點80°W的地方時。
分析:A點為100°E,B點為80°W,則100°+80°=180°,亦東亦西,即:可以說B點在A點東方,也可以說B點在A點的西方,A、B兩點的地方時差為180÷15/H=12小時。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8:00+12小時=20:00或8:00—12小時,不夠減,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時來,即24小時 +8:00—12小時=20:00。
地球有東西半球之分,它自轉一周迎來了白天和黑夜,需要花費24小時。當東半球在陽光照躍下處在白晝時,西半球卻是一片漆黑;隨著地球的自轉,東半球將進入黑夜,西半球就迎來了新的曙光。東西半球之間存在著時差,如何計算這種時差得從日界線說起。
日界線又稱國際日期變更線,或國際改日線。地球上各處因東西位置不同,日出時刻有早有晚。為了避免這種差異造成日期上的紊亂,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決定將經度180°子午線(此線也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之一)作為日期變更的界線。這是地球上的一條無形的又富有神奇色彩的線,其東西兩側相距咫尺,但日期卻相差一整天。因此,艦船飛機由西向東航行過這一線時須減去一天;由東向西航行過這一線時須增加一天。由於照顧行政區域的統一,日界線並不完全沿180°子午線劃分,有小部分線段繞過一些島嶼和海峽:由北往南通過白令海峽和阿留申、薩摩亞、斐濟、湯加等群島而達紐西蘭的東邊。
❼ 高中地理也有計算題嗎
高中地理有計算題的
⒈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
經度/15度=商余數。
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
2.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
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
(2)圖上計算:
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
4.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方法
兩地之間的太陽高度角的差=兩地之間的緯度差
5.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6.正午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
(2)圖上推導(略)
(3)計算公式(與直射點相比):90度-某地H=直射點緯度與某地緯度的角度差的絕對值
技巧:可以將北緯寫成正數,而將南緯寫成負數。
(4)計算公式(與任意緯度相比):甲H-乙H=(甲緯度-乙緯度)的絕對值
注意:北緯度寫成正數,南緯度寫成負數
7.某日(R)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說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計算一年當中某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計算結果若是正值,則為北緯;若為負值,則為南緯;
(3)R為某日日期,R-6月22日為該日與6月22日相差的天數,(23°26′*4/365)為太陽直射點一日內移動的緯度距離。(假設其移動是勻速的)
8.極晝極夜的范圍=90-太陽直射點的度數
9.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10.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即: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11.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12.兩點的相對高度公式:(x-1)·h≤H<(x+1)·h,其中H為相對高度,h為等高距,x為等高線條數。
13.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注意:比例尺本身沒有單位,但計算時要注意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先換算統一。
比例尺大小實際上是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數值上表現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縮小或放大是距離的縮放、並非面積的縮放。
圖上距離往往需要在地圖上量取。
14.實際距離 (1)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在經緯網圖上: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
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15.外流區的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
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
6.耕作制度、復種指數與墾殖指數
耕作制度是指農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與之相配套的農技措施的總稱。復種指數是一農業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而墾殖指數則是一國或地區已開墾種植的耕地面積與其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反映出某地農業生產力水平、耕地重復利用和開發的程度。
17.耕地比重=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18.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該地常住人口(人)/該地土地面積(平方千米)
19.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該地常住人口數/該地耕地面積
20.人口增長率 人口自然增長率=(某時段末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
21.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總人口/總人口
22.人口計算公式
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數與平均人口之比。
計算公式: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
死亡率:指一定時期內人口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
人口自然增長率:指一年內人口自然增長數與年平均總人數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於說明人口自然增長的水平和速度的綜合性指標。
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年自然增長人數/該年年平均人口數)×1000‰。
總和生育率:指一定時期育齡婦女各年齡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數表示。反映育齡婦女在15至49周歲總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為如果一批婦女按照目前各年齡的生育水平度過整個生育期,則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數。
23.人口總負擔系數 指被撫養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
其中被撫養人口指0—14歲和65歲以上的人口。
24.性別比
性別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之比。通常用每100個女性人口相應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性別比是106:74。
25.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術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可耕地面積之比。
❽ 高中地理也有計算題嗎
有計算題。抄
1、地球運動計算
題目類型: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計算、晨昏線計算、日界線計算、黃赤交角計算等。
題目特點:難、考得少(最多4分)、與其他知識聯系少。(高三如果還不會可以直接放棄)
2、等值線的計算
同一條等值線上的各點數值相等。
相鄰兩條等值線可以相等,也可差一個等差距d。
等值線一般情況下不重合,所有等值線都是閉合的,但由於圖幅限制,在同一幅圖中不一定閉合。
等值線閉合時,表示其可能是高值點或低值點。(大於大的,小於小的)
等值線凸或凹處,表示比周邊值較高或低,且凹凸彎曲度越大,表示變化越大。(凸高則低,凸低則高,高低是指數值的高低)
(8)高考地理計算題有答案擴展閱讀
等值線圖中,計算兩點差值的方法:取兩點數值范圍;交叉相減;取開區間的值。
例:A點的高度是500~600米,B點的高度是200~300米,求A與B的高差。
分析:在等高線圖中與等高線相交線段的是河流,因為等高線不會相交,但是河流和等高線一定相交。
500-300=200(米)
600-200=400(米)
所以A與B的高差區間是(200,400)。注意:不能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❾ 高考地理計算題佔得比重多麼,有大題沒咋算啊,什麼太陽高度、地方時…統統不會,怎麼辦!
|α高考計算題不多來,一般就只有源一兩個選擇題,大題正常情況下不會有計算.
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90-|α±β|(α是所求地緯度;β為太陽直射點緯度)
地方時:已知地方時的經度和所求地的經度經度差除以15,如英國倫敦的時間是早上6點,求北京此時的地方時.倫敦的經度是0度,北京是120度,兩個地方經度差為120,用120÷15=8,北京位於倫敦西邊,所以北京此時是14點.
❿ 高中地理的計算題類型及答題技巧
1.經緯度計算:
① 經度差與地方時差算經度——地方時每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
② 緯差法與正午太陽高度算緯度——正午太陽相差多小,緯度相差多少;
③ 北極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於當地地理緯度;
④ 經緯線上長度算經緯度:
1°經線長=111km; 1°緯線長=111cosфkm(ф為緯度)。
2.比例尺計算: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3.陡崖相對高度的計算: (n-1)d≤⊿h<(n+1)d
( 其中n表示兩地間不同等高線的條數, d表示等高距 )。
4.流域面積的計算:
⑴ 作出流域的分水線即山脊線,由分水嶺所圍的區域即為流域的范圍;
⑵ 因圖形不規范,計算時一般算出圖幅面積後,再分析流域面積占圖幅面積的比重,
相乘即可。
5.有關時間計算:
⑴ 某地時區數=該地經度÷15,對商取整數部分,尾數部分四捨五入;
⑵ 根據各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為本時區區時,相鄰的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即求某地區區時=已知地區時±兩地時區,注意東加西減;
⑶ 根據東早西晚,經度每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即求某地地方時=已知某地地方時±(兩地經度差×4分鍾/1°),注意東加西減;
⑷ 日期界線有兩條:
① 時間界線:
即地方時0時經線,以東早一天,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為舊的一天;
② 空間界線:
即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就是180°經線(但兩者並不完全重合),
規定日界線以東晚一天,為舊的一天,以西早一天,為新的一天;
③ 新的一天的范圍即從地方時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的范圍;
新的一天的范圍=180°經線的地方時×15。
⑸ 日照圖上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6:00,
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00;
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切點所在經線為0:00(切點為極晝)或12:00(切點為極夜)。
6.地球自轉速度計算:
① 地球上除南北極點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時15°;
② 地球上赤道處線速度最大,南北極點為0,
任意緯線上線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
③ 同步衛星的角速度與地球上除極點外的任一點都相等,線速度比地面對應點大。
延伸:衛星發射基地的選址條件:
① 緯度低(可以節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負載);
② 天氣穩定,大氣能見度高;
③ 交通便利(鐵路或海運);
④ 地形平坦開闊,地質穩定;
⑤ 從安全性來講,以設在遠離工業中心、居民稀少的地區為宜。
例1: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優勢條件是哪些?我國即將在海南文昌建立新的衛星發射中心,其優勢條件又是哪些?
① 酒泉發射基地地處巴丹吉林沙漠的綠洲之中,靠近蘭新鐵路,地勢平坦開闊,人煙稀少,乾燥少雨,大氣能見度高,適於發射的天數多。
② 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緯度低,有良好的海上運輸條件,火箭航區和殘骸落區可以避開地面人口稠密地區,安全性好。
例2:試分析神舟六號飛船返回艙著陸場的有利條件?
① 當地人煙稀少;
② 溫帶大陸性氣候,晴天多,空氣能見度高;
③ 地形平坦開闊。
7.太陽高度及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A. 概念:
① 太陽高度: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銳角);
② 正午太陽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
B. 日影朝向與太陽光線方向(太陽方位)相反,影長與太陽高度呈反比,
影長=h×ctga(h為物體高度,a為太陽高度)。
C. 太陽方位問題:
① 若直射點在某地以南,該地正午太陽位於正南方位;
② 若直射點在某地以北,該地正午太陽位於正北方位。
③ 太陽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陽位於天頂。
D. 日出方位問題:
① 春秋分日,各地均正東日出,正西日落。
② 3.21-9.23,各地均東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③ 9.23-次年3.21,各地均東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④ 出現極晝的地區,太陽終日不落;
⑤ 出現極夜的地區,太陽終日不出。
E. 幾個度數間關系:
① 回歸線度數=黃赤交角
② 極圈度數=90°-黃赤交角
③ 晨昏線與某緯線圈相切的緯度
=剛好出現極晝或極夜的緯度
=90°-直射點的緯度
④ 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與地軸的夾角
=極點(出現極晝)的太陽高度
=1/2×剛好出現極晝的緯線的正午太陽高度
F. 影響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因素主要有:
緯度(太陽高度)、氣候(影響日照時數)、地勢高低。
G. 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
大興安嶺-蘭州-昆明一線以西以北豐富。最豐富的地區是青藏高原,最貧乏的地區是四川盆地。
H. 空間分布:
① 太陽高度的分布:
由太陽直射點(h=90°)向四周以同心圓的形式遞減,到晨昏上為0,
晝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
② 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
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計算時一般採用緯差法,
即兩地緯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陽高度也相差多少。
時空分布規律總結:
a. 6月22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達到一年中最大值;
赤道及其以南地區達到一年中最小值。
b. 12月22日: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達到一年中最大值;
赤道及其以北地區達到一年中最小值。
I. 太陽輻射的應用:
① 為了充分採光,一般民居門窗向陽敞開,北溫帶朝南,南溫帶朝北。
街道布局為了使所有房屋獲得充分光照,一般與子午線呈30-60度夾角。
② 喜光植物一般多分布於陽坡,喜陰植物多分布於陰坡或林蔭之下。
樹木向陽一面一般枝葉茂盛,生長快,年輪較寬。
③ 陽坡一般溫度高,相同自然帶(包括雪線)一般要比陰坡高。在我國華北地區,陰坡(北坡)因溫度低,蒸發弱,水分條件好,植物生長條件反而比陽坡要好。
④ 陽光能透射的最大水深是200米。大陸架淺海陽光集中,多大陸河流帶來的營養鹽類,光合作用旺盛,漁業資源豐富。
⑤ 多數農作物(如棉花、瓜果)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故乾旱半乾旱地區如能解
決灌溉水源問題,就能獲得優質高產。
⑥ 農業生產把不同作物高低搭配,以及套種、間作等,是為了充分利用光照條件。
⑦ 汽車尾氣在強烈陽光照射下,會形成光化學煙霧,危害人體健康。
8.晝夜長短計算:
① 某地晝長等於該地所在緯線圈晝弧度數除以15°;
② 日出時刻=12-晝長/2=夜長/2;
③ 日落時刻=12+晝長/2=24-夜長/2;
④ 極晝區晝長為24小時,極夜區晝長為0小時;
⑤ 赤道上各地晝長永遠是12小時,
⑥ 兩分日全球各地晝長均為12小時;
⑦ 緯度相同,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時刻相同;
⑧ 不同半球相同緯度的兩地晝夜長短相反:
即:某地晝長=對應另一半球相同緯度大小地的夜長。
9.太陽直射點的確定:
① 直射點經度即太陽高度最大(太陽上中天)的經線,地方時12:00的經線;
② 直射點緯度即正午太陽高度為90°的緯線,
③ 直射點的緯度大小與極晝或極夜出現的最低緯度大小互余,
④ 直射點緯度大小等於極晝的極點的太陽高度(或正午太陽高度)大小。
10.溫度計算:
① 對流層氣溫垂直遞減率為每上升100m,氣溫下降0。6℃;
② 焚風效應氣溫垂直遞增率,每下沉100m,氣溫增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