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本教育
① 怎樣成為一名初中地理老師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科目,就算你不喜歡他的話,你學會了還是可以會看地圖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想去哪裡與旅遊呢,都是可以看地圖的,看看還有多遠等等.其次呢,地里實際上是最好學的一項科目,因為人腦對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麼怎麼學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時候呢,記住一個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區域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只需要看圖,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長什麼樣子,在圖上的哪個位置上就可以了.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第二點呢,就是需要學會用地圖,因為地圖又是地理學科當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當中能夠用到的,所以通過分析圖的話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地理特徵,原理還有成型的原因.要學會讀各種的地圖,而且首先要記住基本的地圖長什麼樣子,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紹的這兩點都是怎麼學好初中地理最基礎的內容.希望同學們把最基礎的內容都學會了,那麼後邊兒的提分兒也就上去了.
② 什麼是生本教育理念
「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
③ 生本教育是指的什麼
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以這種理念為指導,在祖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100多所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等進行實驗,成效顯著,獲得意義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生本教育同時是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
生本教育特點
1、突出學生
生本教育的課堂完全改變傳統教育中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在老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突出學習 教得少 學得多
生本教育的基本過程是:(1)課前的學習准備;(2)上課時的小組討論;上台發言與座位上聆聽、質疑、探究……;(3)課後的追根究底……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學到知識重要千萬倍。比如會利用各種途徑查找相關資料、通過文字或圖例表達自己的意見;課堂上學會聆聽老師、同學的講話、上講台用口頭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別人的觀點提出質疑、對別人的質疑回答自己的見解等。
3、突出合作
提升合作這一重要素質
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強調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學習,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與拓展。
④ 生本教育是什麼意思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以這種理念為指導,在祖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100多所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等進行實驗,成效顯著。
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主持開展的,由課題研究帶動的大型教育整體改革實踐。自1999年作為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重點課題始,後成為教育部重點課題。目前正在進行的是「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以生本教育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研究」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以生本教育推進農村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4)初中地理生本教育擴展閱讀:
郭思樂教授創立的生本教育認為,學生的美好學習生活是學校德育的基礎。勞動產生自然素樸的美德,產生素樸的德行。當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主人,自己去體驗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學中飽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進入學生本體,從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課堂教學成為最自在的、素樸的、無形的德育過程。
郭思樂教授創立的生本教育提倡減少或最終取消學習成長期的頻繁統一考試,不幹擾學生成長期的成長,把考試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或科任教師,把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活動改為評研活動,削弱日常評價的比較競爭功能,鼓勵「為而不爭」。到了學生學習的成熟期,鼓勵學生用成長期的生動、活潑、主動、自然、豐富的積累和感悟,取得優異的終端考試成績。
⑤ 生本教育到底哪裡好!!!
1、生本教育,就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學生能夠自己學會的讓學生自己學,學生自己學不會的,同伴互相學,同伴也不會的,老師教。
2、學東西自己主動學會的要比別人硬教給自己的長久的多,效果更好。記得1996年高考那年,歷史老師很少講課,不是讓抄課本就是讓做題,即使點撥話也不多,當時同學們怨言很多,高考完了,大家成績都很理想,比其他科目好的多,同學們才曉得這也是個「技術」。
3、學生管好自己的學業,隔行如隔山,你不深入體會不到另一行的艱辛,不要光看到別人輕快地一面,「牢騷太盛防腸斷」。記得有句話:人前有多風光,人後就有多辛苦!
但願對你有幫助,現在社會自身硬才是硬道理!
⑥ 如何進行生本教育
荊志強在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上課滿堂灌,課後作業成堆,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的現象,其結果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家長心裡憂,效果不理想。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實踐中,我有幸結識了生本教育的創始人華南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在郭教授生本教育理念影響下,我大膽改革課堂教學方式,變以教師講為主為以學生的學為主,嘗試生本教學。兩年多來,郭思樂教授多次親臨我校指導,我的教法深受學生歡迎,高效輕負的願望基本實現。我的做法在全國各地引起較大關注。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教師前來觀摩我的課堂教學,我也應邀赴20多個省區作了200多場報告,反響熱烈。一、把學習權還給學生學習是人的天性,與生俱來,只要得到科學的啟蒙教育,學生就可以學而知、學而能。郭思樂教授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啟發我,教學中必須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不僅僅使學生樂於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更要使學生善於成為學習的組織者。我在每一節課前編印好「預習提綱」發給每一位同學,要求學生課前梳理相關基礎知識,並獨立完成提綱上的訓練題。上課之前我先充分瀏覽學生初步完成的預習提綱,了解學情並及時返還給學生,供學生上課使用。課堂上,我把講台讓給學生,由學生自由上講台展示,師生共同邊討論、邊總結、邊板書。讓學生把課前完成的學習提綱在投影儀上交流,講述他們解題的思路與方法,實際上這是學生在理解書本的基礎上的展示,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交流平台,原來老師平淡的知識點陳述過程成為學生生動而有價值的學習體驗。如果學生乙認為學生甲在投影儀上歸納的知識不完全或解題的結果不正確,可以徑直走上講台展示自己的歸納或結果,如果學生丁認為學生丙的闡述欠妥,也可以陳述自己的見解。同學們只要有不同想法,都可以自由上台發表,在唇槍舌戰中去偽存真,在熱烈交流中集思廣益。遇到疑難雜症,教師也不急於拋出巧思妙法,而是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自主走出困境。在學生的講述過程中,教師只是適時介入,指點迷津,發揮引而不發的作用,學生在解決疑難問題的實踐中學會思考。我要求學生展現思維過程,多問幾個為什麼?充分揭示思維動機,讓大家從不會到會,從沒有頭緒到思路逐漸清晰,求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在經歷艱難的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往往容易在大腦信息庫中銘刻,而唯有如此磨練,再碰到陌生問題時,才會左右逢源,應變自如。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不是拿真理來說教,而是要引起學生智慧和心靈的碰撞,激起他們的情感體驗。日常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不會的學生有求知慾,會的同學有表現欲,教師不教而教,僅在關鍵處點撥。總而言之,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便充滿活力,傳統教學就像一列火車,全部車廂都靠車頭帶,而生本教學全班就像動車組,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原動力,大家齊發力,動車跑得快。一個老師沒有三頭六臂,更不是千手觀音,只有全班每位學生的潛力都挖掘出來,才能收獲豐碩的成果。二、把評價權交給學生應試教育單純以分數評價學生的學習,偏面追求短期效應,導致教學急功近利。在生本教學中,我實行自評、組評,班評、師評相結果的綜合評價,並使評價伴隨教學過程隨時進行,從而引導學生由關心分數、名次,轉變為關注學習方法、過程,關注知識獲取和能力提高,從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心態,積極投身學習活動。(1)自評 學生及時反思學習的狀況,找出存在問題,積極彌補不足,改變了「學而不思則罔」的現象。(2)組評 成立學習小組,開展小組活動,每個學生都隸屬於一個學習小組。有了問題首先在組內討論,通過組員之間的互幫互學,互助共進,在取長補短中進步。(3)班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活動由班級設立的裁判員給予評價,學生認知中出現的謬誤,漏洞則可以及時得到糾正,完善。學生有精彩的方法,別的同學往往會報以熱烈的掌聲。記錄員予以加分記載,作為平時成績的累計。大家的掌聲是有效的鼓勵,成就感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學習的興趣更濃厚。使教學過程成為源源不斷激勵學生發揮自己最大潛能的過程。這樣的機會對於全班同學是平等的,他們可以在教學活動中找到自我,體現自我價值,也可以發現學習的近期榜樣,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4)師評 伴隨教學過程教師隨機評價,客觀評價。診斷性的師評會發展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鼓勵性的師評會提高學生的信心,促進其發展。教師尤其關心「學困生」的面臨的問題,關注他們的學習。(5)考評 考評的目的類似體檢,發現問題,最終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以考分論成敗,把學生分好差。科學設置考題,通過適時、適量、適度的考試檢查教與學得反饋情況,要求學生把考試當做鏡子檢測自己階段學習的進步和存在問題,對自己的學習做出客觀評估,並制定改進學習的措施。把評價權交給學生,前提是相信學生,依靠學生,做法是發動學生,組織學生,設置科學而多維的評價標准,核心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感覺到自己的進步,都能聆聽到成長的腳步發出來的聲音,從而增強自信心,增加學習的動力。三、把發展權送給學生生本教學的根本是心中有學生,一切從學生的需求出發,起點是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進步,宗旨是想方設法使每一個學生取得進步。因此我在生本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的進步發展為所有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和歸宿,始終把調動生命積極性放在重中之重,堅信「素質好,不愁考」,坦然地擺脫分數壓力和短期行為,不糾纏於某一個階段(環節)的進退、得失,在課堂活動中啟迪生命,激揚生命,不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主動釋放捆綁學生手腳的過重學業負擔,促使學生自主地快樂地成長。讓生命主體在學科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為自己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我生本數學教學中,學生得到的不僅是數學知識,更是數學文化、數學素養,是口頭表達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是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著眼於生命成長和成熟期的成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所教多屆畢業班在高考中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學生荊文華在給我的留言中說:從來沒有想到數學還可以這樣學,以前做題目是憑感覺,現在頭腦清醒,方向明確,感覺好形象,好生動,想忘記都難,您的數學課是讓我們生動去學,而不是灌給我們。有學生在我的博客上寫道:「以前老師要我學,生本教學是激發內在求知慾,是對學習的渴望,讓你樂學不疲,正是這個力量為我贏得了滿意的成績」。「以前是厭學,上課不聽,現在濃厚的教學氛圍催促你去講(有勇氣說出自己的見解——無論對還是錯)我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生本教學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將改變我的一生」。已經畢業的上了大學的學生在我博客中留言:「 荊老師:看了你的博客,可見生本已呈燎原之勢!真希望還能夠回到高中回到高三回到屬於我們共同的課堂中,真的很懷念以前的點點滴滴,懷念那激情飛揚的課堂懷念那忙忙碌碌但又鬥志昂揚的學習生涯。如果有機會的話真想回去再感受一下那氣氛活躍的課堂,再去聆聽一下您的教誨,上了大學我才真正的感受到我們的課堂乃真課堂,我們的爭辯才是真正的探討。不追求虛無的表面只求最好的方法。真希望現在你所教的學生能夠懂得他們那種課堂真的來之不易,希望他們能夠好好的珍惜,有機會我一定會再聽你上節課的,到那時您荊老師可別拒絕啊。」實踐表明,學生在生本教學中,才華得到充分展示,智力得到充分開發,自信心得到充分激揚,最終必將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踐行生本教育,老師輕松教書,學生快樂學習。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體,學科活動的主角,學生在激揚生命活力的課堂活動中,挖掘生命潛能,獲取的不僅僅是知識、成績,更是成長、成才。
⑦ 學本教育的學本教育與生本教育等的比較
(一)概念不同
1、嘗試教學法是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邱學華老師首先提出並付諸應用,爾後又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列入國家「八五」規劃課題,其特點是「先練後講」,即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2、「先學後教」是江蘇泰興洋思中學獨創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先教後學、課後作業」教學模式的顛覆性改革,一堂課總要從「先學後教」的「學」字開頭,這個「學」是自學的意思,「學」是學生帶著教師布置的任務、有既定目標的自學,學生的自學成為一堂課的起點,是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點。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而是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必須符合「四明確」要求: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
3、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與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相對立。
4、「學本教育」是由陳慶創立的與「教本教育」相對立的教育理念。「學本教育」是指立足於現代先進教育理念和素質教育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學生的生命本體,為學生會學、樂學、善學而設計,並以促進學生的幸福成長和終身可持續和諧發展為歸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
(二)創立時間不同
1、嘗試教學法於1982年誕生。
2、「先學後教」誕生的具體年份不詳,大概於1990年前誕生。
3、生本教育於1999年誕生。
4、學本教育於2011年誕生。
(三)內涵不同
1、嘗試教學理論的內涵包括:(1)學生先嘗試;(2)教師後教學。
2、「先學後教」的內涵包括:(1)學生先學(自學);(2)教師後教(點撥);(3)當堂訓練(檢測)。
3、生本教育的內涵包括:(1)以學生為本;(2)以生命為本;(3)以生動為本;(4)以生長為本。
4、學本教育的內涵包括:(1)以學生為本;(2)以學習為本;(3)以主體性學習為本;(4)以會學為本;(5)以自為之學為本;(6)以學習能力為本。
(四)特點不同
1、嘗試教學理論的特點是:(1)先試後導;(2)先練後講。
2、「先學後教」的特點是:(1)面向所有學生,尤其要關注後進學生;(2)目標明確,時間管理嚴格;(3)緊扣目標要求,重視學情反饋;(4)高度重視課前的備課、預習和課後的作業、輔導等各個環節,將課內外的教學活動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5)整個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機過程;(6)來自普通的農村學校的實踐,朴實易行,可供借鑒。
3、生本教育的特點是:(1)突出學生;(2)突出學習;(3)突出合作;(4)突出探究。
4、學本教育的特點是:(1)突出學生;(2)突出自為;(3)突出會學;(4)突出學習力;(5)突出發展力。
(五)教學原則不同
1、嘗試教學理論的教學原則是:一、嘗試指導原則;二、即時矯正原則;三、問題新穎原則;四、准備鋪墊原則;五、合作互補原則;六、民主和諧原則。
2、「先學後教」的教學原則是:解放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
3、生本教育的教學原則是:先做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少教多學,不教而教。
4、學本教育的教學原則是:授人以漁、自為之學、課前自學、課堂釋疑、當堂練評。
(六)學習過程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五步教學程序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不斷啟發指導下以及學生不斷地嘗試中逐步完成的:(1)提出問題→(2)學生嘗試→(3)教師指導→(4)學生再嘗試→(5)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也反映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客觀性。
2、「先學後教」的學習過程是:(1)「先學」,即學生看書(讀書)、檢測;(2)「後教」,即學生更正、學生討論、最後教師點撥;(3)「當堂訓練」,即當堂完成作業。
3、生本教育的學習過程是:(1)領受——學生自學,完成前置性作業;(2)領悟——課上小組討論,交流學習感受(學習所得和困惑疑問);(3)提升——班級展示,把自主先學、小組討論的成果在全班展示。
4、學本教育的學習過程是:(1)目標指引;(2)自學感悟;(3)發現問題;(4)探究釋疑;(5)訓練提高。
(七)教學過程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教學過程是:(1)出示嘗試題;(2)自學課本;(3)嘗試練習;(4)學生討論;(5)教師講解。
2、「先學後教」的教學過程是:每門課都是教師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限定時間讓學生自學教材,再做課本上的練習題。教師當堂布置作業,當堂檢查,課後不留作業。「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老師真正意義上的教,而是老師對學生做的練習題做出評判,個別不會做的由教師指導。
3、生本教育的教學過程是:(1)前置作業的設置;(2)課前檢測題的設計;(3)課堂學習的引導組織;(4)課後鞏固題的布置。
4、學本教育的教學過程是:(1)目標指引;(2)自學引饋;(3)探究釋疑;(4)當堂練評;(5)課後拓新。
(八)大課堂教學(課堂內外的教學)理念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大課堂教學理念無顯著體現。
2、「先學後教」的大課堂教學理念無顯著體現。
3、生本教育的大課堂教學理念無顯著體現。
4、學本教育的大課堂教學理念有顯著體現,大課堂教學理念由「課前——課堂——課後」三環節構成,包括:(1)課前自學(前置引學);(2)課堂教學;(3)課後拓新(課後固強)。
(九)小課堂教學(課堂內的教學)模式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基本訓練;(2)導入新課;(3)進行新課;(4)鞏固練習;(5)課堂作業;(6)課的小結。
2、「先學後教」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課堂導入;(2)先學;(3)後教;(4)當堂訓練。
3、生本教育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課堂導入;(2)領受;(3)領悟;(4)提升。
4、學本教育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課堂導入;(2)自學引饋(由低年級往高年級逐漸把課堂自學引向課前自學);(3)探究釋疑;(4)當堂練評。
(十)核心理念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核心理念可以表述為:先練後講,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練習為主。2000年10月,邱學華完整地提出了「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的新觀點,形成了嘗試教學理論的核心。
2、「先學後教」的核心理念可以表述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讓每一位家長放心。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過程全部都是學生自學,教師由講授者變成組織者,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個原則,要真正把學生解放出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人人參與,個個展示,體驗成功,享受快樂。
3、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先學後教,先練後講,以致達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4、學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授人以漁,課前引學,先學後教,當堂練評,以達到「無為之教」(教是為了不教)和「自為之學」(學是為了非教)的目的,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和終身發展奠基。
⑧ 何為生本教育
你是不是寫錯字了?我想應該是專升本的升本吧,其實就是學生由專科學歷通過專門的考試升為本科學歷。
⑨ 如何開展地理生本課堂,實現有效教學
新課程標准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核心理念。融入新課標理念的地理教學,就要以學生為主體,以開放性教學為本位。「放」就是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思考、探究,讓學生問,學生答,學生歸納,但不是放任自流的「放羊」。開放式教學中,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合作者、引導者,承擔調控、指導的責任,把對學生開放的程度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圍內。在學習「鋒與天氣」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自由「活動」,用不同的形式向其他同學展示冷鋒、暖鋒、准靜止鋒的形成及其天氣變化特徵。學生們用畫圖、表演、辯論、演講等各種方式展現了他們的風采,把開放的思想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把開放的做法體現在整個課堂中。
⑩ 如何將生本教育貫穿於地理教學
新課程標准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核心理念。融入新課標理念的地理教學,就要以專學生為主體,以開放性教屬學為本位。「放」就是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思考、探究,讓學生問,學生答,學生歸納,但不是放任自流的「放羊」。開放式教學中,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合作者、引導者,承擔調控、指導的責任,把對學生開放的程度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圍內。在學習「鋒與天氣」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自由「活動」,用不同的形式向其他同學展示冷鋒、暖鋒、准靜止鋒的形成及其天氣變化特徵。學生們用畫圖、表演、辯論、演講等各種方式展現了他們的風采,把開放的思想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把開放的做法體現在整個課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