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初中地理美國現代農業化

初中地理美國現代農業化

發布時間: 2021-03-12 13:26:14

A. 美國地理特點對農業和工業的影響。要詳細

美國的地理特點:1、地形:中部為中央大平原,西側為落基山脈,東側為阿巴拉契亞山脈。
2、氣候特點: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及弗羅里達半島與中央大平原南部為壓韌帶季風氣候區;整個中部區域包括五大湖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西部位高原高山氣候區;西海岸南部依次向上為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水資源分布狀況:中部有密西西比河,中北部有五大湖流域。
4、礦產資源分布:五大湖地區及阿巴拉契亞半島有豐富的鐵礦、煤礦資源。墨西哥灣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有以上特點分析美國地理特點對農業和工業的影響。
1、對農業的影響:1、中部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是和發展種植業,是美國傳統的小麥及玉米的種植區域;
2、西北高原高山地帶,水資源相對較為匱乏,且受地形限制適宜發展畜牧業;
3、東部距離美國大城市較近,切水資源豐富適宜發展園藝及乳畜業;
4、南部墨西哥灣地區地區亞熱帶,降雨充沛,熱量充足,適宜發展亞熱帶經濟作物種植。
2、對工業的影響:1、五大湖及東北阿巴拉契亞半島地區資源豐富切水源充足是美國傳統的重工業基地;
2、墨西哥灣沿岸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且有著天然優良的出海口交通便利,適宜發展石油化工業;
3、西海岸,溫帶海洋性氣候,海運交通便利,且有美國高等學府斯坦福大學,科技相對較為發達,為美國的高新科技產業區。(舊金山矽谷)

B. 地理:美國農業生產特點是機械化和專業化,而西歐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和自動化,有什麼區別嗎

(一)中國農業的生產主體在專業化和規模上與美國差距明顯美國的農業以家庭農場為主,約占各類農場總數的87%,合夥農場佔10%,公司農場佔3%(1987年)。由於許多合夥農場和公司農場也以家庭農場為依託,因此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可以說美國的農業是在農戶家庭經營基礎上進行的。與此同時,由於農產品市場開拓、科技進步和大范圍配置資源,促使農戶分工分業,使生產要素向優勢農戶集中。專業化、集約化生產,加速了農戶之間的兼並與重組。從農場數量和土地規模來看,1950年農場總數為565萬個,擁有土地48645.71萬公頃(包括耕地、牧場和飼草用地,下同),平均每個農場擁有土地86.20公頃。到1998年農場總數下降為219萬個,擁有土地38598.87萬公頃,平均每個農場擁有土地176.04公頃。農場數量下降了61%,平均規模擴大了一倍。但這一過程不是均衡的,農場數量減少的速度在逐步放慢,二十世紀50年代平均每年減少l6.85萬個,60年代平均每年減少l0.13萬個,70年代平均每年減少5.10萬個,80年代平均每年減少2.94萬個。進入90年代,農場總數己趨於穩定。農場總數的下降增強了農戶的產業競爭力。同時,使那些不適合現代農業經營的農戶重新定位,轉換職業,進入城市,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農業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向城市的轉移。現在美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由1910年的32%降到l.8%。中國的農業生產主體自80年代初期的農村改革後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戶家庭逐漸成為中國農業生產活動的主體,與美國相似。但由於中國人多地少,人均農業資源佔有量低,農戶家庭的土地經營規模很小,戶均只有0.5公頃,而且農田結構零散。從農村就業結構來看,目前中國農村勞動力中從事第一產業(農業)的就業比重仍高達70%,農村非農業產業勞動力就業比重仍很低。大量的農村人口滯留於農業,制約了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二)與美國相比,中國農業生產經營的現代化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農業現代化即用先進農業機械和農業技術去改造傳統的落後農業,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過程。它大體包括三個內容:一是農業機械化,即用現代的耕作機械、水利灌溉設備等代替手工和耕畜動力、農具,盡量投入機器設備,節約勞動力:二是技術現代化,通過採用化學的、生物的技術,改善與增加農作物品種,提高單產水平:三是管理現代化,即把在工業部門中先發展而後成熟的管理法、經驗引入農業,形成生產、加工、銷售農業一體化,實現產業化經營。美國農業資源結構的特徵是人少地多,勞動力供給短缺。因此,在要素市場上,勞動力價格相對較高。這種市場價格信號,誘導農民偏向勞動替代型技術的選擇,所以美國農業的技術革命是從機械技術開始的。農業現代化經歷了農業機械革命、化學革命和生物革命以及管理革命(並不排斥它們的相互交織)。美國的農業機械化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相繼為南北戰爭前後至1910年的農業半機械化時期,1910年至1940年的農業基本機械化時期,二十世紀40年代初至二戰結束農業基本實現機械化時期和二戰以後農業全面高度機械化時期。二十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土地價格的高漲,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成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突出矛盾。美國就把農業現代化的焦點集中到採用生物、化學技術,以提高土地產出率上。與此同時,農業機械自身的改革和運用仍舊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不僅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現代化,同時也十分重視農業組織管理現代化,大力推行農業專業化、一體化、社會化,其專業化形式主要有三種:地區專業化、部門專業化、作業專業化。到1969年,美國以經營一種產品為主的專業化農場己達農場總數的90%以上。據美國專家計算,僅此一項,使美國農產品大約增產40%,而成本降低50%?80%。同時,美國加速進行農業管理革命,一方面把工業部門的管理技術運用於農場管理;另一方面,在建立高度發達的農業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組成為一個統一的農業綜合體,實現了產業化經營。美國業的發展以二戰為分界線,現代化的特徵逐漸表現出來,設施農業得到加強,支撐了它在世界農業中的強勢地位。其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從二戰以後到60年代中後期,是各種農業機械迅速增加的時期,1945-1965年拖拉機增長103%,穀物聯合收割機增長179%,其它種類的機械數量也有大幅度增加,此後,機械數量增長緩慢,漸趨穩定,有些機械數量還有所下降。但是機械質量和性能大大提高,1965年平均每台拖拉機功率為36.8馬力,1986年增加到66.6馬力。在一些高難度作業領域,如馬鈴薯、甜菜、西紅柿及葡萄等的採收都實現了機械化。畜禽飼養實現了自動化和工廠化,目前,農業機械與計算機、衛星遙感等技術結合,正在向高度自動化和精確化方向發展。二是實現了以化肥和農葯的廣泛應用為特徵的農業化學化。二戰以後,50年代至80年代美國化肥消耗量直線上升,80年代以後,由於在較高的化肥投入水平上單位投入報酬遞減和生產化肥品種的有效成份不斷提高,化肥使用量呈減少趨勢。三是經營集約化和產業化,生產專業化,服務社會化。二十世紀70年代之前,南部的一些煙草和棉花農場還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現在大都成為大規模的機械化農場。目前,美國農場的平均規模已經達到176公頃,其中大農場已經達到1200-l600公頃。機械化技術、資金密集型經營己經成為主要的經營方式。而且,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行業分工越來越細,產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而且農場規模的擴大也促進了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小型農場(年產值在l0萬美元以下)佔83.6%,農業產值只佔34.2%:中型農場(年產值10-50萬美元)佔l4.2%,農業產值佔38%:大型農場(年產值在50萬美元以上)雖然僅佔2.2%,但其農業產值卻佔27.8%(l993年)。農場的專業化比例己經很高,棉花農場專業化比例為79.6%,蔬菜農場87.3%,大田作物農場8l.1%,園藝作物農場98.5%,果樹農場96.3%,肉牛農場87.9%,奶牛農場84.2%,家禽農場為96.3%。隨著農業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各種為農戶服務的組織和合作社大量發展,產前、產中、產後的社會化服務十分周到。目前主要的服務組織類型有:各類大型生產資料公司;為農民提供信貸的銀行、信用社:農民自己組織的各類合作社;農民自己組織的各類協會、農貿市場等。進入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傳統農業在依靠制度創新、價格機制、非傳統要素投入以及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始向現代化農業目標邁進。但與美國的現代農業比較,中國的農業發展有不同的特點:1、農業資源相對貧乏。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客觀要求必須珍惜農業資源,走提高農業資源產出水平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2、非農經濟己有一定發展,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了較為有利的條件。在農業產出不斷增長的條件下,非農產業的快速發展,農業增加值比例的快速下降,中國參與國際經濟能力的增強,為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低價格要素等有利條件,但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仍然比較脆弱。3、長期以來中國農產品供給短缺的狀況己開始得到緩解,為農業結構的調整創造了良好條件。中國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發展,糧、棉、油等基本農產品實現了「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可以通過區域化、專業化和優質化實現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4、農耕水平已經較高,需要推進農業全面發展和升級。在1996-1998年期間,中國每公頃穀物產量為4821公斤,同期美國為5380公斤,世界平均水平為2022公斤。中國穀物單位產量已經達到世界較高水平,但需要在結構調整、質量改善等方面努力。5、城鄉經濟的二元結構特徵仍十分明顯。中國農村人口龐大,與城市人口相比的城市化指標明顯低於許多國家。這表明中國城市化水平雖有所發展,但人口的城鄉分布仍極不合理,全國從業人員中,從事農業種植養殖業約佔50%。大量勞動力分布在農村,許多農業剩餘勞動力需要快速轉移,否則,農業勞動力資源佔有水平難於提高,進而影響現代農業和農村發展。可以看出,與美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相比,中國存在著很大差距,農業發展水平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為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國尚需揚長避短,在提高土地生產率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C. 美國農業現代化的特徵有哪些

優勢特點:
一:世界領先的水平的農業現代化和生產率
二:以高度商業化的家庭農業為基礎(商品率高)
三:農業生產高度區域化和一體化
四:資金多樣化(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完善)
五:自然優勢,亞熱帶濕潤氣候(從高中地理就可以找到)
弱勢特點:
一: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
二: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大
三:大量農作物用於製作乙醇,農產品的供求平衡不穩定
四:農業生產在品種多樣性方面缺乏,加大了生物病害的風險
五:農業用地、耕地和農民不斷減少,農民老齡化趨勢嚴峻
望採納 謝謝

D. 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回答19~20題.圖中顯示美國現代農業的突出特點是()A.高度機械化B.區域

從圖中看出,美國每個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重點發展一種弧幾種農產品的專門化生產.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帶,這充分體現了美國農業的區域專業化特點.根據題意.
故選:B.

E. 美國現代農業生產顯著特點是

美國農業的特點
1,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表現:農產品種類多,產量大,為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農業發達.
2,農業生產特點(農業發達的原因):首先美國農業屬現代農業,生產過程具有高度的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和良種化.這種農業的優點為:生產效率高,產量大;缺點為有時生產過剩.其次農業地區生產的專門化為美國農業的另一大特點,其優越性表現:
(1)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揮地區優勢;
(2)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技術;
(3)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管理

F. 美國的現代農業狀況

美國農業:
1.地理位置:美國幅員遼闊,本土大部分處在溫帶和亞熱帶,夏威夷州位於熱帶,熱量充足,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美國本土三面臨海,受海洋影響,氣候溫暖濕潤,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2.地形:美國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2以上,耕地廣大,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土壤肥沃,對農業發展有利;
3.氣候:美國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又有多樣性的特點。溫帶大陸性氣候的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美國年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4.美國河湖眾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它縱貫美國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積廣,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農業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5.美國在其優越的自然條件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業,成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許多農產品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國是世界上出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家。

G. 初中地理 美國農業 急

根據問題來選擇。問題涉及機械生產,高效率等,一般是機械化專業化;遇到區域對比,生產水平對比的時候,一般選擇回答地區專業化
生產專業化
。我做題的時候一點點感受。

H. 美國現代化農業正向哪個方向發展

智能化,無人操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