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怎麼閱讀等溫線地圖
『壹』 怎樣進行初中地理的地圖教學
我上學時,地圖地形這塊是學的最好的,地理課如果老師講的我會我就看地圖,英語課直接就不聽了看地圖,我就是喜歡,不是老師教的,所以上學時地理學的特別好,英語沒及格過,現在已經快十年沒學過地理了,但還是喜歡,我在網上幫你找了點內容,參考下
地圖是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圖中包藏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它有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廣泛,最實用的教具。如果教學中地圖運用得好,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地圖教學?,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地圖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的。在學習地理課以前,學生對地圖有一些的認識和了解。七年級學生對地圖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導就很快消失了。老師要引導他們,促使他們喜愛地圖,對地圖產生興趣,因此老師應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學生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在講地圖時老師注意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讀圖知識討論如何看地圖,學生發言很積極,各抒己見;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指出不足,講解地圖和一般圖畫的區別,適時提出地圖上的比例尺、圖例、注記三個基本要素,並逐一講解,打好基礎。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此外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郊遊,促使學生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地圖對我們生活的實用性,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也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興趣的源泉在於知識的應用,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沒有成就感的興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學知識成功的運用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十足。
二.教會學生讀地圖的方法,會讀不同類型的地圖
學生面對一幅地圖,到底怎樣去讀?首先要使學生熟悉地圖的圖例。地圖圖例是千變萬化的地理事物的圖形符號,它表示的是各種地理事物。學生只有掌握了圖例符號,才能識別各種地理事物。圖例符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界線符號(如洲界、國界、未定國界、地區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號(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號(如公路、鐵路、航線、水庫等)、礦產符號、專題地圖的符號(如工業圖、農業圖等圖上的符號)、常見天氣符號等。因此應教會學生養成讀圖先讀圖例的習慣。其次讀圖時要注意地圖的圖名,從而確定地圖的類型。根據地圖的類型,對地理圖像進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關的地理信息, 得出正確的結論。對於不同類型的地圖,閱讀方法和技巧是有區別的。常見地圖的類型大致分為:
1. 地理圖表
地理圖表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地理教學的直接教具,是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的最好工具。它能反映地理事物發展和分布的規律性。閱讀時,不能只停留在表層的地理信息上,更重要的是從表層的信息獲取其內在的聯系,找出其規律性。
2. 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是反映地理現象、數量分布情況的地圖。閱讀時,通過觀察圖上的數據幅度,看疏密情況,看等值線封閉與否,等值線的走向特點。如看等溫線圖→讀出氣溫約度→各地溫差大小→高(低)溫中心→分析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看等降水量圖→讀出降水量約數→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乾旱)中心→分析影響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3. 地理分布圖 地理分布圖所佔比重較大,運用較廣。對於不同類型的地理分布圖,應確定其觀察和分析的重點。如看地形圖,應重點看地勢特點,重要地形單元及其分布以及它們的相互位置關系。如對於某區域的海陸位置,應重點讓學生辨認和評析該區域所瀕臨的海洋、距海遠近、位於
大陸的相對位置等。對於某區域的緯度,應著重讓學生觀察該區域所跨的緯度范圍,辨認該區域與特殊緯線的空間關系。
4. 地理示意圖
地理示意圖旨在用簡單形象的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確本質屬性,演變規律及產生的原因。因此看這類圖時,應重點注意各地理要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因果關系。
三. 教學地圖時應提出明確的要求,所提出要求要從簡單到復雜,
注意運用從分解到綜合的認知規律,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教學中使用的掛圖不應該太復雜,內容不要太多,應簡單明了,主題突出。讀圖時一次不宜提出較多的觀察目標,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畢竟有限,在太復雜的地圖中尋找有用的信息,干擾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觀察的主要目標,同時,過於復雜的地圖,過多的讀圖目標,也增加了讀圖難度,容易挫傷學生閱讀地圖的積極性,教學層次不明顯,講解問題的思路也不清晰。如果講解的問題較復雜,可用幾張內容單一的地圖,觀察後再逐次疊加綜合,以判斷不同地理事物的關系。如通過地圖分析世界耕地的分布時,可先展示耕地分布圖,利用幻燈投影疊加五帶分布圖,得出:耕地多分布於降水多的濕潤地區;投影地形圖得出:耕地多分布於平原地區。逐一觀察後,再總結出耕地分布的特點。對於一個復雜的地圖分解為幾個簡單明了的地圖來觀察,學生要讀的地理事物突出,有利於循序漸進的有層次的分析問題,也利於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問題。這樣能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的問題解決。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習能力。地圖是平面的,展示地表平面信息較容易,也易於閱讀。對於地表的立體事物展示較困難,也較復雜,如山地、高原等地形;山高、海深的程度,除了運用符號文字外還要用色彩色調來表達。給學生學習這些知識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不能不加以注意。如讀地形圖時可以先提問分層設色地圖是如何表示地勢高低起伏的,山地、高原、平原地形特點及平原、高原、山地在圖中對應什麼顏色。然後提出世界最長的山系是什麼?世界最大的高原是什麼?最大的平原地什麼?引導學生在地圖上一一找出。然後可以歸納南美洲的地形特點。從而在頭腦中浮現出知識點與地圖相互關聯的一幅地圖。
建立知識點和地圖之間牢固的關系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地理課上不斷提出一些地理事物讓學生在地圖上標出,反復練習,不斷得復習鞏固,加深印象,知識點與地圖的聯系才能鞏固。
四. 要注意地圖之間的相互聯系與比較,綜合分析地理問題 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它們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在分析問題時,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才能正確認識,把握其實質。反映在地圖的閱讀上,要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聯系和比較,同時用幾幅圖來綜合分析地理問題。如在學習我國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時,可以把這兩個地區的地圖進行比較:找出兩大地區的位置,主要地形單元,瀕臨的海洋等,從而讓學生得出南方和北方地區的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通過閱讀我國的「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和「年降水量分布圖」以及主要農作物種類的分布,學生不難想像出南、北方地區劃分的依據。
五.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利用地圖積極思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地圖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它表達了豐富的地理信息,引導學生思考各種信息的相互關系,以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它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緊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利用地圖的相關信息,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積極思維,找出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在學習世界人口分布特點時可先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同學們很易看出: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地區人中稠密。為什麼這些地區人口稠密呢?人口的分布與哪些因素有關?
在地圖教學中教師應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轉變「重文輕圖」的傳統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讀圖習慣,建立地圖思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去藉助地圖工具,而不是首先翻閱課
本,將地圖的教學貫穿於地理教學的始終
『貳』 如何利用地圖進行初中地理的教學
[1]地圖(dì tú),就是依據一定的數學法則,使用制圖語言,通過制圖綜合在一定的載版體上,表達權地球(或其他天體)上各種事物的空間分布、聯系及時間中的發展變化狀態繪制的圖形。隨著科技的進步,地圖的概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將地圖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形象、符號模型」,地圖是「空間信息的載體」、「空間信息的傳遞通道」等。傳統地圖的載體多為紙張,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電子地圖等多種載體。
地圖是按照一定法則,有選擇地以二維(2D)或多維形式(3D)與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Earth)(或其它星球)若干現象的圖形或圖像,它具有嚴格的數學基礎、符號系統、文字注記,並能用地圖概括原則,科學地反映出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分布特徵及其相互關系。
『叄』 初中地理怎樣讀圖
很簡單,第一看圖例,就是方向,
接下來看比例尺,等高線,等溫線,等等其它單位計版量
第三步看經緯網,山權脈,河流地形輪廓,洋流、交通線等等的判斷位置,然後引出該地的氣候,植被帶,人口,國情等等
其實當給你一個圖你能立馬快速判斷出這個地方是哪裡,然後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做題就不是難事了……
例如:
這個圖也是看輪廓看洋流和經緯線來做題的
這個圖就是靠看輪廓來做題的
這個題就是靠熟悉地圖和經緯網來做題的,告訴你緯度和經度坐標你就應該立馬知道這里是哪裡,進而判斷氣候,國情,資源等等,所以按照我的思路,你要慢慢的熟悉地圖,熟悉這個世界,重在積累……
『肆』 初中地理等溫線
等溫線(isotherm)圖上溫度值相抄同各點的連線稱為等溫線。
等溫線分布規律
(1)如果等溫線向低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若該地區在陸地上則是:①冬季大陸,②地勢較高;若該地區在海洋上則是:①夏季海洋,②寒流經過。 (2)如果等溫線向高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若該地區在陸地上則是:①夏季陸地,②地勢較低;若該地區在海洋上則是:①冬季海洋,②暖流經過。 (3)如果等溫線平直,表明下墊面性質單一(如南半球400—600的等溫線較平直,說明該地區海洋面積大,性質均一)。 (4)等溫線呈閉合曲線的地區,受地形影響,形成暖熱或寒冷中心。
詳見:
http://ke..com/view/139999.htm
『伍』 我是一名初中學生,考試背地理時候,地圖總是不知道怎麼背,請問該怎樣記憶地理的地圖呢
上面幾位說考試都給,不一定吧!考試時經常有沒有地圖的「圖題」版。針對你的問題我權來說一下:你在看地圖之後,要在腦海里有這么一個圖形,它大致是什麼樣的?下面舉幾個例子:在記自然地圖時,想想看,有什麼山脈?有什麼河流?有什麼湖?臨什麼海?有什麼地形區?有什麼礦產?等高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等。在記人文地圖時,記住政區(國家、省)的分界,記住某個國家版圖想什麼圖形,比如中國是一隻公雞(東北是頭),朝鮮半島一帶是雞嘴下垂下的那塊地方,日本是雞正在啄的蟲子。人文地圖還應記住交通線、大城市、農業特產、工業區等。圖例很重要。地圖是彩色的,所以記起來很方便。總之,記地圖,你一定要有空間想像思維。如果實在記不住,證明你缺乏這種思維。就這些了!地理在生活中很有用的,好好學,加油!
『陸』 如何看等溫線凸向,判斷海陸(或季節)【初一上地理】【我會加分的】
、陸地和來海洋
1.世界海陸源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柒』 怎麼看地理等溫線圖
以北抄半球為例,7月陸地上的等襲溫線由低緯凸向高緯,海洋上由高緯凸向低緯, 說明陸地熱海洋冷。1月陸地上的等溫線由高緯凸向低緯,海洋上等溫線由低緯凸向高緯,說明海洋熱陸地冷。這和海陸熱力差有關。
以海拔高度為例,地勢高的地方溫度低,從等溫線的彎曲方向可以判斷山的走向,例如有一段等溫線按規律由北凸向南邊,如果圖上有地形圖,那麼大致可以判斷該山為南北走向。
以緯度高低為例,緯度越高氣溫越低,這與太陽輻射有關。
另外,如果有出現在海洋上的等溫線,可以拿來判斷洋流的方向,在此之前你要把赤道畫出來!
其他的就是要你具體看題目給的條件是什麼了·····希望能夠幫到你
『捌』 學好地理看地圖的方法!
看地圖要注意將地圖量化,比如世界各個地區的東西南北分界線的經緯度數,可以找到一下規律:
各主要地區東西以30個緯度為一個界限,30E是亞非和亞歐分界,60E是烏拉爾山脈,以及西亞和南亞分界線,90E是南亞和東南亞的分界線,如此等等
找到主要地理事物,如城市、河流、山脈的經緯度,但只需要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尋參照物,根據這些最主要的地理物的精確位置推測出其他地理事物,例如:
開羅經緯度是30E,30N,這樣可以猜出以色列的經度是30出頭
通過地形圖了解一些地理現象的深層原因,例如河流走向可以從地勢特徵中看出來,洋流分布可以從海陸分布特徵和緯度中看出來,歐洲的隙縫氣候為什麼深入歐洲大陸(歐洲山脈多東西橫貫大陸,對風基本無阻擋),美國氣候的大陸性為什麼那麼強(山脈南北縱貫利於季風吹過),東非高原為什麼不是雨林氣候而是草原氣候(地勢高,、氣候退化),四川為什麼多陰雨(盆地容易形成陰天),北疆為什麼比南疆多雨(天山阻擋水汽)
以上這些都是從地形圖中看出來的
除了地形圖之外還要接觸一些專門地圖,如氣候類型分布圖、洋流分布圖、資源能源的分布圖、交通圖等
這些圖往往要熟記
高考題大多都要有圖作依據,因此看圖相當重要
有時還要出現一些很特殊的圖,平時沒看見過或不常用,需要臨場學會看圖,例如太陽高度角分布圖、氣候玫瑰圖、微笑曲線圖等
還有一些等值線圖格外需要注意,這些都會是復習的重點,如等高線圖、等壓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這些圖都有專門的方法來分析,高三會進行專門的訓練
有的題需要你猜出圖中的具體位置或所處地區,這種題首先看輪廓,像山東半島、日本四島、台灣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義大利、阿拉斯加、澳大利亞等地區或國家一眼就能看出來
看不出來的就要用經緯度來猜,具體參見上文
4.2. 等溫線:
4.2.1. 等溫線圖判讀要點:
4.2.1.1. 判斷等溫線的分布大勢:
分析等溫線的分布大勢,可以看出某地處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一般說來,氣溫是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如果越向北溫度越高,說明向北是低緯,該地處於南半球;反之則為北半球。
4.2.1.2. 判斷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圖表顯示不出來,按等溫線變化 解說 影響因素的順序排列)
(1)等溫線平直與緯線平行 太陽輻射能量因緯度而不同 太陽輻射(緯度)
(2)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 氣溫由沿海向內陸遞變 海洋影響程度不同
(3)夏季:內陸向高緯凸 冬季:內陸向低緯凸 海陸分布(海陸熱力差異)
(4)與等高線平行(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 等溫線延伸到高地,急轉彎曲 地形(山地垂直高度)
(5)暖流:向高緯凸 寒流:向低緯凸 暖流增溫 寒流降溫 洋流
(6)盆地閉合曲線 夏季炎熱中心 冬季溫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熱 下沉氣流增溫 冬季山嶺屏障 地形閉塞 四周山嶺屏障
(7)山地閉合曲線 冬夏均為低溫 氣溫垂直遞減 地勢高
(8)鋸齒狀分布 (南美洲7月氣溫圖) 河谷、平原與高原、山地相間分布,氣溫高低不同 地勢高低起伏大°
4.2.1.3. 判斷等溫線的彎曲方向:
向高緯凸出則較相鄰地區溫度也較高。
4.2.1.4. 判斷等溫線的疏密程度:
等溫線密集則溫差大;等溫線稀疏則溫差小。
4.2.1.5. 讀出溫度最值:
通過分析圖中氣溫的最高、最低值可以看出溫度差異的大小。
4.2.1.6. 幾條主要的等溫線:
一些特殊的等溫線往往是氣候區的大致界線,例如0℃、20℃等溫線。
4.2.1.7. 找出圖中特殊形狀等溫線所在的地區:
有的等溫線圖上,有一些等溫線形狀特殊的地區,為氣溫狀況特殊的地區。(如2003年高考題中等溫線沿太行山向南急轉)
4.2.1.8. 判斷閉合等溫線區域內的溫度:
位於兩條等溫線之間的等溫線閉合區域:如果其溫度值與兩側等溫線中的較低溫度值相等,則閉合區域內的溫度低於其等溫線的溫度值;:如果其溫度值與兩側等溫線中的較高溫度值相等,則閉合區域內的溫度高於其等溫線的溫度值。總值也遵循「高高低低」的規律。例如圖中A的溫度低於12℃,B的溫度高於15℃。
4.2.1.9. 根據等溫線的分布特點判斷海陸或季節:
幾個原則:
(1)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2)北半球的低緯在南方,南半球的低緯在北方。
(3)大陸溫度高於海洋則該半球為夏季,反之則為冬季。
(4)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則溫度相對於附近同緯度較高,反之則較低。
(5)北半球為夏季是南半球為冬季,北半球為冬季是南半球為夏季。
幾個結論:
(1)若幾條等溫線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溫在北方則該半球為北半球;
若幾條等溫線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溫在南方則該半球為南半球。
(2)1月大陸等溫線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
1月海洋等溫線向北凸出,7月向北凸出。
(3)冬季大陸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夏季向高緯凸出;
冬季海洋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夏季向低緯凸出。
4.2.1.10. 根據等溫線分布狀況判斷地形:
4.2.1.10.1. 根據等溫線判斷地貌:
閉合等溫線分布區域中如果等溫線數值從里向外遞減,即內高外低,一般為盆地地形,反之則為山地。
4.2.1.10.2. 根據等溫線分布判斷等溫線之間的相對高度:
若兩條等溫線的溫差為A,則兩條等溫線之間的相對高度為:(1000×A/6)米。
4.2.2. 我國等溫線分布規律:
4.2.2.1. 我國1月等溫線的分布特點:
(1)1月份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大致與緯線平行,等溫線的排列密集。
(2)1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的是黑龍江省北部,溫度最高的是南海諸島。
(3)0℃等溫線大致沿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4)在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祁連山地等地區,出現了封閉狀的等溫線;4℃等 溫線經過四川盆地時明顯向北彎曲,這些地區冬季氣溫與同緯度其他地區不同。
4.2.2.2. 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
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晝長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陽高度比南方少,同時,冬季風加劇了北方的嚴寒。我國冬季氣溫最低值出現在黑龍江北部漠河一帶。
4.2.2.3. 我國7月等溫線的分布特點:
(1)等溫線排列稀疏,東部大致與海岸平行。
(2)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興安嶺以外,大部分地區氣溫在20℃以上,南方許多地方還超過了28℃。
(3)東北北部與南海諸島的7月份溫差僅8℃左右。
4.2.2.4.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
我國夏季大多地區普遍高溫,南北氣溫相差不大。青藏高原由於地勢高,空氣稀薄,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4.2.3. 世界等溫線分布規律:
根據1月份和7月份世界等溫線分布圖,可以分析世界氣溫分布的特點。
(1)從全國氣溫分布大勢看:
無論冬季或夏季,氣溫大致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等溫線並不完全與緯線平行,因為氣溫還受洋流、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2)從南北半球對比看:
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而且稀疏,北半球等溫線比較曲折而且密集,北半球氣溫的分布和變化要比南半球復雜。這是因為南半球陸地面積比較小,表面性質比較均一的海洋比北半球廣闊的多,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比較小,因此氣溫的變化比較簡單。
(3)從北半球的冬夏氣溫看:
北半球冬季大陸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向北彎曲;夏季大陸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向南彎曲。
(4)從氣溫極端值出現的地區看:
全球的最冷和最熱的地方都出現在大陸上,夏季的炎熱中心出現在北緯20~30度的沙漠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冬季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出現在西伯利亞,而極端低溫出現在南極大陸。
4.3. 等降水量線:
(1)判斷降水地區分布差異的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
稀疏——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小
(2)判斷迎風坡和背風坡:
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
多雨——迎風坡;少雨——背風坡。
(3)判斷海陸影響:
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內陸減少。如遼寧省降水量等值線分布狀況,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玖』 淺談初中地理教學如何進行地圖教學
我上學時,地圖地形這塊是學的最好的,地理課如果老師講的我會我就看地圖,英語課直接就不聽了看地圖,我就是喜歡,不是老師教的,所以上學時地理學的特別好,英語沒及格過,現在已經快十年沒學過地理了,但還是喜歡,我在網上幫你找了點內容,參考下
地圖是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地圖中包藏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它有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廣泛,最實用的教具。如果教學中地圖運用得好,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地圖教學?,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地圖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的。在學習地理課以前,學生對地圖有一些的認識和了解。七年級學生對地圖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導就很快消失了。老師要引導他們,促使他們喜愛地圖,對地圖產生興趣,因此老師應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學生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在講地圖時老師注意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讀圖知識討論如何看地圖,學生發言很積極,各抒己見;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指出不足,講解地圖和一般圖畫的區別,適時提出地圖上的比例尺、圖例、注記三個基本要素,並逐一講解,打好基礎。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此外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郊遊,促使學生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地圖對我們生活的實用性,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也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興趣的源泉在於知識的應用,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沒有成就感的興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學知識成功的運用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十足。
二.教會學生讀地圖的方法,會讀不同類型的地圖
學生面對一幅地圖,到底怎樣去讀?首先要使學生熟悉地圖的圖例。地圖圖例是千變萬化的地理事物的圖形符號,它表示的是各種地理事物。學生只有掌握了圖例符號,才能識別各種地理事物。圖例符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界線符號(如洲界、國界、未定國界、地區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號(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號(如公路、鐵路、航線、水庫等)、礦產符號、專題地圖的符號(如工業圖、農業圖等圖上的符號)、常見天氣符號等。因此應教會學生養成讀圖先讀圖例的習慣。其次讀圖時要注意地圖的圖名,從而確定地圖的類型。根據地圖的類型,對地理圖像進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關的地理信息, 得出正確的結論。對於不同類型的地圖,閱讀方法和技巧是有區別的。常見地圖的類型大致分為:
1. 地理圖表
地理圖表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地理教學的直接教具,是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的最好工具。它能反映地理事物發展和分布的規律性。閱讀時,不能只停留在表層的地理信息上,更重要的是從表層的信息獲取其內在的聯系,找出其規律性。
2. 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是反映地理現象、數量分布情況的地圖。閱讀時,通過觀察圖上的數據幅度,看疏密情況,看等值線封閉與否,等值線的走向特點。如看等溫線圖→讀出氣溫約度→各地溫差大小→高(低)溫中心→分析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看等降水量圖→讀出降水量約數→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乾旱)中心→分析影響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3. 地理分布圖 地理分布圖所佔比重較大,運用較廣。對於不同類型的地理分布圖,應確定其觀察和分析的重點。如看地形圖,應重點看地勢特點,重要地形單元及其分布以及它們的相互位置關系。如對於某區域的海陸位置,應重點讓學生辨認和評析該區域所瀕臨的海洋、距海遠近、位於
大陸的相對位置等。對於某區域的緯度,應著重讓學生觀察該區域所跨的緯度范圍,辨認該區域與特殊緯線的空間關系。
4. 地理示意圖
地理示意圖旨在用簡單形象的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確本質屬性,演變規律及產生的原因。因此看這類圖時,應重點注意各地理要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因果關系。
三. 教學地圖時應提出明確的要求,所提出要求要從簡單到復雜,
注意運用從分解到綜合的認知規律,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教學中使用的掛圖不應該太復雜,內容不要太多,應簡單明了,主題突出。讀圖時一次不宜提出較多的觀察目標,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畢竟有限,在太復雜的地圖中尋找有用的信息,干擾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觀察的主要目標,同時,過於復雜的地圖,過多的讀圖目標,也增加了讀圖難度,容易挫傷學生閱讀地圖的積極性,教學層次不明顯,講解問題的思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