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地理中考復習課有感
Ⅰ 淺談如何上好初中地理會考復習課
初中地理會考的復習,是初二地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會考復習具有時間緊、頭緒多、難度大的特點,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搞好復習,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們認為必須吃透考綱,針對學生實際,制定復習計劃。那麼什麼是考綱主要精神呢?地理會考考綱指出:會考「是為了促進學校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初中教學管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是會考的目的。教師在指導學生會考復習中,必須牢牢把握這一點。
一.狠抓「講」、「練」、「補」三個環節。
要使會考復習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針對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組織復習。從歷年來會考試卷看:學生在地理知識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準、不全等問題。不牢是記不住地理概念;不活是不會靈活運用知識;不準、不全是答題不準確、不完整。故會考復習必須對症下葯、狠抓「講」、「練」、「補」三個環節。
第一步是「講」。教師必須根據考綱要求,向學生講清概念。復習要求突出重點,講清因果,使地理知識系統、完整、准確。從而讓學生做到概念明確,答題完整。如復習我國的四大工業區時,要突出四大工業區的特點、形成工業基地的有利條件、主要工業部門、主要工業城市等內容。
「講」,還必須講清知識的網路關系。既要按先後順序的縱線復習,使學生記准、記牢地理知識與地理原理,還要按地理要素把有關內容組織起來,進行橫線復習。如復習地形時,可把總的地形與四大區域地形相結合,復習農業時要求結合地形、氣候、水文等要素。這樣復習有利於學生認識地理知識各要素的相互關系,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第二步「練」。練是實踐。學生只有通過練習,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也必須通過學生的練習,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練」要循序漸進。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應用能力的練習,都要逐步提高難度。如通過比較南方和北方自然條件、農業生產的差異。練習的題目類型要多樣,同一內容,要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這樣有利於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運用所學的知識。練習題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分析與思維。如「天津近海,為什麼是大陸性氣候?」「我國國土面積廣大,為什麼要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練習題還應針對學生易出錯誤的方面出題,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如京廣鐵路和浙贛鐵路、湘黔鐵路相交於「株洲」而不是「珠洲」或「株州」。
第三步「補」。補是對學生的練習要及時進行分析、講解,對暴露出來的問題要及時補課。補是提高復習質量必不可少的步驟。
二、熟練掌握幾幅重要地圖
復習地理必須復習地圖,熟練掌握幾幅重要地圖,是搞好會考復習,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手段。
一是中國政區圖。政區圖是各地理要素空間分布的基礎,要把眾多的地理要素落實到地圖上,政區圖必不可少。要熟記各省、區的名稱和位置;要掌握各省、區與重要山脈、大河、海洋、鄰國的相對位置。
二是中國地形圖。熟悉地形概況,對掌握各區域地形的特徵,對了解氣候的重要界線,內、外流區域的劃分,大河的水文特徵,以及農業、礦產、森林的分布,都有重要意義。對地形圖要牢記主要山脈的位置,並熟悉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祁連山分布的省、區及與長江、黃河的相對位置。還要了解地勢的三級階梯。
三是氣候圖。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氣溫圖、溫度帶圖、年降水量圖、干濕狀況圖。掌握上述氣候圖,對了解氣候的空間分布與主要特徵,了解區域地理的水文、農業等差異都有好處。在上述氣候圖中,要掌握一月份0℃等溫線的位置,年降水量圖中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位置,五個溫度帶、四類干濕地區的分布范圍。其中以秦嶺——淮河一線的氣候意義最為重要。
四是主要鐵路干線、重要城市圖。鐵路是交通運輸的動脈,城市是經濟活動的中心,兩者放在一起,點線結合,學生容易掌握。鐵路干線圖要求學生掌握重要鐵路干線,掌握南北向干線和東西向干線的會合點,南北向干線與長江的會合點,學會利用鐵路干線作假想旅行,還要了解主要城市是否臨海、臨河,是否是鐵路樞紐或港口城市。
五是四大工業區與礦產圖。要把重要工業區與礦產相聯系,掌握四大工業區重要工業中心及其礦產資源。
怎樣才能熟練掌握這幾幅地圖,首先要在地圖知識部分打好基礎。如會用比例尺量算距離,會在不同類型經緯網圖上定方向,會判讀和分析等值線圖,如能做到默畫中國輪廓(有長江、黃河)示意圖則更好。
要熟練掌握上述幾幅重要地圖,還必須突出練字。練習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使用多媒體手段,利用填空圖進行練習,強化學生的空間概念。復習中教師還必須注意把兩幅或三幅有關地圖進行比較,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正確推理、判斷,以得到系統知識。進行比較時,可把屬自然地理內容的地形、氣候、河流等地圖放在一起,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如河流的水文特徵)特點的形成。有時可著
Ⅱ 學習地理感受
1、地理等文綜學習,需要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的知識較多,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麼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於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麼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
2、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眼腦直映」式的學習、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在學習之後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Ⅲ 中考地理復習公開課該如何上
Ⅳ 面對中考,如何應對地理課程復習
1、地理位置,一般是用來描述地理事物時間和空間關系。它根據人們不同的需內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對容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從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時空屬性和相關特徵。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對性和絕對性,一般分為絕對地理位置和相對地理位置。相對地理位置是以其參考點的周圍事物進行確定。而絕對地理位置是以整個地球為參考系,以經緯度為度量標准。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經緯度值。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質來分,可劃分為經濟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2、范圍,指界限,限制,一定的時空間限定;效法。語出《!
Ⅳ 對地理中考復習的幾點建議
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善於提問激疑,引導教學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過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啟發學生獲取知識; ④發揚教學民主。
Ⅵ 中考地理復習總結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一. 位置優越
1 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
4 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二. 國土遼闊
1 S=960萬Km2 (世界第三)
2 東南西北四個端點:
東: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相交處。
南:曾母暗沙
西:帕米爾高原
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3 漫長的陸界(2萬多KM),15個陸上鄰國
4 我國的領海和內海: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5 漫長的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
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
6 6個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三、級行政區劃
1、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2、縣(自治區、自治縣、市)
3、鄉(民族鄉、鎮)
4、民族自治
5、34個省級行政區:23個省、 5個自治區、 4個直轄市和2個特區
6、北京是祖國的首都
第三節 眾多的人口
一、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二、人口增長過快及帶來的問題
1、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
(1)、人口基數大
(2)、人口增長快
2、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
(1)人口壽命延長,死亡率下降
(2)出生率較高
3、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增長快帶來的負擔
三、實行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
1、人口數量的增長要同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承載量相適應
2、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四、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
1、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
2、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3、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
1、我國有56個民族,漢族佔92%,其他55個少數民族佔8%
2、獨特的民族風情
3、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和保存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二、民族的分布
1、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1)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
(2)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我國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
3、國家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發展
4、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一、中國的地勢
1、特點:
東低西高
東部:平原、丘陵
西部:山地、高原、盆地
呈三級階梯:
2、影響:
對氣候:
對河流:
對交通:
二、地形復雜多樣
1、五種基本地形齊全:
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 高原、雲貴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東南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
2、主要的山脈
(1)山脈的走向
三列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三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武夷山、台灣山脈。
巨大的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六盤山。
西北-東南: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
(2)山脈構成地形的骨架
各種走向的山脈把全國分成若乾地形區,山脈常成為地形區的界線。
3、復雜的地形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東部主要為平原和丘陵,是農業發達、城鎮集中、經濟繁榮的地區。三、山區面積廣大
1、山地面積:約佔1/3
山區(山地、丘陵、崎嶇的高原):約佔2/3
2、山區發展的優劣勢
優勢:發展旅遊、采礦、農業多種經營;部分水熱條件好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發展種植業 。
劣勢: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
3、開發利用山區的注意點:
•注意生態環境的建設
•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節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一、南北氣溫的差異
1、我國冬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氣溫相差懸殊
2、我國夏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
3、原因:緯度、地形
4、溫度帶的劃分及其分布
(1)劃分標准:活動積溫
(2)溫度帶:
自北向南: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還要加上高原氣候區(地高天寒)。
(3)溫度帶的分布:
二、東西干濕的差異
1、我國降水量的地區分布:
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
注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與一月0℃等溫線基本重合,即秦嶺—淮河一線。
2、干濕地區的劃分及其分布:
(1)劃分依據:氣候的濕潤程度(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
(2)干濕地區: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我國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面積廣大,主要位於西北部地區。
三、氣候復雜多樣
1、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2、氣候復雜多樣的影響
四、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
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
2、冬、夏季風的特性
冬季風:寒冷乾燥 (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夏季風:溫暖濕潤(形成我國的雨季)
3、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1)劃分標准:夏季風能否到達
(2)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3)特徵:
季風區:降水豐富,集中於夏季
非季風區:降水稀少,全年比較乾旱
4、災害性天氣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一、我國的河流
1、內流河與外流河
判斷依據:最終是否流入海洋
2、內流區與外流區
3、主要的河流:
(1)內流河
塔里木河: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2)外流河——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特徵:
•水量較大,主要靠雨水補給,
•汛期一般出現在夏季
•秦嶺和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冬季結冰,普遍形成枯水期,一些河流甚至斷流。
思考:黃河是否是我國第二大河?
二、我國的湖泊
1、內流湖與外流湖
● 內流湖基本上是鹹水湖
● 外流湖是淡水湖
2、主要的湖泊:
內流湖:青海湖——我國最大的湖
外流湖:五大淡水湖
三、河流湖泊的作用
水資源、灌溉、航運、漁鹽、旅遊等等。
四、京杭運河
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
五、黃河的治理
1、概述:
•源頭
•入海
•上中下游分段
2、黃河的利用:
•上游豐富的水電資源
•黃河水灌溉
3、黃河的治理
•黃河中游的水土治理
•黃河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六、長江的開發——「水能寶庫」「黃金水道」
1、概述:
•源頭
•入海
•上中下游分段
2、「水能寶庫」的開發利用——上游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
3、「黃金水道」的利用
4、重點治理川江和荊江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資源與我們
1、概念:
存在於自然界中,並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
2、分類:
非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
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水能
二、我國自然資源數量特徵
資源總量豐富,人均資源不足
第二節 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的利用
土地利用類型:
耕地、林地、草地——農業用地
建設用地——非農業用地
二、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1、優勢:
總量豐富;類型齊全
2、劣勢:
(1)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小
(2)土地比例構成不合理: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
● 耕地、林地少
● 難利用土地多
● 後備土地資源不足
三、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耕地:東部平原及低緩丘陵
林地:山地
草地:西部內陸地區
四、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各類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水土流失、亂佔耕地、土地荒漠化……
2、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第三節 水資源
一、水是寶貴的資源
1、水資源:人類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
2、世界水資源危機的形成
二、我國的水資源問題
1、水資源短缺——我國是一個貧水的國家
(1)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污染、浪費嚴重
2、時空分布不均
(1)原因:季風氣候
(2)時間分布:
春冬少,夏秋多。
(3)空間分布:
南豐北少
三、解決水資源問題的途徑
1、興建水庫,解決時間分布不均
2、跨流域調水,解決空間分布不均
四、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一、經濟發展的「先行官」1、現代交通運輸方式:
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管道…
2、交通運輸的重要性
二、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線
1、交通運輸線——經濟發展的「生命線」2、交通運輸網的分布特點:
東部稠密,西部稀疏
3、我國的鐵路干線:
1)三橫:
京包線-包蘭線;
隴海線-蘭新線;
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2)五縱:
京滬線;
京哈線-京廣線;
京九線;
焦柳線;
寶成線——成昆線。
三、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
1、概念
2、類型:
單一交通運輸樞紐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四、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1、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2、鐵路——大宗、笨重、長途運輸。
公路——短途、快速、活物、鮮物。
水運——大宗、笨重、長途運輸。
空運——量少、貴重、急需,以及長途的客運。
第二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一、農業與我們
1、概念
2、農業的重要性
二、農業的地區分布
1、主要表現:
東部與西部的差異
南方與北方的差異
三、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1、決定因素:
(1)自然條件:氣候、地形、土壤…
(2)社會經濟條件
2、揚長避短,因地制宜
四、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1、農業問題:人地矛盾、水土流失、自 然災害、環境污染…2、對策:
(1)建立商品糧基地
(2)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
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一、工業與我們
1、概念:
2、工業的重要性
二、工業的空間分布
1、特點:沿海、沿河、沿交通線 分布
2、具體分布:
● 鐵路沿線的工業基地;
●黃河流域的能源開發工業帶;
●長江沿線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沿海的工業區(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三、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北京中關村
2、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
3、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特點:
● 起步較晚,發展迅猛。
4、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特點:
● 大分散、小集中
5、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開發重點的差異:
● 沿海地區: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
● 沿邊地區:貿易導向型的產業
● 內地:與軍工有密切關系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