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區域地理高考題可復制

區域地理高考題可復制

發布時間: 2021-03-10 23:25:48

A. 大家給我推薦一本高考地理復習的地圖冊

我也是陝西的,並且也要高三了,有緣吶!
我地理百分制90分的成績哦~你說你地理不是很好,那一定是區域地理,基礎知識不好。一定要首先抓緊時間從這方面入手。
1.《區域地理》(黃色封面,王樹聲的,他可在地理界很權威。書的淘寶鏈接,你注意找封面上看得到新版字樣的書,別買錯了,至於價錢,你自己看著找吧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jhtml?cm_cat=0 )
介紹:區域地理需要識記的內容很多,而最合理的辦法就是知識+地圖的對比記憶。圖像記憶要比文字記憶深刻得多,而把知識落實到地圖上有一個最重要的好處就是高考是這么考的,以地圖的形式。
在使用這本書的時候建議再買一本世界地圖(這本書就比較好買了,一般的就可以,彩圖+有地區介紹的即可,不要花大價錢買那種高考專用世界地圖,用不著。圖書太多會分散精力。我估計你把握不了重點,沒別的意思哦~)
准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學習吧。
建議從書後面部分的中國區域地理開始,省級行政區圖,什麼的你就先背吧。在系統學習中國區域地理的同時,你把高考八大國家部分的介紹當小說一樣先看著,熟悉熟悉,這樣學習地理事半功倍!
2.《中學地理專題地圖冊》(單永地理研究室,還有一個北斗的標志)
介紹:這本書是很基礎的圖冊,配有一本練習冊。練習冊要另外購買。基礎復習一模用的。面比較全,選修的旅遊地理也涉及到了。但是我不建議把重點放在這本書上。就是說在平時練習的同時輔助使用,好一點的知識點摘抄下來,補充在課本上。這書適合高一高二用。

這兩本書我都在用,高一側重的就是第二本,現在准備一輪復習和深化就是第一本,都是老師推薦的。
你到高三之後用聯系冊就要謹慎一些,切忌浪費時間做無用功,這時候用的書一定要老師推薦。

希望高三你我都GOOD LUCK咯~

B. 高三總復習區域地理題

看我的吧!
1.(1)顧名思義,氣象上要求用詞 言簡意賅..溫涼就是溫暖涼爽,陰冷就是天氣陰,有冷風.
(2)夏天北部的氣溫的確比南部低,但到了冬季受海洋的影響,天氣其實要比南部暖和。冬天北部的日照時間短,多陰天天氣,而且陰天常刮風所以難免給人以陰冷的感覺.
2.平原面積廣闊,地勢低平,海拔高度大約在50-300米之間,成因大部分為河水沖積而成。平原土質肥沃,水分充足,也適合草的生長,而且平原上的草場集中,所以平原上也可搞畜牧業.
3.德國擁有居民將近8200萬人(其中730萬外國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230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俄羅斯人口總數截止到2005年1月1日為1.434億。
4.除了約翰·施特勞斯是奧地利人外,其他的都是德國人.
馬克思 , 恩格斯 是<<資本論>>的作者,辯證唯物主義的奠基人,偉大的共產主義思想家.
貝多芬 約翰·施特勞斯 都是作曲家.貝多芬著名的是他的交響曲《英雄》、《命運》,《第九交響曲》等.約翰·施特勞斯的主要作品有《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涯》、《春之聲》、《編蝠》、《吉卜賽男爵》等。
歌德&席勒 都是德國作家,詩人.歌德的代表作是<<浮士德>>,席勒是德國古典文學中僅次於歌德的第二座豐碑。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歷史劇《瓦倫斯但》。
洪堡 德國探險家和科學家。早年赴南美考察五年,出版了30卷本的《1799~1804新大陸亞熱帶區域旅行記》。洪堡最先確定了等溫線與等壓線的概念。繪制了全球等溫線圖。
5.高5米以下,從地面發出多個枝乾的木本植物稱為灌木。由於枝幹多且雜亂,像噴泉湧出,故名"灌".
例如薔薇屬、懸鉤子屬、珍珠梅屬和綉線菊屬.

C. 哪個網站可以找到各年各省的高考原題和答案,並且可以復制粘貼到文檔然後列印出來,有知道的發過來,謝謝

騰訊教育

D. 有沒有區域地理的高考題

專題八 區域地理三年高考題回顧
(2010年安徽卷)今日水資源嚴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時期用水充足,有「陸海」(指湖泊和沼澤很多)的美稱。圖7古長安(今西安市長安區)「八水」位置。完成25~26題。
25.「八水繞長安」的地質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殼
A.水平諸斷
B.褶皺凹陷
C.斷裂陷落
D.水平張裂
26.古長安「陸海」今日不復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嶺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壞 B.渭河流域水體污染嚴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嶺南坡耕地面積增加
解析:第(1)題,主要考查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渭河平原是由於岩層發生斷裂,地殼下沉形成的。第(2)題,西安古時河網密布,湖泊點點,一派河旁綠柳成蔭,湖內荷香魚躍的水鄉澤國景象。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秦嶺北坡森林植被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曾被西安人引以自豪的「八水繞長安」的美景也隨之悄然消失。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目前我國每年需要通過遠洋貨輪進口大量鐵礦石。圖8所示區域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地。完成27~28題。
27.7月份將該地鐵礦石運往
上海,貨輪在航行過程中總體上
A. 順風順水 B.順風逆水
C. 逆風順水 D.逆風逆水
28.圖示區域鐵礦開采引發的
生態環境問題主題要是
A.森林銳減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鹽漬化 D.物種滅絕
解析:第(1)題,由圖中的經緯度和海陸分布情況可看出,該地為澳大利亞的西海岸。由此向北至上海,沿途均為偏南風,故貨輪順風航行;沿線主要經過西澳大利亞寒流、日本暖流,故貨輪順流航行。第(2)題,圖示區域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降水較少,氣候乾旱,鐵礦開采過程中極易造成土地沙漠化問題。
答案:(1)A (2)B
(2010年安徽卷)石英是一種穩定物質,廣泛存在於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積物中的石英短時期內不會自生自滅。圖10北太平洋沉積物種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31~32題。
31.北太平洋沉積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區
B、日本東側海底火山
C、亞洲內陸荒漠地區
D、北美西側海底火山
32.石英粉塵從源地到達北太平洋主要通過
A、大氣環流 B、大洋環流
C、水循環 D、岩石圈物質循環
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知,石英廣泛存在於沙土中,深海沉積物中的石英不會自生,可推斷石英並非在海底自生,而是來自別處。在遠離大陸的大洋中,石英基本為風塵來源,在圖中的緯度范圍中,太平洋東岸主要是盛行西風,因此北太平洋沉積物中的石英最可能主要源自亞洲內陸荒漠地區。第(2)題,石英粉塵從亞洲內陸荒漠地區到達遠離大陸的大洋中,能將他們帶到海洋中的力量只能是風,從這些地區的盛行風來看,亞洲大陸冬季的西北季風能將這些物質帶到太平洋中。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
材料一:國家《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我國紡織服裝工業產業布局不盡合理,80%的生產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區。鼓勵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紡織服裝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員達1000萬左右。把人口發展納入城鄉經濟、社會規劃統籌考慮,利用區域規劃引導人口有序流動和合理分布。
(1) 分析圖示服裝加工基地轉移和人口遷移的原因。(15分)
解析:(1)由圖知,服裝加工基地主要由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向安徽省轉移。其內在原因可從兩個方面歸納總結,一是廣東等沿海發達省份發展服裝加工業的優勢逐漸喪失,生產成本提高,二是安徽具備承接、發展服裝加工業的有利因素。由圖,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安徽省向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其內在原因主要是經濟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多,收入高,教育等各種保障服務體系好,同時,安徽又存在大量剩餘勞動力。
答案:(1)安徽與廣東等省相比,原材料、勞動力、土地、能源等供給充足,生產成本低;廣東等省產業結構升級、生態環境壓力增大;安徽臨近沿海發達地區,對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場廣闊,政策扶持力度大。
與安徽相比,廣東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就業機會多,收入水平高,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完善。
(2) 據此說明產業轉移對安徽省未來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的影響。(13分)
解析:(2)新承接的產業將直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產業轉移將加快本省農村人口遷入城市,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促進城市化的發展。同時也會使本省外出人口減少,同時可能還會吸引其他地區人口遷入。
答案:(2)安徽省工業化進程加快,就業機會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向發達地區遷移的人口減少,其他地區的人口人數增加。省內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加快,城鎮規模擴大,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
(2010年安徽卷)
34.(32分)根據材料和圖1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一個區域地表形態的變化往往受另一個區域物質運動的影響。
(1)描述圖示期間該區域陸地變化特點,並指出其泥沙主要來源區。(10分)
解析:該題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背景,綜合考查了該區及黃土高原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第(1)題,讀圖例可以看出黃河三角洲地區陸地擴張方向及速度。黃河三角洲的泥沙來自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答案:⑴陸地面積擴大;向東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擴展;延伸速度越來越快。黃土高原
(2)泥沙主要來源區哪些氣象災害會加速該區域陸地面積變化?為什麼?(10分)
解析:該題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背景,綜合考查了該區及黃土高原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第(2)題,考查學生的審題及綜合分析能力,黃土高原的氣候災害主要有乾旱和暴雨洪澇,但乾旱對水土流失影響不大,因此題目應著重分析暴雨洪澇是如何加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答案:⑵暴雨、洪澇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溝谷發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對地表的侵蝕強度大,形成的徑流搬運能力強,攜帶大量泥沙在該區域沉積。
(3)簡述該區域或泥沙主要來源區如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12分)
解析:該題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背景,綜合考查了該區及黃土高原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第(3)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對黃河三角洲和黃土高原地區均可做答,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可以從多個角度加以分析,如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業技術的提高、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等等。
答案:⑶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排灌條件、推廣節水技術和優良品種等;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如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治理鹽鹼地和風沙地、建設農田防護林等;實現農業綜合開發,轉變經營方式: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等;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如農林牧漁相結合、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等;加強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專門化:如建設各種商品農業基地等。(選擇一個區域從以上5個方面分析,具體措施要結合區域特點)
(2009年安徽卷)圖7為某地區港口分布示意圖。完成29~30題。
29.導致a港口解凍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經度 C.緯度 D.洋流
30.b.c.d三港口封凍期由長到短排序正確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命題意圖】:該題考查考生讀圖、析圖、空間定位、運用所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
【關聯考點】:經緯網地圖的判讀、水文特點的比較、洋流分布、氣候分布。
【解題思路】:(29)讀圖,分析a地與其他地區的位置關系、沿岸洋流分布,尤其是緯度位置。緯度高、氣溫低,是其封凍期長的根本。B、c、d三地維度大致相當,要分析封凍期的長短還需考慮氣候、洋流等因素;c點處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區、d處於溫帶季風控制區、b地處大陸西側的中高緯度海岸,受暖流控制、溫帶海洋性氣候。
【答案】:29.C 30.A
(2009年安徽卷)33.(30分)根據材料和圖9,結合所學
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新疆羅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經超過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乾涸。塔里木河曾經是羅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紀後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200多座,耕地面積擴大約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勢的變化,並說明理由。(8分)
【命題意圖】:以羅布泊的消亡為背景材料,通過示意圖呈現,綜合考察考生讀圖、析圖能力,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聯考點】:地勢判讀、整體性、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題思路】:(1)湖泊面積萎縮、湖岸向內收縮、新岸低、舊岸高。盆地地形。
【答案】:
(1)地勢逐漸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線由老到新,湖面逐漸萎縮,老湖岸線海拔高,新湖岸線海拔低。 (也可根據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勢特點判斷)
(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過程。(10分)
【命題意圖】:以羅布泊的消亡為背景材料,通過示意圖呈現,綜合考察考生讀圖、析圖能力,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聯考點】:地勢判讀、整體性、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題思路】:(2)氣候乾旱、蒸發旺盛、過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減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動----三角洲向湖心前進。
【答案】:(2)地理環境是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整體;受氣候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注入羅布泊的水量減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後來,河流水量銳減,搬運作用顯著減弱,三角洲位置後退。
(3)簡述羅布泊的乾涸對乾旱區流域開發的啟示。(12分)
【命題意圖】:以羅布泊的消亡為背景材料,通過示意圖呈現,綜合考察考生讀圖、析圖能力,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聯考點】:地勢判讀、整體性、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題思路】:(3)仍然要以整體性的思想貫穿思考的始末,保護生態、合理開發利用。
【答案】:
(3)充分考慮流域地理環境整體性,因地制宜進行綜合開發。統籌上、中、下游用水,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關系;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和資源開發規模,調整產業結構,節約和合理利用水資源。
(2009年安徽卷)34.(30分)根據材料和圖10,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圖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佔全年的61.4%;1月平均氣溫-12℃,7月平均氣溫24.6℃。
(1)簡述流經A地河流的水文特徵。(8分)
【命題意圖】:區域地理命題的關鍵,首先在於考查區域定位,其次區域特徵分析。
【關聯考點】:河流的水文特點、氣候類型及特點、氣象水文等災害的成因、地域差異比較。
【解題思路】:題干文字定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經緯網、等高線地圖判讀,定區域----東北地區;聯系所學的區域特徵----分析、歸納特徵、原因、差異。
【答案】:
(1)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結冰期,含沙量較小。
(2)分析圖示區域乾旱、洪澇災害多發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
【命題意圖】:區域地理命題的關鍵,首先在於考查區域定位,其次區域特徵分析。
【關聯考點】:河流的水文特點、氣候類型及特點、氣象水文等災害的成因、地域差異比較。
【解題思路】:題干文字定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經緯網、等高線地圖判讀,定區域----東北地區;聯系所學的區域特徵----分析、歸納特徵、原因、差異。
【答案】:(2)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年際和季節變化大。長時期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易引發旱災;降水過多且強度較大, 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的地區,易引發洪澇災害。
(3)說明圖示區域西北部與東南部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和類型的差異。(12分)
【命題意圖】:區域地理命題的關鍵,首先在於考查區域定位,其次區域特徵分析。
【關聯考點】:河流的水文特點、氣候類型及特點、氣象水文等災害的成因、地域差異比較。
【解題思路】:題干文字定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經緯網、等高線地圖判讀,定區域----東北地區;聯系所學的區域特徵----分析、歸納特徵、原因、差異。
【答案】:(3)西北部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較肥沃,雨熱同期,灌溉條件較好,有利於發展種植業;東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起伏較大,土層較薄,易發生水土流失,不宜發展種植業,有利於發展林業和果業。
(2008年全國Ⅰ卷)36.(36分)讀圖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斷G河自N點至M點流經地區的地形類型,並說明判斷的理由。(9分)
做該題最好還是准確判斷出區域所在地,便於准確推理後面題目。根據圖中經度緯度和河流特點可以得出是非洲剛果盆地和剛果河流域。
河流流向有地形決定,水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在圖中直接看不出流向,但可根據干支流關系(支流要匯入幹流)可推斷出流向,然後反推地形,另外圖中給的500m等高線也可作為判斷依據。
(1)9分所以答案可以是:盆地
從水系關系呈現眾多支流向中心幹流匯入,可以判斷四周高,中間低;且圖中500m等高線相對較閉合,內部登高線稀疏,地勢較平坦,而四周較密集,坡度大,符合盆地地形特點。
(2)說明G河水量豐富的原因。(11分)
本題較簡單,只要稍微熟悉當地氣候地形就可以做出。
答案是:河流流域主要分布於赤道地區,常年受赤道低氣壓上升氣流控制,全年多雨,降水豐富;位於盆地,形成眾多支流匯入幹流,匯水面積大,匯水量大。
(3)指出G河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並加以分析。(16分)
3本題難度一般,對當地環境熟悉的話一般能找到2到3點原因。
答案可能是:①植被:流域內為熱帶雨林,植被繁茂,水土流失較輕②地形:河流M點以上流經盆地地形區,內部平緩,河流中所帶泥沙大部分在盆地內部即沉積,到河口泥沙少;③該河流流量大,而河口又位於盆地出口,地勢落差較大,流速較急,泥沙容易被沖走而不是沉積。
(2008年全國Ⅰ卷)39.(60分)根據材料和圖7,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一位西方史學家說,土爾扈特人回歸的悲壯之舉,「是值得我們傳誦的一篇偉大的敘事史詩」。
1629年 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首領和鄂爾勒克率部徙牧伏爾加河。
1632年 俄國政府派使者前往土爾扈特部活動。
1644年 和鄂爾勒克返回准噶爾參加東西蒙古各部王公會盟,制定《蒙古一衛拉特法典》,該法典成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
1644年 土爾扈特部與俄國軍隊發生沖突,傷亡慘重,和鄂爾勒克陣亡。
1645年 俄國要求土爾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絕。雙方商定土爾扈特游牧區域。此後十餘年間,土爾扈特汗國逐漸形成。
1655年 土爾扈特汗國與俄國談判,同意聽命於俄國沙皇。
1657年 土爾扈特向清朝「貢駝馬二百餘」。
1672年 俄國指令土爾扈特汗國派兵參加克里木戰爭。此後數十年間,俄國多次向土爾扈特徵兵。
1696年 土爾扈特汗國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貢,慶賀清軍擊敗噶爾丹。
1712年 土爾扈特汗國使團抵達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團出訪土爾扈特,途中為俄國所阻。
1714年 清朝使團抵達土爾扈特汗國。阿玉奇表示「滿洲、蒙古,大率相類,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與中國同,其俄羅斯乃衣服、語言不同之國,難以相比」。
1731年 雍正帝派使團抵達土爾扈特汗國。
1756年 土爾扈特汗國使團到熱河行宮覲見乾隆帝。
1765年 土爾扈特汗國渥巴錫汗抗議俄國人對土爾扈特的侵擾和掠奪。
1770年 俄國征調土爾扈特汗國2萬餘人參加對土耳其的戰爭。秋,渥巴錫從前線歸來,秘密召開會議,決定東歸祖國。
1771年 1月17日,渥巴錫率領近17萬人踏上東歸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東歸的土爾扈特人。7月8日,土爾扈特前鋒抵達伊犁河流域。16日,清軍總管會見渥巴錫等人。此時東歸的土爾扈特部僅剩6萬餘人。10月15日,渥巴錫在木蘭圍場覲見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眾記》兩碑,以資紀念。

(1)土爾扈特汗國和伊犁河谷地都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但水草豐美,適合游牧業的發展。分別說明兩地水資源豐富的原因。(12分)
考到中亞及其周邊(我過新疆天山地區),本區實在因其地理環境等特殊性,非常容易出題。所以經常考。關於這個民族的故事在前一段時間直到現在,電視還在熱播《東歸英雄傳》,出試卷的人可能也看了這不電視劇,然後產生靈感的。
(1)12分
土爾扈特汗國從給的圖中明顯可以看出位於裏海北岸,現在的俄羅斯南部,中亞哈薩克西北部;伊犁河谷地位於中亞東部,按位置伊犁河發源於我國新疆天山地區,谷地也能反映兩側是高山。問為什麼水多,要麼是降水,要麼是河湖水(圖中有伏爾加、烏拉爾等),地下水(地下水不是主要的)和高山的冰川冰雪融水(要有明顯的大山脈或高原,如新疆天山)等等,抓住這個思路然後結合實際可以得出
答案:土爾扈特汗國:河流較多(伏爾加、烏拉爾等);距大西洋較近,且與大西洋間地形比較平緩,無高大山脈阻擋,大西洋水汽可以由西風帶到當地形成較多的降水。
伊犁河谷地:深居內陸,北東南三面距海遙遠又有山嶺阻隔,但西側向西到大西洋雖也較遠,但無高大山地阻隔,西風帶可以帶來少量水汽,在天山西側因地形抬升,形成一定的地形雨/山地降水;另外天山是高大山脈,可以為谷地形成高山冰川冰雪融水補給;本身位於河谷,還有河流水源供給。
(3)土爾扈特在回歸途中歷經艱辛,其中來自自然的威脅主要有哪些?(8分)
土爾扈特人回歸過程中來自自然的威脅可以從材料中看到回歸是從1月17日開始東歸,從地圖上還可以看出土爾扈特汗國本身和回歸路徑所處緯度均位於中高緯,冬季寒冷是一項,途經中亞內陸乾旱區,缺水,多風沙。無水就無草(草的缺少,對游牧民族威脅大)無食物都是。但不需要回答地形等,因為地形只是障礙,而非威脅,何況也無高大山地或不穩定斷層等。
所以總結答案可以是:寒冷(凍害)、缺水(乾旱)、缺草料和食物、風沙等。

E. 求高中區域地理的練習冊,有典型例題的講解和一定難度的例題,一定要切近高考。我山東的,上高二。

《三維設計》光明日報社出版的 是一輪復習的資料 ,區域地理復習單獨成冊的,我去年用的,很不錯!

F. 求與區域地理有關的習題

一、年高考中國熱點地區主要集中在環渤海地區,以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和首鋼搬遷為主要內容,並圍繞此內容進行命題。 1、(27分)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成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後,環渤海經濟圈正在加速崛起。分析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環渤海經濟圈狹義上指中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延伸可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及內蒙古的部分地區,整個大的范圍占據中國國土的12%和人口的20%。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佔到全國的1/4。在環渤海地區5800公里的海岸線上,近20個大中城市遙相呼應,數千家大中型企業虎踞龍盤,60多個大小港口星羅棋布,以京津兩上直轄市為中心帶動的兩側扇形區域,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業群、港口群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材料二:渤海沿岸地區圖(1)從地理學科的角度,簡要分析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的區位優勢。(10分) (2)從經濟學角度,簡要說明該地區怎樣才能把潛在優勢轉變為現實優勢?(9分) (3)秦皇島是渤海之濱的天然良港,旅遊資源也極其豐富。為促進該地區的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以來,國家採取了哪些重要措施?(8分) 2、環渤海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城市集中地帶,經濟地位僅次於長江三角洲城市帶,根據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濱海新區位於天津市的東部臨海地區,由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三個功能區及塘沽、漢沽、大港三個行政區組成,面積2270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40萬人。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快速增長,外資大量進入,成為中國北方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濱海新區未來發展規劃:功能定位和戰略目標是立足天津、依託京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高水平的現代製造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態城區。濱海新區的快速發展,不僅對天津,而且對推動中國北方乃至全國經濟發展都具有全局性戰略意義。新區具備了諸多發展優勢和潛力。材料二:天津地區圖(1)經過天津的鐵路干線有哪些? (2)京津唐工業區的特點是什麼,制約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麼?(4分) (3)簡析京津唐地區工業向濱海地區集聚的主要原因。(8分) (4)分析天津新區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4分) 3、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後,中國最大的工業密集區域——環渤海經濟圈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成為拉動中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讀環渤海經濟圈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⑴從地理學科的角度,簡要分析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的區位優勢;(15分) ⑵請說出A河的水文特徵;(8分) ⑶黃淮海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三大障礙是什麼?(9分) ⑷該區域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4分) 二、2007年高考的另一熱點地區是青藏地區,以青藏鐵路的建成並通車為內容進行命題。以下是有關此地區的典型試題。1、(35分)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北京、成都、西寧至拉薩對開3列旅客列車。至此,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獨特旅遊風景線正式浮出水面,青藏高原獨有的旅遊資源將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回答以下6小題: (1) (6分)若乘火車由北京出發經我國最大東西向鐵路通道至拉薩,沿途經過的鐵路有 途中經過了我國 大自然區, 大經濟地帶。(2) (4分)下列四幅圖中,最能表現青藏鐵路沿線的湖泊的是( ) (3) (4分)北京至拉薩首輛旅客列車於北京時間7月1日21:30從北京出發,全程運行47小時28分鍾,到達拉薩時見到的景象是( )A.旭日東升 B.烈日當空 C.夕陽西下 D.繁星滿天(4)(9分)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有惡化的趨勢,其原因除氣候變暖等自然因素外,還存在人為因素的影響,試列舉3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分)一座座橋梁將成為雪域高原上靚麗的風景。在藏北高原沒有河流和高山峽谷的部分地段也架設橋梁。採取「以橋代路」交通方式,這些設計方案,主要考慮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分)日前地質部門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區所有勘探、報告等基礎工作已經全面完成,1000米以內的淺鑽調查工作也已告一段落。……羌塘地區100億噸石油儲備量相當於兩個大慶油田,其重大意義可想而知!據悉,國家石油部門有望在2—3年內,對羌塘地區石油儲備進行5000米深鑽探測。幾年後,這塊西部荒原將有望「變身」為全國石油基地!從石油儲存的角度看,羌塘地區的地質構造為 。除石油外,青藏高原重要的能源還有 、 等可再生資源。 2、(60分)2005年10月青藏鐵路鋪軌完工,2006年7月1日全線試運行。讀圖15和有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高原列車開通後,將促進青藏地區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請從地理角度列舉進藏的遊客需克服和注意的環境問題。(不少於三條)(6分)(2)簡述圖中M斜線區域地形、氣候的特點,並扼要說明拉薩附近地區能源利用的潛力。(6分)(3)圖15 H山峰是 。2005年新測量此山峰的高度比1975年的測量值矮了3.7米,若不考慮測量技術與手段等方面的誤差,假定該山峰「岩升雪降」(見圖16)的說法成立,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說明其原因。(8分) 三、2007年高考的另一熱點地區是「紅三角」經濟圈,以本區環境和區域發展為內容進行命題。1、閱讀下列有關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紅三角」經濟圈包括江西贛州、廣東韶關、湖南郴州的8萬平方千米土地。由於三市都屬於紅色砂岩山區,同時也是革命老區,故被稱為「紅三角」地區。「紅三角」地區以廣州南沙為平台,牽線「珠三角「,共建華南經濟圈規劃,形成良好的經濟互補。材料二:2007年6月18日是重慶直轄市成立十周年紀念日。重慶市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它的設立,為西部大開發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材料三:我國部分區域圖(1)簡述圖8中陰影部分中心城市的地域形態及其主要影響因素。(4分) (2)「紅三角」農業低產土壤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該區域植被破壞十分嚴重?(12分) (3)「珠三角」與「紅三角」區域經濟的發展應如何實現互補?(4分) 【參考答案】一、1、(1)①該地區分布有我國最重要的京津唐工業區和遼中南工業區,工業和經濟基礎、經濟實力雄厚(2分);②該地區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區內高速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四通八達,面向大海,港口眾多,有利於對內、對外聯系和交流(2分);③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經濟國際化程度高,出口額和外商直接投資在全國占較大比例(2分);④作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高校、科研機構眾多,文化水平高,科技力量雄厚(2分);⑤該地區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較高,生產力水平較高(2分)。(學生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區域合作;(3分)發揮政府宏觀規劃和協調的作用,加快區域合作機制的形成;(3分)發揮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作用,形成區域合作的企業群眾。(3分)(3)①將秦皇島作為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並納入渤海經濟開發區之中。②修建了大同至秦皇島的鐵路(大秦鐵路)。③大力進行港口建設。④開發北戴河、山海關等優質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2、(1)京滬線;京哈線;京九線。(答對其中任意2點,給4分)(2)輕重工業均發達;水源。(各2分,共4分)(3)利於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外向型經濟;緩解城市用地緊張和城市交通與環境的壓力;便於原料和燃料的輸入與產品的輸出;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綜合效益。(各2分,共8分)(4)位置優勢:濱海新區地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東北亞地區的中心地帶,擁有「三北」遼闊的輻射空間。交通優勢:濱海新區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發達,是連接海內外、輻射「三北」的重要樞紐。資源優勢:大面積荒地、灘塗和少量低產農田,土地資源豐富;渤海海域石油天然氣資源總量豐富。工業基礎優勢:濱海新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開采與加工基地。電子信息業名列全國前茅。海洋化工歷史悠久。勞動力資源優勢: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工人素質較高。體制創新優勢:(政策優勢)濱海新區擁有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海洋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等一批功能經濟區,已經建立了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政府管理體制和世界經濟接軌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答對以上任意2點,給4分)3、⑴①地理位置優越,東臨渤海,有利於對內對外聯系和交流。②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區內港口眾多,高速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四通八達。③擁有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自然資源。④有京津唐、遼中南工業基地,工業和經濟基礎雄厚。⑤有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高校、科研機構眾多,教育科技力量雄厚。⑵①含沙量大(下游為有名的「地上河」) ②河流徑流季節變化大③有凌汛現象 ④上、中游水力資源豐富 ⑶風沙、旱澇、鹽鹼 ⑷水資源浪費、污染嚴重,過度開采地下水業。(8分)二、1、(1)京廣線、隴海線、蘭青線、青藏線。(4分)三。三。(2分)(2)(4分)B(3)(4分)C(4)(9分)大興工程建設、破壞珍稀動植物資源、過度放牧破壞草場、不恰當的旅遊活動、捕捉益獸造成鼠類猖獗等等(任答3個,答案合理酌情給分) (5)(6分)③鐵路沿線有多年凍土 ④為動物留出生態通道(6) (6分)背斜 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等2、(1)空氣稀薄低壓缺氧;太陽紫外線輻射強;晝夜溫差大;雷擊;沙塵暴;強風雪天氣;保護生態環境。任答三條即給6分。(2)山地為主,地勢北高南低,相對高差大(2分);南部冬季溫和,降水豐沛,為熱帶、亞熱帶氣候,向北氣候的垂直變化大(2分),拉薩附近地區具有開發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等能源的潛力(2分)(3)珠穆朗瑪峰(2分)印度洋板塊向北移動與亞歐板塊碰撞濟壓,珠穆朗瑪峰山體岩層小幅抬升(3分);但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珠穆朗瑪峰山頂冰雪部分融化,雪峰降低,珠穆朗瑪峰整體高度降低。(3分)三、1、(1)(4分)組團式 地形(地貌)與河流(2)(12分)形成農業低產土壤的自然原因是:①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土壤淋溶作用強,有機質含量少;②山地丘陵地形,坡度較大,土層較薄;③土地酸、黏、瘦(或酸性紅壤),肥力較低。植被破壞嚴重的原因是:①人多地少,毀林開荒現象嚴重;②能源短缺,農村薪柴需求量大;③人口科學文化素質低,環保意識差。(3)(4分) 「珠三角」為「紅三角」提供資金、技術和人才援助; 「紅三角」為「珠三角」提供自然資源、勞動力和市場。

G. 想買一本關於高中區域地理專題的練習題,嗯,最好都是高考題,模擬題之類的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就不錯。上面都是全國各地歷年高考題,還有各省市模擬題,講高中三年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與分類,高三復習時買這本書不錯,可以提高答題能力。祝你學習進步!

H. 求高中地理區域地理高考題

專題八 區域地理三年高考題回顧
(2010年安徽卷)今日水資源嚴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時期用水充足,有「陸海」(指湖泊和沼澤很多)的美稱。圖7古長安(今西安市長安區)「八水」位置。完成25~26題。
25.「八水繞長安」的地質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殼
A.水平諸斷 B.褶皺凹陷 C.斷裂陷落 D.水平張裂
26.古長安「陸海」今日不復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嶺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壞 B.渭河流域水體污染嚴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嶺南坡耕地面積增加
解析:第(1)題,主要考查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渭河平原是由於岩層發生斷裂,地殼下沉形成的。第(2)題,西安古時河網密布,湖泊點點,一派河旁綠柳成蔭,湖內荷香魚躍的水鄉澤國景象。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秦嶺北坡森林植被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曾被西安人引以自豪的「八水繞長安」的美景也隨之悄然消失。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目前我國每年需要通過遠洋貨輪進口大量鐵礦石。圖8所示區域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地。完成27~28題。
27.7月份將該地鐵礦石運往
上海,貨輪在航行過程中總體上
A. 順風順水 B.順風逆水
C. 逆風順水 D.逆風逆水
28.圖示區域鐵礦開采引發的
生態環境問題主題要是
A.森林銳減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鹽漬化 D.物種滅絕
解析:第(1)題,由圖中的經緯度和海陸分布情況可看出,該地為澳大利亞的西海岸。由此向北至上海,沿途均為偏南風,故貨輪順風航行;沿線主要經過西澳大利亞寒流、日本暖流,故貨輪順流航行。第(2)題,圖示區域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降水較少,氣候乾旱,鐵礦開采過程中極易造成土地沙漠化問題。
答案:(1)A (2)B
(2010年安徽卷)石英是一種穩定物質,廣泛存在於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積物中的石英短時期內不會自生自滅。圖10北太平洋沉積物種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31~32題。
31.北太平洋沉積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區
B、日本東側海底火山
C、亞洲內陸荒漠地區
D、北美西側海底火山
32.石英粉塵從源地到達北太平洋主要通過
A、大氣環流 B、大洋環流
C、水循環 D、岩石圈物質循環
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知,石英廣泛存在於沙土中,深海沉積物中的石英不會自生,可推斷石英並非在海底自生,而是來自別處。在遠離大陸的大洋中,石英基本為風塵來源,在圖中的緯度范圍中,太平洋東岸主要是盛行西風,因此北太平洋沉積物中的石英最可能主要源自亞洲內陸荒漠地區。第(2)題,石英粉塵從亞洲內陸荒漠地區到達遠離大陸的大洋中,能將他們帶到海洋中的力量只能是風,從這些地區的盛行風來看,亞洲大陸冬季的西北季風能將這些物質帶到太平洋中。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
材料一:國家《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我國紡織服裝工業產業布局不盡合理,80%的生產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區。鼓勵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紡織服裝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員達1000萬左右。把人口發展納入城鄉經濟、社會規劃統籌考慮,利用區域規劃引導人口有序流動和合理分布。
(1) 分析圖示服裝加工基地轉移和人口遷移的原因。(15分)
解析:(1)由圖知,服裝加工基地主要由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向安徽省轉移。其內在原因可從兩個方面歸納總結,一是廣東等沿海發達省份發展服裝加工業的優勢逐漸喪失,生產成本提高,二是安徽具備承接、發展服裝加工業的有利因素。由圖,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安徽省向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其內在原因主要是經濟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多,收入高,教育等各種保障服務體系好,同時,安徽又存在大量剩餘勞動力。
答案:(1)安徽與廣東等省相比,原材料、勞動力、土地、能源等供給充足,生產成本低;廣東等省產業結構升級、生態環境壓力增大;安徽臨近沿海發達地區,對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場廣闊,政策扶持力度大。
與安徽相比,廣東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就業機會多,收入水平高,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完善。
(2) 據此說明產業轉移對安徽省未來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的影響。(13分)
解析:(2)新承接的產業將直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產業轉移將加快本省農村人口遷入城市,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促進城市化的發展。同時也會使本省外出人口減少,同時可能還會吸引其他地區人口遷入。
答案:(2)安徽省工業化進程加快,就業機會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向發達地區遷移的人口減少,其他地區的人口人數增加。省內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加快,城鎮規模擴大,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
(2010年安徽卷)
34.(32分)根據材料和圖1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一個區域地表形態的變化往往受另一個區域物質運動的影響。
(1)描述圖示期間該區域陸地變化特點,並指出其泥沙主要來源區。(10分)
解析:該題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背景,綜合考查了該區及黃土高原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第(1)題,讀圖例可以看出黃河三角洲地區陸地擴張方向及速度。黃河三角洲的泥沙來自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答案:⑴陸地面積擴大;向東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擴展;延伸速度越來越快。黃土高原
(2)泥沙主要來源區哪些氣象災害會加速該區域陸地面積變化?為什麼?(10分)
解析:該題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背景,綜合考查了該區及黃土高原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第(2)題,考查學生的審題及綜合分析能力,黃土高原的氣候災害主要有乾旱和暴雨洪澇,但乾旱對水土流失影響不大,因此題目應著重分析暴雨洪澇是如何加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答案:⑵暴雨、洪澇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溝谷發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對地表的侵蝕強度大,形成的徑流搬運能力強,攜帶大量泥沙在該區域沉積。
(3)簡述該區域或泥沙主要來源區如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12分)
解析:該題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背景,綜合考查了該區及黃土高原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第(3)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對黃河三角洲和黃土高原地區均可做答,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可以從多個角度加以分析,如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業技術的提高、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等等。
答案:⑶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排灌條件、推廣節水技術和優良品種等;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如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治理鹽鹼地和風沙地、建設農田防護林等;實現農業綜合開發,轉變經營方式: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等;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如農林牧漁相結合、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等;加強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專門化:如建設各種商品農業基地等。(選擇一個區域從以上5個方面分析,具體措施要結合區域特點)
(2009年安徽卷)圖7為某地區港口分布示意圖。完成29~30題。
29.導致a港口解凍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經度 C.緯度 D.洋流
30.b.c.d三港口封凍期由長到短排序正確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命題意圖】:該題考查考生讀圖、析圖、空間定位、運用所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
【關聯考點】:經緯網地圖的判讀、水文特點的比較、洋流分布、氣候分布。
【解題思路】:(29)讀圖,分析a地與其他地區的位置關系、沿岸洋流分布,尤其是緯度位置。緯度高、氣溫低,是其封凍期長的根本。B、c、d三地維度大致相當,要分析封凍期的長短還需考慮氣候、洋流等因素;c點處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區、d處於溫帶季風控制區、b地處大陸西側的中高緯度海岸,受暖流控制、溫帶海洋性氣候。
【答案】:29.C 30.A
(2009年安徽卷)33.(30分)根據材料和圖9,結合所學
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新疆羅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經超過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乾涸。塔里木河曾經是羅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紀後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200多座,耕地面積擴大約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勢的變化,並說明理由。(8分)
【命題意圖】:以羅布泊的消亡為背景材料,通過示意圖呈現,綜合考察考生讀圖、析圖能力,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聯考點】:地勢判讀、整體性、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題思路】:(1)湖泊面積萎縮、湖岸向內收縮、新岸低、舊岸高。盆地地形。
【答案】:
(1)地勢逐漸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線由老到新,湖面逐漸萎縮,老湖岸線海拔高,新湖岸線海拔低。 (也可根據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勢特點判斷)
(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過程。(10分)
【命題意圖】:以羅布泊的消亡為背景材料,通過示意圖呈現,綜合考察考生讀圖、析圖能力,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聯考點】:地勢判讀、整體性、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題思路】:(2)氣候乾旱、蒸發旺盛、過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減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動----三角洲向湖心前進。
【答案】:(2)地理環境是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整體;受氣候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注入羅布泊的水量減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後來,河流水量銳減,搬運作用顯著減弱,三角洲位置後退。
(3)簡述羅布泊的乾涸對乾旱區流域開發的啟示。(12分)
【命題意圖】:以羅布泊的消亡為背景材料,通過示意圖呈現,綜合考察考生讀圖、析圖能力,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聯考點】:地勢判讀、整體性、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題思路】:(3)仍然要以整體性的思想貫穿思考的始末,保護生態、合理開發利用。
【答案】:
(3)充分考慮流域地理環境整體性,因地制宜進行綜合開發。統籌上、中、下游用水,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關系;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和資源開發規模,調整產業結構,節約和合理利用水資源。
(2009年安徽卷)34.(30分)根據材料和圖10,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圖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佔全年的61.4%;1月平均氣溫-12℃,7月平均氣溫24.6℃。
(1)簡述流經A地河流的水文特徵。(8分)
【命題意圖】:區域地理命題的關鍵,首先在於考查區域定位,其次區域特徵分析。
【關聯考點】:河流的水文特點、氣候類型及特點、氣象水文等災害的成因、地域差異比較。
【解題思路】:題干文字定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經緯網、等高線地圖判讀,定區域----東北地區;聯系所學的區域特徵----分析、歸納特徵、原因、差異。
【答案】:
(1)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結冰期,含沙量較小。
(2)分析圖示區域乾旱、洪澇災害多發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
【命題意圖】:區域地理命題的關鍵,首先在於考查區域定位,其次區域特徵分析。
【關聯考點】:河流的水文特點、氣候類型及特點、氣象水文等災害的成因、地域差異比較。
【解題思路】:題干文字定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經緯網、等高線地圖判讀,定區域----東北地區;聯系所學的區域特徵----分析、歸納特徵、原因、差異。
【答案】:(2)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年際和季節變化大。長時期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易引發旱災;降水過多且強度較大, 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的地區,易引發洪澇災害。
(3)說明圖示區域西北部與東南部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和類型的差異。(12分)
【命題意圖】:區域地理命題的關鍵,首先在於考查區域定位,其次區域特徵分析。
【關聯考點】:河流的水文特點、氣候類型及特點、氣象水文等災害的成因、地域差異比較。
【解題思路】:題干文字定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經緯網、等高線地圖判讀,定區域----東北地區;聯系所學的區域特徵----分析、歸納特徵、原因、差異。
【答案】:(3)西北部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較肥沃,雨熱同期,灌溉條件較好,有利於發展種植業;東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起伏較大,土層較薄,易發生水土流失,不宜發展種植業,有利於發展林業和果業。
(2008年全國Ⅰ卷)36.(36分)讀圖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斷G河自N點至M點流經地區的地形類型,並說明判斷的理由。(9分)
做該題最好還是准確判斷出區域所在地,便於准確推理後面題目。根據圖中經度緯度和河流特點可以得出是非洲剛果盆地和剛果河流域。
河流流向有地形決定,水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在圖中直接看不出流向,但可根據干支流關系(支流要匯入幹流)可推斷出流向,然後反推地形,另外圖中給的500m等高線也可作為判斷依據。
(1)9分所以答案可以是:盆地
從水系關系呈現眾多支流向中心幹流匯入,可以判斷四周高,中間低;且圖中500m等高線相對較閉合,內部登高線稀疏,地勢較平坦,而四周較密集,坡度大,符合盆地地形特點。
(2)說明G河水量豐富的原因。(11分)
本題較簡單,只要稍微熟悉當地氣候地形就可以做出。
答案是:河流流域主要分布於赤道地區,常年受赤道低氣壓上升氣流控制,全年多雨,降水豐富;位於盆地,形成眾多支流匯入幹流,匯水面積大,匯水量大。
(3)指出G河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並加以分析。(16分)
3本題難度一般,對當地環境熟悉的話一般能找到2到3點原因。
答案可能是:①植被:流域內為熱帶雨林,植被繁茂,水土流失較輕②地形:河流M點以上流經盆地地形區,內部平緩,河流中所帶泥沙大部分在盆地內部即沉積,到河口泥沙少;③該河流流量大,而河口又位於盆地出口,地勢落差較大,流速較急,泥沙容易被沖走而不是沉積。
(2008年全國Ⅰ卷)39.(60分)根據材料和圖7,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一位西方史學家說,土爾扈特人回歸的悲壯之舉,「是值得我們傳誦的一篇偉大的敘事史詩」。

1629年

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首領和鄂爾勒克率部徙牧伏爾加河。

1632年

俄國政府派使者前往土爾扈特部活動。

1644年

和鄂爾勒克返回准噶爾參加東西蒙古各部王公會盟,制定《蒙古一衛拉特法典》,該法典成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

1644年

土爾扈特部與俄國軍隊發生沖突,傷亡慘重,和鄂爾勒克陣亡。

1645年

俄國要求土爾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絕。雙方商定土爾扈特游牧區域。此後十餘年間,土爾扈特汗國逐漸形成。

1655年

土爾扈特汗國與俄國談判,同意聽命於俄國沙皇。

1657年

土爾扈特向清朝「貢駝馬二百餘」。

1672年

俄國指令土爾扈特汗國派兵參加克里木戰爭。此後數十年間,俄國多次向土爾扈特徵兵。

1696年

土爾扈特汗國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貢,慶賀清軍擊敗噶爾丹。

1712年

土爾扈特汗國使團抵達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團出訪土爾扈特,途中為俄國所阻。

1714年

清朝使團抵達土爾扈特汗國。阿玉奇表示「滿洲、蒙古,大率相類,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與中國同,其俄羅斯乃衣服、語言不同之國,難以相比」。

1731年

雍正帝派使團抵達土爾扈特汗國。

1756年

土爾扈特汗國使團到熱河行宮覲見乾隆帝。

1765年

土爾扈特汗國渥巴錫汗抗議俄國人對土爾扈特的侵擾和掠奪。

1770年

俄國征調土爾扈特汗國2萬餘人參加對土耳其的戰爭。秋,渥巴錫從前線歸來,秘密召開會議,決定東歸祖國。

1771年

1月17日,渥巴錫率領近17萬人踏上東歸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東歸的土爾扈特人。7月8日,土爾扈特前鋒抵達伊犁河流域。16日,清軍總管會見渥巴錫等人。此時東歸的土爾扈特部僅剩6萬餘人。10月15日,渥巴錫在木蘭圍場覲見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眾記》兩碑,以資紀念。

(1)土爾扈特汗國和伊犁河谷地都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但水草豐美,適合游牧業的發展。分別說明兩地水資源豐富的原因。(12分)
考到中亞及其周邊(我過新疆天山地區),本區實在因其地理環境等特殊性,非常容易出題。所以經常考。關於這個民族的故事在前一段時間直到現在,電視還在熱播《東歸英雄傳》,出試卷的人可能也看了這不電視劇,然後產生靈感的。
(1)12分
土爾扈特汗國從給的圖中明顯可以看出位於裏海北岸,現在的俄羅斯南部,中亞哈薩克西北部;伊犁河谷地位於中亞東部,按位置伊犁河發源於我國新疆天山地區,谷地也能反映兩側是高山。問為什麼水多,要麼是降水,要麼是河湖水(圖中有伏爾加、烏拉爾等),地下水(地下水不是主要的)和高山的冰川冰雪融水(要有明顯的大山脈或高原,如新疆天山)等等,抓住這個思路然後結合實際可以得出
答案:土爾扈特汗國:河流較多(伏爾加、烏拉爾等);距大西洋較近,且與大西洋間地形比較平緩,無高大山脈阻擋,大西洋水汽可以由西風帶到當地形成較多的降水。
伊犁河谷地:深居內陸,北東南三面距海遙遠又有山嶺阻隔,但西側向西到大西洋雖也較遠,但無高大山地阻隔,西風帶可以帶來少量水汽,在天山西側因地形抬升,形成一定的地形雨/山地降水;另外天山是高大山脈,可以為谷地形成高山冰川冰雪融水補給;本身位於河谷,還有河流水源供給。
(3)土爾扈特在回歸途中歷經艱辛,其中來自自然的威脅主要有哪些?(8分)
土爾扈特人回歸過程中來自自然的威脅可以從材料中看到回歸是從1月17日開始東歸,從地圖上還可以看出土爾扈特汗國本身和回歸路徑所處緯度均位於中高緯,冬季寒冷是一項,途經中亞內陸乾旱區,缺水,多風沙。無水就無草(草的缺少,對游牧民族威脅大)無食物都是。但不需要回答地形等,因為地形只是障礙,而非威脅,何況也無高大山地或不穩定斷層等。
所以總結答案可以是:寒冷(凍害)、缺水(乾旱)、缺草料和食物、風沙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