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初中地理說課稿
㈠ 誰有2019年中公初級中學地理的網課往年的不太好
你這個你可以在閑魚上面。去清理搜索大概就。七塊錢就可以買到了。
㈡ 初中地理怎麼說課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氣候的基本特徵》。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么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所以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課選自商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本節課主要講述了中國氣候的季風氣候顯著以及氣候復雜多樣兩個典型特徵,並詳細說明了典型的氣候對我國氣溫降水的影響。本節課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章節,同時也是了解中國自然環境的重要部分,為後續綜合分析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情進行一下分析。
我所面對的學生是初中八年級的學生,這個學齡段的學生正處於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的過程,並且經過一年多的地理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析圖能力,能夠從地圖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但是,如何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處理以及地理探究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師採取自學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不僅學的地理知識,同時還能夠提高自身的地理學習能力以及,歸納、遷移的地理思維。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准,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准確畫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說出冬、夏季風的源地、性質及影響。
2、運用東部地區雨帶推移示意圖,熟悉我國東部地區雨帶推移的一般規律;理解夏季風的不穩定對我國旱澇災害的影響。
3、運用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概括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歸納我國降水的時間分配規律。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利用地理示意圖,獲取相關的地理信息,鍛煉歸納總結能力。
2、通過案例資料,學會提取地理信息,進行知識的分析、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習對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樹立探索精神和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教學目標的設立,確定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成因
2、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難點】
1、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2、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因素
五、說教學方法
由於學生理解氣候這一知識相對抽象,但是學生對於氣溫和降水有直觀的了解,所以本節課我會以此為切入點,通過談話法、地圖法、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歸納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理解氣候對生活的影響。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良好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慾望,能夠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使學生快速進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所以在這個環節,我採用生活實例的方式進行導入:
同學們,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在電視上看到,全國各地的人們用各種方式准備春節,哈爾濱的人們穿著厚厚的冬裝在冰雪世界裡欣賞美景,廣州的市民卻正忙著在迎春花市裡挑選鮮花,這反映出我國的氣候有什麼差異呢?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又是什麼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氣候的基本特徵。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是中國氣候最典型的特徵,在講解這一塊知識的時候,首先先讓學生閱讀圖2-2-1 中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比較冬夏季風的差異。
【提問】在學生看圖的同時讓他們思考是冬季風影響范圍大,還是夏季風影響范圍大?
先讓學生自己思考,組內交流討論。
【教師總結】隨後根據學生們的討論,總結冬季風的影響范圍大(除青藏高原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冬季風影響)夏季風的影響范圍小。
【提問】了解了季風與非季風的范圍後,再繼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2-2-1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小組合作完成下列各題:
①明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受夏季風影響比較季風區與非季風區降水的差異;
②指出季風區的大致范圍,說說其海陸位置。
③我們的家鄉所在的地區屬於季風區還是非季風區?
④結合中國的地形圖,說說夏季風推進過程中所經過地區地勢的變化。
描畫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對答案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問題設置我採用層層遞進的方式,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夠引導學生層層深入。
在講解「降水的時間、空間分布規律」這一塊知識時,我會以圖導因,讓學生自己讀圖分析。
【提問】先觀察圖2-2-2東部地區雨帶推移示意圖分析夏季風的強弱對東部地區降水的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學生通過自學以及討論的方式,能夠進行一定的總結,隨後我會與學生一起總結:
夏季風的強弱、進退直接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的雨季長短和雨帶推移。通常,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遲、雨季長;北方雨季開始遲、結束早、雨季短。夏季風很強的年份,雨帶迅速推到北方,北方多雨,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期較短;反之,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期較長。
【提問】對於我國降水量的分布,我會讓學生先觀察圖2-2-4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
然後看圖分析降水量的規律,為了便於學生總結規律,我會先設置下列問題
①先看圖例,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描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線,結合圖2-2-5歸納降水空間分布規律。
②400mm等降水量線和我們學的哪條線相似?我們所在地的降水量是多少?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結合上述問題能夠總結規律——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展示圖片】為了檢驗總結的規律是否符合我國相應城市的降水分布特點,接下來讓學生對比下列四個不同區域的城市。
【提問】
①找出四城市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三個月,說說各地在季節分配上有什麼特點。
②對照圖2-1-2、圖2-2-1,結合四城市與海洋的距離、地形等的差異,歸納影響我國降水時空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思考歸納】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並且讀圖分析能夠總結出:
四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秋季,我國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主要影響因素有海陸位置、地形和季風。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可以鍛煉學生對於等降水量線的判讀能力,提升學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氣候復雜多樣
氣候復雜多樣,對於學生而言,理解相對容易,學生可以通過日常的生活積累感受氣候的不同,但是對於氣候復雜多樣的成因還不了解。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從本質上認識氣候的復雜多樣,首先讓學生體會氣候表示因素氣溫在時空上的變化。(設計意圖)
【讀圖思考】仔細觀察圖2-2-6 中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找出0℃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地區,並結合圖例觀察1月份南北溫差最大值。
圖2-2-7 中國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觀察全國平均氣溫。
【提問】認識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因素我會展示下述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
①在圖2-2-6描出8℃、0℃、-8℃、-16℃等溫線,說說它們的緯度位置;結合圖2-2-1,說說它們與冬季風源地的關系。
②在圖2-2-7中找出氣溫最低的區域,說說其成因,聯系夏季南北方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的差異,說說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溫的原因。
③歸納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主要原因。
設計意圖:由於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在此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先進行組內的討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最後我與學生一起總結歸納。
承轉:由於氣溫的季節變化和地區差異,對於農業生產意義重大。
【提問】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一影響變化,讓學生先從課本中找出積溫的概念,並仔細觀察圖2-2-8中國溫度帶分布圖,圖2-2-9中國干濕地區分布圖,說說我國可以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各個溫度帶的農業代表農作物以及熟制。
【圖片展示】我會播放全國各個濕度帶的景觀圖片,讓學生形成鮮明的認知。
承轉:我國氣候的多樣性除了表現在南北差異的溫度帶以及不同的干濕分布區外,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各地氣候帶的不同。
【提問】結合圖2-2-10中國氣候類型圖,分析我國典型的氣候帶,並結合圖2-2-11 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①分別比較海口與哈爾濱、北京與銀川、成都與拉薩的氣候特點,說說其主要影響因素。
②說出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這樣設置,是鍛煉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運用地理技能的能力。
環節三、課堂小結
【活動探究,課堂總結】
在課堂教學的最後,我會先讓學生嘗試評價我國的氣候特徵,列出有利與不利影響。
然後通過列出結構圖的方式,讓學生填出我國的主要氣候特徵,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並簡單描述典型案例。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結構導圖的方式總結,能夠將枯燥的知識系統化,有助於梳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能夠再次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記憶。
環節四、作業布置
課堂學習的結束,並不是地理學習的結束,應該以此為起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讓學生課下尋找本地的氣溫降水年統計資料,並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驗證。
七、說板書設計
以上是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環節,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本節課的板書,我的板書採用綱目式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本節課知識點之間的主次關系,並且點出了授課的教學重難點,有助於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
第二節氣候的基本特徵
一、季風氣候顯著
1、冬夏季風差異顯著
2、降水時空分布不均
二、氣候復雜多樣
1、溫度帶、干濕區分異顯著
2、農業類型多樣
3、地勢高低懸殊,地勢多樣,加劇復雜多
以上是我的說課,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
㈢ 中公專家教您如何撰寫說課稿
一、簡析教材
1.教材內容部分要求說明所屬的科目、冊數,所在單元或章節;
2.教學內容是什麼,包含哪些知識點;
3.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後的聯系;
4.課程標准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是什麼;
5.教學目標的確定,一般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幾個方面來確定;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它的確定要遵循標准、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教學的難點是學生學習時困難所在,它是依據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而定。
二、闡述教法
教學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在撰寫說課稿時應簡要地說明:
1.教法的總體構成及依據;
2.具體採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理由;
3.所用的教具、學具。教學實踐證明,一堂課根據教材特點選用幾種不同的教法結合使用,才可相應增強教學效果。
三、指導學法
學法包括「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擬定時應突出地說明:
1.學法指導的重點及依據;
2.學法指導的具體安排及實施途徑;
3.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
四、概說教學程序
不能像流水賬式的羅列。得有具體步驟安排,把針對性的理論依據闡述融入其中。 擬定時應科學地闡述:
1.課前預習准備情況;
2.完整的教學程序(主要是:怎樣鋪墊、如何導入、新課怎樣進行、練習設計安排、如何小結、時間如何支配、如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大課堂的密度、強化認知效果);
3.扼要說明作業布置和板書設計;
4.教學過程中雙邊活動的組織及調控反饋措施;
5.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及學法指導的落實;
6.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各項教學目的的實現。
在撰寫時應重點講清楚每個環節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論依據,還要做到前後呼應,使前三個方面內容落實到實處。
五、教學效果分析
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深度廣度的估計,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狀況等的估計。
說課分為課前說課和課後說課,如果是課前說課,還應該說疑點,說把握不準的疑點,求教於其他老師;如果是課後說課,還應該說學生「學得怎麼樣」的教學效果評估。
㈣ 初中地理說課稿中的教學過程怎麼說
今天我要說的題目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三節印度。我認為說課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環節進行。首先,我對本節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本節教材屬於世界地理分區部分。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條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徵,圍繞環境 —— 資源 —— 人口這一主線,闡明了人地關系,為進一步學習區域地理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課是教材的重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知識技能目標: 1. 知道印度的人口數量及人口問題; 2. 掌握印度地形和氣候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 了解印度的工業概況。
二是過程方法目標:通過對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的學習,初步學會對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條件進行綜合評價。
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印度人口問題的嚴重性,進一步懂得人類必須自覺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一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二是印度的農作物分布及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本節教材的難點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分析,我確定這個難點的依據一是造成水旱災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復雜的問題。二是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較差,難以將諸多的地理因素綜合在一起,得出結論。
重點和難點已經確定,怎樣處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節課我將用兩個課時講解,詳講的內容是印度的人口問題、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採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和以學為法的原則,這是新課程 「 以人為本 」 的教育思想的體現。
在本節課教學活動中,我採用講練結合的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合作討論法和利用圖形展示直觀教學法。我採用這種教法的依據有三:一是現代教學研究證實真正的理解是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再構建。知識再構建依靠提出問題,引導推測,鼓勵大膽猜測與想像,解決問題,主動建構知識體系。二是根據 「 二期課改 」 精神,教師轉變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與促進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過直觀的圖形圖表表現出來,變難為易,學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提高教學課堂效率。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標。基於以上考慮,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自己,抓住這一生理特點,創造多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這樣可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知識量豐富、資源共享這些優點,我鼓勵學生從互聯網和圖書館中獲取知識,向學生介紹一些網站,搜索引擎和關鍵詞,教給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
本節課教學總的思路是以知識結構為線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師生問答,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整個教學過程我將圍繞「印度的人口概況,印度自然環境,農業和工業的狀況」這一主線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四大問題情景、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激趣設懸導入新課,採用多種直觀手段,有利於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本節課在導入過程中,首先放映幻燈片(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恆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風光等),配以解說: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佛教的發源地,有著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譽世界。這是一個視牛為神明的國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這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已超過 10 億,僅次於中國……猜一猜「這是哪一國家?」使用直觀的手段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㈤ 地理《中國的民族》說課稿
《中國的民族抄》是初中地理《人襲口與民族》的第二節內容。內容包括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的民族政策。你可以從四個方面談談對這節課的設想。
1.簡析: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問題是重要內容之一。它包括民族數目、主要少數民族、各民族的分布、民族政策四個知識點。本節內容是中國地理的總論部分,它為後面學習區域地理打下了基礎,而且培養了我們的民族觀念,並從理論上闡述了我國的民族政策,以加深對我國民族政策的認識。2.重點、難點:民族是構成一個國家的重要因素,不同類型的國家對民族…
㈥ 萬能說課稿
說課不是純粹的理論交流,它注重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要在說課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把該理論在教學中的作用說清楚。
例子
《實驗室里研究不同價態硫元素間的轉化》是《化學1(必修)》(魯科版)第三章《硫的轉化》第二課時的內容。教材是在介紹《碳的多樣性》、《氮的循環》之後引入該節內容的。因此,學生對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已有一定基礎,可以進行簡單的實驗探究活動。
上述分析顯然不夠厚實。「教材的地位」,不僅僅是指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理位置」(處於哪一章哪一節),更包含這節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意義以及該內容的認知價值、遷移價值和情感價值。因此,應該站在全局的角度來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分析:
1、該內容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安排意圖。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描述該教材安排在哪裡,更要分析教材編者是基於怎樣的考慮才把它安排在這里。
具體說來,它應該包括:前面已經安排了哪些知識,作為該內容的基礎;本課包含哪些內容,這些內容之間有何內在聯系;該內容與後續學習內容有怎樣關系或者該內容在後續學習將得到怎樣的深化等。
2、該內容的學習,要讓學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訓練哪些方面的技能或者科學方法、發展他們哪些方面的能力和建立怎樣的情感、養成怎樣的態度和形成怎樣的價值觀等。
3、本節內容的學習,對學生的後續學習和終生發展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只有分析透這些內容,教學目標的制訂才有基礎,否則教學目標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6)中公初中地理說課稿擴展閱讀
說課的類型很多,根據不同的標准,有不同的分法。按學科分:語文說課、數學說課、英語說課、音體美說課等;按用途分:示範說課、教研說課、考核說課等;但我們從整體來分,說課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實踐型說課,一類是理論型說課。實踐型說課就是指針對某一具體課題的說課。而理論型說課是指針對某一理論觀點的說課。
從一定意義上講,教學過程就是強調重點和突破難點的過程。因此,確立教學重點、難點成為教學設計的一個關鍵,也是說課活動必須闡述的一個內容。要確定重點、難點,就必須搞清什麼知識是重點、分析學習難點是如何形成的。
㈦ 初中地理《河流與湖泊》說課稿範文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選自人教版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河流和湖泊》,在講授新課之前,我先就我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重點難點的確立等方面的內容作簡單的說明。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水資源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它孕育和維持著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在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地區、城市都存在著嚴重的水危機,水的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河流、湖泊是人類重要的水源地。我國是一個河湖眾多的國家,豐富的河流和湖泊,既給我們提供了灌溉、航運、旅遊之便利,又蘊藏著豐富的水產、水力資源,但是,在我國因為各地自然環境的差異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河流湖泊表現出來的問題也大不相同。所以了解我國河流的分布情況,認識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徵,對抵禦各類自然災害,實現人地和諧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教學內容
本節的教學內容從結構上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即眾多的河流、湖泊、黃河和長江。從知識體系的設置來看,前兩個知識點是從總體上研究我國河流湖泊的基本狀況,而黃河、長江是我國最重要,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兩條河流,教材也專門設置一定的篇幅加以介紹。
在眾多的河流中,教材從活動入手,藉助我國外流區、內流區分布圖,讓學生明確外流河、內流河、外流區、內流區的概念,認識我國一些主要河流的空間分布狀況,並在讀圖過程中,認識外流區、內流區的分布特點。教材把內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和內部差異作為一個重點內容講述,意在讓學生掌握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徵,以便更好地了解河流、利用河流,為生產生活服務。此外教材還補充了典型內流河——塔里木河的閱讀材料,意在加深學生對內流河的認識,並了解在乾旱地區如何協調水與人類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除了對天然河流研究外,教材也提到了京杭運河這樣典型的人工河,讓學生了解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對自然的改造、利用,也滲透著愛國主義教育。
關於湖泊,教材沒有濃墨重彩的介紹,而是通過學習活動和補充閱讀材料,了解我國湖泊的分布情況,並探究湖泊對河流和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對於黃河、長江這兩部分教學內容,由於教學環節的設置的影響,在這里就不加以分析了。
3、我對教材的處理
明確了教學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內容體系後,我結合自身的業務素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環境的特點等條件,對教材進行如下的處理:
1)確立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課程標准要求學生能在地圖上找出我國主要的河流,並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我覺得這個標準是對學生的最低要求。為了更好地掌握河流、湖泊情況,辨析各自然要素對河流湖泊的影響,探究河流湖泊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我決定在本次教學活動中,確定下面這樣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我國主要河流湖泊的基本狀況。
2、在地圖上能描述出我國外流區和內流區位置、界線,並能闡述他們的分布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3、掌握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水文特徵,並理解河流水文特徵與地形、氣候等自然要素的關系。
4、知道京杭運河時世界最長的運河,了解它在古代和今天的航運意義。
5、掌握我國主要湖泊的名稱和空間分布情況,了解湖泊對河流和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6、在知識掌握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用圖以及辨析自然要素間相互影響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反復閱讀地圖信息,使學生在讀圖的過程中,掌握我國河流、湖泊的基本狀況,建立河流、湖泊空間分布的觀念。通過教師的提示和學生的討論,掌握河流、湖泊的空間分布、水文特徵的形成與其它自然要素間的關系。
態度、情感、價值觀
教學中,通過學習我國河湖眾多、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等知識點,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通過河流水文特徵的研究,使學生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響,即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意識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主要河流湖泊的名稱、分布狀況,外流區和內流區,外流河和內流河的水文特徵,湖泊對河流的影響。
難點:辨析河流與地形、氣候等自然要素間的影響關系,外流河和內流河的水文特徵,湖泊對河流的影響。
2)確定教學策略——說教法
明確了課程標准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後,結合教材的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可操作性,我決定在教學中以講授法為主,結合讀圖分析、討論和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板圖板畫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課標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在能力上得到發展,知識上有所收獲。
3)課時安排
因為教學過程需要連續性,同時在教學中,我能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和板圖板畫等教學方法,所以我把本節教學內容安排在3個課時進行。眾多的河流、湖泊作為一課時,長江、黃河各一課時。這樣的安排既能體現教學的整體性,同時又能實現由一般到特殊,由普遍到個例的研究,從而從橫向和縱深兩個維度認識我國的河流、湖泊,加深對中國自然環境的認識。
二、教學流程
1、導言:
在導言中我由學生熟悉的家鄉入手,設置了幾個小問題。我覺得這樣的設置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同時,在討論中還可以挖掘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豐富教學。
2、新課講授
一、眾多的河流
在這部分教學內容中,我設計讓學生在3.22圖中找出長江、黃河、珠江和塔里木河這幾條河流,判斷河流河水最終流向哪裡,從而認識什麼是外流河、內流河,進而掌握外流區、內流區的概念。同時,可以藉助中國主要山脈、季風區非季風區示意圖,掌握內流區外流區的界線。
對於河流的水文特徵,我藉助對東部主要河流流量圖的分析,結合前面學習過的中國的一月氣溫分布、降水空間分布等示意圖,認識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徵和差異。內流河的水文特徵,主要是藉助對內流河分布地區自然環境的研究,認識內流河河水的來源,掌握內流河水文特徵。同時又研究了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並通過對塔里木河文字材料的閱讀,了解河流在利用過程中,應該怎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京杭運河是通過教材上設置的兩個問題和補充的學習材料,來了解京杭運河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的。
我國是一個湖泊眾多的國家,但湖泊的分布、性質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湖泊對河流和人類生產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這部分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研究為主,認識我國外流湖、內流湖的分布,鹹水湖、淡水湖的成因,及幾個重要湖泊的分布情況,並在研究中了解湖泊的作用。
3、鞏固練習
把知識的檢驗,融合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掌握知識。
4、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講授的主要內容,並為下一節講授長江做好鋪墊。
㈧ 初中地理說課稿中的教學過程怎麼說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思維能力的前提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自由能版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權發揮,任何壓抑和干擾都會使思維受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體會心靈自由的有效途徑,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意外著教師願意傾聽學生的所思所想,更多地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熟悉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更好的貫徹以學定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意外著學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積極參與教學,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才成為可能。
二、創設積極地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
1.運用漫畫、精美照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