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問法

高中地理問法

發布時間: 2021-03-07 22:35:40

高中地理大題回答技巧

一、前提——熟悉區域地理,掌握雙基和主幹知識
進行地理主觀性試題答題能力提升專題講練的前提是在對地理學科的區域地理,雙基和主幹知識學習已經完備後。功夫在平時,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課的積累,也是高考備考的最後沖刺。
二、基礎——明確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准答題思路
三年功課的積累已經見了無數的主觀性試題。厚積薄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將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准答題思路歸納成輯,供參考。當作我們提高解答主觀題性試答題能力的起點。所以我們第一步便是熟讀該資料,掌握常規解題方法。
三、關鍵——熟悉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備,便進行歸納概括,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我們的第二步便是總結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
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之歸納:
1) 原因(自然、人為)
2) 條件(有利、不利)
3) 影響(正面、負面)
4) 區位(自然、社會、經濟)
5) 效益(經濟、社會、環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術)
7) 重大工程意義(兩端、中間)或(政治、經濟、民族、國防)
8) 要素(總量、結構)
9) 評價( 積極、消積)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氣環流、地形(迎、背風坡)、洋流、距海陸遠近、下墊面)
11)氣溫高低成因(緯度位置、冷氣流影響、洋流、地形-海拔高低與陽坡陰坡、下墊面)
12)大漁場成因(有無較寬闊大陸架,是否為實寒暖流交匯處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幾年考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之歸納:
1) 自然地理特徵(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生物、礦產或其它資源)
2) 位置特徵(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相鄰位置)
3) 水系特徵(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徵(流量、水位變化、流速、含沙量、結冰期)
5) 降水特徵(降水總量、雨季長短、季節變化)
6) 氣候特徵(氣溫、降水、季節組合)
7) 地形特徵(地形類型、地勢起伏、主要地形區、海拔狀況)
8) 農業生產特徵(主要從農業地域類型、農作物種類、種植歷史經驗和單位面積產量、農業各部門結構(所佔比重)、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和專門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 工業生產特徵(主要從工業的發達程度、工業部門結構、工業技術水平、工業產品的銷售和工業原料能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和分布規律(主要從空間分布(是否均勻、空間變化規律)和時間分配(季節和年際變化的大小)兩方面概括)
◇分布規律問題: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
1) "點"狀分布一般有"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 "線"狀分布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
3)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
4) "點、線、面"綜合考慮解答。
四、提升——明確常見行為之答題要領
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指明了答題方向。為了提高答案的質量,我們還要研究提問中的謂語動詞。
新課標的可操作性很強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指令性的明確,用語文的話說就是"謂語明確"。在我們教學生審題時候要特別注意的也是這個"謂語"部分,明確答題之要領。
簡述--簡單扼要敘述,須把握要點;
簡析--簡單分析,提出論點即可;
描述--對事物的外部特徵予以描述;
綜述--對事物的總體特徵予以概括敘述;
說明--對原理、成因、規律進行說明;
寫出--對圖像或事實的主要內容予以呈現;
分析--對地理事物或現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區域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分析事物間的聯系等;
對比(比較)--列表比較相同、相異、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後對比或並列對比;分析相同事物間的差別、不同事物間的聯系;
評價--對地理環境、措施、對策、布局進行實施可行性評價或優勢與不足評價,這需要平時樹立科學的觀點,具備正確的地理思想;
概括--對文字材料或圖像內容予以概括要點等。
地理高考試題中經常考查的行為動詞有描述、說明、分析、對比、評價等
五、實踐——主觀性試題答案之要求
「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文綜規范答題的宗旨。
1.注意從圖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確、有效的信息,並能夠適當地遷移知識
2.規范用語,回歸教材;
3.有多少問,分多少(段)答題,分段分點答題,每個要點盡量序號化。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首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寫。可根學題目的給分來組織答案,一般一個要點是2分或3分.這樣如果是8分的題至少就得答出四個要點。
4.要點不自相矛盾、不重復; 『
5.書寫整潔,不留空缺,字跡工整,反映思維的邏輯性,卷面整潔,從形式上達到卷面的完美,因為清晰的卷面能贏得閱卷者好感,也許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

❷ 高中地理答題思路及技巧

這是高中地理最經典的幾個問答題~~其實課本上(自然地理 區位分析 國土整治里問題)就是最經典的;
我也介紹一下我的小小經驗~~(我是高三的)
學地理要:1.多記圖(圖是要死記的,經緯,具體在哪,旁邊有哪個國家……當然小技巧也可以用點)2. 一定要理解原理。特別是自然地理,理解了才可舉一反三。3.就是記答題模式,以應對主觀題。

☆如何描述地形特徵: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勢起伏狀況
3.(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圖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徵

☆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於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徵:
1.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於降水特徵、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
2.含沙量:取決於流域的植被狀況
3.結冰期:有無、長短
4.水位:高低、變化特徵(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
5.水能:與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氣候(降水量的多少,徑流量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有關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徵:
1.長度
2.流向
3.流域面積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況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狀(扇形、樹枝狀)

☆評價河流的航運價值:
「自然條件」
1.地形:平坦,流經平原,水流平緩
2.氣候:降水豐富均勻,河流流量大,季節變化小, 冰期短
3.河道:寬闊平直,水深
「社會經濟條件」
流域內人口多,經濟發達,聯系密集,運輸量大

☆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1.緯度(決定正午太陽高度、晝長)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eg.我國青藏高原>
3.天氣狀況(晴天多,太陽輻射豐富)<eg.我國西北地區>
4.空氣密度

☆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1.降水(當地氣候特徵情況;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eg.喜瑪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線低>
2.氣溫(陽坡雪線高於陰坡;不同緯度的溫度變化、0℃等溫線的海拔的高低)

☆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1緯度:.山地所處的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帶譜可能越復雜
3.熱量(即陽坡、陰坡):影響同一帶譜的海拔高度

☆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
2.交通:
3.國家政策
4.勞動力
5.科技: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
6.工業基礎

☆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資源因素:原料、燃料
3.農業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網路的通達度):便於物資、人員、信息交流
5.市場因素
6.科技因素
7.勞動力因素:勞動力價格、素質
8.歷史因素
9.政策因素:國家、地區政策扶持
10*.軍事因素:國防安全需要
11*.個人因素:個人偏好情感 <eg.歸國華僑投資辦廠>

☆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有利於交通聯系,節約建設投資,人口集中;b.熱帶地區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區城市分布在河谷、開闊的低地)
2.氣候(中低緯地區溫暖,沿海地區濕潤)
3.河流(供水、運輸功能)
4.資源條件
「社會經濟因素」
1.交通條件
2.政治因素
3.軍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遊因素

☆商業中心、商業網點形成的區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條件(設立原則:交通最優<環路或市區邊緣,公路沿線>)
2.較強的商品生產能力、穩定的商品來源
3.廣闊的市場或經濟腹地(設立原則:市場最優)

☆交通運輸線路的選線原則: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對選擇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開山、築洞、架橋,工程難度大,若沿等高線延伸,延長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運)
2.地質(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滲漏;b.地質不穩定:加固地基、避開斷層)
3.氣候(a.公路、鐵路:防暴雨、洪澇、凍土、泥石流;b.水運、航空:防大霧、大風)
4.土地(少佔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會經濟方面」
1.人口(盡量多地通過居民點、鐵路車站、碼頭等,使更多人受益。<適用於:地方公路>)
2.里程和運營時間(盡量修築橋梁、隧道,縮短里程,以節省運營時間;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濟點。<適用於:國道>)
3.其他(盡量遠離重要文物古跡、注意生態環境保護)
☆港口建設的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決定港口位置)」
1.水域條件:港闊水深(等深線密集,有利於停泊靠岸避風)
2.築港條件:陸地地質穩定、地形平坦、坡度適當(有利於安排建築用地、港口設備)
「社會經濟條件(影響港口興衰)」
1.經濟腹地條件:經濟腹地是否廣闊、客貨流量大小、腹地經濟性質(經濟腹地的廣闊與否影響著客貨流量;客貨流量影響著港口的興衰;腹地經濟性質決定港口性質<綜合港、專業港等>)
2.城市依託(交通便利;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
3.政策條件:對外開放地區建成自由貿易港

1、水土流失問題(選修)
我國典型地區:黃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區
a.(黃土高原為例)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黃土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為原因:植被的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
治理的措施:壓縮農業用地,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植樹造林;小流域綜合治理(典例:甘肅南小河溝)。
b. (南方丘陵山區)產生原因:農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①發展立體農業②解決農民生活用能問題(大力推廣生活用煤;進行爐灶的技術革新;大辦沼氣和營造速生薪炭林)。
2、荒漠化問題(選修)
我國典型的地區:西北地區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地表覆蓋著深厚的疏鬆沙質沉積物;大風日數多而且集中;處內陸地區,氣候乾旱降水少。
(2)人為原因: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
治理措施: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採伐等。(典例:寧夏沙坡頭)
治理意義: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有利於保護土地資源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有利於促進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3、乾旱缺水問題(選修)
我國典型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地區:
產生原因(華北地區):
(1)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2)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污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調;修建水庫;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減少水污染;節約用水,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利用率;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國東北地區為何沒有形成春旱?(春汛)
4、土壤次生鹽鹼化(選修)
我國典型地區:黃淮海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產生原因:(1)自然原因: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地形低窪。
(2)人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設(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鹽;井排井灌;生物措施;農田覆蓋;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採取噴灌滴灌技術等
5、華北平原中、低產田的分布及治理(選修)
組成:西部的緩斜平原、緩斜平原以東的沖積低平原(黃淮海平原的主體)、渤海之濱為濱海平原。
緩斜平原肥力最好:①地面坡度較大,排水通暢,不易積水形成低濕地;②沉積物顆粒較粗,有利於水份下滲;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節蒸發量較小,不易形成鹽鹼地。
6、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
我國典型地區:北方廣大地區和南方城市;
產生的原因:過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實行雨季回灌
7、赤潮
我國典型地區:珠江口、杭州灣、渤海等。 多發季節:夏季。5—10月
產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氣溫高;靜水;靜風;海域相對封閉。
(2)人為原因:沿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排入海洋的工業和生活污水多;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葯;由於海洋開發程度高和養殖業規模的擴大,嚴重的污染了養殖水域。
8、咸潮
①咸潮多發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區,以冬季最為嚴重
②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氣候) a冬季降水少,氣候乾旱,河流正處枯水期,流量較小;b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地形)c地勢地平,河汊縱橫;(天文)d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劇了咸潮。 人為原因:a人類生產、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無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③咸潮發生時可能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帶來危害::a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b對企業生產造成威脅,生產設備容易氧化、腐蝕,鍋爐容易積垢;c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內的鹽度升高,危害到當地的植物生存。
④從長遠看,防治咸潮可採取的措施:a加強監測,建立預警機制;b採取調水以淡壓咸;c對河流水資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強統一調度、統一管理;d節約用水
9、酸雨
分布:西歐、北美、日本;我國南方地區
成因: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
危害: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農作物;腐蝕建築物和文物古跡;危害人體健康。
根本途徑: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有效途徑:研究煤炭中硫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
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為主,所以酸雨主要為硫酸型酸雨。
10、光化學煙霧:
成因:汽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在太陽紫外線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
分布:地形條件不利於氣體擴散的谷地和(汽車尾氣排放多的)大城市。
危害和對策:降低能見度,損害植物和人體健康。控制汽車尾氣排放量。
11、沼澤的保護(選修)
我國典型地區:三江平原。
沼澤的形成:①緯度高,氣溫低,蒸發量小②地下凍土層形成不透水層③地勢低平,地表徑流排泄不暢,土壤中水分積聚過多
開發利用的關鍵:排水。
意義: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①調節氣候,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②是一些珍禽的棲息地。

這些都是最最最常見實用的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

先說明一下,前不久有人提差不多一樣的問,我的答案被採納了,復制一下我自己的答案給你,希望對你也有幫助。我相信我自己真正的的學習經驗要比那些復制粘貼的答案要實用得多。

現在都大二了,還能看到這樣的問題很懷念啊,高中時我就是地理課代表,文綜成績很好,說些我自己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高中地理雖然是文科,但其實相比歷史政治來說是有些文理綜合的,不知道你是哪個省的,反正我們那時的全國二卷有三道左右的計算題,綜合性很強。我覺得不論是地理還是歷史政治,記是一定的,但絕不是死記硬背能夠學好的。
首先要培養對地理的興趣,興趣有了記什麼都是主動的,很快就能背下來。你可以看看國家地理的雜志和美國的discovery和國家地理的科教片什麼的。其次現在你這個階段老師應該是分塊講一些書上的東西,跟住老師就好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一定要結合著學,孤立開來的話考試你看地圖什麼也看不出來。。平時閑著沒事就拿著本小地圖冊反復看,像我國的省和直轄市,英美法俄意日德,巴西,印度等重要國家的形狀、標志性河流、山脈的走向無論圖的大小,怎麼翻轉,要達到一眼能辨認出的程度,才算是看地圖認自然地理的初步階段;重要經緯線,地形,洋流,大氣,人口,資源分布,根據各國自然地理延伸出的人文地理狀況的熟稔是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學科間的綜合,看著人文自然地理的地圖要能聯想出歷史政治的相關內容。因為文綜是一張卷的,很多題是融會貫通的,有了這個階段相信文綜你也成竹在胸了…………總之,只要你常看地圖冊,所有的知識都能延伸出來,像一張網一樣,根本不用死記硬背。
有些知識我記不太清了,簡單舉個例子:當你看到北美洲的地圖時,你會想到些什麼?反正我會聯想出靠太平洋一側北太平洋暖流從高緯流向低緯地區的是加利福尼亞寒流,低緯流向高緯是阿拉斯加暖流,由洋流可以聯想出氣壓帶風帶規律,和沿岸出現的獨特的地中海氣候原因,說到地中海氣候,又可以想到美國其他氣候類型和自然帶的分布情況。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氣候類型?地形很重要!於是西高東低的地形圖在腦中顯現,然後,西面的科迪勒拉山脈產生的原因是太平洋板塊和美洲版塊的消亡邊界,是地震帶,但為什麼這么著名?因為西部有舊金山洛杉磯等大城市,這些城市都以什麼著稱?——矽谷,然後可以聯想到美國交通發達,可以聯想到其他城市,密西西比河貫穿美國,工業農業,玉米帶棉花帶小麥蔬菜種植地畜牧業,中央大平原也隨之顯現……最後到達東部,五大湖相關知識,紐約的繁忙,邁阿密的溫暖陽光你似乎能感受到……再就是墨西哥灣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由此又可以延展到歐洲為什麼那麼溫暖濕潤…………以此類推的聯想,你還覺得地理難背嗎?反正我有想在復習一遍的沖動,呵呵
再就是一些固定公式,氣壓等基本問題要弄懂,記住是弄懂產生原理,不是背!背你是永遠也記不牢的,在就跟住老師,把平時考試測試的錯題都弄到一個本子上,反復看。
我相信這樣學習高中地理一年後你會很從容的進入考場!完全個人經驗,希望對你和學弟學妹們有幫助!

另外以下這是來自於huazeyan98
的答案,他的更具體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地圖要注意將地圖量化,比如世界各個地區的東西南北分界線的經緯度數,可以找到一下規律:
各主要地區東西以30個緯度為一個界限,30E是亞非和亞歐分界,60E是烏拉爾山脈,以及西亞和南亞分界線,90E是南亞和東南亞的分界線,如此等等
找到主要地理事物,如城市、河流、山脈的經緯度,但只需要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尋參照物,根據這些最主要的地理物的精確位置推測出其他地理事物,例如:
開羅經緯度是30E,30N,這樣可以猜出以色列的經度是30出頭

通過地形圖了解一些地理現象的深層原因,例如河流走向可以從地勢特徵中看出來,洋流分布可以從海陸分布特徵和緯度中看出來,歐洲的隙縫氣候為什麼深入歐洲大陸(歐洲山脈多東西橫貫大陸,對風基本無阻擋),美國氣候的大陸性為什麼那麼強(山脈南北縱貫利於季風吹過),東非高原為什麼不是雨林氣候而是草原氣候(地勢高,、氣候退化),四川為什麼多陰雨(盆地容易形成陰天),北疆為什麼比南疆多雨(天山阻擋水汽)
以上這些都是從地形圖中看出來的
除了地形圖之外還要接觸一些專門地圖,如氣候類型分布圖、洋流分布圖、資源能源的分布圖、交通圖等
這些圖往往要熟記
高考題大多都要有圖作依據,因此看圖相當重要
有時還要出現一些很特殊的圖,平時沒看見過或不常用,需要臨場學會看圖,例如太陽高度角分布圖、氣候玫瑰圖、微笑曲線圖等
還有一些等值線圖格外需要注意,這些都會是復習的重點,如等高線圖、等壓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這些圖都有專門的方法來分析,高三會進行專門的訓練

有的題需要你猜出圖中的具體位置或所處地區,這種題首先看輪廓,像山東半島、日本四島、台灣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義大利、阿拉斯加、澳大利亞等地區或國家一眼就能看出來
看不出來的就要用經緯度來猜,具體參見上文

本人參加過2004年的高考,是北京市前幾名,這些都是我的經驗之談,望好好吸收

附錄:關於等值線圖
下面是我做家教的講義:
4.2. 等溫線:
4.2.1. 等溫線圖判讀要點:
4.2.1.1. 判斷等溫線的分布大勢:
分析等溫線的分布大勢,可以看出某地處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一般說來,氣溫是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如果越向北溫度越高,說明向北是低緯,該地處於南半球;反之則為北半球。

4.2.1.2. 判斷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圖表顯示不出來,按等溫線變化 解說 影響因素的順序排列)

(1)等溫線平直與緯線平行 太陽輻射能量因緯度而不同 太陽輻射(緯度)

(2)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 氣溫由沿海向內陸遞變 海洋影響程度不同

(3)夏季:內陸向高緯凸 冬季:內陸向低緯凸 海陸分布(海陸熱力差異)

(4)與等高線平行(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 等溫線延伸到高地,急轉彎曲 地形(山地垂直高度)

(5)暖流:向高緯凸 寒流:向低緯凸 暖流增溫 寒流降溫 洋流

(6)盆地閉合曲線 夏季炎熱中心 冬季溫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熱 下沉氣流增溫 冬季山嶺屏障 地形閉塞 四周山嶺屏障

(7)山地閉合曲線 冬夏均為低溫 氣溫垂直遞減 地勢高

(8)鋸齒狀分布 (南美洲7月氣溫圖) 河谷、平原與高原、山地相間分布,氣溫高低不同 地勢高低起伏大°

4.2.1.3. 判斷等溫線的彎曲方向:
向高緯凸出則較相鄰地區溫度也較高。
4.2.1.4. 判斷等溫線的疏密程度:
等溫線密集則溫差大;等溫線稀疏則溫差小。
4.2.1.5. 讀出溫度最值:
通過分析圖中氣溫的最高、最低值可以看出溫度差異的大小。
4.2.1.6. 幾條主要的等溫線:
一些特殊的等溫線往往是氣候區的大致界線,例如0℃、20℃等溫線。
4.2.1.7. 找出圖中特殊形狀等溫線所在的地區:
有的等溫線圖上,有一些等溫線形狀特殊的地區,為氣溫狀況特殊的地區。(如2003年高考題中等溫線沿太行山向南急轉)
4.2.1.8. 判斷閉合等溫線區域內的溫度:
位於兩條等溫線之間的等溫線閉合區域:如果其溫度值與兩側等溫線中的較低溫度值相等,則閉合區域內的溫度低於其等溫線的溫度值;:如果其溫度值與兩側等溫線中的較高溫度值相等,則閉合區域內的溫度高於其等溫線的溫度值。總值也遵循「高高低低」的規律。例如圖中A的溫度低於12℃,B的溫度高於15℃。
4.2.1.9. 根據等溫線的分布特點判斷海陸或季節:
幾個原則:
(1)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2)北半球的低緯在南方,南半球的低緯在北方。
(3)大陸溫度高於海洋則該半球為夏季,反之則為冬季。
(4)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則溫度相對於附近同緯度較高,反之則較低。
(5)北半球為夏季是南半球為冬季,北半球為冬季是南半球為夏季。
幾個結論:
(1)若幾條等溫線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溫在北方則該半球為北半球;
若幾條等溫線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溫在南方則該半球為南半球。
(2)1月大陸等溫線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
1月海洋等溫線向北凸出,7月向北凸出。
(3)冬季大陸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夏季向高緯凸出;
冬季海洋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夏季向低緯凸出。
4.2.1.10. 根據等溫線分布狀況判斷地形:
4.2.1.10.1. 根據等溫線判斷地貌:
閉合等溫線分布區域中如果等溫線數值從里向外遞減,即內高外低,一般為盆地地形,反之則為山地。
4.2.1.10.2. 根據等溫線分布判斷等溫線之間的相對高度:
若兩條等溫線的溫差為A,則兩條等溫線之間的相對高度為:(1000×A/6)米。
4.2.2. 我國等溫線分布規律:
4.2.2.1. 我國1月等溫線的分布特點:
(1)1月份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大致與緯線平行,等溫線的排列密集。
(2)1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的是黑龍江省北部,溫度最高的是南海諸島。
(3)0℃等溫線大致沿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4)在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祁連山地等地區,出現了封閉狀的等溫線;4℃等 溫線經過四川盆地時明顯向北彎曲,這些地區冬季氣溫與同緯度其他地區不同。
4.2.2.2. 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
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晝長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陽高度比南方少,同時,冬季風加劇了北方的嚴寒。我國冬季氣溫最低值出現在黑龍江北部漠河一帶。
4.2.2.3. 我國7月等溫線的分布特點:
(1)等溫線排列稀疏,東部大致與海岸平行。
(2)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興安嶺以外,大部分地區氣溫在20℃以上,南方許多地方還超過了28℃。
(3)東北北部與南海諸島的7月份溫差僅8℃左右。
4.2.2.4.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
我國夏季大多地區普遍高溫,南北氣溫相差不大。青藏高原由於地勢高,空氣稀薄,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4.2.3. 世界等溫線分布規律:
根據1月份和7月份世界等溫線分布圖,可以分析世界氣溫分布的特點。
(1)從全國氣溫分布大勢看:
無論冬季或夏季,氣溫大致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等溫線並不完全與緯線平行,因為氣溫還受洋流、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2)從南北半球對比看:
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而且稀疏,北半球等溫線比較曲折而且密集,北半球氣溫的分布和變化要比南半球復雜。這是因為南半球陸地面積比較小,表面性質比較均一的海洋比北半球廣闊的多,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比較小,因此氣溫的變化比較簡單。
(3)從北半球的冬夏氣溫看:
北半球冬季大陸等溫線向南彎曲,海洋向北彎曲;夏季大陸等溫線向北彎曲,海洋向南彎曲。
(4)從氣溫極端值出現的地區看:
全球的最冷和最熱的地方都出現在大陸上,夏季的炎熱中心出現在北緯20~30度的沙漠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冬季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出現在西伯利亞,而極端低溫出現在南極大陸。
4.3. 等降水量線:
(1)判斷降水地區分布差異的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
稀疏——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小
(2)判斷迎風坡和背風坡:
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
多雨——迎風坡;少雨——背風坡。
(3)判斷海陸影響:
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內陸減少。如遼寧省降水量等值線分布狀況,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❹ 高中地理學習法

您好!
地理是中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由於它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所以,其學習既不同於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課程,又與政治、歷史等文科課程有很大的區別。怎樣才能學好高中地理呢?古人雲:「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學」就是要有好的學習方法。學習高中地理的方法很多,也因人而異,但我認為比較好的方法主要有:培養對地理的興趣,文理兼容的學法,重視地圖,高初中知識有機聯系等幾個方面。

一、培養興趣,輕松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習就會從「享受」變作「忍受」,成為負擔。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需求,就學得輕松愉快,動力無窮。學習地理,首先就是要培養對地理的興趣,喜歡地理。

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人生活在環境里,人類離不開環境。地理學科引導我們去認識環境,教我們怎樣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使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因而也是我們學習生存的科學,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是每一個公民必須的素質。

地理學科的內涵非常廣泛,它不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學知識,與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各門學科有著廣泛的聯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問題的地理思維方法還對我們學習其它學科大有幫助,使我們在這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淺。

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很強,它引導我們把身邊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奧妙,海陸的變遷,氣候的異常,資源的開發,工業的合理布局,農業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長,環境的有效保護等等,都是地理學科研究的內容;航空航天、南極探險、邊貿洽談、中東戰亂、三峽工程、經濟發展、「五一」旅遊、拉閘限電……無一不與地理有關。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生活離不開地理;只要我們聯系實際學習就會感覺到地理非常實用且趣味橫生;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注生活,關心發展,就能培養起對地理的興趣,喜歡地理,學習地理就會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就一定能夠輕松地學好地理。

二、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門課程中,地理與其它學科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動與靈活。因此,學習高中地理就要針對不同的內容,分別採用理科或文科的學習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冊部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冊和選修教材一)和區域地理(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三、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必須重視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

例如,「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內容,必須結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 的圖像來學習,才能闡述清楚,理解透徹,遇到相關知識的試題時才能靈活運用,順利解答,脫離了地圖是難以弄懂和解答這類問題的。又如,「人類與環境」內容,結合「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來分析理解,可以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直觀、形象、簡單、明了地印在我們的腦子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內容,結合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圖」和「上海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展圖」學習,使我們比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記住城市化的三個主要標志。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准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地理內容紛繁復雜,但幾乎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源於它在相關圖上的位置。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 」(每次看幾分鍾也行),把地圖印在腦子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地球運動」,「 大氣分層」,「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國家位置」,「鐵路干線」,「工業中心」……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中准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看圖太費時間,不如看書來得快。殊不知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印象深刻,經久難忘,便於運用,避免了死記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復耗時,枯燥無味,知識容易張冠李戴等弊病。因而從整體效果上看,圖文結合實際耗時並不多,效果卻很明顯。同學們學習地理,應該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培養讀圖用圖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圖」,定能事半功倍。

四、知識聯系,融會貫通

我們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統地理,特別是人文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復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一是可以抽點時間(讀報刊雜志的時間即可)瀏覽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圖知識、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情況、中國分區地理等內容,加深這些基礎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當涉及初中知識時,及時查找區域地圖或復習初中相關內容,注意高初中知識的有機聯系,把系統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得以融會貫通。例如,在高中地理上冊「全球性大氣環流」一節中,「海陸熱力差異使緯向的氣壓帶被分裂為一個個的高低氣壓中心」 的內容,就涉及到初中的海陸分布、印度、蒙古、西伯利亞、夏威夷等具體地方,及時復習熟悉這些地方,才能較好地掌握相關的大氣活動中心的位置、范圍及其移動和影響等內容。在「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一節,需要密切聯系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南非、日本、南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初中地理知識,才能學好這一節內容。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
教我歷史的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愚蠢。高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

❺ 高中地理23個答題方法

1. 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⑴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 河流峽谷 處,原因:
① 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
⑶ 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於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資源小專題:
⑴ 漁業資源集中分布在 溫帶沿海大陸架海域 ,原因:
① 大陸架水域,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盛;
② 寒暖流交匯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
③ 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易形成大漁場。
⑵ 海底礦產資源分布規律: ① 近岸帶的濱海砂礦: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
② 大陸架淺海海底: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礦產資源
③ 海盆:深海錳結核 (主要集中於北太平洋)
3. 鹽度和洋流小專題:
⑴ 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 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② 周圍是熱帶沙漠地區,缺少大河注入.
⑵ 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 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
② 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淡水注入.
⑶ 巴爾喀什湖東咸西淡的原因:
① 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釋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於兩邊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⑷ 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布規律:
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度和高緯度遞減。 ⑸ 判斷某洋流性質為寒(暖)流,判斷理由是:
溫度方面:洋流流經海區溫度較同緯度其他海區低(高),
方向方面:由較高(低)緯度流向較低(高)緯度。
4. 河流及交通小專題:
⑴ 中國南流出境河流境內外名稱變化:
元江---------紅河 瀾滄江---------湄公河
怒江---------薩爾溫江 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
⑵ 西歐河流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穩定,含沙量小,無冰期,航運價值大.
⑶ 俄羅斯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航運價值不大的原因:
緯度較高,封凍期長,有凌汛現象.
⑷ 極地航路開辟的重要意義:縮短航程,節時節能.
⑸ 我國西南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
② 地處一、二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變式:三峽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
② 地處二、三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⑹ 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
經濟意義: ① 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
② 有利於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③ 有利於開發旅遊資源,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政治意義: ① 有利於鞏固民族團結。
② 有利於加快西南區脫貧速度。
③ 有利於社會穩定 ;
戰略意義: ① 有利於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
② 有利於鞏固國防,保衛邊疆。
⑺ 俄羅斯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重要意義:
① 加強東西部經濟聯系,促進物資交流;
② 加快資源開發,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5. 地質地形小專題:
⑴ 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 斷塊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 洲: ① 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 洲: ① 歐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 美 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南 美 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 洋 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 極 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 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② 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
人為原因:④ 對植被的破壞6. 洪澇小專題:
⑴ 孟加拉國澇災嚴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 西南季風強盛,多暴雨,降水豐沛; ② 地勢低窪,排水不暢; ③ 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在此交匯且同時進入汛期;
人為原因: ④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壞較多,水土流失嚴重。
⑵ 印度旱澇災害頻繁的原因:
西南季風強盛,或來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澇災;反之會造成旱災。
⑶ 亞馬孫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多上升氣流,降水豐沛
② 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東敞開的地形地勢,利於大西洋水汽進入
③ 水汽進入內陸後,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積廣,地表水從三面向亞馬孫河匯集.
7. 乾旱小專題:
⑴ 溫帶沙漠-----塔克拉瑪干(卡拉庫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變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
地處溫帶,盛行西風,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處於背風坡,降水稀少。
⑵ 熱帶沙漠-----撒哈拉(維多利亞)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或信風控制,終年炎熱乾燥。
變式:南亞塔爾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風不易到達,原始植被遭到破壞,地面缺乏植被保護。
⑶ 智利沙漠南北狹長的原因:
① 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熱帶沙漠氣候難以向東擴展;
② 受秘魯寒流影響,使熱帶沙漠氣候向北延伸;
⑷ 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形成的原因:
地勢較高,氣溫低,對流弱,降水少,不具備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條件.
⑸ 華北春旱原因: 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降水稀少。
⑹ 東北無春旱的原因: 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春季有積雪融水。
⑺ 華北地區缺水問題:
產生原因: ① 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② 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污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 ① 南水北調;
② 修建水庫;
③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
④ 減少水污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
⑤ 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
⑥ 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技術,提高利用率;
⑦ 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
⑧ 海水淡化等。
⑻ 死(咸)海面積縮小的原因:
① 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自然原因)
② 工農業引用約旦河水(棉田面積擴大,引阿姆河、錫爾河灌溉),
使匯入死(咸)海的河流徑流量減少.(社會經濟原因)
8. 氣候與自然帶小專題
⑴ 拉丁美洲氣候濕熱的原因:位於赤道兩側,周圍海洋廣闊.
⑵ 安第斯山南段東西兩側景觀差異原因: 受安第斯山影響,山地東、西兩側降水差異較大。
⑶ 非洲缺失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非洲同緯度是海洋.
⑷ 南半球缺失苔原帶的原因:南半球同緯度是海洋.
⑸ 同在北回歸線附近,卻出現了非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我國東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等氣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熱帶高壓及來自大陸內部的信風影響,全年炎熱乾燥。南亞受熱帶季風影響,我國東南部受亞熱帶季風影響。
歸納: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西岸的氣候差異及成因:--海陸位置與大氣環流形勢不同.
⑹ 我國旱澇災害主要分布於:東部季風區 原因:副高強弱不穩定,夏季風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⑺ 我國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雨季來得早,去的晚,雨季時間長;北方雨季較短。
⑻ 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氣是:伏旱(最佳答案)
(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現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⑼ 為什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熱帶山地環境與北半球其它地區相比,向北推進了5--6個緯度?
①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擋,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濕氣流通道;② 夏半年,強大的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暖濕氣流,深入大峽谷內部,使峽谷底部等溫線與同緯度相比明顯向北推進。
⑽ 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有: 我國緯度跨度大,冬季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我國越往南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晝越長,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陽輻射越多,加之冬季風的頻頻南下,對我國北方的影響大。
⑾ 我國夏季普遍高溫的原因有: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方雖比南方正午太陽高度小一些,但白晝時間卻比南方長,得到的太陽光熱並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 我國冬季比同緯度其它地區溫度低的原因是:受強大的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影響(或受冬季風的影響)。
⒀ 印度比同緯度我國氣溫高的原因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下的冷氣流)。
⒁ 歐洲海洋性氣候比北美洲面積大的原因為:歐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來自海洋的西風能深入大陸內部。受陸地形狀及洋流勢力的影響歐洲西岸受暖流影響較大。
⒂ 巴西東南沿海、澳大利亞東北、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因:
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響,在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經過。
⒃ 氣溫的年較差緯度越高越高,原因是: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越大,晝夜長短的年變化越大,因而氣溫的年較差越大;低緯相反。
離海越遠氣溫年較差越 大 ,原因是:陸地比海洋的熱容量小,夏季升溫快,溫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溫快,溫度比海洋低,因而氣溫年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響較大,比內陸年較差小。
⒄ 氣溫的日較差:緯度越高越 小 ,原因是:主要是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小 。 氣溫日較差與天氣的關系為:陰天比晴天日較差小。 氣溫日較差與海陸的關系為:內陸比沿海日較差大 ,
山頂的氣溫日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較差也小。
⒅青藏高原比我國同緯平原、盆地比較: 氣溫年較差小 ,原因:低緯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較涼;冬季因緯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響南下的寒冷氣流影響不到,氣溫不太低;
日較差大 ,原因:海拔高大氣密度小,大氣的保溫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溫快,夜晚降溫快。
⒆ 天山南坡有無林帶 無 ,原因為: 背風坡,降水量少。
⒇ 亞寒帶針葉林在大陸東岸南緣偏南的原因:主要是東岸為寒流,西岸為暖流;其次東岸受來自大陸內部風的影響,西岸相反。

❻ 高中地理有關提問

這門學科,要記得東西特別多,比如說你對地圖那是一定的要熟悉的,不要把它當做記單詞一樣的痛苦,每天利用零散的時間 多翻翻地圖冊 ,記記地形地勢,氣候、經緯度、洋流什麼的,在於長期的積累,把它當做一件趣事來做,可以找找你的家鄉的經緯度啊,還有個記經緯度的好方法,選擇城市【比如世界地圖,記些經緯度比較特殊的地形,英國倫敦0°, 開羅兩個30°俄羅斯的烏拉耳山60°N 上海120°E,30°N 以此類推,】整個世界地圖在你大腦中就有個輪廓 這門學科是蠻有意思的,沒事的時候還可以 畫畫地 圖啊,地圖都會記了,還會怕分析嗎? 做練習呢,就找本比較系統的資料書,堅決執行理論加實踐 一個個解決的方針。平時沒事的時候多回憶回憶 世界各地的地形,古人就說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學好地理的感覺真的挺好,在整體上把握細節 每天都去翻翻地圖冊(最好還是做滿筆記的地圖冊)比如說啊,我今天翻到非洲,那就了解一下,貴在積累,不求速達 高一的地理雖不是 最主要 的部分,但它是在高三時期復習的最頭疼問題,自然地理是比較難的,也是拉開距離的地方,你們高一的地理學不學地形什麼的啊? 建議你還是要把它學好,不然以後你就要頭疼了,反正你們高一的時間還是蠻充足的 地理題一般綜合性也是蠻強的,學好了對你以後的學習哪都是益處多多啊 最重要的應該是區域地體吧,它的佔分量很重的 就是地形、河流、氣候、工農業啊什麼的,總之就是區域性的東西

❼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

學地理最巧妙的方法莫過於看地圖聯想記憶。
先熟悉一個地區的地圖,地形圖或者行政圖都行,然後把該地區相關的知識點都熟悉一遍,再看地圖聯想,把各個方面的知識點都聯系起來,比如英國地圖,首先想到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再想到是處於北大西洋,氣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緯度是多少,氣候和歐洲大陸的區別是什麼,然後在看聯想它的礦藏,北海的石油什麼的,還要想到倫敦附近的格林威治,是本初子午線定製的根據。這樣經度線就有了一個很好的比較線,然後是人文地理方面,這里是什麼人種,說什麼語言,是什麼語系,和其他地方的聯系,經濟發展以什麼為主等等。
這個地方熟悉了以後可以再把范圍擴大,拿出歐洲地圖聯想學過的知識點,等熟悉的差不多了,地圖也記的差不多了,再把地圖合上,腦子里能浮現出歐洲的大體輪廓,知道各個國家的位置,再默想知識點,達到這個水平就差不多了。以後再豐富知識結構和內容就行了。最後能把整個地球儀裝在腦子里中學地理就算學好了。
說起來好象很難做到,但是慢慢來,其實挺簡單的。
至於記經緯度,關鍵要找參照點,就是找幾個主要的城市或者海島什麼的,記住他們的經緯度,知道大概位置就行,應該也沒有人會考哪哪的具體坐標。然後把整過地圖記勞,知道各個地區的相對位置,之後再根據參照點的坐標推出目標地區的大致坐標就容易了。
所以學中學地理關鍵是看地圖,記地圖。加油!

❽ 高中地理兩問,高手進!

1、地殼斷層處地質結構差,承重能力小。水庫、大壩的水和大壩的重內量會對地殼、地層施加容壓力,斷層處容易地基變形、移位,從而造成水庫、大壩危險。

2、埃及大金字塔位於熱帶沙漠地區,較大風沙對金子塔有侵蝕作用,所以金字塔高度從建成時期的146.5米降至136.5米。

❾ 高中地理問答題答題技巧與套路

地理

做選擇題善用排除法

1.選擇題的答題技巧

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關系,往往試內題要求你以果推因,有容時是以因推果;二是採取排除法,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比如讓你選擇正確答案,你可以排除那些有明顯錯誤的,有時這樣解題會更快一點。

2.綜合題的解答要有整體性思維

綜合題一般以區域地理為載體,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從不同側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層面來設問。因此必須用區域研究的方法,有整體性思維,圍繞著「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做什麼?」來思考回答。
地理,讀題一定要仔細,不要遺漏提乾和問題里的每一個信息。地理題應該可以算作是文科中的理科,理解計算的能力要求高一些。如果是自然地理類的,首先就是准確地判斷出地理位置,然後才能根據基本知識點答題,使很容易拿到全分的;如果是人文地理的話就要注意要點一定盡量答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