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十七地市
A. 求初中地理省市、簡稱、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湖南省 湘 長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廣東省 粵 廣州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廣西壯族自治區內 桂 南寧 山西省 晉 太原容 海南省 瓊 海口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遼寧省 遼 沈陽 重慶市 渝 重慶 吉林省 吉 長春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貴州省 貴或黔 貴陽 上海市 滬 上海 雲南省 雲或滇 昆明 江蘇省 蘇 南京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浙江省 浙 杭州 陝西省 陝或秦 西安 安徽省 皖 合肥 甘肅省 甘或隴 蘭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青海省 青 西寧 江西省 贛 南昌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山東省 魯 濟南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河南省 豫 鄭州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湖北省 鄂 武漢 台灣省 台 台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B. 請問清鎮市這幾所中學的詳細地理位置
清鎮7中好像在衛城 有高中 清鎮八中在新店 只有初中 17中和12中就不知道了
C. 初中地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
省(shěng),中國一級地方行政區名稱。元朝實行的行省制是現代省級行政區版的開端,行省屬權於中央行政機構中書省在地方的派出機構,全稱「行中書省」。
自治區(Zìzhìqū)是一種行政區劃名稱。在我國成立初期對民族自治地方統稱為自治區;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分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自治旗)三級。
直轄市是許多國家的最重要省級行政區,此名稱主要被中國、朝鮮、韓國、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所採用。
D. 如何熟記初中地理的地名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科目,就算你不喜歡他的話,你學會了還是可以會看地圖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想去哪裡與旅遊呢,都是可以看地圖的,看看還有多遠等等.其次呢,地里實際上是最好學的一項科目,因為人腦對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麼怎麼學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時候呢,記住一個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區域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只需要看圖,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長什麼樣子,在圖上的哪個位置上就可以了.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第二點呢,就是需要學會用地圖,因為地圖又是地理學科當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當中能夠用到的,所以通過分析圖的話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地理特徵,原理還有成型的原因.要學會讀各種的地圖,而且首先要記住基本的地圖長什麼樣子,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紹的這兩點都是怎麼學好初中地理最基礎的內容.希望同學們把最基礎的內容都學會了,那麼後邊兒的提分兒也就上去了.
E.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線: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
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晝夜交替,太陽東升西羅,時差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四季的變化,影子的長短
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
地理意義: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第二章:地圖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注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准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F. 初中地理中國最大的城市
初中地理最大的城市是指上海,其經濟在中國的主導地位,中國的經濟中心就是上海,我們老師以前也探討過,就是上海
G. 初中地理總內容有
初中地理知識板塊(七上~八下,九年級沒有地理生物課):地球與地球儀、地圖、海洋與陸地、天氣與氣候、居民、認識大洲、認識地區、認國家、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地理差異。七年級地理主要學全球的基礎地理知識,例如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形狀、位置,地球六大板塊、經緯線等,七下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大約有5、6個國家的地理知識要記,我提到的國家是必須記的。八年級主要學我們的地理知識,例如地形、山脈、平原、河流、臨國、氣候,這些都需要記住。
H. 初中地理知識點大全
第二章:中國的人口與民族
●主要知識點
1、我國人口的數量及佔世界的比重。
2、我國的人口線與我國的人口分布。
3、我國城鎮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重,國家對城市發展的政策。
4、華僑與外籍華人的概念,「僑鄉」。
5、我國的人口政策。
6、我國民族的分布狀況與分布特點。
7、我國的民族政策與風俗習慣。
●識圖
1、我國人口分布圖
2、我國民族分布圖
第三章:中國的地形
●主要知識點
1、中國地勢的主要特點,三個階梯的界線及主要地形單元。
2、地勢對我國交通、水力等影響。
3、我國地形的主要特點,各類地形的比重。
4、我國的主要山脈的走向和分布,我國的第一高峰。
5、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徵。
6、我國三大平原的特徵和主要丘陵。
7、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主要地震帶。
8、我國火山的分布。
●識圖
1、我國地勢階狀分布示意圖
2、我國主要山脈、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圖。
第四章: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主要知識點
1、怎樣根據衛星雲圖上的顏色來判斷各地的天氣。
2、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特點,說明形成原因,00等溫線所經過的地區。
3、我國五個溫度帶的分布與耕作制度。
4、我國降水的分布規律,冬夏季風與降水,我國降水的年、季變化。
5、我國四個干濕地區的分布。
6、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7、我國的三個主要災害性天氣及其危害。
●識圖
1、我國溫度帶與干濕地區分布圖
2、鋒面雨與地形雨的形成圖。
一、世界陸地地形類型:
類型 主要特徵 典型地區
山地 起伏大,坡度陡峻,山高谷深;海拔高,一般超過500米。 最長山脈-安第斯山脈
最高峰-珠穆郎瑪峰
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高長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起伏和緩,相對高度一般小於200米。
高原 中間海拔高,起伏小,邊緣陡峭。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平原 地勢低平,海拔小於200米。 最大平原-亞馬孫平原
盆地 四周高山高原環繞,中間低平。 最大盆地-剛果盆地
二、等高線與地形的關系
地形部位 特徵 圖示
坡度陡緩 陡坡-等高線密集
緩坡-等高線稀疏
山頂 中間高,四周低
鞍部 兩個山頂之間較低的部位
陡崖 幾條等高線相交的地方
山谷 等高線由地勢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彎曲
山脊 等高線由地勢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彎曲
三、海底地形
四、板塊構造
1. 六大板塊名稱、分布:
2. 活動規律:板塊內部穩定,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
3. 主要地理現象及原因:
主要地理現象 形成原因
紅海面積擴大 位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處
地中海面積縮小 位於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擠壓處
台灣和日本多地震 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擠壓處,地殼活動
喜馬拉雅山脈 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撞擠壓隆起處
安第斯山脈 位於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相撞擠壓隆起處
五、世界人口增長與分布
1.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環境優越的地方,中低緯度,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臨海地帶,人口特別密集。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3.人口增長過快和過慢,都會對社會、經濟、環境和資源帶來影響。所以人口的增長,必須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六、世界的人種
人種是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劃分的。
三大人種 主要分布地區
黃色人種 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 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七、世界的語言
六大語言 使用范圍
漢語 使用人數最多,超過12億,中國漢族和少數民族及華人華僑。
英語 流傳最廣的語言,母語國家有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官方語言有:印度、菲律賓等。
法語 法國、比利時、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國家。
俄語 俄羅斯和東歐國家。
西班牙語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
阿拉伯語 西亞和北非。
八、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 教徒 時間 誕生地 活動場所 主要分布地區 經典
基督教 10億 公元1世紀 巴勒
斯坦 教堂 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聖經
伊斯蘭教 7億 公元7世紀 沙特 清真寺 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中國西北部 古蘭經
佛教 2億 公元前6世紀 印度 廟宇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 金剛經
九、世界氣溫分布規律
1. 氣溫隨緯度升高而降低(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
2. 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節相反。(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七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3. 同一緯度,夏季陸地氣溫比海洋高,冬季陸地氣溫比海洋低。
4. 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
世界炎熱中心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在南極洲;我國夏季寒冷中心在青藏高原。
十、世界降水分布規律
1. 降水的形成條件:(1)足夠的水汽量;(2)氣溫下降和凝結核.
2. 降水的主要類型:
類型 成因 特點 典型例子 圖示
對流雨 地面
受熱 暴雨雷電交加,多出現在午後2-4時.(俗稱雷陣雨) 赤道地區
我國的夏季
鋒面雨 冷暖空
氣相遇 降水歷時長,范圍廣,過境時,天氣狀況變化大. 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降水類型
地形雨 地形
阻擋 迎風坡多雨 印度乞拉朋齊
我國台灣火燒寮
3. 降水分布規律
(1) 赤道地區多雨,兩極地區少雨.
(2) 亞歐大陸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3) 副熱帶地區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4) 山地降水多,平原降水少.
十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對氣候影響的主要表現 典型例子
地球形狀 氣溫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高緯度地區氣溫低,低緯度地區氣溫高
地球運動 自轉 晝夜更替和氣溫的日變化 日出前後氣溫最低,午後2時左右氣溫最高
公轉 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溫帶地區四季分明
海陸分布 陸地氣溫年較差大於海洋
海洋最熱月和最冷月比陸地遲一個月。 夏季陸地氣溫高於海洋,
冬季陸地氣溫低於海洋。
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內陸降水少
地形地勢 陽坡氣溫高於陰坡;
迎風坡降水多於背風坡;
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降水多,東側降水少。
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人類活動 改變地面狀況或大氣污染,都會影響局部或全球氣候。 森林破壞,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加,全球氣溫升高;
氯氟化合物破壞臭氧層。
十二、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名稱 分布規律 主要分布地區 主要特徵
熱帶雨林
氣候 赤道附近 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
氣候 南北緯10-20
度大陸中西部 分布在雨林兩側,非洲分布最廣。 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沙漠
氣候 南北緯20-30
度大陸中西部 非洲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廣。 終年炎熱乾燥
熱帶季風
氣候 北緯10-30度
大陸東部 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亞熱帶
季風氣候 南北緯30-40
度大陸東岸 中國、美國和巴西的東南部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冬季低溫少雨。
地中海
氣候 南北緯30-40
度大陸西岸 地中海地區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
氣候 南北緯40-60
度大陸東岸 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
性氣候 南北緯40-60
度大陸內陸 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 氣溫年、日較差大,降水少
溫帶海洋
性氣候 南北緯40-60
度大陸西岸 歐洲西部 終年溫和濕潤
亞寒帶針
葉林氣候 北緯50-70
度 俄羅斯和加拿大北部 夏季短而涼爽,冬季漫長而嚴寒,降水少
在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東南亞
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表現是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
日本的首都和首都所在島嶼是 東京 本州
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和水稻
下列俄羅斯的工業部門中,不佔重要地位的是消費品製造業
地球最冷的地區 南極地區
俄羅斯最發達的工業地區是莫斯科工業區
關於歐洲西部的敘述正確的是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
著名的艾菲爾鐵塔屬於法國
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歐洲西部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快的一洲非洲
非洲許多國家面臨的問題是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
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 尼羅河
現在的澳大利亞服務業已經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經濟支柱
美國的經濟增長得益於高新技術產業
南極地區氣候特點酷寒 烈風 降水較少
世界石油儲蓄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地區
下列四個地區中,水資源匱乏的是中東地區
二、填空題
俄羅斯地跨亞洲和歐洲兩個大洲,但是歷來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印度人口目前已超過10億,居世界第2位。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
美國除本土48個州外,還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兩個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黑人的故鄉。
有北半球「寒極」之稱的地方是俄羅斯的奧伊米亞康;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 ,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 提問人的追問 2010-03-07 19:38 詳細點,拜託了!可能選你為滿意答案。 團隊的補充 2010-03-07 19:45 上面的有點亂……這個比較清楚一點,要點都在裡面了1、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2、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0°緯線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5、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6、緯度范圍:0° 30°NS為低緯度;30° 60°NS為中緯度;60° 90°NS為高緯度。
7、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上。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3、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5、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上。
18、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1、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了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難以解決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了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22、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23、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雜訊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4、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到P46圖3-8識記)
25、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26、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2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29、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30、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
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31、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32、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空氣溫度下降到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類型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西岸降水多於東岸和內陸地區;
南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部或內陸地區降水少。
34、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洋流因素。
課題:中國地理復習(二)
目的:通過復習使學生了解、熟知與掌握:
1、我國的河流概況,外流河與內流河的水文特徵;
2、長江與黃河的概況及水文特徵;
3、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量與人均量。
4、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水產資源的分布。
教具:中國河流圖投影片、礦產資源投影片、學生地圖冊
課型:復習課
教時:2課時
過程:本次復習主要內容如下:
第五章: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主要知識點:
1、內流河與外流河、內流區與外流區的概念,我國主要的外流河與內流河。
2、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內流河的水文特徵。
3、我國最大的人工河——大運河(溝通的水系、作用等),我國五大的淡水湖和青海湖。
4、長江的概況及上、中、下游的劃分和水文特徵。
5、黃河的概況及上、中、下游的劃分和水文特徵,治理黃河的主要措施。
●識圖
1、長江水系分布圖
2、黃河水系分布圖
3、我國五大淡水湖輪廓圖
第六章:中國的自然資源及其保護
●主要知識點:
1、我國主要的自然資源的總量與人均量狀況。
2、我國土地資源的種類及其利用。
3、我國水能資源和水資源的利用,解決水資源不足的措施。
4、我國森林資源的分布,三大林區和「三北防護林」。
5、我國煤、石油、鐵、有色金屬的分布。
6、我國漁業等水產資源,第一大漁場、鹽場。
●識圖
1、我國各類礦產資源分布圖
2、我國主要水電站的分布
I. 初中地理地圖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部分)——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 地球運動(自轉)(公轉)繞什麼轉(地軸)(太陽)方向(自西向東)(自西向東) 周期 (約24小時)(一年) 產生的自然現象 (晝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夏——冬) 1月是北半球的冬季7月是夏季,南半球正相反。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
北寒帶(66.5°N--90°N)
北溫帶(23.5°N--66.5°N)
熱帶(23.5°N--23.5°S)
南溫帶(23.5°S--66.5°S)
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城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某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天氣與氣候(P42) 二者差別: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及其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霧、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網路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課程以本地教科大綱為准,但知識內容都是統一標準的,了解這些知識對學習地理課很有益處。很多圖片可以到網上查閱)
J. 初中地理 中國各省省會及簡稱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河北省回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答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江西省 贛 南昌
遼寧省 遼 沈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陝西省 陝/秦 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山東省 魯 濟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寧
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瓊 海口
廣東省 粵 廣州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台灣省 台 台北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雲南省 雲/滇 昆明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自治區 [蒙]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