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課題研究個人小結
『壹』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報告(周圍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現象)
現階段世界能源消費呈現以下熱點:1)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影響,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不斷增加;2)世界能源消費呈現不同的增長模式,發達國家因進入後工業化社會,經濟向低能耗、高產出的產業結構發展,能源消費增長速率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3)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趨向優質化,但地區差異仍然很大;4)世界能源資源仍比較豐富,但能源貿易及運輸壓力增大。未來,伴隨著能源消費的持續增長和能源資源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對能源資源的爭奪將日趨激烈,爭奪的方式也更加復雜;同時,化石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和全球氣候的影響將日趨嚴重。面對以上挑戰,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費將向多元化、清潔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場化趨勢發展。鑒於國情,我國應特別注意依靠科技進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尋求能源的清潔化利用,積極倡導能源、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並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能源安全體系。能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但由於世界能源資源產地與能源消費中心相距較遠,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人口的劇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續增大,由此導致對能源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環境污染加重和環保壓力加大。近幾年我國出現的「油荒」、「煤荒」和「電荒」以及前一階段國際市場超過50美元/桶的高油價加重了人們對能源危機的擔心,促使我們更加關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現狀和趨勢,也更加關注中國的能源供應安全問題。
一、世界能源消費現狀及特點
1. 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影響,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不斷增加
隨著世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大,世界能源消費量持續增長。1990年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為26.5萬億美元(按1995年不變價格計算),2000年達到34.3萬億美元,年均增長2.7%。根據《2004年BP能源統計》,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僅為57.3億噸油當量,2003年已達到97.4億噸油當量。過去30年來,世界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為1.8%左右。
2. 世界能源消費呈現不同的增長模式,發達國家增長速率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
過去30年來,北美、中南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等六大地區的能源消費總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經濟、科技與社會比較發達的北美洲和歐洲兩大地區的增長速度非常緩慢,其消費量佔世界總消費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歐洲地區則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9.9%。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能源消費佔世界的比例由1973年的68.0%下降到2003年的55.4%。其主要原因,一是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已進入到後工業化階段,經濟向低能耗、高產出的產業結構發展,高能耗的製造業逐步轉向發展中國家;二是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節能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 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趨向優質化,但地區差異仍然很大
自19世紀70年代的產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消費量急劇增長。初期主要是以煤炭為主,進入20世紀以後,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與消費持續上升,石油於20世紀60年代首次超過煤炭,躍居一次能源的主導地位。雖然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但世界石油消費量卻沒有絲毫減少的趨勢。此後,石油、煤炭所佔比例緩慢下降,天然氣的比例上升。同時,核能、風能、水力、地熱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漸被開發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並存的能源結構格局。到2003年底,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應中約佔87.7%,其中,石油佔37.3%、煤炭佔26.5%、天然氣佔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雖然增長很快,但仍保持較低的比例,約為12.3%。
由於中東地區油氣資源最為豐富、開采成本極低,故中東能源消費的97%左右為石油和天然氣,該比例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之首。在亞太地區,中國、印度等國家煤炭資源豐富,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所佔比例相對較高,其中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炭所佔比例高達68%左右,故在亞太地區的能源結構中,石油和天然氣的比例偏低(約為47%),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除亞太地區以外,其他地區石油、天然氣所佔比例均高於60%。
4. 世界能源資源仍比較豐富,但能源貿易及運輸壓力增大
根據《2004年BP世界能源統計》,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餘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為1565.8億噸,其中,中東地區佔63.3%,北美洲佔5.5%,中,南美洲佔8.9%,歐洲佔9.2%,非洲佔8.9%,亞太地區佔4.2%。2003年世界石油產量為36.97億噸,比上年度增加3.8%。通過對比各地區石油產量與消費量可以發現,中東地區需要向外輸出約8.8億噸,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產量也大於消費量,而亞太、北美和歐洲的產消缺口分別為6.7億、4.2億和1.2億噸。
煤炭資源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截止到2003年底,世界煤炭剩餘可采儲量為9844.5億噸,儲采比高達192(年),歐洲、北美和亞太三個地區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區,三個地區合計佔世界總量的92%左右。同期,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為175.78萬億立方米,儲采比達到67。中東和歐洲是世界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兩個地區佔世界總量的75.5%,而其他地區的份額僅分別為5%~7%。隨著世界一些地區能源資源的相對枯竭,世界各地區及國家之間的能源貿易量將進一步增大,能源運輸需求也相應增大,能源儲運設施及能源供應安全等問題將日益受到重視。
二、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費趨勢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預測結果,隨著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未來世界能源需求量將繼續增加。預計,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將達到105.99億噸油當量,2020年達到128.89億噸油當量,2025年達到136.50億噸油當量,年均增長率為1.2%。歐洲和北美洲兩個發達地區能源消費佔世界總量的比例將繼續呈下降的趨勢,而亞洲、中東、中南美洲等地區將保持增長態勢。伴隨著世界能源儲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對能源資源的爭奪將日趨激烈,爭奪的方式也更加復雜,由能源爭奪而引發沖突或戰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隨著世界能源消費量的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塵顆粒物等環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和全球氣候的影響將日趨嚴重。據EIA統計,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為215.6億噸,2001年達到239.0億噸,預計2010年將為277.2億噸,2025年達到371.2億噸,年均增長1.85%。
面對以上挑戰,未來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費將向多元化、清潔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場化方向發展。
1. 多元化
世界能源結構先後經歷了以薪柴為主、以煤為主和以石油為主的時代,現在正在向以天然氣為主轉變,同時,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也正得到更廣泛的利用。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能源供應成本和可供應能源的結構變化決定了全球能源多樣化發展的格局。天然氣消費量將穩步增加,在某些地區,燃氣電站有取代燃煤電站的趨勢。未來,在發展常規能源的同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將受到重視。在歐盟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風電要達到4000萬千瓦,水電要達到1.05億千瓦。2003年初英國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書》確定了新能源戰略,到2010年,英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英國發電總量的比例要從目前的3%提高到10%,到2020年達到20%。
2. 清潔化
隨著世界能源新技術的進步及環保標準的日益嚴格,未來世界能源將進一步向清潔化的方向發展,不僅能源的生產過程要實現清潔化,而且能源工業要不斷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清潔能源,清潔能源在能源總消費中的比例也將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費能源結構中,煤炭所佔的比例將由目前的26.47%下降到2025年的21.72%,而天然氣將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025年的28.40%,石油的比例將維持在37.60%~37.90%的水平。同時,過去被認為是「臟」能源的煤炭和傳統能源薪柴、秸桿、糞便的利用將向清潔化方面發展,潔凈煤技術(如煤液化技術、煤氣化技術、煤脫硫脫塵技術)、沼氣技術、生物柴油技術等等將取得突破並得到廣泛應用。一些國家,如法國、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等國家已經關閉其國內的所有煤礦而發展核電,它們認為核電就是高效、清潔的能源,能夠解決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
3. 高效化
世界能源加工和消費的效率差別較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潛力巨大。隨著世界能源新技術的進步,未來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將日趨提高,能源強度將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變價計,1990年世界的能源強度為0.3541噸油當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噸油當量/千美元,預計2010年為0.2759噸油當量/千美元,2025年為0.2375噸油當量/千美元。
但是,世界各地區能源強度差異較大,例如,2001年世界發達國家的能源強度僅為0.2109噸油當量/千美元,2001~2025年發展中國家的能源強度預計是發達國家的2.3~3.2倍,可見世界的節能潛力巨大。
4. 全球化
由於世界能源資源分布及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越來越難以依靠本國的資源來滿足其國內的需求,越來越需要依靠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資源供應,世界貿易量將越來越大,貿易額呈逐漸增加的趨勢。以石油貿易為例,世界石油貿易量由1985年的12.2億噸增加到2000年的21.2億噸和2002年的21.8億噸,年均增長率約為3.46%,超過同期世界石油消費1.82%的年均增長率。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石油凈進口量將逐漸增加,年均增長率達到2.96%。預計2010年將達到2930萬桶/日,2020年將達到4080萬桶/日,2025年達到4850萬桶/。世界能源供應與消費的全球化進程將加快,世界主要能源生產國和能源消費國將積極加入到能源供需市場的全球化進程中。
5. 市場化
由於市場化是實現國際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手段,故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世界各國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加快,世界能源利用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世界各國政府直接干涉能源利用的行為將越來越少,而政府為能源市場服務的作用則相應增大,特別是在完善各國、各地區的能源法律法規並提供良好的能源市場環境方面,政府將更好地發揮作用。當前,俄羅斯、哈薩克、利比亞等能源資源豐富的國家,正在不斷完善其國家能源投資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這些國家能源生產的市場化程度和規范化程度將得到提高,有利於境外投資者進行投資。
三、啟示與建議
1. 依靠科技進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潔化的能源利用道路
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中國能源資源儲量結構的特點及中國經濟結構的特色,決定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將不大可能改變,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的差異將繼續存在,這就要求中國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勘探生產、能源利用、環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應有別於其他國家。鑒於我國人口多、能源資源特別是優質能源資源有限,以及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等情況,應特別注意依靠科技進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尋求能源的清潔化利用,積極倡導能源、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能源安全體系
為保障能源安全,我國一方面應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完善能源法律法規,建立能源市場信息統計體系,建立我國能源安全的預警機制、能源儲備機制和能源危機應急機制,積極倡導能源供應在來源、品種、貿易、運輸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場化程度;另一方面應加強與主要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對話,擴大能源供應網路,實現能源生產、運輸、采購、貿易及利用的全球化. 樓主,看我粘貼的這么辛苦,採納我吧 ——czh製作。
『貳』 古詩詞中的地理知識課題研究自我總結
地理詩句諺語例析
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諺語蘊涵著極為豐富的地理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加深對詩句、諺語的理解,能激發我們學習地理的興趣,擴展地理知識面。
1.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毛澤東《送瘟神》)
此詩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東自轉。適用於赤道地區,由此可計算出赤道地區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和赤道上1°弧線的長度。赤道地區自轉的線速度為:40000千米÷24小時≈1670千米/小時(八萬里即四萬千米)。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赤道上1°弧線的長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l°。赤道是地球的一個大圓,因此地球上的大圓每1弧線的長度約為111千米(球的大圓是指通過球心的截面與球面的相交線)。
2.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由此可證明地球的形狀是一個球體。
3. 「日似金丸,月似金盤」(樂鈞《一翦梅》)
該詩句反映了日地月三者距離差異。月球雖然比較小,但由於月球離地球比較近,所以仍「似金盤」。詩中描寫的月相應為滿月,因為「月似金盤」。
4. 「月形如白盤,完完上天東。忽然有物來啖之,不知是何蟲。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狽凶。」(唐,韓愈《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此詩句描述了月食的情況。完完,月圓的樣子。農歷十五,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線上,地球在月球和太陽之間,地球有可能全部或部分擋著太陽光,產生月食現象。農歷初一,則可能產生日食現象。
5.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繆氏子《賦新月》)「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戴叔倫《蘭溪棹歌》)
這一組詩句描述的都是上蛾眉月。「上蛾眉月」是指農歷初三、四的月相,此時月球位於太陽以東約45°,當「一道殘陽鋪水中」後,即日落時,月亮出現在西南方低空,日落後2~3小時就落到地平線以下,月亮的亮面為月球正面西部邊緣,形狀為一反「C」字形。將以上各詩描寫的月相判定為上蛾眉月的依據分別是「日暮」、「月近人」;「初三夜」、「月似弓」;「初月如弓未上弦」、「蛾眉小」;「涼月如眉」、「三日」(指農歷三月初三日)。
6.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司空曙《江村即事》)
這組描述的都是上弦月。上弦月是農歷初七、八的月相,此時月球位於太陽以東約90°,日落時出現於南方天空,升落時間分別是中午和半夜,可見部位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狀為一大寫的「D」形。將以上兩首詩中的月相判定為上弦月的主要依據分別是:「夜半」而「月落」;「月落正堪眠」(人們「正堪眠」,即睡意正濃,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應是上弦月,此乃用時間點月相)。
7.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生查子》)「春江月出大提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鶘啼。」(劉禹錫《踏歌行》)「白日淪河西,素月出東嶺」(陶淵明《雜詩•其二》)「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陽關曲中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這一組詩描述的都是滿月。滿月為農歷十五、六的月相,此時月亮位於太陽以東180°,升落時間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見,形狀象個玉盤。第一首詩中的「元夜時」點出了日期為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是滿月發生的日期;「黃昏後」月已升上「柳梢頭」,正是滿月時月亮升起後的情況。第二首詩中「紅霞」說明此時日落,日落時「月出」,顯然月相為滿月。同樣,第三首指明了日落(「白日淪河西」即日落)時月出,正是滿月月出的時間。其他三首詩中的「明月」即滿月。
8.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孤光照還沒,轉益傷離別。妾若是嫦娥,長圓不教缺。」(陸龜蒙《月成弦》)
這是一組描寫下弦月的詩詞。下弦月是農歷廿二、三的月相,此時,月亮位於太陽以西90°,日出時月亮在南方天空,升落時間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見部分為月球正面東半部,形狀像個反「D」字形。第一首詩中「夜靜」(夜深人靜)而「月出」,乃指下弦月月出之時。民間常將月圓比團圓、月缺比離別。第二首詩即寫思婦見缺月而感傷、恨夫妻不能常團圓,想像自己若是嫦娥,將讓月亮長圓不缺即夫妻永不分離。詩中弦月當是下弦月,體現出思婦感傷而徹夜難寐的情景。
9.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水上,文章何處哭秋風。」(李貿《南園》)「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馬踏清秋。」(李貿《馬詩》)
這一組詩描寫的是下蛾眉月(殘月)。下蛾眉月是農歷廿五、六的月相,此時,月亮位於太陽以西約45°,日出前出現於東南方低空,僅在黎明前2~3小時內可見,形狀像「C」字形。第一首中,由「曉風殘月」知,早晨看到殘月,即下蛾眉月。第二句詩中「曉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後的殘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月似鉤」是「一彎殘月」,表明作者壯志未酬,徹夜難眠,於黎明前看到殘月東升,見景生情寫下此詩,這與整首詩的基調是一致的。作者坎坷的經歷,矛盾的心情以及「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的創作精神等都可以作為是殘月的旁證。所以,「月似鉤」暗示作者寫這首詩的時間是在秋天農歷廿六、七的黎明前。「大漠沙如雪」還向我們展示了沙漠景觀。
10.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岑參《磧中作》)
這一組詩寫出了月相的月變化情況。詩中的「陰晴圓缺」指的是月相變化。在農歷一個月中,月相由新月依次變為上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滿月、下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新月。從初一到十五,月亮的亮面逐漸變大,月球的亮面朝西;十五那天亮面最大,為滿月;從十五到月末,亮面逐漸變小,月球的亮面朝東。第二首詩中的「滿月」指「十五、六的月亮」;「夜夜減清輝」指滿月以後,月相依次變為凸月、弦月、蛾眉月,可見部分越來越瘦小;後兩句是說「思念夫君使妾身如同滿月後的月亮日漸消瘦、形容憔悴」。第三首詩中的「見月」即看到月亮,「兩回圓」即圓過兩次亦即兩次滿月,故第二句是告訴讀者:作者離家已有一、兩個月了。
11.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升春又來」(杜甫《冬至》)
「冬至陽升」這個純科學結論通過藝術家天才的轉換,巧妙地寫進詩中。這句詩意境美麗、觀點科學,非常難得。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引起了正午太陽高度的周年變化。北半球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線南回歸線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正午時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最大,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後,太陽直射點南移,太陽直射點以北各地正午時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逐漸變小,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即「冬至陽升」。
12. 「過了冬,長一蔥」
此諺語的意思是:過了冬至日,白晝就長一點點了,即冬至日後,北半球各地白晝逐漸變長。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日後,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逐漸變長。
13. 「日中萬影正,夕中萬影傾」(傅玄《歌》)
這句詩直觀地描繪了太陽高度的周日變化規律。影子長短與太陽高度有密切關系。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太陽高度小,影子長;隨著太陽高度的逐漸變大,影子逐漸變小,正午即「日中」時,太陽高度達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長度為一天中的最小值,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來說,此時太陽在正南方,影子則在正北方,即「日中萬影正」;以後太陽高度逐漸變小,影子逐漸變長,影子偏離了正北方向。
14.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此句詩意在說明四季運轉是一種必然趨勢,萬物興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規律,任何人也不能揮鞭命令停止。由於地球公轉,黃赤交角的存在,地軸指向不變,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引起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產生了四季的更替。
15. 「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徐璣《夏日懷友》)
「月生林欲曉」,即月出的時候天要亮了,這是下蛾眉月出的時間。該地此時的降水是受冷鋒影響形成的。冷鋒過境時產生陰雨天氣,過境後受冷氣團控制,氣溫降低,故「雨過夜如秋」。
16. 「不知天多高,地多厚」
此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知識淺薄、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其實,「天多高」可以理解為大氣層的高度,為2000~3000千米;「地多厚」可理解為地球的半徑,平均為6371千米。
17.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眠》)
此句詩具體描繪當時的天氣特徵,而不是氣候特徵。天氣和氣候的主要區別是: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具體狀況,包括陰晴、風雨、冷熱、風力等,一般有較大的變化。氣候是對一個地方長期的、有規律性的天氣特徵加以概括總結,得到的大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此句詩具體說明了夜間的風雨等大氣狀況及其變化,因而描述的是天氣特徵。
18.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陰不散」的多雲天氣,因夜間雲層愈厚,大氣逆輻射愈強,地面就能獲得較多的熱量補償。故夜間降溫較晴天慢得多,地面溫度不易降到0℃以下。這就是秋季多雲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凍的科學道理。而連續的陰天除使霜凍來得晚外,還會導致降水天氣。詩人有聲有色地描寫了「秋陰不散」的兩種結果。
19.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劉禹錫《秋詞》)
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雲少,大氣逆輻射弱,地面得到大氣補償的能量少,地面溫度下降快,當地面溫度降到0℃以下,就會出現霜,即「山明水凈夜來霜」。
20.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黃土高坡》)
這首歌唱出了我國東部地區一年中的主要風向。亞洲東部是典型季風氣候分布區。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導致海陸上氣壓中心的季節變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風向隨季節有規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變換,這就形成了季風。夏季北太平洋上高壓的勢力大大增強,亞歐大陸上形成印度低壓,太平洋暖濕氣流便沿著北太平洋西部邊緣吹向亞洲東部,形成東南風。冬季相反,形成西北風,這就是歌詞中所說的一年中的風向,「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
21.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毛澤東《登廬山》)
此詩句說明夏季來自太平洋的熱帶海洋氣團給我國帶來豐沛的降水。夏天,登上廬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迎面吹來,帶來了豐沛的降水(即「熱風吹雨」)。
22. 「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清明》)「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曾幾《三衢道中》)
我國東部地區降水類型主要為鋒面雨。一般情況下,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風開始影響我國,來自大洋的暖氣團和北方冷氣團形成的鋒面在南嶺一帶,故這里降水較多,即「清明時節雨紛紛」。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隨著夏季風增強,鋒面移到長江中下游一帶,這時北方的冷空氣勢力雖已減弱,但仍可影響到江淮地區,兩種氣流在這里交鋒,由於它們勢均力敵,相持不下,形成准靜止鋒而產生連續性降水,雨帶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徘徊在長江中下游一帶,這時正是梅子成熟的時節,故稱為梅雨天氣,即詩中的「黃梅時節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後,隨著夏季風的進一步增強,鋒面雨帶移到華北、東北。
有的年份夏季風特別強,鋒面雨帶在江淮地區停留的時間很短,很快移到華北、東北,江淮地區基本無梅雨期,成為「空梅」,造成乾旱災害,即「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而華北、東北地區雨季比正常年份來得早,雨季時間也長。這樣,在我國就形成南旱北澇的格局。相反江淮地區形成「澇梅」,產生南澇北旱的格局。
23.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白居易《采地黃者》)
本組詩句說明華北地區春旱嚴重及秋季早來的寒潮帶來的危害。春季和夏初,華北地區氣溫回升快,加之多風,蒸發較強,而南方夏季風前緣雨帶尚未移到本區,降水少,因而這里春旱相當嚴重,「春雨貴如油」。春旱對華北地區的農業生產十分不利,正如詩中所說的「麥苗不秀多黃死」、「麥死春不雨」。七、八月份,當鋒面雨帶移到華北時(此時為快行冷鋒),華北地區降水較多,即「夏雨滿地流」。有的年份,北方寒潮來得早,對華北地區農業生產危害很大,即「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禾損秋早霜」。由此可說明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嚴重的季節不是冬季,而是春秋兩季。
24. 「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
此句說明隨海拔高度的增加,氣溫逐漸降低。一般情況下,在對流層里,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在高空,由於距離地面遠,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少,氣溫低。在海拔高的地區(如青藏高原),由於空氣稀薄,大氣逆輻射弱,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小,氣溫低。
25.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這句詩描繪的是春雨,反映的是暖鋒天氣。依據是受該天氣系統影響,沒有明顯的降溫過程,而是「潤物細無聲」。暖鋒是指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暖氣團沿冷氣團徐徐爬升,多產生連續性降水。暖鋒過境後,由於受單一的暖氣團控制,因而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晴朗。「隨風潛入夜」、「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還描述了降水過程
26. 「冬季到台北來看雨」(《冬季到台北來看雨》)
這句歌詞,不僅揭示了雨、雪出現的地區差異與季節差異,也揭示了台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處低緯度,是冬季西北季風的迎風坡,形成了地形雨。
27. 「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里四季春常在」(《請到天涯海角來》)「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柳公權《應制聯句》)
以上兩句直觀地說明了海洋對氣候的調節作用。由於海水的熱容量大,因而升溫慢,降溫也慢,氣溫的年變化小,即「四季春常在」。夏季,風從海洋吹來,即「熏風自南來」,由於海洋上空氣溫低,因而海風涼爽,即「殿閣生微涼」。
28. 「亭亭柏樺,悠悠碧空,微微南來風。」(日本民歌《北國之春》)
東亞的冬季風比夏季風強;南亞的夏季風比冬季風強,這是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不同點之一。日本的春天到了,夏季風就來了,夏季風是偏南風,這是肯定的,關鍵是作者對夏季風勢力比冬季風弱小的特點把握得非常准確,用「微微」二字刻畫得入木三分。
29.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雲、貴、川三省夜雨頻率較高,四川盆地尤多,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盆地內空氣潮濕,天空多雲。白天由於雲層反射太陽輻射,雲下不易增溫,對流不易發展。夜間雲層上部冷卻快,而雲層下部大氣逆輻射強,故溫度較高。雲層上下溫差較大,使大氣產生對流運動,容易形成降水,所以這里夜雨比較多。
30. 「淮海多夏雨」(劉禹錫《五排•晚步揚子游南塘望沙尾》)
此詩表現了淮河流域,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降水季節類型為夏雨型。從全球范圍來看,還有冬雨型和年雨型。屬夏雨型的氣候類型主要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等。屬冬雨型的氣候類型主要是地中海氣候。屬年雨型的氣候類型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1.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白毛女》)「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雪》)
由「北風那個吹」可知,我國北方冬季主要吹偏北風(西北風)。當強冷空氣南下時,與鋒前的暖氣團相遇,形成冷鋒。除引起大風和強烈的降溫外,還會產生雨雪天氣,即「雪花那個飄」。第二首詩告訴我們北方由於緯度與海拔較高,臨近冬季風的源地,冬季風影響早,且降溫幅度大。反映了「胡天」冬季長而嚴寒的氣候特徵。農歷八月即公歷的九月份左右,此時我國南方還是秋高氣爽的季節,而長城以北已「飛雪」,形成「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說明亞洲高壓在九月開始建立,並影響長城以北。詩人比喻它猶如一夜春風,吹開了千萬棵梨樹的花。
32.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前句說明水汽凝結使雲層加厚是降水的必要條件,後句說明水面蒸發的水汽在空中冷卻凝結成雲和霧這一原理。
33. 「山陽薄霧散,山陰白雪密」(陳毅《過太行山書懷》)「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劉元載《早梅》)
本組詩句反映了坡向和氣溫的關系。我國位於北半球,山地的南坡為陽坡,北坡對陰坡。陽坡的太陽光線與坡面的夾角比平地大,比陰坡更大,故陽坡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比陰坡的多,氣溫比陰坡高。由於山地陽坡的氣溫比同一高度的陰坡高,因此,山地同一自然帶的高度,應該是陽坡比陰坡高。一般情況下,雪線也是陽坡比陰坡高。關於雪線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珠穆朗瑪峰等少數山地除外,因為珠峰北坡為雨影區,降雪少,冰川的類型為大陸性冰川,穩定性強,雪線高。珠峰南坡面向印度洋,為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雪量大,冰川的類型為海洋性冰川,滑動性強,雪線低。
34. 「山前桃花山後雪」
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對氣溫的影響,同時又能說明秦嶺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以南為亞熱帶,以北為暖溫帶。因而秦嶺南北兩側的自然景觀截然不同。
35.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這兩句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氣候、植被的垂直變化和自然帶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廬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間,它比「人間(九江市的平地)氣溫要低 6℃左右,因此桃花開放的時間要落後二三十天。類似的詩句還有:「山中歲月無甲子,四月才開二月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橫斷山區氣候、植被垂直變化的真實寫照。
36.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這句話描述了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大的特點。每到夏天,這里烈日炎炎,白天氣溫上升快,有時高達攝氏四、五十度,當地人說:「沙窩煮雞蛋,石頭好烙餅」。但夜晚氣溫又急劇下降,辛勤的農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爐取暖,圍著火爐,品嘗剛摘下來的西瓜。
37. 「孔明借東風」。
赤壁地處長江中游,冬季以偏北風為主,但由於氣旋、反氣旋及鋒面活動的影響,局部地區也會出現其他風向。如果當時赤壁的北部或西部有低氣壓團,東南部有高氣壓團,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就會形成東南風。從哲學上講,這也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與個性共存的道理。整個冬季我國盛行偏北風,這是共性,但各個地區又有其特殊性,在特定的條件下有時會出現東南風。這說明我們要善於在普遍性的指導下,從實際出發,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決問題的特殊方法。
38.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這句話說明了鋒面能帶來降水以及暖鋒和冷鋒過境後的不同天氣。鋒面是冷暖氣團的交界面。因為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都有明顯的差別,所以鋒面附近常伴有雲、雨、大風等天氣。春季來臨,氣溫開始回升,南方暖氣流活動逐漸加強,這時的鋒面多為暖鋒。暖鋒過境時產生降水,過境後受暖氣團控制,氣溫升高。因此「一場春雨一場暖」。深秋季節,來自蒙古、西伯利亞一帶的冷氣團活動逐漸增強,當它南下時,與前面的暖氣團相遇,形成冷鋒。冷鋒過境時產生降水,過境後受冷氣團控制,氣溫下降,因而「一場秋雨一場寒」。
39. 「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這是昆明四季如春氣候特徵的真實寫照。昆明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是7.8℃,比北京初春三月的氣溫高將近3℃;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是19.9℃,與北京晚春五月大體相當。昆明在我國的南部,加上雲貴高原等地形的阻擋,冬季來自蒙古、西伯利亞一帶的偏北風一般不能影響到這里,這里主要受來自孟加拉灣一帶的暖氣團的影響,因而冬季還是溫暖如春。夏季,由於昆明在雲貴高原上,海拔比平原地區高,氣溫垂直遞減,故夏季不熱。」
40. 「三大火爐」。
長江沿岸的南京、重慶、武漢夏季特別炎熱,號稱我國的「三大火爐」。這三個地方7月份的平均氣溫都在30℃以上,極端最高氣溫都在40℃以上。為什麼「三大火爐」夏季氣溫特別高呢?
每年七月中旬以後,鋒面雨帶北移到華北、東北一帶,長江流域的梅雨結束。這時,長江流域完全為副熱帶高壓所控制,氣流下沉增溫,常常出現乾旱,這就是伏旱。伏旱期間,天空晴朗少雲,風力微弱,日照強烈,似火的驕陽把大地曬得滾燙。七八月間白天的最高地面溫度為50℃~55℃。曬得發燙的地面,源源不斷地把熱量傳給大氣,因而氣溫不斷升高。這是「三大火爐」形成的主要原因。其次,這些高溫中心的形成與盆地或谷地的地形有密切關系。「三大火爐」都位於長江河谷中,海拔較低。河谷地形猶如鍋底一般,地面散熱困難。四川和兩湖都是盆地形勢,夏季風自東南吹來,越過東南丘陵和貴州高原到達盆地時,由於下沉增溫產生乾熱風,使「火爐」熱上加熱,特別是重慶,白天溫度最高,暑熱日和酷熱天數也最長。長江下游一帶的南京,因地勢開闊,又臨近海洋,所以,與武漢、重慶相比,酷熱的程度稍低,時間稍短。第三,長江流域水田遍布,河網密布。尤其是武漢地處江漢平原,四周湖泊星羅棋布。伏旱期間,因蒸發旺盛,廣闊的水面使大氣中水汽增多,空氣濕度增大。空氣濕度大的另一個原因是這時受單一的來自海洋的暖氣團控制。但此時盛行下沉氣流,風力微弱,空氣中的水汽不易消散,地面向空中輻射的熱量多被空氣中水汽吸收,又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射向地面,使地面氣溫不易降低。另外,空氣濕度大,人體的汗水不易蒸發,排汗散熱的功能大大降低,又熱又濕的空氣,使人感到悶熱難受。影響人的體感溫度,除溫度和濕度外,風速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特別悶熱的天氣,當清風吹來,人們會感到炎暑頓消。可是,這三個城市在酷熱的日子裡,風力也很微弱,更增加了人的悶熱感覺。
41. 「一年有四季,全年備寒裝。」
此民謠生動地反映了青藏高原高寒的氣候特徵。
『叄』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
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水土流失直接關系國家生態安全、防洪安全、糧食安全和飲水安全。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快速增長。為滿足食物和木材的需求,許多地方提出向荒山要糧,掀起大規模開荒擴種的高潮,牧區草場超載,林區森林大量採伐,濫墾、濫牧、濫伐現象普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區。80年代以來,國家加大了生態保護力度,各級政府雖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過墾、過牧、過伐進行扭轉,但同時這一時期又面臨城鎮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公路鐵路建設以及新的農林開發等空前發展,導致了新一輪嚴重的水土流失。
當前我國水土流失狀況表現為三個特點:
1、面積大,范圍廣。根據遙感調查,全國現有土壤侵蝕面積達到357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7.2%。水土流失不僅廣泛發生在農村,而且發生在城鎮和工礦區,幾乎每個流域、每個省份都有。從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水土流失面積9.1萬km2,佔全國的2.6%;中部地區51.15萬km2,佔全國的14.3%;西部地區296.65萬km2,佔全國的83.1%。
2、強度大,侵蝕重。我國年均土壤侵蝕總量45.2億噸,約佔全球土壤侵蝕總量的1/5。主要流域年均土壤侵蝕量為每平方公里3400多噸,黃土高原部分地區甚至超過3萬噸,相當於每年2.3cm厚的表層土壤流失。全國侵蝕量大於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噸的面積達112萬km2。
根據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以及流失強度綜合判定,我國現有嚴重水土流失縣646個。其中,長江流域265個、黃河225個、海河71個、松遼河44個,分別佔41.0%、34.9%、11.0%和6.8%。從省級行政區來看,水土流失嚴重縣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97個;其次是山西省,84個;然後依次是陝西省63個,內蒙古自治區52個,甘肅省50個。
3、成因復雜,區域差異明顯。
(一) 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堅決遏制新增人為水土流失
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各類生產建設活動將會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為此,應當加強預防保護工作。一是加強重點預防保護區水土資源保護。對重要的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和山地災害易發區,需要嚴格控制進行任何形式的開發建設活動,有特殊情況必須建設的,應充分進行水土保持方案論證,切實採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發生和發展。二是依法強化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管。對擾動地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項目,都應當實施水土保持方案管理。監督管理部門也要加強跟蹤檢查,做好驗收把關,保證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能夠落到實處。同時,需要在法律中嚴格有關的管理制度,明確處罰措施,使水土保持違法案件能夠得到查處,全面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三是加強水土流失防治的社會監督。採取政府組織、輿論導向、教育介入的形式,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宣傳,並充分發揮各級人大的作用,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同時不斷強化群眾監督,喚起全社會水土保持意識,大力營造防治水土流失人人有責、自覺維護、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的氛圍。四是需要盡快建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堅持「誰佔用破壞,誰恢復補償」的原則,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補償制度。同時,對於水土流失區的水電、采礦等工業企業,要建立和完善水土流失恢復治理責任機制,從水電、礦山等資源的開發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於企業所在地的水土流失治理。
(二)大力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突出抓好坡耕地和侵蝕溝綜合整治
小流域綜合治理是被實踐反復證明為非常成功、有效的一條技術路線,應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在當前我國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情況下,生態建設應盡快改變偏重單項措施的做法,加大綜合治理力度。特別是應把坡耕地和侵蝕溝綜合整治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優先解決群眾生計問題,實現綜合效益,以彌補以往建設的不足。
實施坡耕地和侵蝕溝綜合整治一舉多得,一是可以從源頭上控制水土流失,對下游起到緩洪減沙的作用;二是能夠改善當地的基本生產條件,解決山丘區群眾基本口糧等生計問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坡耕地改造為梯田後糧食單產一般可以翻一番,黃土高原壩地的單產一般為坡地的4倍;三是可以增強山丘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發展當地特色經濟奠定基礎;四是可以有效保護耕地資源,減輕對土地的蠶食,為守住國家18億畝耕地的紅線做出貢獻,保障糧食安全。坡耕地和侵蝕溝整治是目前我國建設基本農田最具潛力的一個途徑。
(三) 加大封禁保護力度,充分發揮生態自然修復能力
發揮生態自然修復能力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一項有效措施。在人口密度小、降雨條件適宜、水土流失比較輕微地區,可以採取封育保護、封山禁牧、輪封輪牧等措施,推廣沼氣池、以電代柴、以煤代柴、以氣代柴等人工輔助措施,促進大范圍生態恢復和改善。在人口密度相對較大、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可以把人工治理與自然修復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小范圍高標準的人工治理,增加旱澇保收基本農田、人工草場,解決農牧民的吃飯、花錢問題,為大面積封育保護創造條件。
(四) 堅持因地制宜,分區確定防治目標和關鍵措施
根據各地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分類指導,分別確定當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目標和關鍵措施。黃土高原區,應以減少進入黃河的泥沙為重點,將多沙粗沙區治理作為重中之重。措施配置應以坡面梯田和溝道淤地壩為主,加強基本農田建設,荒山荒坡和退耕的陡坡地開展生態自然修復,或營造以適生灌木為主的水土保持林。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區,重點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產力。在溪河沿岸及山腳建設基本農田,在山腰建設茶葉、柑桔等經果林帶,在山頂營造水源涵養林,形成綜合防治體系。東北黑土區,應有效控制黑土流失或退化的趨勢,使黑土層厚度不再變薄,生產力不再下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治理措施應以改變耕作方式、控制溝道侵蝕為重點。西南岩溶區,重點是搶救土地資源,維護群眾基本的生存條件。應緊緊抓住基本農田建設這個關鍵,有效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水土資源,提高環境承載力。西北草原區,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合理和有效利用水資源,控制地下水位的下降。對已經退化的草地實施輪封輪牧,有條件的建設人工草場,科學合理地確定單位面積的載畜量。對主要風沙源區實施重點治理。
(五) 加強領導,強化地方政府水土流失防治目標責任
水土流失是一個綜合的自然與社會經濟問題,水土保持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應在政府層面確立水土流失防治目標,落實防治責任,研究防治的重大問題和相應的政策措施。在政府統一協調下,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綜合防治當地的水土流失。
『肆』 研究性學習個人小結及課題反思
「低碳生活」雖然是個新概念,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盡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於「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 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麼,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麼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麼呢? 在北京的八達嶺,一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來這里購買碳匯林或種樹。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和森林經營管理、植被恢復等活動,吸收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從而起到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開車、少開空調,購買碳匯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歡迎。目前,減緩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是減排和增匯。與減排手段相比,林業碳匯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為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手段。
『伍』 新聞聯播與地理研究性學習個人小結
本次地理研究性學習是關於人口遷移的課題,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此次研究活動中,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我們確定研究性學習的題目是《家族遷移史》,學生通過對家族成員遷移歷史的了解,進一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學生體會到地理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離不開地理,地理來自於生活。
從整個活動來看,學生對家族遷移這一研究內容充滿興趣,因為大家都對自己的家庭來歷充滿好奇,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加,學生主要用
談話法向家庭成員詢問家族來歷,並將所見所聞及家族遷移過程撰寫成文。 有的學生將家族遷移過程詳細寫出,文體如記敘文,敘述祖輩遷移的原因,當他們得知父母遷移的原因,或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或是為了他們得到更好的教育,學生內心受到了觸動,文章主要表達對父母的感恩,並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有的學生了解了家族遷移的過程,對遷出地和遷入地進行比較,然後從大的角度理性分析了人口遷移的原因,並對比分析人口遷移對遷入地與遷出地的利弊影響。體現了高中生理性看待問題並能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的學生別出心裁,將家族遷移的過程用地圖形式表現出來,直觀形象,很吸引人。
總之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很成功,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研究問題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而且加強了親子溝通,從地理的角度讓學生有機會去了解自己的家庭,同時了解並理解父母,促進親子和-諧。有利於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陸』 高中研究性學習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個人小結,500字左右急!
調查總結如下一.有67.5%的人認為市區環境質量欠佳
二.對市民生活影響最多的依次是固體垃圾污染,雜訊污染,水源污染,大氣污染。
三.四十份調查中認為存在污染88次,平均每人兩次。
四.普遍認為是受工業三廢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五.12.5%的人認為環境保護沒有必要或是不重要。
六.對於周圍的宣傳,更有75%認為沒必要走形式。
七.43.75%對於環境保護只是勉強的去做。
八.12.5%對於檢舉環境污染認為是多管閑事。
九.82.5%的市民對政府環境保護工作並不滿意。
十.12.5%認為環境保護只與國家政府有關,與群眾自身無關。
調查中比較突出的是:
一.雜訊,水源,固體垃圾,大氣污染,都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存在,並且日益影響著人民的生活質量。
二.群眾對於國家採取的對於環境方面的保護宣傳沒有很好的領會,或者是從中受到什麼教育,相反認為是走形式。
三.政府各個相關機關也確實存在著形式「亮」於實際形式的現象。82.5%的人對政府工作表示不滿。
四.群眾過分依賴於政府,認為這只與政府有關,更震驚的是在只認為環境保護是國家政府責任的人中,有2個是大學生,一個教師,更不知道那個教師是如何教育他的學生的,可悲啊。
解決方法:
根據調查者給出的建議總結如下:
一.提高群眾環境保護意識。
二.加大破壞環境行為的懲罰力度。
三.依靠群眾,響應政府,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四.群眾要通過各種渠道,體驗來時刻提醒自己和身邊的人要保護環境,多給政府相關部門提意見和建議,理解和參與環境保護。
五.政府部門應採取有力,有效,有法可依的方法,改變群眾觀念,開展少而精的宣傳活動,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實際行動是最好的方法。
『柒』 研究性學習活動個人小結一份(500字)
「低碳生活」雖然是個新概念,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盡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於「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
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麼,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麼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麼呢? 在北京的八達嶺,一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來這里購買碳匯林或種樹。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和森林經營管理、植被恢復等活動,吸收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從而起到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開車、少開空調,購買碳匯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歡迎。目前,減緩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是減排和增匯。與減排手段相比,林業碳匯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為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