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課堂總結
A. 高一地理期末反思總結
我不是地理教師,你就加入高一的內容改下行了
高一年級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一、學科的教學意義
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更是一門基礎的學科,是一門跨越科學、人文與社會、技術三大知識領域的綜合學科。當今世界,各國都把提高國民素質看作提升人力資源水平、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基本策略,地理學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一個主渠道,特別的,在基礎教育的所有學科之中,地理學教育是最適合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學科。
二、學科的教學思路
挖掘地理美學,培養學生地理素養;掌握地理知識,養成地理行為習慣
三、學生狀況分析
基礎薄,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初中階段沒有學習地理學科知識求知慾望雖然持續性不強,但求知慾望強;自我展現慾望強,有較好的互幫互助氛圍
四、學科教學實踐
1、展現地理美學,激發學生價值觀注意力
地理學的美學核心: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美,人魚自然的最高層次的和諧統一,追求古人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人自身的關系;人際關系;人地關系
尋求平和心境,尋求人際和諧,尋求人地和諧,經營和諧社會、經營可持續發展社會。
2、說明社會需要,明確地理素養
對地理環境有豐富、生動和正面的看法; 感受自然與社會的相關性;有許多和地理技術密切相關的實用技能
3、說明人生發展需要,明確地理行為習慣
空間定位;空間格局的覺察能力;因果關系分析;過程分析與預測;
野外觀察與觀測;調查;提出地理問題;地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
4、強調思路和線索,每一章節都一一強調思路和線索,讓學生養成按思路和線索區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
5、循序漸進,以專題形式補充學生初中地理知識
6、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
7、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
作業每連續兩次得A者加2分;單元測驗每進步5分者加2分
五、學科教學的反思與展望
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
繼續強化「思路-線索學習法」;繼續強化過程性評價和整體優化。
B. 如何實現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重要的就是引起學生的興趣,高中地理重要的是理解+記憶的哦。要把原理跟同學們講清楚,舉例說明和根據實際中遇到的題目相結合就可以的。
C. 如何使高中地理課堂生動有趣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內容摘要: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認真磚研和設計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著眼於誘導,抓「興趣點」能使學生「愛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著眼於疏導,抓「知識點」能使學生「學會」,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著眼於指導,抓「能力點」能使學生「會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師要通過精心導入、優化教材、講究教法,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落實「三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課堂充滿生命力,有利於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全面發展。
關鍵字:地理 課堂 教學 興趣 知識 能力 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為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教師的什麼因素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呢?研究結果表明教學行為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學行為,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即通過教師有效地「教」實現學生有效地「學」。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嘗試。 一、鑽研課程標准 科學設計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南針」。從宏觀上看,初中地理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通過課程的實施,使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事物,並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秘。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導語激趣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課開始時要緊扣教材精心設計一個「開場白 」,或提出疑問,或創設情境,或反激情,或以舊引新,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做到「課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領導標新二月花」。地理教學過程應是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美的行程。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地理教學
D.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
聯系,分析、掌握重、難點知識的關鍵,從而在較高的角度上理解、掌握重、難版點知識。例如:對「新教權材第七單元《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中的7.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的預習,教材有三個黑體字標題,反映了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三種主要方式:.
E. 高中地理教學論文 如何總結地理知識規律(人教版)
資料概述與簡介 如何總結地理知識規律在學習了大量感性地理知識之後,通過進一步地綜合分析、比較判斷、逐步推理,最終抽象出來的本質聯系就是地理規律,任何地理規律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具有連續不斷、符合實際變化過程中每一個狀況的特點。如何掌握知識規律是地理學習方法中的重要課題,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途徑之一。 1、學習知識規律的重要性 學習知識規律有助於知識的記憶。在前面我們曾介紹了抓住地理規律推理記憶的典型實例和方法。 學習知識規律有助於把握地理知識結構,特別是地理演變規律更是如此。 學習知識規律有助於提高綜合與分析概括能力的水平。 學習知識規律有助於培養空間想像能力,樹立地理時空觀念。 2、地理知識規律的基本分類 按地理學科的特點,我們將地理知識規律分為三大類型: 地理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規律。這是反映各種地理事物之間本質的、必然聯系的規律。例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就是地形、氣候、植被、動物、土壤、地表水與地下水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規律。這一規律普遍適用於各個地理區域的自然特徵的學習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資源、能源、工業、農業、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之間也不斷建立起來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規律特徵,並使得相互聯系這一人世間的普遍規律廣泛地應用在地理學科中,成為地理思維過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地理演變規律。這是反映地理事物發展變化必然趨勢的規律。例2:在地質作用中,內力與外力總是同時作用;內力使地形不平,外力使地形趨向平坦;內力為主導作用力,外力為輔助作用力;它們共同決定著地殼物質循環的變化規律,使人類生存的地表空間總是在動盪起伏-相對穩定-動盪起伏之間變化著,處在一種相對均衡的狀態之中。 地理時空分布規律。這是反映地理事物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必然分布狀況,是中學地理知識規律的主要內容。依據時空范圍可分為五個小的類型:地理事物水平分布規律是地理事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規律,例如世界上森林資源水平分布主要在熱帶和亞寒帶地區,以及中緯度大陸東西兩岸地區;地理事物垂直分布規律是地理事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規律,例如在對流層中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的變化規律;地理事物日變化規律是地理事物在一個太陽日內的變化規律,例如氣溫日變化規律-從午後14點到凌晨4點氣溫逐漸降低,從凌晨4點到午後14點氣溫逐漸增高;地理事物年變化規律是地理事物一年內不同季節的變化規律,例如塔里木河一年四季水量變化規律-隨著氣溫的增高水量不斷增多;地理事物的年際變化規律是地理事物在不同年份之間的變化規律,例如太陽黑子的11年變化周期。 3、總結知識規律的方法 (1)極值概括法。我們先一起分析一個實例,然後再總結方法。例3:地球公轉線速度的分布規律為由近日點到遠日點逐漸減小。可平時不少同學在回答這一問題時卻總是出現「近日點線速度大,遠日點線速度小」的結論,這種結論顯然沒有概括出地球公轉線速度的分布規律,而只是提出最大和最小線速度值出現的空間位置,兩個特殊點不能反映出公轉軌道上每一個空間位置上地球公轉線速度的大小和連續變化的全過程。前面正確的描述是符合公轉軌道上各點線速度分布規律的。從實例中可以發現,兩種答案有著本質的差異,同時在手法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同學們是可以從失敗的過程汲取一些有用的經驗呢? 總結地理事物時空分布規律要從直觀圖像的仔細觀察入手,這是抽象概括出地理分布規律重要基礎。 抓住分布狀況中的極大值和極小值,這是抽象概括地理事物分布規律的金鑰匙。 由極大值(極小值)向極小值(極大值)做連續不斷的時空描述,其中文字上經常采
F. 求一篇學習高中地理感受。(1000字)
學習高中地理新課標的心得
遷安一中地理組 周成武
今年受上級部門安排在教師進修學校進行了高中地理教師新課程全員培訓,強化新課標理念。通過培訓,深刻感受到了新課標給我帶來的沖擊,對新課標也有了新的認識。
一、高中地理課程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和選擇性理念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提出「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設計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提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
二、高中地理課程重視探究,注重過程與結果評價的結合
高中地理課程又提出「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重視學生的探究活動,不僅是地理課程而且是這次新一輪課程總體改革的重要理念。
傳統的地理教學「以本為本、以綱為綱」長期以來成為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因而形成了「教師教課本,學生記課本,考試考課本」的教學,更多關注的是學生是否掌握了大綱要求的知識和技能,教學結果過分強調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心理品質。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轉變學生機械模仿、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體驗主動學習和探索的「歷程」和「經歷」。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中「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一條基本理念,除了「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外,還強調「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這是因為,無論是開展野外觀察觀測、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室外實習,或者是開展做實驗、製作學具等室內操作,都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觀察、操作、練習、驗證、搜尋、思索、判斷、分析……。這樣既可提高地理學習對學生的吸引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高中地理課程基本理念 「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重視反映學生發展狀況的過程性評價,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思性評價與鼓勵性評價相結合」。
三、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理念 「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這次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是要突出時代性,地理課程要突出時代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包括在地理課程內容選擇、地理教學方法運用和地理教學評價中,都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地理信息技術對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日益顯著。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講,基礎教育階段的地理信息技術素養教育也很緊迫。地理信息技術是地理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加之其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價值,將其納入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體系,意義重大。
四、存在的主要誤區
1、把課標直接移植成課堂教學目標。
地理課程標準是一種課程終結目標,而課堂教學目標是某節課依據課標,是為達到整個課程目標所需要的支持性前提。可以簡單認為,課標是目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前提。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僅以課標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師顯然無法具備明晰的行動綱領,無法彌補教材內容與課標的落差,無法調和教講授與學生活動的矛盾,更無法解決傳統經驗與教學方式變革之間的沖突,困惑與迷茫自然便接踵而至。
2、課堂教學目標表述機械套用課標結構。
新課標將總目標從知識與技能、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我們常常不顧具體內容結構,把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也都按此結構進行表述和執行,機械套用,從而帶來課堂教學目標的模糊與混亂。
五、有效解讀新課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深入解讀課標表述的內涵,明確學習結果與要求。
新課標的表述中,教育術語諸如「說明」「分析」使用次數是最多的。前者需要學生搞清楚「為什麼」後,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這種聯系的內涵。後者需要學生能通過分解、辨別、概括形成認知策略。從本質上講,它們預示的結果都是學生要達成的問題解決的能力。下面是我從視頻學習中節選的「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的課堂教學目標,供給大家看一下:(1)了解大氣是指低層大氣;(2)了解導致大氣受熱的直接熱源;(3)辨別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對大氣熱量收支的影響;(4)以及大氣對這些輻射的選擇性吸收;(5)有繪制示意圖表示大氣熱力環流的技能;(6)具有閱讀、分析城郊熱力環流和大氣溫室效應示意圖的技能;(7)並且能用簡練的語言表述這些過程。
2、正確解讀課標的目標指向!明確教材內容的功能定位。
簡單的講,就是有些內容不是教學目的,就不需要去講授,從而人為加大難度。我們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培養出主動探究的能力。
3、科學解讀課標內隱的學習層級,明確課堂教學順序。
學生的各種更高一級的學習可能性隱含在比自身更低一級的學習結果之中,若要獲得某項能力,需以先前已獲得的其他一些前提能力為基礎。從這一角度講,每一個課標都內隱著促使學生形成能力與態度等的學習層級,理清了這一學習順序,教學的基本順序也就明朗了。
總之,新課標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理性和創造的過程,需要每個教育工作者在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