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有多少道選擇題
『壹』 高中地理的幾道題
1 乾旱是屬於氣象災害,與氣象聯系緊密!而主要的地質災害只有泥石流,滑坡,地震版,火山噴發!
2 夏秋權季太平洋上、形成熱帶氣旋,我國受東南季風影響,而熱帶氣旋由太平洋移動至我國東南部從而登陸。一般台風移動方向是西北,再向北,然後再向東北。
3 正午太陽高度角是H=90°-緯度差(緯度差就是太陽直射點緯度與當地緯度的差值。同在一個半球為相減後的絕對值,在不同半球為把兩個緯度值相加)按照公式計算應該選B
4 太陽能資源主要是看其太陽輻射強度。青藏高原首先緯度低,太陽輻射強;其次海拔高,日照時間長;空氣稀薄,且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背風坡一側,降水少,晴天多。所以太陽能資源豐富。
『貳』 幾道高中地理題,求詳細解析(已附答案)
1.四個國家中最大的商品穀物國是美國,所以明顯要選擇商品穀物化程度高的圖,四個圖中3的農業人口、農業產值比重最小、畜牧業比重大最符合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的實際情況。
2.這道題屬於區位選擇因素題,基礎知識條目,自己翻書吧
3.題中提到紅利時期是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大,也就是青壯年人口比例上升,而且結合實際1980年代是中國人口的一個小上升期,題中也說了,撫養指數只是相對較小,因為人口老齡化加速所導致的持續下滑還沒有到來,所以不能選b。家庭人口規模減小是計劃生育的結果。
4.b選項你看,乙丙產業在90年代我國是沒有的,在2000年後才有分布統計,所以必然不是傳統產業,而且看分布,兩個產業分布比例最大的是北京上海地區及廣東,這樣的分布就決定了肯定不是資源密集或者勞動力密集型這樣的為了節約生產成本而決定分布的產業,所以不能選b
5,6兩題我不說了,因為我得的答案有出入
7.觀察題圖可以發現,局部地圖顯示的是非洲西部的尼日河流域,該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圖上右邊也提示了),受赤道低氣壓和信風帶控制,形成具有干濕季的氣候,自然景觀受氣候影響,主導因素就應該選的是a
8.最後這個你可以找中國夏季副高雨帶移動那幅圖來比較一下就明白了,暖濕氣流都是隨季風由東南方向向大陸移動的,b明顯錯了
水平有限,希望你地理能有個好成績~
『叄』 高中地理一道選擇題
答案:抄B.2500千米。
周期5362秒,即飛行器襲連續兩次在赤道上的投影時間間距約1.5小時,連續兩次在赤道上的投影經度距離1.5X15度=22.5度;赤道上經度相差1度距離約111千米,所以22.5X111=2497.5千米,所以選B.2500千米。
『肆』 問幾道高中地理選擇題。。。
1,談不上浪費空間和人力
2,戰略考慮要建在高地,而且氣候也好。
3,西部大開發不就是經濟布局嗎?
——可以推知你的邏輯性需要加強,政治讀不懂吧?歷史多看看吧。
『伍』 出一道高中地理選擇題
1最先證明地球是球形的歷史事件是: ( )
A、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 B、麥哲倫環球航行
C、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和使用 C、指南針的發明
2人們劃分五帶的依據是: ( )
A、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 B、有無太陽光的直射
C、有無四季變化 D、人為隨意劃分
3世界上面積最大、平均水溫最高、水體最深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當地殼板塊發生張裂時,地表會產生什麼現象:( )
A、形成盆地或丘陵 B、形成高大的山脈
C、形成裂谷或海洋 D、形成大的高原
5中央氣象台天氣預報:廣州11月1日的氣溫為15~21℃.15℃是指一天中什麼時候的氣溫:( )
A、午夜 B、日出前後 C、日落前後 D、早晨8時
6、空氣質量的高低一般用什麼指標表示:( )
A、人體舒適度 B、紫外線指數 C、污染指數 D、霉變指數
7、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
A南美洲 、太平洋 B南極洲、北冰洋
C亞洲、太平洋 D亞洲、北冰洋
8、下列現象中屬於氣溫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有: ( )
①熱帶沙漠地區的房子牆厚、窗子比較小,這樣可以減少房屋內溫度變化
②夏季時,冷飲熱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氣溫高
③寒冷的冬天,中國東北的農民喜歡呆在炕上聊天
④近兩個月沒下雨了,農田乾裂,無法下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9「春暖、夏熱、秋涼、冬冷」指的是: ( )
A、熱帶四季的氣溫變化 B、寒帶四季的氣溫變化
C、溫帶四季的氣溫變化 D、五帶四季的氣溫變化
10、右圖,反映了哪個因素對降水的影響:
A、緯度位置 B、洋流
C、海陸位置 D、地形
1 B 2A 3A 4C 5B 6C 7B 8B 9C 10D
……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從長安(今西安)倉皇西逃至成都走了幾個月,現代人已經實現了「早上西安肉夾饃,中午成都小火鍋」。據此回答20~21題。
20.「早上西安肉夾饃,中午成都小火鍋」是
A.從中部地區到西部地區 B.從西部地區到西部地區
C.從西部地區到中部地區 D.從中部地區到中部地區
21.唐玄宗西逃路線的兩端
A.北端河流眾多,水源充足 B.南端紅壤發育,土壤肥沃
C.北端地質復雜,地形崎嶇 D.南端氣候溫暖,無結冰期
『陸』 幾道高中地理選擇題,求解答。
溫度高低是相對而言,不是單獨看的。一旦有了溫度差即可形成。
主要是物品在哪裡版形成的,上海處於權下游,流水侵蝕可能性最大。風力並影響不大
台灣東北處於太平洋地區,海水環繞,海風強勁
風蝕指地表鬆散物質被風吹揚或搬運的過程,以及地表受到風吹起顆粒的磨蝕作用。乾燥的土壤和地表上空相對穩定的風力是發生嚴重風蝕的主要條件。風蝕的主要形態為吹揚、跳躍、滾動、磨蝕和擦蝕。
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區別?
1.風化一般是在原地進行的,侵蝕一般是在運動中進行的
2.風化作用的實質是「大塊變成小塊」,風化作用是把大塊岩石變成碎屑。
侵蝕作用的實質是「小塊被搬走,大塊越來越小」,其重點在 於「搬走」了, 至於搬了多遠, 搬到哪裡, 並不是最關心的。搬運作用就要重視「小塊」的被搬運過程和距離了。
3.二者的區別主要是:風化主要是指相對靜止的事物對岩石的破壞; 參與的因素主要是:溫度的變化、大氣、水、空氣,生物 等;侵蝕是指運動的事物對岩石及風化產特的破 壞。 參與的因素主要是一些運動著的(如風、流水、冰川、海浪)等力的作用。
『柒』 幾道高中地理題
1.只能說是三個城市以及它們的附近地區。杭州:水稻 (最主要) 長春:東北這一帶有甜菜阿玉米阿春小麥等 昆明
:主要是熱帶水果嘛。。
2.這是哪裡的題目,,
3. 很明顯,,如果是南半球,這個地點是海洋,沒自然帶了,所以這里是北半球,也就是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灣 這里 這里剛好是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所以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4.很抱歉,,本人快高考了,,深知不會考這樣的題目,,因為實在太弱智了。
5.略行么?數學不好
6.你這題目不明。分別指指什麼?如果是地點,如果是我國,那麼赤潮最主要渤海灣,後面那個是在乾旱半乾旱區,嚴格上是西北內陸地區
7.很明顯,破壞環境只是其中一點,被包含於可持續發展中。後面的回答更加專業更地理化不是?地理答題要求很高
破壞環境這種答題太片面化,沒有抓住主幹
8.關於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了,,治理河道一般是上游保護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中游修建水庫,下游再疏浚河道(一般) 淮河下游地勢很平坦,水系很復雜,人家修建水庫不管怎樣要有高差有大壩讓水進來吧?淮河下游,,應該疏浚河道,開挖新的入海口。
補充的:
昆侖站好像是去觀測星空的吧,,,
因為燈都被熄滅了(不好意思,本人不負責任的臆想中,因為現在失眠)
廣義上來說,它當然算是了!!分析區位優勢時,有自然資源豐富的
這種說法不科學,改善自然環境?人家只有什麼發展立體農業,基塘農業,退耕還林等,如果種蘋果和柑橘那是在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這里,因為那兩個地形區的典型水果是這兩樣,不過這黃土高原主要是水土保持等,華北平原主要是鹽鹼地治理和中低產田的治理。
哈哈,睡覺去了,苦勞多多
『捌』 高中地理的一道選擇題,求詳細解析
看圖例,分子是溫度,分母是高程,所以是丁
『玖』 關於高一地理的幾道選擇題
1.在自然界最強的最普遍的侵蝕作用是()
B流水侵蝕
2.從地質構造類型來看,東非大裂谷帶是()
A地塹專
3.下列正確的是()
B內力作用是屬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4.關於地殼運動正確的是()
B升降運動常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
5.世界上干濕度地帶分異最明顯的是()
C亞歐大陸的中緯地區
6符合沉積岩的兩個特徵()
A具有層理構造
C含有化石
7目前認為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是()
C軟流層
8某日的7時36分,天安門舉行了隆重的升旗儀式,這天可能是()
D元旦
9當地面輻射最強時()
C太陽輻射最強
『拾』 高中地理的一道選擇題。
選C
解析:A肯定正確,我們搞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戰略的目的就是如此。
B向邊遠內地區集群,是發展趨勢,不能把容產業都集中在大城市。而且集群有利於降低成本。
C近年來這個沒有轉移的趨勢
D現在很多產業都轉移到內地,台商到大陸投資的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富士康在大陸很多地方都建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