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2009安徽高考地理

2009安徽高考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3-06 14:04:35

『壹』 09年安徽高考文綜試卷難度!!!

哎,我是今年考生,報紙上都說平穩過度,根本就是廢話!我們這屆是改革失內敗品,教育局容還死不承認,題目明明出得很爛硬說平穩.不過,這次題目真的是很出我意料,應該是出很多人。歷史題目還算正常.但地理和政治就...政治的大題文化和經濟史太多但答案都不是太正常,政治史一點都沒有涉及到政府和黨以及國際社會的知識點,只考了民主選舉和監督.哲學考了聯系和發展觀,但問題是讓我們用辯證法的總特徵回答網路的影響,不知道有沒有很多人理解錯了,反正我是答成矛盾了.地理考了太多人文地理,而且也不是太好答,那種問題不太長見.像語文數學英語水平還行.
總之,這次試卷比較失敗.答案你能想出來你就得分,想不出來就只能哭了!

『貳』 2010安徽高考地理

1、世界上的不同氣候類型,主要會考的是:
熱帶沙漠:(常年高溫乾旱受到內陸信風和副熱帶高壓的交替控制);

熱帶雨林:(常年受到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高溫多雨)

亞熱帶季風;受到海陸熱力差異影響,夏季吹來自海上的東南季風,高溫多雨,冬季吹來自內陸的西北季風,寒冷乾燥。

溫帶海洋;終年受到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而且處於西風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交替控制,帶來豐富降水;

溫帶大陸;遠離海洋,水汽無法到達,降水較少,氣溫年較差較大;

考得最多的是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氣候概括的說就是冬季溫暖濕潤(西風帶影響),夏季炎熱乾燥(副熱帶高壓影響)。(這一定要背出來的!!)

熱帶稀樹草原(受到赤道低氣壓帶(多雨)和內陸信風(少雨)交替控制);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是受到旱季的東北信風和雨季的西南信風交替控制。

我幫你總結一下:由於夏季全球氣壓帶風帶北抬,冬季南移,導致部分地區一年中會受到不同的氣壓帶或風帶影響,這類地區氣候很容易考到。至於這些氣候的分布,請你自己翻閱一下地圖冊,這樣才會記得牢些。

2、中國主要分為季風區(東部南部)和非季風區(西部北部)。季風區冬季受蒙古高壓吹來的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夏季受到海上的夏威夷高壓吹來的東南季風影響,高溫多雨。而非季風區則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氣溫年較差較大。

3秦嶺淮河是劃分我國南北方的地理界線,在其南北氣溫降水有較大不同,「橘於淮南為橘,於淮北則為枳。」就是這個道理。

4安徽的自然災害一般出現在梅雨季節,以暴雨形式為主,常伴有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次生災害有山體滑坡、泥石流、城市漬澇災害等。這是由於梅雨季節在江淮地區上空存在准靜止鋒,再加上大量水氣供應,產生大量降水。

5人口多,計劃生育,但現在大量人口進入城市,可適當放寬政策,有計劃的多生育一個;
水資源較豐富,山較多,可加強發展梯田。
環境污染嚴重,要保護環境,加強經濟發展

『叄』 2009年安徽高考方案

這是幾套預備方案
真正通過媒體行式出台要到今年9月份

2009安徽高考方案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一)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業水平監測考試+綜合素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數學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
文科綜合包括政治、歷史、地理和技術課程,文史方向的考生須參加文科綜合考試;
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課程,理工方向的考生須參加理科綜合考試。
體育類考試科目為理工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藝術類考試科目為文史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二)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2+學業水平監測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2」指由考生在歷史、物理兩個科目中選擇一門,再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技術五個科目中任選一門。
體育類和藝術類考生再加考相關術科。 。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三)
一、科目設置
回復 [9 樓]

回應:安徽09年高考方案出台了嗎? ID:683604
作者: whyncc(2007-4-6 10:10:20) Email:
2009安徽高考方案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一)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業水平監測考試+綜合素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數學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
文科綜合包括政治、歷史、地理和技術課程,文史方向的考生須參加文科綜合考試;
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課程,理工方向的考生須參加理科綜合考試。
體育類考試科目為理工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藝術類考試科目為文史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二)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2+學業水平監測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2」指由考生在歷史、物理兩個科目中選擇一門,再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技術五個科目中任選一門。
體育類和藝術類考生再加考相關術科。 。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三)
一、科目設置
回復 [10 樓]

回應:安徽09年高考方案出台了嗎? ID:685917
作者: stuser(2007-4-11 23:13:43) Email:
方案一 3+小綜合+X
科目設置:考試科目設置為「3+人文與社會綜合能力測試/自然科學綜合能力測試(小綜合)+中學課程基礎能力測試(X)」。
「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其中數學分為文科和理科;「人文與社會綜合能力測試」(下稱文科綜合),含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自然科學綜合能力測試」(下稱理科綜合)含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
「中學課程基礎能力測試」分為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術科、美術術科、體育術科等9門學科。3+小綜合為必考科目,X為選考科目。
考試內容:
1、語文、數學(文、理)考試內容包括學科課程標准必修和選修要求;英語考試內容按課程標准中的8級要求;
2、文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內容;理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內容;選考科目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各科的考試內容包括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
3、體育術科、音樂術科、美術術科考試內容另定。
錄取原則:
1、按5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成績及總分用標准分呈現。
2、每位學生考試總分由5科合成,即4門必考科目和1門選考科目,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考生群體轉換總分標准分。
3、錄取分數線依據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招生計劃,以一定比例分別劃定各批次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還同時公布術科分數線)。錄取時,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投檔。外語類專業可兼招文史類或理工類考生,不單獨劃錄取分數線。
方案優勢:科目設置既保持了我省現行高考方案具有基礎性和選擇性的特點,又減少了考試內容,有利於減輕學生課業和心理負擔,關注到同一學習領域不同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了我省高考改革的延續性。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特點必修加選修、綜合評價都有所體現。考試內容既體現以必修為主,又顧及選修的要求。計分方法考慮到不同選考科的群體差異,將選考科與招生專業結合,克服了我省現行高考方案中計分方法不科學的問題。
方案二 3+小綜合
科目設置:考試科目設置為「3+小綜合」。
「3」指語、數、英,其中數學分為文科和理科;「小綜合」分為「人文與社會綜合能力測試」和「科學綜合能力測試」(下稱「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文科綜合覆蓋思想政治,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理科綜合覆蓋物理、化學、生物、自然地理等學科。
考試科目組合按照高等學校招生專業分為文史類專業、理工類(含農醫)專業、體育類專業、音樂類(含舞蹈、表演、播音)專業、美術類專業。
考試內容:1、3同上。2、文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理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自然地理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體育、音樂、美術術科考試內容另定。
錄取原則:
1、按4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成績總分用標准分呈現。
2、每位學生的考試總分由4科合成,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考生群體轉換總分的標准分。
3、錄取分數線依據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招生計劃,以一定比例分別劃定各批次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還同時公布術科分數線)。錄取時,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投檔。外語類專業可兼招文史類或理工類考生,不單獨劃錄取分數線。
方案優勢:科目設置突出了基礎性的要求,減少了考試科目,有利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考試內容包括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有利於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的全面實施。考試科目簡單,同一考生群體可比性強,招生錄取操作簡便

『肆』 2010安徽高考地理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爭論很大,書上說的是水文災害,可是很多時候也算氣象災害(回聽我們老師說好像以前答一直算氣象災害),因為洪澇很多時候都是暴雨導致的,而暴雨算是氣象災害。所以一般洪澇既可以算是氣象災害,也可以算是水文災害。一般我們都寫。

『伍』 安徽高考地理選修

除了必修3本外還考選修5自然災害和安徽地理,安徽考的是文綜,政史地一起考,我也是今年高考,在這里祝你我高考順利吧。

『陸』 2009安徽高考方案

2009安徽高考方案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一)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業水平監測考試+綜合素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數學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
文科綜合包括政治、歷史、地理和技術課程,文史方向的考生須參加文科綜合考試;
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課程,理工方向的考生須參加理科綜合考試。
體育類考試科目為理工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藝術類考試科目為文史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二)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2+學業水平監測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2」指由考生在歷史、物理兩個科目中選擇一門,再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技術五個科目中任選一門。
體育類和藝術類考生再加考相關術科。 。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三)
一、科目設置
回復 [9 樓]

回應:安徽09年高考方案出台了嗎? ID:683604
作者: whyncc(2007-4-6 10:10:20) Email:
2009安徽高考方案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一)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業水平監測考試+綜合素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數學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
文科綜合包括政治、歷史、地理和技術課程,文史方向的考生須參加文科綜合考試;
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課程,理工方向的考生須參加理科綜合考試。
體育類考試科目為理工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藝術類考試科目為文史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二)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2+學業水平監測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2」指由考生在歷史、物理兩個科目中選擇一門,再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技術五個科目中任選一門。
體育類和藝術類考生再加考相關術科。 。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三)
一、科目設置
回復 [10 樓]

回應:安徽09年高考方案出台了嗎? ID:685917
作者: stuser(2007-4-11 23:13:43) Email:
方案一 3+小綜合+X
科目設置:考試科目設置為「3+人文與社會綜合能力測試/自然科學綜合能力測試(小綜合)+中學課程基礎能力測試(X)」。
「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其中數學分為文科和理科;「人文與社會綜合能力測試」(下稱文科綜合),含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自然科學綜合能力測試」(下稱理科綜合)含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
「中學課程基礎能力測試」分為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術科、美術術科、體育術科等9門學科。3+小綜合為必考科目,X為選考科目。
考試內容:
1、語文、數學(文、理)考試內容包括學科課程標准必修和選修要求;英語考試內容按課程標准中的8級要求;
2、文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內容;理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內容;選考科目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各科的考試內容包括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
3、體育術科、音樂術科、美術術科考試內容另定。
錄取原則:
1、按5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成績及總分用標准分呈現。
2、每位學生考試總分由5科合成,即4門必考科目和1門選考科目,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考生群體轉換總分標准分。
3、錄取分數線依據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招生計劃,以一定比例分別劃定各批次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還同時公布術科分數線)。錄取時,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投檔。外語類專業可兼招文史類或理工類考生,不單獨劃錄取分數線。
方案優勢:科目設置既保持了我省現行高考方案具有基礎性和選擇性的特點,又減少了考試內容,有利於減輕學生課業和心理負擔,關注到同一學習領域不同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了我省高考改革的延續性。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特點必修加選修、綜合評價都有所體現。考試內容既體現以必修為主,又顧及選修的要求。計分方法考慮到不同選考科的群體差異,將選考科與招生專業結合,克服了我省現行高考方案中計分方法不科學的問題。
方案二 3+小綜合
科目設置:考試科目設置為「3+小綜合」。
「3」指語、數、英,其中數學分為文科和理科;「小綜合」分為「人文與社會綜合能力測試」和「科學綜合能力測試」(下稱「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文科綜合覆蓋思想政治,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理科綜合覆蓋物理、化學、生物、自然地理等學科。
考試科目組合按照高等學校招生專業分為文史類專業、理工類(含農醫)專業、體育類專業、音樂類(含舞蹈、表演、播音)專業、美術類專業。
考試內容:1、3同上。2、文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理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自然地理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體育、音樂、美術術科考試內容另定。
錄取原則:
1、按4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成績總分用標准分呈現。
2、每位學生的考試總分由4科合成,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考生群體轉換總分的標准分。
3、錄取分數線依據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招生計劃,以一定比例分別劃定各批次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還同時公布術科分數線)。錄取時,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投檔。外語類專業可兼招文史類或理工類考生,不單獨劃錄取分數線。
方案優勢:科目設置突出了基礎性的要求,減少了考試科目,有利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考試內容包括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有利於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的全面實施。考試科目簡單,同一考生群體可比性強,招生錄取操作簡便

『柒』 一個復讀生的2009安徽高考

完美可以!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統一
招生考試改革方案
經教育部批准,從2006年秋季開始,安徽省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為了與普通高中新課程相配套,根據《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號)、《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語文等十五個學科課程標准(實驗)的通知》(教基[2003]6號)、安徽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實施方案的通知》(教基[2006]02號)、《教育部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學[2008]4號)等文件要求,省教育廳研究制定了我省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改革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結合安徽省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實際,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擇優選拔人才。
二、項目設置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模式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統考科目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數學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
「文科綜合」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是文科傾向考生的必考科目。「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是理科傾向考生的必考科目。
藝術、體育類考生可選擇文科傾向的科目組合,也可選擇理科傾向的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二)學業水平測試
學業水平測試設語文、數學、外語、人文與社會基礎、科學基礎和技術素養六個科目。應屆考生必須參加所有科目的測試。
語文、數學、外語測試范圍為該科目必修學分所規定的學習內容。
人文與社會基礎測試范圍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必修學分所規定的學習內容。
科學基礎測試范圍為物理、化學、生物必修學分所規定的學習內容。
技術素養測試范圍為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必修學分所規定的學習內容。
(三)綜合素質評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按公民道德素養、交流與合作、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基礎性發展目標進行。評價以學生主要行為表現的實證材料為依據,按照各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標准,由學生本人、同班同學、任課教師共同完成。學生自評權重為20%,學生互評權重為40%,教師評價權重為40%。每個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定結果以等級方式呈現,其中「公民道德素養」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其他五個基礎性發展目標均分為A、B、C、D四個等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分學年進行,每個基礎性發展目標的總評等級按高一佔30%、高二佔30%、高三佔40%的比例合成。評價結果以電子表格的形式進入考生檔案。
三、考試及成績呈現方式
(一)統考科目
科目 考試時間(分鍾) 分值
語文 150 150
數學 120 150
外語 120 150
文科綜合/理科綜合 150 300
總分值:750分。
(二)學業水平測試
學業水平測試安排在每年的六月份進行,開考全部科目。在校學生每科目參加一次測試。測試成績按全省所有考生成績分布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排名為前25%(含25%)的為A等級,前25%~60%(含60%)的為B等級,前60%~95%(含95%)的為C等級,餘下的為D等級。成績為D等級的學生可參加補測,補測時間安排在次年的一月份進行,補測成績只分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
四、命題工作
考試內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點。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繼續試行自主命題,考試內容將實現與高中新課程內容的緊密銜接。
(一)命題原則
命題堅持科學性、公平性和創新性的原則。
1.科學性。統考科目依據各學科課程標准和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的要求命題;學業水平測試依據各學科課程標准和測試綱要的要求命題。試題設計應與課程評價目標相一致,分別體現統考科目考試和學業水平測試的功能和特點。
2.公平性。命題要充分考慮全省各地教學條件的不同以及城鄉的差異,試題素材和解答要求應盡可能適應所有考生,避免出現需要特殊背景知識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題目。
3.創新性。試題設計盡量採用新情境、新材料,力求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注重考查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以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試卷結構與內容
1.統考科目考查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與選修Ⅰ的內容,其中選修課程的總分值原則上不低於10%,均設為必做題。考查的具體內容由國家制定的新課程《考試大綱》和《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考試說明》予以確定。
2.學業水平測試考查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該科目必修學分所規定的學習內容,其中信息技術實行上機測試。
五、招生錄取
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特點高校的要求,分層次、分類別、按批次組織招生錄取工作。各高等院校依據考生志願,按統考科目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擇優錄取。
(一)學校招生章程
各高等學校應按規定製定招生章程,經其主管部門審核後,在考生填報志願前向社會公布。學校可在招生章程中,提出對考生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的要求。有面試要求的高校,招生章程中應明確考核范圍和規則等。
(二)劃線和投檔原則
根據不同錄取批次學校招生計劃總數,按照一定比例,依據統考科目成績劃定各批次全省最低控制分數線。
依據各高等學校招生計劃數和考生志願,按照統考科目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按一定比例投檔。藝術、體育類劃線和投檔原則另定。
(三)錄取原則
1.錄取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據統考科目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統一標准,擇優錄取。
2.應屆考生的學業水平測試每科都達到C級或合格以上、綜合素質評價每個基礎性發展目標都達到C級或合格以上,方可被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以上院校錄取;2008屆及以前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其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要求參考原會考成績;社會考生仍參照原有錄取辦法,過渡期為3年,鼓勵社會考生在過渡期內參加學業水平測試。藝術、體育類及特殊類型招生的應屆考生必須參加學業水平測試,但錄取時不設置等級要求。
3.在同等條件下,高等學校可以優先錄取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達到A級(或優秀)數多的考生。
4.經批准實行自主招生試點的高校,可依據統考科目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和學校測試成績,自主錄取。
5.經批準的高等職業院校,可試行以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錄取主要依據的錄取模式,也可將考生的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與學校組織的測試成績相結合作為錄取依據。
六、保障機制
各級政府、有關部門、高校和中學應加強配合,齊心協力,做好此方案的實施工作。
(一)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督促各普通高中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糾正單純以高考升學率評價學校的傾向,努力營造實施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招生考試部門和各高校要適應高考改革的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加強報名、考試、評卷、錄取等各個環節的管理,確保各項工作的質量和安全,逐步完善高考招生制度。
(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學業水平測試與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管理,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誠信機制,確保各個環節的公平、公正。
(四)各普通高中要進一步深化高中課程改革,切實提高課程實施能力,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按照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原則,努力探索建立新的評價體系,激勵和促進學生全面、協調地發展。

『捌』 09年安徽高考地理答案

以下是文綜答案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試題參考答案
第1卷共32小題,每小題4分,共128分。
1.D 2.A 3.B 4.B 5.D 6.C 7.C 8.B 9.D 10.C
11.A 12.A 13.C 14.B 15.B 16.D 17.D 18.C 19.B 20.D
21.C 22.A 23.A 24.B 25.C 26.B 27.D 28.A 29.C 30.A
31.D 32.B
第Ⅱ卷共6大題,共172分。
33.(30分)
(1)地勢逐漸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線由老到新,湖面逐漸萎縮,老湖岸線海拔高,新湖岸線海拔低。 (也可根據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勢特點判斷)
(2)地理環境是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整體;受氣候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注入羅布泊的水量減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後來,河流水量銳減,搬運作用顯著減弱,三角洲位置後退。
(3)充分考慮流域地理環境整體性,因地制宜進行綜合開發。統籌上、中、下游用水,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關系;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和資源開發規模,調整產業結構,節約和合理利用水資源。

34.(30分)
(1)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結冰期,含沙量較小。
(2)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年際和季節變化大。長時期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易引發旱災;降水過多且強度較大, 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的地區,易引發洪澇災害。
(3)西北部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較肥沃,雨熱同期,灌溉條件較好,有利於發展種植業;東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起伏較大,土層較薄,易發生水土流失,不宜發展種植業,有利於發展林業和果業。

35.(22分)
(1)中國為了勸阻列強「修約」,防止其擴大侵略權益;日本為了與列強修改不平等條約。向西方學習。中國聘用外國人為團長,主要成員為中下級官員;日本以本國人為團長,主要成員為明治政府要員。晚清政府重視不夠,被動應付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明治政府高度重視,主動適應近代化要求。
(2)中國學習西方主要限於器物層面;日本全面學習西方。中國近代化的倡導者是洋務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為主導。中國未實現預期目標;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會的轉型。

36.(34分)
(1)市舶司;十三行。南宋外貿稅收豐厚,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源之一,可減輕百姓負擔。清朝前期對外貿易因受到嚴格限制而漸趨萎縮;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2)由於西方列強侵略,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開埠通商;中國在經濟上落後於西方。中國傳統的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逐步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客觀上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3)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的政策;計劃經濟體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新時期政府積極推動,外貿持續快速增長;古代外貿受官府控制,不同時期發展不平衡。新時期外貿從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具有主動性;近代外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環境中扭曲發展,具有被動性。

37.(28分)
(1)有利於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安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於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的沖擊和影響。有利於提升安徽的綜合實力,實現文化強省和安徽崛起的目標。
(2)能動地認識世界。制定「文化強省戰略」體現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辯證地看待金融危機的影響,變挑戰為機遇,化危為機。能動地改造世界。實施文化強省戰略,提升軟實力,實現快速崛起。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立足於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的省情,遵循文化發展的規律,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3)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安徽改革開放的實踐,汲取營養,推動文化創新。繼承我省優秀傳統文化,兼收並蓄(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加強交流,推陳出新。著眼於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在文化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內容形式和傳播手段等不斷創新,促進文化的全面繁榮。

38.(28分)
(1)政府利用網路能夠更好地掌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動態,以便對經濟實施有效的宏觀調控。企業通過網路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信息,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消費者通過網路改變了消費方式,使生活消費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
(2)公民通過網路表達意願、進言獻計和評議、監督政府,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參與熱情、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更廣泛地參與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促進政府機關改進工作,密切政府與群眾的聯系,進一步貫徹對人民負責原則和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促進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3)從聯系觀點看,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應當利用網路與社會生活廣泛而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發揮網路便捷的功能。從發展觀點看,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應當利用網路技術的發展,不斷創新網路服務於社會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徑。

『玖』 關於安徽2009年的高考。。

文綜很嚴格,得高分確實不易,但不努力就很容易得低分的,高考文綜差不多比平時低10-20分左右
文綜地理一定要拿高分,因為政治和歷史答案多樣,扣分會比較厲害

『拾』 安徽2009年的高考

這是幾套預備方案
真正通過媒體行式出台要到今年9月份

2009安徽高考方案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一)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業水平監測考試+綜合素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數學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
文科綜合包括政治、歷史、地理和技術課程,文史方向的考生須參加文科綜合考試;
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課程,理工方向的考生須參加理科綜合考試。
體育類考試科目為理工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藝術類考試科目為文史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二)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2+學業水平監測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2」指由考生在歷史、物理兩個科目中選擇一門,再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技術五個科目中任選一門。
體育類和藝術類考生再加考相關術科。 。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三)
一、科目設置
回復 [9 樓]

回應:安徽09年高考方案出台了嗎? ID:683604
作者: whyncc(2007-4-6 10:10:20) Email:
2009安徽高考方案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一)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業水平監測考試+綜合素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數學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
文科綜合包括政治、歷史、地理和技術課程,文史方向的考生須參加文科綜合考試;
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課程,理工方向的考生須參加理科綜合考試。
體育類考試科目為理工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藝術類考試科目為文史類考試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二)
一、科目設置
2009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2+學業水平監測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
(一)統考科目
「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2」指由考生在歷史、物理兩個科目中選擇一門,再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技術五個科目中任選一門。
體育類和藝術類考生再加考相關術科。 。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指導方案(三)
一、科目設置
回復 [10 樓]

回應:安徽09年高考方案出台了嗎? ID:685917
作者: stuser(2007-4-11 23:13:43) Email:
方案一 3+小綜合+X
科目設置:考試科目設置為「3+人文與社會綜合能力測試/自然科學綜合能力測試(小綜合)+中學課程基礎能力測試(X)」。
「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其中數學分為文科和理科;「人文與社會綜合能力測試」(下稱文科綜合),含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自然科學綜合能力測試」(下稱理科綜合)含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
「中學課程基礎能力測試」分為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術科、美術術科、體育術科等9門學科。3+小綜合為必考科目,X為選考科目。
考試內容:
1、語文、數學(文、理)考試內容包括學科課程標准必修和選修要求;英語考試內容按課程標准中的8級要求;
2、文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內容;理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內容;選考科目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各科的考試內容包括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
3、體育術科、音樂術科、美術術科考試內容另定。
錄取原則:
1、按5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成績及總分用標准分呈現。
2、每位學生考試總分由5科合成,即4門必考科目和1門選考科目,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考生群體轉換總分標准分。
3、錄取分數線依據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招生計劃,以一定比例分別劃定各批次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還同時公布術科分數線)。錄取時,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投檔。外語類專業可兼招文史類或理工類考生,不單獨劃錄取分數線。
方案優勢:科目設置既保持了我省現行高考方案具有基礎性和選擇性的特點,又減少了考試內容,有利於減輕學生課業和心理負擔,關注到同一學習領域不同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了我省高考改革的延續性。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特點必修加選修、綜合評價都有所體現。考試內容既體現以必修為主,又顧及選修的要求。計分方法考慮到不同選考科的群體差異,將選考科與招生專業結合,克服了我省現行高考方案中計分方法不科學的問題。
方案二 3+小綜合
科目設置:考試科目設置為「3+小綜合」。
「3」指語、數、英,其中數學分為文科和理科;「小綜合」分為「人文與社會綜合能力測試」和「科學綜合能力測試」(下稱「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文科綜合覆蓋思想政治,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理科綜合覆蓋物理、化學、生物、自然地理等學科。
考試科目組合按照高等學校招生專業分為文史類專業、理工類(含農醫)專業、體育類專業、音樂類(含舞蹈、表演、播音)專業、美術類專業。
考試內容:1、3同上。2、文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理科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自然地理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體育、音樂、美術術科考試內容另定。
錄取原則:
1、按4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成績總分用標准分呈現。
2、每位學生的考試總分由4科合成,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考生群體轉換總分的標准分。
3、錄取分數線依據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招生計劃,以一定比例分別劃定各批次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還同時公布術科分數線)。錄取時,分別按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投檔。外語類專業可兼招文史類或理工類考生,不單獨劃錄取分數線。
方案優勢:科目設置突出了基礎性的要求,減少了考試科目,有利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考試內容包括課程標準的必修和選修要求,有利於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的全面實施。考試科目簡單,同一考生群體可比性強,招生錄取操作簡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