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工程選址
Ⅰ 如何分析地理中的選址問題主要有幾大類
考試里一般需要考慮自然與經濟因素
比如,
(1)運河可以從 地質環境回(考慮土質情況答,避開斷層等),經濟因素(促進沿線城鎮發展,溝通更多的城鎮等),工程難度,成本
(2)鐵路 避開斷層,少穿過農田,還有城市依託,帶動沿線經濟噪音等。 隧道最好建在背斜處。天氣情況可以考慮
(3)水庫 1. 要考慮移民問題,2.區域內必須有一個可供儲水的盆地或窪地,這種地形的等高線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寬闊,庫容量大; 3.大壩應建在等高線近於閉合地段以及峽谷最窄處,以減少工程量,節省投資,確保大壩安全。
具體題目要具體考慮,根據實際情況。答案里總有不是套路的一兩點,要好好考慮
Ⅱ 高中地理城市新區選址要求
高中地理城市新區選址要求。這個我不懂了。
Ⅲ 一道高中地理選址問題
大壩要建在「口袋狀」地形的「口袋口」位置,即圖中位置2稍偏上等高線密集的地方版。圖的右下方也有一個權「口袋口」,但那裡建壩壩高不夠,不符合題意。設計壩高13米,是指大壩的相對高度,把圖中55米兩條等高線連起來就是大壩的示意圖。用尺子量出圖上大壩長,根據比例尺可計算大壩實地長度約為40米。
Ⅳ 高中地理: 修建大壩所需要的條件
重點要考慮岩層本來身的承受力自(如果其他因素決定要建設的話,在承受力不足的地段都可以通過工程措施解決的)
如果有滲漏可能,在工程施工中可對壩基進行防滲漏處理。
理論上選擇背斜,因有天然拱形支撐,承重。不選向斜,是恐有漏水之歟,因其地下含水層似連通管。亦不選斷層,恐引發較強地震,使工程遭破壞。
實際中,選址主要考慮:岩性、堅固性、滲水率。且所在地地質無破壞性地震歷史,位於穩定地塊而非活動帶,岩性堅硬,周圍無明顯山體移動、無大的應力釋放及岩崩等。背斜、向斜均有建壩者,一般不選斷層,因其具有斷層活動性。
三峽壩址是建在背斜上,基底很堅固,是一個穩定性高的剛性地塊。
Ⅳ 高中地理露營選址
河谷邊上的坡地啊,這個地方地勢起伏和緩,易於安營紮寨,還便於取水且不易受洪水威脅,河谷 鞍部 山脊 迎風坡 陡崖都要避開。
Ⅵ 地理問題 調水工程水源地選址條件
調水工程水源地選址條件:(1)水源地水源豐富,調水水源有保證;(2)輸水區距離受水區要近一些,縮短建設工期節約費用;(3)水源地附近環境質量好,水質要好。
Ⅶ 高中地理,海港建築選址的條件
1、深水處,2、有避風港。一般建在向陸地凹陷的海灣處
Ⅷ 在工程選址時,應避開的地段是哪些
1、中抄小橋順應路線要求;襲 2、大橋以上路線需要考慮橋位選址,可考慮以下要求: 2.1 河道順直處 2.2 地基堅實處 2.3 橋梁總長較小處 2.4 橋頭接線平順處 2.5 河道沖刷平緩處
Ⅸ 上述案例中體現了哪些項目選址的原則與方法(地理)
題目中所提到「上述案例」隻字未見,故只好利用常用地理常識來回答你的問題了—版—
工程項目選址從地權理學角度考慮主要有以下幾種:
1、工程項目選址「季風」風向因素:
嚴重污染大氣的工廠,應該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口地帶,或者在主導風向的垂直兩側選擇廠址,季風區布置在當地最小風頻的風向的上風地帶。工業區分布在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能將廢氣對城市的污染降到最低。
2、工程項目選址水源因素:
有廢水排放的工廠應布局在遠離水源地或遠離河流上游區;自來水廠布局在居民區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區。
3、工程項目選址的「民生」因素:
主要是距離居民區、農田的遠近:佔地面積小無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區;用地規模較大、污染較輕的工業可布局在城市的邊緣或近郊地區;嚴重污染難以治理的大型企業,宜布局在遠離市區的遠郊或郊外。
4、工程項目選址的生態因素:
工業布局應遠離生態環境脆弱地區。
Ⅹ 地理選址問題
沖浪在等高線密集的地方是因為坡度大,刺激。
攀
岩
選抖崖也是一樣的。自來水廠建在河流的上游是因為上游水質好。
療養院建在向陽坡是因為太陽大,好曬太陽。
DO YOU KO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