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龍卷風6
1. 高中地理龍卷風
龍卷風是從強對流積雨雲中伸向地面的一種小范圍強烈旋風。龍卷風出現時,往往有一個或數個如同「象鼻子」樣的漏斗狀雲柱從雲底向下伸展,同時伴隨狂風暴雨、雷電或冰雹。
防不了!
2. 關於龍卷風的主要出現地
美國被稱為「龍卷風之鄉」,每年都會有1000到2000個龍卷風,而且強度大,這主要版是和美國的地理位置、氣權候條件以及大氣環流特徵有關。
美國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還有墨西哥灣,大量的水汽從東、西、南面流向美國大陸。水汽多就容易導致雷雨雲,當雷雨雲積聚到一定強度後,龍卷風就產生了。而美國主要處在中緯度,春夏季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地向美國大陸輸送,雷雨雲也就越積越多。
美國龍卷風最多的地區是中西部,其中一半都發生在春季。國家風暴預測中心說,美國中部地區11月發生如此嚴重的龍卷風很罕見,龍卷風高發期一般是每年的4至6月。從6月份開始,大量暖濕空氣北移至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和衣阿華州,7月份移到加拿大,此後,美國的龍卷風數量就大大減少,但仍會有龍卷風出現。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每年約有70人在龍卷風中喪生。
3. 美國是「龍卷風之鄉」,其龍卷風走廊平均每年形成100次龍卷風.讀圖1、圖2回答5~6題美國龍卷風高發區位
由於美國山脈多為南北走向,來自太平洋的濕潤空氣僅能到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南版下的冷空氣和從墨西哥權灣北上的暖空氣在北美大陸中部的平原暢行無阻,當來自落基山脈的乾燥冷空氣經過平原,與來自墨西哥沿岸的潮濕熱空氣相遇,龍卷風便如期而至與,因此美國龍卷風高發區位於其中部的密西西比河平原.
故選:A.
4. 美國刮龍卷風的原因 ( 用地理知識解答 )
美國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還有墨西哥灣,大量的水汽從東、西、南面流向專美國大陸。水汽多就容易屬導致雷雨雲,當雷雨雲積聚到一定強度後,龍卷風就產生了。而美國主要處在中緯度,春夏季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地向美國大陸輸送,雷雨雲也就越積越多。
5. 地理題:龍卷風是如何形成的
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小范圍的空氣渦旋,是在極不穩定天氣下由兩股空氣強烈相向對流專運動,相屬互摩擦形成的空氣漩渦。這種漩渦造成中心氣壓很低,從而吸起地面的物體,拋向天空。龍卷風風速極大,其中心附近風速可達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風(產生於海上)近中心最大風速大好幾倍,因此它也具有很強的破壞性。
龍卷風是水蒸氣上升到天空遇冷成了雲,雲團溫度低,對周圍水蒸氣冷卻,水蒸氣體積縮小,周圍空氣水蒸氣補充空間,雲團下面上升的水蒸氣直向上升,水蒸氣分子在上升過程中受冷體積縮小越來越小,呈漏斗狀。上升的水蒸氣分子受冷體積不斷縮小,雲下氣體分子不斷補充空間便產生了大風,由於水蒸氣受冷體積縮小時,周圍補充空間的氣體來時不均勻便形成龍卷風。
6. 美國颶風形成原因
美國颶風形成原因如下:
美國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還有版墨西哥灣,大量的權水汽從東、西、南面流向大陸。水汽多就容易導致雷雨雲。 另外,美國主要處在中緯度,春夏季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因此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暖濕空氣會源源不斷地向美國大陸輸送,雷雨雲也就越積越多。雷雨雲多正是產生龍卷風的條件之一,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龍卷風往往都發生在春季。
龍卷風高發期一般是每年的4至6月。從6月份開始,大量暖濕空氣北移至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和衣阿華州,7月份移到加拿大。此後,美國的龍卷風數量就大大減少。
就龍卷風的形成而言,寒冷的空氣必須處在暖濕的空氣上部,而風應該在不同高度向不同的方向運動,以此創造出剪切力。這些作用聚合形成一股強烈的氣流,當它們從西部或是西南部穿越落基山脈時尤為明顯。
強氣流下沉越過美國西南部轉向南部,最終連續幾周將一連串的風暴送達南方數州。這種情況持續發生在100年間也就出現過兩三次。 而針對一些消息稱,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龍卷風數量處在增長中,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將產生許多對生成龍卷風有利的條件。
7. 龍卷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小強同學根據天氣預報將龍卷風始發地M及運動方向在經緯網地圖(如圖)中作了標
讀圖可知,圖中M地的地理坐標是29°N、112°E,位於東半球.根據題意.
故選:A.
8. 龍卷風的始發地的經緯度位置是
考點: 用經緯網確定方向和任意地點的位置 專題: 分析: 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路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 根據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龍卷風的始發地的經緯度位置是(16°N,12°E).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利用經緯網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屬基礎題.
9. 備戰高考:關於地理知識:日本地震,美國龍卷風,中國今年的地質問題!
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引發海嘯是因為地震導致日本周圍的一些海底層斷裂所以能發海水的運動,核爆炸是日本的核電站多分布在沿海地區,是地震區
10. 龍卷風的增強藤田龍卷風分級(EF分級)
龍卷抄風按它的破壞程度不同,分為0--5增強藤田級數,簡單來說就稱為EF級,由1971年芝加哥大學的藤田哲也博士所提出。 EF5級風速超過每小時200mph,也就是超過了322km/h,房屋完全吹毀,汽車完全刮飛,路面上的瀝青也會被颳走,貨車、火車、列車全部脫離地面。(出現幾率較低偏高,20%--45%)
龍卷風並沒有EF6級。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是根據物理和氣象學推算出來的,所以,1999年5月3日俄克拉荷馬城的龍卷風不是EF6級,而是EF5級,但是電視台也報道過當天超過每小時512公里的風速,而且在一個雷達上估測到了318mph的大風,這就表明龍卷風的破壞力量很大,不要相信有EF6級龍卷風,那是虛構。
除此之外,龍卷風還可以分為4個形狀:
煙囪龍卷風:輪廓直,比較粗壯,強度中等,一般在EF2--EF4級左右。
繩形龍卷風:纖細,輪廓教彎,強度弱,一般在EF0--EF2左右。
楔形龍卷風:長度較寬,可達1.5公里,寬度超過高度,強度強,一般在EF4--EF5左右。
雙胞胎龍卷風:兩個龍卷風,有的粗,有的細,強度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