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氣候區
A. 高中地理 中國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青藏高原為高原山地氣候;
西北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
東部季風區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海南省、雷州半島、台灣省南部、雲南省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
B. 高中地理關於氣候區的分類
高中教材將氣候分成13類,其它的學者還有別的分類法。高中教材這么內分:
熱帶容: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夏干氣候)
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亞寒帶: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寒帶:冰原氣候、苔原氣候
還有種特別的,就是高山高原氣候
C. 高中地理,世界范圍內氣候特點比較特殊的有哪些地區
一、北回歸線上的「綠洲」——以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以及我國南方地區.
從全球來看,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部分地區,由於受到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分布著大面積的沙漠和乾旱的草原,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亞的阿拉伯沙漠、北美的亞利桑那沙漠.可是,同樣是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形成料熱帶季風氣候;而我國南方地區也不但擺脫了淪為乾旱荒漠的厄運,反而形成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成為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
究其原因,這得益於它們得天獨厚的位置條件.它們處於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交界處,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導致冬夏海陸氣壓中心的季節變化,進而導致冬夏風向的變化.由於海洋的熱容量比陸地高,冬季大陸上形成高壓,風又陸地吹向海洋,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而夏季情況則相反;這樣在大陸東岸,形成了季風氣候.在大陸內部形成了大陸性氣候.
二、遠離赤道的熱帶雨林氣候——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側、巴西高原的東南沿海、中美洲西印度群島的東北部、澳大利亞的東北部.
熱帶雨林氣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如亞馬遜平原、剛果盆地、馬來半島.因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全年高溫多雨.上述四個地區雖然遠離赤道,卻也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這更多地取決於它們特殊的地形和位置.因為它們均處於來自海洋信風的迎風地帶,附近洋面上又有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再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不但氣溫較高,降水特更為豐富,所以發育了熱帶雨林氣候.
三、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特殊氣候.
智利南部的安第斯山西坡年降雨量為2500㎜,而同緯度東坡的巴塔哥尼亞年降雨量只有250㎜,形成乾燥的沙漠地帶.大陸東西兩岸氣候迥然不同,這是因為南美大陸40°~60°大陸西岸面向大西洋,處於西風的迎風控制下,形成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東岸雖離海較近,但由於受高大的安第斯山屏障作用,西來氣流產生焚風效應,空氣中水汽消失,很難致雨,降水量大大減少,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
四、「擴張」的氣候類型——以歐洲西部挪威沿岸、澳大利亞中部、非洲撒哈拉為例.
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緯度位置介於北緯35°~60°之間,面向大西洋,大陸輪廓破碎,深受海洋影響.而且地勢低平,無高大山脈阻擋西風的不斷深入;再加上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經過,因而擁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降雨量較豐富,季節分配較均勻.這一氣候類型北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海岸,南到伊比利亞半島北部,分布范圍之廣,遠遠超過世界其它大洲的同類型氣候.尤其是與同緯度相比,其北界緯度偏高,在挪威沿岸北緯60°以北直逼北極圈附近,因而導致其北部的亞寒帶針葉林帶的南界緯度比同緯度大陸東岸偏高.這是為什麼?我們注意到西歐沿岸有一股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它常常被人們喻為歐洲的重要「熱源」,它使歐洲西部的冬季氣溫遠遠高於同緯度的平均溫,因而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由於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他使得較低緯度的氣候向較高緯度擴張;使得沿海濕潤氣候可能一直延伸到至陸地離海較遠處.
同理,寒流的降溫減濕作用,使得較高緯度的氣候向較低緯度擴張,如亞歐大陸東岸北緯60度附近;使得內陸乾旱氣候可能一直擴張至寒流經過的沿海,如澳大利亞中部大沙漠直逼大陸西岸(澳大利亞寒流);非洲撒哈拉沙漠幾乎三面都直逼海洋;當然強勁乾燥的信風吹拂和副熱帶高壓代的直接控制也促使了沙漠面積的擴張.
五、地形的「魔法」——以南北美洲西岸氣候、我國橫斷山區、東非高原為例.
局部地區氣候分布的異常現象,其原因中還必須充分注意到地形這一要素.在南北美洲西海岸地區,以北美洲為例,氣候類型自北向南依次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或者熱帶草原氣候;以南美洲為例,自北向南依次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它們的共同點在於:自北向南作有規律的更替,但又作狹長狀的南北延伸.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響,氣候分布不能深入到內地而只能局限於太平洋沿岸地帶.
在我國橫斷山區高山峽谷相間分布,地形復雜,地勢高峻,因而形成獨特的高山氣候.該氣候類型最大的特點是氣溫和降水隨海拔的變化而變化,正所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而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理應處在赤道低壓的控制下,但由於東非高原地勢較高,改變了此處的氣溫和降水情況,從而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
D. 高中地理 氣候類型
1為熱帶季風氣候,4為溫帶季風氣候,5為亞熱帶季風氣候,6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先根回據最冷月溫度確答定1大於20度在熱帶,5大於0度在亞熱帶或溫帶海洋氣候,4小於0度在溫帶,1年降水量1500-2800之間,不可能是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少雨),熱帶雨林氣候(年雨量大於2000)熱帶草原氣候(年雨量750-1000)所以1是熱帶季風氣候;5雨熱同期是季風氣候,所以亞熱帶季風氣候;4雨熱同期,年雨量500左右,不可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只能是溫帶季風氣候;6最熱月溫度大於10度可確定亞寒帶針葉林氣候。154季風氣候只在大陸東岸,6大陸東西岸都有,所以按緯度地帶性排列為1546或6451.
E.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及分布原因
下面是各種氣候類型的名稱、分布及特徵: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10°之間
熱帶草原氣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
分布規律:南北緯10°到南北回歸線之間
熱帶季風氣候
形成原因: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兩季分明
分布規律:北緯10°到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
熱帶沙漠氣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
地中海氣候
形成原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形成原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終年溫和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季風氣候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分布規律: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陸內部,受大陸氣團影響
氣候特點: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全年乾旱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30°-60°之間的大陸內部
寒帶
副極地大陸性氣侯
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區.這里年可能蒸散量在35cm到52.5cm之間.冬季長,一年中至少有9個月為冬季.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小,在歐亞大陸中部和偏東地區又為冷高壓中心,風小、雲少,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大陸性最強,冬溫極低.夏季白晝時間長,7月平均氣溫在15℃以上,氣溫年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於暖季降落,冬雪較少,但蒸發弱,融化慢,每年有5~
F. 高中地理。。氣候~!
海陸受熱不均是什麼意思?同緯度太陽直射時間太陽高度角相等,輻射熱相等,海陸受熱一樣。
但水的比熱容比陸地大,熱力性質有差異,熱的時候陸地升溫快,冷的時候陸地降溫快。
G. 高中地理13種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太陽輻射年變化小,並由於太陽在一年內的春分、秋分前後兩次通過天頂,所以氣象要素的年變化都具有雙峰型的特點。
天氣單調。全年受赤道海洋氣團控制,風力微弱,季相無變化,基本每日上午悶熱晴朗,接著積雲越積越厚,午後則暴雨傾盆,雨後天氣稍涼,第二天又復如此。
2、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濕季。乾季的氣溫高於熱帶雨林地區,每日平均氣溫在24~30℃之間。大致每年5-10月大陸低氣壓北移,這時北半球熱帶草原上盛行從幾內亞灣吹來的西南季風(又稱幾內亞季風),帶來豐沛降水,形成濕季。
11月到次年4月,大陸低氣壓南移,北半球熱帶草原盛行來自北回歸高氣壓帶的信風(哈馬丹風),十分乾燥,形成乾季。南半球熱草帶草原的干、濕季節時間與北半球恰好相反。
3、熱帶季風氣候
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季風顯著,旱季時陸地高壓散發出來的東北季風匯入海洋上的赤道輻合帶,雨季時南半球副高發出來的西南季風匯入塔爾低壓。盛行熱帶氣旋,與「夏季風」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
4、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的特點很多,比如晴天多,陽光強,乾燥,夏季熱,晝夜溫差大,風沙多等等。終年乾旱炎熱,尤其熱季更是酷熱難耐。
5、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十分適宜人類居住,主要位於太平洋邊緣,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6、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是13種氣候類型中唯一一種雨熱不同期的氣候類型。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頻繁活動,氣候溫和,最冷月氣溫在4-10℃之間,降水量豐沛。
夏季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氣候炎熱乾燥少雨,雲量稀少,陽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約佔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於夏季。 如果將地中海地區全年降水量製成條形統計圖,就會發現它會形成一個盆狀弧線。
7、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夏季太陽高度角增大,晝長,氣溫較高,從熱帶海洋吹來的東南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冬季寒冷乾燥:最冷月均溫在0℃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緯度較高、離冬季風源地近、地形較低平坦地勢西高東低使冬季風得以削弱。季風性顯著,夏秋常受熱帶氣旋影響。
8、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較差很大,日較差也很大。冬季受高壓控制,最低溫達-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氣溫達26~27℃,最高達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較差達62.3℃。
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從南向北(北美從西向東)增加,年降水量從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達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從溫帶荒漠、溫帶草原,過渡到亞寒帶針葉林。
9、溫帶海洋性氣候
冬暖夏涼,年溫差小,全年雨季,冬雨較多,氣溫年變化與日變化都很小,降水量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在熱帶海洋多風暴,多雲霧天氣,濕度大。
10、亞寒帶針大陸性氣候
冬季長而嚴寒,暖季短促,氣溫年較差大。這是因為本區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且緯度高,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又有積雪覆蓋,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受不到海洋氣團的調節。
降水量少,集中於夏季,蒸發弱,相對濕度高。降水量少是因為本區氣溫低,空氣中水汽含量不多,但這里蒸發弱,所以仍屬於濕潤氣候。
降水集中於夏季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有氣旋雨和對流雨;冬季溫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陸反氣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
11、極地冰原氣候
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源地,整個冬季處於永夜狀態,夏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寒,各月溫度都在0℃以下。
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1967年挪威人曾測得-94.5℃的絕對最低氣溫,可堪稱為世界「寒極」。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蓋,又多凜冽風暴,植物難以生長。
12、極地苔原氣候
因常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C,降水少,蒸發弱,雲量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蘚、地衣類)。
13高原山地氣候
在中緯度地區的高原地區,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脈等地區,由於海拔較高,終年低溫(自海平面起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高原山地氣候的特點最重要的有兩個:海拔高、氣溫低。
H. 有關高中地理氣候類型
不知道你的疑問從哪裡來,美國東南部(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降回水量約1300毫米。
中美地峽降水答的地區分布差異明顯,加勒比海側(東側)山麓年降水2000—3000毫米,太平洋沿岸和內陸盆地年降水500—1000毫米。
因此美國東南部(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少於中美地峽東側(熱帶雨林氣候)。
I.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及特徵和分布
1.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規律:赤道兩側,(南北緯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呈上升氣流.
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規律: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南北緯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特點:常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悶熱多雨,受信風帶控制時,乾旱少雨.
3.熱帶沙漠氣候
分布規律:大致在南北回歸線附近(20-30度)內陸或大陸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特點:常年高溫少雨,乾旱
4.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規律:南亞和東南亞(10-25度大陸東岸)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以及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特點: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氣候
分布規律:30-40度大陸西岸(地中海最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夏季乾旱炎熱.冬季溫和濕潤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分布規律:亞熱帶大陸東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7.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度大陸西岸
成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均勻.冬季稍多,氣溫年變化小.
8.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規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40-60度)
成因:遠離海洋,受海洋影響小.
特點: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大
9.溫帶季風氣候
分布規律:亞洲東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變化大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分布規律:北緯50-70度 主要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J. 求高中地理的幾個常出氣候區,和它們的劃分及特點,我基礎差,說詳細點,謝了。
我高中的時候出的最頻繁的就是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因為回答字數有限,所以不能寫太多,你可以查一下網路。
記下如下幾點:分部緯度,氣候特點,濕熱特點,降水特點,及世界上這種氣候的最主要區域~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