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6
⑴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情況
首先我想說你的這個提問就是有問題的
什麼叫做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情況呢?
是地理位置的分布?還是地貌地礦人文自然分布情況?
類似於這樣的問題
應該主要是在地圖上標示出七大洲四大洋的情況把?
⑵ 准備考地理的教師資格證,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難易區別有什麼,難度差異大嗎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科目,就算你不喜歡他的話,你學會了還是可以會看地圖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想去哪裡與旅遊呢,都是可以看地圖的,看看還有多遠等等.其次呢,地里實際上是最好學的一項科目,因為人腦對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麼怎麼學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時候呢,記住一個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區域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只需要看圖,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長什麼樣子,在圖上的哪個位置上就可以了.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第二點呢,就是需要學會用地圖,因為地圖又是地理學科當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當中能夠用到的,所以通過分析圖的話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地理特徵,原理還有成型的原因.要學會讀各種的地圖,而且首先要記住基本的地圖長什麼樣子,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紹的這兩點都是怎麼學好初中地理最基礎的內容.希望同學們把最基礎的內容都學會了,那麼後邊兒的提分兒也就上去了.
⑶ 關於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問題
這是初中地理題吧 ,一樓同志有點錯誤,請房主子細看
1.東半球的大洲有(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 )
2.西半球的大洲有(南美洲、北美洲 )
3.被赤道穿過大陸的大洲有(非洲、亞洲、北美洲 )
4.緯度最高、位置最南的大洲是(南極洲 )
5.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 最大的洲是( 亞洲)
6.太平洋沿岸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 )
洲際界線:
1.亞歐洲(烏拉爾 )山(烏拉爾 )河( 大 高加索 )山(直布羅陀 )海峽
2.亞非洲(蘇伊士 )運河
3.南北美洲(巴拿馬 )運河
四大洋:
1.洋、海、海峽的定義:
佔地球表面71%的水體,除了靠近陸地的那一部分叫做「海」而外,其餘都叫做「洋」。如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
海,靠近大陸,比洋小的水域,深度明顯比洋要淺,最高不超過700米深。
兩塊陸地之間分裂出的狹長的海域稱之為海峽 。如台灣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 。這兩塊陸地的分離可以發生在久遠的地質歷史時期,也可以發生在近期。其形成或由於構造斷裂使兩塊陸地分開,或由於海水湧入原始狹長的岩性軟弱地帶,經長期沖蝕使兩塊陸地分開。侵蝕時間越久,海峽深度越大。有的地區潮流作用強,流經海峽束窄的海域時,原攜帶沙礫的潮流流速加大,強烈沖刷海峽兩岸岸坡。當經過海峽到達開闊海域時,流速迅速減低,攜帶的沙礫呈扇形堆積於海底,形成潮流三角洲,三角洲土地肥沃,適合所有農種物生長,當然空氣要適易,如長江三角洲。如潮流往復運動,可在海峽兩端形成潮流三角洲。潮流三角洲的特徵取決於潮流作用的強弱變化及所攜帶沉積物質的多少。海峽常為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具有重要的經濟和軍事意義,被稱為"海洋咽喉」。
2.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
緯度最高的洋是(北冰洋 )
呈「S」形的洋是( 大西洋)
⑷ 2016中考易初二地理我們的生活大洲 亞洲
一、自然環境
1、世界第一大洲
⑴地理位置
位置
半球位置
主要分布東半球和北半球
海陸位置
位於太平洋的西岸,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
緯度位置
大部分位於北溫帶
與其它大洲的分界線
歐洲
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非洲
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
白令海峽
大洋洲
阿拉弗拉海
⑵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據:
①面積最大,約4400萬平方千米;
②跨緯度最廣,80°N~10°S;
③東西距離最長,約8000千米。
⑶亞洲的分區(6個):東亞、南亞、東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2、地形和河流(P4中的圖6.5)
重要地形區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
亞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主要河流
長江、葉尼塞河、印度河、黃河、湄公河
地形特徵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中部地勢高聳,四周地勢較為低下。
地勢特徵
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流向
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勢特點導致了河流呈「放射狀分布」
3、復雜的氣候(P7中的圖6.9)
亞洲氣候類型(9種)
面積最廣的氣候
①溫帶大陸性氣候
季風氣候
亞洲東部
②溫帶季風氣候
③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洲南部
④熱帶季風氣候
其它類型
⑤熱帶雨林氣候⑥地中海氣候⑦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氣候⑧高原山地氣候⑨寒帶氣候
亞洲氣候特點
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②季風氣候顯著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二、人文環境
1、人口最多的大洲
亞洲
世界
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11個)
6個:中國、日本、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
5個:俄羅斯(歐洲)、奈及利亞(非洲)、美國、墨西哥(北美洲)、巴西(南美洲)。
人口數量
36.8億
人口增長率
1.4﹪
1.3﹪
分布特點
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
世界人口最多大洲的依據
①人數最多 ②1億人口以上的國家最多
③凈增人口最多 ④人口密度最大
影響
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所以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數量,另一方面要提高農業的生產技術水準。
2、多樣的地域文化
⑴亞洲大小民族約1000個左右。人數差異很大,既有人數超過10億的漢族,也有人數不到1千的民族。
⑵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
①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
②印度河流域
③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流域)
⑶亞洲不同的地域文化及成因:(P13中的圖6.17)
文化現象
自然條件或民族習俗
日本的抗震建築
多地震
葉門的住房和梯田
山坡地區
達雅克人的高腳屋
氣候濕熱,人們過著聚居生活
恆河三角洲的水鄉生活
氣候濕熱,多河湖
亞庫特人的木屋
氣候嚴寒
貝都因人的賬篷、寬大袍子
熱帶乾旱草原,人們過著游牧生活
3、經濟發展差異
⑴各國經濟差異及劃分標准
發達國家
日本、以色列
發展中國家
亞洲除日本、以色列之外的大部分亞洲國家
劃分標准
人均GDP
產業結構
一般來說,人均GDP越高,第三產業比重越大的國家,經濟越發達。
⑵三類產業的劃分:
①第一產業:農業
②第二產業:工業、建築業
③第三產業:流通、服務部門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一、日本(P18中的圖7.2)
1、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位置
海陸位置
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
緯度位置
23゜~46゜N,位於北溫帶。
領土組成
由北海道、本州島、四國和九州島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
地形
以山地、丘陵為主,佔3/4,平原狹小;
富士山3776米,著名的活火山,為其最高峰;
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海岸線
曲折、多優良港灣。
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多火山、地震
稱號
火山之國,地震之邦,「世界火山博物館」。
原因
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有益
影響
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旅遊、地學科研基地
預防措施
建築多採用輕質的材料、防震演習
2、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⑴地位: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強國。
⑵條件:不利——資源貧乏,原料、燃料主要靠進口。
有利——①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②勞動力資源豐富③科技先進
⑶經濟特徵:
⑷主要貿易對象: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
⑸工業部門:鋼鐵、機械、汽車、電力、紡織、電子
⑹工業分布: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P23中的圖7.13)
⑺五大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
3、東西相容的文化
⑴傳統色彩與現代氣息並存:歷史上,中國對日本的影響很大;近現代,受歐美文化的影響。
⑵民族:單一的大和民族。
⑶日本東西方相容的文化的影響和借鑒:
①影響:傳統文化有利於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利於良好的社會道德觀念和社會風氣的形成;現代文化有利於人們解放思想、開拓進取。
②借鑒:及時大膽地吸納西方現代文化為我所用,東西方文化兼收並蓄,合百家之長,創獨家之新,不斷加深中國文化的內涵,使之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⑸ 剛升初中,地理中的天氣與氣候,大洲與大洋 弄的一塌糊塗 指導一下吧 這部分重點考點什麼的,考試只得79分
基礎知識來:七大洲的位置自、大洲界線的名稱及分布、四大洋的大小和分布、火山地震帶的分布;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分析氣溫曲線圖 能力考查(重中之重):東西半球圖上考查海陸和周界分布(命題多以選擇題、填空題及綜合能力題考查,近幾年中考中重現率100%)上面是從教輔抄的,其實這些很簡單,只要你認真記圖。之前我被地理的我國鐵路分布圖拖了分數,教你一招吧,有不同顏色的彩色筆在地圖上的細小的線上塗出來,用筆把起點和終點圈起來,一下子就背得住了。不知道你們那裡買得到一本叫三基知識手冊的不?買不到就上當當網或卓越買,實在很好,初一初二當教輔書使用,初三當復習書使用(我們市的地理書是所謂的粵人版,很爛,許多人教版的內容裡面都沒有,但考試時人教版的知識點都有了,題目大大超綱,當時才60分多,之後馬上買了本這個,都是90多,看你不是我同學才透露給你聽的,我都沒跟我同學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