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風力侵蝕過程

高中地理風力侵蝕過程

發布時間: 2021-03-03 21:41:55

① 風力侵蝕為什麼會形成稜角分明的地貌

風力侵蝕是在氣流沖擊作用下,土粒、沙粒脫離地表,被搬運和堆積的過程。版如風蝕蘑菇權,風蝕城堡等
流水侵蝕是地表水在流動過程中,侵蝕地面,而且把侵蝕的物質,經搬運後堆積起來,形成各種侵蝕堆積地貌。溝谷,峽谷等

高中地理,對風力侵蝕、流水堆積、搬運這些不知道該怎麼判斷

1.風化作用:岩石在溫度變化,空氣,水,太陽能和生物的影響下所發生的疏鬆、崩解或化學成分改變。
物理風化:岩石在溫度變化下,表層與內部受熱不均,膨脹與收縮不一致,發生崩解破碎。
化學風化:岩石中的礦物成份在水,二氧化碳,氧的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或產生新的物質。
生物風化:植物根系的生長對岩石的破壞、動物分泌物對岩石的腐蝕。
2.侵蝕作用:風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對地表岩石及其風化產物的破壞作用。
風蝕:風蝕窪地,風蝕柱,風蝕蘑菇
流水侵蝕:溝谷,V形河谷,喀斯特地貌
冰川侵蝕:冰斗,角峰,U性谷(冰蝕谷)
海浪侵蝕:海蝕穴,海蝕柱,海蝕崖。
3.搬運作用:風,流水,冰川和海浪等,將風化及侵蝕的形成物轉移離開原位置的作用。包括推移、躍移、懸移
流水搬運:主要取決於流速,流速大挾帶的物質較粗,流速小挾帶的物質較細。泥石流
風力搬運:搬運物質的大小與風速成正比,與距離成反比。浮塵,揚沙,沙塵暴,強沙塵暴
冰川搬運:搬運物質隨冰川緩慢懸移或推移。冰川消融後的沉積物:漂礫、飛來石
海浪搬運:波浪搬運較粗的沙礫,潮流和其他海流搬運粉沙和淤泥。
4.沉積作用:岩石風化和侵蝕產物,在外力搬運過程中,隨著風速、流速降低,冰川融化以及地形變化等原因,被搬運物質逐漸發生沉澱堆積的作用。
流水沉積:顆粒大、比重大的物質先沉積。三角洲、沖積扇、沖積平原
風力沉積:新月形沙丘、沙丘、沙壟、黃土沉積
冰川沉積:冰磧物
5.固結成岩作用:沉積物經過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化學的變化和改造,變成堅硬的岩石。包括壓固,脫水,膠結,和重結晶等形式,結果是形成新的岩石(沉積岩)。

形成的地貌
1.流水地貌:流水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態,在上中下游有不同表現。
原 因 結果
上游 山地高原高差大 流速急,侵蝕為主,河谷深切而狹窄
中游 水流減緩,河谷寬闊 河曲發育,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下游 河床平緩,堆積作用強 平坦廣闊的三角洲
2.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石灰岩)進行破壞和再造作用形成的,分布在石灰岩地區,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南各省。
(1)分類:地表喀斯特:石芽,溶蝕窪地,溶蝕盆地,落水洞,峰林,孤峰
地下喀斯特:溶洞(石鍾乳,石筍,石柱,地下河,地下湖)
(2)發育過程:石芽、溶蝕窪地、落水洞——溶洞、地下河——溶蝕盆地、峰林——孤峰
(3)開發與保護:旅遊價值高,但是溶洞易漏水,易坍塌,地表崎嶇,交通不便,石灰岩不保水,肥力差,農業發展困難,經濟落後。
3.海岸地貌:海岸地帶受風浪,海水,潮汐,生物,氣候,入海河流等因素共同影響所形成的地貌。
(1)分類:海蝕地貌: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柱
海積地貌:沙灘,沙州,沙堤
(2)我國分布:海積地貌:杭州灣以北,平原海岸(沙岸、泥岸)其岸線平直,地勢平坦,灘塗廣闊,適合水產養殖和曬鹽。
海蝕地貌:杭州灣以南、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沿海,山地丘陵海岸(岩岸)其岸線曲折,地勢險峻,坡陡水深,適合建港,發展海運業、漁業、養殖業。
4.風成地貌:風力對地表物質的侵蝕,搬運和堆積過程中所形成的地貌。
風蝕地貌:風蝕窪地、風蝕蘑菇、風蝕城堡、風蝕柱、雅丹地貌
風積地貌:沙丘
開發與治理:旅遊,綠洲,植樹種草。
5.黃土地貌:在黃土地區經流水長期侵蝕和切割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在中緯度的半乾旱地帶
(1)形成過程:風力堆積——黃土高原——流水侵蝕——塬粱峁。
塬:范圍較廣頂部較平坦的殘留黃土高原面
粱:長條形的黃土高原
峁:孤立的黃土丘。
(2)開發利用
利: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持水性好,富含多種礦物有利於作物生長。
弊:易遭流水侵蝕,水土流失嚴重,被沖刷得黃土淤塞河道,導致洪災。
開發治理:綜合治理(植樹造林、打壩淤地、梯田、水利樞紐、退耕還林還草)。

③ 風力侵蝕作用的形成過程與生物圈有什麼關系

這里並來不是說生物圈會直源接造成侵蝕地貌,而是一個間接作用的過程,就好比在我國的雲貴高原和黃土高原一樣,雲貴高原植被覆蓋豐富,大風和雨水不能直接沖擊地面,植被對防風固沙的作用非常明顯,而在黃土高原植被稀少,雨水大風以及河流都可以直接侵蝕大地。因此此題應該從這個角度出發的。

④ 高中地理:如何區分風力沉積,風力侵蝕,流水沉積,流水侵蝕他們各自形成怎樣的地貌

風力沉積是來指在風的行源徑途中,由於攜帶物自身重力而沉降下來,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流水沉積作用是因為水流速度的減慢和水流量的減小造成的。

風力侵蝕是在氣流沖擊作用下,土粒、沙粒脫離地表,被搬運和堆積的過程。

流水侵蝕是地表水在流動過程中,侵蝕地面,而且把侵蝕的物質,經搬運後堆積起來,形成各種侵蝕堆積地貌。

⑤ 風化 風力侵蝕

簡單來說吧,風化與侵蝕是並列關系,都是外力作用的一種形式;
風力侵蝕是侵蝕的回其中一種;答
形象通俗的理解,風化就是把東西弄碎,結果差不多是塊狀的;侵蝕也是把東西弄碎,但結果是粉磨狀的.這個解釋雖然不科學,但是有助於理解,應對高中地理的考試是沒問題的了.

⑥ 高中地理:改怎麼樣區別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作用

風化作用很形象的一種理解是:把物體由整體變為破碎且破碎物還是留在版本地,如岩石權經過日曬雨淋以及各種外力綜合作用情況下產生縫隙。
風力侵蝕作用很形象的一種理解是:在乾旱區,風把該地物體搬遷到別的地方去,如風蝕蘑菇,本來是好好的被風吹走了外面疏鬆部分,形成如蘑菇般物體。
風力堆積作用也是在乾旱區,風把別的地方的物體搬遷到此地堆積起來,如黃土高原,土層都是從西北很多地區風力帶過來堆起來的。
盡量把高中的一些知識點具體化或者形象化,把復雜的變成簡單的方便自己理解的。

⑦ 風化與風力侵蝕的區別

雖然有人回答,但我不擔心我的答案會讓你失望。

風化概念:使岩石發生版破壞和改變的各權種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一般可定義為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溫條件下,岩石在原地發生的崩解或蝕變。崩解和蝕變的區別反映了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的差異。物理作用涉及岩石破碎而不涉及造岩礦物的任何分解。相反,化學作用則意味著一種或多種礦物的蝕變。風化作用產生在結構或成分上不同於母岩的表層物質。風化帶稱為表土或殘餘土。風化作用的下限稱為風化面。

風力侵蝕概念:風力剝蝕、搬運和聚積土壤及其鬆散母質的過程。簡稱風蝕。
所以不難從上面的概念中看出,風化是風力侵蝕的前提。
給你舉個例子,一棵樹木死了,原地腐朽的過程就是風化。其結果使樹木結構鬆散、蓬鬆(這是風化)。當「風」吹過,那些細小的木屑在風力作用下離開原體的過程就是風力侵蝕。這就是兩者的區別。風化有「風」,是因為樹木、岩石的風化過程中有「風」的參與(風吹日曬)。所以,也可說風化與風力侵蝕經常是相伴發生的。

⑧ 高中地理,判斷風力大小,說明過程。

選A
A、B兩圖比例尺等大,A圖中相鄰兩條等壓線之間氣壓差大,B圖中相鄰兩條等專壓線之間氣壓差小雖然A點附近等屬壓線略稀疏一些,但氣壓差遠大於B點,氣壓梯度力大,因此A點風力大於B點。C、D兩圖比例尺等大,C圖中相鄰兩條等壓線之間氣壓差大,D圖中相鄰兩條等壓線之間氣壓差小,況且D點附近等壓線略稀疏一些,因此C點風力大於D點。B圖的比例尺遠大於C圖,盡管C圖中相鄰兩條等壓線之間氣壓差略大一些,但B點的風力還是大於C點。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