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初中地理題型
⑴ 地理中考主要題型事是什麼
一、抄考試的范圍和方式
地理考試的范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上下冊和八年級上下冊(人教版)內容。命題的依據是《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和本《考試說明》。其實中考地理大部分以基礎的死知識為主,考察自然地理比較多大不分以視圖題叫你分析,人文地理以與時事結合為主,比如肯定要考到長三角向安徽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的相關知識,比如交通礦產等,還有世博話題,那肯定是低碳問題,要了解相關污染治理知識,人與自然和諧意識
⑵ 初中地理復習知識點歸納題型答案
你問的題目我不信書上沒有 自己勤快點 自己看吧 這樣記憶也會深刻些 不懂的歡迎來問我
⑶ 初中地理會考題型總結. 要全面
http://wenku..com/view/87b1cfbff121dd36a32d8290.html
可以到這里下下來看的。專希望對你有屬幫助。
⑷ 急求廣東版初中地理復習提綱
八年級(下)地理復習提綱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有自然區域,如長江三角洲,熱帶;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農業區,經濟特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
活動1: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接近400mm等降水量線,接近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所以界線A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季風。
活動2: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接近800mm等降水量線,0℃等溫線,與秦嶺淮河的分布大體一致,界線B確定的主導因素是氣候(氣溫和降水)。
活動3:界線C與我國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基本吻合,界線C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
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和南方地區是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線的,秦嶺-淮河以北(北方地區)1月平均氣溫低於0℃,年降水量低於800mm,主要地形是高原,平原,山地,植被類型是溫帶落葉闊葉林,河流流量小;秦嶺-淮河以南(南方地區)1月平均氣溫高於0℃,年降水量高於800mm,主要地形是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河流流量大。
人文差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地區主要糧食作物小麥,油料作物大豆,花生,糖料作物甜菜,耕地類型旱田,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傳統交通以陸路為主,汽車馬車,傳統民居牆體厚,屋頂坡度小,傳統運動滑雪,園林規模宏大,氣勢宏偉,北方人吹嗩吶,抬頭瞪眼;南方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耕地類型水田,作物熟制一年兩熟至三熟,傳統交通以水運為主,傳統民居牆體高,屋頂坡度大,傳統運動游泳,賽龍舟,園林小巧玲瓏,南方人吹蕭,低頭眯眼。
南方的橘樹移到移栽到淮和河以北,就會變成不能吃的枳是因為氣候因素。
第三節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內蒙古高原,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河流多內流河,裡面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有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有由風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乾旱,東部高原以草原,荒漠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的邊緣是綠洲。
西北乾旱的原因:一方面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一方面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使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導致降水稀少,氣候乾旱。
西北地區從東向西的景觀變化: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我國降水量由東向西遞減。
青藏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高寒。其中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這里冰川廣布。青藏地區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其中拉薩被稱為「日光城」,青藏地區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如長江黃河。
西北和青藏地區是我國的主要牧區,但由於自然條件不同,牧場和畜種各有特色。
除了畜牧業外,還有(1)灌溉農業: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利用黃河水的灌溉。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是利用高山的冰雪融水灌溉。(2)河谷農業:分布在青藏地區的藏南谷地湟水水谷地,因為那裏海拔相對較低,氣溫相對較高。河谷農業主要種植青稞和小麥(日照時間長有利於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有利於養分的積累)。
第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
第一節 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大致位於40ºN、116ºE。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
2.天安門廣場是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廣場。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3.課本P19,活動題答案:
第1題:地勢特點——西北高,東南低。
第2題:地理位置優點:北京西面是黃土高原能源基地,南面是物產豐富的黃淮海平原。是聯系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的重要通道。東部出海便利。
4.北京的名勝古跡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有: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
5.課本P23,活動答案:
第1題:北京城址在空間上變化——以舊城為中心不斷向外擴大。
第2題:北京古城城址變遷與水源有密切關系。
6北京建設現代化大都市,是以舊城為中心向四周擴散,興建了許多新區,還建設了一批衛星城。由環路和放射路組成快速路系統,將城區和郊區連在一起。
7為了增加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技術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景觀大道等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第二節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1.香港和澳門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端,分別位於珠江口東、西兩側,與廣東省相鄰。
2.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和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於1997年7月1日回歸;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於1999年12月20日回歸。
港澳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人多地狹是港澳地區的最大特點。
我國政府在港澳地區施行「一國兩制」政策。
3.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方式——(1)「上天」——建設高層建築(2)「下海」——填海造地。
4.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博彩旅遊業。香港與祖國內地是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
香港澳門按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屬於南方地區,按干濕狀況屬於濕潤地區,按溫度帶屬於亞熱帶。
香港區旗中的花是紫荊花,澳門區旗中的是蓮花。
5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澳門則是以博彩旅遊業為中心。香港與澳門與祖國內地經濟聯系密切,香港的表現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可以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第三節 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省
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2.看下圖及課本P33,活動題:
台灣島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的中南部,大部分地區位於亞熱帶
台灣省最長的河流是濁水溪;最高的山是玉山;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行政中心是台北市。
面積、人口:台灣省面積約為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萬
台灣的氣候是亞熱帶、熱帶氣候,溫暖濕潤。
森林資源:約1/2以上的土地覆蓋著森林,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台灣省的美稱有: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 主要農產品:台灣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主要礦產:煤、鐵、石油、銅
3.課本P34,活動題答案:
與祖國大陸的關系:
(1)地緣關系:幾百萬年前,台灣島與大陸相連。
(2)血緣關系:台灣省居民中,漢族約佔97%,主要是廣東、福建兩省移民的後代。
(3)歷史與文化淵源:歷史上台灣一直是祖國領土的一部分,台灣和福建等省許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媽祖。
5.台灣省的經濟類型是:進口——加工——出口。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以新竹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
6.、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豐富廉價的高素質勞動力;優越的自然條件,海島多港口,交通運輸便利;政策的強力支持。積極吸收外國資本,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7.工業分布的城市及其共同特點:工業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的少數城市,台北,高雄、基隆、台中、台南等。這里地勢平坦、人口分布集中、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
讀圖題:從圖6.28中,分析得出:台灣經濟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出口農業產品;從60年代開始,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工業的發展帶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
8.號稱「台灣矽谷「的是台灣新竹科學園區。
第四節 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新疆的地形特點是——「三山夾兩盆「,由北向南依次是:阿爾泰山脈、准噶爾盆地、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
2.新疆位於我國西北,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以維吾爾、漢族為主體。
省會城市是烏魯木齊,位於准噶爾盆地。
3.新疆氣候乾旱,盆地邊緣分布綠洲,綠洲邊緣地區環境脆弱,對植被的破壞和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將容易導致土地荒漠化和鹽鹼化,並逐步成為荒漠。
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我國的一條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額爾齊斯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4.課本P42,活動題答案:
(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設施分布特點是分布在綠洲里,因為綠洲有充足的水源。
(2)新疆的綠洲相互之間距離遙遠,不利於當地資源、物質、信息的交換,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改善——加強綠洲之間交通、信息的聯系和溝通。
(3)荒漠化最容易在綠洲邊緣發生;人們在生產、生活時要注意保護植被、禁止亂砍濫伐,防止荒漠化,注意合理灌溉,節約用水以防止土地鹽鹼化。
5.新疆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分布在綠洲里,新疆的農業是綠洲農業。新疆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高粱。特色農產品——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
6.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積累。新疆是我國優質棉花(長絨棉)生產基地;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是坎兒井。
7.新疆油氣資源豐富,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新疆油氣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
8. .課本45頁活動題:
農業發展除技術上的改進和提高外,還應朝著:農產品的深加工,葡萄溝的品牌效益,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特色農業等。既要獲得經濟效益,又要獲得生態效益。
課本P46,活動題答案:
第1題:「西氣東輸「工程的起點是新疆的輪南,終點是上海。
意義:對西部來說——(1)能夠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的開發;(2)使天然氣產品大量運輸到東部市場;(3)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4)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對東部來說——(1)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2)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對於東部地區的環境改善十分有益。
第七章 認識省內區域
第一節 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的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面臨南海,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是我國著名的僑鄉。
2.1980年我國建立了4個經濟特區,其中的深圳、珠海就位於珠江三角洲;深圳靠近香港,珠海靠近澳門。1985年,整個珠江三角洲被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
3.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特點是外向型經濟。珠江三角洲的外資主要來源於我國的港澳地區。至20世紀末,這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4.港澳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香港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廠」的角色。
5.課本P53,活動題答案:
第1題 (1)珠江三角洲GDP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全國增長速度;(2)原因——是由於,80年代中期以後,改革開放的優勢大大顯露出來。
第二節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
1.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省境內,地處橫斷山脈最南端,南部和寮國、緬甸接壤,還以瀾滄江——湄公河與泰國、越南等水路相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2.西雙版納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雨林植物有:望天樹、板狀根、獨木成林、絞殺植物。
3.西雙版納被稱為「熱帶動物王國」,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4.西雙版納是我國以傣族為主體的地方,傣族的風俗文化——竹樓、竹筒飯、孔雀舞、潑水節。
5.課本P60,活動題答案:
第1題:西雙版納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高溫 多雨。
6.從圖7.16中,可以看出:西雙版納的旅遊業成為當地的重要支柱產業,當地旅遊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上升,促進了西雙版納的經濟發展。
第八章 認識跨省區域
第一節 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黃土高原
1.黃土高原位於我國的北方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2.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所跨的省級行政區域有陝西、山西、甘肅省東部以及寧夏大部分地區。
3.黃土高原的形成學說中,「風成說」得到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高原的黃土物質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
4.黃土高原的景象是千溝萬壑,主要是由於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導致。
5.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一)自然因素有:(1)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的保護;(2)黃土結構疏鬆,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許多物質易溶於水;(3)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4)從地形上看,該地區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碎,溝谷密度大。 (二)人為因素:(1)人類活動破壞地表植被;(2)人們開墾、采礦、修路等活動使地表疏鬆。
6.黃土高原的地形景觀有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黃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窯洞。
7. 水土流失的影響:(1)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2)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3)還向黃河下游輸送了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8.黃土高原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自然災害頻發,旱澇災害是黃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災害。
9.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有:(1)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第二節 以河流為生命線的地區——長江沿江地帶
1.長江沿江地帶東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
2. 長江沿江地帶地勢總的看來比較低平,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河網稠密,湖泊眾多,是我國地表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長江黃金水道橫貫東西,水運便利。
3長江沿江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和,四季分明,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於1000mm。
4.課本P75—P76,活動題答案:
第1題:地形差異——上游多為盆地和山地,流經第一階梯,江面狹窄,灘多流急,峭壁高聳,雄偉壯觀;中下游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流經我國地勢第二、三階梯,江面寬闊,水量大,水流緩慢,兩岸多為平原,地勢平坦開闊。
5. 長江沿江地帶以長江為軸線,溝通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構成一個「H」型的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6. 長江沿江地帶通過眾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幹道,把經濟技術優勢向南北輻射,是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
7. 長江沿江地帶的四個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8. 長江沿江地帶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區:上游以重慶為中心的城市群;中游以武漢為中心的城市群;下游以南京為中心的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9.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歸納上海具有哪些方面條件?答:(1)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2)最大的商業中心;(3)位於長江入海口,是全國最大的港口;(4)全國重要的金融中心;(5)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6)擁有浦東國家級經濟開放區。(見課本P81)。
10.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自東向西已經形成四大工業基地:(1)以攀枝花、六盤水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基地;(2)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電力、冶金工業基地;(3)以武漢為中心工業地帶是我國鋼鐵、輕紡工業的重要基地;(4)由滬寧杭等城市形成的工業帶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11.「鋼鐵工業走廊」——上海寶山、安徽馬鞍山、湖北武漢、重慶、四川攀枝花等鋼鐵工業基地組成;
「汽車工業走廊」——上海、南京、武漢汽車工業基地和重慶汽車摩托車基地。
12. 長江沿江地帶的生態問題——上游是水土流失;中下游是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地區;還有長江流域的水污染和長江流域及其附近的酸雨。
13. 長江中下游地區洪災頻發的原因及其相應對策:
原因——(1)水土流失是導致中、下游地區洪澇加劇的重要原因之一;(2)天然湖泊面積減少,蓄洪能力降低;(3)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相應對策——(1)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區,加強河道整治;(2)退田還湖,提高蓄洪能力;(3)建設水利工程,加固長江堤壩。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1.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東北平原; 「三北」防護林——位於西北、華北、東北地區,用來防止風沙。
2.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目前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⑸ 地理、生物中考常考題型
一. 選擇題
1.小明到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旅遊時,他兩腳跨在本初子午線地標的兩側,張開雙手錶示東經和西經,此時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向西變化的規律是
A.沒有變化 B.度數減少 C.度數增大 D.變化無規律
2.世界萬物都在不斷運動著,其中地球繞太陽不停地公轉,它的周期是
A.12小時 B.24小時 C.36小時 D.一年
3.當你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旅遊時,你選擇的導游圖應當是
A.比例尺盡可能小的地圖 B.世界地圖
C.中國地圖 D.比例尺盡可能大的地圖
4.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在太行山中發現許多海螺、海蚌殼等生物化石。這一記載說明
A.太行山是從古老的大海里升起來的
B.太行山今後將從陸地轉變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從陸地進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陸地上的
5.下列天氣符號所代表的天氣對人類活動最為有利的組合是
A. ——晾曬衣服 B. ——體育鍛煉
C. ——播種小麥 D. ——高空作業
6.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集中居住形成了
A.鄉村 B.城市 C.家庭 D.聚落
7.在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的食品是
A.米飯 B.牛排與乳酪 C.饅頭 D.油條與豆漿
8.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費國和廢棄物排放國是
A.美國 B.澳大利亞 C.加拿大 D.巴西
9.讀右「日本經濟結構圖」,關於日本經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發達且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 B.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
C.工業水平比較低 D.商業、建築業占絕對優勢
10.下面是小飛同學在網上學習中收集到的一些精美圖片,其中屬於法國的是
11.拉丁美洲的主要人種是
A.黑種人 B.白種人 C.黃種人 D.混血種人
12.從海陸位置來看,以下國家同我國相似,都具有海陸兼備特徵的是
A.蒙古 B.日本 C.英國 D.印度
13.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交通,又產生了巨大水能,這是因為
A.山區面積廣大 B.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地形復雜多樣 D.山脈縱橫交錯,大致呈網格狀分布
14.詩歌《敕勒歌》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個地形區的景色
A.東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華北平原
15.下列幾個省區的名稱,排序和圖序相符的是
A.①湖北省 ②廣東省 ③雲南省 B.①廣東省 ②雲南省 ③湖北省
C.①廣東省 ②湖北省 ③雲南省 D.①雲南省 ②湖北省 ③廣東省
16.下列自然資源中屬於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耕地 B.石油 C.水能 D.太陽能
17.今年放寒假的時候,小明去了哈爾濱滑雪,小劉則去了海南島領略海島風情,下面是他們拍攝的兩幅照片,你認為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響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地勢的影響
18.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下面不合適的行為是
A.在西藏建立水產品加工基地 B.在內蒙古建立皮毛、乳製品加工廠
C.在黑龍江省建立豆製品加工基地 D.在山東大力開展海洋水產養殖
19.下列地理景觀與其對應的地區搭配,正確的是
A.水鄉——華北平原 B.茶園——山東丘陵
C.林海雪原——大興安嶺 D.沙灘椰林——西雙版納
20.下面關於台灣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最高山峰是黃崗山
C.經濟以「進口-加工-出口」型為主 D.居民的祖籍以福建為主
二、讀圖綜合題(有8大題,共計60分)
21.學會探索(6分):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現在,科學家不僅精確的測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後,製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在上面劃分了經線、緯線,利用經緯網來確定地球表面的任一點的位置。
請讀下圖完成要求:(1)地球的形狀是一個————;
其平均半徑為千米。圖中字母A表示_____;字母B表示_______。
(2)請根據圖提出兩個問題,只提問,不必回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學會看圖: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⑴在右圖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是___________;
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對高度是______米;
⑶AB一線和CD一線和E處的地形分別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⑷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地的實際水平距離為_________米。
23.放眼世界:讀右圖,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圖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為:
A ________洲、B ________洲、C ________洲、D ________海峽;
(2)從圖中可以看出,東南亞位於三大洲、 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4.了解地區:下列是法國和巴西兩國的地圖。⑴請你通過讀圖,按照下表的要求,完成對這兩個國家的比較。⑵在最後一行中添加新的對比項目名稱和內容。(7分)
國家 法國 巴西
首都
主要地形區 亞馬孫平原
主要河流 塞納河
25.認識祖國:我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優越,讀地圖回答:(8分)
⑴我國位於 ______洲的東部, ______洋的西岸。
⑵我國瀕臨的四個海中屬於內海是 ______海,最南面的是 ______ 海。
⑶我國陸地面積約 ______平方千米。領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約跨緯度 ______度。
⑷我國的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 ______,人口最多的是 ______。
26.學會分析: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讀下圖回答:(6分)
⑴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於0℃的是_____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_____地。
⑵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比較多的是_____地。
⑶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2分)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⑷甲地的氣候類型屬於右圖三種季風氣候中的__________氣候。
27.學會歸納:讀「中國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將圖中大寫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區域名稱填在下列空格內:
A._____地區,B_____地區,C._____地區,D._____地區。
(2)圖中C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是_____,D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是__________。
(3)A、B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圖中虛線)是_____ 嶺―_____河一線,你知道這一界線的南北兩側有哪些明顯的地理差異嗎?完成下面表格:
提示:比較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農業生產、交通工具、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
項目 B地區 A地區
例: 地形不同 以平原為主 以低山、丘陵為主
農作物不同 以小麥為主
年降水量 大於800毫米
28.關注發展:讀下圖「滬寧杭地區工業分布圖」(8分)
⑴滬寧杭地區主要的工業城市有: 、南京、 。
⑵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 ,該中心擁有的工業部門包括:機械工業、 工業、 工業等;
經過不斷的調整與發展,該基地已演變成為信息、現代生物與醫葯、新材料三大 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
⑶列舉該地區發展工業的便利條件(至少兩條)。(2分)
2007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學業考試地理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A B D B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C C B C A C B
二、讀圖綜合題(有8大題,共計60分)
21.學會探索(6分):
(1)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 6371 經線 緯線(2)略
22.學會看圖:(6分)
(1)自北向南(2)17米(3)山脊、山谷、鞍部(4)40千米
23.放眼世界:(6分)
(1)亞洲 大洋州 非洲 馬六甲(2)太平洋 印度洋
24.了解地區:(7分,每空一分)
國家 法國 巴西
首都 巴黎 巴西利亞
主要地形區 西部平原、大盆地等
主要河流 亞馬孫河
(最後一行為開放型題,可列舉所在大洲、瀕臨海洋、氣候、人種、語言、礦產、工業品、農產品……教師根據情況打分)
25.認識祖國:(8分)
(1)亞洲 太平洋(2)渤海 南海(3)960萬 49(4)俄羅斯 印度
26.學會分析:(6分)
(1)甲 乙 (2)乙 (3)C(2分) (4)溫帶季風氣候
27.學會歸納:(13分)
(1)南方 北方 青藏 西北(2)高寒 乾旱(3)秦嶺 淮河
項目 B地區 A地區
例: 地形不同
農作物不同 以水稻為主
年降水量 小於800毫米 大於800毫米
(最後一行為開放型題,可列舉溫度帶、作物熟制、一月平均氣溫等方面比較,酌情打分)
28.關注發展(8分)
(1)上海 杭州(2)上海 石化 鋼鐵 電子 紡織等 高新技術
(3)水陸交通便利 消費市場廣大 人才密集 工農業基礎好 科技力量雄厚等。(2分
我這只有地理的,請見諒
⑹ 初中地理中考題型有那些
這一部分有很多東西是要死記硬背下來的,而且一個點不熟就會導致丟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考題型有兩大類:一是選擇題,二是綜合題。各占
⑺ 2017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是只考選擇題嗎
生物與地理合卷考不計入總分
新方案中變化最大的是生物與地理的合卷考,回此項考試答成績不計入中考總分,但考生均須參加考試,且須達到B等級以上(即60分及以上)方可被第一批次高中學校錄取。
每一名初中畢業生擬有兩次考試機會,一次安排在初二年級末報名參加考試,成績未達到60分或缺考的考生可申請補考,補考安排在初三年級末與下一個初二年級學生一起進行,補考成績超過60分的,均以60分記。據介紹,在中考總分相同的情況下,生物與地理分數高的優先錄取。生物與地理(合卷)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題型全部為選擇題(具體內容和要求以當年《考試說明》為准),考生全部在答題卡上作答,考試時長為60分鍾,卷面滿分為100分(生物50分、地理50分)。
至於思想品德作為考查科目,由各區、各新區門或初中學校負責組織考查。思想品德考查不合格的考生,高中學校可不予錄取。
⑻ 今年廣東省初中地理競賽可能會出什麼類型的題急求
別想了
⑼ 初中地理生物會考主要題型及知識點
1.據圖判斷該圖所表示的半球是 A.東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2.關於海陸面積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陸地面積大於海洋 B.東半球海洋面積小於陸地 C.西半球陸地與海洋面積相等 D.地球上任意兩個半球,海洋面積均大於陸地 3.宗教是人類社會中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世界三大宗教都源於 B.歐洲 C.非洲 D.北美洲 A.亞洲 4.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關於圖中氣候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A.①——熱帶季風氣候 B.②——熱帶草原氣候 C.③——地中海氣候 D.④——熱帶沙漠氣候 5.某號台風某日移動路線如下表。請你判斷這次台風移動的方向是 時間 7 時 11 時 19 時 24 時 經緯度 20°N,118°E 20.5°N,115°E 21.5°N,114°E 22°N,113°E A.向東南 B.向東北 C.向西南 D.向西北 讀下圖,完成 6—7 題。 6.圖中所示的海峽是 A.直布羅陀海峽 B.曼德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白令 海峽 7.關於該海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 B.位於中南半島與加里曼丹島之間 C.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D.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8.佳佳的爸爸最近在國外考察,他從網上給佳佳發來了一張在當地拍攝的照片, 照片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金字塔。試判斷佳佳的爸爸可能在哪個國家考察 B.巴西 C.澳大利亞 D.埃及 A.美國 9.鄰居張大爺的孫子在日本學習。一天,張大爺在與王林同學閑聊時問道:「我 孫子說他的學校位於日本最大的一個島上,這個島叫什麼名字啊?」王林正確的 回答應該是 A.本州島 B.四國島 C.北海道島 D.九州島 10.明明不小心將描述澳大利亞、美國和巴西三個國家地理特徵的知識卡片混在 了一起。請你幫明明從下列卡片中將描述澳大利亞地理特徵的卡片序號找出來。 ①地球上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 ②太平洋沿岸的「矽谷」是該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③該國與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 ④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地下水豐富,牧場優良,畜牧業發達 ⑤世界環保組織希望該國切實保護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 A.①③ B.②⑤ C.②③ D.①④ 11.有關澳大利亞和巴西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均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地區 B.都位於西半球 C.都是經濟發達的國家 D.地形都以平原為主 在我國西南邊陲有一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遊客在該地可以觀賞到以下景觀。 請運用所學知識。完成 12~14 題。 歡樂的潑水節 亞洲象 12.該旅遊勝地位於 A.貴陽 B.新疆 C.雲南 D.海南 13.潑水節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A.彝族 B.傣族 C.壯族 D.高山族 14.圖中亞洲象生活的地區,氣候類型為 A.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高原山地氣候 15.關於我國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氣候復雜多樣 ②夏季南北氣溫差異很大 ③季風氣候顯著 ④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關於長江和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水能資源豐富 B.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中遊河段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地上河」 C.兩河流均發源於唐古拉山 D.兩河流均自西向東注入東海 17.關於我國水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空間分布上表現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B.徑流年內季節分配不均,但年際變化不大 C.黃淮海流域河流眾多,水土資源配合較為協調 D.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發電 18.下列區域中,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土地生產力較低的是 A.河西走廊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東北平原 19.下列地區的農業生產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A.在黃土高原地區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B.在珠江三角洲發展耕作業和漁業 C.在新疆地區大力發展水稻生產 D.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大力發展林業生產 武(漢)廣(州)客運專線是我國新建的高速鐵路工程之一,已於 2009 年 12 月 26 日開通運營,是全國目前最長的鐵路客運專線。據此完成 20~21 題。 20.武廣高速鐵路通車後,可極大地緩解哪條鐵路線的壓力 B.京滬線 C.京九線 D.隴海線 A.京廣線 21.武廣高速鐵路沿線地區最豐富的礦產資源是 A.煤炭 B.石油、天然氣 C.稀土 D.鉛鋅、 銻 2008 年 4 月,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 要積極實現兩岸「三通」。兩岸「三通」以來,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成為熱點。據此 完成 22—23 題。 22.下列著名風景名勝屬於台灣省的是 A.天壇 B.青銅坐佛 C.赤嵌樓 D.大三巴牌 坊 23.關於台灣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B.全省最大的城市是高雄 A.主要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C.水能資源缺乏 D.工業原材料自給有餘 下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簡圖。讀圖並結合所學知識完成 24—25 題。 24.甲區域與其他三個區域相比,最突出的自然特徵是 B.乾旱 A.高寒 C.是我國主要的牧區之一 D.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25.下列敘述中,屬於乙區域特徵的是 ①能源礦產豐富 ②有色金屬礦產豐富 ③人文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④盛產溫帶水果 ⑤熱帶作物生產基地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A.①②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50 分) 二、綜合題(共 50 分) 26.讀極地地區圖,回答問題。 分) (8 (1)判斷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稱:A 為________洲,B 為________ 洋。 (2)C 為________站(科學考察站) 站距離南極點約有________千米。 ,C (3)根據圖中哪些信息可以區分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4)我國科學考察隊去南極考察一般選擇在 11—12 月抵達南極洲,其主要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 學 考 察 隊 需 要 克 服 的 惡 劣 氣 候 是 ______________。 (5)兩個極地地區相比較,哪個地區更寒冷? 27.讀美國本土輪廓示意圖,回答問題。 分) (6 (1)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 是________河,B 是________山 脈。 (2) 是________帶 C (農業帶) 該農業帶發展的有利條件主要是____________。 , 美 國 現 代 農 業 生 產 的 顯 著 特 點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美國以________為核心的新興工業部門呈蓬勃發展 的趨勢。 (6 28.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讀下圖,回答問題。 分) (1)據甲圖分析,從地形類型看,世界約有 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 200 米以下 的________地區。試舉一例世界人口稠密分布區:________。 (2)據乙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按緯度來 說,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緯度地區。 ( 3 ) 世 界 人 口 分 布 稠 密 區 共 同 的 氣 候 特 點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國的人口分布以________________線為界,東南多,西北少。 29.讀下圖,回答問題。 (10 分) 甲 俄羅斯簡圖 乙 俄羅斯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周轉量示意圖 (1)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位於其境內的兩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山脈、 ________河。 (2)甲圖中①、②、③三條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由此可以推斷出該區域的 地勢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________________氣候。 (4)俄羅斯主要的農業區是位於東歐平原的________流域和________流域。 (5)從乙圖可以看出俄羅斯貨物周轉量居第一位的運輸方式是________;俄羅 斯向歐盟供應天然氣,主要採用的運輸方式是________運輸。俄羅斯客運最主要 的兩種運輸方式是鐵路運輸和________運輸。 (10 分) 30.讀沿某緯線我國地勢剖面圖,回答問題。 沿某緯線我國地勢剖面圖 ( 1 ) 據 圖 可 以 推 出 我 國 地 勢 的 總 體 特 征 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這種地勢特徵對我國的河流有何影響? (2)我國地勢各級階梯上分布著不同的地形區。如圖所示,有「世界屋脊」之稱 的是________________,位於地勢第三級階梯上的地形區是________________。 (3)「溝壑縱橫」描述的是我國________________高原的地表特徵。該高原存在 的主要生態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下圖是該高原某地多年來的氣候資料,據 圖 分 析 形 成 該 生 態 問 題 的 氣 候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治 理 該 生 態 問 題 的 措 施 主 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某地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 31.2010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世界博覽會在中國上海市舉行。長達半年 的展覽時間為世界各地的參觀者選擇不同機會、不同時間前來觀展提供了便利。 暑假即將到來,家住北京的慶慶想利用暑假去上海看世博會。慶慶手中有一 份列車時刻表(見下表) ,但是他有一些困惑,便去請教他的地理老師。地理老 師幫他解除了困惑,同時,又問了慶慶幾個問題,慶慶均作出了正確的回答。你 也能幫助慶慶解除困惑,並回答老師的問題嗎?(10 分) 車次 D29 車次 T35 到達時間 發車時間 到達時間 發車時間 站名 站名 北京南 07:47 北京 17:40 楊柳青 08:51 08:52 楊柳青 19:20 19:26 滄州 09:32 09:33 滄州 20:23 20:27 德州 10:20 10:21 德州 22:52 22:56 泰山 11:43 11:44 兗州 02:19 02:29 滕州 12:53 12:54 徐州 04:09 04:31 棗庄 13:13 13:14 南京 07:32 07:38 徐州 13:56 14:02 常州 08:48 08:50 南京 16:26 16:28 無錫 09:13 09:15 無錫 17:40 17:41 蘇州 09:39 09:41 蘇州 18:01 18:02 上海 10:41 上海 18:44 慶慶的困惑是: (1)他想下午出發,第二天上午抵達上海,應該乘坐哪次列車? 老師的問題是: (2)從時刻表看,慶慶乘坐的該次列車由德州到南京這一段的正常運行時間是 多少? (3)時刻表中的兩個車次哪一個做到了「朝發夕至」? (4)北京作為中國四大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之首,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 條件是什麼? (5)慶慶的這次行程將依次經過我國的哪兩大地形區?途中所經過省(市、區) 的 行 政 中 心 按 緯 度 由 高 到 低 的 排 列 順 序 應 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世博會在上海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我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和綜合國力的大幅度 提升。但 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 同程度的破壞。請你從人口、資源兩個方面談一談我國為什麼要走可持續發展的 道路? 2010 年山東省聊城市初中學業水平統一考試 地理試卷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 共 50 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 1.B 2.D 3.A 4.B 5.D 6.C 7.B 8.D 9.A 10.D 11.A 12.C 13.B 14.A 15.C 16.A 17.A 18.C 19.B 20.A 21.D 22.C 23.A 24.B 25.D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50 分) (每空 1 分,共 8 分) 26. (1)北美 太平 (2)長城 2997——3330 之間即可 (3)海陸輪廓(或代表動物) (4)南極洲正處於夏半年,有極晝現象 酷寒、烈風 (5)南極地區 27. (每空 1 分,共 6 分) (1)密西西比 落基 (2)乳畜 靠近東北工業區,人口密集,市場需求量大(答出其中一點即可得 分) 專門化生產(或生產專門化、地區專門化) (3)高新技術 28. (每空 1 分,共 6 分) (1)平原 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答出其 中一例即可) (2)北 中低 (3)溫和濕潤 (4)黑河——騰沖 29. (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烏拉爾 烏拉爾 (2)自南向北 南高北低 (3)溫帶大陸性 (4)伏爾加河 頓河 (5)管道運輸 管道 公路 30. (每空 1 分,共 10 分) (1)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使我國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階梯交界處水能 資源豐富 (2)青藏高原 華北平原 (3)黃土 水土流失 降水集中於夏季,多暴雨 植樹種草 31. (10 分) (1)T35 次(1 分) (2)8 小時 36 分鍾(1 分) (3)D29 次(1 分) (4)科技力量雄厚(1 分)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5)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2 分) (北京)天津、濟南、南京(上海) (2 分) (6)我國人口數量多,整體素質不高,環保意識不強 人均資源數量少,與經 濟發展不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