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考地理德國

高考地理德國

發布時間: 2021-01-17 23:01:24

❶ 歷年地理高考愛考的國家

中國 俄羅斯 印度 澳大利亞 埃及 德國 義大利

❷ 關於德國地理留學以及前景的問題

之前回答的人都是抄權威了,襲回答的也相對比較全面。
如果你是二本,那麼你的語言考試必須拿高分才能更加有競爭力。
所以勸你先在國內讀德語,否則去德國只可能花更多的錢和時間來學習。不劃算。
(人民幣兌換歐元後,你算算咯)

德國的每個有預科的大學都有相對應的語言班,但是名額是有限制的,而且進入語言班也是要考試的,擇優錄取。(當年我去美茵茲考試,語言班的名額只有200人,但是來考試的確有1200個人,所以淘汰率很高。)

如果在國內考的話,建議參加Daf 考試,可以無限制的考下去,直到你拿到滿意的成績為止。但是對聽力和口語的要求比較高。
如果想去德國考DSH的話,要有一年必過的打算,2009年以後簽證規定,在德國考語言考試,必須一年內通過。

所以請你衡量好,再做打算。以免浪費太多時間, 錢和精力。

高中地理——德國知識點整理

我自己整理的
地理位置: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它周圍有9個鄰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從1990年10月3日德國國家重新統一以來。從地理的意義上講,德國是歐洲的心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東西方之間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和地中海地區轉車台,是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員,德國構成了通向中歐就及東歐各國的橋梁。

人口:德國人口總數約8180萬人。除俄羅斯之外,它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的人口分布很不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229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僅次於比利時、荷蘭、英國和北愛爾蘭。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幾乎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大城市裡,大多數人住在農村和小城市裡。

地理:德國位於歐洲中部,面積為357042平方公里。和德國接壤的國家有:東邊有波蘭和捷克;南邊有奧地利和瑞士;西南邊為法國;西邊為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北邊為北海、丹麥和波羅的海。在北海,德國擁有東弗里西亞群島、赫耳果蘭島和北弗里西亞群島的絕大部分。海岸線長1300多公里。南部為高原山地,中部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為冰川平原。河流以萊茵河,多瑙河和西尼河為主。

氣候:德國處於大西洋和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

經濟:德國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經濟總量位居歐洲首位,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和中國,且與英法的差距很大。進出口貿易佔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工業和貿易大國之一。歐元是德國的法定貨幣。工業結構布局均衡。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用地約佔德國國土面積的一半。德國屬於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在工業原料和能源方面主要依靠進口。

國旗:自上而下黑、紅、黃。

國慶:德國國慶日是10月3日,即德國重新統一日。

高考地理中常會考那些國家的區域定位

高考題中的區域定位,一般不會直接考哪個國家的區域定位,而是細到該國家的某個區專域,如:中國的東北、美國屬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歐洲阿爾卑斯山山脈等,建議你最好熟記一些常見國家的經緯度范圍,例如: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一些經常在題型中出現的國家。另外你還要關注國際時事,那些成為國際焦點的國家也有可能出現在本年的高考命題中!!!

❺ 高中世界地理歐洲的重要知識點

世界地理知識點總結如下:

(一)世界上的陸地與海洋
海陸面積與比率:地球表面總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為1.49億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29%,海洋面積為3.61億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71%。
地球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其中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東半球,大洋洲介於亞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為太平洋和印度洋所環繞。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極洲絕大部分在南極圈內,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環繞.
拉丁美洲含義和范圍:按照語言使用情況,人們通常把美國以南主要使用拉丁語南美洲地區叫做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人們又合稱為美洲。
各大洲之間陸地上的主要界線:
歐洲與亞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南美洲與北美洲——巴拿馬運河。g
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
四大洋:按面積大小依次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
大西洋位於歐洲、南北美洲和非洲之間。
印度洋位於亞洲、非洲、南極洲和大洋洲之間。
北冰洋位於北極圈內,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三大洲所包圍。
(二)亞 洲
1.亞洲概況
亞洲是世界第一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3。
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臨地中海和黑海。東部和東南部島嶼環列,自北而南有千島群島、庫頁島、日本群島、台灣島和菲律賓群島。南部有三大半島,自東而西是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東南和南部海面還有許多島嶼如馬來群島。亞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約佔全洲面積3/4,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南有德於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的外圍。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亞洲地勢起伏很大,有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和世界最低的死海窪地,整個地勢為中部高,逐步向四周傾斜的形勢。
亞洲的大河主要發源於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注入北冰洋的大河在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注人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和循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恆河、印度河等。著名的湖泊有: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也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
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十分顯著。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中部和西部為溫帶大陸性氣侯;西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式氣候;北部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極地氣候。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區為高寒氣候及垂直氣候帶.
亞洲有48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和西亞、中亞和北亞。
2.東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的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和蒙古五個國家.
日本:位於亞洲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側的一個群島國家.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統稱日本群島。北方四島為前蘇聯佔領,現仍被俄羅斯佔領。人口1.2億多,是個地狹人稠的國家。日本屬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國土總面積3/4。關東平原為最大平原。海岸線曲折、多優良,著名的海港有神戶和橫濱。多火山、地震,富士山為活火山。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礦藏資源貧乏。屬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冬季溫和夏季涼爽。
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等
日本經濟有以下三方面特點:①資源貧乏,對外依賴性大。②生產力分布極不平衡,工業大部分集中在本州南部太平洋沿岩地區,京濱區(東京一橫濱)、販神區(大皈一神戶)、名古屋區、九州島州北部和懶戶內海沿岸是日本主要工業區。③農業生產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但現代化水平較高。
朝鮮:為多山的半島國家,四臨黃海,東瀕日本海,北面隔鴨綠江和圖門江與我國接壤,東北部與俄羅斯相鄰,南部與韓國接壤。面積12.3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2100萬季風氣候顯著,有豐富的森林和礦產資源。朝鮮北部重工業較發達,主要工業部有電力、機械、化學、紡織等,還有棉花、煙草等經濟作物。高麗人參是著名特產。此外還盛產蘋果。首都平壤人口約200萬是朝鮮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韓國:為多山的半島國家,西臨黃海,東瀕日本海,北部與朝鮮接壤。面積99000平方千米,人口4300多萬。全稱大韓民國,於1948年成立。海洋性氣候特點顯著。森林資源、水力資源、沿海水產及海鹽資源豐富。近二十年來經濟發展很快,工業部門主要有石油化工、電工、機械。化學、造船、電子等部門;農業以種植水稻、大麥為主。首都漢城,人口837萬,為韓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仁川、釜山是主要海港。
蒙古:介於中國、俄羅斯兩國間,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1500米,氣候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多戈壁沙漠,經濟以畜牧業為主,首都烏蘭巴托,是畜產品加工中心。
3.東南亞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有11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和東帝漢。
東南亞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交通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是十字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東南亞是世界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有天然橡膠、油棕、椰子、蕉麻、金雞納、胡椒等經濟作物。礦產主要有錫和石油。中南半島的平原地區是稻十的重要產地。此外,東南亞還是華僑和華裔最多的地區,佛教盛行的地區。
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棕油、錫居世界首位;菲律賓的椰子、蕉麻佔世界首位,泰國的稻米大量出口,天然橡膠、錫和抽木為泰國四大物產。稻米、袖木、紫檀都是緬甸的重要出口物資。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有「千島之國」之稱。印尼是世界金雞納霜和木棉的最大產地。
新加坡:是一個著名的花園城市國家。經濟以轉口貿易和航運為基礎,發展了煉油、造船、電子、紡織、食品等工業。旅遊業收人是新加坡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由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於1967建立,簡稱東盟。汶萊在1984年加人,越南在1995年加人,寮國和緬甸在1997年加人,柬埔寨在1999年加人。在成立初期,東盟強調用和平手段解決區域內部爭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探索經濟合作途徑。在80年代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
4 南亞
南亞:是指從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到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共8個國家:北部有尼泊爾、錫金、不丹三個內陸山國,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臨海國;南部印度洋上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兩個島國。由於喜馬拉雅山脈把南亞跟亞洲其他地區隔開,使南亞在地理上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所以也稱南亞次大陸。南亞有三大河流:印度河、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南亞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屬熱帶季風氣候。南亞東北部,地處西南季風的迎風面,降水豐沛,乞拉朋齊降水量達11000毫米,為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印度:大部分在印度半島上面,東北部和西北部與我國為鄰,印度洋三面環繞,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10億,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是世界上的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國之一。首都新德里,加爾各答是最大的城市和麻紡工業中心,盂買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紡織工業中心。印度的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麥。
巴基斯坦:為灌溉農業發達的國家,首都是伊斯蘭堡,卡拉奇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海港和工業中心;也是重要的國際航空站,位於南部沿海。
5.中亞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坦、土庫曼、塔吉克五國。
中亞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D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流湖,位於中亞的西部。
中亞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有煤、鐵和有色金屬、石油、天然氣等。
早在古代,中亞就是亞歐大陸東西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著名的古代「絲綢之路』就是從中亞南部穿過。現在,鐵路交通東起中國太平洋沿岸,西達歐洲大西洋沿岸,中亞位於聯系太平洋和大西洋、橫貫亞歐大陸的由鐵路構成的「亞歐大陸橋」的中心環節。
哈薩克:是中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首都是阿拉木圖。
烏茲別克斯:首都是塔什干。盛產棉花有「白金之國」之稱。
吉爾吉斯坦:首都是比什凱克。
土庫曼:首都是阿什哈巴德。
塔吉克:首都是杜尚別。
6.西亞
西亞: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十亞平原和小亞細亞半島,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伊朗、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塞普勒斯、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西亞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處,位於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裏海之間,所以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
西亞有重要的海峽和運河,蘇伊士運河溝通廠地中海和紅海,連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土耳其海峽(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峽、達達尼爾海峽)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門戶。曼德海峽是印度洋進人紅海的要道。霍爾木茲海峽是石油運輸的要道。
西亞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世界上的阿拉伯人主要聚集在西亞和北非。
西亞還是世界石油寶庫,以波斯灣為中心的巨大石油帶是當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產區,波斯灣沿岸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重要石油生產國,西亞生產的石油90%以上供輸出,石油輸出量約佔世界石油總輸出量的60%,主要輸往西歐、日本和美國。
灌溉農業和畜牧業:農業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綠洲上。椰棗是綠洲農業的代表植物,是伊拉克等國的出口特產。西亞畜牧業較發達,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產品都很著名。用羊毛織成的地毯,是伊朗等國的出口商品
(三)非 洲
1.非洲概況
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歐洲的南面;東臨印度洋及紅梅,西面和北面臨大西洋和地中海。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海岸平直,西面的幾內亞灣是非洲最大的海灣,東南面的馬達加斯加島是非洲最大的島嶼,東南的索馬里半島有「非洲之角」之稱。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東部和南部分布著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山脈有阿特拉斯山和德拉肯斯堡山分布在西北部和東南部,非洲最高峰是乞力馬扎羅山。縱貫東非高原和衣索比亞高原的東非裂谷帶經紅海延伸到亞洲的約旦地溝,長約6000千米,帶內多連串湖泊和火山、地震,東非裂谷帶有陸地表面「最大傷疤」 之稱。北非分布著面積達770萬平方千米的撒哈拉大沙漠。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
非洲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和贊比西河四大河流,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流程最長的河流。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
非洲有「富饒大陸」的稱號,非洲的礦產種類多,儲量大,南部非洲盛產黃金和金剛石,撒哈拉區和幾內亞灣沿岩盛產石油,扎伊爾與尚比亞毗鄰處有舉世聞名的「銅帶」,阿特拉斯區是世界最大的磷酸鹽蘊藏區,非洲還是熱帶作物咖啡、椰棗、油棕和香蕉的故鄉。
非洲還是黑人的故鄉,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沙漠以北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在南部非洲有歐洲移民的後裔。
非洲現在56個國家和地區,按照地理方位,把非洲分為北非、西非、中非、東非和南非五部分。
2.北非
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礦藏有磷。錳、石油和天然氣等。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臨地中海和紅海,有蘇伊土運河連接兩海,並以蘇伊士運河作為亞非兩洲的分界線。埃及的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尼羅河灌溉兩岸及三角洲,成為一條「綠色的走廊」,尼羅河三角洲盛產的長絨棉世界著名。首都開羅是非洲最大城市,亞歷山大中是埃及主要港口。
3.西非
指幾內亞灣沿岸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已獨立國家有茅利塔尼亞、奈及利亞、幾內亞、賴比瑞亞、迦納、馬里、尼日等。礦藏有:黃金(迦納)、鉛土礦(幾內亞),還有金剛石、鐵、銅、錫、認鈾、石油等。奈及利亞盛產油棕,棕油的產量和出口量在世界均占重要地位。首都拉各斯。
4.中非
中非有扎伊爾、剛果、安哥拉、中非等國家。熱帶高級哺乳動物,如大猩猩、河馬、非洲象、斑馬、長頸鹿等是非洲珍奇動物。
扎伊爾是中部非洲最大的國家。金剛石的產量佔世界首位。首都金沙薩。
5.東非
主要指衣索比亞高原和東非高原,主要國家有:衣索比亞、索馬里、肯亞、坦尚尼亞等。索馬里半島被稱為「非洲之角」,經濟以畜牧業為主,首都摩加迪沙。衣索比亞盛產咖啡。坦尚尼亞是世界上出產劍麻和丁香著名的國家,首都達累斯薩拉姆。
6.南非
包括尚比亞、莫三比克、南非、納十比亞、馬達加斯加等國家和地區。繞過好望角的航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西方稱這條航線為「海上生命線」。
南非位於南非高原南部,大部分是黑人,白人有荷蘭人、英國人的後代;首都比勒陀利亞;南非盛非黃金和鑽石,也是世界主要產鈾國之一,臨近好望角的開普敦是南非最大港口。
(四)歐洲
1.歐洲概況
位於亞洲西面,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是歐亞大陸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個大半島。
歐洲海岸曲折多港灣,主要內海有南部的裏海、愛琴海、亞得里亞海和北部的波羅的海;主要海峽有西南端的直布羅陀海峽和西部的英吉利海峽。
歐洲主要半島有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南部的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和伊比利
亞半島;主要島嶼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和冰島,南部的西西里島和撒丁島。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海,直布羅陀海峽是歐非兩洲的分界線
歐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佔全洲面積的2/3,阿爾卑山是歐洲南面的年輕褶皺山系。歐洲有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為中心的大陸冰川和阿爾卑斯山脈為中心的山嶽冰川,冰川地形廣布。
歐洲的氣候溫和濕潤,西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氣候,向東過渡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南
歐洲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北冰洋沿岸為苔原氣候。
歐洲河網稠密,水量豐富,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也是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河流,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
歐洲的居民絕大部分屬白色人種,語言屬印歐語系,分拉丁語、日耳曼語、斯拉夫語三個語族。歐洲經濟共同體是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組成的一個政治和經濟聯盟。目前已有12個國家參加。歐洲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城市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長率低的一洲。
歐洲現共有44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分為五部分:東歐、西歐、南歐、北歐與中歐。
2.南歐
南歐指巴爾干、亞平寧和伊比利亞三個半島和附近一些島嶼。有西班牙、葡萄牙、摩納哥、安道爾、義大利、聖馬利諾、梵蒂岡、馬爾他、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南斯拉夫、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等17個國家。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亞平寧半島上的義大利\巴爾干半島的羅馬尼亞等國是面積較大的國家。摩納哥安道爾、梵帝岡、聖馬利諾、馬爾他等是世界上面積少、人口最少的幾個國家。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義大利:首都羅馬位於半島四側,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中心;有許多古羅馬帝國的古跡,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威尼斯位於東北部沿海,是著名的水上城市。
3.西歐
西歐:瀕臨大西洋和北海,范圍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六國。北海是世界著名漁場。西歐是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二次大戰期間,西歐受到消弱。戰後,西歐一些國家在經濟貿易方面採取了一些共同政策,組成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英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四部分組成。英國是西歐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倫敦跨泰晤士河兩岸,是英國首都和最大港口,也是全國新興工業、金融、貿易。交通和文化中心。著名工業中心: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
法國:整個領土大致呈六邊形。法國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農業,巴黎盆地是法國最重要的工業區,洛林鐵礦區和里爾煤礦區是傳統的鋼鐵工業區。鋼鐵工業中心有敦刻爾克和福斯。法國的鐵、鋁、鈾的藏量居歐洲前列。法國是歐洲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首都巴黎,馬賽是地中海沿岸的最大港口和煉鋁工業中心。
4.北歐
北歐:地處高緯,包括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冰島五國和法羅群島(丹)。北極因通過挪威、瑞典和芬蘭的北部,芬蘭因境內湖群密布,所以被稱為「千湖之國」。北歐五國部有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以瑞典面積最大人口最多,首都斯德哥爾摩綠化面積大,環境幽美。經濟以冶金、木材加工和造船為主。挪威的漁業、航運久負盛名,石油為新興工業。芬蘭是紙漿和紙張的重要出口國。丹麥的經濟支柱是乳肉畜牧業和家禽養殖業。冰島是以漁業為主的國家。
5.中歐
中歐位於阿爾卑斯山脈和北海、波羅的海之間,由德國、瑞土、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和列支敦士等九國組成。
德國:二戰後,德國分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兩德重新統一,稱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首都柏林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德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業區為魯爾區和薩爾區,工業中心有慕尼黑、科隆、漢堡、萊比錫和柏林。
瑞士:瑞士經濟發達,以技術水平高的鍾表、精密儀器、精密機床等著名。日內瓦是著名游覽城市,首都為伯爾尼。
6.東歐
東歐也就是前蘇聯的歐洲部分。它們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俄羅斯: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1.5億中,俄羅斯人佔81%以上,有100多個民族中通用語言是俄語。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地處高緯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位於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主要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等,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歐洲部分是它的政治、經濟核心地區,全國大部分工業、人口和城市集中在那裡。兩大工業區:一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二是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
首都莫斯科是俄羅斯最大城市和綜合工業中心也是交通中心,主要港口聖彼得堡濱芬蘭灣,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主要港口,摩爾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終年不凍港。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烏克蘭:首都基鋪。
摩爾多瓦:首都基希必烏。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五)北 美 洲
1.概述
北美洲位於西半球的北部。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東北隔丹麥海峽、格陵蘭海與歐洲相望,南以巴拿馬運河同南美洲分界,范圍主要包括北美大陸、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為世界第三大洲。
北美洲海岸曲折,多島嶼、半島與海灣。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東南部的西印度群島環繞形成的加勒比海是大西洋經巴拿馬運河通往太平洋的要道。
北美洲的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為低緩的高地。
北美洲的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東西兩岸的氣候有明顯的差異性:太平洋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式氣候;墨西哥灣沿岸為亞熱帶濕潤氣候;中美地峽及印度洋群島為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北冰洋沿岸為極地氣候。寒潮與大西洋上的颶風是北美洲的災害性天氣。
北美有廣闊的溫帶草原和溫帶森林。中部平原有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發源於美國北部的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
北美洲有三億六千多萬人口,種族成份復雜,有白、黃、黑三大人種,也有混血人種。白人佔80%以上,印第安人是北美的原有居民,歐洲殖民者到達之後,對印第安人進行屠
殺,現在僅有幾十萬人。北部寒冷地區住著因紐特人,南部中美洲以黑人和混血人種為
主。
北美洲有37個國家和地區,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是其中面積較大的國家。
北美自由貿易區:為了形成一個與歐盟相抗衡的共同幣場,1998年1月1日,美國和加拿大正式簽署「美加自由貿易協定」,1991年6月,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就建立美、加、墨自由貿易區開始談判,於1991年1月建成北美自由貿易區,井決定於15年內分階段取消關稅壁壘,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經濟集團。不過,北美貿易區並沒有完全局限於北美洲,1994年12月在邁阿密召開的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上,決定於2005年建立一個包括北美、中美和南美的「美州自由貿易區」。
2.加拿大
位於北美洲北部,三面臨海,北極圈通過北部,地廣人稀。面積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紙漿產量和新聞紙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紐芬蘭漁場是世界大漁場之一。勞倫高地,被稱為「礦藏寶庫」。在北冰洋沿岸分布著少數因紐特(愛斯基摩)人,以漁業和狩獵為主,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北的居民。
首都握太華位於東南部是全國政治中心。多倫多是全國第一大城幣和金融中心。蒙特利爾是全國最大港口,溫哥華是太平洋沿岸海港。
3.美國
(1)位置和居民 美國領土的主要部分在北美洲中部,北接加拿大,南臨墨西哥灣,並與墨西哥接壤。東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與太平洋上的夏威夷也是美國領土。全國而積936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7億。美國居民絕大部分是歐洲白種人移民的後裔。有色人種居民有黑人、印第安人等。華人和華僑也不少。
(2)礦產資源 美國的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石油、銅、鉛。鋅等。
(3)農業的現代化和專門化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它生產的小麥、大豆、玉米、棉花、煙草、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不僅能滿足本國需要,還有大量糧食出口,成為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
美國從事農業的人,不到全國人口的3%。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耕種、灌溉、施肥、鋤草、收割、脫粒、貯藏、運輸全部機械化,效率高,產量大。
美國農業的另一特點是地區產專門化。根據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市場需要,美國農業生產可分為棉花帶、玉米帶、小麥帶、乳畜帶、畜牧和灌溉農業區等主要農業帶或農業區。
(4)工業分布和主要城市 美國工業現代化的程度很高,工業生產總值居世界首位,鋼鐵、汽車、宇航、飛機、石汕、電子、化學等工業都居世界前列。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數量最多。產值最大的國家,也是進口小汽車、鋼鐵、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美國工業分布,可分為三大地區。
①東部地區 這里的阿巴拉契亞山區有豐富的煤礦,五大湖西部有大量的鐵礦,大西洋沿岸有許多優良海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運便利,是全國的鋼鐵、汽車、化學等工業的集中分布區。
紐約是本區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港口。聯合國總部設在紐約。首都華盛頓,工業、交通中心芝加哥也在本區。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在開發區應用新資源、新技術的基礎L,加快了南部和西部工業的發展,形成了新的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業區。這就是人們常講的「陽光地的興起。
②南部地區 這里是美國新興的石油、飛機、宇航、電子等工業的分布區。其中,墨
西哥灣西北是美國主要的石油產地,休斯敦是南部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和發展中心。
③西部地區 美國的居民和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帶。其中,加利福尼亞州是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宇航、電子、飛機製造等工業發展較快;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矽谷」是新興電子工業中心;洛杉礬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主要生產飛機、精密機械等;好萊塢是美國電影、電視工業中心。
4.墨西哥
位於美國南部,北回歸線穿過中部。五十是墨西哥的主要糧食作物,墨西哥是玉米的故鄉。首都墨西哥城,人口l000多萬,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5.中美洲
包括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和貝里斯七個
國家。中美洲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巴拿馬運河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重
要的海上通道、中美洲盛產香蕉、咖啡,是世界上香蕉生產的集中地區。
6.西印度群島
位於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大西洋之間,有古巴、海地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古巴
以生產甘蔗著名。

❻ 關於 高中地理 德國魯爾區 的題 要高難度的題 最好是 選擇題 和 綜合題

地理題嘛 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只要牢記幾個知識點 所有有關的題都是專手到擒來。
關於德國魯屬爾區,我們要關注的有以下幾點:
1.因為魯爾區是在二戰後發展起來的,面對經濟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慢慢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因此綜合題中比較常考的就是 魯爾區環境危機的解決方案以及對我們的啟示。
2.注意魯爾區的這一片的城市帶,以及它們的發展模式
3.魯爾河與埃姆舍河(注意記住圖形,以防選擇題中問下圖中是那條河以及這條河所在的工業區是哪一個)
4.注意魯爾區的煤炭運輸路線。海路和陸路,考試常考,比如要運到阿姆斯特丹港,需要走那條路線啊 經過哪裡啊···
5.魯爾區現在的發展體系是什麼?工業體系神馬的,就是以什麼為主什麼為輔。
6.為什麼魯爾區的地理位置很占優勢?就從水路啊 運輸啊 資源啊 周邊城市的帶動啊答就好了。

這些點書上都有標准答案的。

(還有其他的知識點lz發揮好了O(∩_∩)O~)

要相信區域地理是沒有什麼標准答案可言的 只要知識點都涉及到就行了 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就更好咯!!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O(∩_∩)O~
還有什麼問題再說啊···

❼ 求高中地理重要國家及首都,高考可能考到的。

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名稱

國家country 首都(capital)
阿富汗 Afghanistan 喀布爾 Kabul
孟加拉國 Bangladesh 達卡 Dhaka
不丹 Bhutan 廷布 Thimphu
緬甸 Burma 仰光 Rangoon
柬埔寨 Cambodia 金邊 Phnom Penh
中國 China 北京 Beijing/香港 Hong Kong/
台灣 Taiwan/澳門 Macau
印度 India 新德里 New Delhi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雅加達 Jakarta
日本 Japan 東京 Tokyo
寮國 Laos 萬象 Vientiane
馬來西亞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馬爾地夫 Maldives 馬累 Male (Maale)
蒙古 Mongolia 烏蘭巴托 Ulaanbaatar
尼泊爾 Nepal 加德滿都 Kathman
朝鮮 North Korea 平壤 P'yongyang
巴基斯坦 Pakistan 伊斯蘭堡 Islamabad
菲律賓共和國 Philippines 馬尼拉 Manila
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 Singapore
韓國 South Korea 首爾 Seoul
斯里蘭卡 Sri Lanka 科倫坡 Colombo
泰國 Thailand 曼谷
土耳其 Turkey 安卡拉 Ankara
越南 Vietnam 河內 Hanoi
汶萊 斯里巴加灣市
巴勒斯坦 Palestine 無
錫金 Sikkim 甘托克

世界各國及首府中英文對照-歐洲

國家(coutry) 首都名稱(capital)
阿爾巴尼亞 Albania 地拉那 Tirana
奧地利 Austria 維也納 Vienna
比利時 Belgium 布魯塞爾 Brussels
保加利亞 Bulgaria 索非亞 Sofia
克羅埃西亞 Croatia 薩格勒布 Zagreb
塞普勒斯 Cyprus 尼克西亞 Nicosia
丹麥 Denmark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芬蘭 Finland 赫爾辛基 Helsinki
法國 France 巴黎 Paris
德國 Germany 柏林 Berlin
希臘 Greece 雅典 Athens
匈牙利 Hungary 布達佩斯 Budapest
冰島 Iceland 雷克亞未克 Reykjavik
愛爾蘭 Ireland 都柏林 Dublin
義大利 Italy 羅馬 Rome
列支敦斯登 Liechtenstein 瓦杜茲 Vaz
盧森堡 Luxembourg 盧森堡 Luxembourg
馬其頓 Macedonia Skopje
馬爾他 Malta 瓦萊塔 Valletta
摩納哥 Monaco 摩納哥 Monaco
荷蘭 Netherlands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挪威 Norway 奧斯陸 Oslo
波蘭 Poland 華沙 Warsaw
葡萄牙 Portugal 里斯本 Lisbon
羅馬尼亞 Romania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俄羅斯 Russia 莫斯科 Moscow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Ljubljana
西班牙 Spain 馬德里 Madrid
瑞典 Sweden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瑞士 Switzerland 伯爾尼 Bern
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倫敦 London
United Kingdom
南斯拉夫 Yugoslavia 貝爾格萊德 Belgrade

世界各國及首府中英文對照-大洋州

國家(country) 首都(capital)
澳大利亞 Australien 堪培拉 Canberra
斐濟 Fidschi 蘇瓦 Suwa
吉里巴斯 Kiribati 塔拉瓦 Tarawa
諾魯 Nauru 亞倫 Yaren
紐西蘭 Neuseeland 惠靈頓 Wellington
巴布亞紐幾內亞 莫爾茲比港 Moreaby
Papua-Neuguinea Port
索羅門群島 Salomonen 霍尼亞拉 Honiara
湯加 Tonga 努庫阿洛法 Nuku′alofa
萬那杜 Vanuatu 維拉港 Vila
西薩摩亞 Westsamoa 阿皮亞 Apia

世界各國及首府中英文對照-美洲

國家(Country) 首都(capital)
安圭拉島 Anguilla The Valley
安提瓜島Antigua and Barbuda 聖約翰 Saint John's
阿根廷 Argentina 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巴哈馬 The Bahamas 拿騷 Nassau
巴貝多島 Barbados 布里奇頓 Bridgetown
貝里斯 Belize 貝爾莫潘 Belmopan
百慕大群島 Bermuda 哈密爾頓 Hamilton
玻利維亞 Bolivia 拉巴斯 La Paz
巴西 Brazil 巴西利亞 Brasilia
英屬維爾京群島 羅德城 Road Town
British Virgin Islands
加拿大 Canada 溫哥華 Ottawa
智利 Chile 聖地亞哥 Santiago
哥倫比亞 Colombia 巴哥達 Bogota
哥斯大黎加 Costa Rica 聖約瑟 San Jose
古巴 Cuba 哈瓦那 Havana
多米尼加 聖多明各 Santo Domingo
Dominican Republic
厄瓜多 Ecuador 基多 Quito
薩爾瓦多 El Salvador 聖薩爾瓦多 San Salvador
格陵蘭 Greenland Nuuk (Godthab)
格瑞那達 Grenada 聖喬治 Saint George's
瓜德羅普島 Guadeloupe 巴斯特爾 Basse-Terre
瓜地馬拉 Guatemala 瓜地馬拉 Guatemala
蓋亞那 Guyana 喬治敦 Georgetown
海地 Haiti 太子港 Port-au-Prince
宏都拉斯 Honras 特古巴加爾巴 Tegucigalpa
牙買加 Jamaica 金斯敦 Kingston
馬提尼克島 Martinique 法蘭西堡 Fort-de-France
墨西哥 Mexico 墨西哥城 Mexico
蒙特塞拉特島 Montserrat 普利茅斯 Plymouth
尼加拉瓜 Nicaragua 馬那瓜 Managua
巴拿馬 Panama 巴拿馬城 Panama
巴拉圭 Paraguay 亞松森 Asuncion
秘魯 Peru 利馬 Lima
波多黎各島 Puerto Rico 聖胡安 San Juan
聖露西亞島 St. Lucia 卡斯特里 Castries
聖文森特島 金斯敦 Kingstown
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蘇利南 Suriname 帕拉馬里博 Paramaribo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西班牙港 Port-of-Spain
Trinidad and Tobago
特克斯群島和凱科斯群島 大特克 Grand Turk
Turks and Caicos Islands
美國 United States 華盛頓 Washington, DC
烏拉圭 Uruguay 蒙得維的亞 Montevideo
委內瑞拉 Venezuela 加拉加斯 Caracas
美屬維爾京群島 夏洛特阿馬利亞 Charlotte Amalie
Virgin Islands

世界各國及首府中英文對照-非洲

國家(Country) 首都(capital)
阿爾及利亞 Algeria 阿爾及爾 Algiers
安哥拉 Angola 羅安達 Luanda
貝南 Benin 波多諾夫 Porto-Novo
波札那 Botswana 哈伯羅內 Gaborone
蒲隆地 Burundi 布瓊布拉 Bujumbura
喀麥隆 Cameroon 雅溫得 Yaounde
中非 班吉 Bangui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查德 Chad 恩賈梅納 N'Djamena
剛果共和國 Congo Rep. 布拉柴維爾 Brazzaville
吉布地共和國 Djibouti 吉布地 Djibouti
埃及 Egypt 開羅 Cairo
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 馬拉博 Malabo
厄利垂亞 Eritrea 阿斯馬拉 Asmara
衣索比亞 Ethiopia 亞的斯亞貝巴 Addis Ababa
加彭 Gabon 利伯維爾 Libreville
甘比亞 The Gambia 班珠爾 Banjul
迦納 Ghana 阿克拉 Accra
幾內亞 Guinea 科納克里 Conakry
幾內亞比索共和國 比紹 Bissau
Guinea-Bissau
肯亞 Kenya 內羅畢 Nairobi
賴索托 Lesotho 馬塞盧 Maseru
賴比瑞亞 Liberia 蒙羅維亞 Monrovia
利比亞 Libya 的黎波里 Tripoli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 安塔那利佛 Antananarivo
馬拉維 Malawi 利隆圭 Lilongwe
馬里 Mali 巴馬科 Bamako
模里西斯 Mauritius 路易港 Port Louis
茅利塔尼亞 Mauritania 努瓦克肖特 Nouakchott
摩洛哥 Morocco 拉巴特 Rabat
莫三比克 Mozambique 馬普托 Maputo
納米比亞 Namibia 溫得和克 Windhoek
尼日 Niger 尼亞美 Niamey
奈及利亞 Nigeria 拉各斯 Abuja
留尼旺島 Reunion 聖但尼 Saint-Denis
剛果民主共和國(扎伊爾) 金沙薩 Kinshasa
Republic of the Congo
盧安達 Rwanda 基加利 Kigali
聖多美及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 聖多美 Sao Tome
Sao Tome and Principe
塞內加爾 Senegal 達喀爾 Dakar
塞席爾 Seychelles 維多利亞 Victoria
塞拉里昂 Sierra Leone 弗里敦 Freetown
索馬里 Somalia 摩加迪沙 Mogadishu
南非 South Africa 比勒陀利亞Pretoria
蘇丹 Sudan 喀土穆 Khartoum
史瓦濟蘭 Swaziland 姆巴巴內 Mbabane
坦尚尼亞 Tanzania 達累斯薩拉姆 Dar es Salaam
多哥 Togo 洛美 Lome
突尼西亞 Tunisia 突尼西亞 Tunis
烏干達 Uganda 坎帕拉 Kampala
西撒哈拉 Western Sahara 無
尚比亞 Zambia 盧薩卡 Lusaka
辛巴威 Zimbabwe 索爾茲伯里 Harare

❽ 高中世界地理專題——德國 知識點整理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它周圍有9個鄰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德國是東西歐之間和斯堪的納維亞與地中海之間的交通樞紐,其間水、陸、空道路條條通過德國。作為歐盟和北約的一員,德國被稱為「歐洲的走廊」。

德國的國土面積為35.7萬平方公里。南北之間的直線最遠相距876公里,東西之間相距640公里。最外的邊境點是:北部是濟耳特島上的理斯特,西部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塞爾夫康特,南部是巴伐利亞州的奧伯斯特道夫,東部是薩克森州的泰斯卡。德國的邊境線全長為3758公里。按面積計算,德國小於法國和西班牙。

德國的地形異常多樣,秀麗動人,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以及遼闊寬廣的平原。從北到南可劃分為五大地形區:「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以及「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德低地」的特點是湖泊星羅棋布,丘陵起伏不定的沿海岸、高燥地、黏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肥沃黃土地錯落混雜。

北海海岸的低濕地一直延伸至沿海岸高燥地邊緣有狹長海灣、環礁湖等美麗的海岸。至於沿波羅的海地區有一部分是平緩沙灘,一部分是多岩的陡峭海岸。在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是被稱為「荷爾史泰恩的瑞士」(HolsteinischeSchweiz)的低矮丘陵地。

「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將德國的北部同南部隔開,中萊茵峽谷和黑森窪地(diehessischeSenken)是南北交通的天然准線,哈茨山(dieGebirgsinseldesHarzes)位於德國心臟地區,東邊是重要的森林地帶。

「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黑森林」(Schwarzwald)、奧登森林(Odenwald)和「施佩薩爾特山」(Spessart)。貫穿德國南北交通最重要的樞紐--萊茵河,在賓根(Bingen)與波昂之間的峽谷中蜿蜒流過,再穿出萊茵頁岩山區。該山區的高地土壤較貧瘠,人煙也較稀少。

「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巴伐利亞高原的一部份,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大湖泊,以及遼闊的碎石平原。該地區的典型特徵是沼澤地、圓形山頂式的湖泊丘陵帶,以一些小村莊。

「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里有許多風景如畫的湖泊,如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國王湖」(K?nigssee)以及加美許—帕坦(Garmisch-Partenkirchen)或是Mittenwald等旅遊勝地。

德國氣候

德國的緯度相當於中國的黑龍江省。德國位於大西洋和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西風帶,溫差不算大。冬季無寒冬,夏季無酷暑。冬季多雨水,陰天多陽光少。早晚溫差大。冬季平均溫度在平原低地1.5°C與山區零下6°C之間,七月份平原低地平均溫度為18°C,南方有屏障的山谷為20°C左右。較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上巴伐利亞一帶,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風。旅行時請帶好雨具。

❾ 關於西歐的地理高考題

歐洲中南部大山脈,是一條不甚連貫的山系中的一小段,該山系自北非阿特拉斯延伸,穿過南歐和南亞,直到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從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後再向東-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阿爾卑斯山脈遍及下列6個國家的部分地區∶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僅有瑞士和奧地利可算作是真正的阿爾卑斯型國家。阿爾卑斯山脈長約1,200公里(750哩),最寬處201公里(125哩)以上,是西歐自然地理區域中最顯要的景觀。
雖然阿爾卑斯山脈並不像其他第三紀時期隆起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安地斯山脈和落磯山
阿爾卑斯山脈脈等,那樣高大,然而它對說明重大地理現象卻很重要。阿爾卑斯山脊將歐洲隔離成幾個區域,是許多歐洲大河(如隆河、萊茵河和波河)和多瑙河許多支流的發源地。從阿爾卑斯山脈流出的水最終注入北海、地中海、亞得里亞海和黑海。由於其弧一般的形狀,阿爾卑斯山脈將歐洲西海岸的海洋性氣候帶與法國、義大利和西巴爾干諸國的地中海地區隔開。
經過多少世紀演變出來的與眾不同的阿爾卑斯型畜牧經濟,自19世紀以來已有改變,這里以當地原料和發展水電為基礎已興辦起工業。阿爾卑斯山脈已經成為數百萬歐洲人和其他世界各地觀光客的夏季和冬季游樂場。阿爾卑斯山脈脆弱的自然和生態環境受到如此巨大的人流沖擊,已成為世界上受威脅最嚴重的山脈之一。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大的山脈。位於歐洲南部。呈一弧形,東西延伸。長約1200多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山勢雄偉,風景幽美,許多高峰終年積雪。晶瑩的雪峰、濃密的樹林和清澈的山間流水共同組成了阿爾卑斯山脈迷人的風光。歐洲許多大河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為旅遊、度假、療養勝地。
阿爾卑斯山脈的氣候成為中歐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南歐亞熱帶氣候的分界線。山地氣候冬涼夏暖。大致每升高200米,溫度下降1℃,在海拔2000米處年平均氣溫為0℃。整個阿爾卑斯山濕度很大。年降水量一般為1200~2000毫米。海拔3000米左右為最大降水帶。邊緣地區年降水量和山脈內部年降水量差異很大。海拔3200米以上為終年積雪區。阿爾卑斯山區常有焚風出現,引起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而造成災害。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許多河流的發源地和分水嶺。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都發源於此。山地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又有利於發電。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這條聳立在歐洲南部的著名山脈,西起法國東南部的尼斯附近地中海海岸,呈弧形向北、東延伸,經義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斯登、德國西南部,東止奧地利的維也納盆地。總面積約22萬平方千米。長約1200千米,寬120~200千米,東寬西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山脈主幹向西南方向延伸為比利牛斯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寧山脈,向東南方向延伸為迪納拉山脈,向東延伸為喀爾巴阡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可分為3段。西段西阿爾卑斯山從地中海岸,經法國東南部和義大利的西北部,到瑞士邊境的大聖伯納德山口附近,為山系最窄部分,也是高峰最集中的山段。在藍天映襯下潔白如銀的勃朗峰(4810米)是整個山脈的最高點,位於法國和義大利邊界。中段中阿爾卑斯山,介於大聖伯納德山口和博登湖之間,寬度最大。有馬特峰(4479米)和蒙特羅莎峰( 4634米)。東段東阿爾卑斯山在博登湖以東,海拔低於西、中兩段阿爾卑斯山。

❿ 高中地理:德國魯爾區的區位優勢

1.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形平坦
2.處於交通十字路口,水陸交通便利
3.接近原料產地
4.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