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地質儲量怎麼得到
『壹』 儲量預測模型
2.5.1.1 發現史模型法預測儲量發現趨勢
根據盆地油氣儲量發現史與相鄰地區油氣儲量發現規律的比較分析,並結合盆地的地質條件,建立盆地儲量發現階段的劃分模式。分析國內外含油氣盆地油氣儲量發現規律,認為其油氣勘探和儲量發現過程具有漸進性、階段性和長期性。一般認為,盆地儲量發現高峰期可能在探明程度達到30%~35%時結束,在高峰期內的年探明速度一般在1.0%以上,隨著探明程度增加年探明速度會逐漸降低。
2.5.1.2 龔帕茲(Gompertz)預測模型
在油氣勘探過程中,儲量的增長必然經歷從初期的緩慢增長到勘探中期的高速增長,直到勘探後期的逐漸遞減這樣的發展演化過程。龔帕茲預測模型可以用指數方程的形式表示這種過程[54,55]:
中美石油生產與消費歷史對比研究
式中的求和是對α年來所有儲量數據進行的,這樣可以求得每年相對前一年的儲量增長的比例。如果α取90,就可以求出油氣田在90年裡的儲量增長系數。
USGS在研究中所採用的儲量增長函數是石油儲量增長函數和天然氣儲量增長函數的平均值,並假定儲量增長系數在油田發現90年後為1.0,即油田發現並開采90年後就沒有儲量增長了[59~62]。圖2.4為儲量增長函數的曲線特徵。
USGS儲量增長預測方法的流程見圖2.5。
『貳』 油田的地質儲量是怎樣算出來的
在石油勘探的不同階段都要進行儲量估算或計算。為了給油田開發做好准備,必須提供比較准確的地質儲量。所提交的地質儲量是石油勘探最終成果的綜合反映,是油田開發的物質基礎。
計算儲量有好幾種方法,一般採用容積法、物質平衡法和統計法。
容積法應用比較廣泛,只要把含油麵積圈定準確,把第一性資料求准,就可以算出可靠的儲量。物質平衡法是在油田開采一個階段以後才能應用,在油層性質差別很大時,准確程度就不高了。統計法往往是在地下岩層比較復雜,油、水層交互出現或裂縫性油層中才使用。
這里僅就容積法介紹一下怎樣計算油田的石油地質儲量。按這種方法,首先要把各種計算參數搞清楚,每一個參數越准確,儲量也就越接近於實際。參數中最主要的是含油麵積和油層厚度。
油層厚度是指油層有效厚度,即經過油層單層試油能采出的有開采價值的原油的那些油層的厚度。
油層有效孔隙度是用岩心測量出的岩石孔隙容積占岩石總體積的百分數。我國多數油田砂岩油層孔隙度在20%左右。
含油飽和度是指在儲油岩石的孔隙體積中石油所佔體積的百分比。
原油的體積在地下油層中與地面上不同,在地下時因為原油中溶有大量氣體,體積比較大;噴到地面後,壓力降低,氣體從油中跑出,原油體積就會縮小。地下體積與地面體積之比叫做體積系數。
一些國外油田資料中所講到的石油地質儲量實際上是指可采儲量。這是考慮到地下的原油不能百分之百地采出,只計算可以采出的儲量,就是可采儲量,它不包括預計不能采出的那部分石油地質儲量。可采出的儲量與地下全部地質儲量之比叫做採收率。實際上,由於各油田特點不同,油田開發方法和採油工藝不同,採收率也不同。
油田情況基本上搞清楚了,石油地質儲量基本上計算準確了,油田就可以投入開發。到此,可以講石油勘探的任務已經基本上完成了。
但是為了進一步查明油井生產能力和開采特點,在石油勘探後期,往往要開辟生產實驗區,以取得油田開發的實際經驗。在生產實驗區里,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幾種不同的開發方式進行開采實驗,以便於比較,為油田全面開發提供依據。這樣才能制定出以地質為基礎,以生產實踐為根據,綜合考慮各種條件的符合多快好省原則的油田開發方案。
『叄』 地質資源和地質儲量一樣嗎
地質資源和地質儲抄量不一樣:
地質資源——是地質內可供人類利用的一切物質。
地質儲量geological reserves——1959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根據地質和礦產的研究程度及相應的用途所劃分的一類儲量。是指根據區域地質調查、礦床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結合已知礦產的成礦地質條件所預測的儲量。
這類儲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經必要的工程驗證,一般只能作為進一步安排及規劃地質普查工作的依據。
在礦山設計及生產部門,為區別於生產礦山的三級礦量(又稱生產礦量),一般都將礦山建設和生產以前,由地質勘探部門探明的各級礦產儲量,統稱地質儲量。對於在礦山建設及生產過程中發現的新礦體的儲量,有時也稱地質儲量。歐美各國的儲量分級中,有時也將可能儲量稱作地質儲量。前蘇聯的地質勘探工作中,有時把C2級儲量也稱地質儲量,但有時又把根據地質勘探工作查明的礦床的總儲量稱地質儲量。
『肆』 一般各省市的煤炭資源信息都怎麼披露比如說探明儲量,預計儲量,資源類型啊之類的。
1992-1995年我國進行了第三次全國煤田預測。當時已探明的地質儲量約1萬億噸,其中山西回約2600億噸,內蒙古答約2200億噸,陝西約1700億噸,新疆約950億噸,貴州約500億噸,寧夏約300億噸。(目前內蒙古探明儲量2800多億噸超過了山西)
許多煤田實際無法開發,例如:易垮塌構造,受地下水威脅的煤田,城區地下的煤。
一般都在煤炭年鑒中公布。
『伍』 eclipse的地質儲量怎麼得到
在質譜圖中,橫坐標是質核比,而縱坐標表示離子的強度,一般用相對豐度表示,即以最強峰版(基峰)為權100,其他的峰則以此為標准,確定其相對強度。 relative abundance 性質:又稱同位素豐度比(isotopic abundance ratio)。
『陸』 尋找關於地質儲量計算比較容易明白的方法
礦產儲量計算來
mineral reserves,calculation of
根據自地質勘查工作獲得的礦床資料,通過計算,以確定有用礦產的數量。這是礦產勘查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估算礦床經濟價值、確定礦山生產規模和服務年限等的基本依據。礦產儲量計算的步驟是:①通過對礦體露頭、探槽、淺井、坑道和鑽孔岩心的編錄、采樣和測試,求得儲量計算中需要的各種地質圖件及礦石的品位、體重等數據資料。②將上述各項數據資料,按三維空間坐標位置,投放到相應比例尺的地質圖件上,並按地質構造和礦化規律及礦產工業指標的要求,圈定礦體范圍。③根據礦體形態和礦石質量分布特徵,考慮勘探工程分布格局或采礦場的布局,將礦體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幾何形礦塊,用體積公式計算每一礦塊的儲量(礦塊體積×礦石平均體重×礦石平均品位),然後匯總成全礦體和全礦床的儲量。礦產儲量多以有用組分或金屬的量來表示,如若干噸鐵、若干噸銅等。以上主要指固體礦產的儲量計算方法,液體(石油、地下水等)和氣體(天然氣)礦產的儲量計算方法和有關參數不全相同。
『柒』 什麼是地質儲量
1959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根據地質和礦產的研究程度及相應的用途所劃分的一類儲量。是指根據區域地質調查、礦床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結合已知礦產的成礦地質條件所預測的儲量。這類儲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經必要的工程驗證,一般只能作為進一步安排及規劃地質普查工作的依據。在礦山設計及生產部門,為區別於生產礦山的三級礦量(又稱生產礦量),一般都將礦山建設和生產以前,由地質勘探部門探明的各級礦產儲量,統稱地質儲量。對於在礦山建設及生產過程中發現的新礦體的儲量,有時也稱地質儲量。歐美各國的儲量分級中,有時也將可能儲量稱作地質儲量。前蘇聯的地質勘探工作中,有時把C2級儲量也稱地質儲量,但有時又把根據地質勘探工作查明的礦床的總儲量稱地質儲量。
地質儲量又稱預測儲量,是指經過地質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資源數量,指根據區域地質測量、礦產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並結合已知礦產地的成礦規律進行預測的儲量。是礦產資源儲量中探明程度最差的一級儲量。根據礦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礦床地質儲量目前分為B(331)、C(332)、D(333)四級。其中B、C、D三級稱工業儲量,E(334)級稱遠景儲量。
地質儲量在礦產儲量中屬第四類——不列入探明儲量的級別。它只能作為編制普查工作遠景時的參考,或作為地質普查找礦設計及礦山企業遠景規劃的依據。
油氣藏地質儲量——一個特定地質構造中聚集的油氣數量,如油區地質儲量,油田地質儲量和油藏地質儲量等。
『捌』 物質平衡方法和產量遞減方法分別得到的地質儲量有何差別
物質平衡法 Meterial balance method
是依據「在一定條件下的某一開發時間內,流體的累積采出量回與剩餘在地下的流體儲答存量之和等於流體的原始儲量」這一物質守恆定律,利用油氣藏開發動態資料來計算油氣儲量並預測油氣藏動態的一種方法。對於以天然氣、氣頂氣和溶解氣混合驅動的油藏的計算公式如下:
同義詞:物質守恆法Meterial conservation method
註:油氣的體積均為換算到標准狀況下的體積。
『玖』 請教地質儲量、探明地質儲量的准確定義算採收率、采出程度、採油速度的公式
1 地質儲量又稱預測儲量,是指經過地質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資源數量,指根據區內域地質測量、容礦產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並結合已知礦產地的成礦規律進行預測的儲量。是礦產資源儲量中探明程度最差的一級儲量。根據礦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礦床地質儲量目前分為A、B、C、D四級。其中A、B、C三級稱工業儲量,D級稱遠景儲量。
地質儲量在礦產儲量中屬第四類——不列入探明儲量的級別。它只能作為編制普查工作遠景時的參考,或作為地質普查找礦設計及礦山企業遠景規劃的依據。
2 探明儲量 proved reserves
是指經過詳細勘探,在目前和預期的當地經濟條件下,可用現有技術開採的數量。
3 採收率
油田采出的油量與地質儲量的百分比。
採收率=采出的油量/地質儲量
4 采出程度
油田在某時間的累計採油量與地質儲量的比值。
采出程度=某時間的累計採油量/地質儲量
5 採油速度
年采出油量與地質儲量之比。
採油速度=年采出油量/地質儲量
『拾』 什麼是三級儲量
預測地質儲量是指在圈閉預探階段預探井獲得了油氣流或綜合解釋有油氣層存在時,對內有進一步勘容探價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氣)藏(田),計算求得的、確定性很低的地質儲量。預測地質儲量計算時,應初步查明構造形態、儲層情況,預探井已獲得油氣流或鑽遇了油氣層,或緊鄰在探明儲量(或控制儲量)區並預測有油氣層存在,經綜合分析有進一步評價勘探的價值。
此外,在探明或控制儲量之外預測有油氣層存在的同一圈閉,以及與探明儲量或控制儲量緊鄰的尚未鑽探的圈閉,經綜合分析有進行評價勘探價值時,也可估算預測儲量。
預測儲量是編制勘探規劃和計劃的依據之一,應從預測儲量的規模、品位及測試產量等方面,初步評價進一步勘探的可行性;建立預測儲量資料庫,搞清升級核減關系;根據勘探計劃,合理安排預探或評價工作量,使評價有效益的預測儲量進入勘探升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