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水文地質工作包括哪些

水文地質工作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28 23:31:40

❶ 水文地質工作怎麼樣

當你鑽進又濕又滑還有點熱的坑道里 當你啪啪的打著鑽 當你沿著濕濕的溝渠爬上峰去回 當你買的房買答的車你住不了多久 當你擔心你新娶的媳婦寂寞的剋制不住 當你的小崽子見到你跟看到陌生人一樣時 水文工作真他娘的悲劇 只是你幹上了 你就孤獨了 不幹你還就寂寞了

❷ 在礦井工作中,水文地質專業都干什麼工作

一、開展礦區(井田)水文地質補充調查、補充勘探和水文地質觀測工作。
二、回為礦井建設答、採掘、開拓延深、改擴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質資料或專門報告。
三、在採掘過程中進行水害分析、預測的防探水。
四、開展礦區(井田)專門防治水工程中的水文地質工作。
五、為補充和改善礦區(井)生產、生活用水,進行調查、勘探,提供水源資料。
六、根據需要開導老礦區環境水文地質調查和研究。

❸ 礦山水文地質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1)進行礦區水文地質調查.查明影響礦山正常生產和建設的水文內他質因素;
(2)分析礦區容充水條件,預測核定礦坑涌水量,提出礦山防治水方案預處理措施;
(3)開展礦山日常水文地質觀測工作.研究礦區地下水的動態並及時預報,以便指導採掘施工,防止地下水害,實現安全生產;
(4)通過對地下水水質動態觀測分析.研究對地下水資源及環境的保護,研究和解決礦供水水源以及礦坑水的綜合利用;
(5)建立健全水文地質觀測資料台賬、固件以及水文地質圖,做到規范化、標推化,及時提供給生產部門使用。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包括哪幾個階段

工程地質勘察一般分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詳細勘察和施工勘察四個階段,但根據不同的工程類型,勘察的階段劃分稍有差別;
水文地質勘察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普查、詳查和開采階段。

❺ 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具體是干什麼工作的

都是研究有關地理反面的問題的啊 比如研究自來水是否符合國家規定標准啊 都是這些方面的工作啊

❻ 礦井日常水文地質工作內容與技術要求

礦井日常水文地質工作是保證煤礦正常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技術基礎工作。其基本任務包括:

1)開展礦井水文地質補充調查、補充勘探和水文地質觀測;

2)為礦井採掘、開拓延伸提供水文地質資料或報告;

圖1-8 系統開發工作流程圖

3)在採掘工程中進行水害分析、預測和防探水。

(一)水文地質補充調查和觀測

1.地面水文地質補充調查

包括氣象資料搜集:降水量、蒸發量、氣溫、氣壓、相對濕度、風向、風速及其歷年平均值和兩極值;地貌調查:著重調查由開采引起的塌陷、人工湖等地貌變化;地質調查:第四系覆蓋層、基岩露頭,地質構造的形態、產狀、性質、規模、破碎帶等。其他還應調查的內容包括地表水體等。

2.地面水文地質觀測

包括氣象觀測、地表水觀測、地下水動態觀測等。

3.井下水文地質觀測

在開拓主要采區巷道時,應及時進行井下水文地質觀測和編錄,並繪制實測水文地質剖面圖或展開圖。

1)當巷道穿過含水層時,應詳細描述其產狀、厚度、岩性、構造、裂隙或岩溶的發育與充填情況,揭露點的位置及標高、出水形式、涌水量、水溫等,並採取水樣進行水質分析;

2)對斷層和裂隙,應測定其產狀、長度、寬度、數量、形狀、尖滅情況、充填程度及充填物,觀察地下水活動的痕跡,繪制裂隙玫瑰圖,並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測定岩石的裂隙率;

3)對岩溶應觀測其形態、發育情況、分布狀況、有無充填物及充填物成分、充水狀況等,並繪制岩溶素描圖;

4)對褶曲應觀測其形態、產狀及破碎情況;

5)對突水點應詳細觀測記錄突水的時間、地點、確切位置、出水層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圍岩破壞情況等,並測定涌水量、水溫、水質、含砂量等。同時觀測附近的出水點和觀測孔涌水量、水位的變化,並分析突水原因。主要突水點可作為動態觀測點,並要編制卡片,附平面圖和素描圖。

4.礦井涌水量觀測

1)礦井涌水量觀測應分含水層、分采區、分主要出水點觀測,每月觀測不少於3次;

2)井下新的出水點在涌水量尚未穩定前應每天觀測1次;

3)井下疏降孔涌水量和水壓在穩定前每小時觀測1次,穩定後正常觀測。

(二)礦井水文地質基礎資料和圖紙

1.水文地質台賬

礦井水文地質基礎資料必須認真搜集整理、長期保存。為了使礦井水文地質基礎資料系統化,應建立以下各類水文地質台賬:

1)礦井涌水量觀測成果台賬;

2)氣象資料台賬;

3)地表水文觀測成果台賬;

4)鑽孔水位及井泉動態觀測台賬;

5)抽(放)水試驗成果台賬;

6)礦井突水點卡片或台賬;

7)井下水文地質鑽孔台賬;

8)水質分析成果台賬;

9)礦區水源井(孔)台賬;

10)封閉不良鑽孔台賬;

11)其他專門項目台賬。

2.礦井必備的水文地質圖紙

1)礦井充水性圖;

2)礦井涌水量與各種相關因素動態曲線圖;

3)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

4)水文地質柱狀圖;

5)水文地質剖面圖;

6)等水位線圖等。

(三)工作面水害預測與防探水

應開展水害因素分析和水害預測工作,根據採掘接續計劃,結合水文地質資料,全面分析水害因素,提出水害分析預報表及水害預測圖;在採掘工程中對預報表、圖進行檢查、補充和修訂,發現險情,應及時發出水害通知單,並採取預防措施。

1)采前應編制探放水設計,並預計涌水量,涌水量較大可能影響正常生產時,應採取相應措施;

2)防探底板突水:採掘前必須具備勘探或補充勘探資料,水文地質條件基本清楚;對可能發生的水害及其預防措施提出建議;預測有突水可能的危險區;預計最大涌水量;

3)防探斷層水:應核准斷層產狀、位置,分析斷層帶的富(導)水性,並在平面圖和剖面圖上確定斷層與工作面的空間幾何關系;巷道通過導水或可能導水斷層前,必須超前探水,並採取相應的防水措施;對與強含水層連通的導水斷層,必須按規定留設防水煤柱;

4)為防止鑽孔突水,應對採掘范圍內穿越煤層頂、底板強含水層的鑽孔進行核查,分析判定封孔質量;對封閉不良的鑽孔應分別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四)其他防治水措施

為了防治礦井開采過程中發生突水淹井事故,除建立上述礦井排水系統外還應當考慮以下防治水措施:

1)采區排水系統。對設計的下一個采區,要首先預計采區涌水量,建立采區水倉、泵房和排水管道。采區水倉、泵房和排水管道的設計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

2)礦井避水災路線。在採掘作業規程中制定突水時的避水災路線,並在避水災路線上設置路標,定期進行撤退演習。在井下各採掘工作面即主要硐室、大巷等有人員工作的地點安裝電話,井下電機車安裝載波電話,並加強對通訊系統的維護和管理,保證在發生突水災害時,可利用通訊系統實施迅速、有效的調度指揮。礦井應安裝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使地面及時了解井下人員的實際情況。

❼ 主要水文地質研究工作

(一)21采區邊界斷層導水性研究

斷層破壞了岩層的完整性,常常成為含水層間的聯系通道。斷層的某一區段是否導水、導水性強弱、是沿破碎帶上下連通還是僅僅水平接觸導水,取決於斷層的力學性質、斷層帶的成分結構、斷層的後期改造、斷層兩側岩層接觸關系、含水層的水壓,以及采礦活動引起的圍岩壓力對斷層的重復破壞作用。

大平煤礦下一步即將開採的21采區位於大冶向斜軸部和南翼。在采區東南部發育有周山逆斷層、F5斷層和F6斷層,且在向斜軸部因處於構造應力相對集中地段,小斷層相對發育,水文地質問題也相應較復雜。

21采區邊界周山逆斷層與F5斷層垂直斷距較大,使二1煤層與下二疊統下石盒子組泥岩隔水層相對接,正常情況下為良好的隔水邊界。但由於該區為井田地下水排泄區,奧陶系灰岩水在此處受到周山斷層的阻擋,地下水在高壓作用下很容易沿著斷層面上升,導通上部太原組灰岩含水層或侵入煤層(圖4-7,圖4-8)。所以在本區應加強構造,尤其是F6和周山斷層發育情況和導水性性能的探查和研究,正確留設斷層保護煤柱。

圖4-7 21采區F6、周山斷層剖面示意圖

圖4-8 F5邊界斷層剖面示意圖

當煤層位於不導水斷層上盤時,且主要含水層低於煤層時可按下式留設防水煤(岩)柱:

鄭州煤礦區水害防治規劃研究

式中:Lc——煤柱留設的寬度(m);

Ha——安全防水煤柱厚度(m);

hc——含水層至煤層的層間距(m);

θ——斷層與煤層的交角;

β——煤層傾角。

Ha的確定方法:①根據礦井的實際觀測資料確定;②用突水系數估算;③用單位水壓所需要的等值隔水層厚度(相對隔水層厚度)計算;④先用水壓與岩柱強度平衡方程計算隔水層底板臨界厚度,再計算安全防水岩柱的厚度。

這種斷層防水煤柱的計算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經過長期的工程實踐證明該方法是一種有效的實用設計方法。但這種方法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即沒有考慮實際存在的種種不確定性的因素。因此在實際設計中有的斷層防水煤柱留的太寬,浪費了大量煤炭資源;有的過窄,造成突水事故,給煤礦安全生產造成重大損失。所以在實際防水煤柱留設時,除按上述公式計算留設外,還應根據實際探查的斷層的性質和含水特徵,並結合井田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確定其寬度,在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可採煤層的損失。

本次規劃主要利用地面三維地震探查21采區構造發育情況,利用瞬變電磁進一步探查21采區邊界周山斷層和F5斷層的准確位置及含、導水性,利用鑽探資料(Od2和Od3)進行驗證,並通過進一步的模擬計算來確定周山斷層合理的保護煤柱寬度。

(二)一1煤開采可行性水文地質條件評價

大平井田二1煤資源即將枯竭,一1煤尚有部分保有儲量。為了延長礦井服務年限,合理利用煤炭資源,一1煤開采逐漸被提到日程上來,為此需盡快展開對一1煤的補充勘探和可采性水文地質條件評價工作。

1煤層直接頂為L1-4灰岩含水層,底板為本溪組鋁土岩、泥岩隔水層,厚度為0.58~16.65m,平均9.36m,其底板承受的奧陶系灰岩水壓最大可達到5.2MPa,有的區段一1煤則可能直接與奧陶系灰岩含水層接觸。因此,一1煤層開採的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受水害威脅嚴重,防治水工作難度較大。為此,一1煤層的開采必須在充分掌握水文地質條件,科學合理、經濟有效的採取防治水技術方案和工程措施的基礎上方可進行。

大平井田一1煤開采防治水技術的具體思路如圖4-9所示。

1.周邊礦井及井田內一1煤層開采情況調查

鄭煤集團有的礦井已經對一1煤進行開采,大平井田周邊一些小煤礦也在煤層淺部露頭區對一1煤進行採掘。這些礦井在開採下部一1煤的過程中已積累了一定的防治水經驗,有必要對這些礦井的一1煤開采情況做全面調查,以獲取一1煤開採的資料,為本礦一1煤開采防治水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

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1)所開采一1煤的深度,煤層發育情況及開采方式;

2)對井田內的小煤礦需查清采空區范圍;

3)一1煤開採的主要充水水源及水量大小;

圖4-9 大平井田一1煤開采防治水技術研究路線圖

4)一1煤開采過程中發生的突水事故及事故原因;

5)一1煤開采所採取的防治水措施及其效果。

在對周邊礦井及井田內一1煤層開采情況調查的基礎上,結合以往勘探成果和礦井生產過程中對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的新認識,劃定勘探區的范圍,進行水文地質補充勘探。

2.一1煤開采可行性水文地質條件評價

在勘探區水文地質補充勘探基礎上需對一1煤層開采可行性水文地質條件作出評價。

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

1)一1煤頂板太原組薄層灰岩水對煤層開採的影響,可疏性評價;

2)一1煤底板受奧陶系灰岩水威脅情況,評價帶壓開採的主要影響因素並作出帶壓開采可行性評價;

3)一1煤底板本溪組鋁土岩、泥岩及奧陶系頂界灰岩古風化殼的阻水性能評價;

4)一1煤開采礦井涌水量預計;

5)評價一1煤開采補充勘探與防治水技術措施投入與一1煤開採的經濟效益比。

(三)一1煤開采防治水技術研究

1煤采區需要進行的防治水技術主要分為掘前准備工作階段、巷道掘前階段、工作面采前階段和工作面回採階段4個階段進行,現分述如下:

1.掘前准備工作階段

1)在采區內實時監測地下水位變化情況,出現可疑水位波動及時預警;

2)建立和健全采區防排水系統,一1煤開采需要有防水閘門進行有效隔離;

3)受構造威脅區和采空區積水區合理預留設防水煤柱;

2.巷道掘前階段

1)利用坑透和井下直流電法在巷道掘進期間進行超前探測,確定巷道前方頂板灰岩富水情況,底板及側幫隱伏導水構造。經探測分析認為無異常後,方可繼續掘進。

2)利用鑽探技術對巷道頂板水和前方導水構造進行提前疏放。

若探測認為有異常,要即時分析產生異常的原因,判別異常可能對應的地質構造形式,並超前打鑽進行探放水驗證。若探放水量較大,可利用該孔進行簡易放水試驗,並注漿封堵,然後再繼續掘進;若探放水量較小,可繼續掘進,並利用該孔作為水壓、水量監測孔;如果水壓、水量逐漸增大,應停止掘進,馬上進行注漿,其效果經探查合格後,再行掘進。直至上下巷全部掘進結束為止。

3.工作面采前階段

1煤回採前主要防治水技術手段如下:

1)工作面回採階段,頂、底板音頻電透視探測及底板直流電法綜合探測。

在工作面巷道形成後,利用音頻電透視對工作面頂板進行富水性探測,如果存在富水異常區需通過泄水巷打鑽進行疏放;對工作面底板利用音頻電透視和井下直流電法進行探測,圈出異常區,有針對性地布置鑽探工程:一來用以檢驗物探結果;二來通過測試求出帶壓系數。最後,根據探水孔探測結果和帶壓系數,對底板構造薄弱帶尤其潛在導水通道進行注漿加固,並利用音頻電透視對注漿效果進行檢驗。

2)利用泄水巷或鑽孔對頂板灰岩水提前疏放,防止造成頂板突水事故,盡量減少頂板淋水對採掘工程的影響,提高採掘效率。

當探測一1煤層直接頂為L1-4灰岩含水層有富水異常區時,應進行工作面頂板水提前疏放。其疏放方式可利用泄水巷打鑽疏放,將工作面准備巷道提前開拓出來,利用「采准」巷道預先疏放頂板水。泄水巷內疏放鑽孔的布置主要根據物探探明的可疑富水區段和裂隙發育位置布置,鑽孔的方位迎著工作面推進方向,與巷道略呈斜交,以上伏角15°~20°打向工作面頂板薄層灰岩,其孔深達到打透一1煤層頂板L1-4含水層即可,不可穿透該層以外的含水層,否則會導致額外的水源湧入工作面。以斜孔打向一1煤層頂板L1-4太原組薄層灰岩含水層,這樣揭露含水層范圍大,疏放水效果好,並考慮鑽孔終點位置與泄水巷平距在50m左右為宜。鑽孔間距視疏放效果可以疏密結合,靈活掌握。

3)在物探基礎上,針對采面有目的的布孔,除了驗證物探結果外,還需要通過鑽探過程中相關參數測試求出帶壓系數,再結合其他參數,對該采面回採過程中能否發生突水進行判別。

4)建立井上下聯合注漿系統,對底板隔水層薄弱段及奧陶系灰岩頂部進行預注漿加固。

通過工作面物探探查和帶壓系數測試結果,依據底板阻水性差異,有針對性的布設注漿孔,對一1煤層底板進行注漿加固。受注層位有兩個:一個是本溪組鋁土岩、泥岩段,當此段發育有裂隙,便需對其含水異常體進行注漿充填;另一層位為奧陶系灰岩頂部,當發育有溶洞或垂直導水通道(斷裂或裂隙密集帶)便需進行注漿封堵或加固。注漿長度以實際的物探結果為參照,採取鑽一段長,注一段漿,進行鑽注、掃孔、再鑽注,反復交替,直至完成對整個隔水層段的注漿。

注漿系統可參照表4-4,表4-5。

表4-4 地面注漿站設備儀器參考表

表4-5 注漿設備、管材及儀器參考表

4.工作面回採階段

1煤開采時對首采工作面,還應該採用原位地應力探測技術對煤層底板強度和圍岩應力場原始情況進行探查,劃分出煤層底板隔水層薄弱區段和應力集中區段。與開采過程中的采動應力相對比,研究煤層底板采動破壞深度和破壞規律。

在工作面回採過程中,由於礦壓對底板隔水層造成一定深度的破壞,以及礦壓與水壓的不平衡,將會導致底板突水,為此除了採用原位地應力測試技術對煤層底板采動應力場進行探測外,還應該採用突水預測預報技術,對煤層底板薄弱區段進行動態監測,預報水害事故的發生。

1煤防治水技術研究是一項綜合系統性工程,需在水文地質補充勘探基礎上,結合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華北型煤田防治水最新的科研成果,並針對礦井一1煤采區的水文地質特點研究符合本礦開采實際的新方法。

❽ 什麼是水文地質測繪,其內容有那些

hydrogeological survey 為了解 水文地質條件的一種以地面觀察測繪為主野外工作。 其工作內容是按一定的迴路線和觀察點對地貌答、 地質和水文地質現象進行詳細觀察記錄,在綜合分析有觀察、測繪、勘察和試驗等資料的基礎上,編制測報告和 水文地質圖。准備工作水文地質測繪是在已有的 地形底圖和質圖基礎上進行的。

❾ 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程序(工作步驟)

水文地質調查工作,應按一定的工作程序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一般的原則是:先設計後施工,先普查後勘探。一般的工作程序為:

1.接受調查任務

調查任務分為縱向任務(上級下達的)和橫向任務(地方委託的)。縱向任務既可以是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指令性任務,也可以是生產單位立項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下達的任務。如為橫向任務,則需和任務委託單位(一般稱甲方)簽訂委託任務合同,方算正式確定調查任務。

2.准備工作

接受調查任務後,要進行准備工作,主要是人員組織准備、技術准備、物質後勤等方面的准備。其中技術准備中編寫設計書是水文地質人員的主要工作。在設計書編寫前,應充分收集調查區已有自然地理資料,地質水文地質資料及圖件等,對調查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問題有初步認識,並確定調查區的研究程度。必要時,應進行野外現場踏勘,踏勘路線應力求穿過調查區地層發育比較完整、水文地質條件有代表性的剖面,並了解調查區的自然和工作條件,使編寫的設計書更加符合實際。

設計書是布置和進行各項調查工作的基本依據,是水文地質調查的「作戰方案」。設計書的類型一般可分為整體設計、年度設計、單項設計等。設計書的主要內容為:

(1)調查區的自然地理、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內容包括:①調查工作的目的、任務、調查區位置,面積及交通條件、調查階段和調查工作起止時間;②自然地理及經濟地理概況;③已有地質、水文地質研究程度及存在問題;④調查區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概述。

(2)調查工作設計,主要內容包括:①調查工作擬投入的工種、工作布置方案、工作依據的主要技術規范、工作量及每項工作的主要技術要求。布置調查工作時,既要滿足有關規范對工作量定額及工作精度的要求,又要考慮查清重要地段和完成關鍵任務,防止平均使用勘查工作量;②物質、設備計劃,人員組織分工、經費預算及施工進度計劃書;③預期調查工作成果。

3.野外工作

野外工作就是在野外現場進行各項水文地質調查工作。水文地質調查投入的工種順序為:水文地質測繪→物探→勘探→試驗→長期觀測。前者是後者的基礎,所揭示的問題也是逐步深入的。各工種投入的工作量,應根據具體條件,做到經濟技術上合理可行,又能取得高質量的成果。野外工作中,要保質保量地進行觀察、測量,做好原始資料的編錄,正確地繪制野外工作各種圖件。工作中應加強綜合分析,注意各工種間的有機配合,要注意做好有關室內的實驗、分析、鑒定等工作。野外工作期間,也可再分若干時段,按時段組織勘查、檢查和總結,在野外工作期間,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設計書作適當修改,但作重大改變,應提出補充設計。有關野外調查的工作方法和內容,將在以後有關章節進行介紹。

4.室內工作

室內工作主要是將野外調查獲得的資料,進行認真地校核、整理、分析,編寫水文地質調查工作成果。調查成果一般包括水文地質圖件和文字報告兩部分。

最後,按規定程序組織調查成果的驗收和鑒定工作。

小結

通過本章學習,應掌握以下重點內容:①水文地質勘查所使用的10種主要方法,掌握每種方法的應用和優缺點;②水文地質調查階段劃分:一般分為普查、詳查、勘探、開采四個階段;③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程序(工作步驟):一般為:接受調查任務→准備工作→野外工作→室內工作→鑒定驗收。

復習思考題

1.水文地質調查的目的、任務是什麼?

2.進行水文地質調查工作有何意義?

3.水文地質調查工作有幾種類型?各有什麼特點?

4.水文地質調查方法手段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和作用?

5.試比較水文地質測繪、水文地質鑽探、水文地質物探三種方法的優缺點?

6.水文地質試驗中最主要的試驗是哪種試驗?

7.什麼是「3S」技術?各有什麼作用?

8.為什麼要劃分水文地質調查階段?各行業(部門)水文地質調查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9.通常水文地質調查如何劃分調查階段?各階段的任務和要求是什麼?

10.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工作程序(工作步驟)是什麼?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