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青島屬於什麼地質地區

青島屬於什麼地質地區

發布時間: 2021-02-28 22:54:54

A. 青島的地質條件是什麼

從地質構造來看,青島市區地下為花崗岩結構

B. 山東青島到底屬於華東地區還是華北地區

山東無論從地理、氣候還是人文而言,應該屬於華北地區。 但解放後長期列在華東地區,主要內原因是解放戰爭時期容,解放山東是粟裕的部隊(華東野戰軍),其後按戰區成立行政大區時,山東就一直和華東其他省區劃一起了。

C. 青島市地質-生態環境綜合分析與評價

一、青島市的地質-生態環境問題分析

(一)青島市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

1.礦山環境工程地質問題

青島地區的礦產主要以非金屬礦為主,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石材、砂類,包括花崗岩和大理岩及建築用砂,花崗岩主要分布在嶗山、大澤山、小珠山等地,大理岩則主要分布在平度、萊西等地的荊山群及粉子山群中,建築用砂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下游地帶;另一類是石材以外的非金屬礦,種類比較多,分布也比較廣,但以荊山群及粉子山群中的石墨為主。金屬礦產分布較少,以金為主,主要產在平度、萊西等地。

礦石環境地質問題主要由采礦造成,包括對植被和農田的破壞、雨季引起的渣石流及水的污染,采空區的崩塌、積水、礦山簡易道路引起的滑坡、采礦、采砂對風景區和自然保護區的破壞等。青島地區最為重要的礦石環境地質問題是采礦對植被和農田的破壞、礦區排污對地下水的污染,以平度石墨采區、萊西一帶最為嚴重。

2.崩塌

青島地區的崩塌主要指岩體的崩塌,多發生在嶗山、小珠山、大澤山等地勢陡峻地帶,該區險石林立,斷裂帶縱橫切割,裂隙發育,風化強烈,組成山體斜坡的岩體被若干組結構面切割成規模不等的多面體,在重力、地表水、震動作用下,岩體發生失穩快速下落,有岩塊滑動、崩落、坍塌等不同方式。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開山辟路、工程建設及廢氣的採石場,破壞了山體邊坡地應力的自然平衡,加大了崩塌隱患,在每年的雨季,大小不等的岩體崩塌、滑落時有發生,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公路交通及旅遊業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3.地裂縫

地裂縫是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產生開裂,並在地面形成一定長度和寬度裂縫的地質現象,其形成原因復雜多樣。

1983年9月中旬一場大雨過後,青島市城陽去仲村西北沿青———即公路東側10多米處發現一條走向25°,長80m、寬約0.3~0.4m、深度大約1.5m的地裂縫,該地裂縫始於1981年初,後於1982年7月及1983年9月兩次出現,均發生在雨後,並逐次有所延長。

4.濱岸侵蝕

青島地區由於絕大部分海岸是基岩海岸,侵蝕災害主要發生在局部沙質海岸部位。眾所周知,沙質和粉沙質海岸是寶貴的旅遊資源。但由於前些年海岸帶地區的無計劃開發,特別是無限制的掠奪性挖沙給沙質海岸環境帶來一系列的災害。如青島流清河一帶的挖沙,使海岸侵蝕加劇,波及公路橋梁安全,迫使公路內遷。

(二)青島市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

1.原生環境水文地質問題

青島地區主要地方病為斑齲病(氟斑牙)及氟骨病,屬生物地球化學疾病之一,這主要是由於長期飲用氟含量高的水及食用含氟高的糧食、蔬菜,使過量的氟積存在體內導致,而其中飲水是人體氟的主要來源,約占總量的65%。青島地區的氟病發病區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中下游西岸至膠萊河之間的山前沖積平原低窪地區,氟含量最高區在平度市中庄鎮西北一帶,最高為國家標准飲用水標準的13.75倍,為高氟病重點防治地區,另外在萊西市夏格庄、姜山鎮、即墨太址庄等地附近也有零星分布。

高氟區地形主要為平緩或封閉的鹽鹼低窪區,上覆第四系粉質黏土中普遍夾有不規整的鈣質結核層,含氟量較高,底部基岩為白堊系清山群和王氏群碎屑岩類,氟含量達(545~600)×10-6,且易溶系數高。

高氟區地下水特點為:地下水徑流交替緩慢,偏鹼性,pH=7.5~8.3,陽離子中Ca佔主導地位。

2.人為環境水文地質問題

(1)海(咸)水入侵

青島地區的海(咸)水入侵,主要發生在地下水比較豐富、開採集中、開采量大且靠近海(咸)水的地區,也有因改變耕作方式或沿海灘塗開發不當造成的。

(2)區域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水質污染是指在人為活動影響下,地下水的物理、化學、生物特性發生不利於人類生活或生產的變化,其結果造成原本緊缺的地下水資源無法利用或因處理被污染的地下水而造成用水成本提高和資源浪費。地下水循環速度慢,一旦污染很難恢復,因此預防和治理地下水水質污染非常重要。

選取能夠代表青島地區地下水水質污染狀況的Cl、SO2-4、礦化度、硬度、NO3、NO2、酚、錳等指標,進行地下水水質污染分析。結果表明,小沽河上游補給區為金礦和石墨礦集中分布區,工業污染比較嚴重,再加上農業污染,水質曾嚴重超標,近幾年通過治理整頓,污染勢頭得到控制;支流大沽河主要受萊西市排污影響,經過污染治理,Cl有下降趨勢,但水質仍然超標,如孫受-朴木段;大沽河下游、白沙河-城陽河下游、張村-李村河、洋河、漕汶-島耳河及王戈庄河下游主要為城鎮工業污染及海水入侵,尤其近年的城市規劃多將該處劃為工業輻射區,隨經濟、城鎮的發展,污染速度較快,主要超標組分有Cl、SO2-4、NO3、礦化度及總硬度、酚、錳等,急需加強整治,遏制污染加劇趨勢。

(3)地下水降落漏斗

長期超量開采地下水資源,會使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青島地區現存主要的地下水開采漏斗位於平度市南窪區,漏斗中心位於蓼蘭-中庄附近,主要由蓼蘭新華造紙廠超采和農灌超采引起。平度南窪漏斗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逐漸發展起來的,80年代以來,乾旱持續時間較長,使地下水長期處於采大於補的狀態。該漏斗在長時間中面積有擴有縮,基本在多年調節允許范圍內,不是在無限擴展。該漏斗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工農業開采,漏斗呈箕形向膠萊河擴展並延至高密市境內,其主要特徵為:漏斗發育處於多年調節允許范圍,且范圍較小,深度較淺,另外距離海岸較遠,由此帶來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是地下水資源減少,取水深度及難度加大,大批淺井報廢,易引起地下水測向徑流污染。

2002年平度南窪漏斗現狀是:枯水期漏斗面積146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2.03m,最低水位標高-1.56m;豐水期漏斗面積199.7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2.94m,最低水位標高-2.37m。總的來看,平度南窪漏斗現狀處於收縮期,是蓼蘭新華造紙廠停產、開采量減少、區域地下水徑流向西補給的必然結果。

(三)青島市的生態環境問題

1.植被發育情況

青島地區的植被按其發育程度、種類可分為密林區、一般林區、稀疏林區、農田植被、沼澤植被、裸岩植被及其他植被等。

2.水土流失

(1)土壤類型

青島地區的地形復雜,土壤類型較多,但主要有五大類,即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鹽土。青島市土壤總面積82.55×104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4.35%。

(2)水土流失現狀

2000年青島地區全市水土流失總面積40.64×104hm2,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6.6%,輕、重、中等水力侵蝕面積佔10.83%。耕地水土流失總面積22.92×104h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56.4%,耕地中中等水力侵蝕面積9.65×104h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23.8%,佔耕地水土流失總面積的42.1%。草地水土流失面積880h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0.22%。

3.農業污染情況

2000年青島地區耕地面積為54.6×104hm2,農葯施用總量達7451t,平均每公頃使用農葯18.7kg。化學農葯是農業生產中使用量最大、施用面積最廣、毒性最高的一類有毒化學品,如此高的施用強度,使青島市不少地區地下水受到污染,嚴重地破壞了農業生態的平衡,農林病蟲鼠害的天敵資源被大量滅殺,農產品品質令人擔憂。

本次生態環境地質調查共採集地下水農葯污染樣品40件,測試項目為有機氯的六六六、滴滴涕兩項指標和有機磷的甲基對硫磷、對硫磷、樂果、馬拉硫磷4項指標,測試結果表明青島地區地下水農葯污染主要分布在大沽河、白沙河、洋河流域,以有機氯污染為主,尤以滴滴涕最為嚴重,檢出率高達22.5%,超標率達15%,最大超標倍數達80倍。

4.污廢水及垃圾排放

青島市工業廢水主要污染源排放區域為李滄區和四方區,主要行業為電力、化工、食品、造紙等。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最大,其次為氨氮、石油類及揮發酚、氰化物、砷等。

青島市飲用水源區范圍內有眾多的工業污染源(包括中、小企業),排放工業廢水直接或間接進入水源區的有70多家,年排廢水500多萬噸。排放污染物及廢水量進入水源區最多的是萊西市的工業企業,廢水量占總量的70%,納污最多的水源地是大沽河幹流江家莊以下河段,其次是小沽河、白沙河水源區內產生的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較多,全市生活污水中直接進入飲用水源區的為170多萬噸/年,占總量的1.2%,其餘污水就地排放蒸發或滲入地下。

青島市區地處膠州灣東岸,南臨黃海,市區工業廢水經處理後或經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後,大部分直接或間接進入膠州灣,少部分排入黃海或萊州灣。

隨著青島市區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和流動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逐年增加,2001年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25×104t,較上年度有所增加。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主要採取填埋方式,清運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

二、青島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1.評價指標體系的選取

根據青島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的特點和要求,制定較為詳盡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自然生態環境、地質環境和人為環境3個系統,地貌類型、土壤類型、植被發育程度、森林覆蓋率、平均降水量、地下水富水性、水土流失問題、海水入侵、面源污染問題、岩土體類型、地殼穩定性、地下水污染狀況、斜坡環境變異問題、礦山環境問題、人口密度、耕地面積比例、地下水開采程度、單位面積國民生產總值等具體指標。

本次評價范圍以青島市地質圖作為底圖,將評價區域劃分為2765個2.0km×2.0km評價單元,對每個單元根據相應指標進行賦值評價。

上述指標賦值的方法有3種:一是根據實測結果得來,如地下水富水性、地下水開采程度等;二是根據統計計算得來,如人口密度、單位面積國民生產總值等;三是根據實際情況,對Ⅰ、Ⅱ、Ⅲ、Ⅳ類工程地質環境質量分別用1、2、3、4標度。

2.評價模型與計算過程

評價模型仍採用神經網路BP模型,參照分區指標,確定40個樣本(單元)為學習樣本,輸入指標18個,輸出層神經元1個,隱層神經元1個,隱節點數20個,最大總誤差為0.01,最大個體誤差為0.001,訓練次數只需200次即可,正常系統誤差為0.00996,得到的結果要求保留小數點後6位,系統收斂情況很好。樣本學習結束之後,就可以判斷其餘樣本的歸屬問題,根據輸出結果,判定某一樣本屬於哪一類生態地質環境質量區。整個計算根據神經網路的BP模型,由計算機完成。根據該模型的計算結果,編制青島市地質環境質量分區圖(圖14-5)。

3.評價結果分析

計算結果表明,青島市分Ⅰ、Ⅱ、Ⅲ、Ⅳ類地質-生態環境質量區,它們所佔的比例分別是28%、25.6%、36%和10.4%。

1)地質-生態環境質量優良區(Ⅰ類區):分布在青島中東部嶗山中低山區,北部大澤山低山區,南部的低山丘陵,萊西北部丘陵等地區,佔全區面積的28%。該類區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植被發育,一般無明顯的環境地質問題,有少量崩塌點,采礦、採石坑少,局部有輕微的水土流失,地下水質量為Ⅲ級,人類工程活動強度不大。

2)地質-生態環境質量良好區(Ⅱ類區):分布在中北部沖洪積平原、剝蝕堆積準平原的大部分地區,膠南市東南地區,青島市區周圍等地區,佔全區面積的25.6%。該類區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植被比較發育,一般有較明顯的環境地質問題,如有少量采礦、採石坑分布,地下水質量為Ⅲ-Ⅳ級,有地表污染源,人類工程活動強度較大。

圖14-5 青島市地質-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分區

3)地質-生態環境質量中等區(Ⅲ類區):分布在青島市北部的平度-萊西一帶的采礦點,平度市西部,膠州灣沿海地區,嶗山北部,膠南東部、北部地區,佔全區面積的36%,在各類區中佔比例最大。該類區自然生態環境中等,植被不很發育,一般有明顯的環境地質問題,例如,采礦過程中,形成了采礦坑、礦渣堆,並在采礦過程中形成大量廢水,由此引起植被破壞,邊坡失穩、地下水污染等問題。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程度較重,平度西南部一般分布由於地下水高氟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症,地下水污染,地表水資源貧乏,地下水超采引起了地下水降落漏斗。人類工程活動強度大。

4)地質-生態環境質量較差區(Ⅳ類區):分布在青島市北部的平度-萊西一帶的采礦點,膠州灣沿海地區,膠南市北部地區,佔全區面積的10.4%。該類區自然生態環境較差,植被不很發育,一般有很明顯的環境地質問題,一是采礦引起比較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和地質環境破壞問題,二是海鹹水入侵。人類工程活動強度大。

D. 青島市地質環境背景

一、地形地貌

區內地貌按其成因類型及形態特徵可劃分為4種大的類型,即剝蝕構造地貌、構造剝蝕地貌、剝蝕堆積地貌和堆積地貌。

二、地層岩性

1.地層

青島地區出露的地層除第四系鬆散地層以外,主要為中生界白堊系和古元古界變質岩系,古近-新近系為隱伏地層。

2.侵入岩

青島地區的侵入岩主要發育有新元古代晉寧期、震旦紀和中生代燕山晚期的侵入岩,可歸並為7個單元,主要分布在嶗山、大澤山及大、小珠山等地。

三、地質構造

1.區域地質背景

在大地構造單元劃分中,研究區大部分地域歸屬中朝准地台,僅東南隅屬揚子准地台,兩者以淮陰-響水斷裂為界。20世紀80年代末期,蘇魯高壓變質帶的發現,將該分界線向北推至東海、莒南、膠縣至威海一線。

本區斷裂以北北東向郯廬斷裂帶規模最大,其第四紀時活動為逆沖兼右旋走滑。魯西斷隆以北西向斷裂為主,魯東斷隆主要為北東向斷裂展布,而蘇北-南黃海斷坳則以北東東向和北西向最為發育。

2.斷裂構造體系

青島地區地處華北板塊南邊緣膠南-文威造山帶日照隆斷東北部,分魯東隆起、膠萊坳斷兩個Ⅲ級構造單元。區內主要構造形跡為褶皺構造、韌性剪切帶及脆性斷裂構造,其主體方位為NEE向,次為NE向和EW向。區內脆性斷裂構造具控水作用,其方向錯綜復雜,除部分繼承古老斷裂構造外,多形成於燕山晚期,為NW-SE向水平擠壓應力及垂向上隆所導致的水平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具多期活動的特點,可歸納為4組共軛斷裂構造體系:

1)近EW(75°~85°)與近SN(5°~10°)向斷裂構造體系;

2)NEE(55°~65°)與NNW(330°~340°)向斷裂構造體系;

3)NNE(20°~25°)與NWW(290°~300°)向斷裂構造體系;

4)NE(30°~45°)與NW(300°~320°)向斷裂構造體系。

以上4組斷裂中NEE、NNE及NE向力學性質多屬壓扭性,與之對應的共軛斷裂多呈張性。

青島地區以NE向斷裂系統為主,幾條主要NE向斷裂的最新活動時代為中更新世中晚期,晚更新世以來不活動。依照近年來活斷層的研究成果(鄧起東,1991,1994),這些斷層不屬於活動斷層,因此不具備發生6級以上地震的構造條件,因此,可以認為上述斷裂總體上對青島地殼穩定性影響不大。

四、水文地質

本區第四系較發育,鬆散岩類孔隙水(潛水-微承壓水)主要分布在膠萊平原、大沽河流域,以及洋河、白馬河、城陽河等河谷地區。含水砂層變化顯著,自主流帶至邊緣地區,自下游至上游,厚度變薄,富水性減弱。膠萊平原沖積層富水區,含水層岩性為細砂、中粗砂及砂礫石,砂層厚5~15m,頂板埋深8~15m,富水性強,單井涌水量1000~3000m3/d,其中移鳳店一帶富水性最強,涌水量>3000m3/d。富水區邊緣地帶砂層變薄,厚度5m左右,中等富水,涌水量500~1000m3/d。山麓地帶坡洪積物岩性為黏質砂土夾姜石、碎石及砂層透鏡體,弱富水,涌水量<500m3/d。第四系水位埋深<10m。

本區地下水運動特點是:地下水流向與地表水系基本一致,丘陵山區水力坡度大,地下徑流暢通,往往以潛流或下降泉的形式排泄於河谷。河谷平原第四系沖洪積層孔隙水,以較緩的水力坡度自上游流向下游,地下水主要排泄方式是地面蒸發、人工開采和徑流入海。本區地下水在強烈的溶濾作用和海洋氣候影響下,地下水水化學類型分帶明顯,遠離海岸的膠萊盆地地區,水化學類型為礦化度<1g/L的重碳酸鹽型水;濱海地區為礦化度<1g/L的氯化物重碳酸鹽型水,局部地區為礦化度>2g/L的氯化物型水;大部分中間地帶為礦化度<1g/L的重碳酸鹽氯化物型水。

E. 青島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青島屬於北方。

F. 青島包括什麼地區

青島包括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青島西海岸新區、城陽、即墨等七區,以及膠專州、平屬度、萊西等三市。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全市總面積為11293平方千米。青島市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佔全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

(6)青島屬於什麼地質地區擴展閱讀: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

在青島市,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蒸發強;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

G. 青島是哪個地區的而且有什麼特點。

山東青島,青島的特色在與山,海,建築
山:青島有我國漫長的海岸線上唯一內的一座高度在千容米以上的高山-嶗山,既是風景名地又是道教勝地,是青島著名的旅遊景區.
海:青島是個三面環海一面接陸的城市.海水浴場眾多,海水干凈清透,海產眾多.因為海水調節,青島的溫度也是冬暖夏涼.
建築:青島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而聞名,歐式建築是最大的特色。擁有山東省最大的歌特式建築,八大關景區內有著24個國家的300多棟不同風格的建築.

H. 青島地質構造

青島抄市位於膠東半島南端,東南瀕臨襲黃海,其地形東高西低,中間凹陷。地貌形態從山區侵蝕構造地貌到山前、山間、濱海堆積地貌均有發育。在大地構造單元上,研究區位於長期穩定膠遼隆起上,新生代以來的地殼活動特點是穩定—上升—穩定。研究區內出露的地層以太古界——元古界膠南群的各類變質岩和中生界白堊系各類碎屑岩和火山岩為主。對研究區的鑽孔和自然剖面研究,第四紀地層可劃分為中更新統,上更新統的山前組、大站組、樓山組,全新統的臨沂組、沂河組和膠州灣組。在沉積相上,中—上更新統為殘積坡積層、沖洪積層,全新統為濱淺海相沉積層、沖積層和沖洪積層。研究區的第四系分布和厚度明顯受古地理控制,雖然厚度不大,但分布很廣泛。 青島市地區斷裂構造比較發育,具一定規模的共有5條,多為北東向,少數為北西向,其中以北東向斷裂最為發育,其規模大,並有多期活動特徵,控制了區域構造格局乃至近代地貌特徵。4條北東向斷裂,分別是滄口斷裂、劈石口斷裂、王哥庄斷裂和青島山斷裂;1條北西向斷裂,為馬山—王哥庄斷裂。這5條斷裂在中生代,特別是中生代晚期發生過強烈活動,控制了這一時期的火山活動、地層發育和燕山晚期的岩漿侵入活動。

I. 山東青島 到底屬於華東地區還是華北地區,能不能詳細的告訴我一下!謝謝!

山東無論從地理、氣候還是人文而言,應該屬於華北地區。 但解放後長期列專在華東地屬區,主要原因是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山東是粟裕的部隊(華東野戰軍),其後按戰區成立行政大區時,山東就一直和華東其他省區劃一起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