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地質圖怎麼做
Ⅰ 用mapgis軟體將兩幅圖號連續的1:25萬的區域地質圖怎麼拼接成一張,怎麼連接求大俠,感激不盡
你要的是能一起打開還是要文件合並、還是文件拼接?如果只是要能一內起打開查看的話,直接新建容工程文件(*.MPJ),把兩幅圖的所有點線面添加進工程就可以了;如果是文件合並,那就把添加進來的同一個類型的點、線、面文件單獨合並,方法是直接在右邊目錄樹立選中需要合並的文件然後右鍵合並,找到存放位置,保存,就可以了。如果要的是文件拼接,那就有些麻煩,一般制圖的話沒必要做,除非是要拿來建資料庫的,拼接要在建庫系統里的右鍵工具箱有個「文件拼接」的工具(這個建庫系統需要正版狗)。
Ⅱ 請問如何看區域地質圖,例如一塊區域上邊標注Q,也就是第四系,代表這片區域底層只有第四系還是說這一片地
所謂地質圖,指的是地表出露的岩性,時代等特徵。第四系細脈肯定有基岩啊,不管多深,挖下去總會挖到基岩的
Ⅲ 用軟體將兩幅圖號連續的1:25萬的區域地質圖怎麼拼接,求指導!
首先你得確定:圖是什麼圖?是紙的?還是電子版的?
如果是紙的:先掃描成*.JPG圖片,再用PS合成。
如果是電子版的:是CAD圖?還是*.JPG的?CAD的圖在CAD中合成。*.JPG的用PS合成。
Ⅳ 地質圖怎麼畫成地質剖面圖
按比例尺在米格紙上面畫就是,一般來講剖面圖的比例尺是和地質圖一樣的,也叫圖切剖回面,坡度按等高線來答畫,岩性按地質圖對應岩性來畫,岩層傾向傾角根據地質圖上給的產狀來畫,需要注意地質圖的距離對應的是米格紙上面的水平距離,一般情況海拔也要根據比例尺來。
Ⅳ 你好,我想做一個區域的地質災害密度圖,現在手裡有地質點分布圖和區域邊界,改怎麼做!謝謝
地質災害密度一般是指地質災害面密度,即單位面積內地質災害點的分布數量,但專這個概念又因不同屬的需求而有多種計算方式,比如按一定規格的網格進行評價時,密度就是單位網格內的災害點數量;如果想說明災害點在不同地貌單元中的分布特徵,又可以按照不同地貌單元內的災害點數量來計算其分布密度,因此,具體你要怎麼做,要看你想要達到什麼目的,說明什麼問題,總之,密度圖就是單位面積內的災害點分布數量(即「個/平方公里」)。
Ⅵ :5萬區域地質圖說明書編寫
說明書的編寫一般應在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編寫成稿的基礎上將其精簡而成,在某種意義上講,說明書是調查報告針對單幅圖的一份詳細摘要。說明書要簡明扼要地介紹該圖幅主要地質構造特徵,一幅地質圖的說明書就應該是一份讀圖指導,編寫內容應著眼於對圖面表示內容的說明和解釋,以便於應用資料者閱讀圖件時了解其圖面表示內容的確切含義,並通過閱讀地質圖和相關說明書,能很快熟悉掌握區域地質情況。因此,要求說明書編寫的內容必須言簡意賅、突出重點,表述通俗易懂、文字通順,文圖表並用。編寫內容應包括圖幅的交通地理位置、簡要描述自然經濟地理狀況、區域地質調查主要進展、地層岩石、構造以及要求進行調查的專項內容等。
說明書的編寫無須組織較多人力,最好在集中項目組意見後,由一人執筆編寫。
圖幅說明書內容要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論據充分、文圖表相吻合,篇幅一般不超過3萬字(不含圖表)。
1:5萬區域地質圖說明書編寫提綱如下。
緒言
第一節 簡要說明上級下達項目任務書文號及其任務要求,工作起止時間。
第二節 簡要說明測區范圍、地質地理位置及其坐標、地形地貌、交通、氣候、覆蓋程度、經濟地理概況等。
第三節 簡要說明測區的地質研究史及其主要成果(附表)。
第四節 簡述測區或圖幅任務完成情況及其工作量(附表)。
第一章 地層
第一節 按時代由老到新,介紹測區地層系統,闡明各岩石地層單位、岩石組合、基本層序特徵及規模和變化規律,簡述沉積作用特徵。
第二節 說明岩石地層單位、年代地層以及其他地層單位或岩石單位的關系(附表),新建地層單位應說明其歷史沿革和建立依據(附表)。
第三節 對火山岩地層除按地層學進行論述外,還應對其火山岩石學、火山噴發旋迴、火山構造和古火山機構進行敘述。火山岩發育地區可單列一章火山岩。
第二章 侵入岩
第一節 概述各類侵入岩的岩石譜系單位、成因類型及其分布規律。
第二節 以侵入岩單元為基礎,敘述各單元侵入體的接觸關系,各單元的礦物成分(附表)、岩石化學成分(附表)、微量元素(附表)、稀土配分(附表)等特徵和同位素年齡測定成果(附表)。論述花崗岩類侵入岩岩石譜系單位特徵(附表)。
第三節 敘述典型岩體的組構特徵和就位機制。
第四節 敘述岩漿時空演化規律。
第三章 變質岩
第一節 概述區內變質岩發育程度和分布規律(變質侵入體可按填圖單位敘述)。
第二節 敘述區內各類變質岩岩石學特徵以及不同岩石類型間的接觸關系和序次關系(附表),探討變質岩原岩特徵。
第三節 敘述變質相帶、變質相系和變質帶特徵,總結變質作用特點,探討變質時代。
第四節 敘述變質作用與構造變形、火山 -沉積建造、深成侵入作用的關系(附表)。
第四章 構造
第一節 概述測區構造基本特徵。
第二節 敘述各種構造(褶皺、斷裂、節理、劈理、線理等)的形態、產狀、性質、規模及展布范圍,論述各種構造之間的序次關系及級別(附表)。
第三節 論述構造旋迴與沉積作用、岩漿作用、變質作用、成礦作用、控礦作用等的關系,闡明新構造運動特徵及其影響。
第四節 對區內發育的推覆構造、滑脫構造、拉伸構造以及疊加褶皺等,應闡明其特徵並迸行運動學、動力學的初步分析。
第五章 地質發展簡史
按地質發展階段和區域地質事件簡述地質演化的特徵(附表)。
第六章 經濟地質災害地質概況
第一節 簡述區內礦產情況及主要礦產成礦地質條件。城市及重要經濟區對建築材料的「砂、石、土」資源及水文、工程地質條件要有所說明。
第二節 簡述區內對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危害大的一些環境地質問題,如泥石流、滑坡、地震等,以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
第三節 簡述區內有開發遠景的地質旅遊資源,提出開發及保護措施的建議。
第七章 結語
簡述本次工作的主要成績和重要進展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附:參考文獻及圖版。
附圖:1:5萬地質圖。
備註:附表或插表格式可在報告提綱基礎上簡化,突出地質實體及變化的說明。
Ⅶ 利用1:5萬和1:25萬的地質圖製作1:10萬的地質圖怎麼製作啊
你好!比例只是在出圖的時候才會用到……到時你可以調一下……上面有比例選項……望採納!
Ⅷ 如何獲得地方上的地質圖 以便於確定一些構造分布
您好,我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受當地委託的項目(政府部門),可以版詢問他們有沒有地方權地質、地形圖,或者他們有無辦法弄到。
可以找省測繪局購買某些地方的地質、地形圖,一幅大概100多到200,一勞永逸。
可以找相熟的設計院、勘察院等部門相借,然後做個大幅掃描件。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如果對您有幫助,記得採納哦。
Ⅸ 一比兩千的地質填圖怎麼做
有填圖規范可供參抄考。
一般用1:5000的圖放大作為底圖,或直接用1:1000的圖作為底圖,填繪完了再縮成1:2000的。
按規范要求的觀測點、觀測路線密度布置觀測線/實測剖面/鑽孔/探槽或探坑/取樣(礦、岩石、古生物等)等工程量。
採用穿越法或追索法填繪地質界線。
將所有結果弄到底圖上。按比例尺出圖。就大功告成了。
Ⅹ 這個地區地形地質分析圖如何做,急急急急!
1、比例尺;2、地形地貌;3、地層岩性這個圖上面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圖上都有回,至於地質構造主要就是背斜、答向斜,至於接觸關系你這就更簡單了,你這個圖例上面就只缺少泥盆、三疊紀的,至於是角度不整合還是 平行不整合 直接看地層產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