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斷層的地質標志是什麼車
① 識別活斷層在地質,地貌方面有哪些標志
①地質方面
保留在最新沉積物中的地層錯開,是鑒別活斷層的最可靠依據.一般地說,只要見到第四紀中、晚期的沉積物被錯斷,無論是新斷層或老斷層的復活,均可判定該斷層的活動性.需注意與地表滑坡產生的地層錯斷的區別.
活斷層的斷層帶(面)一般都由鬆散的破碎物質所組成,而非復活老斷層的破碎帶均有不同程度的膠結;所以鬆散、未膠結的斷層破碎帶,也可作為鑒別活斷層的地質特徵.
伴隨有強烈地震發生的活斷層,當強震過程中沿斷裂帶常出現地震斷層陡坎和地裂縫,是鑒別活斷層的霞要依據.非構造的地裂縫一般無一定的方向性.
②地貌方面
活斷層分布地段往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直線相接的部位,其一側為斷陷區.而另一側為隆起區.由於在近期地質時期內斷塊的長期活動,高聳區和低窪的平原、盆地分化幅度很大.地貌上的突然變化及沉積物厚度的顯著差別是活動性斷裂存在的重要標志.
走滑型的活斷層,常使通過它的河流、溝谷方向發生明顯的變化;當一系列的河谷向一個方向同步移錯時,即可作為確定活斷層位置和錯動性質的佐證.根據水系移錯的距離和堆積物的絕對年齡,即可推算該活斷層的錯動速率.山脊、山谷、階地和洪積扇等的錯開,也是鑒別走滑型活斷層的標志.
近期斷塊的差異升降運動,可使同一級夷平面分離解體,高程相差數百米,以至上千米.為數不少的活動斷裂在地貌上為深切的直線形河谷,當斷層兩盤相對地升降,則兩岸階地的高度有差別,同一級階地的高程在斷層兩側明顯不同.由於階地形成的時代較夷平面新,所以在鑒定活斷層時更為可靠.
② 活動斷層標志
1.地質標志
(1)新地層(沉積物)錯斷標志
最新沉積物(地層)錯開是活動斷層最可靠的地質特徵。一般地說,只要見到第四紀晚期的沉積物被錯斷,無論是老斷層的復活或新斷層的出現,均可鑒別為活動斷層(圖10-1,10-6,10-7)。鑒別時需注意與滑坡產生的地層錯斷相區別。
圖10-6 四川鮮水河活動斷裂(四川石棉縣)
活動斷裂下部發育在基岩(花崗岩)中,上部錯斷2級階地沖積物
①第四系中的錯動面;②角度不整合;③沖積物(Q3);④基岩斷層;⑤花崗岩
(2)斷層岩特徵標志
活動斷層破碎帶通常由鬆散物質組成,而老斷層的破碎帶均有不同程度的膠結。未膠結和膠結極差的疏鬆構造岩、斷層泥的存在可作為判別活動斷層的地質標志。
(3)成生關系標志
在地質構造上,證實與已知活斷層有共性或同生關系的斷層也可認為是活動斷層。
2.地貌標志
活動斷層產生的地貌標志多種多樣(圖10-8),如斷層崖、水系、山脊、階地、洪積扇等錯斷(圖10-9);斷層破碎帶形成的斷層溝槽、坡中谷等線性地貌;串珠狀或斜列式盆地或沼澤、湖泊的分布;密集的台階式陡坎(圖10-10)、線形脊、閘門山、斷塞塘、地震溝;乾旱地區的一線綠洲、沼澤、沙丘等出現,它們往往指示活斷層的存在。
圖10-7 雲南巧家南熱水村第四紀斷層
(趙和平攝)
3.地質災害標志
山崩、滑坡、倒石堆沿斷裂帶呈明顯的帶狀分布,但應注意區別重力作用的地質災害。
4.地球物理標志
圖10-8 活動斷層地貌
圖10-9 四川則木河斷裂左旋錯移沖溝3.8m
(聞學澤攝)
圖10-10 念青唐古拉山南東山麓斷層陡坎
(據國家地震局,1992)
Ⅰ、Ⅱ、Ⅲ、Ⅳ示4級陡坎
重力和磁力正負異常的分界線和梯級帶,尤其是排除了地貌、岩性所引起的異常,即由於壓強差所反映出的重力均衡異常梯級帶,以及地震波探測剖面中所反映的斷距明顯的(常以千米計)深部界面的存在。
5.地球化學標志
地球化學測量反映的水化學異常及冷泉、溫泉、承壓泉、汽泉等呈線狀排列;同位素異常成帶分布,很多氣體,如CO2、H2、He、Ne、Ar、Rn、Hg、As、Sb、Bi、B等的含量一般都會偏高。
6.地震活動性標志
斷層帶內有現代強震,或歷史上有破壞性地震,或發現有晚更新世以來的古地震遺跡,或現代小震沿斷層密集成帶分布。
誘發或產生地震的活動斷層稱震源斷層或發震斷層。地震在地面產生的各種變形形跡叫地震遺跡。研究古地震及現代地震遺跡,對研究活動斷層的位置、規模、產狀、運動方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地震時在地表產生的破裂叫地震斷層,也有人稱地震地表破裂(帶)、地表斷層等。大地震的地震遺跡主要有地震斷層、地裂縫、構造楔、崩積楔、地震溝、地震鼓包、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碎石林及沙土液化(沙脈)等(圖10-11)。
圖10-11 四川雷波翼子壩斷層古地震遺跡
①第四紀砂礫石層;②地震裂縫;③含礫細砂層;④泥質層;⑤沙脈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的四川汶川的8.0級地震(簡稱5·12汶川地震)震驚世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影響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房屋倒塌損壞,基礎設施大面積損毀,工農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直接經濟損失數千億元。地震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舉世罕見。
「5·12」汶川地震地表破裂樣式是近期發生的大陸特大地震中結構最復雜、地表破裂的長度也最長的一次地震地表破裂。汶川大地震與龍門山推覆構造帶的中央斷裂(北川-映秀斷裂)的前山斷裂(灌縣-江油斷裂)的強烈活動有關。地震活動時北川-映秀斷裂地震地表破裂帶長約240km,以右旋平移-逆斷層型破裂為主,最大垂直位移(6.5±0.5)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4.9m。灌縣-江油斷裂地震地表破裂帶長約72km,主要為逆斷層型地表破裂,最大垂直位移3.5m。另外,在上述兩條地表破裂帶西部的彭州小魚洞一帶還發育一條NW向帶有逆沖垂直分量的左旋走滑地表破裂帶,長約6km。
7.地形變測量標志
跨斷層的短水準和基線測量系統會發現斷層具有明顯活動,包括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8.文物古跡錯斷標志
沿斷裂帶一側或兩側古墓群、城牆或其他地物標志發生明顯的變形。如寧夏紅果子溝北東向斷裂切錯長城1.45 m等。
9.遙感影像標志
沿斷層線性異常,包括線性影像醒目,但應注意區別非構造成因的線性異常。
在識別活動斷層時,上述標志必須綜合考慮,互相引證,並從區域性著眼,才能得出正確的鑒別,避免被個別標志和局部現象混淆迷惑。如第四紀地層中的小規模斷裂,可以是由於種種非構造原因(如下部地層的充水膨脹或脫水下陷)所引起的,所以需強調多方面的綜合論證,以防止誤斷。
③ 活斷層的活斷層的基本標志
活斷層有兩種基本活動方式:
(1)以地震方式產生間歇性的突然滑動,這種斷層稱發震斷層或粘滑性斷層。粘滑性斷層的圍岩強度高,兩盤粘在一起,不產生或僅有極其微弱的相互錯動,從而不斷積累應變能,當應力達到圍岩鎖固段的強度極限後,較大幅度的相互錯動在瞬間突然發生,引發地震。
(2)斷層兩側岩層連續緩慢地滑動,稱為蠕變斷層或蠕滑型斷層。蠕滑型斷層圍岩強度低,斷裂帶內含有軟弱充填物或孔隙水壓、地溫高的異常帶內,斷裂鎖固能力弱,不能積累較大的應變能,在受力過程中會持續不斷的相互錯動而緩慢的滑動。 活斷層的繼承性:繼承老的斷裂而活動的。
活斷層的反復性:發震斷層往往總是沿著某一活動斷裂有規律的重復分布。 活斷層的長度與斷距主要是研究發生強震時地震斷層的位錯長度和位錯距離,是活斷層區建設時場地評價、設防和地震預報的重要資料。一般地說,地震震級愈大,震源深度愈淺,則地表斷層長度愈大,斷層位移量也愈大。
統計資料表明,一般7.5級的淺源地震均伴有地表錯斷,而小於5.5級地震者則少見。 斷層的滑動速率,即單位時間內的斷層滑動量,常以mm/a表示.
地形地貌法和地震考古是確定地質歷史時期斷層平均活動速率最常用的方法.
斷裂現代活動速率是用現代儀器測量確定的.在我國的一些活動性較強的斷裂上,都布設有短水準、短基線水準測量網和三角觀測網,獲得了一批具有較高精度的數據。
在城市,由於人為活動的附加作用,使得斷層活動的速率值增大。 斷層分段性是指將超長活斷層分成地震情況互不相同的地段。其起步較晚,仍處於探索階段。很多學者觀察到,超長斷層上發生一次地震並不是整個斷層帶破裂,而是破裂僅局限在一定段落,這是因為超長斷層在延伸方向上並不是連續的,特別是受到其他斷層的錯斷,使得超長斷層具有分段,在一些活動段存在鎖固段,當應變能積累達到這些鎖固段極限強度時,會產生突然錯斷,從而產生地震,也就是地震發生的斷層是分段發生的。
斷層長度與地震震級不協調的另一情況是有時一次地震引起的地震斷層,常常呈現枝狀或出現平行、次平行的破裂群,對這些成群的小斷層,如僅用單條破裂長度,按經驗公式計算,只能得到很小的震級,顯然不能反映斷層長度與地震的真實關系。 根據斷層活動與地震的關系,把成因上有聯系的一組斷層集合成一條較大的活斷層。
④ 活斷層的地質標志是什麼
活斷層的地質、地貌和水文地質鑒別標志 所屬分類:數據/知識/短文 -> 岩土工程
資料來源:築龍岩土網 點擊:104
①地質方面
保留在最新沉積物中的地層錯開,是鑒別活斷層的最可靠依據。一般地說,只要見到第四紀中、晚期的沉積物被錯斷,無論是新斷層或老斷層的復活,均可判定該斷層的活動性。需注意與地表滑坡產生的地層錯斷的區別。
活斷層的斷層帶(面)一般都由鬆散的破碎物質所組成,而非復活老斷層的破碎帶均有不同程度的膠結;所以鬆散、未膠結的斷層破碎帶,也可作為鑒別活斷層的地質特徵。
伴隨有強烈地震發生的活斷層,當強震過程中沿斷裂帶常出現地震斷層陡坎和地裂縫,是鑒別活斷層的霞要依據。非構造的地裂縫一般無一定的方向性。
②地貌方面
活斷層分布地段往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直線相接的部位,其一側為斷陷區。而另一側為隆起區。由於在近期地質時期內斷塊的長期活動,高聳區和低窪的平原、盆地分化幅度很大。地貌上的突然變化及沉積物厚度的顯著差別是活動性斷裂存在的重要標志。
走滑型的活斷層,常使通過它的河流、溝谷方向發生明顯的變化;當一系列的河谷向一個方向同步移錯時,即可作為確定活斷層位置和錯動性質的佐證。根據水系移錯的距離和堆積物的絕對年齡,即可推算該活斷層的錯動速率。山脊、山谷、階地和洪積扇等的錯開,也是鑒別走滑型活斷層的標志。
近期斷塊的差異升降運動,可使同一級夷平面分離解體,高程相差數百米,以至上千米。為數不少的活動斷裂在地貌上為深切的直線形河谷,當斷層兩盤相對地升降,則兩岸階地的高度有差別,同一級階地的高程在斷層兩側明顯不同。由於階地形成的時代較夷平面新,所以在鑒定活斷層時更為可靠。
此外,在活動斷裂帶上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工程動力地質現象常呈線形密集分布
⑤ 地質構造標志
新構造運動導致的構造變形主要有褶皺、斷層、節理、岩層傾斜以及地層不專整合等,尤其是發育在新近系和屬第四系中的構造變形能清晰地顯示新構造運動的特徵和發生的時間。而發育在老地層中的構造變形則需要仔細觀察和研究,確定其在新近紀以來是否發生過活動,或者是否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
新構造運動形成的構造變形具有一些重要的特徵。新構造運動形成的褶皺多比較寬緩,變形比較弱,地層的傾角較小(圖13-7),明顯不同於老地層中的褶皺。在一些大型強壓扭性活斷層旁,形成變形比較強烈的褶皺,這些褶皺多不完整,並伴生斷裂構造,形成斷褶皺,如在新疆南天山的庫車坳陷中就非常的發育,那裡不僅褶皺變形強烈,而且地層傾角變化也很大。
圖 13-7 第四紀地層中的褶皺與斷層圖
在新近系和第四系中形成的斷裂構造多為脆性斷裂,斷層帶規模較小,一般寬幾厘米至幾米,斷層泥發育,但在新構造運動強烈活動區,斷裂的規模也比較大。
新近紀和第四紀地層的傾斜及內部發育不整合都反映了新構造運動的存在。還可根據不整合的類型分析新構造運動的性質。
⑥ 野外如何鑒別活斷層
野外識別斷層需抄要豐富的襲野外經驗,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如果你想應付考試,就按書上的回答吧。也只有國內考試會出這樣的題目。不過,我還是給你說說野外斷層存在的可能標志(注意是可能標志,許多證據要相互佐證,綜合分析),希望有幫助:
1、存在斷層三角面
2、地貌有突然變化:如前面仁兄說的陡峭的崖壁,還有順山脊走向地形突變、沿線狀界線兩側地貌明顯不同,存在平直的山谷、一線天,河流生硬地拐彎等等
3、岩層沿走向不連續、錯位,或岩體界線不連續、錯位
4、存在線狀、帶狀分布的破碎帶
5、泉水線狀分布
6、地層厚度突然變化
7、能看到諸如糜棱岩、構造角礫岩、擦痕等特徵性標志
⑦ 斷層的構造標志
如果線狀或面狀地質體在平面上或剖面上突然中斷、錯開,不再連續,說明有斷層存在。斷層造成的構造線不連續現象。為了確定斷層的存在和測定錯開的距離,在野外應盡可能查明錯斷的對應部分。
⑧ 活斷層的地質標志有哪些
⑨ 活斷層的(名詞解釋)是什麼基礎工程書中
活斷層是指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層,或是近期曾有過活動而不久的將來可能會重新活動的 斷層。後內一 種情況也可稱 為 潛 在 活斷層各國學者對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容層,因有鑒別標志佐證而無爭議; 但對潛在活斷層的判定則有不同見解。爭論的焦點主要是對「近期」一詞的看法不同,即對活斷層活動時間的上限有不同的標准。
(9)活斷層的地質標志是什麼車擴展閱讀:
沿斷裂面往往發育成泉水湖泊。斷層處不宜興建大壩等大型工程,易誘發滑坡等地質災害。
地震是地球內部物質運動的結果。這種運動反映在地殼上,使得地殼產生破裂,促成了斷層的生成、發育和活動。「 有地震必有斷層,有斷層必有地震」,斷層活動誘發了地震,地震發生又促成了斷層的生成與發育,因此地震與斷層有密切聯 系。
地殼中的斷層密如織網。斷層從較小的破裂一直到上千公里的斷裂帶,有各種不同的尺度和深度,斷裂帶是多條斷層 的聚合帶。
與地震有聯系的斷層是活動斷層,過去雖運動但如今穩定的斷層叫休眠斷層,或稱為「死」斷層。
⑩ 活斷層的地質標志有哪些
活斷層的地質、地貌和水文地質鑒別標志 所屬分類:數據/知識/短文 -> 岩土工程
資料來源:築龍岩土網 點擊:104
①地質方面
保留在最新沉積物中的地層錯開,是鑒別活斷層的最可靠依據。一般地說,只要見到第四紀中、晚期的沉積物被錯斷,無論是新斷層或老斷層的復活,均可判定該斷層的活動性。需注意與地表滑坡產生的地層錯斷的區別。
活斷層的斷層帶(面)一般都由鬆散的破碎物質所組成,而非復活老斷層的破碎帶均有不同程度的膠結;所以鬆散、未膠結的斷層破碎帶,也可作為鑒別活斷層的地質特徵。
伴隨有強烈地震發生的活斷層,當強震過程中沿斷裂帶常出現地震斷層陡坎和地裂縫,是鑒別活斷層的霞要依據。非構造的地裂縫一般無一定的方向性。
②地貌方面
活斷層分布地段往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直線相接的部位,其一側為斷陷區。而另一側為隆起區。由於在近期地質時期內斷塊的長期活動,高聳區和低窪的平原、盆地分化幅度很大。地貌上的突然變化及沉積物厚度的顯著差別是活動性斷裂存在的重要標志。
走滑型的活斷層,常使通過它的河流、溝谷方向發生明顯的變化;當一系列的河谷向一個方向同步移錯時,即可作為確定活斷層位置和錯動性質的佐證。根據水系移錯的距離和堆積物的絕對年齡,即可推算該活斷層的錯動速率。山脊、山谷、階地和洪積扇等的錯開,也是鑒別走滑型活斷層的標志。
近期斷塊的差異升降運動,可使同一級夷平面分離解體,高程相差數百米,以至上千米。為數不少的活動斷裂在地貌上為深切的直線形河谷,當斷層兩盤相對地升降,則兩岸階地的高度有差別,同一級階地的高程在斷層兩側明顯不同。由於階地形成的時代較夷平面新,所以在鑒定活斷層時更為可靠。
此外,在活動斷裂帶上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工程動力地質現象常呈線形密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