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圖用什麼表示瑪瑙
A. 關於地質圖的。交代式花崗岩在地質圖上的符號是什麼
那個是γ代表的是花崗岩
B. 地質圖符號,,
表示地層單位的話:C代表的是石炭系,下標1-2代表的是「下-中石炭統」
表示年代單位的話:C 代表石炭紀,下標1-2代表「早-中石炭世」
C. 地質圖的問題。
首先你的庫好像不對,如果是用的MAPGIS的話,
「1」好像是樹之類的植被,
那些小圓圈好像也是樹,最後一個小圖可能是陡坎。。虛線好像是各種不同植被的分界
分析來看,你這個是地形圖,不是地質圖》》》
D. 地質內容及特徵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1.水平岩層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①岩層界線與等高線平行或重合(圖13-45中白堊系)。②同一岩層在不同地點的出露標高相同。如果未經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見新地層的頂面;若經過河流下切形成溝谷,則表現為新地層位於高處,老地層位於低處。③岩層的厚度等於頂面和底面的高差。
2.傾斜岩層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①如果地形較平坦,地層界線大致平行延伸。②如果地形有較大起伏時(如有山有谷),地層界線與等高線斜交,在溝谷和山脊處常常形成V字形彎曲。不同傾向、傾角的地層在不同坡度的地形上,有規律地表現為不同的V字形彎曲,稱為V字形法則(圖13-45)。
其他構造線如斷層線等,其露頭形狀也適用於V字形法則。該法則常用於指導填繪大比例尺地質圖。小比例尺地質圖上,因地形、地層走向線彎曲反映不明顯,故較少運用V字形法則。地質圖上一般會標注產狀,所以不作詳述,構造地質學中將詳細介紹。
3.褶皺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背斜和向斜 圖上地層對稱重復出現,從核部到兩翼,地層越來越新為背斜;反之則為向斜(圖13-46)。
圖13-46 金牛鎮地質圖
(據徐開禮等,1984)
褶皺類型 根據圖上標注的地層產狀分析:兩翼傾角大致相等,傾向相反,為直立褶皺;兩翼傾角不等,傾向相反,為傾斜褶皺;兩翼傾角不等,但傾向相同,為倒轉褶皺(圖上會用倒轉產狀符號表示倒轉翼)。組成褶皺的地層界線大致平行,延伸很遠,為線形褶皺;如果地層界線為長圓形或近似渾圓形,則為短背斜、短向斜、穹隆或構造盆地。
樞紐產狀 兩翼地層界線大致平行延伸,表示樞紐是水平的;如果核部忽寬忽窄,表示樞紐呈波狀起伏;如果地層界線表現為馬蹄形圈閉,表示樞紐是傾伏的,為傾伏褶皺。若是背斜向斜相連,地層界線則呈「之」字形彎曲。沿任一褶皺軸岩層越來越新的方向為樞紐的傾伏方向。
4.斷層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地質圖中一般對斷層的性質、類型、產狀等,都會用特定的符號、顏色(多為紅色)標示出來,只要熟記有關圖例,就可以在地質圖中判讀斷層的特徵。如縱斷層(或走向斷層)表現為地層沿傾向重復或缺失;橫斷層(或傾向斷層)表現為地層沿走向發生中斷或錯開等(圖13-46)。
5.地層接觸關系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整合接觸 地層界線大致平行,一般沒有缺層現象(有時有地層變厚、變薄及自然尖滅現象)。
平行不整合接觸 地層界線大致平行,有地層缺失現象。
角度不整合接觸 地質圖中會用特殊的界線(實線加點線)表示不整合線,靠點線一側為較新地層,其地層界線與不整合線平行;實線一側為較老地層,其地層界線與不整合線相交,新老地層之間有顯著的缺層現象(圖13-45、圖13-46中白堊系)。
6.岩漿岩體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岩基或岩株 岩體界線常穿過不同的圍岩界線,若規模較大,形體不甚規則,為岩基;若規模較小,形體較規則,為岩株。
岩脈、岩牆 岩體界線呈長條狀,穿過不同的岩層界線。
地質圖上對不同性質的岩體,一般用不同顏色與代號表示。通常酸性岩體用紅色;中酸性岩體用粉紅色;基性岩體用綠色。
E. 地質圖怎麼看啊分別代表什麼我只知道有產狀,但是其他圈圈分別是什麼啊,還有里邊點點,還有全白的地
C2,C3,P,T3,J1,J2的時代一次變新。分別代表:中石炭,晚石炭,二疊紀,三疊紀,早侏羅和中侏羅世,。
不同的花紋代表不同的岩性。
上面兩圈閉是盆地(中間老四周新);瞎編兩是穹窿(中間新四周老)
F. 怎麼看這張地質圖裡面標注角度的符號(有圖)T T
地圖正上方一般為正北(除非有特殊說明)。以正北方為0度,順時鍾方向確定角度。T兩端出頭的是走向,一端出頭的是傾向。 走向用量角器量一下,傾向圖上標注了。
G. 幾種常用的地質圖
1.地質圖
廣義的地質圖包括所有反映地質內容為主的圖件。狹義的地質圖就是將一個地區的地層、岩漿岩體、地質構造及礦產等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按一定比例尺,用規定的線條、符號和顏色表示在平面上的圖件。
2.地質構造圖
在地質圖的基礎上通過地質構造分析,用規定符號標明各種地質構造形跡的圖件。
3.地質剖面圖
指垂直於區內地層走向或主要構造線方向所切割的地質體剖面,反映地質體深部地質特徵的圖件。可在地質圖上切割繪制(圖切剖面圖:連接地質圖相對圖框上的兩點A、B畫一條直線,稱為剖面線,沿此線將地形、地層、岩體、構造等地形地質內容及產狀,投影到剖面上繪制的)。也可以在野外實地測量繪制(實測剖面圖)。
4.綜合地層柱狀圖
在地質圖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區內地層、岩體的岩性、時代、厚度及其接觸關系,以由老到新、自下而上的順序,按一定比例尺,用線條、符號及顏色繪制在一個呈柱狀的剖面圖上,兩側標示出地層時代、岩性、化石、地層厚度及接觸關系等的圖件。
根據生產任務或研究目的不同,還有各種類型的地質圖,如地質礦產圖、礦產預測圖、岩相-古地理圖、構造綱要圖、大地構造圖、勘探線剖面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第四紀地質圖等。
H. 什麼是地質圖
1、什麼是地質圖?
它是一種圖件,由一定符號、色譜和花紋等來表示地殼版某部分各種權地質體和地質現象(如,各種岩層,岩體、地質構造、礦產等的)及相互關系的一種圖件。
2、地質圖的組成
(1)圖名:取名主要依據圖件所在地區、內容和特徵等;
(2)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內容越詳細,如1:200,類型數字比例尺,線條比例尺;
(3)圖例:是一些規定的符號和線譜、色譜。
(4)順序:一般是地層、岩石構造和其它,其中地層從上到下,由新到老,從左到右,有新到老。岩體:從酸性到基性到超基性。
3、分類:
(1)根據內容:構造地質圖、地質圖、岩漿岩圖、變質岩圖、盆地分布圖、礦床分布圖,油氣資源分布圖、地球物理圖等。
(2)根據形狀:平面圖、剖面圖和柱狀圖。
A剖面圖:一般形式,剖面線(按標高),方向,地質界線
B柱狀圖:一般交地質圖時都需要附柱狀圖。
I. 亞洲地質圖的主要表示法是什麼
古漢語數量表示法 一,基數表示法 基數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數目的數.古代漢語的基數版表示法與現權代漢語相比較,主要有三點不同: 1,整數和零數之間加"有"字."有"是"又"的假借,讀作yòu. 2,缺位處一般不用"零"補位. 3,百,千,萬前面的"一"通常不用.。
J. 河流在地質圖中用什麼表示
用線,雙線河以上用區
說詳細還不願看,無語了,估計說了你也看不懂
分為內兩種
單線河(小河)容與雙線河(大河、部分3、4級以上的水系)
單線河又分為常年、季節兩種,都是用藍色的線表示,常年的是實線,季節虛線
雙線河是兩條藍色的線組成中間塗成淺藍色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