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地質產黃金
A. 怎樣的地質或地貌才會富有黃金
石英脈、破碎帶蝕變岩、細脈浸染(花崗岩)、構造蝕變岩、鐵帽、火山-次火山熱液、微細粒浸染等。其中主要是破碎帶蝕變岩。
B. 中國什麼地方產金子最多
山東。
東北北部砂金礦區。主要由黑河、呼瑪、烏拉嘎和樺川一帶的砂金礦,屬於河流沖積砂礦。在中生代侏羅紀火山岩一進入體中找到團結式原生金礦床。山東招遠一帶含金石英脈開采歷史悠久,有玲瓏金礦床等。後來又發現蝕變花崗岩型,如三山島、焦家、新城等大型金礦床。這一地區的金礦床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
我國主要產金的省區排位大致為:山東、河南、陝西、貴州、新疆、雲南、廣東、廣西、湖南、黑龍江、內蒙等(未按確切資料排位)。其它省區如海南、江西、福建、湖北、遼寧、西藏等省區,亦為我國的重要黃金生產省區。
(2)什麼地質產黃金擴展閱讀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地球上的黃金存量:全球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C. 什麼地質條件下能形成黃金
地球發展早期階段形成的地殼其金的豐度較高,因此,大體上能代表早期殘存地殼組成的太古宙綠岩帶,尤其是鎂鐵質和超鎂鐵質火山岩組合,金豐度值高於地殼各類岩石,可能成為金礦床的最早的「礦源層」。
金在地殼中豐度值本來就很低,又具有親硫性、親銅性,親鐵性,高熔點等性質,要形成工業礦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礦、富礦,金則要富集幾千、幾萬倍,甚至更高,可見其規模巨大的金礦一般要經歷相當長的地質時期,通過多種來源,多次成礦作用疊加才可能形成。
生金亦稱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半成品,是從礦山或河底沖積層開採的沒有經過熔化提煉的黃金。生金分為礦金和沙金兩種。
礦金也稱合質金,產於礦山、金礦,大都是隨地下湧出的熱泉通過岩石的縫細而沉澱積成,常與石英夾在岩石的縫隙中。礦金大多與其他金屬伴生,其中除黃金外還有銀、鉑、鋅等其他金屬,在其他金屬未提出之前稱為合質金。礦金產於不同的礦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屬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間。
砂金礦是古代和近代歷史上世界黃金生產的主要礦床,但經過幾千年的開采,富礦砂多已枯竭,現在主要以礦金為主,砂金是產於河床灣曲的底層或低窪地帶,與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沙金起源於礦山,是由於金礦石露出地面,經過長期風吹雨打,岩石經風化而崩裂,金便脫離礦脈伴隨泥沙順水而下,自然沉澱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層或砂石下面沉積為含金層,從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點是:顆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蠶豆,小的似細沙,形狀各異。顏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為赤黃色,八成為淡黃色,七成為青黃色。
D. 國內黃金的產地有哪些
中國重要的黃金產地如下: 黑龍江省的金礦。漠河金礦和呼瑪爾河金礦歷史悠久,在清朝歷史中就有記載。70年代發現了團結溝金礦,80年代發現了老座山金礦,並已大規模開發。黑龍江有大小金礦點約400多處,其中沙金礦300多處,脈石金70餘處。黃金產量穩步增長。黑龍江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瑪、愛輝、蘿北、樺南、穆棱和東寧等處,由北到南形成「金子鑲邊」,聚積區面積一般為500-2000平方公里,最大為6000平方公里。 吉林省的金礦。吉林省的樺旬縣夾皮溝金礦歷史悠久,清朝同治年間,曾有記載日得黃金500兩的記錄,盛況空前。直到現在夾皮溝的金礦仍是吉林省的重要產金之地。目前有金礦產地16處,訐有沙金和礦山金礦點150餘個,重要的黃金產地有二道旬子、集安縣金廠溝、雙河鎮、夾皮溝、海溝、金城洞金礦、通化、鵓鴿砬子金礦、刺狷溝金礦和琿春河沙金礦等。 遼寧省金礦。遼寧省的黃金開采歷史悠久,全省有採金礦點200餘處。主要分布在遼東和遼西一帶。在靠近內蒙的昭烏達盟處,也有黃金出產,重要的大型黃金產地有五龍、四道溝、金廠溝梁等處,中小型金礦有北票、二道溝、寇半溝毛家莊、奈林溝等多處。 河北省金礦。該省的采礦歷史可上溯到隋唐時代,明清時河北省的黃金開采已頗具規模。全省的金礦主要在承德、唐山、張家口等地,共有採金礦點530多處,分布在7個地區的32個具內。特點是礦點多分散,且規模小。 山東省金礦。該省金礦開采至少可追溯到北宋時代。目前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之一。黃金的總產值、產量、利潤、創外匯和黃金儲量,均居全國首位。國家投資新建和改建的焦家、新城、沂南、乳山四個大中型礦山,為山東省的黃金生產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現在,在全國10個重點金礦中,山東省就佔5個,其中有馳名中外的招遠金礦和三山島金礦。近幾年,山東省的群眾採金事業也發展很快,有煙台、臨沂等地區的採金礦點250多處。山東省的黃金主要集中在膠東半島的招遠――掖縣一帶,產地較為集中,易於大規模開采。 山西省的金礦。該省金礦至少可追溯到元代。19世紀30年代,僅山西代縣張寺溝一地,淘金者就有約2萬人。山西省的金礦生產採用國營和民采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以民采為主。令人矚目的是,山西省的大塊自然金較多,從幾十克到70兩不等。目前該省至少有採金礦點85處,主要分布在恆山、五台山、狐堰山、塔兒山和中條山等地區。 陝西省的金礦。秦嶺之南、漢江兩岸是陝西省的黃金寶地。早在唐朝就已被列為貢金之地。地處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小柔嶺金礦,是一個特大型金礦。在恆口盆地也有一個大型沙金礦,品位穩定,埋藏淺,易於開采。同時在恆口沙金礦兩端又發現了兩個中型沙金礦。漢中盆地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目前又在漢中的陽平關發現了陽平關大金礦,礦體品位高而穩定,經濟價值和開采價值都極佳。 湖南省的金礦。湖南省的金礦開采比其他省都早,東周時期已有記載。古代的淘金場在衡陽以西燕水兩岸,連綿達數十公里,在洪羅廟、隆古堂一帶 ,古採金井竟有1000多個。湖南的金礦,經過2000餘年的開采,淺部高礦已經基本上開發殆盡,但地下的黃金資源仍然十分豐富。全省的伴生金礦有數十處,適於綜合開采。含金石熒脈,集中分布在湘中、湘東和湘西三個構造隆地區。 除上述產地外,還有四川、浙江、新疆、青海、內蒙、廣西、河南、台灣等黃金產量也相當可觀。答案補充
我國產黃金的前十個省:山東、河南、福建、內蒙古、湖南、陝西、新疆、貴州、甘肅、吉林行家!
E. 金礦的主要產區
世界前10名產金國依次為: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秘魯、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巴布亞紐幾內亞。
國內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有:山東、河南、貴州、黑龍江、陝西、廣西、雲南、遼寧、河北、新疆、四川、甘肅、內蒙、青海、安徽等省區。
我國主要黃金產區有四處,即膠東半島、小秦嶺地區、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區幾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東地區的金礦產量占居我國黃金生產的大部分。
(5)什麼地質產黃金擴展閱讀:
19世紀形成的世界黃金生產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續至今,19世紀形成的產金大國目前仍然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產出國。
自1980年以來,南非的產金量呈穩步下降趨勢,尤其90年代以後,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產金量仍居世界各國第一位;美國的產金量一直處於不斷增長狀態,特別是自80年代後期起,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而澳大利亞的產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產金量趨於穩定,變化不大。
全球主要產金國有: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不過,百年來世界黃金生產格局也有一些變化,特別是美國、非洲黃金產量下降的同時,南美的秘魯、阿根廷以及東南亞的黃金產量在顯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黃金產量已佔到全球的14%。
F. 什麼地方的黃金產量最多
黃金具有貨幣和商品雙重職能。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市場的進一步改革,黃金的貨幣功能已經減弱,許多國家中央銀行對其儲備資產進行了調整,減少了黃金持有量。黃金已基本上不作為直接購買和支付手段,但在世界經濟領域和現實生活中,它仍是比任何紙幣更具有儲藏價值的一種儲備手段。黃金對保證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規避金融風險也是任何物品所無法替代的。而且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黃金在航天、航空、電子、醫葯等高新技術領域和飾品行業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
2005年中國黃金行業總體經濟運行情況良好。2005年全國黃金產量達224.050噸,實現利潤40.362億元,再創歷史最好水平。在黃金生產方面,2005年中國全年累計產金224.050噸。與2004年相比,黃金產量增加11.702噸,同比增長5.51%。其中,12月份全國生產黃金29.420噸。2005年,中國黃金企業礦產金(礦山產成品金+含量金)累計完成178.556噸,比上年增長4.49%。
2005年黃金冶煉企業累計完成成品金64.297噸,比上年增長9.40%。在黃金企業經營方面,2005年全國黃金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94.577億元(現價),同比增長21.08%;實現利潤40.362億元,同比增長32.70%。各省(區、市)實現利潤所佔比重為:山東40.54%、福建18.65%、河南13.90%,其他省(區、市)約佔26.91%。其中,12月份全國黃金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7.636億元(現價),實現利潤7.409億元。
2006年6月,全國生產黃金17.226噸。上半年累計完成106.028噸。與2005年同期相比,黃金產量增加6.314噸,同比增長6.33%。2006年上半年,黃金企業礦產金(礦山產成品金+含量金)累計完成77.333噸,比2005年同期減少0.95%。冶煉企業(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黃金冶煉企業)累計完成成品金51.298噸,比2005年同期增長15.27%。全國黃金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21.494億元,同比增長22.64%;累計實現利潤24.708億元,同比增長53.21%。
2006年最高金價將突破600美元/盎司,全年平均價可能在540美元/盎司左右。國內黃金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張,2006年將新增產量和地質儲量5%左右。同時由於市場對於金價的長期看漲氣氛,國內黃金總需求量將達288噸左右,而產量將達到240噸。
預計未來幾年時間,中國的黃金消費將從以往每年200噸左右增加到400噸至500噸,這對國際黃金市場的價格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中國黃金工業的發展潛力不可低估。
本報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紹了黃金的特性、分類、用途等,接著分析了全球黃金資源的分布及開發情況,然後對黃金市場做了關聯性分析,並分析了國際黃金行業、市場及價格情況。隨後介紹了中國黃金行業的發展概況和主要地區黃金行業的發展情況,接著對中國黃金市場、黃金衍生品市場、黃金供需狀況、黃金飾品業進行了具體細致的分析,最後介紹了國內重點黃金採掘、加工企業的運營狀況。您若想對黃金市場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黃金的採掘、加工,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G. 黃金一般在什麼樣的地質能找到
純金為金黃色,含有雜質時其顏色可相應變化,如含銀或鉑時顏色變淡;含銅時顏色變深。根據在試金板上劃下的金的條痕色澤,可估計金的成色。高成色金條痕為赤黃色;含10%的銀時其條痕為悅目的金黃色;含銀20~30%時為草黃色;銀含量超過30%則具有黃中帶綠的色調;含銀超過50%則喪失金所固有的黃色而近於銀白色。
金具有耀眼的光澤,白光下反射率平均為74%,隨著含銀量的增加,反射率增高,金硬度增大,密度減小。故可根據硬度來確定金的成色(表3.18.1)。
金的揮發性極差,在熔點溫度之上至1300℃幾乎無揮發性,但在煤氣和CO氣氛中揮發性大大增加。因此,在碳覆蓋層下熔煉金會因揮發而造成金的損失。
金的延展性極好。1g純金可拉成3500m長、直徑0.00434mm的細絲,或壓成厚度為0.23×10-8mm的金箔。
(一) 金的化學性質和地球化學性質
1.金的化學性質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從常溫到高溫一般均不氧化。金不溶於一般的酸和鹼,但可溶於某些混酸,如王水。金也可溶於鹼金屬,氰化物,酸性的硫脲溶液,溴溶液,沸騰的氯化鐵溶液,有氧存在的鉀、鈉、鈣、鎂的硫代硫酸鹽溶液等。鹼金屬的硫化物會腐蝕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細菌的代謝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的電離勢高,難以失去外層電子成正離子,也不易接受電子成陰離子,其化學性質穩定,與其他元素的親和力微弱,因此,在自然界多呈元素狀態存在。
2.金的地球化學性質
金具有親硫性,常與硫化物如黃鐵礦、毒砂、方鉛礦、輝銻礦等密切共生;易與親硫的銀、銅等元素形成金屬互化物。
金具有親鐵性,隕鐵中含金(1150×10-12)比一般岩石高3個數量級,金經常與親鐵的鉑族元素形成金屬互化物。
金還具有親銅性,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據著親銅和親鐵元素之間的邊緣位置,與銅、銀屬於同一副族,但在還原地質環境下,金的地球化學行為與相鄰元素相似,表現了更強的親鐵性,銅、銀多富集於硫化物相內;而金鉑多集中於金屬相。金在地球中元素豐度為0.8×10-6,地核為2.6×10-6,地幔為0.005×10-6,地殼為0.004×10-6。金在地殼中的豐度只有鐵的1/1千萬,銀的1/21。
地球上99%以上的金進入地核。金的這種分布是地球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地球發展早期階段形成的地殼其金的豐度較高,因此,大體上能代表早期殘存地殼組成的太古宙綠岩帶,尤其是鎂鐵質和超鎂鐵質火山岩組合,金豐度值高於地殼各類岩石,可能成為金礦床的最早的「礦源層」。
綜上所述,金在地殼中豐度值本來就很低,又具有親硫性、親銅性,親鐵性,高熔點等性質,要形成工業礦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礦、富礦,金則要富集幾千、幾萬倍,甚至更高,可見其規模巨大的金礦一般要經歷相當長的地質時期,通過多種來源,多次成礦作用疊加才可能形成。
世界現查明的黃金資源量為8.9萬噸,儲量基礎為7.7萬噸,儲量為4.8萬噸。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金。南非佔世界查明黃金資源量和儲量基礎的 50%,佔世界儲量的38%;美國佔世界查明資源量的12%,佔世界儲量基礎的8%,世界儲量的12%。除南非和美國外,主要的黃金資源國是俄羅斯、烏茲別克、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等。在世界80多個黃金生產國中,美洲的產量佔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國14%);非洲佔28% (其中南非22%);亞太地區29%(其中澳大利亞佔13%,中國佔7%)。年產100噸以上的國家,除前面提到的5個國家外,還有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年產50噸—100噸的國家有秘魯、烏茲別克、迦納、巴西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此外墨西哥、菲律賓、辛巴威、馬里、吉爾吉斯坦、韓國、阿根廷、玻利維亞、蓋亞那、幾內亞、哈薩克也是重要的金生產國。
H. 什麼地方產黃金
朋友你好
產黃金的地方多了.但主要集中在非洲,俄羅斯,美國,中國.中東也有部分.印度等國家
希望對朋友有所幫助.
I. 黃金在什麼地質有!
AU 屬於中低溫熱液礦物 在自然界中 很常見的金有 砂金 岩金 兩種
砂金為岩內金的風化產物 經風化搬容運至某一地點
岩金 為含金岩漿順裂隙從地球內部噴至地表或是地殼 從而經過復雜的地質作用及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夠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