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貴州地質博物館怎麼樣

貴州地質博物館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2-28 07:41:17

1. 貴州博物館待遇怎麼樣

貴州本地人,本科985畢業,正式編制,工作四年,到手3728,有幾百公積金,跟有些事業編專的臨時工一屬個待遇,年終多給一月工資,沒有升職空間。是事業編裡面最沒出息的。常有活動,經常加班,東西搬進搬出,輕點來清點去的,還要打掃衛生,保證一塵不染。。。。。。說白了就是搬運工。現在在備考,隨時准備走人。但也有好處,比如:假如你喜歡文物(其實文物看多了也就是一堆沒用的廢物),家裡沒壓力,可以用情懷工作。

2. 貴州地質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貴州地質博物館其來前身為自1958年建立的貴州省地質局陳列室。1966年以後近3000件地質標本全部散失,1980年重新籌建,1985年建成貴州地質博物館。2015年為解決貴州省地質資料保管設施簡陋、檔案庫房不足、不利於地質資料研究及開發利用,貴州將開建貴州省地質資料館暨地質博物新館。
據悉,貴州省地質資料館暨地質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612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25800平方米,地下停車場及人防建築面積10320平方米。地質博物館總投資21587萬元,由省國土資源廳與省地礦局、省有色地勘局、省煤田地質局四家單位自籌解決。

3. 貴陽地質博物館可認鑒定隕石嗎

沒有貴陽地質博物館,是貴州地質博物館。貴州地質博物館可以鑒定隕石,省級博物內館都可以對隕石進行鑒定容。

貴州地質博物館其前身為1958年建立的貴州省地質局陳列室。1966年以後近3000件地質標本全部散失,1980年重新籌建,1985年建成貴州地質博物館。2015年為解決貴州省地質資料保管設施簡陋、檔案庫房不足、不利於地質資料研究及開發利用,貴州將開建貴州省地質資料館暨地質博物新館。

4.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新館什麼時候建

貴州地質博物來館是中國的省級地質博源物館。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北京路。其前身為1958年建立的貴州省地質局陳列室。1966年以後近3000件地質標本全部散失,1980年重新籌建,1985年建成貴州地質博物館。

5. 貴州地質博物館的動物化石

位於貴州地質博物館,黔、桂、滇三省交界處的綠蔭村是黔西南州頂效鎮附近的一個小山村,但是它在我國古生物研究領域卻具有重要的意義。已故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先生描述的中國第一件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胡氏貴州龍的標本就產自這里。
1957年,地質博物館的胡承志先生在村後的小山上採集到一批小型爬行動物化石,經楊鍾健先生研究後命名為胡氏貴州龍。這是一些三疊紀中期的小型腫肋龍類,類似的化石此前僅發現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地區。
此後幾十年中,綠蔭村及其臨近地區不僅出土了大量的貴州龍化石,還發現了一些大型的幻龍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這里展開了系統的研究工作,陸續發現了大量的海生脊椎動物化石,包括眾多門類的爬行動物和魚類。

6. 貴州地質博物館的介紹

貴州地質博物館是中國的省級地質博物館。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北京路。專其前身為1958年建立的貴州省地屬質局陳列室。1966年以後近3000件地質標本全部散失,1980年重新籌建,1985年建成貴州地質博物館。

7. 地質博物館有什麼特色

有蜚來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源、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等。

8. 中國地質博物館怎麼樣

中國地質抄博物館創建於1916年,是中襲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在中外博物館界久負盛名。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中國地質博物館先後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年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9. 貴州地質博物館的龍古生物化石

貴州龍是生活距今2億4千萬年前的水陸兩棲爬行類動物。早在1957年5月,貴州地質博物館胡承志從雲南到貴州,在黔西南頂效綠蔭村發現該動物化石,後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楊鍾健教授研究,命名為「貴州龍科貴州龍屬胡氏貴州龍」。此後,國內科研人員在同一地區採集到大量貴州龍化石的同時,又發現不少魚類化石,經研究分別命名為「東方肋鱗魚」、「貴州中華真鱷魚」、「興義亞洲鱗齒魚」等。現保存在州市有關部門的龍、魚化石藏品近千件。
1995年4月下旬,經中國科學院有關專家親臨鑒定,將其中226件定為國家級珍貴文物,其中一級龍化石17件,二級35件,三級112件;二三級魚化石62件。 《光明日報》於同年5月2 7日頭版頭條作了報道後,國內外廣播、電視、報刊亦作了報道,貴州龍動物群在國內外引起轟動。在頂效貴州龍景區,佔地11畝、築面積7000平方米的貴州地質博物館已經竣工並對外開放。其館名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科學家歐陽自遠所題。館內不僅陳列已經出土的各類貴州龍動物群化石和岩石標本,而且還用圖表模型和現代聲、光、電技術,表現地質構造、地殼、古地理概況等種種地質現象、規律;在綠蔭村貴州龍出土量最多的山上,將建立貴州龍現場科普館,建立貴州龍化石遺址保護區等。

10. 貴州地質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該館收藏有各種地質標本4000餘件。其中有獨具特色、馳名中外的辰砂晶體、晶簇專和塊重達數百千克的屬汞礦石,晶體大而完整的螢石、冰洲石、方解石、重晶石、晶簇狀水晶,中國首次發現的超微細粒金礦石及以它為原料提煉出來的黃金,泥盆系的包陽魚、石炭系的大型貴州珊瑚、中生代的胡氏貴州恐龍化石等。
該館現設有礦產資源、古生物等陳列室及科學普及櫥窗,並及時舉辦了有關專題展覽。礦產資源室主要陳列有能源礦產、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土金屬、特種非金屬、化工原料、冶金輔助原料、建材等8類,計有40多個礦種、300多件標本及產品,其中以汞砂礦、磷礦、鋁土礦、錳礦、銻礦、煤礦、超微細粒型金礦等最有特色。古生物室主要陳列有三葉蟲、筆石、珊瑚、腕足類、頭足類、脊椎動物、植物,以及微體古生物等10多個門類的化石標本。其中以晚古生代的珊瑚、腕足類化石發育最為良好。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