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質儲量什麼意思
『壹』 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與探明儲量有何區別
每年地質勘探部門都會在全國對油氣礦藏進行勘察,隨著勘探技術的提高和勘回探范圍答的擴大,總會發現一些新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礦藏。其中新發現石油的儲量就是當年的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 2011年中國石油新增探明儲量 13.7 億噸。
石油探明儲量則是指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總數。中國石油的原油已探明儲量為176.2億桶。
『貳』 油田的地質儲量是怎樣算出來的
在石油勘探的不同階段都要進行儲量估算或計算。為了給油田開發做好准備,必須提供比較准確的地質儲量。所提交的地質儲量是石油勘探最終成果的綜合反映,是油田開發的物質基礎。
計算儲量有好幾種方法,一般採用容積法、物質平衡法和統計法。
容積法應用比較廣泛,只要把含油麵積圈定準確,把第一性資料求准,就可以算出可靠的儲量。物質平衡法是在油田開采一個階段以後才能應用,在油層性質差別很大時,准確程度就不高了。統計法往往是在地下岩層比較復雜,油、水層交互出現或裂縫性油層中才使用。
這里僅就容積法介紹一下怎樣計算油田的石油地質儲量。按這種方法,首先要把各種計算參數搞清楚,每一個參數越准確,儲量也就越接近於實際。參數中最主要的是含油麵積和油層厚度。
油層厚度是指油層有效厚度,即經過油層單層試油能采出的有開采價值的原油的那些油層的厚度。
油層有效孔隙度是用岩心測量出的岩石孔隙容積占岩石總體積的百分數。我國多數油田砂岩油層孔隙度在20%左右。
含油飽和度是指在儲油岩石的孔隙體積中石油所佔體積的百分比。
原油的體積在地下油層中與地面上不同,在地下時因為原油中溶有大量氣體,體積比較大;噴到地面後,壓力降低,氣體從油中跑出,原油體積就會縮小。地下體積與地面體積之比叫做體積系數。
一些國外油田資料中所講到的石油地質儲量實際上是指可采儲量。這是考慮到地下的原油不能百分之百地采出,只計算可以采出的儲量,就是可采儲量,它不包括預計不能采出的那部分石油地質儲量。可采出的儲量與地下全部地質儲量之比叫做採收率。實際上,由於各油田特點不同,油田開發方法和採油工藝不同,採收率也不同。
油田情況基本上搞清楚了,石油地質儲量基本上計算準確了,油田就可以投入開發。到此,可以講石油勘探的任務已經基本上完成了。
但是為了進一步查明油井生產能力和開采特點,在石油勘探後期,往往要開辟生產實驗區,以取得油田開發的實際經驗。在生產實驗區里,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幾種不同的開發方式進行開采實驗,以便於比較,為油田全面開發提供依據。這樣才能制定出以地質為基礎,以生產實踐為根據,綜合考慮各種條件的符合多快好省原則的油田開發方案。
『叄』 什麼是三級儲量
預測地質儲量是指在圈閉預探階段預探井獲得了油氣流或綜合解釋有油氣層存在時,對內有進一步勘容探價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氣)藏(田),計算求得的、確定性很低的地質儲量。預測地質儲量計算時,應初步查明構造形態、儲層情況,預探井已獲得油氣流或鑽遇了油氣層,或緊鄰在探明儲量(或控制儲量)區並預測有油氣層存在,經綜合分析有進一步評價勘探的價值。
此外,在探明或控制儲量之外預測有油氣層存在的同一圈閉,以及與探明儲量或控制儲量緊鄰的尚未鑽探的圈閉,經綜合分析有進行評價勘探價值時,也可估算預測儲量。
預測儲量是編制勘探規劃和計劃的依據之一,應從預測儲量的規模、品位及測試產量等方面,初步評價進一步勘探的可行性;建立預測儲量資料庫,搞清升級核減關系;根據勘探計劃,合理安排預探或評價工作量,使評價有效益的預測儲量進入勘探升級程序。
『肆』 什麼是油氣資源和油氣儲量
「資源」指天然的財富來源。「油氣資源」就好像銀行的大金庫一樣,但是,這個「銀行的大金庫」不是在鬧市中,而是在地下深處,那裡不是現鈔,而是黑色的金子—石油與天然氣。在油氣資源的規范標准中是這樣定義的:「資源」是已經發現及尚未發現,在目前技術經濟條件下可以提供商業開采及未來技術經濟條件下可供商業開採的各類、各級油氣的總稱。
油氣「資源」包括已發現與未發現兩大部分,可分為五個等級。在已發現的資源中分為三級,即探明儲量、控制儲量和預測儲量;在尚未發現的資源中分為二級,即潛在資源量和推測資源量。
探明儲量就好像你已經把銀行取款卡插入提款機,只要輸入「密碼」,錢就可以取出來了。也就是說,地下的油氣儲量已經探清楚了,評價井、開發生產井已經鑽探,生產設施已經基本完成,一開井口閘門油氣就可以由地底下流出來。探明儲量是在油氣田評價鑽探階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後計算的油氣儲量,是在現代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可供開采並能獲得經濟效益的可靠儲量。它是編制油氣田開發方案、投資決策、開發分析的依據。在我國,又將探明儲量分為已開發的儲量、未開發的儲量及基本探明儲量三類。
控制儲量你已經基本知道在銀行里有多少存款了,取款卡掌握在手,但是你還得走一段路程才能到銀行;或許有些錢還沒到位,提款員只能給你部分的錢,也就是說,地下的油氣儲量規模已經被控制了,但是評價井還沒有鑽完,生產井還未鑽,油田建設還未開始,還不具備全面開發的條件,這時所算出的儲量叫控制儲量。
預測儲量你知道在銀行里有你的錢,但是銀行里有多少存款不太清楚;用什麼方法取出來你也不全知道。因為錢並不在你手中,所以,你也就沒法動身去銀行,想馬上去提款還是不成。也就是說,在一個勘探目標預探井的鑽探中,已經發現了具有商業價值的油氣,經粗略的估算,大致知道有多少油氣,肯定有儲量是沒問題的,但是風險很大,想全面開發還得做許多的工作。
未發現的資源就好像還沒完全進入銀行賬戶的錢一樣。
潛在資源量這時,你去銀行提款是要遭拒付的。但是,你已經通過了投標,中了標,有了「項目」(勘探目標),只要去努力的工作,去奮斗,就會賺到錢,銀行里就會有你的錢,這就是所說的「潛在資源量」。潛在資源量是在有了勘探目標後,經過細致地地質風險評價估算的資源量。
各級儲量示意圖
推測資源量就像是你還沒有把「項目」通過投標拿到手,在理論上是有這筆錢,但是,這筆錢是不是你的,還很難說,你必須經過上述大量的工作,才能變為銀行的存款。在油氣盆地的地質研究中,通過生烴、排烴、運移、聚集等一系列成藏條件的研究,認為目標盆地是有油氣資源的,僅僅是從理論上推斷出了這個盆地應有的遠景資源量。
綜上所述,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要一步一步來,就是說,要按照勘探開發程序來進行。
『伍』 地質學中所稱的油氣資源的可開采資源量 探明儲量的含義分別是什麼這兩個概念各有有什麼實際意義
探明儲量在中國通常是指經過一定的地質勘探工作而了解、掌握的礦產儲量,以回區別於未經任何調查或僅依據一答般地質條件預測的,其質和量、賦存狀態及開采利用條件均不明的礦產資源。
一般而言凡是探明的煤炭和石油都是可以開採的,只是對於某些埋藏特別深的,由於技術條件還不太成熟。將來技術條件成熟了,都是可以開採的。
『陸』 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是什麼意思
20世紀70年代,對石油資源儲量分三級:一級地質儲量稱為探明儲量、二級地質儲量稱版為基權本探明儲量、三級地質儲量稱為待探明儲量。 1983年11月我國提出了新的儲量分類方案:探明儲量指勘探階段結束後計算的儲量。
『柒』 石油儲量中的一級、二級、和三級是什麼意思
20世紀70年代,對石油資源儲量分三級:一級地質儲量稱為探明儲量、二級地質儲量稱為專基本探明儲量、三級地質儲屬量稱為待探明儲量。 1983年11月我國提出了新的儲量分類方案:探明儲量指勘探階段結束後計算的儲量。
『捌』 油藏類型及石油地質儲量
柳北沙三3油藏相對整裝,充滿度較高,油藏受構造和岩性雙重因素的控製作用,基本屬於構造岩性油氣藏。儲層物性較好,平均孔隙度19.9%,平均滲透率265×10 -3μm2,屬中孔中滲儲層;儲層埋深2300~3200 m,屬中深層油藏;油藏含油麵積5.9 km2,石油地質儲量為1773.8×104t,儲量豐度為300.7×104t/km2,屬高豐度油藏。油藏地下原油黏度為1.73mPa·s,飽和壓力5.93MPa,屬低黏未飽和油藏。油藏邊水水體欠活躍,驅動類型主要以人工水驅為主。總體上,柳北油藏屬於中深層、中孔、中滲和高豐度構造岩性稀油油藏。
圖1.7 柳北地區沙三3Ⅴ1油層厚度(m)圖
各油組的主體區儲量均具有一定規模,其中Ⅱ油組,含油麵積1.0 km2,石油地質儲量為265.2×104t,儲量豐度為265.2×104t/km2,儲量分布於斷層根部;Ⅲ油組含油麵積2.0km2,石油地質儲量為175.6×104t,儲量豐度為87.8×104t/km2,因地層向北東尖滅,僅分布於西南部;Ⅳ油組含油麵積最大為3.0km2,石油地質儲量為555.4×104t,儲量豐度為182.7×104t/km2,為本區主要的含油層段;Ⅴ油組含油麵積1.6km2,石油地質儲量為206.5×104t,儲量豐度為128.3×104t/km2。
『玖』 石油儲量與石油峰值是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采出的石油量不斷增加,關於石油峰值的問題終於引起人們的關注,可采出的石油資源量標志著未來可以獲得的石油總量,因此就顯得十分重要。常規的石油資源量包括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常規採油、二次採油技術、提高採收率技術)可以通過井口獲得的石油總量。這並不包括從固體瀝青礦或氣體(石油砂、油頁岩、天然氣的液化加工天然氣液化或稱GTL是一種將天然氣或其他氣態烴轉化為較長鏈烴類的煉制過程。富含甲烷的氣體轉化為液體燃料就是一種。它們或者直接轉化,或者通過中間介質轉化,比如Fischer Tropsch(費托合成技術)或Mobile Process技術的應用。利用這些加工技術,煉制爐可以將其中的氣體廢料產品轉化為有價值的燃料油,可供市場或僅僅作為與柴油混合的燃料使用。或煤的液化將煤炭轉化為液體的加工處理。技術中獲得的資源量)所獲得的液態烴量。石油資源量可以分為探明儲量、預測儲量和地質儲量。探明儲量一般可達預測儲量的90%~95%。預測儲量的可能采出量為50%,地質儲量的可能采儲量為5.0%或10.0%。目前的技術可以從絕大多數油井中采出大約40%的石油。一些推測認為,未來的技術有可能采出更多的石油,但即便如此,未來的技術已經將這些預測儲量和探明儲量納入人類擁有的資源「賬下」了。在許多主要產油國中,關於本國的資源量並沒有對外公布,也沒有經過核實。絕大部分易開採的石油已被人們找到了。當下的石油價格高漲已迫使人們在那些投資極高的區域開展油氣勘探,比如鑽探超深井,進行極端溫度下的施工作業以及在環境惡劣的區域展開勘探。勘探作業的低發現率導致探井工具的短缺,這樣又會造成鋼鐵價格上漲。這種盤根錯節的關系,導致整體價格上揚。
全球油田發現的高峰出現在1965年,主要原因在於當時世界人口的增加遠大於石油產量的增加速度,而年均產油高峰出現在1979年(其引發原因是1973—1979年的阿拉伯半島戰爭)。20世紀60年代,每年所發現的石油量都連攀高峰,約為550億桶/年。1980年,石油儲量達到效率峰值,當時的石油產量首次超過發現量,雖然人們利用一些新的方法對石油儲量進行了重新計算,但依然難以准確地獲得儲量額。
『拾』 請教中國石油地質儲量和潛在儲量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1]
從資源深度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80%集中分布在淺層(<2000米)和中深層(2000米~35 00米),而深層(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層(<4500米)分布較少;天然氣資源在淺層、中深層、深層和超深層分布卻相對比較均勻。[7]
從地理環境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76%分布在平原、淺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氣可采資源有74%分布在淺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7]
從資源品位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中優質資源佔63%,低滲透資源佔28%,重油佔9%;天然氣可采資源中優質資源佔76%,低滲透資源佔24%。[7]
截至2004年底,我國石油探明可采儲量67.91億噸,待探明可采資源量近144億噸,石油可采資源探明程度32.03%,處在勘探中期階段,近中期儲量發現處在穩步增長階段;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2.76萬億立方米,待探明可采資源量19.24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可采資源探明程度僅為12.55%,處在勘探早期階段,近中期儲量發現有望快速增長。[7]
自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先後在82個主要的大中型沉積盆地開展了油氣勘探,發現油田500多個。以下是我國主要的陸上石油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