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屬於什麼地質
① 青海西寧海南地質情況
海南州在地貌分區上屬柴達木--湟中海拔盆地大區,青海東部中海拔盆地分區,青海湖--共和中海拔盆地小區。海南呈北西西--南東東向之盆地與山地相間的格局,由北而南依次為青海湖盆地、青海南山中起伏山地,共和--貴德盆地,河卡山中起伏山地,興海--同德盆地,蘑菇山--桑赤崗大起伏山地。在這種近東西向起伏相間的格局兩端,西為北北西--北西走向的鄂拉山大起伏山地,東為西山--扎馬日崗中起伏山地,這種基本地貌的形成,是基於地質構造山斷塊抬升的山地與山間斷陷盆地的差異性升降運動,以及共和盆地東西兩側各存在一個近南北向的構造帶。山地是海南主要地貌類型,面積占海南陸地總面積的42.3%,丘陵及殘山占海南陸地總面積的11%;中海拔平原和台地佔海南陸地總面積的46.7%,其中河谷階地為12.4%。
海南州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四圍環山,盆地居中,高原丘陵和河谷台地相間其中,地勢起伏較大,復雜多樣。海南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海拔5305米,最低海拔2168米。
海南州:位於青海省東部,東與海東地區和黃南藏族自治州毗連,西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壤,南與果洛藏族自治州為鄰,北隔青海湖與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望,因地處著名的青海湖南部,故名海南。地理坐標為東經98°55′--105°50′,北緯34°38′--37°10′,東西寬260千米,南北長270千米,面積為4.45萬平方千米,占青海省總面積的6.18%。
② 西寧是屬於哪裡
西寧來市是青海省的省自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訊中心。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東貫穿市區。全市常住人口達到220.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1.02%。2009年末,在我市常住人口中,截至2009年底,西寧市總人口達220.5萬人,較2005年增長5.05%。全市總面積7665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50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117平方公里(不含在建新區)。
西寧市政府
地址:南關街43號
③ 西寧地質有哪些
呵呵,同行好。
我說的這些都是當地甲級資質的地質單位。希望對你有幫助。
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 西寧市德令哈路278號 液體礦產勘查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甲級。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青海總隊 青海省西寧市新寧路11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地質礦產勘查院 西寧市建國路勤奮巷62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質實驗測試(岩礦測試)甲級。
青海省核工業地質局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新寧路2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質鑽探甲級;地質實驗測試(岩礦測試、岩土試驗)甲級。
青海省岩礦測試應用研究所 西寧市城西區鹽湖巷15號 地質實驗測試(岩礦鑒定、岩礦測試)甲級。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西寧市南川西路107號 區域地質調查甲級;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球物理勘查甲級;遙感地質調查甲級。
青海煤炭地質一0五勘探隊 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八一中路47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質鑽探甲級。
青海煤炭地質勘查院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商業巷5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大隊 平安縣平安鎮蘭青路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西寧市蘇家河灣4號 液體礦產勘查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甲級。
青海省柴達木綜合地質勘查大隊 格爾木市昆侖南路12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第八地質隊 西寧市西川南路116號 固體礦產勘查甲級。
青海省地質礦產勘查院 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22號 地質鑽探甲級。
④ 西寧屬於哪個地震帶
西寧不在地震帶上
離西寧較近的地震帶是 銀川——蘭州——四川的松潘平原(512時候的內)一線
地圖上看青海容唯一的地震帶就是巴顏喀拉山的那個地方有一個很小的地震帶
但離玉樹也不近
說這一年將是青藏高原地質相對活躍的一年
專家不是說巴顏喀拉板塊 最近很活躍嗎?這次的玉樹地震 汶川地震都跟它有關
西寧應該相對安全
希望能幫到你
⑤ 西寧的地理環境
1、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版河自西向東貫穿市區;權
2、市區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發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
3、西寧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農業區與牧業區、漢文化與藏文化的三大結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
⑥ 西寧市屬於什麼地質構造
西寧市屬於 中國「秦祁昆造山系」,它分為11個部分,西寧屬其內部的「中祁連弧盆系」,因此西寧地區應該屬於弧盆系構造相。
⑦ 西寧100-200米什麼地質 土層大約多少米石頭大約多少米 石頭是什麼石頭
文庫里找青海地質志。
⑧ 青海西寧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青來海屬於大北方的西北自地區,青海方言和習俗均為北方系,而且青海南部屬於地廣人稀,西南部的可可西里甚至有無人區,但青海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之稱、從文化、地理、歷史等都屬於北方。
昆侖山分屆。雖然昆侖山山勢起伏不劇烈,但是加上青海的緩坡已經夠高了。昆侖山強於秦嶺的作用。不過藏北一樣很冷,海拔很高。
⑨ 西寧屬於哪
【西寧概述】西寧市(英文名:Xining shi)
下轄地區: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四個區,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
建立時間:1944年
西寧市是青海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和交通和、通訊中心。全市常住人口達到217.79萬人,增加2.4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2.9萬人,增加3.66萬人;鄉村人口84.89萬人,減少1.23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1.02%。2008年末,在我市常住人口中,市區人口有112.21萬人,增加5.04萬人,人口出生率10.86‰,人口死亡率4.25‰,人口自然增長率6.61‰,計劃生育率99.13%。轄城東、城中、城西、城南.城北五個區,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以及正在建設的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海湖新區。
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東貫穿市區。全市總面積7665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50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75平方公里。市區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發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大陸高原半乾旱氣候。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西寧歷史悠久。商周秦漢時期,河湟地區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帶。 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將軍在此設西平亭。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設西海郡。唐初(公元619年)建鄯州,成為青藏高原與中原的交通中轉站。五代北宋時稱青唐城,是吐蕃唃廝啰的國都,成為東西商貿交通的都會,興盛一時。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宋軍進入青唐城, 改稱西寧州(取名西方安寧之意),建隴右都護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西寧府.1914年裁西寧府,設西寧道。1926年,撤銷道,改為西寧行政區,設西寧行政長官。1946年西寧改縣為市,成為青海省省會。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仍作會省會。
西寧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並存。西寧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農業區與牧業區、漢文化與藏文化的三大結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達100萬之多,有漢、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4.36萬人,占總人口25.55%。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並存,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影響尤為深遠,塔爾寺是我國六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東關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各民族團結奮斗,相濡以沫,譜寫了燦爛的發展史,創造了輝煌的成就,賦予了串富的人文精神,使西寧顯現出包容,勤勞、開放。創新的城市文化特點 西寧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沖和軍事重鎮,素有「海藏咽喉」之稱。隨著西部大開發和現代交通建設步伐的加快, 以西寧為中心輻射全省的交通網路已形成,315、109國道貫穿全境,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四通八達,鐵路向四周延伸,總鋪軌里程1300餘公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使西寧成為青藏高原鐵路中心樞紐。 西寧機場以每年客運吞吐量以33%的速度遞增, 已通航全國各主要城市。「蘭一西一拉」(蘭州一—西寧一拉薩)通訊光纜工程,使電話通訊聯接全國各地及世界數十個國家。
⑩ 西寧屬於什麼位置
對於西寧的介紹,我的看法和一樓 韓國波浪 的完全一致。 需要補充的是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湟水谷地,海拔2261米,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西寧地處青海東部,黃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環山,三川會聚,扼青藏高原東方之門戶。地理坐標為東經101°49′17″北緯36°34′3″地勢由北向 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東西狹長,形似一葉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匯合於市區,向東流經全市。西寧周圍群山環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屬高原半乾旱氣候,年均溫4.9℃,最高31℃,最低-18℃。年降水量379毫米。夏季涼風習習,涼爽如秋,是天然的避暑勝地。西寧市轄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四個區,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以及正在建設的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城南新區、海湖新區。
西寧市面積7665平方千米,人口212.73萬。
城中區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郵編810000。
城東區面積 115平方千米,人口29.6萬人。郵編810000。
城西區面積82.9平方千米,人口23.4萬人。郵編810001。
城北區面積 138平方千米,人口22.8萬人。郵編810001。 湟中縣面積2700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郵編811600。縣人民政府駐魯沙爾鎮。 湟源縣面積1509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郵編812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面積3090平方千米,人口43.7萬人。郵編8101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橋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