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是什麼地質岩層
㈠ 岩石地層單位及空間分布
1.2.1.1岩石地層單位
岩石地層單位一般劃分為群、組、段三個級別,組是最基本的岩石地層單位,為空間上基本連續的岩性地層體。由於古構造、古緯度的控制,華北盆地地層的岩性、岩相、含煤性的特徵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變化的規律性。為此,華北盆地晚古生代的岩石地層被劃分為三個地層分區(汪曾蔭,劉漢男等,1996;程愛國,林大揚,2001):①北華北分區;②中華北分區;③南華北分區(圖1.4)。本次研究的范圍包括中華北地層分區的太行山東麓地層小區和北華北分區的燕山南麓地層小區和興隆—平泉地層小區,各地層小區之間的地層對比關系見表1.1及圖1.5和圖1.6。下面參考河北煤田地質勘探公司 河北煤田地質勘探公司課題組,1990,華北晚古生代聚煤規律與找煤(河北省部分)(內部報告)河北煤田地質局(武清海等),1994,河北省(含北京、天津市)煤炭資源預測與評價(第三次煤炭預測)(內部報告)
表1.1 中華北與北華北地層小區石炭紀、二疊紀岩石地層對比簡表Table1.1 Correlation of the Permo-Carboniferous rock strata between the north and middle of North China Plate
煤位於該組底部,為較穩定的可採煤層,厚約1m,頂板為深灰~灰黑色海相泥岩,在開平、車軸山煤田厚2~5m,從薊玉煤田向西逐漸變薄或尖滅。
12#煤:位於本組上部,為本區主要可採煤層,層位穩定。平均厚3.65m,最厚可達15.66m,12#煤具有厚度大,結構簡單,硫分、灰分低的特點。
11#煤頂板泥岩:層位穩定,以富含黃鐵礦散晶為特徵,厚2~7m,局部為腐泥質泥岩,產海相動物化石,是本組頂部之良好標層。
4)大苗庄組
9#煤:位於大苗庄組下部,為本區重要可採煤層,層位穩定,與12#煤之間距一般為25~35m。9#煤厚度變化大,自東向西逐漸增厚,一般為3~4m,最厚可達19.72m。為本區重要的良好標志層。
凝灰岩層:本組含三層凝灰岩層,分布於9#煤上部、下部及8#煤上部。9#煤上凝灰岩為9#煤間接頂板,表面粗糙,質地疏鬆(俗稱糟砂岩),物性特徵明顯;8#煤上凝灰岩以含分散狀紫紅色赤鐵礦小斑點為特徵,為8#煤層對比的重要標志。
6#煤及頂板泥岩:6#煤為本區穩定的可採煤層,一般厚0.5~0.7m。6#煤頂板為海相泥岩層,位於大苗庄組頂部,分布穩定,一般厚4~6m,岩石細膩,具貝殼狀斷口,含雙殼類動物化石,為本區地層對比的良好標志。
5)唐家莊組
本組具顯著特徵的標志層為A 層鋁土,為一紫紅色鮞狀鋁土質泥岩。位於唐家莊組頂部,並以此與上覆古冶組分界。厚5~10m,一般8m 左右,層位穩定。
(3)興隆-平泉地層小區地層對比的主要標志層
本小區為邊緣相沉積,多為以礫岩為主的粗碎屑岩沉積,無海相石灰岩,各組岩性單一,特徵較為明顯。
1)馬圈子組基底礫岩
本組底部主要為一套復成分礫岩,分選性差,磨圓好,鋁土質、砂質膠結,夾灰、紫灰色鋁土岩及不穩定的「山西式鐵礦」,厚約8m。區內標志明顯,易於識別。
2)張家莊組
底部礫岩亦稱「北山礫岩層」,一般厚50m,主要由上、中、下三套礫岩組成,礫石為成分單一的石英岩,分選較好,層位穩定。
3)荒神山組
4#煤:位於本組中上部,為全區主要可採煤層,厚10m左右,層位穩定。頂板為泥岩或粉砂質泥岩,富含植物化石。
泥灰岩層;位於4#煤上3~5m(亦可視為4#煤頂板中的夾層),一般為1~2層,單層厚1~1.5m,層位穩定。
4)茂山組
本組發育全區可採的2#煤層,厚6m左右,位於茂山組上部,2#煤直接或間接頂板為凝灰質中、粗粒砂岩。2#煤較為穩定,為本區對比的重要標志。此外,本組含大量火山物質,如沉凝灰岩及中、酸性火山岩礫等,可作為本組對比的輔助標志。
㈡ 武安地理位置
自然概況:武安市地處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全市面積1806平方公里,轄8個辦事處、13個鎮、30個鄉。人口65.56萬,民族有漢、回、壯、滿、蒙古等。境內為太行山東麓低山丘陵區,四面環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青岩寨,海拔1899米。主要河流有南名河。氣候特點冬寒乾燥,夏熱多雨,春秋涼爽。年均降水量590毫米,年均溫12.7oC,1月均溫-3.4oC,7月均溫26.3oC,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土特產有武安山羊、核桃、蘋果、柿子、花椒等。
歷史瀏覽:「武安」據《史記·正義》稱:秦名將白起「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漢高帝時(公元前206年)置武安縣。西漢王莽改為桓安。東漢初(公元25年)復置武安縣。1988年設立武安市,為邯鄲地區轄市。
經濟掃描:武安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化工四大支柱產業。全市鐵礦石儲量5.5億噸,品位高,含硫低,是全國四大富礦基地之一,基本形成采、選、冶、軋、鑄、機械加工「一條龍」生產。煤炭地質儲量為23億噸。目前煤炭工業已初具規模,建材行業發展較快,大理石、石灰石等建材資源豐富。武安市現有耕地93萬畝。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紅薯、棉花等。林、副、漁業也有發展,盛產桃,暢銷國內外。武安地理位置優越。東靠邯鄲,西達長治,南望安陽,北鄰邢台,是溝通晉、冀、豫三省區域性經濟的腹心地帶。交通便利,公路、鐵路發達。蘭(州)青(島)、邢(台)都(黨)兩條公路縱橫全市,邯(鄲)磁(山)、濟(南)候(馬)、褡(褳)午(汲)三條鐵路穿越境內。
科教衛生:武安市有各種學校520多所,其中有五·七大學、師范學院各1所。市內設有文化館、圖書館等。衛生有市、鎮醫院、腫瘤醫院、防疫站等。
名人名勝:武安境內有宋舍利塔、固鎮、店子戰國古城遺址、磁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桃源山千佛洞等古文化遺產以及晉冀軍區舊址等革命紀念地。
投資指南:這里有豐富的煤礦和鐵礦,宜於在相關行業投資。
㈢ 武安市礦產資源勘查及利用現狀
(1)武安市礦產資源勘查現狀
截至2010年年底,武安市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有58處。其中:煤13處,佔22.4%;鐵38處,佔65.5%;非金屬礦產7處,佔12.1%。在所有礦產地中:大型礦產地5處,中型15處,小型38處。按勘查程度劃分,達到勘探程度的有44處,詳查程度的12處,普查程度的2處。累計查明煤炭資源儲量7.8億噸,鐵礦資源儲量4.7億噸,水泥用石灰岩礦資源儲量1.3億噸(2010年底武安市礦產資源儲量見表4.1)。
表4.1 2010年底武安市礦產資源儲量表
註:1.除特別標明外,本表及其他規劃附表的基礎儲量、資源量、資源儲量是指規劃基期的保有量;2.礦產填寫順序按照《礦產資源分類目錄》填寫。
截至2010年年底,武安市已設探礦權6處,其中,煤礦探礦權1處,鐵礦探礦權3處,非金屬礦產探礦權2處。按勘查工作程度劃分:普查礦區2處,詳查礦區4處。鐵等礦產的勘查程度相對較高。地質勘查資金投入不斷增加,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財政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等多元化投資格局。
(2)武安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武安市列入《河北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58個礦區中除基建礦區2個、未開發礦區5個和計劃近期利用的礦區1個外,其餘50個礦區的礦產資源都得到開發利用。截至2010年年底,武安市煤炭保有資源儲量6.5億噸,鐵礦保有資源儲量2.6億噸,水泥用灰岩保有資源儲量1.3億噸。共有礦山270個,包括生產礦山104個、停采礦山166個,從業人員1.8萬人。2010年武安市固體礦產礦石產量2342.53萬噸,其中:煤炭產量429萬噸,鐵礦石產量563.07萬噸。已初步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及建材等礦產為主的礦業開發格局。通過礦產資源整合等方式,礦山企業布局日趨合理,有效利用資源、節約集約、規模化、集團化礦業開發的格局正在形成(表4.2)。
武安市不斷提升礦山企業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礦產資源利用效率得到顯著提高。2010年武安市煤炭開採回採率達到75.0%,選礦回收率為63.0%;鐵礦開採回採率80.0%,選礦回收率達到85.0%。礦山「三廢」綜合利用成效明顯,煤矸石、粉煤灰資源化利用步伐顯著加快。
武安市大中型礦山少,小型礦山與礦點多。現有270個礦山中,共有大型礦山4個,中型礦山5個,小型礦山261個。從礦山企業技術結構來看,大中型礦山具備較為完善的礦山采選技術支撐體系,小型礦山企業則技術裝備相對落後、產品較為單一,多為原礦石或初加工產品,缺乏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的礦產品。
表4.2 2010年年底武安市礦產開發利用現狀表
註:產量、產值欄內大、中、小型是指礦山規模。
(3)武安市礦產資源供需形勢簡要分析
武安市是生產礦產資源大市,也是消耗礦產資源的大市。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為實現國民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後一個時期內,武安市礦業經濟的基礎地位仍不會有根本性變化。
當前,武安市資源儲量基本能夠保障需求的礦產有:石灰岩、建築石料等。能夠部分保障需求的礦產有:煤、鐵。
煤礦:截至2013年年底,武安市累計查明煤炭資源儲量14.42億噸,保有資源儲量6.5億噸,2013年煤礦開采量為805.33萬噸,煤炭消耗量約為1070萬噸,缺口264.67萬噸,無法滿足全市工業發展對煤炭資源的需求,缺口資源需從外地調入。
鐵礦:截至2013年年底,累計查明鐵礦資源儲量5.6億噸,鐵礦保有資源儲量2.68億噸,2013年開采鐵礦石為656.08萬噸,而鐵礦石消耗量約為2644.5萬噸,缺口1988.42萬噸。由於鋼鐵工業的高速發展,對鐵礦石的需求日益增加,鐵礦石供應不足的狀況將持續,缺口仍需從外地調入。
非金屬類礦產:武安市非金屬類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其中,建築石料用灰岩資源保證程度較高,能夠滿足經濟建設的需求,可以實現目標的較快增長。
(4)武安市礦產資源型產業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
1)找礦難度增大,主要礦種儲量不足,開采成本逐漸上升,資源優勢逐步降低。武安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已經有50年,礦山企業的後備資源短缺的問題日趨顯著,須進行外圍及深部找礦工作,加大了找礦成本與難度。又由於礦產勘查長期投入不足、深部探礦技術發展緩慢等原因,使得新增礦產地較少,可供礦山建設的儲量不足,儲采比失調、供需不平衡等矛盾更加突出。主要礦產如煤、鐵等的自給率逐年下降。
武安市一直面臨著可持續發展問題。由於礦產開採在工業產值中佔有較大比重,隨著不可再生資源被不斷開采,其資源優勢不斷下降。同時由於開采成本上升,甚至出現采礦不如買礦的現實情況。如何科學合理規劃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和利用,為武安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努力建設供需基本平衡、結構優化、開發有序、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的礦業經濟新格局,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2)精加工礦產品少,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產業結構單一,新興產業急待發展。武安市礦產品仍以初級加工為主,深加工礦產品少、附加值低,單位產值資源消耗量大;部分礦產資源回收率低下,選冶設備和工藝落後,能源消耗過高;礦產資源還沒有形成開采—選礦—冶煉及深加工的產業鏈條,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同時,武安市產業結構偏重於礦產資源型產業,產業結構單一。如果新興產業規模小,則難以解決因資源開採下降而帶來的大量工人失業、城市產業轉型等問題,如果新興產業發展緩慢,城市經濟發展就會逐步陷入衰退的困境。
3)礦山地質環境遭到破壞,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災害相對突出,礦山環境治理日益緊迫。武安市除了一般城市所具有的「三廢」污染之外,還存在特殊的生態環境問題,如采礦活動破壞或佔用了大量山地及農用地,毀壞了地貌景觀資源及生態環境。礦業廢渣、煤矸石、尾礦大量堆存,使礦區及其周圍的水、土、大氣環境均受到污染,尾礦、廢渣存在亂堆亂棄,形成地裂縫、坍塌等礦山地質安全隱患。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任重道遠。
據調查統計,武安市因采礦破壞土地2萬余畝;露采坑、廢渣及礦山建築垃圾佔用荒地和山坡地2萬余畝;地裂破壞植被約1萬畝;總破壞面積達6萬余畝,且破壞面積每年仍以150多畝的速度遞增,因采礦引發的各種地質災害隱患點有77處,其中造成地表塌陷30餘處。礦區山體開裂,地面塌陷時有發生,采礦產生的廢渣、尾礦、廢舊建築大面積壓占、破壞土地。礦井停產後,大量的礦山環境治理及土地復墾開發成為武安市環境治理的難題。
4)礦產資源管理能力與水平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對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尚缺乏良好的引導,對未來礦產品需求預測不夠准確,受市場波動影響,部分總量調控指標未得到有效落實。
㈣ 邯鄲武安是什麼樣的地方
煤礦眾多,空氣不佳,污染嚴重,想想吧,那麼多的煤礦老闆,每個老闆都有一幫子人。
㈤ 請問河北邯鄲市武安市是什麼地理地貌,
地基術語叫,山地
㈥ 武安市四里岩水庫什麼時候建的
六幾年建的
㈦ 武安的地理環境
武安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東徑113°45′至114°22′,北緯36°28′至37°01′,東鄰邯鄲市、永年縣,以紫山為界;南接磁縣、峰峰礦區,以鼓山、天井寨山、南大堖為界;西倚涉縣、山西左權縣,以青陽山、萬壽山、青崖寨為界;北連邢台沙河市,以摩天嶺、梅龜寨、皇母山為界,總面積1806平方千米。 藉助磁山文化、中國小米之鄉、國家級瘦肉型豬生產示範縣等品牌優勢,多次組織相關龍頭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交易會、展銷會,大力宣傳推介,不斷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晶品」牌核桃油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賀家村發展的錯季有機蔬菜與河北企美公司成功對接,注冊了「企美」商標,東寺庄村萬樂蔬菜專業合作社「慶明」牌黃瓜、茄子等6種蔬菜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品牌、綠色、有機、無公害等一系列現代經濟詞彙已成為農民口中的熱詞。
據統計,2012年該市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達到28家,實現銷售收入22.85億元,帶動75萬山區農民走上了致富增收的路子。 冶金工業武安市支柱產業。武安現有18家鋼鐵企業,總資產460億元,從業人員6.6萬人,其中12家骨幹鋼鐵企業組建為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擁有中厚板、中寬頻、高速線材、螺紋鋼、H型鋼、熱卷板、冷軋薄板、螺旋(直縫)焊管、鑄造用高純生鐵等多種規格品種。今後將按照「高端、精品、專業化、深加工」的要求,重點發展精品板帶、優質棒材、機械製造專用鋼和特殊鋼等市場短缺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開發裝備製造鋼材新品種,打造成以精品板帶、建築鋼材、裝備製造用鋼為主的現代化鋼城和「中原精品鋼材基地」。武安鐵礦石低硫低磷,品質優良。冶鐵歷史悠久,始於戰國,興於西漢,古時全國設鐵官49處,武安為其一。新中國成立後,冶金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上世紀六十年代「群采群煉」規模聞名全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一大批采礦、選礦、煉鐵企業蓬勃而起,現已發展成為采、選、煉、鑄、軋一條龍的產業化生產格局。全市共有鋼鐵企業21家,總資產75億元,從業人員5萬人。煉鐵系統共有100立方米以上高爐39座,總容積6665立方米,年產能800萬噸。煉鋼系統共有轉爐19座,總公稱容積680噸,年產能1000萬噸。軋鋼系統建成和在建有20萬噸不銹鋼、120萬噸中厚板、100萬噸中寬頻、120萬噸熱軋薄板等6條軋材生產線,總產能可達520萬噸。有鑄造企業17家,年產能8萬噸。近幾年來,武安按照建設生態產業的要求,加大對鋼鐵企業的污染治理,累計投資17億元,建成機制燒結機24台,高爐煤氣發電機組14台,推廣應用了爐前粉塵捕集、富氧噴煤、豎爐球團、轉爐煤氣回收等多項節能治污技術,實現了「環保、增效」雙贏。2003年,冶金行業生產生鐵416萬噸、鋼坯239萬噸,分別占河北省總產量的10.2%和5.9%。
建材工業武安市支柱產業。武安境內石灰石儲量豐富,質地優良,已探明地質儲量4000億噸,發展建材工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上世紀六十年代建材工業開始起步,經過不斷的改造、發展,形成了以水泥業為龍頭,石料、石子、白灰開采加工業為基礎,節能磚、新型牆體材料等為發展方向的產業鏈。全市現有水泥企業33家,單廠規模均在8.8萬噸以上,總資產6.15億元,從業人員10076人,年設計生產能力454萬噸。
煤炭工業武安市支柱產業。武安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儲量達23億噸,年產原煤250萬噸,從業人員1萬多人。全市煤礦最多時達619個,後經整頓治理,現有煤礦116個,主要產品有原煤、塊煤和洗(精)煤。近幾年圍繞原煤深加工,建成發電廠2家,洗煤廠5家,焦化廠9家,焦炭年產能力250萬噸。焦化業在為鋼鐵業配套的同時,利用煤焦油開發出了輕油、蒽、萘等煤化工系列產品。 武安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境內交通便捷,路網縱橫交錯。武安市的鐵路建設始於1941年,有5條越境鐵路,全長141.31千米,設18個客貨混用站。309國道橫穿武安市東西,邢都公路穿過南北,公路通車里程966公里。武安市開辦各種郵政業務,電話裝機總量達12.5萬門,移動用戶9.9萬戶,城鄉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30.7部。改革開放以來,商貿業繁榮,物流配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物流業蓬勃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6.1億元。
2010年10月12日,邯鄲連接主城區與武安市的邯武快速路正式通車,邯鄲市主城區與武安市兩城往返只需30分鍾。據了解,邯武快速路始於邯鄲市人民路西端,跨越邯鄲市西環路、邯長鐵路、南水北調總乾渠,下穿青蘭高速公路,再上跨康二城鐵路後,與武安外環交叉,終於武安市南環路與東環路交叉口處,全長20.98公里,概算投資10.66億元。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18公里的磁山村,距今約7500多年,屬新石器時代早期產物。自1972年來,相繼出土文物5000餘件,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飼養家雞和種植粟、核桃的國家,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磁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中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 典型代表,表現出人類利用自然、與自然相融合的奮斗精神,因最早發現在武安的磁山遺址而命名。經科學測定,距今已有10300年的歷史。1976年開始考古發掘,出土陶、石、骨、蚌器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動植物標本,還發現了炭化的粟約10萬余斤,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還是中國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的發現地。農作物「粟」(穀子)、家雞和胡桃(核桃)三大發現,不僅反映了磁山先民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過程中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以陶質平底盂、鳥頭形支腳為特點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鏟、磨盤、磨棒為特點的農耕和脫粒工具,以長方形坑穴為特點的糧食窖穴,以陶、石器「組合物」為特點的祭祀遺跡等,構成了磁山文化獨特而豐富的內涵。磁山文化被譽為「中華瑰寶」。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舊址位於武安市城西偏 南二十五公里處的冶陶鎮冶陶村內。是一處近現代革命文物。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10月 一1948年4月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部分機關,曾駐此地。
午汲古城午汲古城位於城區西南6.5公里武安市午汲鎮午汲村北200米處,為戰漢時代古城遺址。古城遺址為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889米,南北寬768米,面積約68.8萬平方米。城外四周有護城河溝,寬約60米。城牆四角俱存,但牆體大部無存,共計僅保存有近二分之一:西城牆長740米,高3~5米,底寬8~13米;北城牆長600米,高3~6米,寬8~13米;東牆、南牆無存,已成為公路和鄉間大道。在東、西、南、北城牆中間,各有寬10~50米不等的豁口(南面豁口略偏西),為城門所在。城牆為夯土築成,夯層清楚,厚約7~14厘米,夯窩直徑6厘米。
邑城古城位於城區北偏東18公里邑城鎮邑城村西,東徑F114°17′,北緯F36°53′,海拔高度200多米,處較平緩的的丘陵地帶,為戰漢時代古城遺址。古城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600米,面積60萬平方米。城址地勢比較平坦,東北分別和永年縣、沙河市搭界,南側為南河,右側緊臨邑城村。古城東半部村民建房佔用,邑城——顯德汪煤礦公路從古城中間穿過,沙河——褡連鐵路穿越古城南部。地表城牆基本無存,僅存西城牆一段 和南城牆一段。西城牆長15~20米,寬4米,殘高3米,南城牆約100米,寬4~5米,殘高10米左右,夯層不等,有10、13、14厘米。城牆為夯土築成,文化層厚0.6~1.5米,地面裸露遺物多為繩紋板瓦、筒瓦和泥質灰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盆、盤、瓮等,遺址東南為古墓區。2010年在邑城趙店村磚廠內發現2件商代青銅爵。現為河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武安城隍廟位於城區廟路街西端,現為城區保存較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體。該廟坐北面南,為南北中軸線建築。始建於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明、清和民國均有重修。城隍廟原規模較大,有戲樓、大門、二門、拜殿、中殿、後殿,均建於中軸線上。大門外東側有木牌樓,二門內中軸線兩側有對稱的皂隸亭、東西廂房、鍾鼓樓等,總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現僅存拜殿、中殿、後殿三座建築,佔地面積1100餘平方米。僅存的拜殿、中殿、後殿,雖經歷代多次重修,仍保持了原來的建築布局、建築結構和建築形式,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尤其是中殿保存下來的清代早期「城隍出巡」和「山精水怪」水墨淡彩壁畫,價值頗高。現為河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安舍利塔位於城區塔西路與迎賓路交叉處東北角,現武安賓館前,原妙覺寺之南,建於宋元祐六年(1091年),為妙覺寺附屬建築。明萬曆三十八年(1464年)、清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塔曾大修及修補。
武安舍利塔是冀南地區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好、塔身最高的宋代古塔,其建造手法及整體造型簡朴無華,比例勻稱,挺拔秀麗,近千年來結構形制無大改變,表明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之高超,表明了武安文化底蘊之深厚,表明了武安人民對文物之重視。武安舍利塔己成為武安的標志性建築。
儒山歷代有儒士文人攻讀於此,因名儒山。相傳,三國時期,曹子建常來此賞景。遠望青山隱隱,俯瞰綠水悠悠,便文思泉湧,佳作迭出。曹子建七步成詩,才高八斗,定然是沾了儒山之靈氣,才留下《洛神賦》這樣的千古經典,而山冠以「儒」為名,則盡顯武安文化之博大精深。山上的廟中曾有鑄鍾一具,刻有「曹子建讀書處」字樣。山下有一泉,四季不涸,清冽透澈,為曹子建飲馬泉。 武安儺戲
武安市固義村民間藝術。相傳這一民間活動始於明代,是元宵節期間開展的一種大型民間藝術活動。固義村演出的儺戲以「捉黃鬼」為主,恢宏神秘,內容豐富,改變了「長江以北無儺戲」的斷言。儺文化活動從正月十四的迎神開始,十七送神結束,主要有隊戲(包括臉戲即面具戲)、賽戲、花車、旱船、舞龍、霸王鞭、武術等,正月十五的「捉黃鬼」演出為高潮。
武安平調
武安地方戲曲,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北省邯鄲市的武安、涉縣、磁縣、邯鄲縣、永年、曲周、大名、臨漳,邢台市的沙河、邢台、南宮,以及豫北、晉東南地區。傳統劇目有200多出,多為反映歷史故事、神話、民間傳說的大型劇目。平調行當齊全,有「四梁八柱」和「十二行」之說。四梁指紅臉、黑臉、旦角、小生。十二行即四生、四旦、四花臉。表演風格粗獷豪放,崇尚特技。唱腔屬梆子腔系,板腔體,五聲徵調,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二板、散板、垛板、倒三梆等,還有少量的雜曲小調,如〔一串鈴〕、〔打棗干〕等。代表劇目《盤坡》、《徐策跑城》等。
武安落子
武安地方戲曲,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通常與平調同台演出,角色行當比較齊全,主要有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缺少花臉,武丑,歷史上小生、小旦戲分工不嚴格,常常互相兼演。傳統程式很少,舞台美術服裝道具較簡單。落子戲的唱腔旋律簡單,既能敘事又能抒情,使用武安方言,具有一股強烈的太行山區鄉土氣息。代表劇目《端花》、《借髢髢》。
武安快板
武安市民間藝術。是當地文藝園地一朵鮮艷奪目的奇葩。它語言通俗、詼諧、生動、活潑、形象,具有濃郁的武安地方特色和農民生活氣息,為武安乃至邯鄲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它誕生於解放初期,距今約有50多年歷史。其以順口溜的形式,長的二三十句,短的十來八句,配上板鼓、梆子、小鑼來伴奏就象武安落子戲的數板,但說起來比數板節奏更加明快乾脆,因為演說時用的武安方言,故取名叫武安快板。開始時單人演說,後來發展雙人對著說,名曰對口快板。再此後又編成了帶故事情節,象小戲一樣的多人分角色演說的快板,取名快板劇。以後,武安快板、對口快板、多口快板、鑼鼓快板、快板劇就在武安大街小會逢年過節和各種文藝活動中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演說形式。 婚嫁舊時婚嫁禮俗頗為繁瑣,要而言之,有如下儀式:
1、訂親。經媒人往來.認為男女雙方生辰屬相互不妨尅後,男方即將議定聘金和 男方庚貼並四件小禮物(手鐲、綵帶之類)送至女家,曰「敬求金諾」。女家將女庚貼並 四件小禮物(筆、腰帶類)回送男家,曰「唯命是從」。此為「下書」,正式訂親。
2、送席.結婚前,男方炸麻糖用食盒送至女家及男方諸親友,周知婚期。
3、過嫁妝。結婚前—天(現多為同—天), 女方弟兄輩人將嫁妝送至男家。女之弟 攜帶鑰匙,男家需付「帶鑰匙錢」後才將鑰匙交出。
4、婚禮。舊時為紅藍二轎,後改騎馬,擇吉日至女家迎娶。族長伴新郎前往,名 曰「斟盅」。新郎禮帽長衫,帽插金花。新娘親屬為新郎十字披紅。新娘面覆紅紗,名 「蒙頭紅」。女方有送客若幹人。—般家庭用旗牌執事、彩燈,鳴鑼開道,吹吹打打,迎 至門前。富有者用吹鼓手頭天晚上吹門,執事用半朝鑾駕。轎至門前,用燒紅的犁鏵醮 醋繞轎一圈,有屬相無礙的兩名婦女將新娘架出,地鋪紅氈或彩布(新娘腳不準沾 地),門內放馬鞍和織布的檉子各一具及鏡子一面,新娘跨過鞍檉後抱鏡而入。鞍檉象 征耕織,鏡子象徵團圓。同時高唱贊歌。各地贊歌也不盡同,有贊歌曰:「騎鞍摸檉聖人 留,軒轅黃帝起根由。新人抱定團圓鏡, 一照妖魔萬里游。」新娘步入時,撒草料、放鞭 炮,名曰「驅煞」,並有贊歌曰:「一撒金雞飛上天, 二撒青龍草里眠。三撒白虎離轎去, 四撒五福福壽全,五撒五方多吉利,夫妻和好萬萬年」。新郎拉弓持箭,拜天地後即入 洞房。晚上鬧洞房,給新人掃炕,新人飲交杯酒、新娘喝疙瘩湯(子孫湯)。當晚,導 引新媳巡視宅院,給灶上添煤、牲口添草,意味著家庭主婦生活的開始。就寢後有晚輩 或平輩年輕者「聽房」。次日,親友請新娘吃「梳頭飯·,由婆母帶新娘赴鄰里拜訪,名曰「拜人」。第三日到 娘家回訪,名曰「認親」。之後新郎帶新娘赴男方各親戚家走訪,名曰「串親戚」。九日 後,娘家叫回新娘,名口叫九陰。」婚禮至此結束。貧窮人家禮儀與此大同小異,限於條件,儀式、酒席從簡。
「五四」運動後.在知識界漸行文明婚禮,由主婚人主持儀式,邀親友中資望高者證婚。但農村中仍舊儀為多,延續到建國前。
建國後,舊的婚嫁習俗逐漸革除,向文明、簡朴方向發展。集體婚禮、旅行結婚者 逐漸增多。但近幾年來,特別是在農村, 一些舊的繁瑣習俗又時興起來,索高額聘禮、 見面禮、結婚禮、上轎禮、下轎禮等等,名目繁多,且鋪張浪費盛行,成為生活中的一 難,有所謂「一家喜事百家愁,男方愁,女方愁,親戚朋友也發愁」的流傳。
喪葬喪葬俗有「富者富埋,窮者窮葬」的說法,舊時儀式大致如下:
1、為死者凈面、更衣、備棺。棺由兒子備,衣服由女兒備。
2、孝子赴本族和親友處磕頭告喪,門楣糊白紙,喪事由本族長者主持。
3、搭靈棚開吊,生前友好、親友弔唁,孝子叩頭致謝。合棺時,子女環立,高呼 「躲釘」。合棺前,「後代」(孝子外祖父家)察視死者的棺木、鋪蓋、衣著是否妥貼,有 的吹毛求疵,借故刁難孝子,實為陋習。
4、和尚、道士做道場,超度亡魂。吹鼓手奏哀樂。
5、出喪埋葬。停喪日期有三、五、七天不等,富有家庭有排「三七」(二十一天)或更長時間者。出喪時,孝子摔瓦盆,披麻戴孝,打「引生幡」(子為全白,孫為紅綠),服孝者柱哀杖,男前女後,號啕而行。吹鼓手吹奏,放鞭炮,沿街而轉,然後入墳埋葬。葬後,按死亡日算起,每七日上墳燒紙奠祭,至「七七」(49天)稱盡七止。
此後燒百天紙和周年紙。
解放後,喪葬儀式較前為簡,並推行追悼會和火葬,佩黑紗白花。
生育產俗:婦女生產,俗稱「坐月子」。產兒胎盤埋於屋內地下。 一般人忌諱進入產房, 產婦一月後「掃炕」,方准串門。報喜:舊時頭胎,男稱大喜,女稱小喜,三天後挑食盒到娘家報喜,內盛食品若 干。男孩,食盒上放一本書;女孩,食盒上放—朵花。做滿月:產兒屆一月之期,以娘家親友為主來做滿月,帶來食品、小兒衣物和見面錢,聚餐致賀。抓周:小兒滿一周歲時,父母將書、刀、花之類讓小兒抓,表示小兒一生志向。舊時富家多有此舉,現已廢。
慶壽慶壽,俗稱「做生日」。 一般年滿花甲即慶壽。舊時,老人端坐堂屋,掛壽幛、壽聯、壽星圖,晚輩羅列堂前叩頭祝壽,親友也攜食品或錢物致賀。壽宴上吃面,稱「長 壽面」。—般人家,親友聚餐.以示祝賀。
建國後,祝壽之風大減。壽誕之辰,子女親友送些糕點等禮物致賀,有的聚餐,有的拍「全家照」留念。 武安小米河北省武安市特產。武安是中國小米之鄉。武安穀子產於國家認定的無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武安小米以武安穀子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不添加任何添加劑。
武安拽面是武安當地老百姓喜愛的一種麵食,具有筋道有力,綿軟爽滑的特點。
驢肉卷餅武安自古就有吃驢肉的傳統,驢肉色紅,肉質鮮嫩,柔軟細膩,含脂肪少,
武安燴菜是家常菜,大眾菜,也是賓館飯店宴請賓客時必須上的一道菜。每家每戶吃大米飯時常吃。
武安小麻糖是武安人每逢過年時必備的一種獨特的過年食品(在華北一代多稱「套環」)。傳統的武安人家家戶戶在即小年在即之時(即農歷臘月二十三之前兩3天)都開始製做油炸小麻糖,一次製作數量夠全家人能吃到二月二的「龍抬頭」。
㈧ 武安地質公園在哪
武安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公園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中南段,距北京版約450km,園權區總面積412平方公里。
是一座集地質地貌、水體景觀、地層構造,玄武岩溢流遺跡、溶洞景觀、化石產地、自然生態、人文歷史於一體的綜合型地質公園。並是省級森林公園和國家AAAA級旅遊區。
園內地質資源豐富多彩,30億年的滄海桑田,形成了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層。
尤其是2.05億年來的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造就了京娘湖、古武當山、七步溝、武華山的石英砂岩峽谷峰林景觀;
㈨ 武安市礦產資源分布與利用
目前,武安市已探明礦產有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鐵、石灰岩、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圖2.1)。煤炭總儲量23.0×108t,其中地方佔有儲量3.13×108t;鐵礦總儲量5.62×108t,礦體104處;石灰岩遍及全市,總量達700.0×108t之多。
(1)鐵礦:主要分布在市境中部的淺山區和丘陵地帶,呈南北長30km、東西寬20km的不規則矩形內。鐵礦遠景面積達600km2,國家探明鐵礦石儲量5.62億t,地方和個體新增儲量約0.2×108t,是全市支柱礦種。武安市鐵礦資源分布在礦山鎮、上團城鄉、伯延鎮、午汲鎮、西土山鄉、淑村鎮、康二城鎮、西寺庄鄉、石洞鄉9個鄉(鎮)。
武安市的鐵礦資源全部屬於接觸交代型磁鐵礦床,礦體埋深一般在300m以內,絕大多數只能井下開采。現有西石門鐵礦和北洺河鐵礦等大型鐵礦場2處,鎖會鐵礦、洪山石板坡鐵礦、馬甲腦鐵礦、西台地鐵礦、礦山村鐵礦區、五家子鐵礦、玉石窪鐵礦、尖山礦區、玉石窪鐵礦區、雲駕嶺鐵礦、楊二庄鐵礦、團城鐵礦、胡峪鐵礦、胡峪東南鐵礦等中型鐵礦場14處,礦山村南一號礦、南二號礦、郭二庄鐵礦、燕山鐵礦、鳳凰山鐵礦、下團城鐵礦、崇義東河灣鐵礦、崇義西鐵礦、東梁庄鐵礦、小不里鐵礦、百官鐵礦、坦岑鐵礦、鎖會一號鐵礦、上北石鐵礦區、大賀庄鐵礦、磁山村鐵礦、白馬寺鐵礦、河西鐵礦、暴庄鐵礦、徘徊老虎山鐵礦等小型鐵礦場共20處。其中國有鐵礦場13處(表2.1),其餘為集體鐵礦。另有峰店聯辦、八零八鐵礦等鐵礦場約100餘處,群采鐵礦點300餘處[8]。
圖2.1 武安市礦產資源分布示意
由於武安市的鐵礦石產量70%~80%以上來源於鄉(鎮)集體和個體礦山企業,礦山用地分散。隨著對小鐵礦進行戰略性改組,走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經營之路,礦山用地走向集中。
表2.1 武安市國有鐵礦山基本情況表
(2)煤礦:武安市的煤系地層主要分布在南起萬年、大淑村一線,北至郭二庄礦與邢台市相連,西起賀庄、上泉、雲駕嶺、郭二庄礦的西界,東至武安市與邯鄲縣的交界處,占據武安市的東半部,呈北東方向展布,面積約120km2。現有無煙煤礦13處,其中萬年大型煤礦1處,郭二庄煤礦、雲駕嶺井田、武安周庄井田深部,武安邑城井田、武安康二城煤礦等中型礦床7處,賀庄煤礦、周庄井田、暴庄井田、康二城井田、靈山井田、曲周煤礦等小型煤礦有6處。煙煤礦產地共2處,其中,大型1處,大淑村井田;小型煤田有陽邑煤田。主要分布在市域東半部,包括礦山、西土山等12個鄉(鎮),面積約120km2。
(3)建材:遠景儲量2.48×1010m3,按2.9t/m3計算,共計7.20×1010t。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鼓山周圍的伯延、庄晏,西南部山區的冶陶、馬家莊、劉家莊,西北部山區的管陶、翟家莊、上焦寺等鄉(鎮),建材資源分布面積497km2。
武安市西部山區重巒疊嶂,是廣闊的石材分布區。石灰岩分布於午汲、伯延、徘徊、石洞一帶,石灰岩礦層厚、質量好、礦體延續長,既靠近鐵路、公路,又宜於露天開采,是理想的溶劑、化工、水泥用石灰岩基地。
武安市礦產資源呈現出如下特點:一是賦存面積大、分布集中;二是本區屬於煤鐵混合區;三是大中型礦床少,小型礦床多,群采礦點多,停采閉坑礦床多。
礦業開發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礦產品,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群采礦業星羅棋布,蜂擁而上,掠奪性的粗放開采,追逐短利;忽視長效,使土地受到嚴重破壞。隨著礦產資源儲量的消耗,閉礦也在所難免。改革開放初期到目前,全市境內約有3000多個井口,其中自行閉坑的有500多個,整頓取締的有700多個,未見礦的廢舊井有300餘個。據武安市礦山企業用地調查情況,20家煤礦采場佔地687.64hm2,16家鐵礦采場佔地919.88hm2,采場共佔地1607.52hm2[104]。
據統計,由於數十年來的開采,礦山采場、壓占、破壞土地4000hm2,其中耕地面積達1340hm2,主要分布在鐵礦及煤礦集中開采區(圖2.2),植被、景觀破壞,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嚴重。破壞面積每年以10hm2的數量遞增。其中采場佔地1607.52hm2,廢渣壓占土地400hm2(礦渣及尾礦的無序堆積、排放,壓佔大量農田,形成了泥石流的潛在物源,較大型礦渣堆9處,尾礦堆11處,選礦廠13個),塌陷破壞土地1300hm2(共有塌陷坑59處,尤以鐵礦區最為集中,有一定影響的38處,露天采礦坑5處),地裂縫破壞土地700hm2(地裂縫破壞植被130hm2,地裂縫20處)(圖2.3)。尾礦排放量5.00×106t/a,利用率小於10%,積存量達4.50×107t;煤矸石排放量2.30×106t/a,利用率小於20%,積存量3.00×107t;除少數企業合理排放外,多數隨地排放或排入河道或溝谷中,西寺庄—西土山北洺河河床堆積了3.30×105t尾礦和大量廢石,污染水土環境,影響行洪。
圖2.2 武安市礦山地質環境破壞情況示意
圖2.3 武安市礦業廢棄地類型
武安市地處丘陵山區,區內地形復雜,既有平地、坡地,又有沖溝、谷地。由於礦山開采,一些山體被挖除,溝谷被填埋,造成地形地貌變化復雜。加之礦種多,使土地復墾用途多,有農業用地、林業用地、建設用地,以及保留礦業遺跡等多種利用方式。
㈩ 武安市礦產資源型產業及相關產業概況
武安市地域廣袤,地質環境良好,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開發礦產歷史悠久,鐵礦資源儲量在河北省具有重要地位。截至2010年年底,已發現各類礦產23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11種,包括煤炭、鐵、水泥用灰岩、耐火黏土、高嶺土、伴生鈷礦、鋁土礦、熔劑用灰岩礦、石膏、水泥配料砂岩、水泥配料黏土等。
礦產資源型產業是指以探明的礦產資源為對象,從事礦產資源開采、加工,直接向社會提供礦產品及其初加工產品的工業部門。武安市的礦產資源相關產業包括包括黑色金屬開采、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裝備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這里主要指煉焦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包括水泥及水泥製品製造,磚瓦、石材及其他建築材料製造,耐火材料製品製造等)等行業。武安市的礦產資源型產業概況如下。
(1)煤炭、鐵礦石、灰岩開采業
煤炭是武安市的主導產業,截至2010年年底,武安市有煤炭礦山23個,其中大型礦山2個,中型礦山1個,小型礦山20個。年產量合計429萬噸,礦山產值達到215275萬元。主要煤炭企業包括冀中能源邯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雲駕嶺煤礦、郭二庄煤礦、康二城煤礦、康城礦業有限公司、陽邑煤礦,武安市午汲煤礦、農博煤礦、郭家嶺煤礦、邑城南山煤礦、紫羅希望煤礦、金銘煤礦、網口金龍山煤礦、興龍煤礦、太行煤礦、東旺嶺煤礦、南叢井盛旺煤礦、東紫山煤礦、常勝煤礦等煤炭企業。
截至2010年年底,武安市有鐵礦礦山209個,其中大型礦山2個,中型礦山3個,小型礦山204個。年產量合563.07萬噸,礦山產值達到263004.74萬元。主要鐵礦企業包括武安市冶金礦山集團東河灣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邯邢冶金礦山管理局玉石窪鐵礦、武安市石洞鄉南洞交鐵礦、峰店村界嶺峧鐵礦、邯鄲市委機關事務管理局實業處武安常寨順風鐵礦、平頂山小洪山采區、陽邑盛強鐵礦、武安市冶金集團小汪礦聯辦礦、寺庄鄉東寺庄村東坡鐵礦、礦山鎮韓庄村辦西坡鐵礦、西寺庄鄉東梁村辦龍洞山鐵礦、西窯長虹鐵礦、武安市冶金礦山公司高壁西嶺鐵礦、西寺庄鄉小汪聯辦礦、石洞鄉河西雪山嶺鐵礦、寺庄鄉東寺庄村聯辦鐵礦、礦山村火石溝鐵礦、礦山鎮白入寺龍頭山鐵礦、西寺庄鄉南庄村鑫鑫鐵礦、寺庄鄉東梁庄村辦路西三號鐵礦、淑村鎮白沙村辦鐵礦、北白石天成鐵礦、邯邢冶金等礦山管理局西石門鐵礦、邯邢冶金礦山管理局北洺河鐵礦、西寺庄村東興盛鐵礦、西窯村華興鐵礦、西寺庄鄉順風嶺鐵礦一分礦、盛泉礦產品經銷公司上泉鐵礦等鐵礦企業。
截至2010年年底,武安市有建築石料用灰岩礦山32個,均為小型礦山。年產量合200.16萬噸,礦山產值達到3848.80萬元。主要礦山企業包括武安市淑村鎮野河村西山建築石料用灰岩礦、馬家交協力建築石料灰岩礦、野河通方建築石料用灰岩礦、淑村鎮北三鄉西山建築石料用灰岩礦、安庄鄉鼓雲建築石料用灰岩礦、午汲鎮泉西建築石料用灰岩礦、伯延鎮仁義村東南建築石料用灰岩礦、暴庄西山建築用灰岩礦、淑村鎮上治永尹家峧興龍石料、寺庄鄉頓井村金山熔劑用白雲岩礦、野河村東山建築石料用灰岩礦、伯延鎮萬年建築石料用灰岩礦、上團城鄉北西庄眾遠建築石料用灰岩礦、銳烽熔劑用白雲岩礦有限公司、鳳儀建築用石灰岩礦、徘徊順義庄常勝建築石料灰岩礦等建築石料用灰岩礦山企業。
(2)鋼鐵產業
鋼鐵是武安的主導產業,武安現有18家鋼鐵企業,總資產460億元,從業人員6.6萬人,其中12家骨幹鋼鐵企業組建為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新武安鋼鐵集團列入河北省鋼鐵產業布局規劃。擁有中厚板、中寬頻、高速線材、螺紋鋼、H型鋼、熱卷板、冷軋薄板、螺旋(直縫)焊管、鑄造用高純生鐵等多種規格品種。按照「高端、精品、專業化、深加工」的要求,武安市鋼鐵產業將重點發展精品板帶、優質棒材、機械製造專用鋼和特殊鋼等市場短缺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開發裝備製造鋼材新品種,打造成以精品板帶、建築鋼材、裝備製造用鋼為主的現代化鋼城和「中原精品鋼材基地」。
(3)煤化工產業
武安市現有11家焦化企業,總資產40億元,總產能焦炭980萬噸、煤焦油27.5萬噸、粗苯16.8萬噸、硫胺9.2萬噸、工業萘5000噸,規模在100萬噸以上企業5家。武安市煤化工產業今後要重點搞好產品精深加工,發展焦油化工、合成化工產品,提高附加值。
(4)建材業
武安市現有水泥、石料、牆體材料等企業120家,其中水泥企業30家,總資產10億元,年水泥產能500萬噸、干法熟料120萬噸。武安市建材業將以新峰水泥有限公司為龍頭,整合全市水泥工業,積極發展新型干法、高強度和特種水泥,打造年產量1500萬噸冀南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基地。同時,加快發展新型建材產品,其中非黏土牆體磚年產量要達到10億塊。
(5)裝備製造業
武安市現有棉花機械、熱油泵、交通安全設施、環保專用車、大型數控機床等產品,骨幹企業十餘家。武安市今後將充分利用現有鋼材就地加工轉換,重點發展交通裝備、冶金礦山裝備、建築工程裝備、新能源環保裝備等四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