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里三角洲有什麼構成
Ⅰ 珠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
三角洲的抄形成,是在河流作襲用超過受水體作用的條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積的結果.沖積物在河口堆積,開始先出現一系列水下淺灘、心灘或沙嘴,水流發生分叉,同時形成向海傾斜的水下三角洲.隨著各叉道的消長與心灘的歸並擴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緣不斷向海推進,而其後緣因灘地淤高,並蓋上洪水泛濫堆積物,便變為水上三角洲的組成部分.
Ⅱ 地理中三角洲地區指什麼啊
河口三角洲
英文名:delta,源自拉丁文Δ,意即三角形。
一、簡述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時,因流速減低,所攜帶泥沙大量沉積,逐漸發展成的沖積平原。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從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游,底邊為其外緣,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積較大,上層深厚,水網密布,表面平坦,土質肥沃。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三角洲根據形狀又可分為尖頭狀三角洲,扇狀三角洲和鳥足狀三角洲。三角洲地區不但是良好的農耕區,而且往往是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時,水流流來向外擴散,動能顯著減弱,並將所帶的泥沙堆積下來,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狀,所以稱為三角洲。
從河口區的動力特點來看,在潮流界上下移動的范圍內,因河水受潮流的頂托,流速較小,最易形成心灘和江心洲,使河流發生分叉。在河口口門處,因水流擴散,流速減緩,泥沙常堆積成淺灘,橫阻河口,故名攔門沙,為河口區航運的主要障礙。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作用超過受水體作用的條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積的結果。沖積物在河口堆積,開始先出現一系列水下淺灘、心灘或沙嘴,水流發生分叉,同時形成向海傾斜的水下三角洲。隨著各叉道的消長與心灘的歸並擴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緣不斷向海推進,而其後緣因灘地淤高,並蓋上洪水泛濫堆積物,便變為水上三角洲的組成部分。由於叉道的不斷變遷,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許多交錯的濱河床沙堤及湖沼窪地。
二、類型
三角洲的主要類型有尖頭狀三角洲、扇形三角洲和鳥足狀三角洲。①尖頭狀三角洲,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②扇狀三角洲,如非洲的尼羅河三角洲;③鳥足狀三角洲,如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世界上比較著名的三角洲很多,主要有尼羅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以及我國的長江三角洲等。
在海水淺波浪作用較強能將伸出河口的沙嘴沖刷夷平的地區,常形成弧形扇狀三角洲。我國黃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條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它的特點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變遷頻繁,有時分幾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積,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減小,水流不暢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斷流後,又受波浪與海流作用,沙嘴逐漸被蝕後退,形成扇狀輪廓。直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經時,這段岸線才又迅速向前推進。因此,隨著河口的不斷變遷,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進的,並在海濱分布許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線路略具齒狀。
在波浪作用較弱的河口區,河流分叉為幾股同時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積量均超過波浪的侵蝕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積延伸,形成長條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鳥足狀。由於這種叉道比較穩定,兩側常發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著約束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夠繼續向海伸長。天然堤一旦被洪水沖積,就會產生新的叉流。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個典型的鳥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見有鳥足形三角洲。如我國的鄱陽湖、滇池等湖泊沿岸發育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鳥足形三角洲。
三、形成
如果你仔細地觀察世界地圖,會發現在世界各大河的入海處,大都有一個三角洲。如埃及尼羅河(世界第二大河)入海處,就有一個巨大的三角洲,面積達24000平方千米;美國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大河)入海處的三角洲,呈鳥足狀,面積達26000平方千米;我國的長江(世界第三大河)、黃河(世界第五大河)以及珠江入海處,也都有面積很大的三角洲。
三角洲是河口地區的沖積平原,是河流入海時所夾帶的泥沙沉積而成的。世界上每年約有160億立方米的泥沙被河流搬入海中。這些混在河水裡的泥沙從上游流到下游時,由於河床逐 漸擴大,降差減小,在河流注入大海時,水流分散,流速驟然減少,再加上潮水不時湧入有阻滯河水的作用,特別是海水中溶有許多電離性強的氯化鈉(鹽),它產生出的大量離子,能使那些懸浮在水中的泥沙也沉澱下來。於是,泥沙就在這里越積越多,最後露出水面。這時,河流只得繞過沙堆從兩邊流過去。由於沙堆的迎水面直接受到河流的沖擊,不斷受到流水的侵蝕,往往形成尖端狀,而北方水面卻比較寬大,使沙堆成為一個三角形,人們就給它們命名為「三角洲」。
三角洲地區一般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因而多為良好的農耕地區。如我國的珠江、長江等河口的三角洲,皆是農業高產區。黃河三角洲雖然土地肥沃,但由於受到鹽鹼的影響,農耕條件稍差一些。
當然,也有一些河流的入海口沒有形成三角洲。如我國的錢塘江口就沒有三角洲。這是因為錢塘江水裡的泥沙含量稀少,而且河口是非常寬闊的喇叭口形的江口,涌潮 的巨大沖刷力,使泥沙不能沉積下來,即使有些泥沙僥幸留下來。堆積在錢塘江口,也難以加高,只能在水面下形成一道水下沙坎,形不成露出水面的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較強的河口地區,河流以單股入海,或只有小規模的交叉,在此情況下,只有主流出口處沉積量超過波浪的侵蝕量,使三角洲以主流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長,稱為尖形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即屬這一類型。
此外,與三角洲形成過程相反,河流來沙量較小,河口受潮流的強烈沖刷作用,無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這種河口稱為三角港或三角灣,如杭州灣(錢塘江口)就是一個典型的三角港。錢塘江挾沙少,河口海岸下降,潮差大,不僅使河流攜帶的泥沙不能在河口堆積,而且引起強烈的沖刷,使河口加深與展寬,逐漸形成三角港。三角港更加大了潮差,因而形成著名的錢塘江涌潮。涌潮使泥沙在河口區上段堆積成凸起的攔門沙。
四、長江三角洲(圖)
中國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和上海市東南部、浙江省東北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頂點在鎮江市、揚州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縣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後期最高海面穩定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到距今約2000年時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隨長江主流向東南延伸與錢塘江口沙嘴相連,泥沙繼續堆積,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盪棋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蠶絲、魚蝦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港口,蘇州、無錫等是風景游覽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
五、十大河流三角洲
(1) 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孟加拉國、印度):80000平方千米
(2) 長江三角洲(中國):50000平方千米
(3) 湄公河三角洲(柬埔寨、泰國):44000平方千米
(4) 尼日河三角洲(奈及利亞):36000平方千米
(5)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緬甸):30000平方千米
(6) 勒拿河三角洲(俄羅斯):30000平方千米
(7)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美國):26000平方千米
(8) 奧里諾科河三角洲(委內瑞拉):26000平方千米
(9) 尼羅河三角洲(埃及):24000平方千米
(10) 紅河三角洲(越南):15000平方千米
島嶼名
三角洲在惠東縣南,大亞灣中部,東北距陸地1.1公里。面積0.088平方公里。海拔45.3米。由兩小島連接成三角形,故名。
三角洲總體概述
位於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質變遷、滄海桑田的歷史見證者,也是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發展最早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因此又有黃金三角洲之稱。
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是由河水從上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積形成的。從平面上看,形狀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游,底邊為其外緣,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積較大,土層深厚,水網密布,表面平坦,土質肥沃。它與山麓附近的扇狀沖積平原不同。扇狀沖積平原面積較小,土層較薄,沙礫質地,土質不如三角洲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羅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等。我國的長江三角洲是由長江帶下的大量泥沙堆積而成的。三角洲的頂點在鎮江附近,底邊向東逐漸擴大,一直伸展到海邊。在距今大約兩3千萬年前,長江口地區還是一個三角形的港灣,長江自鎮江以下的河口像一隻向東張口的大喇叭,水面遼闊,潮汐很強。長江每年帶下的四五億噸泥沙要向大海傾瀉,由於入海口的流速減小,物理、化學環境的改變,使得大部分泥沙在河口地區逐漸沉積下來,最終形成一個尖角形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態復雜多樣。除像長江三角洲這樣的尖頭形三角洲外,還有像扇面狀和鳥足狀的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羅河,從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穩,三角洲在入海口處呈扇面狀展開,面積達2.4萬平方千米。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東西寬300千米,南端在平面上呈鳥爪形,每兩趾之間為一條河。各支流附近每年都沉積大量沖積物,因而使三角洲的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它仍以平均每年75米的速度向墨西哥灣延伸。
三角洲地區不僅是良好的農耕區,而且對形成石油和天然氣也相當有利,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區。
Ⅲ 三角洲相的地質構造
三角洲相的特點是具有向海洋方向傾斜的層理,以砂質沉積物為主,陸生植物、淡水動物和海洋生物化石混雜在一起。
三角洲底部,沉積物質變細,以粉砂質及粘土為主,層理水平,富含海生動物化石。
Ⅳ 什麼是三角洲地質作用請詳細說明
黃河三角洲這片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
一)提供水源:濕地常常作為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濕地,如泥炭沼澤森林可以成為淺水水井的水源。
(二)補充地下水:我們平時所用的水有很多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而濕地可以為地下蓄水層補充水源。從濕地到蓄水層的水可以成為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又可以為周圍地區的工農生產提供水源。如果濕地受到破壞或消失,就無法為地下蓄水層供水,地下水資源就會減少。
(三)調節流量,控制洪水:濕地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均勻地把徑流放出,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護濕地就是保護天然儲水系統。
(四)保護堤岸,防風:濕地中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植物,這些濕地植被可以抵禦海浪、台風和風暴的沖擊力,防止對海岸的侵蝕,同時它們的根系可以固定、穩定堤岸和海岸,保護沿海工農業生產。如果沒有濕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會遭到海浪的破壞。
(五)清除和轉化毒物和雜質:濕地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此外,一些濕地植物像蘆葦、水湖蓮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質。再現實生活中,不少濕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地,這一過程能夠提高水的質量,有益於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六)保留營養物質:流水流經濕地時,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被濕地植被吸收,或者積累在濕地泥層之中,凈化了下游水源。濕地中的營養物質養育了魚蝦、樹林、野生動物和濕地農作物。
(七)防止鹽水入侵:沼澤、河流、小溪等濕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於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過多抽取或排干濕地,破壞植被,淡水流量就會減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減少了人們生活、工農業生產及生態系統的淡水供應。
(八)提供可利用的資源:濕地可以給我們多種多樣的產物,包括木材、葯材、動物皮革、肉蛋、魚蝦、牧草、水果、蘆葦等,還可以提供水電、泥炭薪柴等多種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氣候:濕地可以影響小氣候。濕地水份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氣,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
(十)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濕地是鳥類、魚類、兩棲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徒、越冬的場所,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瀕危物種。
(十一)航運:濕地的開闊水域為航運提供了條件,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沿海沿江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主要依賴於此。
(十二)旅遊休閑:濕地具有自然觀光、旅遊、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蘊涵著豐富秀麗的自然風光,成為人們觀光旅遊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價值:復雜的濕地生態系統、豐富的動植物群落、珍貴的瀕危物種等,在自然科學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濕地還保留了具有寶貴歷史價值的文化遺址,是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場所。
Ⅳ 三角洲地貌和三角洲堆積物
(一)三角洲的基本概念
在河流與海洋(或湖泊)的匯合處沉積形成的平面上呈三角形的堆積體,通常稱為三角洲。如果河流帶來的泥沙超過海洋或湖泊的搬運能力,則形成向海(湖)突出的堆積體,平面形態像一個尖頂向陸的三角形,稱為三角洲。如果河流、海洋或湖泊的侵蝕作用大於河口區的堆積作用,就形成一個喇叭形的河口,稱為三角灣或三角港。
(二)三角洲的形成條件和影響因素
三角洲是由於河口區的堆積作用超過侵蝕作用而形成的,它需要以下幾個條件:①河流帶來大量泥沙,根據世界上許多三角洲的河流含沙量測定,如河流年輸沙量約等於或大於年徑流量的1/4,就能形成三角洲;②河口附近的海洋侵蝕搬運能力較小,河流帶來的泥沙將沉積下來,有利於三角洲的形成;③口外海濱區水深較淺,坡度平緩,一方面對波浪起消耗作用;另一方面淺灘出露水面,有利於河流泥沙堆積。
三角洲的發育過程是先形成水下三角洲,它是由一系列水下淺灘和河口沙嘴、沙壩等組成。當河流進入廣闊的海洋時,河水很快分散,形成較大的水面比降,尤其在洪水期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因而在河口前方發生強烈沖刷,形成深坑,並把沖刷的物質帶到淺海,形成心灘(圖9-23)。如果河流入海處的水下坡度平緩,流速很慢,河流所攜帶的一部分沖積物便發生沉積,河口兩側形成沙嘴,河口的前方水下斜坡上形成沙壩(圖9-24)。沙壩和心灘發育成堆積島,使河床分汊,三角洲進一步增長。
圖9-23 河口窪坑和心灘形成示意圖
(據H.B.薩莫依洛夫)
圖9-24 河口沙壩
(據H.B.薩莫依洛夫)
在三角洲生長過程中,三角洲外緣不斷向海伸展,在三角洲內部則形成許多小海灣和澙湖。澙湖因植物繁殖而成沼澤,或因泥沙填充而成低地,最後與河口沙嘴和堆積島一起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岸線向海伸展的速度,各個時期不同,甚至在同一時期,某些地段淤積,而另一些地段侵蝕。長江三角洲從全新世以來平均每年向海推進約40m,在距今6000年前至公元3世紀這段時間內三角洲岸線基本未變,以後逐漸外伸(圖9-25),靠杭州灣一段岸線由於受潮流和波浪的侵蝕而不斷後退,原先陸地上的玉盤山,今天卻在大海之中。
圖9-25 歷史時期長江三角洲的演變
(轉引自《中國自然地理、地貌》,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科學出版社)
另一種情況河流帶來的泥沙量多,潮流和海浪作用很弱,三角洲增長速度快,我國的黃河即屬於這種情況。黃河是一條多沙河,中上游每年輸出泥沙達16億t,經河口入海的約有12億t。這里的潮汐作用很弱,河口潮差通常只有0.8~1.0m,潮區界距河口不過20~30km,潮流界在口門附近,入海的泥沙約有40%在口門附近淤積,河口沙嘴每年以2~3km的速度向海伸展。從1855年黃河改道由利津入海以來,三角洲已向海增長了約50km(圖9-26)。
(三)三角洲結構及各沉積層的主要特點
根據三角洲的地貌特徵可將其在平面上劃分為三角洲平原帶、三角洲前緣帶和前三角洲帶3個單元。
三角洲平原帶 為三角洲的陸上部分,主要為河流、牛軛湖、決口扇、湖泊、沼澤和澙湖沉積,往往還有風成沙沉積。
三角洲前緣帶 位於水邊線以下,圍繞三角洲平原帶的邊緣呈環帶狀分布,它處於海岸和河流帶入的沉積物混合地段,經海洋作用的再改造、再分配,形成比較純凈的沙質沉積,而泥質和有機質較少。
圖9-26 黃河三角洲古岸線和古河道變遷圖
(轉引自《中國自然地理、地貌》,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科學出版社)
前三角洲帶 位於浪基面以下三角洲前緣的向海一方。沉積物富含有機質和泥質,它是河流搬運來的細小粘土懸浮物質和膠體溶液在海底沉積而成的,含海相化石。
從三角洲沉積物的剖面結構來看,自上而下可分為頂積層、前積層和底積層3層(圖9-27)。
頂積層 包括陸上和水下兩部分。相當於河口段的沉積,是沖積、湖積和沼澤堆積的交互沉積。以砂、粉砂為主,間夾粘土及泥炭。有明顯的水平層理、交錯層理。沉積物橫向和縱向變化大。
前積層 它是水下三角洲斜坡部分的堆積物。岩性以粉砂、粘土為主,有時二者呈互層狀。砂的含量減少,有機質含量增多,具有較薄的斜層理和波狀層理。以含海相生物化石為主。
底積層 多為懸移的物質沉積於三角洲的最前端。主要由粘土、亞粘土組成。具有微薄的水平層理。海相生物占絕對優勢,是良好的生油層。
圖9-27 一個三角洲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A—頂積層;B—前積層;C—底積層
(四)三角洲的主要類型
按河流輸沙量由多至少,海岸動力沖蝕由弱至強順序,可把三角洲的形態劃分為4種類型:鳥足狀三角洲、扇形三角洲、尖頭形三角洲和島嶼形三角洲。
1.鳥足狀三角洲
在潮流作用、沿岸的海流和波浪作用都微弱的河口區,河流挾沙量較高並分成幾股汊河入海,各汊河口泥沙迅速堆積構成向海伸出較長的沙嘴,平面形態很像鳥足,因此得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典型的鳥足狀三角洲(圖9-28)。
圖9-28 鳥足狀三角洲
2.扇形三角洲
在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並經常改道,口外海水較淺等條件下,多形成扇形三角洲。大量泥沙通過各條汊河帶到河口堆積,由於汊河很多並常改道,使整個三角洲岸線大致均勻地向海增長。這類三角洲比較多見,如我國黃河三角洲(圖9-29),俄羅斯的伏爾加河三角洲和埃及尼羅河三角洲。
圖9-29 黃河三角洲
3.尖頭形三角洲
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時,只有一條主河道,沒有汊流或者雖有汊流但規模不大,因而在主河道河口兩側堆積成沙嘴,向海中突出形成尖頭形三角洲。義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圖9-30)和西班牙的埃布羅河三角洲都是這種類型。如果波浪作用方向與海岸斜交而河流泥沙較少,或者岸邊海水較深則形成掩閉的三角洲,如非洲南部的奧蘭治河三角洲。
4.島嶼形三角洲
河流含沙量不多而有潮汐作用的河口區,泥沙堆積成許多向海伸延的壟狀沙灘和沙壩,沙壩之間為沖蝕的潮汐水道。星羅棋布的沙洲和沙島以及縱橫交錯的汊河構成三角洲的主體,故稱島嶼形三角洲。恆河三角洲是典型的島嶼形三角洲。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基礎
除了以上幾種典型的三角洲外,還有介於兩種三角洲類型之間的過渡類型三角洲。例如我國長江三角洲就屬於這種類型,從大的輪廓看,長江三角洲河口北部有啟東沙嘴,南部有南匯沙嘴並向海突出,形似一尖頭形三角洲,但在河口區有許多沙島和淺灘,河道分汊,又像島嶼形三角洲(圖9-31)。
圖9-31 長江三角洲
Ⅵ 三角洲是怎樣形成的
位於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質變遷、滄海桑田的歷史見證者,也是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發展最早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因此又有黃金三角洲之稱。
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是由河水從上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積形成的。從平面上看,形狀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游,底邊為其外緣,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積較大,土層深厚,水網密布,表面平坦,土質肥沃。它與山麓附近的扇狀沖積平原不同。扇狀沖積平原面積較小,土較薄,沙礫質地,土質不如三角洲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羅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等。我國的長江三角洲是由長江帶下的大量泥沙堆積而成的。三角洲的頂點在鎮江附近,底邊向東逐漸擴大,一直伸展到海邊。在距今大約兩三千萬年前,長江口地區還是一個三角形的港灣,長江自鎮江以下的河口像一隻向東張口的大喇叭,水面遼闊,潮汐很強。長江每年帶下的四五億噸泥沙要向大海傾瀉,由於人海口的流速減少,物理、化學環境的改變,使得大部分泥沙在河口地區逐漸沉積下來,最終形成一個尖角形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態復雜多樣。除像長江三角洲這樣的尖頭形三角洲外,還有像扇面狀和鳥足狀的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羅河,從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穩,三角洲在人海口處呈扇面狀展開,面積達2.4萬平方公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東西寬300公里,南端在平面上呈鳥爪形,每兩趾之間為一條河。各支流附近每年都沉積大量沖積物,因而使三角洲的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它仍以平均每年75米的速度向墨西哥灣延伸。
三角洲地區不僅是良好的農耕區,而且對形成石油和天然氣也相當有利,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區。
Ⅶ 什麼叫三角洲
位於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質變遷、滄海桑田的歷史見證者,也是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發展最早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因此又有黃金三角洲之稱。
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是由河水從上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積形成的。從平面上看,形狀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游,底邊為其外緣,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積較大,土層深厚,水網密布,表面平坦,土質肥沃。它與山麓附近的扇狀沖積平原不同。扇狀沖積平原面積較小,土層較薄,沙礫質地,土質不如三角洲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羅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等。我國的長江三角洲是由長江帶下的大量泥沙堆積而成的。三角洲的頂點在鎮江附近,底邊向東逐漸擴大,一直伸展到海邊。在距今大約兩3千萬年前,長江口地區還是一個三角形的港灣,長江自鎮江以下的河口像一隻向東張口的大喇叭,水面遼闊,潮汐很強。長江每年帶下的四五億噸泥沙要向大海傾瀉,由於入海口的流速減小,物理、化學環境的改變,使得大部分泥沙在河口地區逐漸沉積下來,最終形成一個尖角形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態復雜多樣。除像長江三角洲這樣的尖頭形三角洲外,還有像扇面狀和鳥足狀的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羅河,從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穩,三角洲在入海口處呈扇面狀展開,面積達2.4萬平方千米。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東西寬300千米,南端在平面上呈鳥爪形,每兩趾之間為一條河。各支流附近每年都沉積大量沖積物,因而使三角洲的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它仍以平均每年75米的速度向墨西哥灣延伸。
三角洲地區不僅是良好的農耕區,而且對形成石油和天然氣也相當有利,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區。
Ⅷ 三角洲是什麼
位於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質變遷、滄海桑田的歷史見證者,也是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發展最早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因此又有黃金三角洲之稱。
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是由河水從上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積形成的。從平面上看,形狀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游,底邊為其外緣,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積較大,土層深厚,水網密布,表面平坦,土質肥沃。它與山麓附近的扇狀沖積平原不同。扇狀沖積平原面積較小,土層較薄,沙礫質地,土質不如三角洲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羅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等。我國的長江三角洲是由長江帶下的大量泥沙堆積而成的。三角洲的頂點在鎮江附近,底邊向東逐漸擴大,一直伸展到海邊。在距今大約兩三千萬年前,長江口地區還是一個三角形的港灣,長江自鎮江以下的河口像一隻向東張口的大喇叭,水面遼闊,潮汐很強。長江每年帶下的四五億噸泥沙要向大海傾瀉,由於入海口的流速減小,物理化學環境的改變,使得大部分泥沙在河口地區逐漸沉積下來,最終形成一個尖角形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態復雜多樣。除了像長江三角洲這樣的尖頭形三角洲外,還有像扇面狀和鳥爪狀的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羅河,從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穩,三角洲在入海口處呈扇面狀展開,面積達2.4萬平方公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東西寬300公里,南端在平面上呈鳥爪形,每兩趾之間為一條河。各支流附近每年都沉積大量沖積物,因而使三角洲的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它仍以平均每年75米的速度向墨西哥灣延伸。
三角洲地區不僅是良好的農耕區,而且對形成石油和天然氣也相當有利,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區。
Ⅸ 三角洲的內部構造特徵是什麼濱海帶和淺海帶地質作用的特點板塊構造的主要內容
三角洲:頂積層、底積層和前積層。另外兩個廢話很多不想打字,書上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