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上遇溶洞率怎麼算
❶ 地質中的採取率是什麼意思。
不知要問的是哪方面的,如指鑽探岩心的採取率,其意思:由鑽孔中採取出的岩心長度與相應實際鑽探進尺的百分比。你就以此類推吧,按規范要求,採取率越高其工作質量越好!
❷ 地質勘探小口徑鑽孔遇大溶洞如何處理
鑽孔遇溶洞的處理措施。
一、首先分析一下孔壁是否穩定,會不會出現卡鑽、埋鑽情況。如果肯定不會,就進一步看看沖洗液漏失情況。如果沖洗液漏失不嚴重,可以採用降壓鑽進方法,在溶洞的底部慢慢磨出一個小孔,當小孔的深度達到0.5m左右時,就可以恢復正常鑽進。
二、如果孔壁穩定、沖洗液漏失嚴重,可採用投粘土或粘土球的方法堵水。當孔深大於15m時,粘土或粘土球是不容易到底的,可以用鑽具往下壓送。
三、如果孔壁雖不穩定,但溶洞高度不大、不會出現嚴重坍塌時,也可用投粘土或粘土球方法進行護壁。
四、如果孔壁很不穩定、溶洞高度大,可能出現嚴重坍塌和甚至報廢時,先研究一下溶洞的深度位置。如果深度不大,例如在孔深15m處,就可採用套管護壁,變徑鑽進的方法。原來是110孔徑,可下108套管,再改用89鑽具鑽進。在這里補充一句: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在復雜地區施工時,為了預防孔內事故,往往在確定開孔口徑就留了一級、甚至兩級的餘地。 @(tiPV
五、如果孔壁不穩定且溶洞深度較大,如用套管護壁,變徑鑽進方法。可能會因無法回收套管造成成本過高時,可以採用水泥漿固結後,重新鑽進的方法。為了節約時間,固孔水泥漿可以添加速凝劑,一時沒有速凝劑時,可以用食鹽。
❸ 關於澆注孔樁時碰到溶洞,混凝土用量增加的問題!
溶洞是很不規來則的,混凝源土回填也不會規則,因此其真實數量,只有通過施工時現場計量來得到;如果有條件,可以測量或大致估計一下溶洞的尺寸,做一個設計圖,按圖計算其方量。無論是現場計量得到的數據,還是做設計圖得來的數據,都要找相關人員(如監理、現場施工員等)簽字確認後,方能作為依據計量。
❹ 鑽探過程中遇到孔隙地層怎麼辦 遇到溶洞地層怎麼辦
請問你孔隙地層是否處於可做持力層的地層中?溶洞地層地質情況如何?
1.根部分地方建委的有關規定,在灰岩地區進行工程建設,尤其是工程樁基座落在灰岩層中,需對灰岩地層進行超前鑽工作,且為確保工程質量需一樁一鑽。超前鑽的終孔原則為進入完整灰岩5--6米。
2.若在本場地上擬建高層建築,基岩上土層難以滿足建築物基礎要求,故需要採用基岩(灰岩或其他微風化岩石)作為樁基持力層,灰岩作為樁基持力層常見情況如下:
2-1.溶洞規模不大且充滿狀:一般情況採用鑽孔灌注樁,正常施工即可。
2-2.溶洞規模較大但為充滿狀:一般情況採用鑽孔灌注樁,但要考慮到孔壁(溶洞段)穩定性能,常見的做法若不漏漿,且填充物為粘性土,也可正常施工;若有漏漿且填充物為砂類土,需要採取一定措施,在孔中加粘土或素砼等,一般樁基施工費用會增加。
2-3.溶洞規模較大且為未填充狀:樁基施工要採取措施,在樁孔中(發現溶洞時)加粘土或採用鋼護筒支護孔壁(溶洞段),一般情況下樁基費用要增加較大。
2-4.溶洞頂板厚度不能滿足樁基持力層厚度要求時,樁端可直接置在溶洞底部即可,在計算樁基入岩深度時,可不考慮溶洞情況。(溶洞底部持力層需達到建築物樁基所要求的承載力要求)。
溶洞問題在很多地方較普遍,一般情況地質勘探單位及樁基施工單位均能解決,樁基施工造價會相應增加。
❺ 地質上何為土洞何為溶洞
土洞……地質上有這個概念?一般是指粘土沉積中存在的洞穴;溶洞一般指在岩層中由於溶蝕而形成的較大空間,多見於灰岩中
❻ 詳細地質堪探遇到溶洞需要查明溶洞范圍嗎
這個在《岩土工程勘察規范》(09版)中有明確的規范的,當然要的,現場則只需要根據建築物專的平面設計圖屬,在適當方向加孔勘察——從而確定溶洞的范圍,如果現場施工時經驗不足忘了加孔勘察,則在報告中必須注意說明:1)在圖件中尤其是剖面中溶洞范圍線要劃虛線,表示溶洞推測范圍;2)文字報告中提出:岩溶地區溶洞發育規律性差,各溶洞形態特徵各異,勘察時只能就勘察布孔處地質條件負責,剖面、平面圖中溶洞均為推測范圍,應加強施工驗槽,各方相互協調處理各種問題。希望能幫到你~~~~~~~~~~~~~~~
❼ 沖孔灌注樁遇溶洞地質如何處理…
摘要:在海水中溶岩發育豐富,覆蓋層不穩定的特殊地層修建橋梁,採用沖孔灌注樁基礎.文章著重介紹施工中雙臂鋼圍堰施工平台,鑽頭的改進,鑽孔,成孔的施工工藝等方面的操作方法,特別是對不同地質情況下的鑽孔方法進行了總結.關鍵詞:橋梁樁基 雙臂鋼圍堰 鑽孔 成孔中圖分類號:U443115 文獻標識碼:B1 工程概述大連鐵路樞紐金窯線擴能改造工程韓家屯特大橋,橋全長603 m ,上部結構為18孔32 m預應力混凝土梁.本橋位於海水中,基礎為<1125 m鑽孔樁,橋墩4根,橋台6根,橋墩採用不等長樁,最長樁達29 m.距海岸100~200 m ,漲潮水深為5~6 m ,退潮時水深215~310 m.地質表層為卵石土,厚3~5 m ,次層為粘土,棕紅色,硬塑,含少量礫石.基岩為石灰岩,風化程度不一,基岩面起伏較多,凹凸不平,基岩溶溝,溶槽,溶洞發育豐富.溶溝,溶槽最深達8 m ,即使在同一個墩台,基岩面也會相差懸殊,溶洞多沿結構面發育,溶洞有時呈串珠狀,有2~5層.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及進度要求,將下部結構施工分成8#~16#水中墩和0#~7#,17#,18#墩台漫灘兩個施工單元.水中施工單元採用雙壁鋼圍堰,渡船運輸方案;漫灘施工單元採用填土築島,鋼板樁圍堰陸地施工方案.水中施工單元基礎採用雙壁鋼圍堰施工,由臨時碼頭使用方駁船運輸,50 t船吊配合鋼圍堰吸泥下沉,安設護筒和施工平台,灌注封底混凝土,鑽孔成樁,抽水鏟樁頭,澆築承台.漫灘施工單元基礎採用填土築島泥漿護壁鑽孔至設計標高,清孔,吊放鋼筋籠,澆築樁身混凝土.承台採用鋼板樁護壁基礎,明挖就位灌注法,在承台尺寸范圍以外按設計尺寸打入鋼板樁,開挖基坑加鋼支撐,然後澆築承台.2 施工方法211 雙壁鋼圍堰及鑽孔平台根據承台(612 m×517 m)幾何尺寸,水深及地質情況的不同,雙壁鋼套箱圍堰的內廓尺寸為承台尺寸每邊加寬200 mm ,高度確定:h=水深+承台底面深度+套箱基底以下埋置深度+波浪高+安全值= 2191 +510 + 115 + 3199 + 110 = 1315 m ,故確定套箱尺寸為:616 m×611 m×13 m ,加工中做成上口大下口小,以利於拆除時拔出.鋼圍堰由壁板,刃腳,內桁撐,下沉吊點等組成.分兩節製作安裝,下節組裝長度5 m ,上節長度4 m ,主體雙壁鋼板厚度δ1= 12 mm ,鋼刃角鋼板厚度δ2= 20 mm ,鋼刃角長度為1150 m ,雙壁間距離110 m ,雙壁板上每隔018 m用I12a工字鋼焊一條橫肋及豎肋,雙板間對應採用∠75×75×8角鋼進行水平及斜向連接以增加穩定性,並使其受力均勻,鋼刃腳位置橫肋及連接桿加密,每隔015 m一道橫肋,防止因下沉受力較大造成刃腳變形.同時在鋼圍堰焊接交叉橫擔,頂面焊上4塊承力鋼板,以備當鋼圍堰沉至地面時,因下沉困難使用DZ60振動錘加力時受力不均而產生變形.雙壁鋼圍堰安裝採用在碼頭組裝,方駁船拖運到指定墩位.在指定位置下錨,緊索,技術配合進行鋼圍堰准確定位安裝,排氣下沉,潛水員配合水下觀察,當沉落至地面時,用錨索二次調整位置,然後向鋼隔箱內加水,使其保持平衡,採用DZ60振動錘外力下沉承台至底面以下115 m.到位後,清基,安裝鑽孔樁護筒及定位架,船吊配合吊裝貝雷梁組拼平台,灌注封底混凝土.拆除定位架,吊運鑽孔設備,達到鑽孔條件.漫灘上的0#~7#,17#,18#橋墩台採用圍堰築島,抽水清淤,填築素土做工作平台.海中墩的施工平台在鋼圍堰上搭建.212 鋼護筒位於漫灘處的鑽孔樁護筒採用10 mm鋼板卷制,長度滿足於穿過淤泥層埋入河床下≮2 m.位於水中的鑽孔樁鋼護筒採用12 mm的A3鋼板卷制而成,護筒直徑比樁徑大20 cm ,其長度依據鑽孔處地質及埋深來03確定.若需要跟進施鑽,需在平台上接長.213 泥漿護壁漫灘上鑽孔樁的泥漿池採用大面積築島的方法,以適合填高的鑽孔平台,泥漿池隔跨設置,周轉使用.水中墩樁基施工時,制漿池和沉澱池均設置在鑽孔平台上,鑽孔時泥漿循環系統用<400 mm鋼管連通,泥漿用泥漿泵泵送.造漿擬選用優質粘土,並在泥漿中摻入16 %的膨潤土,0115 %的CMC羥基纖維素及少量的生石灰粉等製成優質泥漿,加強護壁以防滲,防坍孔.214 鑽孔對處於圓礫土,卵石土,角礫岩,含有較大粒徑漂
❽ 嵌岩樁入中風化地質遇溶洞嵌岩深度怎樣算
第一,要求施工班組在剛進入岩層時立即通知,到現場後,看鑽桿是否版在異常振動,聲音也和權平常的不一樣,看看沖出來的石粒是否是持力層的岩樣,這樣判斷是否開始進入岩層。然後記錄時間和鑽桿的位置。第二,每隔一段時間比如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看鑽桿進入的深度,判斷鑽速。第三,大概估算出達到設計岩層深度需要的時間。
這個方法有幾點要注意的:1、判斷是否開始進入岩層;2、判斷鑽機是否有下鑽,有時候班組為了省事,往往把鑽速降低,然後就在原位空鑽,所以要讓鑽桿下鑽很關鍵。
在土力學計算中,持力層受到的壓力是持續減少的,到若干深度以後壓力就可以忽略不計,具體深度要經過計算才知道。承受壓力的這一部分叫做持力層,持力層以下的部分叫做下卧層。也就是說,根據承受荷載的不同,持力層和下卧層也是不同的。
❾ 什麼叫平均線岩溶率
線岩來溶率=見洞隙的鑽孔進自尺之和/鑽探總進尺*100%
鑽孔見孔隙率=見空隙鑽孔數量/鑽孔總數*100%
見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637頁,或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2011版,6.6.2條文說明
平均線岩溶率也就是對多個鑽孔的線岩溶率取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