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新疆地質怎麼行成的

新疆地質怎麼行成的

發布時間: 2021-02-27 22:42:36

⑴ 新疆五彩灘的地質成因

五彩河岸由流水侵蝕切割與風蝕作用共同形成。在階地斜坡上溝壑縱橫,溝谷與小土梁相間發育,間寬5—10米,土梁高一般為5—15米,最大高度約25米,高低錯落,分布面積3平方公里左右。這里地處乾旱多風地帶,由於河岸岩層間抗風化能力的強弱程度不一,形成參差不齊的輪廓,岩層以紅色、土紅色、淺黃和淺綠色砂岩、泥岩及砂礫岩組成,岩石色澤各異,五彩繽紛,狀如彩色古堡、怪獸、峰叢等奇特造型的風蝕地形,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大風起時,會發出怪異的聲音,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它的開發建設無疑對喀納斯景區是景上添花,客流量及經濟效益可觀。五彩河岸將以其典型和獨特的雅丹地貌形態,吸引著國內外遊客來此旅遊觀光。
五彩灘地貌特殊,長期乾燥地帶,盛行大風,使原來平坦的地面變異出許多陡壁隆崗(墩台)和寬淺的溝漕相間的地形和陡壁險峻的小丘,維族稱之為「雅丹」又名「雅爾當」。「雅丹」一詞就成為了世界上地理學和考古學的通用術語,故此稱之為「雅丹地貌」。五彩灘因此成為同類地貌的典型代表。五彩灘風景區內的「雅丹地貌」有大小石峰、石牆、石柱,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雄風大氣,剛柔十足,造型奇艷,風塵不染,超凡脫俗,別具一格,鬼斧神工,形成一幅錦綉山河的壯麗圖畫。

⑵ 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的地質形成


新疆天山天池是古冰川運動創作的冰磧湖,在地球上第四紀以來的冰川運動共有回四次,天池的形成大致可答劃分為三個階段;經三次堆積後,在群山中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窪地,堵塞了冰雪融水和高山降水,終磧壟高達286米,就這樣產生了天池 。

⑶ 新疆怪石峪是怎樣形成的屬於什麼地質現象

那裡的石頭有些是受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是風化作用的一種,也有些是因為風力的沉積作用,比如蘑菇石

⑷ 新疆地質隊是干嗎的

你說的地質隊應該是地礦局下屬的地質單位,新疆有1~9隊,9隊1隊最好。。。主要野外區域地質調查,礦調,鑽探,水文等,大多野外工作,辛苦,但待遇好,一年十幾萬輕輕鬆鬆

⑸ 新疆地質:盆地 ,資源 ,等 求詳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中國西北邊陲,首府烏魯木齊,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茲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新疆地處73°40′E~96°18′E,34°25′N~48°10′N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6萬平方千米),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為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縣。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 多條。許多河流的兩岸,都有無數的綠洲,頗富「十里桃花萬楊柳」的塞外風光.新疆有許多自然景觀優美的湖泊,總面積達9,700平方公里,佔全疆總面積的0.6%以上,其中著名的十大湖泊是:博斯騰湖、艾比湖、布倫托海、阿雅格庫里湖、賽里木湖、阿其格庫勒湖、鯨魚湖、吉力湖、阿克薩依湖、艾西曼湖。
新疆境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計1.86萬余條,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佔全國冰川面積的42%,冰儲量2.58億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體水庫」。新疆的水資源極為豐富,人均佔有量居全國前列。大沙漠佔全國沙漠面積的2/3,其中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為33.67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沙漠,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於阿拉伯半島上的魯卜哈利沙漠。准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48,000平方公里,為中國第二大沙漠。
新疆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大宗,全疆大多數地區均可種植,播種面積占糧食作物總面積的90%以上。伊犁谷地氣候溫和,雨水較多,土地肥沃,更宜谷麥生長,素有「新疆糧倉」之稱。新疆的水稻50年代以後有很大發展,阿克蘇、米泉等地的優質大米潔如璣珠,質細味美。在新疆的糧食作物中,還有高粱、大麥、穀子、黃豆、豌豆、蠶豆等等。
新疆主要產品有棉花、油料、甜菜、麻類、煙葉、葯材、蠶繭等,其中新疆棉花尤以質優而聞名全國,1998年,棉花產量137.5萬噸。在全國,幾乎三分天下居其一,成為全國舉足輕重的棉花產區。北疆瑪納斯河流域、吐魯番盆地和南疆廣大地區是棉花的集中產地。經濟價值較高,對生長環境、耕作措施要求苛刻的長絨棉(又稱海島棉),60年代才開始大面積栽培的新疆啤酒花,蠶繭產量已達3800噸,比新中國成立時增長75倍。
新疆素有「瓜果之鄉」之稱。由於這里的氣候對瓜果糖分的製造和積累十分有利。因而,所產瓜果特別甘美爽口。據調查,新疆是中國瓜種植面積較大、品種和品質均居前列的一地區,年產各類鮮果數萬擔。
新疆常見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西瓜、蘋果、香梨、杏、桃、石榴、櫻桃、無花果、核桃、巴旦杏等,優良品種達數百種之多。其中吐魯番的無核白葡萄,鄯善的哈密瓜,庫爾勒的香梨,庫車和輪台的白杏,阿圖什的無花果,喀什的櫻桃、核桃、光皮桃、葉城的石榴、旗盤梨,和田的蜜桃,伊犁的蘋果等,均享有美譽。新疆葡萄乾、哈密瓜、香梨更是國際市場的暢銷品。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9種儲量居全國首位,32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新疆石油資源量208.6億噸,佔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資源量為10.3萬億立方米,佔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新疆油氣勘探開發潛力巨大,遠景十分可觀。全疆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佔全國的40%。黃金、寶石、玉石等資源種類繁多,古今馳名。
新疆農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積10.28億畝,佔全國農林牧宜用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後備耕地2.23億畝,居全國首位。新疆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在「三山」和「兩盆」周圍有大量的優良牧場,牧草地總面積7.7億畝,僅次於內蒙古、西藏,居全國第三。太陽能理論蘊藏量1450~1720千瓦時/平方米·年,年日照總時數2550~3500小時,居全國第二位。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共有47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錫伯族、滿族、烏茲別克族、土克曼族、俄羅斯族、達斡爾族、塔塔爾族13個。 現在還有其餘東鄉族、壯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等55個民族。

⑹ 新疆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概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北部,它的東面和南面,與甘肅、青海、西藏相鄰。全區面積為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均佔全國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她相當於45個台灣省,或相當於陝西、甘肅、寧夏、青海4省區面積的總和。新疆除東南部連接甘肅、青海、南部連接西藏之外,其餘均與鄰國交界;東北部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毗鄰,西北部同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接壤,西南部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界。邊境線長達5400多公多公里,佔全國陸地邊境總長度的四分之一。她是我國邊境線最長的省區。新疆各族人民大多居往於水土豐沃的綠洲和山地草原。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有9.2人,是中國地廣人稀的省區之一。

新疆地處歐亞大陸中心,四周有阿爾泰山、帕米爾、喀喇昆侖山、昆侖山、阿爾金山等高山環繞。天山橫亘中央,把新疆分割為南北兩大部分。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吐魯番、哈密一帶稱之為東疆。

新疆的地形輪廓是三大山系包圍兩大盆地。山脈內部又有許多山間盆地和谷地。阿爾泰山,蒙古語意為「金山」,因產金而得名。它位於新疆北部和東北部,呈北西——南東走向,主體在蒙古境內,中國境內屬中段南坡,長約五百公里。阿爾泰山以斷塊活動為其主要特點,受構造運動的影響,形成階梯狀斷塊山地,從過境山脊到額爾齊斯河谷地,有三——四級階梯,山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而山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山脊線不到海拔三千米,最高的友誼峰海拔四千三百七十四米。

天山橫亘中央,高大雄偉,勢與天齊,故名天山。東西長約三千五百公里,新疆境內部分,長達一千七百公里,由三列東西向的褶皺山和陷落盆地組成。山勢西搞東低,西寬東窄;西段寬達四百公里,東段變窄,寬僅一百公里,山脊線在海拔四千米以上,最高的托木爾峰為海拔七千四百四十三點八米。平行山脈之間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山間盆地和谷地,即拜城、焉耆、吐魯番、哈密及尤勒都斯等盆地,伊犁、烏什等谷地。其中,吐魯番盆地是東天山南側的斷陷盆地,它南部的廣大低地在海平面以下;最低的艾丁湖面在海平面以下一百五十四米,是中國最低的窪地。

南部昆侖山脈是西藏高原的一部分,包括帕米爾高原、喀喇昆侖山和阿爾金山,山體寬廣,山勢高峻,山脊線超過海拔六千米。很多山峰超過七千米,中巴邊界上的喬戈里峰海拔八千六百一十一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在寬廣的山體中,有較大的山間盆地,即塔什庫爾干、阿克賽欽、阿牙克庫木、喀拉米蘭等盆地。

准噶爾盆地在阿爾泰山和田山之間,西面有薩吾爾、塔爾巴哈台、巴爾魯克、阿拉山等低山;東面有北塔山;西面有幾個地勢較低的缺口,所以被稱為板封閉性內陸盆地。

盆地輪廓呈不等邊三角形,地勢向西傾斜,平均海拔不到五百米,最低處艾比湖海拔一百八十九米。盆地中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國第二大沙漠,絕大部分是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其面積占整個沙漠的百分之九十七。植被覆蓋度在固定沙丘上達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半固定沙丘上達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為良好的冬季牧場。

塔里木盆地在天山與昆侖山之間,其面積約佔新疆總面積的一半,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盆地。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平均海拔一千米左右。盆地東面有寬幾十公里的谷地通向甘肅的何西走廊,為古絲綢之路的要沖。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位於盆地的中部,面積約三十二萬四千平方公里,為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多為高大的新月形流動沙丘,高度一般為一百至一百五十米,最高達二百至三百米。流動沙丘面積約占沙漠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五。

在流動沙丘邊緣和河谷附近,有生長著檉柳的固定小沙丘,又叫「紅柳包」,高約二至四米。羅布泊窪地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部分,為盆地水系的最後歸宿,海拔僅七百八十米,廣大湖積平原的東部和東北部,在流水侵蝕的基礎上,在長期風蝕作用,形成與風向大致平行的風蝕墩與風蝕凹地相間的「雅丹」地形,因其形似龍,頂不多有白色的鹽殼層,故又稱「白龍堆」。

在遠離海洋和高山環抱的影響下,新疆氣候具有典型的乾旱氣候特徵。集中表現為降水稀少,相對濕度低,冬季漫長,春秋短,日照長,溫差大。

新疆的平均降水量為一百四十五毫米,為中國年平均降水量六百三十毫米的百分之二十三,不但低於全國平均值,同地球上相同緯度其他地方相比也是最少的。

降水分布主要受大氣環流和地形的影響。新疆盛行西北風,水分輸送方向是從西向東,而地形上南疆西部受帕米爾高原的阻隔,北疆西部地勢較低,所以降水量是從西向東減少。北疆平原區為一百五十至二百毫米,西部可達二百五十至三百毫米。

南疆平原在七十毫米以下,最少的托克遜只有七毫米。平原區的降水在北疆對農業有重要意義,夏季平原降水能供給作物水的一部分,如小麥從返青到成熟,降水能滿足的需水量阿勒泰為百分之二十七、塔城為百分之五十六、伊犁為百分之四十五、烏魯木齊為百分之二十九。冬季北疆降水量,佔全年的百分之二十五到四十,積雪厚度達五至二十五厘米,既有利於小麥越冬,也為冬麥返青提供了水分。南疆平原降水稀少,對農業供水沒有多達意義,作物出苗期間的微量降水,還可能引起土壤返鹼。新疆的山區降水較多,年降水量為四百毫米以上的大降水中心均集中在山區。天山被稱為荒漠中的濕島。

北疆中山帶以上年降水量為四百至六百毫米。伊犁谷地個別迎風坡可達一千毫米。天山南坡中山帶以上年降水量為三百至五百毫米。昆侖山北坡年降水一般為二百至三百毫米,局部迎風坡可達五百毫米。夏季山區降水直接形成徑流,匯入河道,是農業灌溉的主要水源。新疆農田用水百分之八十來自河流。冬季山區積雪,次年春季冰雪融化,成為春季河流主要的水源。

在熱量方面,因阿爾泰山山勢較低,北方的乾冷氣流可以到達北疆,而天山又阻擋了它的南侵,因此南北疆差別較大。天山以北為寒溫帶。北疆冬季漫長嚴寒,年平均氣溫在6—7攝氏度。冷月(一月)為零下15—20攝氏度之間。青河縣城極值最低氣溫為零下49.7攝氏度(一九六一年三月二日的紀錄。無霜凍期北疆平原一般為一百五十天左右。南疆年平均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上。一月份平均氣溫多在零下8—10攝氏度之間,無霜凍期為二百至二百五十天。夏季南北疆溫度差別不大,七月份平均氣溫在22—26攝氏度之間。四月至九月個月平均氣溫,除北疆北部外,一般都高於同緯度其它地區。吐魯番盆地地勢地窪,周圍高山環繞,六月至八月平均氣溫均在30攝氏度以上,級值最高氣溫為47.6攝氏度,是中國夏季最炎熱的地方,被稱為「火洲」。

由於空氣水分含量低,地面覆蓋度小,容易受熱和散熱,氣溫差較大,年平均日較差11—15攝氏度,最大日較差20攝氏度以上,所以新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諺語。白天溫度高,作物同化作用加快,夜間溫度低,作物呼吸作用緩慢,有利於營養物質積累,所以新疆瓜果比較甜。

新疆境內河流很多,以出山口處的河流數目為准,約有三百二十多條,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二十多條。除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外,其它都屬於內陸河,流入內陸盆地和山間盆地的低窪部位。新疆河流水源的補給主要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永久雪線以上的高山帶,終年積雪,有冰川發育,新疆境內的山系共有冰川一萬多條,總面積約二萬三千平方公里,蓄水量約兩萬億立方米,是天然的固體水庫。有冰川調節的河流,徑流比較穩定,但過分集中在夏季,春季水量小。

塔里木河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河。它由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克蘇河匯合而成,沿塔里木盆地北緣從西向東流,以羅布泊為最後歸宿,全長二千一百七十九公里。習慣上把葉爾羌河與阿克蘇河匯合點以下的河段稱為塔里木河,長九百七十公里。塔里木河無固定的河床,南北兩岸的干河床及大小支流縱橫分布,互相穿流,沿程損耗引蓄達,從上游到下游水量逐漸減少,上游水庫附近年徑流量五十多億立方米,到大西海子水庫只有隻有兩億立方米。過去塔里木河尾部在羅布泊與台特瑪湖之間的擺動,現在一般年份大西海子水庫以下的塔里木河已斷流。

伊犁河是新疆水量最大的河流,上游為特克斯湖、鞏乃斯河和喀什河,在雅馬渡匯合以後稱為伊犁河,年總徑流量一百五十八億立方米,約佔新疆河流總徑流量的百分之二十,但流出過境的水量達一百二十多億立方米。

額爾齊斯河發源於阿爾泰山南坡,支流均由北岸大致平行納入幹流,是典型的梳狀水系。最大的支流為布爾津河,次為哈巴河。年總徑流兩翼白二十六億立方米,流出過境的近一百億立方米。是中國的唯一的北冰洋水系。

新疆湖泊有一百多個,大多位於河流的終點。在乾旱氣候的地理環境中,湖泊礦化度一般較高,大都是鹹水湖,當主要補給水源發生變化時,湖水就可能發生劇烈變化,有的湖泊水位下降以致乾涸。有的湖泊位置改變,最典型的是羅布坡,歷史上被稱為「游移的湖」。現在隨著塔里木河下游農墾區用水的不斷擴大,孔雀河下游已斷流,因而羅布坡已乾涸,瑪納斯湖葉由類似情況。現在實際上有水的大湖只有博斯滕湖、布倫托河、賽里木湖、巴里坤河等。

新疆自然植被的特點是:平原植被稀疏,山地垂直帶明顯,森林面積有限,不同環境下形成不同植物群落。植被稀疏是乾旱環境中平原和低山丘陵的常見景觀,反映生態系統的脆弱。北疆沙漠和礫漠的植被覆蓋度約30%-40%,南疆不到10%。荒漠上限海拔,北疆900-1000米,南疆1500-5000米,東南疆山地達3000米。平原植被是水文現象的標志,林木分布於河谷、渠道兩側;荒漠草地的出現,反映地下水位較高或有季節性洪水,如塔里木河千流河谷較遠處。山地植被垂直帶自下而上一般是:荒漠半荒漠草原、低山草原、森林草原、亞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垂直分帶的控制因素,主要是水分與熱量的綜合作用。山地降水較多,但高山熱量少,因此植被覆蓋度中山帶最高,北疆山地80%以上,南疆山地60%-80%,向上向下略減。

新疆森林面積約占土地面積1.03%。森林面積的分布是:北疆佔75%,南疆佔25%,山地森林佔85%以上。平原林多為護田林網及河渠公路兩側的線狀林帶。山地森林的上下限海拔,天山北坡為2800-1500米,阿爾泰山南坡比天山北坡低200-300米,天山南坡比天山北坡上升500米,昆侖山北坡林地稀疏,皮山縣以東無片林。

新疆植被的環境適應性很明顯。雲杉喜陰濕,只見於年降水400毫米以上的山地陰坡,胡楊原是陰濕環境的中生植物,乾旱環境下只見於大河河谷。湖泊、水庫周圍的沼澤地,常見成片的蘆葦、香蒲等喜濕植物。山前礫石帶地下水位深,植被稀疏,偶見麻黃等。平原荒漠上,北疆常見梭梭和蒿屬,南疆常見紅柳。

新疆現有5000多萬畝耕地,還有1.4億多畝宜農荒地。新疆有地面水年徑流量900億立方米,地下水動儲量250多億立方米。合計相當於黃河、淮河、海河三條河水資源的總和。新疆有充足的陽光,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在全國各省區中名居前列。由於有土地、水源、日照、氣溫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以新疆非常適宜發展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和棉花、甜菜、葡萄、瓜果、蠶桑等經濟作物。新疆現已成為我國棉花特別是長絨棉的生產基地。新疆的陸地棉(細絨棉),潔白絨長、產量高,條桿均勻,拉力好;海岳棉(長絨棉)可紡100支以上的細紗,為全國的唯一產地,可與蘇丹,埃及棉媲美。新疆素以「瓜果之鄉」著稱,所產的哈密瓜、西瓜、無核白葡萄、庫爾勒香梨、阿圖什無花果、庫車白杏、葉城石榴、喀什櫻桃、伊犁蘋果、和田核桃等,均享有盛譽,遠銷外地。

新疆三山都產寶,地下聚油煤,是我國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種配套比較齊全的少數省區之一。全疆已探明儲量的礦種122種,佔全國探明礦種的79%。礦點(床)3000多處。已探明的礦產中儲量達16000億噸,佔全國煤炭遠景儲量的三分之一強,居全國首位。

全疆石油儲量雖然還未探明,但從地質構造和生油條件看來,准噶爾、塔里木、吐魯番三大盆地是我國最有找油遠景的內陸盆地。近年來,除了北疆准噶爾盆地不斷找到新油田,擴大了克拉瑪依的開采規模外,在南疆塔里木盆地西部相繼發現了依希克里克油田和柯柯亞油田;在吐魯番盆地也打出了油。現在全疆累積探明的石油地質儲量達145800萬噸。新疆的石油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除煤、油外,其他礦產資源如黑色金屬鐵、錳、鉻、有色金屬銅、鋅、鉛、稀有金屬金、銀、鈹、鋰、非金屬雲母、石棉、芒硝、鹽、建築材料石灰石,磚用粘土、沙、石、陶土,化工原料自然硫、鈉硝石,還有水晶、冰洲石、寶石、玉石、瑪瑙等,真是應有盡有,其中不少礦產的采量、品位,在全國名列前茅。

新疆確確實實是富饒美麗的好地方,是我國西部尚待大規模開發的一塊寶地。她正在四化建設的跑道上展翅起飛,並將在下個世紀中成為我們國家建設的又一個重要的基地。

⑺ 新疆的地質結構

這個題目太大了!怎麼說呀!三山夾兩盆!

⑻ 新疆玉石是怎麼形成的新疆玉石是怎麼形成的

這篇文章講得雖然是和闐美玉,但是其他玉的形成也是同樣的。
和闐美玉,歷代所寶。作為世界軟玉之王,和闐玉在中華8000餘年的玉文化史上占據統治
地位。本文從純地質學角度對和田玉的形成予以分析,試圖揭開長期蒙在和闐玉上的神秘面紗,
使更多玩家從更科學的角度認識此種來自我美麗故鄉的珍貴特產。由於本人非理科出身,有錯漏之處,還請方家多多指摘。
和闐玉產自昆侖山——阿爾金山脈,形成於2億5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晚期。是由中酸性侵入岩侵蝕交代白雲石大理岩而形成的。提及其形成,就不能不對和田玉產區的遠古時代的地質演化作一大致的介紹。按先後可劃分為如下幾個重要時期:
一、白雲岩沉積階段
在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約十幾億年),在塔里木古陸南緣,也就是今天昆侖山脈北緣所在的位置,曾經是一片淺海地帶,那裡有大量的碳酸鹽沉積,其中含鎂質的白雲岩為成玉的主要物質來源之一。
二、白雲岩區域變質階段
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紀,塔里木運動造成全區強烈的褶皺斷裂活動,從而最終形成了塔里木大陸。在廣泛的區域變質作用中,白雲岩變質為白雲石大理岩。此後,該地區的陸塊隆起,成為我國最早露出海面的陸地之一,其上也沒有原層沉積物覆蓋。
三、白雲岩交代蝕變階段
在2億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紀晚期至二疊紀晚期,一次世界性的地殼運動發生了,被稱為「華力西運動」。華力西晚期,在塔里木大陸的南緣,古陸塊的陸緣地塊和活動帶中間地塊中有強烈的斷裂活動和岩漿活動,沿斷裂帶有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雲石大理岩。在侵入體頂部殘留的白雲石大理岩捕擄體或舌狀體與岩漿侵入體和熱液接觸交代後,形成透輝石化、鎂橄欖石化和透閃石化蝕變,成為成玉的物質條件之一。
四、成玉階段
華力西晚期侵入體派生的淺成中酸性岩脈侵入到白雲石大理岩蝕變帶時,再次發生接觸交代作用,在適當的地質條件(300—350攝氏度左右,2.5千巴以下和一定的扭壓應力)下,和闐玉最終形成。

以上四個階段可概括如下:
A、中元古代晚期陸緣海沉積/沉積白雲岩(成玉物質來源之一)
B、元古代末期塔里木運動,區域變質作用/白雲岩變質為白雲石大理岩(成玉物質結構改造)
C、華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活動,接觸交代作用/形成白雲石大理岩蝕變帶(成玉物質基礎)
D、華力西晚期侵入體派生中酸性岩脈接觸交代作用/和闐玉形成

和闐玉形成的特點
與世界其它軟玉一樣,和闐玉的組成礦石為透閃石,但和闐玉有其獨特的有序分布:靠近侵入岩一側為青玉,隨著氧化亞鐵含量的減少,依次過渡為青白玉和白玉。而世界其它軟玉多呈綠色,還沒有發現能達到和闐白色軟玉級別的。

上等玉滋潤、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溫潤的感覺。真假的主要鑒別方法是藉助放大鏡或顯微鏡,可看到玉的內部呈纖維交織結構,粒度細;而人造玻璃無結構,可以看出氣泡。也可在玉不顯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動的必是假玉,刻不動的才是真玉。常言「黃金有價玉無價」。由於上品的和田玉日趨稀少,每公斤可達數萬至十幾萬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數千元,所以有人將此來混充和田玉。這些玉與和田玉的礦物質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澤較灰暗、不柔和,時間長久會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從兩個方面來鑒別,老玉的表面有一層氧化的玉皮,俗稱「包漿」,似秋梨的皮,與玉的天然色有明顯的區別,而新玉是沒有的。再可從雕刻的題材來看,古代玉是等級、權利的象徵,以神話的花鳥、人物為多,如龍、鳳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題材為多。
自古以來玉便與中華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在中國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國人喜以玉護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則主要欣賞玉的優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玉的分類:

玉可以分為軟玉和硬玉,二者為兩種不同的礦物。軟玉的顏色有半透明白色、黃色、綠色及黑色等,而顏色分布均勻;至於硬玉則主要有白色、紫色、黃色及綠色等,顏色分布均勻度則於不同種質會有差異。

在中國境內出產的絕大多數為軟玉,而「羊脂白玉」則為軟玉中之珍品,質地細致而顏色潔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藝術品均以軟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產地為緬甸,較軟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質、顏色及價錢各方面都較軟玉優勝,故現時市場上的玉器飾品主要以硬玉製成,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著會集中介紹硬玉 - 翡翠。

鑒賞翡翠:

鑒賞翡翠要注意色澤及種質,當中可細分為顏色、透明度、凈度、切工及裂紋,一般都會先從其顏色入手。

顏色

顏色是影響翡翠價值的最重要因素,可從以下四個疇評估翡翠的顏色:

要純正:純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綠色翡翠為例,純綠色者為最佳,綠色中帶黃或帶藍者較次,帶灰者則最差。

要濃淡得宜:論及顏色的深淺度,當然是越濃越好,然而顏色過濃卻會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質。

要鮮明:翡翠的顏色越鮮艷明亮越吸引,內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顏色就越暗淡

要均勻:顏色分布越均勻越佳,價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響光線的折射,從而影響整體的美感。當光線進入透明而質地細膩的翡翠,會反射出美麗的光芒,讓人感到翡翠的晶瑩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線遇上一顆透明度低而質地粗糙的翡翠,就會反射出呆板的光線,令翡翠的吸引度大減。

凈度

凈度指翡翠內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兩種,乃其他礦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對來說黑色瑕疵比白色礙眼。翡翠內含的雜質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製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兩大類。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沒有遮掩,故對原料的要求較高,除了不能有裂紋,切工的比例、製品的厚薄及是否對稱亦非常重要,足以影響翡翠製成品的外觀。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過厚或過薄,「卜」位處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適中。

評價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細度,通常有裂紋的硬玉會以雕花方式處理,以掩蓋其瑕疵。

裂紋

裂紋可以大大減低翡翠的價值。倘若翡翠飾件有裂紋,稍一碰撞便可能會沿著裂紋整件裂開。故此購買翡翠飾件時需額外小心,一般來說,用電筒照射很容易便會察覺裂紋是否存在。

⑼ 新疆的地形地貌的詳細特點有哪些

新疆地形特點是: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被高山環抱,俗喻「三內山夾兩盆」。北為阿爾泰山,容南為昆侖山,天山橫亘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

⑽ 新疆玉石是怎麼形成的

它們大多來自地下幾十公里深處的高溫融化的岩漿,這些高溫的漿體從地下沿著裂縫涌回到地球表面,冷卻答後成為堅硬的石頭。在此過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緩慢地結晶成堅硬的玉石或寶石。它們的形成距離我們十分遙遠,距今8000年的遼寧省查海遺址,出土了最有價值的玉塊。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玉珠、玉管和玉塊等。玉器的起源,應該說比這還早,不過,當時的人並不懂得玉器的價值,他們只是選用那些堅硬和精美的石塊磨製成武器或工具罷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