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房山有哪些地質構造特點

房山有哪些地質構造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1-23 00:46:14

❶ 什麼是地質構造有哪幾種類型 各有什麼特徵

地質構造是指在地球的內、外應力作用下,岩層或岩體發生變形或位移而遺留下來的形態。

地質構造有褶皺、節理、斷層三種基本類型。

褶皺的特徵:分為背斜和向斜。

1.背斜:岩層向上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老,兩側岩層依次變新。
2.向斜:岩層向下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新,兩側岩層依次變老。

節理的特徵:自地表向下隨深度加大,節理的密度逐漸降低。

斷層的特徵:具有顯著位移的斷裂.斷層在地殼中廣泛發育,但其分布不均勻。

❷ 北京的構造和地層

1.構造

北京地區位於華北板塊(Ⅰ)中部,太行山褶皺帶(Ⅱ1)、燕山褶皺帶(Ⅱ2)和冀遼斷陷盆地(Ⅱ3)交匯地帶,平原區屬冀遼斷陷的一部分。本區地殼厚度30~34km,新生代第四系沉積最厚約1100m,新近系和古近系沉積最厚約2000m,遠低於華北盆地內部的5000~10000m,見圖2-1。

圖2-1北京市構造單元劃分示意圖

1—太行山褶皺帶;Ⅱ2—燕山褶皺帶;Ⅱ3—冀遼斷陷盆地;Ⅲ1—西山褶皺帶;Ⅲ2—北山褶皺帶;Ⅲ3—北京斷陷;Ⅲ4—大興隆起;Ⅲ5—大廠斷陷;Ⅲ6—固安—武清斷陷;Ⅲ7—承德褶皺帶

在漫長構造發展過程中,北京地區經歷了多期的構造變動。早在太古宙時期華北地區已經形成多個微陸塊,直至太古宙末微陸塊拼合形成統一的華北陸塊。古元古代除個別地區外華北古拉通化已基本形成,中、新元古代在一些固結硬化程度不高的地帶仍有強烈的沉降和火山活動,形成燕山古裂陷,裂陷中心位於薊縣一帶,南西方向伸入太行山區。從中元古代—晚古生代華北地區經歷了穩定蓋層形成時期,這也標志剛性古陸的最終形成時間,中、新生代的塊斷活動又使華北陸塊進一步復雜化,形成了多個大型隆起、大型盆地和大型新生代地塹。

本區在太古宙—古元古代克拉通基底固化形成的基礎上,經歷了中—新元古代拗拉槽堆積(以薊縣剖面為代表,沉積時限為1850~800Ma,以淺海陸源碎屑岩及鎂質碳酸鹽岩為主,富含疊層石。新元古代末晉寧運動結束了此次沉積,本區上升為陸缺失震旦系)和寒武紀至早—中三疊世穩定的克拉通蓋層發育階段(寒武系和奧陶系以淺海碳酸鹽岩為主,岩相和厚度均很穩定,分布廣泛;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缺失;中上石炭統至下二疊統為濱海相到海陸交互相含煤沉積;上二疊統及其以上地層均為陸相盆地沉積),從晚三疊世開始,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構造活動時期,以發育巨厚的陸相火山—沉積岩系,較為強烈的構造變形,多期次強烈的火山噴發與岩漿侵入,以及廣泛的成礦作用為主要標志的中—新生代陸內(板內)造山運動(以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為代表)。

始太古代—古太古代末是北京最古老的大陸地殼生成階段(表殼岩生成),中太古代的遷西運動和新太古代的阜平運動,才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固化陸殼或克拉通(雛地台形成)。目前可辨認出來的此階段的構造形跡和古構造型式主要為不同規模原始的花崗岩—片麻岩穹隆構造、原始卵形褶皺構造或穹狀褶皺構造。

早元古代的呂梁運動以後,整個華北陸台固結,形成統一的陸殼(華北地台正式形成)。至晉寧期(包括中、新元古代)中元古代早期地殼破裂拉開,北京地區開始了東西向的燕山裂陷槽沉積階段。其特點是在伸展機制下的升降運動。

長城紀初期(常州溝期),海水由東向西進入盆地,並不斷向西擴展,開始了河流—淺海沉積。中晚期(大紅峪期)地殼裂陷作用加強,平谷—薊縣一帶出現火山噴溢。高於庄期為長城紀最大海侵期,菌藻類開始大量繁殖。

晉寧期灤縣上升結束了高於庄期的廣泛海侵,太行—五台古陸抬生,南部古陸界線北移,使楊庄期海盆收縮於燕山地區。

霧迷山期海域北界大致在赤城—長哨營—承德一線,向西南發生廣泛海侵超覆,海侵可達山西境內,超覆在高於庄組或更老地層之上。洪水庄期海侵最廣泛,海水加深,在燕山裂陷槽的中心海域形成以黑色泥岩為主的「飢餓」沉積。鐵嶺期海水逐漸回落,因此在河北省懷來縣一帶有暴露成土作用發生,標志著因海水退造成的陸上不整合。鐵嶺期末期發生「芹峪上升」,使燕山地區沉積中心西移到青白口和懷來一帶,其基本地形為北東向狹長凹陷,向北東可延伸到遼寧鐵嶺一帶。下馬嶺中期仍在沉積中心青白口和懷來一帶,而薊縣等地上升為陸地,缺失下馬嶺組二至四段。晚期發生蔚縣上升,北京地區處於風化剝蝕環境,形成龍山期陸相—海陸交互相碎屑岩。景兒峪末期發生薊縣運動,本區整體上升為陸,結束了中—新元古代沉積發育史。

自震旦紀開始至寒武紀幾乎都處在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北京地區同華北板塊一樣自青白口期末抬升(興凱運動)以來,長期處於剝蝕狀態。寒武紀由上升逐漸轉為沉降,海水由南向北侵入華北地台,形成一個坡度很小的緩坡型碳酸鹽岩台地。其間先後發生過3次海侵,形成了昌平組、饅頭組至亮甲山組和馬家溝組三套各具特色的沉積地層組合。

加里東運動時期(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古華北板塊在逐漸向北移動中首先與揚子板塊拼合,然後在志留紀末加里東運動使祁連海槽褶皺隆起,並與柴達木板塊和華北板塊連為一體,古中國大陸形成。這一時期的應力狀態先是南北向擠壓,後轉為東西向擠壓,東西向或南北向褶皺應是這一時期的典型構造形態。

華力西期(包括泥盆紀至二疊紀)在早加里東運動(馬家溝期末)使本區上升成陸的基礎上,遭受剝蝕長達140Ma之久,晚古生代中、晚石炭世超覆又整體沉降,接受了直到早中生代三疊紀的沉積。其沉積環境從初期的短暫陸表淺海,向著海陸交替的過度環境發展,呈現海水由北向南緩慢退出的總趨勢,最終成為大陸環境。因此,二疊紀是中國構造演化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華北、柴達木自此起已基本脫離海洋環境。

印支運動時期(包括三疊世與早侏羅世早期),晚二疊世末,華南、華北板塊碰撞拼合,本區在南北向擠壓力環境下,沉積蓋層發生近東西向褶皺及逆沖斷裂,捲入褶皺的地層包括薊縣繫到三疊系雙泉組。燕山早中期受太平洋板塊影響,NNW—SSE向擠壓並左旋剪切。燕山末期地應力轉為張性,產生NNE向深斷裂(如紫荊關斷裂、黃庄斷裂),開始形成斷陷,下降盤接受早白堊湖相沉積,隨著斷陷不斷擴大,沉積中心不斷向北東和南西發展。早期沉降中心在坨里,中期在琉璃河和豐台,後期在東壩。中白堊末,北京地區整體抬升遭受剝蝕,形成遍及平原區的中山代剝蝕面。

在喜山期早期,北京地區形成了一個規模比較大的剝蝕面,隨後地應力發生變化,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俯沖,形成NNE向主壓應力場。在太平洋弧後的引張和異他弧南移的右旋剪切作用下,本區主應力軸漸漸順時針旋轉,形成了一系列張性斷裂和斷陷盆地。盆地受表層鏟式正斷層和深部陡直走滑斷層的共同作用,斷陷盆地接受了新生代沉積,並有多次火山岩噴發。新近紀末,主壓力場轉為近東西向,南北向引張,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向張性斷裂和第四系沉積盆地,如馬池口盆地、後沙峪盆地以及南口—孫河斷裂等,最終形成了現今北京平原區的構造格局和地形地貌。

2.地層概況

北京市屬華北地層大區,晉冀魯豫地層區的燕遼地層分區和華北平原地層分區,除普遍缺失古元古界、新元古界的震旦系、古生界的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外,從太古宇至第四系都很齊全(圖2-2)。

太古宙變質岩主要分布於北京市東北部的密雲縣、懷柔縣和平谷縣,少量分布在昌平區德勝口一南口、延慶縣紅旗甸及房山區周口店一帶。太古宙變質岩大部分為變質程度高、原生結構、構造已基本消失的古老變質侵入體;表殼岩系稱密雲岩群,經區域變質與變形作用改造,地層層序嚴重破壞,多為小面積分散孤立產出在古老變質侵入體中。

中—新元古界分布廣泛,發育齊全,厚度巨大,約佔北京山區面積的1/3;此外,也見於平原新生代沉積物之下的基岩中。厚度約6000m。岩石類型為濱海—淺海相富鎂碳酸鹽岩、碎屑岩和粘土岩,夾少量鹼性玄武岩系列火山岩。產疊層石、微體及微古植物化石等。十三陵剖面為華北地區中—新元古界重要的層型輔助剖面之一。

寒武系—奧陶系屬穩定地台型沉積,主要分布於西山地區,其次為北山和京東地區。發育陸表淺海碳酸鹽岩及少量泥砂質岩,地層總厚度1300m左右,沉積穩定,橫向變化小。三葉蟲、頭足類、腹足類、牙形石等動物十分昌盛,其中三葉蟲為劃階的標准化石。

圖2-2北京市地質圖

上石炭統一三疊系亦為地台型沉積,主要分布於京西門頭溝區和房山區,向東延續,被掩埋在平原地區新生代沉積物之下,為一套海陸交互相—陸相含煤碎屑岩與紅色碎屑岩沉積,產莛類、腕足類、雙殼類等海相生物化石及典型華夏植物群化石,厚度約700m。

侏羅系—白堊系為產於陸相火山—沉積盆地內的一套復雜多變的火山沉積岩系,廣泛分布於北京西山、北山的向斜構造及斷陷盆地內。侏羅系從早期的基性火山岩、含煤碎屑岩發展為中、晚期的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積岩,含有著名的門頭溝植物群及門頭溝雙殼動物群化石;下白至統早期發育中性、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沉積,以後發育河、湖相礫岩與泥、砂岩沉積,含著名的熱河生物群及房山生物群化石。總厚度約7700~12000m。

北京地區的新生代地層集中分布在北京平原區、延慶縣的媯水盆地以及各條河谷與山麓地帶。從始新世至全新世各時代地層發育齊全,只缺失古新世沉積。古近系和新近系以河流相泥砂質堆積為主,間夾玄武岩層,局部含油、含褐煤層,厚1100~3400m。第四系沉積物類型多樣,有河、湖相的沖積、洪積、湖積,洞穴堆積,風成沙丘和冰川遺跡等等。厚度從幾米至數十米不等,平原區第四紀堆積最大厚度超過1000m。新生代是高等哺乳動物和高等被子植物發展的時代,生物界已演化到一個高階段,所產化石有介形蟲、有孔蟲、腹足類、古植物與孢子花粉。北京更有馳名中外的古人類文化遺跡——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❸ 用地理知識介紹房山區的位置 謝謝~


學習地理主要分為三大塊:地理,世界地理和自然地理學
中國地理:位置版鄰近國家,省,市的行政權規劃,人口和民族分布的地形山脈,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氣候分布(包括相應的??產品適合各種氣候下種植),海洋的利用運輸和旅遊,礦產分布,產業分布
世界地理的位置和分界線之間的洲,四大洋,重要的地理動脈和自己的位置,無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亞洲的氣候,日本,東南亞,新加坡,印度,中亞,西亞,非洲的埃及,南非,歐洲,德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北美的事實,美國,南美概述,巴西概述大洋洲,澳大利亞,北美和南美的概述,概述極
(大洲的位置,主要的氣候分布的經濟產品的主要工業區,礦產分布,經濟特徵,國家分布的地理位置,氣候,經濟作物,礦產業,經濟特徵)
自然地理:在天體系統,太陽活動,地球自轉的革命意義,在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的變化,地質構造,地震帶,板塊運動,表面形態的變化,岩石層,在空氣壓力的風天氣系統,海洋電流,水的循環,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為了你,我希望你能幫助

❹ 你知道了房山的哪些地質構造特點

不知道哎······剛八代 一森大人

❺ 北京房山區地質情況

北京市房山區總面積2019平方千米。2005年底戶籍人口75.4萬人。
區人民政府駐西潞街道境內。郵編:102488。代碼:110111。區號:010。
房山位於北緯39°30′~39°55′,東經115°25′~116°15′,處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帶,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東部和南部為沃野平原。主要山脈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佔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最低處是東南部立教窪,海拔為26米。境內有大小河流13條,拒馬河、大石河迴旋曲折,永定河、小清河穿境而過。
房山約佔地2019平方公里,人口83萬。房山區位優勢突出,位於北京西南,是進出北京的西南大門。區政府所在地良鄉是首都四個中心衛星城之一,距市中心20公里,距北京西客站15分鍾車程,距天津塘沽港120公里。
房山人文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地熱資源豐富,是京郊著名的「建材之鄉」、「建築之鄉」、「煤炭之鄉」、「林果之鄉」和「旅遊勝地」。
房山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大約四、五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北京猿人」就在周口店龍骨山一帶漁獵謀生,與大自然抗爭,寫下了人類文明史中光輝燦爛的篇章。房山因此便以「龍的故鄉」飲譽華夏。
房山文化璀璨,全區包括北京猿人遺址、西周燕都遺址、雲居寺等在內的559處文化古跡,猶如一粒粒明珠,散落在這塊古老而迷人的土地上。燦若星河的文化古跡,構成了房山從遠古到近代的歷史文化長廊。
房山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從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樂毅,到唐代著名的苦吟詩人賈島,從元代的大藝術家高克恭,到民國時期的文人邱雪樵,一代代的文人志士,在房山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壯美詩篇。
豐富精彩的歷史文化資源。 在全區302處歷史文化古跡中,有世界文化遺址1處、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6處、市級15處、區級47處。
區內馳名中外的北京猿人遺址(周口店鎮)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享有「北京人之家」的美譽;西周燕都遺址(琉璃河鎮)印證了北京建城具有3000多年歷史,稱為「北京城之源」;1300多年歷史的佛教聖地雲居寺,因藏有14278塊石刻大藏經而享譽海內外,被譽為「北京敦煌」、「世界之最」;金陵遺址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寢。
區內古塔林立,107座歷代古塔佔北京地區古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唐塔」佔全國現存總數的三分之一。
靈奇秀美的地質地貌資源。 房山被地質學界譽為「洞穴王國」。境內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目前已開放的洞穴有被譽為「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華北的地下迷宮」銀狐洞、「北京的人間仙境」仙棲洞、「地下藝術殿堂」雲水洞等。石花洞景區被評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房山又被中國地質界稱為華北地區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大峽谷。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稱的十渡山水既有南方之風韻,又有北國之雄奇,被譽為「青山野渡,百里畫廊」。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是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原始次生林,也是全國20家重點示範森林公園之一, 佔地5300餘畝。這里林木茂盛,景色清幽,久負「南有蘇杭,北有上方」之美名。
海拔2000多米的白草畔、百花山,雲海茫茫,森林無際,展示著誘人的自然風光。
儲量豐富的礦產、地熱資源 。全區有儲量4.5億立方米的大理石,儲量100多億立方米的石灰石,儲量2000萬噸的石英石、白雲石,儲量4億立方米的花崗岩。原煤總儲量達21億噸,為「京西煤倉」之一。
「國寶」漢白玉儲量和質量全國第一,儲量約80萬立方米,是我國唯一被國際市場認定的大理石品種。
良鄉衛星城藏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水溫高達攝氏70度,日出水量2000立方米。
豐富精彩的歷史文化資源。 在全區302處歷史文化古跡中,有世界文化遺址1處、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6處、市級15處、區級47處。
區內馳名中外的北京猿人遺址(周口店鎮)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享有「北京人之家」的美譽;西周燕都遺址(琉璃河鎮)印證了北京建城具有3000多年歷史,稱為「北京城之源」;1300多年歷史的佛教聖地雲居寺,因藏有14278塊石刻大藏經而享譽海內外,被譽為「北京敦煌」、「世界之最」;金陵遺址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寢。
區內古塔林立,107座歷代古塔佔北京地區古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唐塔」佔全國現存總數的三分之一。
靈奇秀美的地質地貌資源。 房山被地質學界譽為「洞穴王國」。境內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目前已開放的洞穴有被譽為「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華北的地下迷宮」銀狐洞、「北京的人間仙境」仙棲洞、「地下藝術殿堂」雲水洞等。石花洞景區被評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房山又被中國地質界稱為華北地區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大峽谷。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稱的十渡山水既有南方之風韻,又有北國之雄奇,被譽為「青山野渡,百里畫廊」。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是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原始次生林,也是全國20家重點示範森林公園之一, 佔地5300餘畝。這里林木茂盛,景色清幽,久負「南有蘇杭,北有上方」之美名。
海拔2000多米的白草畔、百花山,雲海茫茫,森林無際,展示著誘人的自然風光。
儲量豐富的礦產、地熱資源 。全區有儲量4.5億立方米的大理石,儲量100多億立方米的石灰石,儲量2000萬噸的石英石、白雲石,儲量4億立方米的花崗岩。原煤總儲量達21億噸,為「京西煤倉」之一。
「國寶」漢白玉儲量和質量全國第一,儲量約80萬立方米,是我國唯一被國際市場認定的大理石品種。
良鄉衛星城藏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水溫高達攝氏70度,日出水量2000立方米。
區內貫通京廣、京原兩條鐵路干線及四條鐵路支線,有大小客貨站24個;貫通京石高速路、107、108國道等公路干線,區、鄉、村公路總長1800多公里,公路覆蓋密度每平方公里1公里,居全國區縣之首。公共交通方便迅捷,公交車917、646、952、616、971、321等直達市中心;建設中的北京城市六環貫穿良鄉衛星城。
全區建有功能齊全的政府電子信息網路平台,區內各鄉鎮、各單位均已納入該網路系統,可聯通寬頻信息網路並能通過該平台建立小型區域網。有線光纜總長524公里,有線廣播電視覆蓋全區。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1.2萬門,其中ISDN交換設備總容量2960埠,開通ADSL方式寬頻交換點13個。共有電訊局所66個。
發達的供電網路 。區內共有110千伏變電站7座、35千伏變電站10座,輸電線路343.804千米,覆蓋全區。
完善的城鎮供氣網路 。已經建設完成9條中壓天然氣輸氣管線,中心城鎮可實現燃氣家家入戶。區內輸氣管線建設納入陝甘寧天然氣進京工程。
完善的城市供排水系統 。有日供水4萬噸的自來水廠2座,可滿足生活和工業用水需要;大型污水處理廠已經建完成。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房山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北緯39°30′——39°55′,東經115°25′——116°15′,是首都北京的西南門戶。東北與豐台區相鄰,東與大興縣以一水相隔,南和西面與河北省諑州市、淶水縣相連,北與門頭溝區以百花山為界。全區總面積2019平方公里,區政府東移良鄉後,其所在地距市區22公里。房山地形復雜多變。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帶,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約佔全區總面積三分之二。
房山區主要山脈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佔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
大房山
大房山位於房山區西北部,是太行山余脈。舊日多稱「古大房」。大房山,古碑雲:「出燕奧室」,或謂其形如扦俎,故曰大房。因相近還有小房山,故稱大以別。綿亘數 10里,支峰10餘處,其中有老龍窩、煙筒尖、黃山、將軍坨、栗子城、谷積山、正陽山、半壁山、大寨山、馬鞍山。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房山(今上方山)、石經山。
大安山
大安山地處房山區與門頭溝區的接壤地帶,是太行山分支。支峰有百花山、白草畔,山中有一塊開闊平坦、四面環山之地,即素稱的「北大梁」。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最低處是東南部立教窪,海拔為26米。
房山區轄9個街道、3個地區、11個鎮、6個鄉:城關街道、新鎮街道、向陽街道、東風街道、迎風街道、星城街道、拱辰街道、西潞街道、良鄉地區、周口店地區、琉璃河地區、閻村鎮、竇店鎮、石樓鎮、長陽鎮、河北鎮、長溝鎮、大石窩鎮、張坊鎮、十渡鎮、青龍湖鎮、韓村河鎮、霞雲嶺鄉、南窖鄉、佛子庄鄉、大安山鄉、史家營鄉、蒲窪鄉。
1986年,撤銷房山縣、燕山區,設立房山區,以燕山區和房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房山區的行政區域。1997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准將房山區人民政府駐地遷至良鄉。
1999年轄15鎮、1地區辦事處、6個鄉,463個村:良鄉鎮、周口店鎮、城關鎮、琉璃河鎮、燕山地區、十渡鎮、大石窩鎮、長陽鎮、青龍湖鎮、閻村鎮、竇店鎮、河北鎮、長溝鎮、韓村河鎮、張坊鎮、石樓鎮、佛子庄鄉、大安山鄉、霞雲嶺鄉、史家營鄉、蒲窪鄉、南窖鄉。
2000年,房山區總人口814367人,各鄉鎮(街道)人口: 城關街道 80746 新鎮街道 9794 粟園街道 3578 向陽街道 12397 東風街道 25786 迎風街道 33406 星城街道 21960 良鄉鎮 93486 周口店鎮 39877 琉璃河鎮 37936 閆村鎮 30679 交道鎮 20280 竇店鎮 25046 石樓鎮 29468 長陽鎮 28081 坨里鎮 22276 河北鎮 25267 長溝鎮 25452 南尚樂鎮 37919 張坊鎮 21043 十渡鎮 12072 韓村河鎮 16122 青龍湖鎮 21771 官道鎮 17459 東南召鎮 15844 岳各庄鎮 22901 葫蘆垡鄉 9457 窯上鄉 9056 霞雲嶺鄉 10316 南窖鄉 5922 佛子庄鄉 13895 大安山鄉 12843 史家營鄉 17978 蒲窪鄉 425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房山區轄7個街道、3個地區、11個鎮、6個鄉:城關街道、新鎮街道、栗園街道、向陽街道、東風街道、迎風街道、星城街道;良鄉地區、周口店地區、琉璃河地區;閆村鎮、竇店鎮、石樓鎮、長陽鎮、河北鎮、長溝鎮、大石窩鎮、張坊鎮、十渡鎮、青龍湖鎮、韓村河鎮;霞雲嶺鄉、南窖鄉、佛子庄鄉、大安山鄉、史家營鄉、蒲窪鄉。
2005年初,房山區轄6個街道(城關街道、東風街道、向陽街道、迎風街道、新鎮街道、星城街道)、3個地區(良鄉地區、琉璃河地區、周口店地區)、11個鎮(長陽鎮、閻村鎮、竇店鎮、韓村河鎮、石樓鎮、長溝鎮、大石窩鎮、張坊鎮、十渡鎮、青龍湖鎮、河北鎮)、6個鄉(佛子庄鄉、大安山鄉、史家營鄉、南窖鄉、霞雲嶺鄉、蒲窪鄉)。
城關街道 轄20個社區、22個村委會(萬寧橋社區、城北社區、北里社區、北街社區、永安西里社區、南里社區、南城社區、農林路社區、南沿里社區、新東關社區、大石河社區、礦機社區、管道局社區、化工四廠社區、城東社區、永樂園社區、永興達社區、興房東里社區、福興家園社區、府東里社區、顧冊村、北市村、東墳村、定府辛庄村、東瓜地村、田各庄村、瓜市村、馬各庄村、饒樂府村、丁家窪村、羊頭崗村、八十畝地村、前朱各庄村、後朱各庄村、洪寺村、塔灣村、迎風坡村、東街村、南街村、南關村、西街村、北關村)。
新鎮街道 轄2個社區(東平街社區、原新街社區)。
向陽街道 轄5個社區(向陽里社區、向陽崗山社區、向陽迎風一里社區、向陽鳳凰里社區、栗園社區)。
東風街道 轄8個社區(東風南里社區、東風東里社區、東風北里社區、羊耳峪北里社區、東風木頭嶺社區、東風東流水社區、羊耳峪里一社區、羊耳峪里二社區)、燕山工業區。
迎風街道 轄11個社區(高家坡社區、迎風四里社區、迎風五里社區、杏花西里社區、宏塔社區、杏花東里社區、迎風六里社區、燕房路社區、燕東路南五區社區、迎風西里社區、傑輝苑社區)。
星城街道 轄7個社區(星城第一社區、星城第二社區、星城第三社區、星城第四社區、星城第五社區、星城第六社區、星城第七社區)。
良鄉地區 轄27個社區、40個村委會(良鄉一街社區、良鄉三街社區、拱辰大街社區、宜春里社區、梅花庄社區、夏庄社區、西路東里社區、北關東路社區、行宮園社區、長虹社區、昊天小區社區、月華東里社區、北潞園社區、蘇庄一里社區、北京電力設備總廠社區、北京送變電公司社區、北京電力建設公司社區、西潞園社區、飛機場社區、良鄉一街第二社區、文化路社區、羅府街社區、良鄉三街第二社區、拱辰北大街社區、蘇庄二里社區、西路大街社區、西北關社區、良鄉二街村、良鄉四街村、良鄉五街村、良鄉南關村、良鄉東關村、良鄉後店村、良鄉吳店村、黃辛庄村、魚兒溝村、詹庄村、安庄村、固村、太平庄村、南上崗村、東閻村、蘇庄村、大南關村、紙房村、常庄村、徐庄村、梨村、於管營村、東羊庄村、梅花庄村、南劉庄村、西石羊村、後石羊村、東石羊村、張謝村、江村、候庄村、下禪房村、劉丈村、南莊子村、邢家塢村、官道村、小營村、魯村、黑古台村、富庄村)、良鄉工業開發區、良鄉高教園區。
周口店地區 轄5個社區、24個村委會(周口店社區、長溝峪煤礦社區、金巢公司社區、紅光機械廠社區、鑫山礦社區、南韓繼村、瓦井村、新街村、大韓繼村、辛庄村、周口村、雲豐寺村、周口店村、婁子水村、拴馬庄村、黃院村、龍寶峪村、黃山店村、黃雲寺村、良各庄村、西庄村、車廠村、淶瀝水村、泗馬溝村、北下寺村、葫蘆棚村、長流水村、山口村、官地村)。
琉璃河地區 轄4個社區、47個村委會(二街社區、窗紗廠社區、琉璃河水泥廠社區、建材工業學校社區、二街村、三街村、李庄村、白庄村、揚戶屯村、周庄村、福興村、平各庄村、北洛村、南洛村、古庄村、祖村、北章村、興禮村、庄頭村、立教村、董家林村、劉李店村、洄城村、黃土坡村、東南召村、西南召村、東南呂村、西南呂村、保興庄村、路村、南白村、北白村、八間房村、薛庄村、石村、常舍村、西地村、務滋村、趙營村、任營村、萬里村、肖場村、窯上村、大陶村、小陶村、官莊村、賈河村、鮑庄村、辛立庄村、五間房村、韓營村)。
閻村鎮 轄3個社區、22個村委會(南梨園糧庫社區、消防器材廠社區、橋梁廠社區、大紫草塢村、小紫草塢村、前沿村、後沿村、張庄村、公主墳村、北坊村、南坊村、吳庄村、焦庄村、大董村、小董村、西墳村、開古庄村、南梨園村、二合庄村、大十三里村、小十三里村、後十三里村、肖庄村、元武屯村、炒米店村)。
竇店鎮 轄2個社區、30個村委會(亞新特種建材公司社區、金鑫苑社區、竇店村、白草窪村、蘆村、板橋村、西安庄村、田園村、瓦窯頭村、蘇村、於庄村、下坡店村、七里店村、望楚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後街村、小高舍村、大高舍村、丁各庄村、劉平庄村、袁庄村、六股道村、普安屯村、興隆庄村、辛庄戶村、兩間房村、前柳村、陳家房村、北柳村、河口村)。
石樓鎮 轄1個社區、12個村委會(鐵路社區社區、吉羊村、二站村、石樓村、雙孝村、支樓村、楊駙馬庄村、襄駙馬庄村、大次洛村、坨頭村、雙柳樹村、梨園店村、夏村)。
長陽鎮 轄3個社區、40個村委會(長陽農場社區、長龍苑社區、碧桂園社區、長陽一村、長陽二村、籬笆房一村、籬笆房二村、黃管屯村、啞巴河村、小西庄村、辛爪地村、南廣陽城村、北廣陽城村、水碾屯一村、水碾屯二村、軍留庄村、張家場村、牛家場村、保和庄村、楊莊子村、長營村、馬場村、高嶺村、稻田一村、稻田二村、稻田三村、稻田四村、稻田五村、高佃一村、高佃二村、高佃三村、高佃四村、大寧村、溫莊子村、獨義村、朱家崗村、閻仙垡村、葫蘆垡村、夏場村、佛滿村、趙庄村、公議庄村、西場村)。
河北鎮 轄2個社區、19個村委會(房山礦社區、黃土坡軍工路社區、磁家務村、萬佛堂村、北半壁店村、北黃土坡村、三福村、河東村、東莊子村、檀木港村、三十畝地村、東港村、李各庄村、河北村、河南村、北辛庄村、南道村、杏園村、口兒村、他窖村、南車營村)。
長溝鎮 轄1個社區、18個村委會(西廂苑社區、南正村、北正村、雙磨村、南良各庄村、北良各庄村、東良各庄村、東長溝村、西長溝村、太和庄村、沿村、墳庄村、東甘池村、南甘池村、北甘池村、西甘池村、六間房村、三座庵村、黃元井村)。
大石窩鎮 轄24個村委會(王家磨村、蔡庄村、下灘村、鄭家磨村、土堤村、鎮江營村、塔照村、南尚樂村、北尚樂村、南河村、惠南庄村、廣潤庄村、南辛庄村、石窩村、半壁店村、獨樹村、岩上村、下營村、高庄村、前石門村、後石門村、下庄村、三岔村、水頭村)。
張坊鎮 轄15個村委會(大峪溝村、北白岱村、蔡家口村、東關上村、三河庄村、瓦溝村、千河口村、穆家口村、廣祿庄村、南白岱村、西白岱村、史各庄村、張坊村、片上村、下寺村)。
十渡鎮 轄21個村委會(平峪村、北石門村、西石門村、前頭港村、西河村、西庄村、九渡村、八渡村、十渡村、馬安村、卧龍村、六合村、東太平村、西太平村、新村、西關上村、六渡村、七渡村、五合村、栗園廠村、王老鋪村)。
青龍湖鎮 轄2個社區、32個村委會(京煤集團化工廠社區、北京昊煜京強水泥廠社區、曉幼營村、西石府村、常樂寺村、北四位村、南四位村、焦各庄村、小苑上村、青龍頭村、崇各庄村、豆各庄村、廟耳崗村、崇辛庄村、蘆上墳村、大苑村、北劉庄村、大馬村、小馬村、果各庄村、西庄戶村、崗上村、坨里村、上萬村、北車營村、辛開口村、漫水河村、南觀村、口頭村、沙窩村、大苑上村、馬家溝村、下水峪村、石梯村)。
韓村河鎮 轄1個社區、27個村委會(韓村河大自然新城社區、東營村、趙各庄村、西營村、小次洛村、韓村河村、西東村、曹章村、七賢村、潘家莊村、鄭庄村、崇義村、五侯村、岳各庄村、尤家墳村、東南章村、西南章村、龍門口村、二龍崗村、皇後台村、天開村、東周各庄村、西周各庄村、上中院村、下中院村、孤山口村、聖水峪村、羅家峪村)。
霞雲嶺鄉 轄15個村委會(堂上村、大地港村、四馬台村、龍門台村、庄戶台村、王家台村、石板台村、四合村、霞雲嶺村、三流水村、大草嶺村、上石堡村、北直河村、下石堡村、銀水村)。
南窖鄉 轄8個村委會(花港村、中窯村、大西溝村、水峪村、南窯村、北安村、南安村、三合村)。
佛子庄鄉 轄18個村委會(陳家台村、東班各庄村、西班各庄村、陳家墳村、北峪村、黑龍關村、佛子庄村、紅煤廠村、北窯村、下英水村、中英水村、上英水村、西安村、查兒村、長操村、山川村、賈峪口村、石板房村)。
大安山鄉 轄1個社區、8個村委會(大安山煤礦社區、大安山村、西苑村、寺尚村、趙畝地村、寶地窪村、瞧煤澗村、中山村、上水峪村)。
史家營鄉 轄12個村委會(鴛鴦水村、柳林水村、楊林水村、青林台村、秋林鋪村、蓮花庵村、曹家房村、史家營村、大村澗村、西嶽台村、青土澗村、金雞台村)。
蒲窪鄉 轄8個村委會(魚斗泉村、蘆子水村、東村、寶水村、蒲窪村、富合村、森水村、議合村)。

❻ 房山區的地形,土壤有什麼特點

亞洲是世界上地勢最高,起伏極端和地貌類型最為復雜的大洲。
亞洲地形特點可以概括版為中高周低,山脈組合權形式成群成帶。亞洲中部高聳且多崇山峻嶺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脈結構成群成帶,且與山間高原和盆地緊密結合。
亞洲大陸東部邊緣,自北向南分布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島,它們形成亞洲東部的雙重海岸,並圍成許多邊緣海。

❼ 北京市的地質構造怎麼樣

北京市在地質構造上正處於華北地區中部——燕山沉降帶的西部。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既經過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積;又產生過劇烈的造山運動。特別是中生代,以燕山運動為主的造山運動,構成了北京地區地質構造骨架和地貌的雛形。伴隨著地殼運動的發展,褶皺變形和斷裂發育廣泛,岩漿活動也很頻繁。北京地區的斷裂構造在北部山區主要有:懷柔縣長哨營至密雲縣的古北口斷裂帶,在市界內東西長33公里,寬8公里;密雲縣沙廠至牆子路精被斷裂帶,市界內長約30公里,寬約20公里,破碎帶最寬達200~300米;官廳山峽地區有門頭溝區燕家台至沿河城斷裂帶和東靈山斷層,長數十公里。平原地區凹陷隆起的邊緣,都為大斷裂所控制,如黃庄——高麗營斷裂,永樂店——馬房斷裂。這些大斷層之間往往分布著許多較小的斷裂破碎帶。活動大斷裂帶的拐彎、分叉、兩端和交匯部位,以及有斷陷盆地的地方容易產生地震。北京地區的主要活動斷裂帶有:平谷至三河斷裂帶;石景山區八寶山至順義區高麗營斷裂帶;河北省懷來縣至延慶斷裂帶;昌平區南口至朝陽區孫河斷裂帶。在這些地帶,歷史上都曾發生過較大的地震,是活動較強烈的地帶。北京地區的岩性條件比較復雜,各類岩石(土)均有出露,大體上可劃分為鬆散堆積物和堅硬岩石(基岩)兩大類。鬆散堆積物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區,其厚度從山前數米向東南逐漸加厚至數百米,主要為各類壤上、砂壤土、砂、卵礫石。堅硬岩石多出露在山區,主要有岩漿岩類(又稱火成岩)、變質岩類、沉積岩類。中生代燕山運動形成了北京地區的基本地形骨架:西部山地、北部山地和東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山地約佔全市面積的62%,平原約佔38%。地貌類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山間盆地等。已探明儲量礦產的有40餘種,以煤、鐵、石灰石等最為豐富,其次為大理石、硅石、花崗石及銅、鋅、鉛、金、銀等有色金屬。北京有大小河流200餘條,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泃錯河五大河流,多屬海河水系,大多發源於西北山地或蒙古高原,向東南蜿蜒於平原之上,匯入海河後注入渤海。水資源較貧乏,主要來源於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總量約有42億立方米。有官廳水庫、密雲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等水利設施。土壤一般呈垂直地帶性分布,自高而下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褐土;平原土壤呈水平性分布,由山麓至平原依次為褐土——碳酸鹽褐土、潮土和沼澤化土;局部低窪地區有鹽土,近郊分布有水稻土和菜園土

❽ 路線四 房山岩體岩石特徵、岩漿岩構造與侵入關系

一、路線

東山口—官地西—磊孤山——條龍西北坡

二、任務和目的

1.任務

1)觀察描述房山岩體的岩性特徵及單元劃分;

2)觀察二長閃長岩的原生構造;

3)觀察二長閃長岩、石英二長閃長岩、偉晶岩、細晶岩之間形成序列,並畫素描圖;4)認識包體(析離體、捕虜體、殘留體)類型、成分、形狀、大小、分布及大致的排列方向;

5)觀察石英二長閃長岩與鐵嶺組的硅灰石、透閃石大理岩侵入接觸關系,畫1∶50的素描圖;

6)觀察車場房山岩體邊部的脆、韌性變形特徵。

2.目的

從北西側至房山岩體過渡帶、侵入體與圍岩的接觸變質帶觀察岩體岩性變化,以及接觸變質岩特徵。

三、主要觀察點

觀察點1:房山岩體邊緣的原生構造

點位:東山口北第一採石場,150m高地南。

點性:官地二長閃長岩岩性及原生構造觀察。

內容:官地二長閃長岩分布於石英二長閃長岩體的外部邊緣。岩石為暗灰色細粒結構,塊狀構造,局部不明顯的條帶狀構造及斑雜構造。

(1)主要礦物成分

斜長石:灰白色板條狀,大小0.5~2mm,含量佔50%~55%。

鉀長石:淺肉紅色,寬板狀含量佔10%~15%。

角閃石:黑色長柱狀,0.5~2mm,約10%。

(2)次要礦物成分

石英:無色粒狀,大小約2mm,含量約10%。

黑雲母:黑色鱗片狀,珍珠光澤,含量8%左右。

副礦物小於5%。

岩體內流動構造發育,據暗色礦物捕虜體的走向排列方向測定流面產狀為43°∠69°,流線產狀為310°∠61°。可測得原生節理產狀分別為:L節理:30°~50°∠80°~90°,S節理:120°~136°∠80°~86°,Q節理:100°~110°∠3°~10°(常有岩脈充填)。節理密度較小,平均20m一條,有利於開采大型塊石。

觀察點2:官地村西南的多期岩脈侵入關系

點位:官地西南小溝西頭路旁。

點性:多期岩脈岩體、岩脈形成順序觀察。

內容:該點清楚地看到,石英二長閃長岩的流面走向與接觸面平行,但切割了二長閃長岩,並見到石英二長閃長岩冷凝邊。二長閃長岩、石英二長閃長岩均被晚期脈穿插,可見多期岩脈穿插關系(圖3-9),其形成由早到晚的順序大體為:二長閃長岩、石英二長閃長岩、粗粒長英質岩脈、花崗細晶岩脈。

圖3-9 官地西岩體、岩脈穿切關系平面素描圖

1—石英二長閃長岩邊緣相;2—暗色二長閃長岩;3—粗粒長英岩脈;4—花崗細晶岩脈;5—石英二長閃長岩體冷凝邊

觀察點3:磊孤山的房山岩體過渡帶

點位:磊孤山126.9m高地以南110m的鞍部。

點性:似斑狀中粒石英二長閃長岩與中粒石英二長閃長岩的界線點。

內容:點北為似斑狀中粒石英二長閃長岩,灰白色,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約佔20%,斑晶大小一般5~10mm;基質為中粒結構(2~5mm),約佔80%。

(1)主要礦物成分

斜長石:灰白色,板條狀5mm×8mm,具聚片雙晶,表面可見綠簾石化,佔40%左右。鉀長石:肉紅色,板狀,橫斷面為長方形,大小約8mm ×10mm,具卡氏雙晶,階梯狀斷口,在鉀長石內常見有細小的黑雲母呈斷續的環帶狀分布,含量佔25%左右。上述的斜長石及鉀長石在斑晶和基質都有,不過在基質中粒徑較小,一般為3mm ×5mm左右。

角閃石:暗綠色,長柱狀,大小為1mm ×5mm,含量15%。

石英:暗灰色,不規則柱狀,多呈填隙礦物,大小為3mm ×3mm,具油脂光澤,貝殼狀斷口,含量約為13%。

(2)次要礦物成分

黑雲母:黑色鱗片狀,大小為3mm ×3mm,珍珠光澤,含量約為5%。

(3)副礦物

榍石:橘黃色,信封狀,大小為2mm×2mm,含量1%。

磁鐵礦:黑色,粒狀,含量1%。

點南為中粒石英二長閃長岩,灰白色,中粒結構,塊狀構造。其與點北的似斑狀石英二長閃長岩的區別表現在結構上由似斑狀結構變為中粒結構;在礦物成分上,暗色礦物含量有所增加,斜長石及石英略有減少。

注意岩體單元界線確定,並說明各單元鉀長石斑晶含量及礦物粒度范圍差別。

觀察點4:岩體邊部的包體

點位:125m與127.2m高地之間,南北兩沖溝的鞍部。

點性:中粒石英二長閃長岩岩性控制點。

內容:本點出露為中粒石英二長閃長岩,由於同化作用不徹底,局部有捕虜體存在,使岩石看起來呈不均勻狀。捕虜體成分有斜長角閃岩、角閃斜長片麻岩、角閃石岩、變質石英砂岩、石灰岩、綠簾石化矽卡岩等。捕虜體形態從次稜角到渾圓狀,大小不一,一般為20cm ×12cm。捕虜體與石英二長閃長岩之間的界線既有截然也有漸變關系,這與捕虜體本身成分密切相關,如捕虜體中暗色礦物(角閃石/黑雲母集合體)多,則難於同化,界線較為截然;而灰岩及綠簾石化矽卡岩則易於交代並同化,兩者之間的界線常呈漸變關系。本點見有二長閃長岩被石英二長閃長岩捕虜,又被後期長英岩脈穿入。

觀察點5:官地北部石英二長閃長岩的風化地貌

點位:127.2m高地一帶。

點性:石英二長閃長岩的風化地貌。

內容:主要觀察岩體風化地貌,如蘑菇石、蛤蟆石、大象石等。

觀察點6:侵入岩接觸變質帶

點位:一條龍西北坡,小溝東側。

點性:石英二長閃長岩與鐵嶺組厚層狀硅灰石、透閃石大理岩侵入接觸關系。

內容:點北為中粗粒石英二長閃長岩,礦物成分有斜長石、鉀長石、石英及角閃石、黑雲母等,粒徑為3~5mm,岩石風化明顯。點南為鐵嶺組厚層燧石條帶白雲質灰岩。石英二長閃長岩呈岩枝狀及岩床狀侵入鐵嶺組(圖3-10),使岩石受熱變質影響形成硅灰石、透閃石大理岩,並在與岩體接觸附近可見有烘烤邊,大理岩發黃且顆粒較粗。

觀察點7:羊屎溝的接觸熱變質岩

點位:官地村南頭東面約150m處,羊圈北側,陡坎下(上面有平台)。

點性:岩性觀察點。

內容:本點為變質核雜岩的核心主體——關坻(官地)雜岩。關坻雜岩由一套黑雲母斜長片麻岩、角閃斜長片麻岩、斜長角閃岩及黑雲母角閃變粒岩等組成,並受到程度中等到強的混合岩化作用。

黑雲母斜長片麻岩風化面呈灰黃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有灰白色斜長石,呈2mm ×3mm的板狀,含量約佔55%;石英呈暗灰色粒狀,大小約2mm×2mm,含量約佔30%;黑雲母為黑色鱗片狀,大小約為2mm ×2mm,含量約5%;其他礦物約10%。片麻岩均有長英細脈貫入,而使岩石呈現混合岩化現象,並見有偉晶岩脈(圖3-7)穿入片麻岩中。片麻理產狀為152°∠62°,偉晶岩脈產狀為95°∠18°。

圖3-10 一條龍西北坡房山岩體石英二長閃長岩與鐵嶺組侵入關系平面圖

關坻雜岩大多受到強烈的動力變質作用,形成一套以變余糜棱岩為主的,包括糜棱岩及碎裂糜棱岩的動力變質岩(外貌呈條紋狀,條紋寬0.2~1mm)。

觀察點8:熱接觸變質岩

點位:羊屎溝抽水管以南約130m。

點性:中元古界霧迷山組(Jxw)岩性控制點。

內容:點北為第四系覆蓋,點南為霧迷山組(Jxw)。本處未見到霧迷山組與太古宇(Ar)的直接關系(此點向東延至周家坡一帶Jxw與Ar呈斷層接觸關系)。霧迷山組為灰白色厚層-巨厚層透閃石、硅灰石大理岩,具纖維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由方解石組成,並見灰白色毛發狀、針狀、性脆易折斷的透閃石及白色板狀,大小約1.5mm ×3mm,玻璃光澤,硬度小於小刀的硅灰石(高溫低壓礦物),它們常分布在露頭表面硅質團塊附近。岩層產狀為170°∠550°。

觀察點9:接觸變質岩

點位:駱駝山西北陡坎羊屎溝。

點性:新元古界下馬嶺組(Qbx)與中元古界鐵嶺組(Jxt)界線,熱變質作用分帶。

內容:點南為新元古界下馬嶺組,點北為中元古界鐵嶺組。下馬嶺組主要岩石為:①石榴子石雲母片岩:岩石呈銀灰色,斑狀變晶結構,基質具鱗片變晶結構,片狀構造;變斑晶為石榴子石,紅褐色、星點狀小顆粒局部密集成帶,粒徑大小為0.5~0.8mm,呈等軸狀,斷口具油脂光澤,硬度大於小刀。基質主要由雲母及石英定向排列而成片狀構造。②紅柱石石榴子石雲母片岩:暗灰色、基質具鱗片變晶結構的斑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變斑晶有紅柱石、石榴子石。紅柱石為灰白色,長柱狀,平行片理面排列,大小約2mm ×10mm,分布不均勻。石榴子石大小約0.5mm。③紅柱石雲母片岩,灰綠色,基質具鱗片變晶結構的斑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變斑晶主要為紅柱石,灰白色,長柱狀,大小約2mm×10mm;石榴子石逐漸減少至消失;片理表面有的具絲絹光澤。可能為絹雲母化之故。

觀察點10:車場東側,房山岩體西北緣

點位:房山岩體西南邊緣弧形變形帶內。

點性:房山岩體邊部的脆、韌性變形觀察點。

內容:從岩體中心向西,透入性面理構造越來越清晰,石英二長閃長岩漸變為片麻狀石英二長閃長岩。具不同變形特徵的扁平狀包體極為發育,其中析離體長短軸比在變形帶中最高可以達到10~50。在這個變形帶中發育兩組韌性剪切帶,但一般在一個露頭上只可見到其中一組。在剪切帶中,塊狀構造岩石、包體和細晶岩脈均普遍糜棱岩化。兩組韌性剪切帶呈共軛關系,其鈍角平分線指向最大主壓應力方向,此方向與早期面理(片麻理)的指向一致。本點處,片麻理近於垂直且走向近南北,其中一組走向NNE的剪切帶同樣近直立,且具有右行走滑標志,而另一組NNW走向的剪切帶則具有左行走滑標志。在露頭附近東北側山上,後期發育的脆性破裂高角度切割了片麻理。這些構造表明岩體侵位可能是以「吹氣球」模式,並且是呈脈動方式侵位。

四、路線小結

1)房山岩體主要岩石組成:石英二長閃長岩和二長閃長岩,其邊部普遍發育包體(析離體和捕虜體)、原生節理構造(S、L和Q節理)及原生流動構造(流面和流線)。

2)沿房山岩體邊部與圍岩接觸部位發育接觸熱變質作用,並具有明顯的變質分帶現象。

3)房山岩體內部發育多期岩體-岩脈侵位現象,從其相互關系判斷,至少有5個侵位序列。前人曾提出「吹氣球」的侵位模式。

思考題

1)房山岩體岩性單元劃分證據有哪些?如何確定單元之間界線?

2)如何區別析離體與捕虜體?

3)岩體、岩脈形成順序確定的證據有哪些?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