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館會展覽什麼

地質館會展覽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27 16:37:58

① 北京地質博物館有什麼項目玩

你要是喜歡地里就去看看
自然博物館很有意思
適合孩子去
但是裡面有關於人身體的標本,建議大人還是要給孩子解釋清楚
省的孩子思想上有誤區
記得裡面有雙性人的照片,還有器官等等。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展廳概況

中國地質博物館主館共有大樓6層,總高約36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70米,建築面積近11000平方米,建築風格穩重大方。
展區布局圖

中國地質博物館展廳包括地球廳、礦物岩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等六個部分,面積共2500平方米,另有臨時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 地球廳以動力為主線,介紹了在內外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發生的重要地質作用。東展線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以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為重點,西展線以外動力地質作用為主,主要介紹了水和風的地質作用。
相對來說,內動力地質作用更加宏觀壯麗,它們主要是使地殼上升、增厚,形成許多巨大雄傳的高山峻嶺,而外動力地質作用則比較和緩,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種壯美的山川地貌。 寶石廳展示寶石、玉石、有機寶石、貴金屬等材料及其成品,並融入寶石鑒定、寶石鑒賞、寶石琢型、寶石評價、寶石成因、寶石微觀世界、寶石分布、寶石開采、寶石加工、首飾鑲嵌、人工改善寶石與人工寶石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寶石文化等知識點和興趣點。
寶石廳以單晶寶石和玉石為主,並以天然寶石與人工寶石對比展示,以便鑒別市場上常見的相似的寶石。
中心部位:以一件十分大氣、通靈、高檔的展具作為展心,所展示的展品隨每期主題的變換進行不定期的調換。 礦物岩石廳採用雅俗共存、動靜結合、虛實呼應、寓教於樂的設計方式,使觀眾通過參與、欣賞展廳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礦物岩石的成因,原始產出情況、自然界種類繁多千資百態的礦物岩石、代表性礦物岩石的感官特徵及可供人們使用的特性。
觀眾在欣賞各種精美奇特的礦物岩石展品時,通過互動式展覽和虛擬展出部分,可參與對一些礦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獲得相關知識。 史前生物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向觀眾介紹生物的發展廳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的過程。從空間布局上,整個展廳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序廳,包括了一面藝術化的化石精品牆、一個可以互動操作的多媒體展具——簡明生物分類查詢系統,及一些有關化石的基本常識介紹。
第二部分是該展廳的主要陳列內容,共分為八個單元。
第一單元——最早期的生命;
第二單元——生物大爆發;第三單元——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第四單元——脊椎動物的出現;第五單元——生物登陸;第六單元——生物大絕滅;第七單元——恐龍與鳥類;第八單元——哺乳動物與人類;此外,在該展廳的南過道,還陳列了魚龍、中國安琪龍、翼龍化石的模型各一件,以及一件觀眾可以觸摸的長達5米的大型魚龍化石、一個演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多媒體展具。 中國地質博物館在開展藏品科學研究的同時,長期從事地層古生物學、礦物岩石學、寶石學和博物館學的研究並取得累累碩果,特別是在早期脊椎動物學、昆蟲學以及遼西熱河生物群等研究領域所取得成果;以系統精美的寶石陳列,獨到的寶石研究成果,持續的社會推廣活動,帶動和引導了當代中國寶石科學研究、知識普及和市場消費。
中國地質博物館常年開放獨具特色的陳列展覽。按照地球圈層結構布局的基本陳列,不僅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岩石、寶石、化石精品,陳列內容更加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而且大量採用數字化、仿生、虛擬現實等技術,讓觀眾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去認識地學空間。

③ 地質博物館有什麼特色

有蜚來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源、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等。

④ 專題展覽——關懷與鼓舞「館藏文物珍品展」

中國地質博物館

專題展覽

創意設計

設計草圖:陳開宇

展覽是科學、藝術和技術的綜合體,是時間與空間的凝結。地質博物館除五個基本陳列廳外,還分別在三層西側和四層西側各設有一個300平方米臨時展廳,即第一展廳和第二展廳。主要根據各方面的需求,針對社會熱點、亮點組織不定期的臨時展覽。2004年7月,博物館重新開館之際,在第二展廳舉辦了第一個臨時展覽——關懷與鼓舞「館藏文物珍品展」.作為開館臨時展覽,以館藏中央領導關心地質工作的珍貴實物標本為核心,與相關事件串接成主線以中央三代領導集體關心地質工作的大量生動圖片展示同時期國家政治、經濟發展背景為輔線,起烘托展品與相關故事的作用,以實物,文字與圖片相結合的展覽語言講述珍品文物背後的故事。

展覽序廳

地質工作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工作。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關心地質工作,給予了大量的支持和鼓勵。中國地質博物館館藏中有批新中國各個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地質工作的實物、照片與題詞等珍品,每件珍貴文物都記述了領導熱情關懷的珍貴歷史瞬間。歷史在這里凝聚,時間在這里駐足。我們回眸往事,倍感親切,深受鼓舞。

展覽內容按年代分為6個主題單元,依次按順時針布置。記述了50多年來,新中國地質事業走過的艱苦而光輝的歷程。

開發礦業

新中國誕生之初,毛澤東就明確提出「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這一宏偉藍圖。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初,礦業處於非常低的水平,新中國工業大廈建設缺乏堅實基礎。

1949年12月,在共和國剛剛誕生兩個多月後,毛澤東率團赴莫斯科參加中蘇會談。1950年2月17日,在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接見李鵬、鄒家華、任湘等留學生代表時,親筆題寫「開發礦業」,在共和國礦業發展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5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開發礦業」題詞的激勵下,獻身祖國地質礦產事業,為共和國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1950年2月17日,毛澤東在駐蘇聯大使館接見留蘇青年學生時的題詞「開發礦業」

1948年秋天,中共中央批准21名青年去蘇聯留學。這是中國全體赴蘇留學生於1948年10月14日在伊萬納夫蘇聯國際兒童院的合影(第二排左一為李鵬)

1959年,毛澤東轉贈地質博物館的煤精標本局部

1948年赴蘇的青年留學生,相隔了半個世紀後在北京歡聚

建設時期的游擊隊

1957年5月17日,劉少奇在中南海接見北京地質勘探學院畢業生代表。劉少奇知道地質工作不僅比較艱苦,有時還會遇到野獸。他說,蘇聯伏羅希洛夫送給他一把獵槍,就把這把獵槍送給學生們打野獸吧!他還稱地質工作者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

1957年5月17日,劉少奇在中南海接見北京地質勘探學院畢業生代表

1957年5月,劉少奇贈給地質工作者的獵槍

探清祖國寶藏

朱德非常重視和關心礦產資源的普查與勘探工作,1959年10月30日為地質工作題詞「探清祖國寶藏」。朱德非常珍惜地質成果,把在視察工作時收到的地質標本珍藏在家裡,並告訴康克清:「這是『國寶』要好好保存。」康克清遵照朱德生前的囑托,於1983年11月22日把珍藏的地質標本贈給了中國地質博物館。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永遠激勵著我們地質工作者,為實現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奮斗!

朱德贈送給地質博物館的油頁岩標本

展覽現場

朱德為地質工作的題詞「探清祖國寶藏」

1959年,朱德參觀全國工業交通展覽會地質資源館並題詞

康克清贈送給地質博物館朱德生前珍藏的礦物標本

地質是先行

周恩來十分重視地質工作在經濟建設中的先行作用。他在1970年11月21日接見國家計委地質局代表時說:「要把地質工作趕上去,成為先行部門。地質是先行,鐵路也是先行。設想也好,計劃也好,地質是頭一關,把這一點肯定下來,比鐵路還先行。」

石油與天然氣是工業和交通運輸的「血液」。

展覽現場

新中國成立之前,外國學者所說的中國貧油論的陰影,長期籠罩著中國大地。1953年底,毛澤東、周恩來等,在中南海就此垂詢地質部部長李四光,李四光基於我國地質工作者對中國地質構造和油氣資源的調查資料,運用地質力學理論,分析了石油形成的基本條件,深信我國具有豐富的天然油氣資源,並就勘探開發我國天然油氣資源的光明前景,作了肯定的回答。

1955年,地質部632石油普查大隊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發現油氣田。青海石油勘探局職工將獻給周恩來總理的石油樣品稱為「柴達木之寶」,現珍藏於中國地質博物館。

1956年2月,青海石油勘探局全體職工獻給周恩來的石油樣品「柴達木之寶」,後轉贈地質博物館(岩鹽底座)

王震贈送給地質博物館的鱈魚化石標本

陳賡贈送給地質博物館的翡翠標本

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

長期以來艱苦奮斗的作風凝練出的「三光榮」精神已成為具有地質行業特色的精神力量。1991年,江澤民在視察河南平頂山煤礦時題詞「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鼓勵地質工作者。在中國地質界,有李四光這面值得我們驕傲的旗幟,有黃汲清、程裕淇等為代表的一批享譽中外的地質大師,他們追求真理、不懈探索、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用一生的實踐發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正是在這種奉獻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一代又一代年輕的地質工作者,把青春甚至生命獻給祖國的地質事業。也正是這種精神,鼓舞著代代地質工作者把地質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江澤民題詞「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

展覽現場

科學發展觀

2004年3月10日,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出:當前,我國改革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堅持什麼樣的發展觀,對這個國家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不同的發展觀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展覽現場

溫家寶為中國地質博物館題詞「博大精深,物華天寶」

這一件件文物珍品凝聚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厚望。今天,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地質工作在國民經濟中的先行作用更為重要,任務更加艱巨。

昨日的關懷,今日的鼓舞,將激勵我們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努力奮斗,開拓進取,用汗水與熱血鑄就中國地質事業新的輝煌。

溫家寶贈送中國地質博物館的水晶標本

⑤ 房山地質博物館的6個展廳分別是什麼

第一展廳--開篇廳
第二展廳--地史演化廳
第三展廳---八大園區展廳
第四展廳--國內外世界地質公園展廳
第五展廳--實物標本廳
第六展廳---展望廳

⑥ 大鵬半島的地質博物館的展廳有什麼什麼什麼什麼

有地質公園的古火山來和海岸源地貌科普知識為主要展示內容。有深圳地區的地質特點,融地形沙盤、投影屏幕、觸摸屏和燈光定位技術於一體的大鵬半島電子互動沙盤,讓觀眾通過親自操作,直觀認識大鵬半島地貌格局、景觀特點和著名景區分布。而地球探秘廳則以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結構和內外部地質作用以及地球的生物演化歷史為主要展示內容,全方位動態展示了宇宙的誕生以及銀河系、 太陽系、地球的演化過程。海蝕窗造型內的多媒體影片和DNA雙螺旋鏈詳細演示了海洋形成及生命起源於海洋的過程,澄江動物群化石標本、不同階段化石模型展示了遠古生命演變形式及古生物世界。

⑦ 張家界地質博物館的主要展廳

張家界市的地質博物館,全稱張家界康迪文化有限公司地質博物館,建館於2014年,是張家界地質公園的地質文化展示。地質博物館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如夢似幻的館藏精品,致力於打造感觀自然景觀、感受人文風情、解讀地下瑰寶」這一全景張家界的新理念。

簡介

編輯

家界地質博物館是新型的文化創意產業,是張家界地質公園地質文化的展示。館址位於 張家界市永定區城西3公里處(張清公路旁),距張花高速入口僅5分鍾車程,距張家界火車站、汽車站、荷花機場10分鍾車程;毗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等重要景區,旅遊交通十分便利。

張家界地質博物館展品主要以武陵山脈地區發掘的古生物化石、天然觀賞石和礦物晶體石為主;展品多達數百個品種,包括了5億年前的照片、4億年前的雕塑和3億年前的古樹木,展陳品均為東方明珠、稀世珍玩,它們聚造化之瑰寶,備宇宙之玄妙,鍾靈毓秀,鬼斧神工,是一個以收藏、展示各類奇石為主要內容,弘揚中國傳統石文化的藝術殿堂。

奇山千載無人識,異石一敞天下驚;張家界地質博物館正以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如夢似幻的館藏精品;打造「感觀自然景觀、感受人文風情、解讀地下瑰寶」這一全景張家界的新理念。

2古生物化石館

編輯

該館展出展出的是億萬年前地殼演變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古生物化石。分別有:魚龍化石、海百合化石、芙蓉龍蛋化石、鸚鵡螺化石、迅猛龍骨架化石等。作為鎮館之寶的兩條魚龍化石有12餘米長,屬十分珍貴的孤品。另外一個非常罕見的則是菊石、魚龍、海百合三體共生,三個形成在不同時期的化石奇妙地出現在了同一塊岩層上,所形成的整塊化石。

此外,還有樹化石、貴州龍化石和硨磲化石。

3精品美石館

編輯

第二層的精品美石館展出的是以張家界地質空間為主的美石,同時,也收集了全球有影響的美石供大家欣賞,為大家展現中國博大精深的石文化。館內東陵玉、紅碧玉、雅丹石、青花瓷等藏石,石美皆如其名美。並且在精品美石館,還為大家准備了一餐豐富奢華的盛宴——舌尖上的張家界。舌尖上的張家界共有108道菜組成,可是這些菜品雖看上去美味無比,但相信是沒有人會真正去用舌品嘗的,可是用眼品嘗一定會被打動。舌尖上的張家界並不是真正的吃食,而是無數珍貴的天然瑪瑙」烹飪「而成的,可以說得上是中國最貴宴席之一了。

另外,除了舌尖上的張家界,這一層還有一個名符其實的寶物,便是紫袍玉帶石,絹雲母千層岩華貴的顏色融合大師完美的雕工,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且極其珍貴的。

4礦物晶體館

編輯

礦物晶體通常只生成於礦山的夾縫與空洞中,數量極少,形成年代至少要數百萬年乃至上千萬年之久,所以都是屬於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礦物晶體館中展出的主要以天然的石英、石膏、方解石為主,同時也收藏了天然玻璃、水晶、文石、輝銻礦、七彩礦等眾多的稀有礦物。

湘西自古以來就是一塊神秘的土地,至今為止連現代科學都無法破譯的湘西三大古謎——辰州符、趕屍、放蠱,皆與一種神秘物質——硃砂有關。雞血石是硃砂的一種,有塊血、條血、梅花血、浮雲血等分類,美麗晶瑩,主要用於印章盒工藝雕刻品的材料,被譽為國章石皇後、印石公主,因此也是礦物晶體館重點展出的礦物之一。硃砂的作用廣泛,無論是佩帶於身還是放置家中,在風水學上來說,都是對所屬者十分有益的。

⑧ 山西省地質博物館第二展廳有什麼

1、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濱河西路迎澤橋北側,展出三晉人文薈萃。憑身份證領票進入。版
2、中國權煤炭博物館,位於太原市迎澤大街橋西,展出煤炭科普知識,有礦井體驗,很有特色。
3、太原博物館,位於太原市長風文化商務區中央文化島上,展出太原2500多年的建城歷史。
4、山西省民俗博物館,位於太原市文廟巷文廟內,全年專題展覽頻繁,建築為原文廟舊址。為省級文保單位。
5、山西省藝術博物館,位於位於太原市五一廣場起鳳街純陽宮內,全年專題展覽頻繁,建築為純陽宮舊址。為省級文保單位。

⑨ 有關地質博物館的資料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建於年,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在中外博物館界久負盛名。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中國地質博物館在開展藏品科學研究的同時,長期從事地層古生物學、礦物岩石學、寶石學和博物館學的研究並取得累累碩果,特別是在早期脊椎動物學、昆蟲學以及遼西熱河生物群等研究領域所取得成果;以系統精美的寶石陳列,獨到的寶石研究成果,持續的社會推廣活動,帶動和引導了當代中國寶石科學研究、知識普及和市場消費。[15]
中國地質博物館常年開放獨具特色的陳列展覽。按照地球圈層結構布局的基本陳列,不僅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岩石、寶石、化石精品,陳列內容更加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而且大量採用數字化、仿生、虛擬現實等技術,讓觀眾在濃郁的科學氛圍中,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輕松步入精彩紛呈的地學空間。

⑩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的展館介紹

生命起源與復進化展廳引入了多媒制體展示技術,自行研製了「恐龍的奧秘」等科普軟體,並在展廳中設置觸摸屏,引起了觀眾的濃厚興趣。
地學陳列展覽包括地球奧秘展廳、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珠寶玉石展廳、礦物岩石展廳以及礦產資源展廳。生動而豐富的展示內容配合新穎而獨特的展示形式為觀眾打開了地球46億年滄桑巨變的宏偉畫卷、地球生命38億年進化的歷史長廊,展示了精美絕倫的珠寶玉石世界、五光十色的礦物岩石天地以及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地下寶藏,講述了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告訴人們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神聖職責。其展示內容融科學性、知識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展示形式包括聲光電技術、模擬模擬技術、信息化展示技術、互動技術以及相關高新科技手段等。此外館內還設置了寶玉石禮品廳、寶玉石工藝品櫃台以及休閑服務區,可滿足遊客休閑和購物的需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