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質圖的有哪些用途
① 區域地質圖及其分類
地質圖是經過專門地質填繪或編繪(有時是填繪與編繪相結合)獲得的,是運用圖面要素把出露於地面的各種地質體、地質信息按一定的比例尺的要求和空間方位關系表示在平面地形圖上的專門性圖件。
圖面要素主要指各種規定的符號、花紋、顏色、線條等。一幅完整的地質圖通常由圖名、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主圖、圖例、接圖表、責任欄、輔助性附圖(也稱副圖)及注釋等構成。主圖即為圖框線限定的全部區域,一般排放於圖的中心區,圖名及線段比例尺位於其上,接圖表和責任欄一般位於其下。輔助性附圖主要有多重地層劃分對比表或綜合柱狀地層劃分表(一般位於主圖左側)、圖例(一般位於主圖右側)、圖切剖面(一般位於主圖之下),有些地質圖在主圖外還有如岩石譜系劃分表、圖幅所在大區構造位置圖、構造單元圖等,有時還見有岩石地層格架圖、年代地層格架圖、火成岩的構造環境判別圖、主要沉積體的典型基本層序圖等。由於不同圖幅出露地質體的差異,或是圖幅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的差異,各圖在主圖之外的輔助性附圖及注釋中所表達的內容和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它們的功能是輔助讀圖,增加圖幅關鍵信息量,突出反映圖幅中的最大地質成果,或對圖幅內某個局部地質問題的專門性注釋和解釋。這些輔助性附圖及注釋在圖上排放的位置一般不做強行規定,只要配合主圖,排列緊湊、布局美觀即可。
隨著地質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印刷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完善,使地質圖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不同時期的地質圖,會全面反映該時期的地質理論水平、科學研究手段的先進性、測試能力與精度水平、制圖水平、印刷水平,也是全面反映一個國家地質研究與經濟狀況的標志。不同類型和不同精度的地質圖,反映該類圖的服務對象、方式、用途,尤其反映地質科學對國民經濟建設的服務水平。
地質圖除按比例尺的大小分為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三種外,還有其他多種專門性分類。按圖面主要內容可分為基岩地質圖、第四紀地質圖。按圖幅范圍可分為全球地質圖、大區地質圖、成礦區帶地質圖、分省地質圖、小區地質圖、局部地質圖、礦區地質圖。按工作手段和圖幅精度可分為實測地質圖、修測地質圖、編測地質圖、編繪地質圖。按專業性質和表達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基礎地質圖、礦產地質圖、火山岩地質圖、變質岩地質圖、岩相古地理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環境地質圖、水文地質圖、地貌地質圖、災害地質圖、遙感地質圖等。另外還可按圖幅的保密級別等對地質圖進行分類。
② 地圖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地圖,按其用途分類有許多種類(包括軍用的和民用的):行政區域、水文地質、地形地貌、回礦產分布答、氣象、鐵路公路交通、旅遊......我們日常生活所用到的有世界地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廣東省地圖(或其他省份地圖),廣州市地圖(或其他城市地圖)以及相應的交通圖,旅遊圖......小比例的、袖珍的地圖,為我們尋找目標,增長地理知識提供方便,也有把地圖掛在家裡用作裝飾。大比例的、精確度高的地形、地質圖可為城市建設提供設計依據。
③ 請敘述井田地形地質圖主要有哪些內容
井田地形地質圖的主要內容有:
(1)地形等高線、地面建築物、河流內、公路、鐵路、車站、容三角點、高壓線、經緯線、指北針等;
(2)全部鑽孔、探井、探槽、平硐、坑巷、小窯等;
(3)地層分界線、岩漿岩分布范圍、地層產狀、斷層線、褶曲軸等;
(4)煤層、標志層及其它有益礦產露頭線(或覆蓋層下的分布界線);
(5)井田邊界線、勘探線及其編號;
(6)井田內已有生產礦井(包括老窯)的界線及其採掘范圍;
(7)滑坡范圍及最高洪水位線等。
④ 地質圖有什麼用
為國家各種工程建設各個階段,
設計、施工、使用、維護等各個階段必備的基礎技術資料。
⑤ 地質地形圖與地形地質圖的區別
地形地質圖,是指在地形圖的基礎上有地層要素,但它是地質圖.地質地形圖是通過岩層的走向反映出地形地貌的圖件.學了幾年了,都忘了,大概就是這意思吧.
⑥ 地理底圖的作用是什麼應選取哪些基礎地理
地理底圖與專題內容配合有兩種形式:①在內容詳細的底圖上,即在未經簡化的地形圖或普通地圖印成的淺灰色襯底上,疊印不同顏色的專題內容;②內容簡化的底圖與專題內容交織在同一平面上。為使專題內容與地理底圖有機地結合,地理底圖的內容要根據不同專題地圖的特殊要求進行選取和增強。如編繪地質圖時,地理底圖上的地名應當選取重要的地質點的所在地;編繪氣候圖時,要選取氣象台站的所在地名。
地理底圖用作專題地圖的骨架和控制的統一地理基礎,也是專題地圖科學內容的背景和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專題地圖的精度和詳細程度。地理底圖具備地圖數學基礎(包括大地控制點、經緯網、比例尺)和基本地理要素(包括海岸線、水系、地形、居民點、交通線、政區界線等)。這些內容是建立專題要素的地理空間分布(如空間定位、形狀、范圍、面積等)和反映區域特徵的必要條件。具體內容隨主題、用途、比例尺、制圖區域的特點而不同。如水系流域圖詳細表示水系數量和結構、地質圖著重選取與大地構造直接關聯的水系等。根據用途分為兩類:一為編稿用底圖,要求內容完備、詳細,具精確性;一為印刷出版用底圖,要求簡明、扼要,具易讀性。兩者內容不盡相同而又不能相互矛盾。為了緊密配合主題內容,一些出版的地理底圖增加地貌暈渲、等高線分層設色,或用遙感影像作背景。高質量的地理底圖,是提高專題地圖質量的重要保證。
⑦ 數字地形圖有哪些用途
數字電子地圖的特點有如下6個:
可以快速存取顯示。
可以實現動畫。
可以將地圖要素分層顯示。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地圖立體化、動態化,令用戶有身臨其境之感。
利用數據傳輸技術可以將電子地圖傳輸到其他地方。
可以實現圖上的長度、角度、面積等的自動化測量。
數字地圖可以非常方便地對普通地圖的內容進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圖。
可以對數字地圖進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圍的繪圖輸出。
它易於修改,可極大的縮短成圖時間;可以很方便地與衛星影象、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結合,生成新的圖種。
可以利用數字地圖記錄的信息,派生新的數據。如地圖上等高線表示地貌形態,但非專業人員很難看懂,利用數字地圖的等高線和高程點可以生成數字高程模型,將地表起伏以數字形式表現出來,可以直觀立體地表現地貌形態。
這是普通地形圖不可能達到的表現效果。
數字地形圖的基本用途——基本幾何要素的查詢:
1、查詢指定點坐標——用滑鼠點取「工程應用」菜單中的「查詢指定點坐標」,用滑鼠點取所要查詢的點即可。
2、查詢兩點距離及方位——用滑鼠點取「工程應用」菜單下的「查詢兩點距離及方位」。用滑鼠分別點取所要查詢的兩點即可。
注意:顯示的兩點間的距離為實地距離。
3、查詢線長——用滑鼠點取「工程應用」菜單下的「查詢線長」。用滑鼠點取圖上曲線即可
4、查詢實體面積——用滑鼠點取待查詢的實體的邊界線即可,要注意實體應該是閉合的。
5、計算表面積 ——通過DTM建模,在三維空間內將高程點連接為帶坡度的三角形,再通過每個三角形面積累加得到整個范圍內不規則地貌的面積。
⑧ 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
1、確定圖上點的坐標。
2、確定兩點間的水內平距離。
3、確定兩點間直線的坐標方位角。容
4、確定點的高程;確定兩點間直線的坡度。
5、按規定的坡度選定等坡路線;繪制已知方向縱斷面圖。
6、確定匯水面積的邊界線等。
⑨ 地形圖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地形圖的主要用途
1、地質勘探.2、礦山開采.3、城市用地分析.4、城市規劃.5、工程建設.
⑩ 地形地質數據
地形地質圖主要反映了地表的空間形態以及地質對象(如地層、礦體、斷層、褶皺等)在地表的出露位置和露頭形態。
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物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具體來講,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並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這種圖稱為地形圖。
地質圖是將沉積岩層、火成岩體、地質構造等的形成時代和相關等各種地質體、地質現象,用一定圖例表示在某種比例尺地形圖上的一種圖件,是表示地殼表層岩相、岩性、地層年代、地質構造、岩漿活動、礦產分布等的地圖的總稱。
地形地質圖是傳統的GIS所管理的主要數據,而GIS也是目前進行地質信息管理的主要手段。在 GIS軟體中,地形圖通常是以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形式來表示(圖2.8),通過DEM來表達地形起伏形態和地物位置,也有採用平面等高線的形式表達;地質圖則是在地形圖的基礎上,根據地面的岩層出露情況,以及地形、地物等,多以弧段的形式記錄地質單元的分區信息,對地形面進行分割得到(圖2.9)。地質圖上的地質界線代表相鄰地層接觸面的露頭線。
圖2.8 地形圖
圖2.9 地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