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是什麼地質現象
❶ 福建的太姥山是什麼地貌來著
丹霞地貌?你也說清楚一點嘛,海蝕礁石地貌 ?都有可能啊
❷ 太姥山的景色是什麼樣的
太姥山地處我國東南沿海,雨量充沛,山中溪澗較多,山青水碧,植被豐茂。山上多奇回花異樹答,如空谷蘭、雲霧草、感觸樹、相思林、五色杜鵑、綠雪芽茶等,更為山景增色不少。而東望大海,藍天與碧海共妍,島礁同港灣並美,使人領會「山增海闊,海添山雄」的意境。
其中尤以山西麓的九鯉溪風景更佳,九鯉溪又名赤溪,源出拓榮縣東山,有13條支流瀠洄於太姥山嶺之間,沿途分布著20多個景點。溪流兩岸青山逶迤,綠樹蔥蘢,怪石林立。中間碧水澄澈,峰巒倒映,水波漣漪。
❸ 太姥山(27°N,120°E)最高峰海拔917米,山體岩石為花崗岩,經長期地質作用形成各種形態的石景360多個
A、太姥山(27°N,120°E)山體岩石為花崗岩,所以應該是屬於岩漿岩,「峰叢」地貌內回外力答作用中應該有岩漿活動,故不符合題意;
B、太姥山(27°N,120°E)山體岩石為花崗岩,所以應該是屬於岩漿岩,是岩漿侵入到上部形成的侵入岩.最高峰海拔917米,說明是地殼向上運動,形成海拔高的山地.形成了山地後,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等作用下,形成現在的太姥山花崗岩峰叢地貌景觀,故正確;
C、太姥山(27°N,120°E)山體岩石為花崗岩,所以應該是屬於岩漿岩,「峰叢」地貌內外力作用中應該有岩漿活動,故不符合題意;
D、太姥山(27°N,120°E)最高峰海拔917米,說明是地殼向上運動,形成海拔高的山地.景觀形成的過程中應該有地殼運動,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❹ 太姥山(最高峰海拔917米)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岩石為花崗岩,經長期地質作用形成各種形態的石景360多個.
A.熱帶雨林氣候對應的自然帶是熱帶雨林帶.太姥山(最高峰海拔917米)位於福建版省東北部,福權建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應的自然帶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所以該地區典型植被最有可能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故不符合題意;
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對應的自然帶.太姥山(最高峰海拔917米)位於福建省東北部,福建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應的自然帶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所以該地區典型植被最有可能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故正確;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為地中海氣候對應的自然帶.太姥山(最高峰海拔917米)位於福建省東北部,福建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應的自然帶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所以該地區典型植被最有可能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故不符合題意;
D.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對應的自然帶是亞寒帶針葉林帶.太姥山(最高峰海拔917米)位於福建省東北部,福建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應的自然帶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所以該地區典型植被最有可能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❺ 太姥山古代是什麼山
太姥(mǔ)山位於福復建省東北部,在制福鼎市正南距市區四十五公里,約在東經120度與北緯27度的附近。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它北望雁盪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勢。
相傳堯時老母種蘭於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後又改稱「太姥」。閩人稱"太姥"、武夷為「雙絕」,浙人視"太姥"、雁盪為「昆仲」。
根據地質部門考察,太姥岩石為粗粒花崗岩,屬燕山晚期,地質史中生代白堊紀的產物,距今約九千萬年至一億年。由於地殼的變動,海洋上升,東西南北與近水平三組互相垂直的向節理發育,形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經千百萬年的風雨剝蝕,流水沖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太姥山在唐宋時已十分興盛,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國興、瑞雲、靈峰、芭蕉、天王等寺規模最大。今國興寺的遺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寺前有楞伽寶塔和石池,可見當時之規模。玉湖庵為宋理學家朱熹草堂,璇璣洞為朱熹隱居之所,山中還有歷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觀」、「道仙佛地」等幾十處。
❻ 武夷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質時期沉積的巨厚的紅色岩層,經地殼運動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紅色群山。太
1、C 2、B 3、A |
❼ 太姥山是國家地質公園,剛評上AAAAA,我很奇怪,4AAAA升5AAAAA,太姥山沒什麼變化,地質
關鍵是配套設施和政府
❽ 太姥山有哪些象徵
太姥(mǔ)山位來於福源建省東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區四十五公里,約在東經120度與北緯27度的附近。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它北望雁盪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勢。
相傳堯時老母種蘭於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後又改稱「太姥」。閩人稱"太姥"、武夷為「雙絕」,浙人視"太姥"、雁盪為「昆仲」。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一一太姥山,位於閩浙邊界的福建省福鼎市境內,北鄰浙江溫州118公里,南距福建福州200公里,雄峙於東海之濱,山海相依、傲岸秀拔,以 「山海大觀」稱奇。傳說東海諸仙常年聚會於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譽。它北望浙江雁盪、西眺福建武夷,三者成鼎足之勢,閩人稱武夷、太姥為雙絕,浙人視雁盪、太姥為昆仲, 構成閩越三大名山。
❾ 太姥山有什麼怪石嶙峋
這是學校吧!
❿ 太姥山的洞是由什麼形成的
太姥來山岩石為粗粒花崗岩,屬燕自山晚期,地質史中生代白堊紀產物,距今約九千萬至一億年。由於地殼變動,海洋上升,東西南北與近水平三組互相垂直的向節理發育,形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峭壁、山峰、岩洞。其中花崗岩嶂谷式疊石洞形成於斷裂-流水侵蝕(包括海蝕)-崩塌巨石疊復,以多、窄、長、深、奇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