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什麼意思解釋一下地質
①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介紹一下 有什麼
= =就是那些恐龍化石 和珍惜礦物原石什麼的····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館藏各內類地質標本3萬余件容,其中自然界罕見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龍江東北龍、和平永川龍、鸚鵡嘴龍等恐龍骨架化石以及各種珍貴的礦物、寶玉石、化石標本等。球奧秘、生命起源與進化、礦物、岩石、寶玉石、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綜合展廳等9個陳列廳室。
鎮館之寶
可以去我們學校校網看http://mus.cug.e.cn/·········不過,我覺得 真沒什麼好玩的·····
② 北京地質博物館
地理位置: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廣濟寺對面
簡介:
地質博物館創建於1916年,在與中國現代科學同步發端、發展的歷程中,積淀了豐厚的自然精華和文化遺存,以典藏系統、成果豐碩、陳列精美稱雄於亞洲同類博物館,並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大批國寶級珍品。
中國地質博物館內設有地球廳、古生物廳、礦物岩石廳、寶石廳四個大展廳
地球廳以動力為主線,介紹了在內外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發生的重要地質作用。東展線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以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為重點,西展線以外動力地質作用為主,主要介紹了水和風的地質作用。相對來說,內動力地質作用更加宏觀壯麗,它們主要是使地殼上升、增厚,形成許多巨大雄傳的高山峻嶺,而外動力地質作用則比較和緩,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種壯美的山川地貌。
礦物岩石廳採用雅俗共存、動靜結合、虛實呼應、寓教於樂的設計方式,使觀眾通過參與、欣賞展廳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礦物岩石的成因,原始產出情況、自然界種類繁多千資百態的礦物岩石、代表性礦物岩石的感官特徵及可供人們使用的特性。觀眾在欣賞各種精美奇特的礦物岩石展品時,通過互動式展覽和虛擬展出部分,可參與對一些礦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獲得相關知識。
寶石廳展示寶石、玉石、有機寶石、貴金屬等材料及其成品,並融入寶石鑒定、寶石鑒賞、寶石琢型、寶石評價、寶石成因、寶石微觀世界、寶石分布、寶石開采、寶石加工、首飾鑲嵌、人工改善寶石與人工寶石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寶石文化等知識點和興趣點。(寶石廳榮膺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史前生物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向觀眾介紹生物的發展廳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的過程。
從空間布局上,整個展廳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小序廳,包括了一面藝術化的化石精品牆、一個可以互動操作的多媒體展具——簡明生物分類查詢系統,及一些有關化石的基本常識介紹。
第二部分是該展廳的主要陳列內容,共分為八個單元。
第一單元——最早期的生命;
第二單元——生物大爆發;
第三單元——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
第四單元——脊椎動物的出現;
第五單元——生物登陸;
第六單元——生物大絕滅;
第七單元——恐龍與鳥類;
第八單元——哺乳動物與人類;
此外,在該展廳的南過道,還陳列了魚龍、中國安琪龍、翼龍化石的模型各一件,以及一件觀眾可以觸摸的長達5米的大型魚龍化石、一個演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多媒體展具。
地博參觀信息如下:
開館時間:9:00-16:30(星期一休息)
門票價格:
(一)成人30元、學生15元、團體參觀優惠;
(二)學齡前兒童(須家長陪同)和殘疾人參觀免費。
地理位置: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廣濟寺對面
③ 誰能解答一下博物館的功能是什麼謝謝~!
功能: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包含了搜集、保存、修護、研究、展覽、教育、娛樂七項。形態上包含建築物、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戶外史跡、古城小鎮博物館化、長期仿古代生活展示(民俗村),以及視聽館、圖書館、表演館、檔案資料館等皆可納入。
內容上一般分為美術館、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地區性博物館及特別專題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內容以各表其獨特風格與收藏為方法。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以教育推廣為重要目標,努力於社區民眾的公共關系。在展示的目標上除了介紹知識,並引發觀眾美感經驗,進而認知真善美的生命真理。
(3)博物館是什麼意思解釋一下地質擴展閱讀:
博物館的評估定級:
2008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國家文物局確定故宮博物院等83家博物館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2年11月15日,國家文物局核定中國國家博物館等17家博物館為第二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3年5月21日,經過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的重新定級評估,北京天文館、抗美援朝紀念館、中國海軍博物館和華僑博物院因未達到國家一級博物館標准,被取消國家一級博物館等級,降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17年1月19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第六屆七次理事長會議審議核准,北京天文館等34家博物館躋身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7年5月18日,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儀式舉行,北京天文館、偽滿皇宮博物院等34家新晉的國家一級博物館領取了標牌和證書。
④ 中國和世界上有哪些以地質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
推薦一下山西地質博物館。四月份到山西博物院參觀時才知曉有山西地質博物館,博物館外觀建設十分大氣。後來了解到山西地質博物館的建築理念是「天圓地方」。下部方形建築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寶盒」,外披網格狀「珠簾」,上部扁圓形展廳外形似「玉璧」橫空,建築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與地質元素有關的「珠聯璧合」。很遺憾當時山西地質博物館還在改造過程中,一七年五月份才開館,因而未能參觀成。不過看介紹,山西地質博物館十分具有特色,又與山西博物院毗鄰,兩個博物館都是特別值得一看的。 據官網介紹,山西地質博物館的館建定位是陳列展示。這是博物館的中心工作,是博物館形象的重要載體,是博物館與觀眾溝通的橋梁,是博物館進行宣傳、教育、傳播科學知識的平台。 1.陳列主題——表裡山河 山西自古就有「表裡山河」的稱謂,這個稱謂最早見著《史記》,典出《左傳》:「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意思是說外有山,內有河,攻守相宜。它的東部邊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脈,成為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西邊是自北而南劈開黃土高原的晉陝大峽谷,引導黃河從內蒙古高原奔流而下,一瀉千里。「表裡山河」形象概括了山西山川的自然特徵,而這些山川正是地質科學的基礎與研究對象。 2.陳列體系——一線二點 一線,即主題展線的基本陳列由《穿越時空》、《遠古物種》、《大地寶藏》、《物華天寶》四個部分構成。 《穿越時空》——山西地質歷史陳列 《遠古物種》——山西生物演化陳列 《大地寶藏》——山西礦產資源陳列 《物華天寶》——礦物及其應用陳列 二點,即輔助展線的專題陳列由《測天繪地》和《衣被天下》兩部分構成。 《測天繪地》——山西測繪科技陳列 《衣被天下》——山西土地資源陳列 最後,山西博物院和山西地質博物館都是免費的,而且山西博物院的門票上還會印有你的名字,也算是獨一無二的門票啦,歡迎參觀。。
⑤ 中國地質博物館是什麼級別是全額事業編嗎
中國地質博物館是什麼級別?是全額的事業單位嗎?是的,沒錯,中國地震博物館是國家的事業單位。
⑥ 誰能解釋一下,博物館的含義與意義
中文名:博物館
拼 音:bó wù guǎn
詞語拆分解釋:
博:多面,廣
博物內:辨識了解各種事物,博物洽聞,通達古今。
館 :招待賓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賓館。旅館。館容舍。
簡介: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⑦ 誰能解釋一下,博物館的含義與意義
博物館在適應社會發展的漫長歷程中,形成多職能的文化復合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職能仍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博物館的新職能、新形態、新方法、新的收藏對象也不斷地出現。因此,國際公認的博物館定義也在不斷修改之中。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了給博物館下一個各國都能接受的定義,進行了很多工作,花了很長時間,曾經作過多次討論和修改。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成立時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館是指為公眾開放的美術、工藝、科學、歷史以及考古學藏品的機構,也包括動物園和植物園。195年、1962年、197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又多次對博物館定義進行了討論修改,直到1974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第十一屆大會通過的章程,才明確規定: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的見證物進行搜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很多人認為,這是目前較為適當的一個定義,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國際間的一般性定義,各國仍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去對待博物館。
美國《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指出:現代的博物館是徵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實物,並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美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說明自然現象及人類生活的資料,並使之用於增進人們的知識和啟蒙教育的機關。《蘇聯大網路全書》提出:博物館是徵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學研究機構、科學教育機構。日本的博物館法規定:博物館是收集、保存、展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工業、自然科學等資料,供一般民眾使用,同時進行為教育、調查研究、啟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並對這些資料進行調查研究作為目的的機關。
中國對於博物館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對其定義也有過多次修改。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一種文化機構,不是專為保管寶物的倉庫,是以實物的論證而作教育工作的組織及探討學問的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博物館的定義進行了兩次大的討論和修改,直到1979年,全國博物館工作座談會通過的《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工作條例》中才明確規定: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我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通過徵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中國博物館界對這一定義基本上是肯定的。
⑧ 博物館的博是什麼意思
博物館中博是意思是多,廣,大。
博物館
發音:bó wù guǎn
解釋:博物館,又叫博物院,是匯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並對那些有科學性、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隨著時代的轉移和社會教育發展的需要,改了名稱並擴大了規模的博物館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寶物庫,終於成為今天流行的為廣大群眾開放的博物館。
⑨ 地質博物館用地性質是什麼
是c類用地中的文化設施用地
⑩ 張家界地質博物館是什麼樣的博物館
張家界地質博物館是康迪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在張家界投資建設國內一流內、迥異於張家容界現有產品規模、檔次的展館項目,是為了讓全國乃至世界了解歷史悠久的中國石文化。
張家界地質博物館成立於2012年,注冊資金1000萬元,投資1000萬元新建該項目,展館收藏總價值約為4億元人民幣。博物館總面積3000餘平方米,展館共3層,每層面積約1000左右平方米。
張家界地質博物館位於張家界市以東3公里處高橋紅晶山莊(即:芙蓉國里),去往張家界核心景區的線路途經博物館,距核心景區20分鍾、市中心10分鍾;火車站、汽車站、荷花機場10分鍾的車程,交通十分便利。毗鄰天門山、寶峰湖、黃龍洞等重要景區,旅遊線路便捷。
張家界地質博物館的展品有天然觀賞石、古生物化石和礦物晶體石三大類。展品有數百個品種,主要有: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德石、畫面石、鍾乳石、象形石等。館內建築具有典型的明清風格,以收藏、展示各類奇石為主要內容,以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科普知識和文化生活為主要功能的藝術展館。館藏奇石數千方,常年展出3000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