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哪些學校研究生有地質專業
Ⅰ 英國地質圖系列
英國地質圖可分為∶250000地質圖系列、1∶50000地質圖系列、1∶25000地質圖系列和1∶10000地質圖系列。地質圖包括基岩地質圖、地表沉積圖、基岩和地表沉積地質圖、地表沉積和簡化基岩圖、組合地質圖,以及不同比例尺的三維地質圖,詳細程度首屈一指,在環境地質、防災減災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
一、1∶250000地質圖
1∶250000地質圖系列表示了3種地質信息:基岩地質(S),第四紀或冰磧物地質(Q)以及海底沉積(Ss)。它們通常以獨立的圖件存在,盡管海底沉積和第四紀地質,或海底沉積和基岩地質可能出現在同一圖上。而其他資料通過插圖或圖表說明。
二、1∶50000地質圖系列
1.基岩地質圖
基岩地質圖上表示的地質內容只有基岩的顏色、地質體邊界線和地質符號。地表沉積物可能被剝除或用點虛線圈定未著色的區域。
2.地表沉積地質圖
地表沉積地質圖上表示的地質內容只有用顏色表示的地表沉積物,包括冰期和冰期後的沉積。而人類活動使地表改變的景觀也可以在地質圖上表示出來。在此類地質圖上,基岩露頭採用未分類的單獨顏色表示。
3.基岩和地表沉積地質圖
基岩和地表沉積地質圖上表示的地質內容包括基岩和地表沉積物。基岩和地表沉積露頭的地質線和符號都可以表示出來,但是被地表沉積覆蓋的基岩詳細情況通常會被簡化。基岩和表層沉積物地質圖也可以表示隱藏的基岩信息。
4.地表沉積和簡化基岩地質圖
對於包含了復雜的地表沉積和復雜基岩的地質圖而言,可以採用「地表沉積和簡化基岩」地質圖。在此類地質圖中,基岩以簡化的群或亞群來表示,而組級填圖單位不用表示。其目的是使地表沉積物變得更為簡明。這種類型的地質圖與「基岩和地表沉積圖」相比,其基岩信息得到進一步簡化。
5.組合地質圖
大多數情況下,一張地質圖僅代表上述地質圖中的一種類型。然而,對於局部特殊地區可以進行多系列地質圖的填繪,以表示兩種地質圖系列上的地質內容。這些版本可能是上述描述的地質圖類型的任一種,或是以其他合適的方式聯合而成的地質圖。
對人們感興趣的區域可以填制專門的地質圖,並且可以填制該區域復合地質圖和不同種類的地質圖。
三、1∶25000地質圖
具有重要地質現象的地區,採用基於英國全國地形測量的1∶25000系列地質圖,以表示更詳細的地質細節。
四、1∶10000地質圖
1∶10000地質圖系列具有1∶10560和1∶10000兩種比例尺,是為專業應用提供的大比例尺地質圖。填圖比例尺在1980年發生變化,1980年以前出版的地質圖比例尺為1∶10560,1980年以後出版的地質圖比例尺為1∶10000。這些地質圖提供了詳細的地質信息,每個圖幅的覆蓋范圍為25km2。
當然,地質現象的復雜程度和出露程度決定了可以表示的內容。有時,僱主會選擇進行小比例尺填圖。如果野外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地質細節問題,那麼要用大比例尺地形圖來表示細節。然而,常常由於地質情況的復雜性和同一地區岩石出露程度的不同,大比例尺的填圖只能在有限區域內進行。通常,先進行小比例尺填圖,再根據填圖結果選擇進行大比例尺填圖的區域;特別是在非常小的區域進行大比例尺礦產資源調查填圖,以確定礦產分布范圍。
五、三維地質圖
英國已經建立了不同比例尺的三維地質模型。覆蓋整個英國的1∶1000000三維地質圖,含有斷層和地震震中深度等,僅作為教學模型;而大比例尺三維地質模型則用於地下水、油氣資源、CO2儲存等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圖5-1)。英國大陸的三維地學框架更多地重視了對近地表的人類活動帶的研究。
圖5-1 三維地質圖在油氣勘探和CO2儲存中的應用示意圖
Ⅱ 拜託,留學英國學石油地質專業是,讀碩士,曼徹斯特、何瑞瓦特、利物浦大學那所院校更好些
地質學英國大學排名 利物浦第八 曼徹斯特第十六 兩所學校都不錯回 綜合排名曼徹斯特比利物浦答更好些 雅思最好能考到6以上 一般6分可以讀語言課 當然 各個專業要求不太一樣 一些理工類專業雅思6分就夠了 語言都不需要
Ⅲ 英國地調局地質調查資料數據服務概況
趙小平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摘要 本文從服務產品、服務方式、價格機制及版權政策等方面概要介紹了英國地調局的地質資料數據服務現狀。
關鍵詞 地質資料;服務產品;服務方式;版權政策
英國地調局(BGS)成立於1835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調查機構,也是英國最主要的地學信息中心。作為一個公共服務部門,英國地調局的主要職責是向英國各級政府部門提供全方位的地學建議,並向企業、學術團體和公眾提供公正的地學建議。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英國地調局的目標使命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越來越重視地學信息的社會化服務和地學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並在服務范圍和服務方式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知識型科學服務提供者和一個著眼於用戶的戰略性地學組織。本文將從服務產品、服務方式、價格機制及版權政策等多個方面對英國地調局的地質調查資料服務進行全方位的介紹。
1 服務產品豐富多樣,種類繁多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調查局,英國地調局的地質調查工作區域不僅涵蓋英國本土,還包括英聯邦各成員國以及其他國家,工作成果相當豐富,提供的地學產品種類繁多。根據產品的性質,主要劃分為:①地質圖。包括各種比例尺的地質圖,這些地學圖件大部分以列印形式提供,小部分為影印版,可以按需生產。部分地學圖件提供了索引地圖,用戶可根據索引地圖搜索和提取相關信息。②地質書籍和地質指南。包括地質研究報告、特殊區域地質指南、特殊地區圖冊等。③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和水文地質數據產品。主要包括各類地球化學圖冊、地球物理圖冊、地下水脆弱性圖冊、水文地質圖以及水文地質報告。④礦產方面的出版物。即大量與英國礦產資源相關的出版物,內容涉及礦產評估報告、礦產勘查報告、重要礦產評估報告、地方和區域資源評價報告、礦產品開采統計數據等。⑤教育和休閑產品。即一些科普讀物,主要受眾是那些業餘地質愛好者和學生。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英國地調局地學數據中心擁有大量的數字數據產品,這些產品主要分為數字地學圖件和數字數據。數字地學圖件:英國地調局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生成了大量標準的數字地學圖件,其中數字地學圖件有陸地地質圖、近海地質圖、地球化學圖、地球物理圖和1:25萬海洋測深圖,礦產資源圖和水文地質圖即將以數字形式提供利用。數字地學圖件分為光柵圖像和矢量數據,並具有多種格式和結構,如 ArcView和Mapinfo或其他格式,具體視主題而定,其價格根據圖層區域、不同專題和不同比例尺而變化。數字地學數據:英國地調局擁有大量數字地學數據,數據涵蓋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地質災害、水文地質、填圖、礦產資源等多個領域。這些數據均可通過英國地調局的地學數據索引系統GDI(Geoscience Data Index)進行查詢,但所有數據均須簽訂版權協議之後才能使用。英國地調局還擁有龐大的元數據查詢庫,通過該資料庫,用戶可以查詢以下類別的元數據:鑽孔、工程地質、坑探工程、常用地質術語、地球化學、地質年代學、地質圖、地質論文集、地質過程模擬、地質分區、地球物理、水文地質、陸地調查、岩相學、海洋地質、礦產、古生物、石油地質、岩石學、區域地質、遙感、采樣、沉積地質、地震地質、基岩地質、標本採集、地層學和構造地質等。
2 地質資料數據的網路服務先進、完善
英國的地質調查成果信息化程度較高,已經建立了數十個相關地學資料庫,並大力開發基於網路環境的數據服務平台。從世界范圍來看,英國地調局的地質調查資料數據在線服務開展得相對較早,並且在世界上率先採用了地質資料數據一站式服務模式,即用戶只需登錄英國地調局的網上商店,便可檢索並訂購英國地調局提供的各項數據服務,獲得自己所需的地質資料數據。這種服務模式使得用戶在指定地點同時完成以往需要在多個地點多次完成的任務,使用戶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資料數據的服務效率。
英國網上商店的功能全面,用戶可以瀏覽了解英國地調局所有的分類成果信息與相應價格,通過網上填寫訂單與直接填寫信用卡兩種方式進行購買。例如,用戶選定一個區域,希望了解該地區基礎地質情況,或者放射性岩石分布情況,在網上提交需求並付費,英國地調局的在線服務系統就會自動搜索網上的資料庫,按照標准報告格式,自動抽取相應文字資料、數據、圖件,形成一個電子報告,並發送給用戶。網上商店主頁設置的功能模塊主要有產品目錄、檢索、簡訊、購物筐、立即購買和聯系方式等。產品目錄模塊主要羅列了教育和休閑產品、地質圖、地質類書籍和指南、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及水文地質學、礦產類出版物、國外地學出版物和技術類出版物、圖件索引7個產品類別,點擊這些產品類別用戶可以獲得相關產品的簡要介紹和產品目錄。在檢索功能模塊中,用戶可以在檢索欄中輸入檢索信息直接進行檢索,也可以點擊「按類別檢索」、「按產品檢索」和「按圖形檢索」3個輔助功能鍵進行檢索。簡訊模塊主要用於發布最新的產品信息,幫助用戶了解英國地調局新近有哪些產品開始提供利用服務。相關鏈接欄目則用於網上商店的相關信息鏈接,如「目錄下載」、「如何使用網上商店」、「產品使用條件和條款」等。
3 服務方式靈活,產品價格明確
3.1 服務方式靈活
作為一個以市場經濟為主的發達國家,英國地調局的數據資料產品服務方式多樣,手段靈活。英國地調局在諾丁漢、愛丁堡、倫敦等地設置了多個產品直銷點,主要產品有地質圖、地球物理圖、地球化學及環境災害方面的圖件、地學科普讀物、岩石礦物標本以及二次加工的人文裝飾用品、數字產品光碟;還出售英國軍測局出版的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圖等。這些直銷點同時接受郵件訂購服務和數據產品加工服務。英國地調局的地學數據資料除該局的直銷點之外,也可由許多從事專門服務的機構網站,如房地產商(涉及開發地段的地質、環境、地下水等與地質有關的信息)進行分銷,英國地調局向分銷商返回一定比例的銷售收入(如對房地產商為20%左右)。
隨著網路的興起和繁榮,英國地調局在地學數據資料網路服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金,並緊跟電子商務潮的流行,與英國電子商務委員會合作設立了專門的網上商店,增加了電子商務專欄。用戶可以直接通過網路查看並了解英國地調局所有的分類成果信息與相應價格,並通過網路購買所需地學資料。
3.2 產品價格明確
英國地調局地學數據資料的網上價格(含稅、工本費、運費),主要由數據信息中心與客戶服務部聯合根據市場客戶需求制定(政府不幹預,但需要依法納稅),並根據時間與地區的不同,對產品價格進行不斷的調整。所有產品都明碼標價,用戶可以在網上免費下載產品目錄和相應的價格信息。英國地調局產品的國內郵費隨產品定價的多少而不同,少於4.99英鎊的免費,5~9.99英鎊、10~19.99英鎊、20~29.99英鎊、30~49.99英鎊、50~99.99英鎊以及高於100英鎊的產品郵費分別為:1.25英鎊、1.95英鎊、2.95英鎊、3.95英鎊、5.50英鎊和7.50英鎊。對於國外用戶來說,郵費可能更高。英國地調局的部分產品還需另交增值稅,這在產品目錄中有說明,但出口產品不交增值稅。
英國地調局的地學數據產品價格相當明確,但並非一成不變,會根據具體使用條件(如使用年限和許可人數)而進行相應的調整。下面就以數字地學圖件為例進行說明。
英國地調局數字地學圖件針對用戶收取的費用稱為許可費。許可費中包括數據製作費(Data Prep-aration Charge,DPC)、數據使用費(Data Usage Charge,DUC)和許可證管理費(Licence Administra-tion Charge,LAC)。第一年的許可費包括數據製作費、數據使用費和許可證管理費。繼續使用費用則包括數據使用費和許可證管理費。需要注意的是,許可費中包括的數據製作費是指標準的數據製作費。如果客戶對GIS數據的結構、設計和數量有特殊要求,則需另行交納數據製作費,此數據製作費不同於作為數字許可費組成部分的那部分數據製作費。
表1 英國地調局數字地學圖件不同使用年限許可費表
表2 英國地調局的多用戶許可協議費階梯許可費表
英國地調局現行的產品許可費制度鼓勵用戶一次性購買較長使用年限的產品,也就是說,所購買產品的使用年限越長,就越節約成本(表1)。例如,要一次性獲取為期5年的許可,所需支付的費用為:5×DUC+DPC+LAC。如果打算按年度續約,則5年期許可所需支付的費用公式如下:第一年至第五年的費用分別為DUC+DPC+LAC,DUC+LAC,DUC+LAC,DUC+LAC,DUC+LAC,這樣,產品的5年使用許可費=5×DUC+DPC+5×LAC。按年度續約要比一次性簽約多交4倍的許可證管理費。
另外,該許可費制度還鼓勵用戶購買多用戶數據許可協議,即許可用戶數越多,價格越優惠。表2是英國地調局的多用戶許可協議費階梯許可費表。
4 版權、版稅及保密問題
4.1 版權
英國地調局作品版權的依據是1988年《版權設計和專利法》和《數字數據供給條件(2003~2004年)》的規定。英國地調局作品的版權屬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ERC),英國地調局知識產權管理處被授權代表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頒發這種許可證。為了不使版權受到侵犯,凡與作品版權有關事宜須經版權所有者的許可。在一般情況下,須持有特定的版權許可證,而且須交納適當的年費才可復制英國調查局的作品。持年(許可)證的受證人有權按規定摘錄英國地調局的圖件和其他文件轉給第三者,但這種許可證的受證人無權將英國地調局的作品當成受證人自己的作品,也無權以這種假象發表作品。
英國地調局的版權許可證不包括任何數字作品的復制和使用權,為此須得到專門許可。它也不包括英國地調局作品的其他推廣使用權,任何推廣使用都須得到單獨同意。使用英國地調局的攝影作品也要得到單獨許可。英國地調局頒發的數字作品一律須憑單獨的英國地調局頒發的數字作品許可證才能引用。每個許可證只能根據為受證人指定的幾項用途(或只根據許可證為受證人所在的單位、承包人或轉包人指定的幾項用途)使用數據集。對於已按預定的用途只使用了部分數字數據,後來未使用其餘部分的數字數據的許可證,不退許可證費。
4.2 版稅
如果所使用的數據經過處理或得到增值,從而提供了供咨詢合同用的產品或可公開出售的商品(不論以模擬形式還是數字形式),要向BGS交納版稅。版稅根據產品(商品)性質和發行的拷貝數量交納。如果將BGS的作品合到商業計算機信息系統,也要交納版稅。版稅數額和交納頻率要根據約定的條款和合同條例確定。BGS知識產權管理處應提前規定版稅的性質和版稅的數額,保證預期的產品(服務)不影響BGS自己使用作品。BGS保留免費徵收公開銷售的增值產品的拷貝交給地質資料館的權利。
4.3 保密制度
以英國地調局的圖件為例,其版權所有者既包括英國地調局,也包括軍械部。英國地調局的大多數地質圖使用軍械部的地形數據,後者屬「頂級版權」(Crown Copyright),英國地調局承認其地質圖和其他出版物的「頂級版權」(及其他版權所有人)。軍械部的作品只能經軍械部頒發給許多用戶的許可證才可復制。因沒有軍械部許可證而無法復制其地形數據的用戶,必須與軍械部進行交涉。僅憑軍械部許可證無權復制英國地調局的圖件;同樣,僅憑英國地調局許可證也無權復制受「頂級版權」保護的作品。
Ⅳ 英國申請石油地質master
我的學石油的中國同學都找到了工作,很多是在外企。還有一些在勘探院或者研究院。我們學校雖然排名不高,但是石油專業很很出名的。而且找工作這種事要看自己,不是同一個專業的人就會找到同等水平的工作。
Ⅳ 英國大學里地質專業排名靠前的學校有哪些
地質專業比較好的大學有,這些是前30的地質大學的排名
1劍橋
2倫敦帝國專理工
3牛津屬
4杜倫大學
5聖安德魯斯大學
6伯貝克學院
7愛丁堡大學
8利物浦大學
9阿伯丁大學
10南安普頓大學
11布里斯托
12皇家霍洛威大學
13艾克賽特大學
14格拉斯哥大學
15利茲大學
16倫敦大學學院
17萊斯特大學
18曼徹斯特大學
19東英格利亞大學
20伯明翰大學
21卡迪夫大學
22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
23基爾大學
24普利茅斯大學
25朴茨茅斯大學
26金斯頓大學
27布萊頓大學
28德比大學
29南威爾士大學
Ⅵ 李四光留學英國為什麼選擇地質學
李四光最早選擇的不是地質學專業,他早年追隨革命,加入了中國同盟會,那時候他相信實業救國,最初他去英國選擇的是個船舶輪機一類的專業,希望學習航海,壯大國內實業,但是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航海也好,輪船也好,沒有能源是不行的,就轉到了礦業,後來他又發現礦業只是工程技術,需要地質學理論指導,沒有理論,礦業不能發展,所以就轉到了地質學
Ⅶ 英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研究
顏世強 茹湘蘭 劉 佳 許百泉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
摘 要 本文對英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情況進行了跟蹤研究,認為英國地質資料管理體制屬於典型的「分散保管、集中服務」體制;在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地質資料管理標准化、信息化,及服務產品開發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具有借鑒意義。結合我國實際,提出建議如下:加強境外地質資料回歸與管理,加快推進地質資料數據中心軟硬體建設,圍繞「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開展地質資料數據產品專題開發等。
關鍵詞 英國 地質資料 匯交管理 服務
英國的地質資料管理體制屬於典型的「分散保管、集中服務」體制。在地質資料的匯交與保管方面,英國制定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礦產資源規劃管理制度。地質資料的匯交是地質礦產勘探與開發者的法定義務。地質資料須由匯交人限期匯交給上級主管政府部門或項目資助部門,並由上級部門遞交至地質資料所屬的檔案保管機構負責保管;然後上級部門根據資料的匯交程度,編制年度報告遞交相應部門的國務大臣,並最終由國務大臣送交議會。在地質資料的服務方面,英國地質資料信息主要由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和英國海洋地理數據中心在不損害匯交義務人利益的前提下,向社會提供地質資料與信息的公開服務。另外,有少量專業性的地質資料由英國國家檔案館、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的對外服務。
1 英國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情況
地質資料(Geoscience Data)的匯交管理是英國地礦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在英國礦業法(Minerals Act,1971)中,明確規定了匯交地質資料是礦業權人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匯交內容不僅包括項目最終報告,而且還包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年度報告。匯交目的,既是政府監督與管理礦業權的需要,又是政府為支持國家決策、促進企業投資而進行的礦產資源信息分析工作的需要。
英國地質資料管理的顯著特點是「分散保管」,不同管理部門負責自己管轄領域取得地質資料的收集、保管。根據地質礦產的種類,英國地質資料行政管理部門主要分為:商務改革與技術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Innovation and Skills,以前的貿工部)、能源與氣候變化部(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皇家資產管理委員會(The Crown Estate Commissioners)、煤炭管理局(The Coal Authority)、社區和地方政府部(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等,分別負責能源礦產地質資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除外)、煤炭地質資料、石油和天然氣地質資料、貴金屬礦產和主要海上非能源地質資料、陸上非能源礦產地質資料、地質調查資料等地質資料的匯交與管理。資料接收與保管機構,主要是各行政機構下轄的地質資料檔案館及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下轄的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如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National Geoscience Data Centre)、英國海洋地理數據中心(British Oceanographic Data Centre)等]。
2 英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情況
2.1 服務機構
英國的地質資料服務實行「集中服務」。地礦行政管理部門針對匯交的地質資料進行整理和加工,向商業團體、政府和公眾提供地質資料的信息服務(Geoscience Information Service)。
2.1.1 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
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National Geoscience Data Centre,NGDC)是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ERC)所屬的 7 大數據中心之一,由英國地調局所屬的紙質庫房、實物庫房和服務部門組成,以「地學服務地球發展」為核心價值,負責英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資料的接收、保管、數據處理和對外服務工作。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地質資料管理法律與服務政策體系,其創新與服務的理念值得學習。
2.1.2 英國海洋地理數據中心
英國海洋地理數據中心是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指定的海洋科學數據中心,隸屬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NOC),負責管理有價值的海洋數據,是政府間海洋委員會國際海洋數據中心網路的組成部分。該中心建立了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如進出岩心庫均要進行詳細記錄,恆溫、恆濕,設備穩定運行;擁有專業無損檢測設施,開展岩心研究;建立並維護岩心資料庫,加入國際海洋數據共享計劃,統一將全部館藏岩心目錄通過 EU-SEASED 的歐洲在線岩心目錄發布,開展社會化服務。
2.1.3 英國國家檔案館
英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United Kingdom)於 2003 年由英國公共檔案館和皇家歷史手稿委員會組建,是英國國家級綜合性檔案館,收藏著英國近 1000 年的歷史檔案資料,包括公共文件和私人檔案,館藏檔案排架長度超過 14 萬余米,庫房容量為 11 萬立方米。英國檔案館在對外服務方面執行非常嚴格的審核程序。首先,要通過到館注冊獲取借閱證,同時應提供有注冊人姓名和住址信息等有效證件;其次是完成網上注冊,閱讀資料借閱須知等相關規章條例後進行答題,完成整個注冊大約需要半小時;檔案館內不允許拍照,但對外提供資料列印和復印服務。如果提供的姓名和住址是非英籍,即注冊人是外國人的情況下,檔案館可能會以館內翻譯較少等理由被拒絕服務。
2.2 服務依據
英國具有保密的傳統,在政府信息開放方面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但在知識經濟的大潮中,英國也採取了積極穩妥的政策推進信息公開。英國地質資料信息公開遵循 2000 年頒布的英國《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2000,FOI)和 2004 年頒布的《環境信息條例》(Environm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s 2004,EIR)。以上兩項法案均於 2005 年 1 月 1 日正式應用於地質資料信息的發布與社會共享服務。根據法案規定,任何人,不管是否擁有英國國籍,也不管是否居住在英國,都有權利了解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機構、警察、國家醫療保健系統和教育機構在內的約 10 萬個英國公共機構的信息。被咨詢機構必須在 20 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但是,如果公眾咨詢的問題涉及個人、國家安全,又或透露的信息違反有關法律或不符合公共利益或對他人構成危險,又或公眾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這些信息,則有關部門可以根據 1998 年的《數據保護法》(Data Protection Act 1998,DPA)予以拒絕答復,並於 40個工作日給予回復和解釋。皇室、國家安全和情報部門、法院和特種法庭均不受這一法律轄制。
在版權方面,英國地調局作品版權的管理依據是 1988 年《版權設計和專利法》和《數字數據供給條件(2003 ~ 2004 年)》的規定。英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資料產品的著作權屬於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地調局知識產權管理處代表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頒發產品使用許可證。為了不使版權受到侵犯,凡與作品版權有關的事宜均須經版權所有者的許可。在一般情況下,用戶必須持有特定的版權許可證,而且交納適當的年費才可復制英國調查局的相關作品。持年(許可)證的受證人有權按規定摘錄英國地調局的圖件和其他文件並轉給第三者,但無權將英國地調局的作品當成受證人自己的作品,也無權以這種假象發表作品。
2.3 服務對象
2.3.1 商業和個人用戶
此為一般許可,對於地調局的地圖、出版物和其他文件,地調局的版權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既定,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復制、傳送。
2.3.2 教育用戶
包括大學、學院、學校等教育機構必須先從地調局獲得教育類版權許可。所有的拷貝:模擬的、紙質的、掃描件、數字形式必須只用於教學,例如教學輔助、講座或考試。按數字數據提供分類,對於 2003 ~2004 年數字數據,不允許應用於任何營利行為,不允許發布在網上。
2.4 服務內容
英國地調局服務的主要內容為:地質圖,地質書籍和指南,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和水文地質數據產品,礦產出版物,教育和休閑產品,國際產品,數字數據產品等。另有大量的產品和數據可以免費下載,主要有文獻報告、水資源數據、地學軟體、簡報以及報紙雜志、合作報告和其他綜合報告等。
2.5 銷售及價格機制
英國地調局信息產品的網上價格(含稅、工本費、運費),主要由數據信息中心與客戶服務部聯合根據市場客戶需求制定(政府不幹預,但需要依法納稅),並根據服務時間與地區的不同,對產品價格進行不同的調整。
2.6 服務方式
2.6.1 傳統服務
主要指離線服務,包括服務提供者與顧客面對面服務、信函、電話、電子郵件、傳真等不同方式。
2.6.2 網路化服務
在地質調查數據在線服務方面,英國地質調查局最具特色。用戶可以根據需求,享受購買及咨詢服務。
3 可借鑒經驗與建議
3.1 可借鑒的經驗
3.1.1 地質資料開發利用成為工作重點
英國各地質資料服務機構高度重視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作,根據用戶需求主動開發服務產品,服務於公眾生活。如英國地調局針對房地產需求,研發房產環境評價與地基穩定性分析等產品為大眾提供服務;主動開發洪災管理系統,為洪水管理服務。
3.1.2 努力推進地質資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
英國各地質資料保管與服務機構制定了地質資料著錄、產品研發和服務的相關標准與流程,推進了地質資料管理的現代化。如 AGS 格式是其通用的文本文件格式,是包含岩土工程現場調查所有方面信息的表格資料,其目的就是方便不同單位之間交流岩土工程及地質環境資料。
3.1.3 努力推進地質資料信息化服務
英國地質資料服務機構積極適應信息技術發展要求,利用新技術提供服務。如英國所有接收的資料都利用 ORACLE 資料庫表格進行登記,記錄存放位置並編入索引。為便於資料的利用,英國地質調查局會掃描紙質資料,並把得到的圖件編入信息檢索系統,英國地質調查局內部的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利用檢索信息以及資料本身協助全國地質填圖項目中的地質解釋;但是,外界通過英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搜索服務及網站搜索,只能得到目錄信息及可用資料存放位置的信息。
3.1.4 重視資料生產者權益,採用激勵機制,促進資料收集
英國嚴格界定公開文檔系統與保密文檔系統,政府應按照《信息自由法》要求,主動向社會提供公開服務,但必須以不損害匯交義務人的利益為前提。對於匯交義務人的專有信息,一般應礦業權人的要求在礦業有效期內予以保密,有些是國家在礦業權終止後,還可適當延長保密時間。如英國王室礦產機構對金礦資料的管理,通常在許可終止後,如果企業認為有必要,還可以延長保密 4 年。英國地學數據中心規定:凡是向英國地質調查局提供過有價值的資料,促進英國地質調查局研究活動及資料發展的外部機構,英國地質調查局將免除其日後的資料檢索費用作為其提供信息的回報;但是這種「免費」不適用於一些特殊的服務內容,包括特殊地質報告的編寫以及增值性的資料解釋分析工作。在版權方面,英國地質調查局聲明所有資料的版權不變,仍歸屬資料提供方或授權方,復印及掃描資料的版權歸英國地質調查局與資料提供方共同所有。涉及商業機密時,外部第三方機構需要獲得資料提供方的明確許可才能獲得資料的掃描圖像。
3.1.5 數據中心建設實現了實體與虛擬的結合
英國各數據中心均有實體建築、數據及人員,甚至服務可以分散於多地,但數據管理與服務的標準是統一的,而且統一門戶對外發布數據信息。如英國地學數據中心,建立了統一的檢索和服務資料庫,及時更新數據,通過 http://www.bgs.ac.uk 門戶統一對外服務,開發網上地理信息系統 GIS 工具,為用戶提供方便檢索服務,但內部有數百個分布於不同地點的伺服器開展數據存儲與加工。
3.2 建議
3.2.1 加強境外地質資料管理與回歸
一是開展國家投資形成的境外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
二是境外保管的與中國有關而中國館藏機構沒有的地質資料的徵集、收集,維護國家主權;
三是加強國際交流,開展地質資料交換與管理服務交流活動。
3.2.2 開展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
要推進地質資料數字化、管理信息化、保管現代化、服務網路化,形成覆蓋全國的地質資料管理集群體系,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
3.2.3 開展地質數據產品專題開發工作
當前,要啟動「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專題服務。聯合 31 省(區、市)地質資料館,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核工業、有色、冶金和黃金等行業地質資料館,針對「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安排,開發目錄、地質礦產綜合研究、基礎地質礦產數據包等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品,開展專題服務。
Ⅷ 誰知道英國倫敦的地質氣候條件啊 急求~`
英國全境由靠近歐洲大陸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顛群島的大部分島所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和英吉利海峽同歐洲大陸相望,是一個島國。海岸線總長 1.1 萬公里。東面的大不列顛島是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也是英國最主要的國土。它由北部的蘇格蘭,南部及中部的英格蘭和西南部的威爾士三個地區組成。
一年的氣候基本屬於溫和的氣候,但英國的氣候很難用一句話體現,基本是有雲天氣,而且也常刮風 . 4 - 9 月的春夏白天氣溫平均為 16 ℃左右,有時晚上溫度達到 5 - 0 ℃,也有時下霜,夏天的白天也會突然下雷陣雨,天氣變得陰涼,所以需要長袖羊毛衫,冬天,特別是 12 - 2 月較短的白天,由於雨霧風等原因,比白天平均溫度 4 ℃冷的多,晚上溫度達到零下的時候也比較多。
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各月降水較均勻。
包括不列顛群島,荷、比、盧、法等國和中歐的西部,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和伊比利亞半島比斯開灣沿岸地區。這里全年的氣壓形勢都是南高北低,吹偏西風,受大西洋氣團影響很深。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是本區氣候的特徵。
本區1月均溫都在0℃以上。河流一般不結冰。降雪不多,西部一般無積雪,東部積雪期很少超過一星期。但是當蒙古高壓勢力很強,東方的極地大陸氣團侵入時,則往往釀成災害性的嚴寒天氣。夏季氣溫一般都不高,不列顛群島7月均溫為12—17℃,大陸部分為15—22℃,北部氣溫較低,南部較高。
西歐氣旋活動頻繁,降水較多,不列顛群島西部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蘇格蘭西部沿海可達2000mm或更多。其他地區多在600—1000mm。降水量季節分配較均勻,西部秋、冬兩季稍多,東部夏季稍多。例如,都柏林秋冬兩季各佔26%,春夏兩季各佔24%;科隆則夏季佔31%,秋季佔25%,冬季佔23%,春季佔21%。
Ⅸ 英國地調局的設置及職能
一、機構設置
英國地調局 (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BGS) 成立於 1835 年,是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 ( 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簡稱 NERC) 的組成機構,其前身是英國地質科學研究所 ( IGS) 。英國地調局是一個地質科研單位,不具有行政管理職能,也不具備法人地位,其一切商務活動必須以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是英國地調局的直接領導機構。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是 1965 年根據 《皇家憲章》成立的,隸屬於貿易工業部下設的英國政府科學與技術辦公室。
英國地調局兼並了前海外地調局。前海外地調局是 1947 年由殖民地的地質勘測董事會及英皇學院的礦物資源系合並而成。英國地調局目前仍然承擔諸多海外研究、勘測和監控,其中包括發展中國家的項目,很多這種項目已經在公開投標中獲勝。
從 1991 年開始,經過四次機構調整和重組,英國地調局形成了包括地質與資源、環境與災害、信息、地學技能和設施、商業開發與戰略規劃以及行政管理與業務運行支持等六大部門。各部門的主要職能及機構設置見表 4-1。
英國地調局現有職工 800 多人,科研專業人員 500 多人,其中 40%擁有博士學位,人員精幹,基礎雄厚。其總部位於諾丁漢附近,同時在愛丁堡設有一個大區域性的辦公室,沃林福德、埃克塞特、倫敦和加的夫也有辦公室。英國地調局的上級機構———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在斯溫頓設有辦公室。
表 4-1 英國地調局機構設置
二、職 能
英國地調局是世界上第一個地質調查機構,其成立之初的基本宗旨是通過系統的地質勘查和地質填圖,查明英國礦產資源的分布,支持產業革命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20 世紀 70 年代後,國際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要求全球經濟與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的呼聲日益高漲。與此同時,大量先進技術的使用和信息和通訊技術的全球化,對於新發現的解釋和傳播起了決定性作用。鑒於這種迅速變化的背景,英國地調局形成了一套新的應對 21 世紀機遇和挑戰的戰略性思路,在服務范圍和服務方式上作了較大的調整,將英國地調局定位為一個知識型科學服務的提供者和一個著眼於用戶的戰略性地學組織。
作為一個公共部門,英國地調局有責任為英國政府提供地球科學的全方位信息,並且公平地給工業、學術界和公眾提供地質建議,它是英國在環境問題方面的基礎、戰略、應用研究和環境科學監測方面最主要部門。同其他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角色和作用一樣,英國地調局從事英國經濟需求變化所需要的地球科學知識和信息 ( 通過調查、監控研究) 的解釋、管理和分發。地調局成立初期負責施行英國地質調查,用以支援國家礦產資源和運輸業的發展,現經過 170 多年的發展成為為國家和政府提供自然資源 ( 煤炭、石油、礦產、地下水、建築材料) ,陸地表面條件和自然災害相關數據和信息支撐; 科學地理解地下和地表、環境、資源和災害,通過財富增長和經濟競爭,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長效解決機制,來繼續服務於國家利益。英國地調部和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協商認為英國地調局應具有以下責任:
( 1) 通過系統調查、長期監測、高效數據管理和高質量實用研究來提高英國大陸及其大陸架構的地質科學知識。
( 2) 及時提供全面、客觀、公正的地質科學信息、建議和服務,確保英國及海外國家的使用者在管理環境、利用資源時能夠作出安全、持續、有效的選擇,從而有利於國家經濟的競爭、公共政策的有效和高質量的生活。
( 3) 面向社會公布信息,促進公眾了解科學,論證地質科學對資源和環境問題的重要性。
三、發展戰略
進入 21 世紀,英國正步入一個由知識創新、應用及傳播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時代,這將從根本上改變英國地調局的運作方式。為保證其成功的勢頭,英國地調局對其未來發展方向作了研究,並出台了 《英國地調局戰略科學計劃 ( 2005 ~2010) 》。該規劃確立了英國地調局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其主要宗旨仍然是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即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廢棄物處理、環境污染、減輕自然災害、保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主要發展戰略如下:
( 1) 強調英國地調局的公益性和商業性地質調查工作同等重要;
( 2) 通過實施綜合性的全國戰略地學計劃,與使命一致的戰略委員會、合作夥伴共同鞏固科學研究的基礎;
( 3) 通過與各個用戶進行持續性對話,明確英國地調局的發展計劃;
( 4) 通過多學科組織和專業項目管理,充分挖掘員工的最大潛能;
( 5) 提供地學知識和解決方案,幫助政府部門、工業和個人作出有關環境方面的正確決策;
( 6) 建立英國本土的三維數字地學空間模型,開發英國地調局的數據與知識的最大協同效應;
( 7) 通過加強英國地調局成果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交流,提高公眾對於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地學影響的認知度。
Ⅹ 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定位及其未來發展方向
唐金榮施俊法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英國地質調查局成立於183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地質調查機構,它是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進程產生的,19世紀其主要作用是進行系統的地質填圖以尋找礦產資源,並支持當時的工業及農業的發展。20世紀上半葉,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地刺激了對原材料的需求,地質調查工作也發生了相應變化,主要任務是提供更為詳細的地質圖件和負責國家資源信息管理。過去30年,社會情況已發生重大改變,人們更加重視環境、自然資源管理及自然災害問題,大量新技術的應用也使得地質調查的方式、方法和研究內容等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英國地質調查局對其使命進行了調整,並發布了新的戰略計劃,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和業務定位。
一、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定位和目標
英國地質調查局是英國國家研究機構,隸屬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其主要業務工作包括3大塊:核心戰略科學計劃、合作夥伴計劃和委託計劃。其中,核心戰略科學計劃是英國地質調查局的主業,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出資,即國家政府科學預算,這決定了英國地質調查局將實施基礎性、公益性的地質調查任務,實現戰略環境知識和數據的獲取、分析和傳輸。
英國地質調查局致力於科學地了解國家的環境條件、自然資源和災害,從而為提高英國的經濟競爭力、提高服務和政策效率、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提供支持。此外,還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遠見的解決方案。主要通過對地學數據、知識和信息的採集、解釋、管理和傳播來達到上述目標。主要的任務有:通過系統的調查、長期的監測、有效的數據管理和高質量的應用研究,增進對英國大陸及其大陸架的科學了解;為英國及海外的客戶和用戶提供綜合的、客觀的、公正的和最新的地學信息、建議和服務,使其能夠在管理環境和利用資源中做出安全、有效和可持續的選擇;向社會傳播信息,增強公眾對科學的了解,解釋並說明地球科學對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的重要性。
二、英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結構的調整
20世紀末期,世界各國的地學機構為適應新的形勢變化,紛紛進行機構調整,並制訂其各自的發展戰略計劃。英國地質調查局也進行了多次調整,其組織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1993年,P.J.庫克博士擔任局長後,對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結構作了調整,設立了4個業務調查處和4個協調工作處,由各處處長和局長一起組成局務委員會,統一領導全所工作。1998年,D.A.法爾維博士成為新局長後,加快了改革步伐,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2000年,將以前的4個業務調查處(專題圖與陸上調查處,石油地質、地球物理與海區調查處,礦產與地球化學調查處,地下水與岩土工程處)調整為了3個業務部,即環境與災害部、土地與資源部、信息服務與管理部。
圖1英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結構
資料來源:根據BGS網站2005年6月的資料整理。
2005年,英國地質調查局為了更好地實施其制定的2005~2010年的戰略科學計劃,採用了「矩陣管理方法」,並對其組織結構再次進行調整(見圖1)。調整後的英國地質調查局分為6個部,分別是:業務開發與戰略部,地質與資源部,環境與災害部,信息部,地球科學技術與設備部,管理與運行支持部。其中,地質與資源部、環境與災害部和信息部屬於業務部,負責可操作性科學項目(包括橫向相關項目)的管理;業務部所需資源(員工、設備和基礎設施)的配置由地球科學技術與設備部統一管理;業務開發與戰略部和管理與運行支持部是其他部門所必需的交叉性的支持部門。各部部長與局長一起組成局委會統一領導全局工作。與2000年調整的組織結構相比,新組織結構最明顯的變化是將土地與資源部變成地質與資源部,新增加的「可持續土地處」歸屬於環境與災害部,這表明英國地質調查局又重新開始重視地質與資源的調查工作,突出了為環境與災害的管理決策提供支撐的能力。各業務部下屬處室的設置均出現了較大的變化,處室的設置基本上是按照新戰略計劃的科學主題和優先項目的需求設置的。這樣有利於戰略計劃的實施,能確保戰略計劃目標、任務的勝利完成。新的組織結構明顯地增強了地球科學技術與設備部的力量,突出了科學技術的作用。
三、地質調查經費的投入情況
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經費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國家科學預算,由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ERC)直接撥款,確保英國地質調查局核心戰略計劃的實施;二是其他來源,包括通過競爭得到的受委託項目(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和行政機構,地方、區域政府及其下屬機構,國際開發機構和私人公司)、資料轉讓費和產品銷售費以及服務費等。
圖2是英國地質調查局1989年以來的經費投入情況。從圖2可以看出,從1989~1990年度到1999~2000年度之間,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總經費比較平穩,基本在3000萬~3500萬英鎊之間變化。但從1999~2000年度之後,其總經費投入有一個較為明顯增長趨勢,到2003~2004年度,其總經費達到歷年來最高值,為3855萬英鎊。這種增長反映出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工作需求的不斷增加。同時,政府科學預算撥款在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總經費中所佔比例也在不斷上升,從1989~1990年度的28.4%,增長到2003~2004年度的52.32%,說明英國政府正在不斷加大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的投入。另據2003年歐洲地質調查局論壇的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英國政府投入的經費約占總經費的68%(政府科學預算加上政府其他部門的委託經費),佔英國當年GDP的30×10-
圖2英國地質調查局1989年以來的經費情況
四、英國地質調查局未來5年的戰略重點及戰略變化
英國地質調查局在2000年制訂了《可持續發展的根基》的戰略計劃,經過5年的具體實施之後,再一次作了未來籌劃,於2005年6月發布了新的戰略計劃——《英國地質調查局戰略科學計劃(2005~2010年)》,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和優先研究的領域。
1.未來的戰略重點
2005~2010年的新戰略計劃包括8大科學主題和5個「交叉問題」。
8大科學主題是:①英國大陸的3D地學框架。該主題是新的戰略計劃的核心,也是英國地質調查局主要任務的核心,將為該計劃的其他部分首先確定「人類活動帶」提供背景資料(base-line)。3D地學框架涉及4大部分:地質框架(DiGMapGB和Lithoframe)、地層性質(PropBase)、地球物理背景值(HiRES)、地球化學基準值(G—BASE)。該主題相當於人們通常所指的「三維地質填圖」;②地質—環境信息,將為實現新的計劃、滿足客戶的需求打下基礎。該項科學主題包括4個主要部分:生產全國數字數據集、信息管理、信息傳播、研究和開發有能力的信息技術。特別強調信息資產的長期戰略價值和優先開展滿足國家和用戶需求的資料庫。相當於我國的地質信息化建設;③海岸、大陸架和大陸邊緣的3D表徵。目的是為了支持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近海及海岸帶的環境,重點對從海岸帶到水深10米左右的地區和大陸架邊緣的大部分地區進行3D地質填圖和模擬。著重開展以下4項工作:河口及與其相關的沖積層的調查和模擬;從海灘或懸崖後到浪基面的開闊海岸的調查和模擬;從浪基面到陸架外緣的大陸架的調查和模擬;從陸架外緣到深海坡腳的大陸邊緣的調查和模擬。相當於我國的海洋地質調查;④可持續的水管理。重視水資源的可持續性是公眾的主要需求,英國地質調查局也把支持地下水管理的調查以及相關的研究工作放在了最優先的地位。該主題的工作重點是探測補水、抽水、氣候變化和極端環境條件對地下水的影響,並設計出使環境、商業和社會損失降到最低的方案。本科學主題包括6項主要活動:國家地下水的調查、評價和監測;防止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氣候變化和極端事件;地下水和健康;匯水盆地研究;地下水模擬;⑤可持續的土地管理。其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全國性的表土模型,並與其他單位合作開發英國全國性的系統的表土模型,從而研究預測氣候變化和土地管理預案對表土功能和土壤可持續性的影響。該主題是英國地質調查局新戰略計劃中新增的科學主題,特別提出英國地質調查局要在提高對表土性質和過程及其與固體岩石界面的認識方面的帶頭作用;⑥可持續的、安全的能源和礦產資源供應。目的是為了使人類過去的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用礦產開發的各個環節,即勘查—開采—閉坑等「全過程」的方法來規劃未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礦產資源和能源的調查研究過去一直是英國地質調查局的主要業務,現在英國地質調查局將利用它在能源和礦產方面所具有的優勢,去解決與自然資源相關的熱點問題。例如,解決CO2的地質「扣押」問題、建立戰略性3D地質框架、開發儲油構造成像技術、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地質要求和影響、進行深部煤炭資源的開發評價、研究向「氫經濟」轉移的地質要求、研究礦床及其與深部和淺部作用的關系、經濟礦產品的監測和模擬等問題;⑦岩石圈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災害及其影響。目的是減少地面物理、化學和生物的災害帶來的危險,即給英國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後果,相當於我國地質災害的調查與評價。在物理災害方面,主要是建立國家滑坡及其分布的地質災害資料庫,並按地區系統普及這些資料庫,重點地區包括石灰岩地區、滑坡地區和海岸帶地區;在化學和生物災害方面,將以信息為基礎來評價潛在的有毒的和重要的微量元素、放射性核素和病原體在全國的分布,預測它們過度曝露的危險地區或微量元素缺乏地區。同時,還將繼續開發和應用航空遙感技術,以便進行長期的大面積的調查;⑧地質構造和整個地球過程的監測。英國地質調查局特別注重地震和地磁暴對人類和基礎設施的影響,他們將依託其所管理的地震監測網和地磁觀測台,對英國的地球結構、性質和過程進行調查,研究英國震源機制和查明它們與深部地質的關系,提高地災害的評價技術。同時,應用現代計算通訊技術解釋新的科學問題和應用新的分析方法,為公眾提供發生地震和地磁暴的即時信息。該主題相當於我國地震局承擔的工作。
這8大主題在許多方面相互補充又相互聯系,目的是為解決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和政府提出的優先需要解決的5大「交叉問題」作出貢獻。這5大「交叉問題」是:①農村經濟和土地使用問題;②氣候變化問題;③地球生命的維護系統問題;④能源和自然資源的安全問題;⑤國際開發問題。例如,在3D地學框架內,近200萬年來的沉積物的高分辨記錄將有助於他們了解過去氣候變化的動力和英國冰蓋的演化。礦產組從事的土地質量和環境風險評價,對幫助制定城鄉發展規劃和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新戰略計劃的變化
2005年出台的新戰略計劃與2000年出台的戰略計劃相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地球系統科學觀、信息觀、可持續發展觀貫穿於整個戰略計劃的始終。這些觀點代表了當代地質科學與地質調查的發展趨勢,也是傳統地質工作向現代地質工作轉變的體現,說明英國地質調查局正在努力實現向現代地質工作的轉變。英國地質調查局在新戰略計劃中提出的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問題也都是當前國際地學研究中的難點、熱點問題。
為了更好地了解英國地質調查局近年來的戰略轉變及其發展方向,我們將英國地質調查局先後於2000年和2005年出台的戰略計劃所研究內容進行了對比(見表1),從中可以看出新戰略計劃中的最重要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地質調查將由進行2D調查逐步變為提供3D地質信息,更多地重視對近地表的人類活動帶的研究。
(2)把「可持續水管理」主題放在優先地位。採用地球系統科學的方法研究補水、抽水、氣候變化和極端環境事件對地下水的影響,並致力於設計使環境、商業和社會損失降到最小的策略。
(3)新增加了「可持續的土地管理」主題。該主題是為了滿足英國最近出台的政策精神和歐洲的相關法規規定的需求而設立的,將通過收集、解釋和開發整個表土層的知識,建立第一個全國性的數字表土模型,為政府科學合理地制定規章制度提供表土信息。
(4)增加了對礦產資源和能量的勘探、開發的支持力度。2000年的戰略計劃側重於礦產資源對環境的影響,2005年的戰略計劃將礦產資源的重要性與能源資源提到了同一高度,加大了對地球深部成礦規律研究以及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的勘探、開發研究。此外,由於英國國內資源短缺,英國地質調查局在海外開展的大量國際開發活動,為英國的礦產資源和能源的供應提供保障。海外成礦規律的研究、資源評價和礦產開發及廢礦處理一直是英國地質調查局可持續能源和礦產活動的一部分。
(5)通過聯合研究,包括與博士、博士後的研究班合作,提高英國地質調查局與大學以及其研究夥伴的合作關系。
(6)為從野外數據採集到最後結果輸出設計了最好的數字工作流程。
(7)增加了對電子和網路傳輸系統的應用。
(8)提出了5個「交叉問題」,涉及的是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規定的具體優先科學項目,對完成政府的目標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並首次提出為農村經濟、土地使用和土地質量管理戰略、環境風險評價及地方的、區域的、全國的發展計劃提供技術支持。
表12005年與2000年的戰略計劃對比表
續表
註:2000年出台的戰略計劃包括4大科學主題,為了便於對比,我們將其按研究內容進行了拆分,「()」是其所屬的科學主題;有些研究內容屬於交叉性的,只是將其進行大致的分類。
作者簡介
[1]唐金榮,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實習研究員。
[2]施俊法,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情報室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