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緯地怎麼輸入地質概況

緯地怎麼輸入地質概況

發布時間: 2021-02-26 22:47:54

❶ 緯地手動輸入的高程怎麼建立地面線

點擊「數模」----「數模應用」---「縱斷面插值」即可獲取縱斷面信息文件「##.zdm」

❷ 使用緯地道路軟體(緯地5.88),如何填寫路基土石方數量計算表格

點擊數據,在下拉菜單中點擊「控制參數輸入」,出現上圖對話框,在土石分類回中輸入各答土石比例,我這個是6.6版的,第4、5、6類為石方的三類比例,前3類為土方的三類比例,輸入值如圖,總和為100。

5.8版的對話框內容可能不一樣,但原理是一樣的。你在設計中輸出的表格是軟體默認三類土比列為20:60:20。

對於土石分類須有相關地質資料為依據進行填寫。因各段落填挖高度不一,故相同地質的路段土石比例也是不一樣的。

❸ 基本地質概況

埕東凸起是埕子口凸起向東南的自然延伸,是在前第三系基岩殘山背景上發育起來的新近系潛山披覆構造。其西南以埕南斷層與渤南窪陷相接,東南以埕東斷層與孤北窪陷相接,向北逐漸向埕北凹陷傾沒。該構造由上、下二套構造層組成: 下構造層由前震旦系花崗片麻岩和陡傾的寒武-奧陶系灰岩組成,前震旦系花崗片麻岩位於凸起的主體部位,寒武-奧陶系圍繞前震旦系花崗片麻岩呈環帶分布; 上構造層由古近-新近系組成,古近系從四周向凸起逐層超覆,至新近系館陶組上段披覆於潛山之上。

前第三系潛山頂面在主體部位為一穹隆狀構造,高點在埕 4 井附近。向北逐漸過渡為寬緩的斜坡帶,其上形成飛雁灘和埕 112 兩個大型的鼻狀構造。進入新近系沉積時期,館陶組地層逐層超覆,至館上段沉積時期,覆蓋了整個凸起。在繼承前第三系基底構造的基礎上,在潛山主體部位形成了館陶組上段披覆背斜構造,在潛山周邊山樑上形成了超覆鼻狀構造。凸起及北部斜坡帶斷層走向以北西向為主,斷層總體不發育,且規模較小。

埕東地區四周為生油窪陷所圍繞,具有極為有利的油源條件。埕東地區已在館陶組地層中發現了埕東油田、飛雁灘油田和老河口油田 (圖 4-1)。

圖 4-1 埕東凸起館陶組底面構造及館陶組含油范圍

❹ 緯地軟體怎樣標注樁號,還有橫斷面數據輸入的數據怎麼得到

1\緯地在做平面設計的過程中就能進行樁號標注,並可在設置版中對樁號的設置進行調整、權如:十米樁、二十米樁、50米、百米樁等
2、橫斷面數據需要對相應樁號的橫向地面線進行測量得出的。緯地的橫斷面數據格式是:距離(相對中樁) 高差

❺ 地質及開發概況

孤島油田中一區主力開發層系為館3~4層系。沉積相研究表明,館3~4層系為曲流河相沉積,儲層為砂泥岩互層,以粉、細砂岩為主,地層壓實和成岩作用較差,膠結疏鬆,儲層儲油物性較好,滲透率高,非均質性強。

主力油層33、35、42、44發育較好,均為大面積成片分布。油層平均孔隙度0.31,平均滲透率1300×10-3μm2,原始含油飽和度0.6~0.65。

儲層中原油為高粘度、低含蠟、低凝點的瀝青質石油,平均地層原油粘度為45mPa·s左右,地層水為NaHCO3型,礦化度較低。

館3—4層系儲層經過近20多年注水開發後,經測井研究證明,儲層物性發生了巨大變化,1991年打檢查井取心證實儲層孔隙度、粒度中值、滲透率增大,而泥質含量、束縛水飽和度降低。

孤島油田中一區於1971年投入開發生產。1974年9月轉為注水開發,經過20多年不斷進行注采調配、井網完善和開發調整,於1988年進入綜合含水超過80%的高含水期開發階段。在此期間,油藏開發生產經歷了下面四個主要開發階段:①天然能量開發階段,②注水開發、恢復地層能量階段,③合注分採行列注水階段,④分注分採行列控水開采階段。

該區已進入綜合含水超過80%的高含水期開發。至1992年9月,典型區綜合含水為90.5%,累積採油176.1×104t,可采儲量采出程度為68.4%。

❻ 道路設計軟體緯地中超填段怎麼輸入

那個樁號是終點樁號,後面每一段都是以前面填的樁號當做起點樁號,默認起點樁號是0,段落就是後面樁號-前面樁號

❼ 縱斷面地質概況怎麼寫

縱斷面地質概況的寫法:
(一)地形地貌
本工點位於××地區,地勢平坦、開闊,辟為農田、果園,工點與既有隴海鐵路並行,場地范圍分布灌溉溝渠,有鄉村道路通過,跨越××公路,交通較便利。
(二)地層岩性及工程地質條件
工點范圍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及上更新統沖洪積形成的黏性土、粉土及砂類土,地層岩性、狀態、厚度及其物理力學指標詳見橫斷面、縱斷面、地層物理力學指標一覽表。
(三)特殊地質、不良地質
1、軟土和松軟土:在本路基范圍內,(2)3-2層軟塑粉質粘土、(2)4-2、(2)5-2層稍密狀粉土、粉砂層,均為松軟土層,結構松軟,壓縮性高、強度低,工程特性差。
2、地震液化: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動反映譜周期為0.40s,且地下水較發育,根據《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採用標准貫入試驗方法對上部粉土及粉細砂層進行液化判別,該路基范圍內上部飽和粉土、粉細砂層為可液化土,當發生Ⅶ級地震時會發生液化,液化深度2.45m~14.85m,液化指數16.764~74.064,抗液化指數0.443~0.998,設計時應執行《鐵路抗震設計規范》相關規定。
(四)水文地質條件
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和岩溶水,第四系孔隙潛水局部略具承壓性,透水性好的粉土、砂土為主要含水層,主要接受地下徑流及大氣降水、地表水入滲補給,水量較小;岩溶水主要賦存於灰岩節理裂隙、溶隙、岩溶管道中,主要接受第四系孔隙潛水和地下徑流的補給,水量豐富。地下水具有明顯的動態變化特徵,隨季節、降水量變化而變化,測時地下水埋深2.8~3.7m,標高35.88~40.39m。地下水主要以地下徑流及人工開采為主要排泄方式。

❽ 地質概況

測區地表被第四系覆蓋。下伏基岩地層為下三疊統和龍山組。和龍山組下部為黃綠色鈣質頁岩、青灰色條帶狀灰岩,夾中厚層灰岩。中部為灰黃—灰黃綠色鈣質頁岩和青灰色條帶狀灰岩互層,夾中厚層灰岩、透鏡狀灰岩及似礫狀灰岩。上部為灰—青灰色條帶狀灰岩、薄層灰岩及泥質灰岩。地層傾向315°,傾角30°~50°,厚123~212 m。與下伏地層為整合接觸。勘查區范圍內岩石變質後為大理岩夾角岩。勘查區第四紀地層主要為全新統蕪湖組、戚家磯組。第四系全新統蕪湖組:普遍分布於勘查區表部,厚6.30~10.40 m,岩性為黃褐色、灰黃色粉質黏土、黏土夾碎石。第四系中更新統戚家磯組:分布於全新統蕪湖組下部,厚8.60~12.40 m,岩性為褐黃色殘積土。

測區區域斷層構造發育,多形成於印支期,主要有北東、北西向兩組。測區范圍內有一破碎帶經過。該破碎帶被第四系覆蓋,走向300°,傾向北北東,傾角70°以上;長度大於1500 m,地表寬度一般15~20 m,向下變窄,向下延伸超過450 m。破碎帶具張性,導、富水性較好。破碎帶淺部膠結鬆散,角礫成分以大理岩、角岩為主,泥質、鈣質和少量的鐵質膠結,角礫和膠結物普見溶蝕現象。破碎帶通過三疊系南陵湖組地層,附近岩溶較發育,易產生岩溶塌陷。和龍山組地層岩溶發育相對較弱。

勘查區北面有一口深度在100 m左右的水井,供附近居民用水。該水井打在上述破碎帶上,水量較大。近年來,由於附近礦山的開采,水井水位下降劇烈,現已停采。

綜上所述,勘查區岩溶發育,構造復雜,地下水豐富。

❾ 緯地的豎曲線怎麼輸入,參數是設計院給的,求指導。

可自己新建TXT文檔,將後綴改為.zdm

樁號——高程——半徑,後面兩個都是輸入0

結束後在【項目管理器】添加這個文件,保存退出即可。

❿ 緯地道路設計中怎麼導入原地面線高程啊不會是分別輸入橫縱斷面的數據吧,我搞測量是可不會記什麼里程哦

額 額 首先你得數模-管理-新建模,然後你看看等高線的圖層名稱以及那些個特殊回點的圖層名稱,然後三維數答據輸入-找你那個圖-打開-找你那個圖層-特殊點(就是那些數字的)設為地形點-然後等高線設為約束線-然後讀入-注意了你要想這時候設計平面了你得先選視圖里那個三維視圖,視點預制,這時候最好保存數模,然後設為平面圖後面就跟平面一樣了,然後數模應用里縱斷面插值,然後橫斷面插值(選上那個顯示三維的那個)!然後新打開個模版縱斷面設計就行了記得計算顯示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