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珠三角是什麼地質

珠三角是什麼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26 17:20:23

① 珠三角地區是哪啊

中國經濟區 珠三角經濟圈通常又稱為珠三角都市經濟圈或珠三角經濟區內,是指位於中國廣容東省珠江三角洲區域的9個地級市組成的經濟圈,這9個地級市是指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肇慶市、江門市、中山市和東莞市。此外,也有人認為,珠三角經濟都市經濟圈還應該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城市。珠三角經濟區最早由廣東省政府在1994年確立,其發展主要得益於鄰近香港,香港一直是珠三角經濟區的主要投資來源。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數據,2005年,珠三角都市經濟圈9個地級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8116.74億元人民幣,約佔中國大陸經濟總量的9.2%,是僅次於長三角都市經濟圈、京津冀都市經濟圈的中國大陸第三大經濟總量的都市經濟圈。

② 珠三角地區是什麼土壤

主要是紅壤或黃壤。
珠江三角洲從地形界限看,羅平山脈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內界限,即羅容平山脈以西為西江谷地區,習慣上稱為粵西山地;山脈以北為北江水系,或稱為粵北山地。東側羅浮山區是三角洲的東界。
丘陵台地地貌年齡較老;故風化殼多已發育為赤紅壤,屬磚紅壤性紅壤,只有較高山丘才見有紅壤發育,有利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生長。

③ 珠三角是指什麼地方

「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於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後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礎上出現了「大珠三角」的概念。2003年,又提出來了「泛珠三角」的概念。至此,「珠三角」實際上涵括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個不同層面既相互區分又緊密關聯的概念。

(一)「小珠三角」

「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10月8日,廣東省委在七屆三次全會上提出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珠三角」最初由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7個城市及惠州、清遠、肇慶三市的一部分組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廣東珠三角。後來,「珠三角」范圍調整擴大為由珠江沿岸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9個城市組成的區域,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珠三角」或「小珠三角」。「小珠三角」面積為24437平方公里,不到廣東省國土面積的14%,人口4283萬人,占廣東省人口的61%。2003年「小珠三角」GDP總值達11450.9億元(1383.5億美元),佔全國GDP的10%。

(二)「大珠三角」

「大珠三角」有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指「小珠三角」和港澳,另一是指粵港澳。目前通常所說的「大珠三角」就是指廣東、香港、澳門三地構成的區域。「大珠三角」面積18.1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8679萬,2003年GDP總值3287億美元。以經濟規模論,「大珠三角」相當於長三角的1.2倍。

(三)「泛珠三角」

「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鄰、經貿關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東9省區,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泛珠三角」面積200.6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45698萬,GDP總值52605.7億元(6356億美元)。其中,9省區面積佔全國的20.9%,人口佔全國的34.8%,GDP總值佔全國的33.3%。

④ 珠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

三角洲的抄形成,是在河流作襲用超過受水體作用的條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積的結果.沖積物在河口堆積,開始先出現一系列水下淺灘、心灘或沙嘴,水流發生分叉,同時形成向海傾斜的水下三角洲.隨著各叉道的消長與心灘的歸並擴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緣不斷向海推進,而其後緣因灘地淤高,並蓋上洪水泛濫堆積物,便變為水上三角洲的組成部分.

⑤ 珠江三角洲會產生什麼地質災害和氣象災害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屬於沖積平原
一般沒有地質災害
會發生台風和洪澇災害

⑥ 珠三角是指什麼地方

(一)「小珠三角」

「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10月8日,廣東省委在七屆三次全會上提出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珠三角」最初由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7個城市及惠州、清遠、肇慶三市的一部分組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廣東珠三角。後來,「珠三角」范圍調整擴大為由珠江沿岸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9個城市組成的區域,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珠三角」或「小珠三角」。「小珠三角」面積為24437平方公里,不到廣東省國土面積的14%,人口4283萬人,占廣東省人口的61%。2003年「小珠三角」GDP總值達11450.9億元(1383.5億美元),佔全國GDP的10%。

(二)「大珠三角」

「大珠三角」有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指「小珠三角」和港澳,另一是指粵港澳。目前通常所說的「大珠三角」就是指廣東、香港、澳門三地構成的區域。「大珠三角」面積18.1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8679萬,2003年GDP總值3287億美元。以經濟規模論,「大珠三角」相當於長三角的1.2倍。

(三)「泛珠三角」

「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鄰、經貿關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東9省區,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泛珠三角」面積200.6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45698萬,GDP總值52605.7億元(6356億美元)。其中,9省區面積佔全國的20.9%,人口佔全國的34.8%,GDP總值佔全國的33.3%。

⑦ 廣東珠三角地區是指哪幾個地方

狹義上的珠三角經濟區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珠海、江內門、肇慶,大容珠三角還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7)珠三角是什麼地質擴展閱讀:

珠江三角洲是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輻射帶動華南、華中和西南發展的龍頭,是中國人口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稱。

2015年9月29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目標是把珠三角建設成為中國開放創新先行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協同創新示範區、創新創業生態區,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中心, 2016年珠三角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8880家。

⑧ 珠江三角洲的區域地質條件在哪裡可以查到

珠江三角洲南亞熱帶特徵反映在河網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寬深水道發育。但由於發育歷史由中更新世後開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長江、黃河三角洲最大差別是形成歷史短,沉積物厚度小,而向海灣推進則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灣內的多河道上淤積而成的,故

地貌
稱為復合三角洲。如廣州就有「三江匯總」之稱。但面積不大,故發展潛力不如長江三角洲。
三角洲上較大水道近百條,較小的港汊更多,交織成網。珠江分別由八個口門入海。入海處常有殘丘夾峙,形勢險要,稱為「門」。著名的有虎門、磨刀門、崖門等。各個口門由於分水分沙的條件不同,淤漲速度也不一致。蕉門與洪奇瀝間的萬頃沙平均每年外漲110公尺,磨刀門的燈籠沙為80~100公尺,而虎門、虎跳門一帶則不足10公尺。
廣州溺谷灣形成是受太平洋和印度板塊作用影響,在廣寧雲浮隆起和河源惠陽隆起間形成坳陷所致。坳陷在中生代即沉積有三水、龍歸、東莞、新會等紅色盆地。四周為古生代地層所成的山丘包圍。並受中生代花崗岩和火山岩侵入(如西樵山即第三紀古火山)。第三紀末夷平後,第四紀上升,即今三角洲四周山地的1000米准平面,如清遠北大羅山山頂呈和緩丘陵地貌,稱12丘,為反季節作物的良好基地。羅平山脈主峰多在1000米上下,如高要雞籠山(1007米)、清遠大羅山(1024米),佛岡阿婆山(1224米)、新豐青雲山(1246米)、連平九連山(1279米)等。西江、北江和東江都是遺傳下來的準平原遺傳河。珠江三角洲的陷落,使其成為低平的丘陵、台地區。第四紀海進,大陸架下降,大陸上升,故第四紀階地有向海傾沒趨勢,使溺谷灣基底有埋藏階地存在。三角洲沉積開始在中更新世後(約4萬年),突出海面的山丘台地成為三角洲平原上小丘,基岩出露處形成了「丹霞地形」和「石門」等遺傳河谷地貌。台地或階地可達5級,並且呈大面積分布。平原沉積物亦有向海增厚現象,由25米增加到60多米,最厚在燈籠沙處第四紀沉積63.6米,其中夾有海相層2,陸相層1,說明三角洲有新老兩期。

⑨ 珠三角、長三角分別指的是什麼在哪區地區

1.長三角:是長江三角洲

包括:上海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南京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杭州市、寧波市、嘉興市、湖州市、紹興市、舟山市、台州市。

2.珠三角:是珠江三角洲

包括: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
京津唐:是北京、天津、唐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