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地質勘察的時候做壓水實驗怎麼做
1. 水文地質試驗
水文地質試來驗的目的是在現場求取源目的層的水文地質參數。常見的試驗有: 抽水試驗、壓水試驗、注水試驗、滲水試驗及示蹤試驗等。從本次調查實際需要出發,僅提出抽水試驗技術要求。
抽水試驗因分類角度不同,可分出不同的類別,如因求取不同參數而分為穩定流與非穩定流抽水試驗; 因孔數多少而分為單孔抽水試驗和多孔 (附設觀測孔) 抽水試驗; 在大水量地區還有群孔(多主孔) 抽水試驗; 按含水層又可分為單層和多層混合抽水試驗以及礦井放水試驗等。本次僅擬定出對穩定流和非穩定流技術要求。
穩定流抽水試驗的目的是求取含水層 (組) 滲透系數 K、單位涌水量 q、確定影響半徑 R,為評價地下水及布置合理開采井井距提供依據。
非穩定流抽水試驗目的是求取含水層的導水系數 T、壓力傳導系數 a、儲水系數 μ 和彈性釋水系數 μe等,為水資源評價提供參數依據。
上述兩類抽水試驗技術要求參照國標 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執行。
2. 抽水試驗的技術要求
1. 穩定流抽水試驗
(1)抽水試驗層及試驗段的確定:一般要選擇富水性最好的層或段做抽水試驗。多含水層地區應做分層抽水試驗,只有在含水層很薄或不易分層的情況下,才可做幾個層在一起的混合抽水試驗。但在水質差別較大的沿海或島嶼地區,無論如何也得進行分層或分段抽水試驗。
圖13-5 測鍾
(右為帶溫度計的)
1—進水孔;2—溫度計框子
圖13-6 電測水位計工作示意圖
1—套管;2—導線;3—電流計(毫安表);4—電池;5—水位埋深;6—電極;7—水位
圖13-7 三角堰箱
(2)水位降深和降深次數的確定:水文地質勘察中的抽水試驗一般都應進行3次水位降深,只有當水位下降很大而出水量很小,或是水位下降很小而出水量很大,或者進行開采抽水試驗時,才可做1~2次的最大水位下降。三次水位降深(落程)之間應均勻分配,如最大降深為s0,則三次降深應分別等於:
水文地質學基礎
(3)抽水穩定標準的確定:抽水過程必須保持均勻性和連續性。在穩定流抽水的延續時間內,抽水井中的動水位、出水量和時間的關系曲線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不能有水位持續上升或下降、水量持續增多或減少的現象。
在穩定階段,主孔水位誤差不得超過水位降低平均值的1%,當降深小於5m時,穩定水位幅度不得超過3~5cm(壓風機抽水波動大,但也不允許超過10~15cm),觀測孔水位波動不超過2~3cm。流量誤差不超過平均穩定流量的3%,當井(孔)流量很小時,可適當放寬。水位、流量誤差按下式計算:誤差值=最大(或最小)值與平均值之差/平均值。
當主孔和觀測孔的水位與區域地下水位變化趨勢及幅度基本一致時,可以視為穩定。
(4)穩定延續時間的確定:在抽水井中的動水位、出水量都穩定後的抽水階段,叫穩定延續時間。抽水試驗有一段穩定延續時間,是保證抽水試驗質量的重要因素,因當抽水井中的動水位、出水量穩定之後,還需要等待下降漏斗曲面亦完全穩定。在地下水量豐富、滲透條件良好的卵礫石及粗砂含水層分布地區,漏斗曲面穩定的快,可穩定延續8h;在地下水量不大、補給條件較差的中細、粉砂地區,漏斗曲面穩定的較慢,穩定延續時間一般要求16h;在基岩裂隙水分布地區則應穩定延續24h。
(5)抽水試驗中的測量要求:自然水位的取得必須是在抽水試驗之前,當連續觀測三次數字相同或4h內水位相差不超過2cm時,才可認為是自然水位。
動水位和出水量的觀測時間間隔應當是:在抽水試驗開始時每5,10,15,20,25,30min各觀測一次,以後則每隔30min或1h觀測1次,直到抽水試驗結束。
抽水試驗結束後,恢復水位的觀測時間間隔應當是:1,2,3,4,6,8,10,15,20,25,30min各觀測一次,以後每隔30min觀測1次。
2. 非穩定流抽水試驗
(1)抽水延續時間的確定:非穩定流抽水延續時間,常按s-lgt曲線來判斷。當曲線出現拐點後趨近於穩定水平狀態時,則可結束抽水試驗工作,如圖13-8所示。當s-lgt不出現拐點而呈直線下降、動水位不穩定時,則抽水延續時間應根據試驗目的適當延長。不過根據實踐經驗,非穩定流抽水延續時間不需要太長,卵石含水層中抽水需要2~3h;礫石4~6h;含礫粗砂及粗砂8~15h;中細砂10~24h;粉細砂15~32h。
圖13-8 s-lgt關系曲線
(2)抽水試驗中的測量要求:為了繪制s-lgt曲線,抽水試驗初應加密觀測,即按1,2,3,4,6,8,10,15,20,25,30min各觀測一次,以後每隔30min觀測1次。在非穩定流抽水的過程中,抽水井的出水量必須保持不變。
3. 水壓試驗怎麼做
水壓試驗是一種在鑽孔內進行的滲透試驗,它是栓塞把鑽孔隔離出一定長度的孔段,然後以一定的壓力向該孔段壓水,測定相應壓力下的壓入流量,以單位試段長度在某- 力下的壓入流量值來表徵該孔段岩石的透水性,是評價岩體滲透性的常用方法。具體操作過程為:
1、預試驗階段:
(1)將管道內水壓緩緩地升至規定的試驗壓力並穩壓30min,期間如有壓力下降可注水補壓,補壓不得高於試驗壓力;
(2)檢查管道介面、配件等處有無漏水、損壞現象;
(3)有漏水、損壞現象時應及時停止試壓,查明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後重新試壓。
2、主試驗階段:停止注水補壓,穩定15min,15min後壓力下降不超過所允許壓力下降數值時,將試驗壓力將至工作壓力並保持恆壓30min,進行外觀檢查若無漏水現象,則水壓試驗合格。
(3)做地質勘察的時候做壓水實驗怎麼做擴展閱讀:
水壓試驗要求:進行水壓試驗時,水壓應緩慢的升降。達到工作壓力時,應暫停升壓,檢查有無漏水或異常現象,然後再升壓到試驗壓力。檢查期間壓力保持不變。水壓試驗應在環境氣溫高於5℃時進行,否則必須有防凍措施,要選用清潔水源,要求不高時可用工業用水代替,水溫要高於周圍露點以防鍋爐表面結露,但亦不宜過高,一般為20~70℃。
試驗往往採用逐步升高法,邊試邊檢查設備的變形情況、泄漏情況,到試驗壓力後要就保壓一定時間。在受壓元件金屬壁和焊縫上沒有水珠和水霧;當降到工作壓力後脹口處不滴水珠;水壓試驗後,沒有發現殘余變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壓試驗
4. 水管打壓試驗怎麼做
一般用打壓試驗來判斷水管管路連接是否可靠。
打壓測試是打壓冷熱水管的,所以首先用軟管把冷熱水管連接在一起,,使冷熱水形成一個圈。而且水龍頭位置最好堵住。
試壓器可以接在任一出水口,這里的壓力指針是0。
其次,由於打壓測試不能與入戶水管接通,因此將所有水管通路都接好後要先封堵所有的堵頭,不能有滲水,接著關閉進水總管的閥門。
最後開始試壓,直接取打壓機來測試壓力。
打壓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檢查減速器油箱,打壓泵油位和乳化液箱的指示是否在規定的油位和水位上。
2、檢查安全閥、壓力表、電接點壓力表、水位表、液位指示器是否靈敏、正確。壓力表、安全閥每年校驗一次,安全閥定期作排氣試驗,以防閥芯粘連和閥孔堵塞。
3、檢查電動打壓泵各閥門、電磁閥、管道等是否良好,不得有漏水、漏氣,漏油,檢查電氣接零(地)線是否牢固可靠,停泵一周以上時,要測量主電機絕緣是否良好。檢查與水壓機的聯系信號是否正確可靠。
4、查泵順序。
5、關閉閥門時,要站在閥桿側面,緩慢旋轉。
6、工作時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嚴密監視控制儀表和水位指示燈是否正常,如出現假水位時,應立即採取措施,並每10~15分鍾對全部設備巡迴檢查一遍,每小時記錄一次運行情況,油溫、軸承溫度不得超過50℃,乳化液溫度不得超過60℃,冷卻水溫度不得超過40℃,電機溫度不得超過額定溫度。
7、出現超壓,立即拔下打壓插頭,並切斷總電源,待水位降到正常後,通知水壓機停止工作。待修理恢復正常後,才能繼續工作。
8、用肥皂水檢查蓄水(氣)罐、氣閥、氣管是否漏氣,如有冷凝結霜(水)情況,說明漏氣嚴重,應及時修理。如要化凍,禁用明火。
(4)做地質勘察的時候做壓水實驗怎麼做擴展閱讀
結果判斷
在試壓的時候要逐個檢查接頭、內絲接頭,堵頭都不能有滲水,有的人說堵頭滲水沒事,那是騙人的,堵頭滲水就直接影響試壓器的表針,表針不斷的下降誰能知道那個地方檢查的是否細致。
試壓器在規定的時間內表針沒有絲毫的下降或者下降幅度小於0.1就說明水管管路是好的,同時也說明試壓器也是正常工作狀態。
有很多人就是把試壓器拿到地方一試沒有5分鍾就卸下來說好了,那才真是騙人的。此外,切記:每個堵頭和龍頭等介面處不能有漏水現象。
管道檢驗和驗收:
1:在壓力測試中,必須使用測量精度為0.1巴德壓力表,盡可能將壓力表安裝在整個管道系統的最低點。
2:管道經注滿水後再排除管道內空氣,而後關閉水表總閥,試驗就可以開始了。
3:測試壓力為最大可能工作壓力的1.5 倍(平常所講的8—10公斤水壓),如管道與PVC接頭連接必須等PVC接頭連接5小時左右才可以試壓且最大壓力不得超過6公斤。一般 PP-R水管測壓保壓時間為30分鍾,如整個系統在堵頭無漏水等情況下,壓力指針下降為 0.5公斤屬正常范圍。
原因為:管路受到內壓膨脹所造成,但為了安全起見,整條管路系統須檢查一遍。 註:嚴禁使用電動泵增壓。
水管做打壓試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在管道系統安裝完畢後再全面檢查,核對已安裝的管子、閥門、墊片、緊固件等,全部符合設計和技術規范規定後,把不宜和管道一起試壓的配件拆除,換上臨時短管,所有開口處進行封閉,並從最低處灌水,高處放氣.對試壓合格的管道進行吹洗工作,直至污垢沖凈為止,並做好各項吹掃清洗記錄和試壓記錄等工作。
試驗壓力為系統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大於管材許用壓力。
試驗時應緩慢注水,注滿後應做密封檢查。
加壓宜用手壓泵緩慢升壓至試驗壓力後,穩壓1h,壓降小於0.05Mpa,然後下降至工作壓力的1.15倍穩壓2小時,進行外觀檢查,不滲不漏壓力下降不超過0.03Mpa為合格。
5. 水文地質勘察的水文地質勘探
水文地質勘察的工作內容包括:
①水文地質測繪。對地下水和與其有關的各種地質現象進行實地觀測和填圖工作,包括收集有關的資料;布置觀測點和觀測線進行實地調查;測定井、泉等地下水露頭的流量和水質;研究其形成條件,以查明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埋藏條件和岩土的含水性;尋找地下水的富水地段,選定進一步勘探和試驗工作的地點等。利用遙感技術,對衛星照片和航空照片進行解譯,以配合水文地質測繪,是一種又快又好的方法,可以提高地面測繪的效率和精度。
②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常用來尋找地下水,確定含水層的位置,劃分鹹水體和淡水體界線等。在水文地質勘探中常用的地面物探方法有電測深法、電剖面法、自然電場法、淺層地震法、α-徑跡法等。 常用的鑽井地球物理方法有電測井法、放射性測井法等。物探方法由於比較快速、經濟,常與水文地質鑽探和試驗配合進行,利用物探確定鑽孔和抽水試驗地點,可以提高效率。
③水文地質鑽探。鑽探的目的是確定含水層的位置與分布,以查明地下水的存在條件。所獲岩心要進行詳細編錄,並且利用鑽孔進行抽水試驗或其他水文地質試驗。水文地質鑽探的要求和一般的礦產鑽探不同,要求有較大的孔徑並且用清水鑽進。否則利用鑽孔求得的水文地質參數可能失真。
④水文地質試驗。水文地質試驗的目的是取得各種參數,為地下水資源評價或礦山涌水量計算等提供基礎資料,包括抽水試驗、壓水試驗、注水試驗和彌散試驗等,最常用的是抽水試驗。
⑤地下水動態觀測。地下水動態觀測是水文地質勘察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布置鑽探和水文地質試驗時,就要考慮到保留一部分鑽孔用來進行長期觀測,定期測定地下水的水位、水質和水溫,以便為以後的地下水資源評價或其他水文地質計算提供基礎資料。一般要求動態觀測的時間不少於一個水文年,時間系列愈長愈好。
⑥實驗室分析。在水文地質勘察過程中,要選取水樣、岩樣或土樣進行實驗室的水質分析、粒度分析、孢粉或微體古生物分析、同位素年齡測定等。
⑦編制水文地質報告和圖件。水文地質勘察的成果一般分為報告和圖件兩部分。報告應當正確地反映實際的水文地質條件,回答要求解決的問題。圖件一般是一系列的水文地質圖,根據勘察的目的、要求的不同,圖件的數量和內容都可以不同,常見的有綜合水文地質圖、地下水等水位線圖、岩石含水性圖、水化學圖、地下水埋深圖、地下水污染程度圖、水文地質參數分區圖等。
6. 壓水試驗是怎麼做的需要什麼設備測量哪些數據
加壓水試驗是指在水下X米,X公斤壓力范圍內,被測產品的材料、性能等發生的變化。
一般像IPX8的壓力容器罐就能滿足常規的一些壓力水試驗,如果要深潛加大壓力的,需要非標定製的
7. 壓水試驗是怎麼做的
壓水試驗是用高壓方式把水壓入鑽孔,根據岩體吸水量計算了解岩體裂隙發育情回況和透水性的一種原位試驗。答壓水試驗是用專門的止水設備把一定長度的鑽孔試驗段隔離出來,然後用固定的水頭向這一段鑽孔壓水,水通過孔壁周圍的裂隙向岩體內滲透,最終滲透的水量會趨於一個穩定值。根據壓水水頭、試段長度和穩定滲入水量,可以判定岩體透水性的強弱。通常以透水率q表示,單位為呂榮(Lu)。定義為:壓水壓力為1MPa時,每米時段長度沒分鍾注入水量1L時,稱為1Lu.q=Q/(P*L)式中,q為透水率,Lu;Q為壓入流量,L/min;P為作用於試段內的全壓力,MPa;L為試段長度,m.
8. 水文地質初步勘查使用的手段是什麼
水文地質勘察的工作內容包括: ①水文地質測繪。對地下水和與其有關的各種地質現象進行實地觀測和填圖工作,包括收集有關的資料;布置觀測點和觀測線進行實地調查;測定井、泉等地下水露頭的流量和水質;研究其形成條件,以查明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埋藏條件和岩土的含水性;尋找地下水的富水地段,選定進一步勘探和試驗工作的地點等。利用遙感技術,對衛星照片和航空照片進行解譯,以配合水文地質測繪,是一種又快又好的方法,可以提高地面測繪的效率和精度。 ②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常用來尋找地下水,確定含水層的位置,劃分鹹水體和淡水體界線等。在水文地質勘探中常用的地面物探方法有電測深法、電剖面法、自然電場法、淺層地震法、α-徑跡法等。 常用的鑽井地球物理方法有電測井法、放射性測井法等。物探方法由於比較快速、經濟,常與水文地質鑽探和試驗配合進行,利用物探確定鑽孔和抽水試驗地點,可以提高效率。 ③水文地質鑽探。鑽探的目的是確定含水層的位置與分布,以查明地下水的存在條件。所獲岩心要進行詳細編錄,並且利用鑽孔進行抽水試驗或其他水文地質試驗。水文地質鑽探的要求和一般的礦產鑽探不同,要求有較大的孔徑並且用清水鑽進。否則利用鑽孔求得的水文地質參數可能失真。 ④水文地質試驗。水文地質試驗的目的是取得各種參數,為地下水資源評價或礦山涌水量計算等提供基礎資料,包括抽水試驗、壓水試驗、注水試驗和彌散試驗等,最常用的是抽水試驗。 ⑤地下水動態觀測。地下水動態觀測是水文地質勘察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布置鑽探和水文地質試驗時,就要考慮到保留一部分鑽孔用來進行長期觀測,定期測定地下水的水位、水質和水溫,以便為以後的地下水資源評價或其他水文地質計算提供基礎資料。一般要求動態觀測的時間不少於一個水文年,時間系列愈長愈好。 ⑥實驗室分析。在水文地質勘察過程中,要選取水樣、岩樣或土樣進行實驗室的水質分析、粒度分析、孢粉或微體古生物分析、同位素年齡測定等。 ⑦編制水文地質報告和圖件。水文地質勘察的成果一般分為報告和圖件兩部分。報告應當正確地反映實際的水文地質條件,回答要求解決的問題。圖件一般是一系列的水文地質圖,根據勘察的目的、要求的不同,圖件的數量和內容都可以不同,常見的有綜合水文地質圖、地下水等水位線圖、岩石含水性圖、水化學圖、地下水埋深圖、地下水污染程度圖、水文地質參數分區圖等。
9. 地質災害治理的壓水試驗怎麼做
,通俗地說,就是為了找出岩石的透水率,壓水試驗是用高壓方式把水壓入鑽孔,根據岩體吸水量計算了解岩體裂隙發育情況和透水性的一種原位試驗。壓水試驗是用專門的止水設備把一定長度的鑽孔試驗段隔離出來
10. 水庫勘察需要做些什麼
為查明水抄庫壩體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依據設計要求和相關規范,需要在壩體處布置橫斷面3條,縱斷面1條,(鑽孔布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各孔孔深以進入中等風化基岩且透水率小於10Lu為終孔原則。
壩體中取原狀土樣和擾動樣,取樣間距為1.5~2m,壩體土和壩基土中做現場滲透試驗,壩體土、壩基土和接觸帶處以注水或滲水試驗為主,基岩中以壓水試驗為主。注水試驗採用定水頭法,壓水試驗以最高庫水位的1.2倍左右水頭壓力控制,三個壓力五個階段。
壩體土原狀樣除做常規測試外,加做土的室內滲透試驗、分散度試驗、固結試驗、顆粒級配試驗、擊實試驗等。
水庫主壩、副壩、迎水坡、背水坡等原始地形測量,比例尺要求為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