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構造為什麼沉積岩
『壹』 誰能給總結一下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三大岩類的區別與聯系。從形成原因,成分,結構構造,工程地質特徵
岩漿岩就是火山岩漿冷卻形成的,分為侵入型和噴出型;
沉積岩主要是砂石泥土由於各種專侵蝕作用沉積形成;
變質岩是岩漿岩、沉積岩受到各種外力作用如擠壓、高溫形成;
聯系:三種岩石可以互相轉化,岩漿岩由於侵蝕沉積可以變成沉積岩,也會由於擠壓、高溫變成變質岩;沉屬積岩由於深入地殼可以重新變成岩漿岩,也會受擠壓、高溫變成變質岩;變質岩也可能深入地殼變成岩漿岩,也會受擠壓、高溫變成變質岩。
『貳』 沉積環境與構造地質什麼關系
(1)沉積岩的原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組成部分;
(2)沉積岩的分布面積最廣(占專 75%以上),各種構造的沉屬積岩表現最為清楚.
沉積環境中有沉積岩,沉積岩中包含化石,有化石則有礦物,地質構造分有向斜背斜,向斜是凹下去的,則可以儲藏水,背斜是凸的,則可以儲藏油、天然氣
『叄』 研究沉積岩的原生構造有何地質意義
在構造地質的研究中層理等原生構造是最基本的參考面.構造變形主要是通過原生的層理或者原生構造而得以表現的,所以在研究夠構造變形中,首先要識別研究原生構造.
『肆』 沉積岩區地質構造特徵研究
沉積岩區和淺變質岩區應開展沉積建造古構造研究工作,進行沉積建造構造環境分析,劃分沉積建造類型,恢復古構造環境,編制沉積建造古構造圖。對於和成礦關系密切的層位或建造應進行概略岩相古地理研究工作,開展岩相分析,恢復古地理環境,編制概略岩相古地理圖。
一、沉積岩相古地理概略研究
開展岩相古地理研究工作是預測沉積礦床、層控礦床以及與地層岩性密切相關的內生礦床必不可少的基礎工作。對於其他各類內生礦產的預測,為了恢復古構造環境,尤其是分析成礦作用發生的大地構造背景,沉積岩相古地理研究工作也同樣重要。一般情況下根據工作具體情況結合地質構造單元,選擇與成礦作用密切相關的不同時代單元的地層,開展岩相古地理研究工作。
岩相古地理研究工作,根據目的在實際工作中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為了解決某些重大基礎地質問題,進行區域地層對比以及開展沉積礦產評價工作,應當進行岩相古地理精細研究工作,需要在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專題調查,測制沉積相剖面,進行沉積相專題填圖,收集微相標志等資料,開展岩礦測試,進行相關岩比計算,編制各類基礎圖件。
第二種情況:為了進行中小比例尺礦產預測,開展沉積建造古構造研究,分析成礦地質構造環境而進行的岩相古地理概略研究工作,一般情況下,在已有區調資料基礎上進行,充分利用區調工作中,路線觀察的原始記錄,開展岩相古地理專題分析,對於具有重要意義的內容,需要補充必要的野外工作,收集微相資料,測制關鍵部位的相關沉積相剖面。
現將岩相古地理概略研究基本方法介紹如下:
(一)沉積相模式概要判別標志
沉積相是指沉積環境及其形成的物質組成。一般通過岩性組合、沉積結構構造特徵、古生物特徵、地球化學特徵等綜合分析方法加以判別。現根據劉寶珺、曾允孚《岩相古地理基礎和工作方法》(1987),何境宇、孟祥化《沉積岩和沉積相模式及建造》(1987),王良忱、張金亮《沉積環境和沉積相》中關於沉積相標志的詮述,綜合後把主要的沉積相概略判別標志介紹如下:
1.陸相組
包括殘積相、坡積相、沖積扇相、沙漠相、冰川相、河流相、湖泊相、大陸火山沉積相等8類相。
(1)沖積扇相:沖積扇是河流流出山谷口在山口形成的平圓錐狀或扇狀碎屑物沉積體。發育有:篩積物、水道沉積物、漫流沉積物和泥石流沉積物等,富含粗碎屑沉積物。分為乾旱型和潮濕型兩類,乾旱型沉積物呈紅褐色,潮濕型沉積物呈灰褐色,水道沉積物較多,分布范圍比乾旱型要寬廣。
(2)河流相:分順直河、辮狀河、曲流河、網狀河。
a.辮狀河:一般坡降大,流速急,上游為礫質辮狀河,下游過渡為砂質辮狀河。以礫石為主形成河道底部沉積,以砂體為主形成砂壩沉積,以洪水淤積的粉砂,粘土組成漫灘沉積。岩石發育大量槽狀交錯層理,板狀交錯層理。
b.曲流河:一般形成「二元結構」模式。下部:河道底部礫石沉積,向上過渡為各種交錯層理發育的砂岩組成的邊灘沉積,再向上過渡為由細砂及粉砂岩組成的天然堤沉積。上部:天然堤沉積以上主要為以粉砂岩及泥岩為主的洪泛平原沉積,有時夾有決口扇砂質層。
c.網狀河:指的是由洪泛平原沉積分割開的眾多河道形成的網狀水系,植被發育,沼澤廣泛分布。主要以粉砂質、泥質沉積為主。由砂礫岩組成的河道沉積,粉砂、細砂組成的天然堤沉積,砂岩組成的決口扇沉積,泥質粉砂質組成的濕地湖泊沉積,有機質、泥質組成的沼澤沉積。分布面積廣泛,往往形成巨厚煤層。
(3)湖泊相:湖泊按成因、地理位置、自然景觀、沉積物特徵等可以分為各種類型,現按湖水含鹽度分為:淡水湖和鹹水湖,其沉積相特徵差別較大。
a.淡水湖泊:一般情況下:外部為湖濱礫石帶,中間為淺湖砂質帶。內部為深湖砂泥質帶。湖中心為泥質沉積,在深湖和湖中心,發育水平紋理及富含有機質的細粒沉積物。有的發育石灰質、泥灰質或硅質條帶和鐵質碳酸鹽沉積。
b.鹹水湖泊:分為鹽湖和干鹽湖兩類。隨著湖水含鹽度逐漸增高,沉積物特徵也隨之變化,第一階段為碳酸鹽湖或蘇打湖,大量生成白雲石,經長期蒸發形成蘇打沉積伴有芒硝。第二階段為硫酸鹽湖,石膏、鈣芒硝、芒硝、無水芒硝大量發育,第三階段為氯鹽湖,以石鹽、光鹵石為主。
2.海陸過渡相組
包括三角洲相、河口灣相、陸緣近海相等亞組。主要介紹三角洲組的識別標志,三角洲沉積的特點是環境復雜多變,影響因素較多,沉積相分異大,目前分河控、浪控、潮控三種類型,以河控為主,主要包括以下各相:
(1)三角洲平原相:
由富潛穴的頁岩組成海灣沼澤沉積,砂岩、粉砂岩組成的漫岸沉積和天然堤沉積。
(2)三角洲前緣相:以砂、粉砂岩為主的分流河口壩沉積和波痕及波紋交錯層理發育的粉砂岩、泥岩互層為主的遠砂壩沉積。
(3)淺三角洲相:細紋理頁岩,及粉砂岩紋層沉積含介殼層。
3.陸源碎屑海相組
海相沉積:包括濱海相、淺海相、次深海相、深海相。按沉積物類型可以分為陸源碎屑型和碳酸鹽型兩大類,現按兩大類分別介紹。
陸源碎屑海相沉積,包括海灘相、潮坪相、瀉湖相、陸源陸棚相、濁流沉積和海底扇,深海遠洋沉積等。
(1)海灘相:屬濱海沉積環境,以砂岩、礫質砂岩為主,具有良好的水平層理,低角度槽狀層理,分選良好,波痕、遺跡化石發育。
(2)潮坪相:屬濱海沉積環境,潮下帶:以大型交錯層理砂岩為主,常見羽狀交錯層理,潮汐束狀體,雙粘土層標志。潮間帶:細砂,粉砂和泥岩組成,脈狀,波狀,透鏡狀層理組合,羽狀交錯層理,波痕,遺跡化石、生物碎屑等十分發育。潮上帶:泥砂沉積、生物碎屑發育,有的形成殼灘。泥裂,雨痕等構造發育。
(3)障壁島-瀉湖相:屬濱海沉積環境。障壁島-海灘沉積以砂岩為主,帶狀分布,交錯層理,波紋層理,遺跡化石發育。潮道-潮汐三角洲沉積:以帶狀、扇狀分布的砂岩為主,廣泛發育棱狀、板狀交錯層理和生物碎屑。瀉湖沉積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組成互層,具有水平層理,周邊為潮坪沉積。
(4)淺海陸源陸棚相:以砂岩、粉砂岩為主,水平分布范圍廣,廣泛發育板狀交錯層理。常見低角度侵蝕面,遺跡化石、生物碎屑發育。有的可形成薄泥蓋,陸棚相常見風暴沉積,發育淺海濁積岩,丘狀交錯層理。
(5)深海濁流沉積相:以濁積岩為特徵的岩石,形成復理石層,常見「鮑馬」序列。海底峽谷外可形成深海扇沉積,扇狀分布,常見礫岩、含礫砂岩、塊狀砂岩、水下泥石流、滑塌堆積等。
(6)深海遠洋沉積:主要為遠洋粘土沉積,以及含有大量生物殘骸的鈣質、硅質生物泥沉積。
4.碳酸鹽海相沉積
(1)碳酸鹽海灘相:濱海環境,發育鮞粒灰岩,砂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等。
(2)碳酸鹽潮坪相:上部發育薄紋層灰岩,可見礫屑灰岩、竹葉狀灰岩等,常見鳥眼、窗孔狀構造、遺跡化石,有的地區可見白雲岩化。下部為薄紋層灰岩、灰泥岩、泥粒灰岩等;遺跡化石發育。
(3)薩布哈型碳酸鹽潮坪相:乾旱氣候環境,具有明顯特殊標志,形成大量的石鹽、石膏、硬石膏、白雲石、天青石、菱鐵礦等自生蒸發礦物,灰岩具有明顯的白雲岩化作用,有的出現硬石膏結核層。
(4)生物礁相:生物礁類型很多,但主要的判別標志是各種類型的藻、古杯類、海綿、珊瑚礁等形成的礁灰岩。普遍發育生物骨骼、介殼、碎屑等等。
(5)碳酸鹽陸棚台地相:淺海環境,面積很廣,灰質砂礫岩,上部含有大量生物化石的灰岩,頂部有薄紋狀白雲岩或灰岩,有泥裂、卵石角礫等。
(6)深海大陸坡碳酸鹽相:為規模很大、夾有石灰岩塊體細紋理、泥狀灰岩層組成。包括開闊遠洋碳酸鹽沉積物。大陸架深灰色細粒泥狀灰岩、遠洋碳酸鹽重力流為粒級層的鈣質碎屑岩以及砂質頁岩組成。
(7)深海非重力流碳酸鹽相:主要發育黑色頁岩、暗色灰岩、瀝青灰岩、有的含有黑色燧石條帶和結核。
(二)概略岩相古地理圖編制
1.編制地層柱狀分布圖
收集實際資料,根據目的層位地層剖面,編制地層柱狀圖及卡片,內容除了地層、厚度、岩性以外,應盡量通過岩石成分、結構構造、古生物特徵等資料分析,得到沉積相標志的有關資料,在地質圖上按地層分布位置編制地層柱狀對比圖和地層柱狀分布圖。對於實測地層剖面不足的地區,應查閱野外地質路線記錄,或路線信手剖面資料編制輔助地層柱狀圖。
2.編制地層等厚度圖
在目的層位分布區,按地層柱狀分布圖的厚度分布編繪等值線圖。有的還應標志出目的層位中具有特殊意義的岩性標志層,標明其層數或厚度。例如火山岩夾層、碎屑岩中碳酸鹽夾層、硅質岩夾層、燧石條帶碳酸鹽夾層等等。對具有特殊意義的岩石或礦層應單獨編制岩性分布等厚度圖,例如鐵礦層、錳礦層、磷礦層、硅質岩層等。
3.編制沉積岩相圖
沉積岩相圖是在各類輔助圖件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各種資料後編制的。根據區域礦產預測的需要一般以沉積類型或岩性組合分布圖為主要圖件,如果資料基礎好,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編制沉積相標志圖、古風化殼圖、古生物相圖等。
沉積類型或岩性組合分布圖的編制方法:根據地層柱狀分布圖,按照研究目的層位分布區段,編制地層柱狀剖面圖,確定沉積組合或岩石組合,例如陸源碎屑岩夾火山岩、石灰岩夾紫色碎屑岩、陸源碎屑岩夾膏岩層等。劃分不同沉積類型或岩性組合的分區界線。
根據岩性組合的特徵及時空變化、沉積類型特點,古風化殼的分布、古生物相的分布特徵,沉積微相標志等資料,經過綜合分析,確定岩相分布區域,編制岩相圖、地層或岩性組合等厚度圖,綜合表示形成岩相古地理圖。例圖見圖2-1。
圖2-1華南新元古代晚期初南沱組沉積期岩相古地理
(據王劍,2000)
4.岩相古地理圖的內容
(1)古陸位置、岩相分區界線;
(2)陸源物質來源方向;
(3)特徵岩性組合分布范圍;
(4)地層或岩相組合等厚線;
(5)盆地水流方向,水介質,水溫,生物分布;
(6)水下高地,盆地沉積中心;
(7)其他。
5.編寫說明書
二、沉積建造古構造研究
岩相古地理圖一般指目的層位十分明確,主要用於研究目的層當時的沉積環境,以及目的層位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變化,其層位時間跨度比較確切而且較短,一般用於沉積礦產,狹義層控礦產的沉積環境研究。有時為了突出古構造環境,也可編制構造古地理圖。
為了恢復總體構造環境,尤其是對於造山帶地區,一般編制沉積建造古構造圖,按照造山帶構造活動的不同階段為目的時段,研究其沉積建造類型的時空變化特徵。
沉積建造古構造圖和構造古地理圖的區別在於,前者突出構造特徵,後者突出古地理環境。有的時候,沉積建造古構造圖中的建造內容按變形改造後的產狀加以表達。
(一)沉積建造
沉積建造是指某一特定的長期持續的區域構造作用范圍內形成的岩石,岩相共生組合體。目前從大地構造背景條件出發,孟祥化等進行了統一分類。不同的學者在實際工作中,使用的沉積建造名稱也並不完全一致,但是一般都應反映當時當地所包含的地質構造意義,例如復理石建造、磨拉石建造、濁積岩建造等(沉積建造分類詳見第五節)。
(二)沉積建造古構造圖的編制
(1)根據不同的構造事件或造山帶構造活動的各階段劃分編圖的目的時段,一般以地層不整合為界。主要研究與成礦作用關系密切的沉積建造特徵。
(2)以地質圖資料庫中該目的時段地層為目的層,以該目的時段及其以後地層分布區為沉積區,以目的時段以前的地層分布區為基底,形成編圖底圖。
(3)根據地層剖面編制柱狀對比圖及沉積建造剖面圖。資料基礎好的盡量用實測剖面,資料基礎差的也可以用區調觀察路線剖面,根據柱狀對比圖劃分岩石組合、沉積建造類型,並確定對比標志。
(4)圈定沉積建造等厚線,根據沉積建造類型的對比標志,按厚度變化,圈定等厚線。
(5)圈定不同沉積建造分布位置。
(6)古構造分析:根據沉積建造類型,空間分布,等厚線分布結合岩相古地理圖的資料經過綜合分析,劃分古構造分區、確定基底坳陷、隆起區,同沉積斷裂帶等分布位置、強度以及對岩相古地理的影響等。在判斷基底坳陷時,不能簡單地把沉積厚度作為惟一依據,因為對於非補償盆地,往往由於物源區不足,坳陷深度和沉積物厚度不相匹配,應當通過綜合分析物源區情況,沉積物岩石組合,判別盆地沉積速度以及沉降速度,大致確定基底坳陷位置。例圖見圖2-2。
圖2-2華北南緣及華南地區中、晚元古代古構造圖
(據王自強、張玲華等,1990)
1.華北地台,1700~1800Ma前固結,中、上元古界為穩定蓋層或似蓋層沉積(A1);2.華北地台南部陸緣區:中、上元古界為較深海和淺海過渡類型沉積(A2);3.揚子地台核部中心:1700~1800Ma前初步固結,中元古界主要碳酸鹽岩的似蓋層沉積,1000~800Ma間為斷陷盆地磨拉石及火山碎屑沉積,800Ma最終固結(B1a);4.揚子地台核部邊緣:中元古界為邊緣海泥砂復理石,1000Ma前初步固結,1000~800Ma間為穩定淺海沉積,800Ma前最終固結(B1b);5.江南隆起內帶:1000Ma前初步固結,1000~800Ma間為泥砂質及火山碎屑濁流沉積,800Ma前最終固結,其後仍為較深水和非補償泥質、硅質沉積(B2);6.江南隆起外帶:1000~800Ma間為活動類型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濁流沉積,800Ma固結,其後為深海及非補償的邊緣海沉積(B3);7.華南晚元古代邊緣海域:800~600Ma間為火山及碎屑濁流沉積以及非補償深水和較深水沉積(B4);8.揚子地台北沿晉寧期褶皺帶:800Ma前島弧火山-碎屑沉積,晉寧階段末固結(B5);9.秦嶺-大別邊緣海:長期活動帶,1000~800Ma為大洋-島弧帶火山岩,800Ma後為較深海和深海沉積及淺海碳酸鹽岩(B6);10.南海-印支地塊(D1);11.南海-印支地塊北部陸緣區(D2);12.構造單元界線;13.小型地塊;14.火山岩:a)酸性-中酸性,b)中酸性中基性,c)基性-超基性;15.後期地殼消減帶;16.地殼疊接消減帶;17.重要斷裂帶編號:①商丹斷裂;②鄖縣-均縣斷裂;③城口-房縣-襄攀-廣濟斷裂;④郯廬斷裂;⑤四堡-漵浦-安化斷裂;⑥宜春一紹興斷裂;⑦彬縣-茶陵斷裂;⑧贛江斷裂;⑨麗水-三明斷裂;⑩瓊雷-海南推測後期消減帶
(7)沉積建造古構造圖的內容:
a.基底區與沉積區界線;
b.沉積盆地建造類型分布范圍及界線;
c.沉積建造等厚線;
d.基底隆起及基底坳陷區;
e.同沉積斷裂帶;
f.陸源碎屑供應方向;
g.海流方向,海侵方向;
h.附沉積建造古構造剖面圖;
i.其他。
(8)編寫圖件說明書。
『伍』 讀下面地質構造圖,判斷岩層①、②、③、④按由老到新的次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
A、根據圖中的岩層分析,圖中有水平岩層.在具層理構造、呈水平狀態分布的沉積岩內中,往往老岩容在下,新岩在上.所以圖中的沉積岩的岩層新老關系是①>③.但是圖中也有岩漿活動,形成了岩漿岩②.岩漿活動狀況判斷---如果岩漿侵入某一岩層,則被侵入的岩層形成早於該岩漿岩.所以先形成水平的沉積岩岩層,後有岩漿活動,形成岩漿岩②,故不符合題意;
B、在具層理構造、呈水平狀態分布的沉積岩中,往往老岩在下,新岩在上.所以圖中的沉積岩的岩層新老關系是①>③.但是圖中也有岩漿活動,形成了岩漿岩②.岩漿活動狀況判斷---如果岩漿侵入某一岩層,則被侵入的岩層形成早於該岩漿岩.所以先形成水平的沉積岩岩層,後有岩漿活動,形成岩漿岩②.根據圖中的岩漿岩和沉積岩的高度分析,應該是被外力侵蝕了,形成一樣高的地表.後在沉積作用下形成了圖中的④.所以圖中的四個岩層的形成順序是:①③②④,故正確;
C、圖中的④是在最上面,是最後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D、圖中的④是在最上面,是最後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陸』 地質構造形成的過程中沉積岩一定比岩漿岩形成的早嗎
不一定。也可能晚。如果岩漿岩先形成,後下沉為海底,沉積岩就在其上面。
『柒』 了解泰山的岩石、地質結構與地形
從成因上來劃分,可以把岩石分為三大類: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版。
1、沉積岩
沉積岩是在地權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種岩石類型。它是由風化產物、火山物質、有機物質等碎屑物質在常溫常壓下經過搬運、沉積和石化作用,最後形成的岩石。不論那種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質都要經歷搬運過程,然後在合適的環境中沉積下來,經過漫長的壓實作用,石化成堅硬的沉積岩。
2、岩漿岩
岩漿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殼深處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漿,在侵入到地殼上部或者噴出到地表冷卻固結並經過結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因為它生成的條件與沉積岩差別很大,因此,它的特點也與沉積岩明顯不同。
3、變質岩
在地殼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積岩、岩漿岩,由於後來地質環境和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在固態情況下發生了礦物組成調整、結構構造改變甚至化學成分的變化,而形成一種新的岩石,這種岩石被稱為變質岩。變質岩是大陸地殼中最主要的岩石類型之一。
『捌』 沉積岩有哪些常見的原生構造,識別他們有什麼意義 基礎地質學內容,希望最好能有專業人士回答
層理(交錯、水平、斜),層面(波痕、泥裂、印摸)等,將今推古,推測當初的地質環境
『玖』 地質構造和岩層形成的先後順序
考點: 地表形態變化的原因和地質構造 專題: 分析: 此題考查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的變化.岩層形成的先後順序,一般表現為下面的岩層沉積的早,後形成的岩層將先形成的岩層切斷.根據圖中的岩層的分布,沉積岩Ⅲ在下面,Ⅰ在上面,所以Ⅲ比Ⅰ早.岩漿岩Ⅳ覆蓋了沉積岩,所以岩漿岩是後形成的.所以Ⅲ>Ⅰ>Ⅳ.最後形成斷層,將圖中的沉積岩和岩漿岩都切斷,錯位移動.所以圖中的岩層形成的先後是:Ⅲ>Ⅰ>Ⅳ>Ⅱ. A.根據圖中的岩層的分布,沉積岩Ⅲ在下面,Ⅰ在上面,所以Ⅲ比Ⅰ早.岩漿岩Ⅳ覆蓋了沉積岩,所以岩漿岩是後形成的.所以Ⅲ>Ⅳ.最後形成斷層,將圖中的沉積岩和岩漿岩都切斷,錯位移動.所以圖中的岩層形成的先後是:Ⅲ>Ⅰ>Ⅳ>Ⅱ,故正確;B.圖中的斷層是最後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C.根據圖中的岩層的分布,沉積岩Ⅲ在下面,Ⅰ在上面,所以Ⅲ比Ⅰ早.岩漿岩Ⅳ覆蓋了沉積岩,所以岩漿岩是後形成的.所以Ⅲ>Ⅳ.最後形成斷層,將圖中的沉積岩和岩漿岩都切斷,錯位移動.所以圖中的岩層形成的先後是:Ⅲ>Ⅰ>Ⅳ>Ⅱ,故不符合題意;D.圖中的斷層是最後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的變化.區別內外力作用對地表的影響,結合圖中的信息解題,難度一般.
『拾』 23.從地質條件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處是儲藏天然氣的良好構造B.②處可能形成沉積岩C.岩
A、①處是向斜構造,天然氣一般儲藏在背斜構造處,故不符合題意;
B、②專處岩漿侵入地殼之中冷屬卻凝固形成岩漿岩,故不符合題意;
C、①岩層形成後,②岩層侵入,發生變質形成④岩石,岩石形成的先後順序可能是①②④,故不符合題意;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應選擇在背斜處,⑥處岩層向上彎曲,為背斜,①處岩層向下彎曲,為向斜,⑥處構造好於①處,故正確.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