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上的山地工程有哪些
A. 地質作用可以形成哪些山地
火山噴發可以形成火山;地殼的水平運動可以形成褶皺山(包括背斜山和向斜經外力作用形成的向斜山);斷層作用形成斷塊山。
B. 形成山地的地質構造有哪些
第一是褶皺,可分向斜成山和背斜成山;第二就是斷層了
C. 地質作用可以形成哪些山地
地殼的水平擠壓運動可以產生褶皺山,處在板塊邊界的山地,基本都專屬於褶皺山,如喜屬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等;地殼受擠壓或張力,發生斷裂,產生斷層,其中斷層如果上升則可產生斷塊山,如廬山,華山等;另外還有岩漿的活動,可以產生火山,如日本富士山。
D. 工程地質知識:地貌有哪幾種具體的特徵是什麼
按地貌形態分類,分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1. 山地
一般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較大的地貌。特點是起伏大,坡度陡,溝谷深,多呈脈狀分布。山地是一個眾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別於單一的山或山脈,山地與丘陵的差別是山地的高度差異比丘陵要大,高原的總高度有時比山地大,有時相比較小,但高原上的高度差異較小,這是山地和高原的區分,但一般高原上也可能會有山地,比如青藏高原。山地地形形成的氣候是山地氣候,山地對人們的生活會帶來一定影響。比如交通分布,人口分布,經濟發展等會產生不利影響。
2. 高原
高原通常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有的高原表面寬廣平坦,地勢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則是山巒起伏,地勢變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國的青藏高原,面積最大的高原為南極冰雪高原。 高原最本質的特徵是︰地勢相對高差低而海拔相當高。高原分布甚廣,連同所包圍的盆地一起,大約共佔地球陸地面積的45%。
3. 盆地
主要特徵是四周高,中部低,因盆狀得名。是世界五大基本陸地地形之一,在全球分布廣泛。世界許多大城市也建立在盆地中,如首爾、台北等。地球上最大盆地剛果盆地。面積約相當加拿大1/3。盆地邊緣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中國有五個十分有名的盆地,分別為四川、塔里木、吐魯番、准噶爾、柴達木等盆地,面積都在10萬平方千米以上。因盆地對氣流有阻擋作用,很多盆地比較乾旱,不適宜人類種植,如柴達木盆地。有些盆地因海拔相對較低或者有氣流進口,氣候也比較濕潤。
4. 丘陵
是指地球表面形態起伏和緩,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內 ,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由各種岩類組成的坡面組合體 。坡度一般較緩,切割破碎,無一定方向。中國自北至南主要有遼西丘陵,江淮丘陵和江南丘陵等。黃土高原上有黃土丘陵。長江中下遊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遼東,膠東兩半島上的丘陵分布也很廣。
5. 平原
平原是地勢低平坦盪、面積遼闊廣大的陸地。根據平原的高度,把海拔0-200米的稱為低平原,如廣西鬱江-潯江河谷平原;海拔低於海平面的內陸低地,則稱為窪地,如新疆吐魯番盆地中央的平原;海拔200-500米(或600米)的平原稱為高平原,如內蒙古嫩江西岸平原。民族地區第二級階梯和第一級階梯上的平原,雖然海拔在1000-3000米,習慣上仍稱為平原,而不叫高原,其中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是黃河沖積而成的,是著名的「塞上糧倉」。集中分布在中國第三級階梯上的平原,是中國重要的農耕區和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分布在民族地區第三級階梯上的平原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東部和廣西境內,雖然這里的平原有的面積較小,起伏較大,但它仍然是民族地區的重要農耕區。
E. 山地丘陵等山體地質成因有哪些
地表的形態取決於當時及以前一定時期內外力地質作用間強烈程度大小有關。
地表內上容升量大於剝蝕量,升高形成山嶺地貌。
地表上升量小於剝蝕量,夷平,形成剝蝕平原。
地表下降量大於堆積量,下降,形成低地。
地表下降量小於堆積量,填平,形成堆積平原。
地貌的形成和發展還受地質構造、岩性、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山地丘陵等山體地質成因有以下幾種——
巨型地貌——大陸與海洋以及大的內海和大地山系。幾乎完全是有地球內力作用形成的,所以又稱大地構造地貌。即地殼的構造運動所造成的地貌,如火山地貌,有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岩和碎屑物質堆積所形成的
大型地貌——山脈高原山間盆地等為大型地貌。基本上也是由內力作用形成的。
中型地貌——河谷以及河谷之間的分水嶺等為中型地貌。主要由外力作用造成。內力作用產生的基本構造形態是中型地貌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而地貌的外部形態決定於外力作用的特點。
小型地貌——殘丘、階地、沙丘、小弟侵蝕溝等為小型地貌。基本上受著外力作用的控制。
外力地貌的成因——水成地貌——水的作用為地貌形成和發展的基本因素。
冰川地貌——以冰雪的作用
風成地貌——以風的作用
岩溶地貌——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蝕作用
重力地貌——以重力作用
F. 山地是那種地質構造
從形態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層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層向下彎曲。又說,背斜表面受張力,容易被侵蝕,向斜槽部受擠壓,不容易受到侵蝕作用,「向於是斜成山,背斜成谷」。
所以是背斜或向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G. 形成山地的地質構造有哪些
背斜和向斜都能成山地,地壘也可以成山地。
H. 山地與平原的工程地質條件
工抄程地質條件是指與工程建襲設有關的地質條件總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地質作用、自然地質現象和天然建築材料等幾個方面。
岩體結構類型主要劃分為整體狀結構、塊狀結構、層狀結構、碎裂結構、散體結構五類,其工程特性主要為:整體狀結構:岩體穩定,可視為均質彈性各向同性體.
I. 其他山地型地質環境分區
包括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陰山及三江源頭山區,海拔大部分在2000m以上,屬中高山區。區內山高、坡陡、谷深、岩石裸露。該區位於我國溫帶荒漠帶內,為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年降水量可達200~400mm,是西北乾旱地區相對濕度較大的區域。降水形式多為暴雨,在植被稀疏的環境下,存儲能力差,因而恢復再生能力也較差。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陰山等山區地下水主要為裂隙水,富水性一般,泉流量小於1L/s,單井涌水量多小於100m3/d,山區降水入滲形成的裂隙潛水,經短距離地下徑流大多排泄至溝谷中。山區溝谷匯集的地面徑流和地下徑流出山口後大量滲漏補給盆地地下水,因此盆地周邊的山區是盆地地下水的重要補給源區。
本區的主要地質災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凍融、土地鹽漬化、草地退化等。新疆天山、昆侖山為泥石流、滑坡、崩塌強烈發育區,巴顏喀拉山區為凍融強烈發育區,新疆阿爾泰山區為雪崩強烈發育區。長江和黃河上游地區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產生大量的碎屑鬆散物後,加劇了水土流失;青海「三江」源頭及新疆阿爾泰砂金開發區水土流失亦較嚴重。
區內礦產主要為金屬和非金屬。金屬礦產如甘肅省金川銅鎳礦、白銀銅礦、鏡鐵山鐵礦,內蒙古四子王旗白乃廟銅礦、白雲鄂博鐵礦,新疆富蘊縣蒙庫鐵礦、喀拉通克硫化銅鎳礦等。非金屬類礦產種類齊全,化工、冶金、建材類非金屬均有。水泥用灰岩如寧夏青銅峽市水泥用灰岩礦,新疆烏魯木齊市艾維爾溝水泥用灰岩礦、吐魯番市桃樹園子水泥用灰岩礦,甘肅天祝縣白塔山水泥石灰岩礦等;其次為化肥用蛇紋岩、冶金用白雲岩等。
西北地區地質環境分區一覽表見表1-2。
表1-2 西北地區地質環境分區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