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設計內容有什麼

地質設計內容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21 23:49:01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有哪些重要的內容呢

1、工程地質勘抄察報告是進行規劃、設計、施工必不可少的基本依據,對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有著直接影響。勘察成果要正確反映客觀地形、地質情況,確保原始資料的准確性,結合工程具體特點和要求提出明確的評價、結論和建議。
2、建設單位應在新建工程定點後,委託有資質的地質測繪(勘察)單位,對工程的地質進行勘察,其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中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概述。
(2)場地描述及地下水。
(3)地層分布。
(4)工程地質條件評述。
同時,應附以下圖表:
(1)鑽孔平面布置圖。
(2)地質岩性剖面圖。
(3)地質柱狀圖。
(4)地質柱狀及靜探曲線圖。
(5)土壤試驗成果匯總表。
(6)土壤壓縮曲線圖。
(7)土壤剪力試驗成果。
3、竣工資料中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應為原件。

Ⅱ 地質中普查設計主要包括哪幾方面內容

這個抄跟具體勘查的襲礦種有很大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普查工作要求的是達到對相應礦區和礦體的相應內容的大致查明,包括礦區地層、構造、岩漿岩、變質作用、物化特徵、礦體及礦石的特徵等,做設計的話主要針對這些目的去布置工作,手段主要可以分為面上和點上的,面上的比如中比例尺測量、填圖、勘查線測量、物化探工作等、點上的主要有槽探、鑽探、坑探、取樣等等,工作手段及網度的選擇主要是根據你要達到的勘查精度和對應礦區礦體的勘查類型,一般都可以靈活的適當變動。設計的話主要是要編制報告,過程一般是首先收集相關資料、進行野外踏勘,大致了解礦區的基本情況,包括氣候、交通、地形、人文環境等等,設計包括文字報告和圖件兩部分,相應的內容在相關規范中都可以找得到,報告的提綱一般為:緒論、區域地質、礦區地質、工作布置、資源/儲量預估算、經費預算、結論;圖件一般需要:工作布置圖、設計剖面圖、資源/儲量預估算圖等其它必要圖件。實際也不是很復雜,可以參考相應的模版。

Ⅲ 地質項目設計

地質項目設計是根據地質工作目標和各類規范、規程要求,對地質項目的具體體現,是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安排各項目的依據,是地質勘查生產經營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地質勘查工作的所有投入都是依據地質項目設計所確定的任務及工程量來安排的,因此地質項目設計的優劣在地質勘查經濟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地質項目設計由地質設計(勘查方案)、施工設計和設計預算組成。地質設計、施工設計是其技術部分,設計預算是其經濟部分。勘查方案是編制地質設計、設計概算的基礎;地質設計是編制施工設計和設計預算的依據。

一、勘查方案

(1)為編制技術經濟合理的勘查方案,首先要對已有的各種地質資料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對其可靠性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然後進行多方案對比,選擇最優的勘查方案。

(2)勘查方案應根據勘查項目的實際情況,如地形條件、地質條件等,明確提出各種勘探手段的具體任務,對各項勘探工程的布置、實物工作量作出相應的安排,並編制方案概算。

(3)方案概算:依據勘查方案確定的各項工程量和有關收費標准(或定額)進行編制。方案概算是勘查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個地質主管部門安排地質工作費用、控制設計概算及勘查方案招標的依據。

二、地質設計

(1)地質設計的編制應根據已批準的勘查方案,從實際出發,布置各種勘探工程,做到目的明確,部署恰當,經濟合理。

(2)地質設計中所布置的各項實物工作量的位置、數量、要求等,都應當分別具體落實,並明確各項工程的施工順序。

(3)地質設計中所規定的各項勘探工程質量指標,既要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地質任務的需要,又要注意經濟技術合理。

(4)地質設計中必須採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要結合勘查工作開展有關地質問題的專題研究,以提高地質報告的研究程度。

三、施工設計

(1)施工設計是為達到地質設計目的,保證地質設計任務實現,而採用各種手段的技術、工藝選擇和為施工全過程部署的技術文件,它是在遵循地質規律和地質勘查工作規律的基礎上,為完成一個地質勘查項目任務應採取的技術方案。它是根據批準的地質設計,結合工作區內施工條件(包括地質條件),按照不同的勘查手段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藝,確定優化的施工部署,以保證各項勘查工程設計的地質目的、工程質量、施工進度等達到地質設計要求。各種勘查手段的施工設計可分別編制、統一匯總。

(2)施工設計的編制依據是經過優化並獲得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通過的地質設計。

(3)施工設計的編制應在現場踏勘和認真分析以往勘查施工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多方案比較後擇優編制,施工設計應做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措施上具體,確保勘查項目設計中地質任務的完成。

(4)施工設計一般由勘查項目的施工單位組織編制,報經主管單位或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和批准。

四、設計預算

(1)設計預算是按照經濟規律要求,根據技術設計和預算標准及有關基礎定額反映同一地質勘查項目任務所需要的人、財、物的經濟方案,它是編制項目計劃和確定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也是項目招投標、簽訂項目合同並對項目進行監督的依據。

(2)設計預算的編制依據是下達的項目任務書、批準的地質設計、施工設計和上級有關政策性文件、權威部門頒布的預算標准和有關基礎性定額資料、其他相關資料(如地形等級、岩石級別、地質復雜程度等)。

(3)勘查項目設計預算包括自立項其至匯交地質報告止的全部工作內容。按工作項目(手段)包括:①地形測繪;②地質測量;③物化遙;④槽井探;⑤坑探;⑥鑽探;⑦岩礦測試;⑧工地建築;⑨綜合研究及報告編寫;⑩其他地質工作。

(4)設計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①符合現行政策、法規、辦法;②實事求是、依據充分、公平合理;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地質工作規律;④不漏項、不重項。

(5)設計預算應報項目主管單位或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的專家進行評審和確認。審查確認後的設計預算一般不得調整和變更,但遇下列情況准予調整:

① 由於設計地質任務變動或因地質條件與原設計發生重大變化,地質設計需作重大修改,勘查項目預算總額增減5%以上;

② 因不可抗拒或不可預見的因素,造成經濟損失超過項目預算總額3%以上;

③ 國家政策有重大調整;

④ 其他影響設計預算難以執行的重大因素。

(6)不同資金來源的地質項目,其預算包含的內容不完全一致,如預算內財政資金項目一般不包含利潤、稅金和管理費用;而社會資金項目在編制預算時一定要考慮合法利潤(社會或行業平均水平)、稅金及合理分攤的管理費用。

五、設計優化

對於一個完整的地質勘查項目,投入資金的多少首先取決於設計,因此設計的節約是最大的節約。設計的優化不僅是對客觀地質體或地質問題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也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地質成果不可忽視的環節。

(1)地質設計的優化是在一定地質資料的基礎上,經過充分的分析研究、合理推斷,在對客觀地質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情況下,對下一步地質勘查工作作出總的合理布置。在勘查過程中,隨著地質資料的不斷積累,認識的不斷深化,地質設計也應不斷地加以調整,因此,地質設計的優化,應貫穿於地質勘查工作的全過程。

(2)地質設計的優化,應以國家頒布的各類專業規范、規程為准則,結合勘查工作區的具體條件,為完成勘查工作的地質任務,通過對已有地質資料的分析研究,運用地質科學理論進行合理的推斷,適時調整地質勘查工作。

(3)地質設計優化的重點是研究勘探手段的合理使用和各種工程量的合理布置。要根據地質任務要求,處理好各種手段的有效配合,合理安排各種手段和各項工程的施工順序,不斷提高地質勘查工作的經濟效益,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最佳地質成果。

Ⅳ 工程勘察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主要內容
1、工程概況
1.1擬建建築物概況
1.2場地已有資料
2、勘察方案
1執行的主要技術標回准
2.2 勘察目的與要答求
2.3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
2.4室內土工試驗
2.5不良地質作用調查
3、勘察成果分析及報告書編寫
3.1文字部分
3.2主要圖表
4、本工程投入技術力量及施工設備
4.1本工程擬投入技術力量
4.2 人員安排
4.3 施工設備
5、進度計劃
6、工期保證措施
6.1組織措施
6.2技術措施
6.3經濟措施
7、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8、安全保證措施
9、承諾及報價

地質災害治理設計內容

1.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防治

中國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十分嚴重的國家之一,在全國,除了上海及個別省區外,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危害。斜貫中國中部的川滇山地、鄂西山地、秦嶺、黃土高原、燕山山地、遼東山地等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西部和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青藏高原部分地區,也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多發、易發地區。已有資料表明,崩塌、滑坡、泥石流是我國常見地質災害中分布最為廣泛、影響最大的災種,全國共發育特大型崩塌51處、滑坡140處、泥石流149處;大型崩塌3000多處、滑坡2000多處、泥石流2000多處;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達40多萬處。全國有350多個縣的上萬個村莊、100多個大型工廠、55座大型礦山、3000km以上的鐵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嚴重危害。

作為地質災害的主要災種,崩塌、滑坡、泥石流具有突發性強,分布范圍廣,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的嚴重製約因素。據統計,因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災害造成的損失約占常見地質災害損失的70%~80%。國土資源部2008年發布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中劃分的16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中,除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以外,其餘13個重點防治區均要求對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災害進行重點防治。

根據我國地質災害發育特點,以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本著教學為生產服務的宗旨,本教材在安排地質災害治理設計案例時,擬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防治案例作為學生實訓的基本要求,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運用所學的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理論、方法、手段,進行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治理工程設計。

2.其他地質災害防治

我國地質災害發育具有地區之間的差異性,表現為地勢階梯特徵明顯:第一階梯(海拔4000m以上),凍融、泥流等災害發育;第二階梯(海拔為1000~2000m)與第一階梯過渡地帶,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為主;東部廣大平原、盆地為第三階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淤積等災害為主。

考慮到我國地質災害發育的上述地域性差異,有的學生畢業後可能在非滑坡、泥石流高發區工作,因此,在安排地質災害治理技術實習時,可作如下調整:

1)針對我國第一階梯地質災害發育特點,凍融災害屬於特殊土災害問題,特殊土災害在《地基處理》課程的教學中,對各種地基處理方法的設計進行了較詳盡的介紹,可供參考。

2)針對我國第二階梯的地質災害發育特點,即以地面沉降、塌陷、淤積等災害為主,由於地面沉降災害的防治重在預防、治理難度大、且效果並不明顯,實際工作中對於地面沉降的治理任務較少,因此,為適應第二階梯廣大地域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需要,有必要考慮的實訓主要是地面塌陷的治理。各院校在安排實訓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另行考慮是否增加地面塌陷治理設計的實訓。

Ⅵ 地質和設計有什麼關系

建築工程設計要先進行地質勘察撐握地形後,才能進行設計。

Ⅶ 工程地質包括哪些內容(土力學地基基礎第四版)

工程地質研究的主內容有:確定岩土組分、組織結構(微觀結構)、物理、化學與力學性質(特別是強度及應變)及其對建築工程穩定性的影響,進行岩土工程地質分類,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築性能的方法;研究由於人類工程活動的影響而破壞的自然環境的平衡,以及自然發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質作用對工程建築的危害及其預測、評價和防治措施;研究解決各類工程建築中的地基穩定性,如邊坡、路基、壩基、橋墩、硐室,以及黃土的濕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壞等,制定一套科學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為各類工程的設計、施工提供地質依據;研究建築場區地下水運動規律及其對工程建築的影響,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護方案;研究區域工程地質條件的特徵,預報人類工程活動對其影響而產生的變化,作出區域穩定性評價,進行工程地質分區和編圖。隨著大規模工程建設的發展,其研究領域日益擴大。除了岩土學和工程動力地質學、專門工程地質學和區域工程地質學外,一些新的分支學科正在逐漸形成,如礦山工程地質學、海洋工程地質學、城市工程地質及環境工程地質學、工程地震學。

1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的區別
工程地質是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地質問題的科學(張咸恭等著《中國工程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的應用性很強,各種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都要做工程地質研究,才能使工程與地質相互協調,既保證工程的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正常運行,又保證地質環境不因工程建設而惡化,造成對工程本身或地質環境的危害。工程地質學研究的內容有:土體工程地質研究、岩體工程地質研究、工程動力地質作用與地質災害的研究、工程地質勘察理論與技術方法的研究、區域工程地質研究、環境工程地質研究等。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處理或改良的科學技術(國家標准《岩土工程基本術語標准》)。岩土工程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工程地質學、岩石力學和土力學;研究內容涉及岩土體作為工程的承載體、作為工程荷載、作為工程材料、作為傳導介質或環境介質等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和監測等等。
由此可見,工程地質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門應用科學;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種工程技術。從事工程地質工作的是地質專家(地質師),側重於地質現象、地質成因和演化、地質規律、地質與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從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師,關心的是如何根據工程目標和地質條件,建造滿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岩土技術問題。

2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的關系
雖然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分屬地質學和土木工程,但關系非常密切,這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說:工程地質是岩土工程的基礎,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質的延伸,是有一定道理的。
工程地質學的產生源於土木工程的需要,作為土木工程分支的岩土工程,是以傳統的力學理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但單純的力學計算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一開始就和工程地質結下了不解之緣。與結構工程比較,結構工程面臨的是混凝土、鋼材等人工製造的材料,材質相對均勻,材料和結構都是工程師自己選定或設計的,可控的。計算條件十分明確,因而建立在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基礎上的計算是可信的。而岩土材料,無論性能或結構,都是自然形成,都是經過了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在多種復雜地質作用下的產物,對其材質和結構,工程師不能任意選用和控制,只能通過勘察查明,而實際上又不可能完全查清。岩土工程師不敢相信單純的計算結果,單純的計算是不可靠的,原因就在於工程地質條件的不確知性和岩土參數的不確定性,不同程度地存在計算條件的模糊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因而雖然土力學、岩石力學、計算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並在岩土工程設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計算假定、計算模式、計算方法、計算參數等與實際之間存在很多不一致,計算結果總是與工程實際有相當大的差別,需要進行綜合判斷。

Ⅷ 勘察設計文件包括什麼

工程勘察、設計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工程勘察是指勘察人對工程的地理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包括對工程進行測量,對工程建設地址的地質、水文地質進行調查等工作。工程設計是指設計人對工程結構進行設計、工程價款的進行概預算。勘察、設計合同是指勘察人、設計人完成工程勘察設計任務,發包人支付勘察設計費的協議。勘察、設計合同明確了發包人與勘察、設計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工程勘察、設計合同,一般包括提交勘察或者設計基礎資料、勘察或者設計文件(包括概預算)的期限、勘察或者設計的質量要求、勘察或者設計費用以及其他協作條件等條款。
提交勘察或者設計基礎資料是發包人的義務,勘察或者設計的基礎資料是指勘察人、設計人進行勘察、設計工作所依據的基礎文件和情況。勘察的基礎資料包括可行性報告,工程需要勘察的地點、內容,勘察技術要求及附圖等。設計的基礎資料包括工程的選址報告等勘察資料以及原料(或者經過批準的資源報告)、燃料、水、電、運輸等方面的協議文件,需要經過科研取得的技術資料。為了保證勘察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明確提交與勘察設計有關的基礎資料的期限。
提交勘察設計文件是勘察人、設計人的基本義務。勘察文件一般包括對工程選址的測量數據、地質數據和水文數據等。勘察文件往往是進行工程設計的一個基礎資料,勘察文件的交付能夠影響設計工作的進度,因此,當事人應當在勘察合同中明確勘察文件的交付期限。設計文件的期限是指設計人完成設計工作,交付設計文件的期限。設計文件主要包括建設設計圖紙及說明,材料設備清單和工程的概預算等。設計文件是工程建設的依據,工程必須按照設計文件進行施工,因此設計文件的交付期限直接影響工程建設的期限,所以在設計合同中應當明確設計文件的交付期限。
勘察、設計的質量要求主要是指發包人對勘察、設計工作提出的要求。勘察人、設計人應當按照勘察設計規范和約定的質量要求進行勘察設計工作,按時提交符合質量要求的設計文件。設計質量要求條款明確了勘察設計成果的質量,也是確定勘察人、設計人工作責任的重要依據。
勘察、設計費用是發包人對勘察人、設計人完成勘察、設計工作的報酬。支付勘察、設計費是發包人在勘察、設計合同中的主要義務,因此在勘察、設計費用條款中應當明確勘察、設計費用的數額或者計算方法,勘察、設計費用支付方式、地點、期限等內容。
其他協作條件是指雙方當事人為了保證勘察、設計工作順利完成所應當履行的相互協助的義務。發包人的主要協作義務是在勘察、設計人員入場工作時,為勘察設計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以保證其正常開展工作。勘察設計人的主要協作義務是配合工程建設的施工,進行設計交底,解決施工中的有關設計問題,負責設計變更和修改預算,參加試車考核和工程驗收等。對於大中型工業項目和復雜的民用工程應當派人現場設計,並參加隱蔽工程的驗收等。
當然勘察設計合同不只是包括這些條款,如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履行地點和方式、勘察、設計工作的范圍與進度、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等條款,也是勘察設計合同所應當具備的條款。此外,根據合同的性質和具體情況,當事人還可以協商確定其他必要的條款。

Ⅸ 地質工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必學的課程

工程地質學是:研究人類的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的相互作用,以便認識評價,改造和保護地質環境。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
工程地質是一門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問題的專門學科。
工程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問題。
所謂工程地質條件是:工程地質環境各個要素的總和。包括:
(1)岩土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2)地形地貌條件(3)地質結構與地應力(4)水文地質條件(5)物理地質現象(6)天然建築材料
地 質 工 程 Geological Engineering
地質工程領域是以自然科學和地球科學為理論基礎,以地質調查、礦產資源的普查與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質結構與地質背景涉及的工程問題為主要對象,以地質學、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技術、數學地質方法、遙感技術、測試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為手段,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先導性工程領域。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地質問題、所需各類礦產資源、水資源與環境問題等是社會穩定持續發展的條件和基礎。地質工程領域正是為此目的而進行科學研究、工程實施和人才培養。地質工程領域服務范圍廣泛,技術手段多樣化,目前,從空中、地面、地下、陸地到海洋,各種方法技術相互配合,交叉滲透,已形成科學合理的、立體交叉的現代化綜合技術和方法。
本工程領域涉及到數學、物理學、地質學、油氣及固體礦產的礦產普查與勘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岩土工程、遙感地質、數學地質、應用地球物理和應用地球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學科。
培養目標
地質工程領域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地質調查、工程勘察、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與開發相關的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地質工程領域工程碩士要求掌握地質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及管理知識,了解地質工程領域工程技術的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解決地質工程有關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具有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新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熟練地閱讀與地質工程領域有關的專業文獻和撰寫論文的外文摘要,能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地質工程領域中有關問題。
領域范圍
地質工程領域適用的行業包括:地質調查,油氣及固體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與評價,大型工礦企業和水利水電建設,公路和鐵道建設,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的調查,勘察及監測等。
地質工程領域覆蓋的范圍包括:地質調查技術和方法與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區域礦產基地及礦產遠景區預測與評價,礦區與礦床的勘探、開發與評價,地質工程領域建設、勘查評價項目可行性研究與決策,地質勘探的新技術與新方法,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的預測、評價、監測與保護,地質結構、地質環境、地質過程及地質災害研究中的計算機應用,地質工程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檢測及新方法、新技術的設計、開發、應用,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行業的工程管理。

Ⅹ 工程地質初步勘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①搜集研究區抄域地質、地形地貌、遙感照片、水文、氣象、水文地質、地震等已有資料,以及工程經驗和已有的勘察報告等;
②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
③工程地質勘探見工程地質測繪和勘探;
④岩土測試和觀測見土工試驗和現場原型觀測、岩體力學試驗和測試;
⑤資料整理和編寫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工程地質勘察通常按工程設計階段分步進行。不同類別的工程,有不同的階段劃分。對於工程地質條件簡單和有一定工程資料的中小型工程,勘察階段也可適當合並。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