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測出來了擋土牆怎麼設計
Ⅰ 擋土牆平面布置圖如何做呀
對於個別復雜的擋土牆,如高的、長的沿河擋土牆和曲線路段的擋上牆版。除了橫、縱向布置外權,還應作平面布置,並繪制平面布置圖。
在平面圖上,應標示擋土牆與路線平面位置的關系,與擋土牆有關的地物、地貌等情況,沿河擋土牆還應標示河道及水流方向,以及其他防護、加固工程等。
在擋土牆設計圖紙上,應附有簡要說明,說明選用擋土牆設計參數的依據,主要工程數量,對材料和施工的要求及注意事項等。以利指導施工。
1.根據具體情況,通過技術和經濟比較,確定牆趾位置;
2.測繪牆趾處的縱向地面線,核對路基橫斷面圖,收集牆趾處的地質和水文等資料;
3.選擇牆後填料,確定填料的物理力學計算參數和地基計算參數;
4.進行擋土牆斷面形式、構造和材料設計,確定有關計算參數;
5.進行擋土牆的縱向布置;
6.用計演算法或套用標堆圖確定擋土牆的斷面尺寸;
7.繪制擋土牆立面、橫斷面和平面圖。
Ⅱ 請教大家邊坡勘察的問題
設計都已經出抄來了嗎??一般來說是需要勘察的,不過已經有設計圖紙的話可以施工
如果擋土牆下為岩石的話,承載力是 沒有問題的,但主要看邊坡的穩定性,新建樓體距離邊坡的距離等
如果是第四系土層的話,承載力肯定不夠啊
Ⅲ 擋土牆在平面圖紙上怎麼表示
鋼筋混凝土擋土牆,可按剪力牆畫。不是矩形截面,可按異形梁畫。專 在鋼筋算量中都按矩形畫。屬不影響鋼筋量就行。到圖形中必選異型畫。不同的標高,分段畫,分別在屬性里定義標高。那必須按異形梁畫。
擋土牆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構造物。
(3)地質勘測出來了擋土牆怎麼設計擴展閱讀
擋土牆作用
1、路肩牆或路堤牆設置在高填土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基邊坡或基地滑動,確保路基穩定,同時可收縮填土坡腳,減少填土數量,減少拆遷和佔地面積,以及保護臨近線路的既有建築物;
2、濱河及水庫路堤,在傍水一側設置擋土牆,可防止水流對路基的沖刷和侵蝕,也是減少壓縮河床或少佔庫容的有效措施;
3、設置在隧道口或明洞口的擋土牆,可縮短隧道或明洞長度,降低工程造價 ;
4、設置在橋梁兩端的擋土牆,作為翼牆或橋台,起著護台及連接路堤的作用;
5、抗滑擋土牆則可用於防止滑坡。
Ⅳ 擋土牆應怎麼樣設計
設計繪圖模塊
本模塊運行與AutoCAD2000下,進入AutoCAD2000後,單擊擋土牆子菜單項彈出相應的數據輸入對話框,完成相應的數據輸入。如果單擊子菜單項,"斷面",則進入斷面設計,根據路線資料,路基資料和各個斷面數據自動生成擋牆路段路基橫斷面,用戶只需確定擋牆形式,程序自動按用戶給定的步長生成擋牆斷面尺寸和各種步長情況下的斷面圖,最後推薦一個體積最省的斷面尺寸及所在位置給用戶,用戶還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該斷面及位置。如果用戶除了輸入擋牆形式外,還輸入了填土高度,此時程序認為擋牆位置已定,則馬上算出此時滿足各種要求的斷面尺寸來。確定所有斷面尺寸以後單擊子菜單項。"立面"即進入立面設計,程序根據路線資料和斷面數據繪出擋牆牆址縱向地面線控制點連線、牆頂連線、路基邊沿線連線和基礎線,同時生成一工具條,通過工具條用戶可以根據規范規定、地面線變化、地質資料互動式確定擋土牆起始樁號、分段長度和基礎分級長度和級數。立面圖確定後單擊子菜單項。"平面"進入平面設計,程序根據路線平面設計資料,擋土牆尺寸及分級分段資料,繪出擋土牆平面布置圖。最後,繪制分段擋土牆尺寸表和工程數量表。整個設計繪圖過程簡單明了、快捷且方便,即使有不同設計習慣的單位,用本軟體也能很好地完成設計任務。
沿海地區擋土牆的設計與穩定計算
[日期:2006-08-18] 來源: 作者:佚名 [字體:大 中 小]
1基本情況
近年來,沿海地區修建,復建了較多的排水、防潮閘及橡膠壩等擋水建築物。在運用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較多的是建築物兩岸及上下游的擋土牆。在對22座建築物的統計中,有20%的擋土牆出現不同程度的沉降、滑坡、斷裂、傾斜現象。其主要原因是:1地質條件差,地震及其餘震時常出現,地基沉降比較嚴重。海陸交互相地質經2000年復測沉降值達0.11m。2設計斷面不合理,安全系數偏低。3設計階段對施工質量及關鍵環節規范不足。因此,選擇合理的設計方案和嚴格的穩定計算是保證擋土牆安全運用的關鍵。
2擋土牆設計
(1)擋土牆的形式
工程中基本採用重力式擋土牆,它具有牆背粗糙地基牢,穩定斜坡推力小的特點。牆背傾斜又分為3種形式:直立、前傾、後傾。如圖1中的(a)、(b)、(c)所示。
(2)擋土牆設計特點
沿海地區地基大部分呈流塑狀態,以上3種結構型式很難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經過實踐,我們選擇了薄壁變異式擋土牆,如圖1中的(d)所示,即在原重力式擋土牆的基礎上,減小壁厚,加大基礎面積。這樣不僅減小了自身重量,還具有安全穩定減少工程投資的特點。
3薄壁變異式擋土牆的結構及穩定計算
(1)牆體自重
計算簡圖如圖2所示。
其中W——牆體自重
W——牆體自重加上牆後土的重量
(2)牆側向土壓力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總土壓力P′:
P′=(1±KhCuCatgφ)P′(1)
式中「+」和「 」號分別對應於主、被動土壓力
Cu——綜合影響系數,取1/4
Ca——地震動土壓力系數,查系數表得4.75
Kh——水平向地震系數,與設計烈度有關,7°以下取0.1,8、9度分 另取0.2和0.4
P——靜力土壓力
P=1/2rH2Ka(2)
式中r ——土的容重
H ——擋土牆的總高度
Ka——靜土壓力系數。通過試驗求得松砂土為0.4密砂土為0.7, 粘土為0.5,也可用近似公式計算Ka=1 sinφ′(3)
式中φ′——填土的內摩擦角
P′作用在基底以上1/2H(矩形)或1/3H(三角形),作用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β:
β=ε+φO(4)
式中ε——擋土牆背連線與豎直牆的夾角
φO——牆背面與土之間的內摩擦角,豎直混凝土牆背面 φO=1/3φ′~1/2φ′
(3)擋土牆抗傾覆抗滑動計算
採用規范公式:
式中b ——基底傾覆與牆體形心水平距離
a ——基底傾覆點與土壓力作用點距離
Ex、Ey ——土壓力的水平、豎直分力
h ——土壓力形心作用點與基底垂直距離
μ ——擋土牆基底摩擦系數
採用上述公式要考慮設計、施工、使用階段分別計算,取最不利階段值。
(4)擋土牆基底應力計算
式中A——牆底面積;
W——牆底面積對牆底垂直方向軸的面積矩W=bL2/b(8)
MO——最大變矩
MO=1/2qL2(9)
式中q——荷載
L——集中荷載作用點與轉動點之距
(5)擋土牆最薄弱斷面強度計算
取牆趾最不利斷面,按《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J10—74)公式Mmax=1/2qL2AO=KM/bh2O
Ⅳ 擋土牆設計問題
擋土牆的設計步驟
一、確定牆高
二、牆上荷載(主動土壓力、牆上移動荷載、振動系數)
三、牆體型式
四、牆底基底承載力
五、計算
1)抗傾覆計算(主動土壓力+移動荷載*振動系數)
2)抗滑動計算(同上 )
3)牆身水平截面強度驗算
4)牆身垂直截面變位計算(截面應力校核)
六、設計
1、根據具體情況,通過技術和經濟比較,確定牆址位置;
2、測繪牆址處的縱向地面線,核對路基橫斷面圖,收集牆址處的地質和水文等資料;
3、選擇牆後填料,確定填料的物理力學計算參數和地基計算參數;
4、進行擋土牆斷面型式、構造和材料設計,確定有關計算參數;
5、進行擋土牆的縱向布置;
6、用計演算法或套用標准圖確定擋土牆的斷面尺寸;
7、繪制擋土牆立面、橫斷面和平面圖。
Ⅵ 擋土牆設計不大會應改怎麼做啊
擋土牆的設計步驟:
一、確定牆高
二、牆上荷載(主動土壓力、牆上移動版荷載、振動系數)權
三、牆體型式
四、牆底基底承載力
五、計算
1)抗傾覆計算(主動土壓力+移動荷載*振動系數)
2)抗滑動計算(同上 )
3)牆身水平截面強度驗算
4)牆身垂直截面變位計算(截面應力校核)
六、設計
1、根據具體情況,通過技術和經濟比較,確定牆址位置; 2、測繪牆址處的縱向地面線,核對路基橫斷面圖,收集牆址處的地質和水文等資料;
3、選擇牆後填料,確定填料的物理力學計算參數和地基計算參數;
4、進行擋土牆斷面型式、構造和材料設計,確定有關計算參數;
5、進行擋土牆的縱向布置;
6、用計演算法或套用標准圖確定擋土牆的斷面尺寸;
7、繪制擋土牆立面、橫斷面和平面圖。
Ⅶ 如何進行擋土牆設計
擋土牆的設計步驟
一、確定牆高
二、牆上荷載(主動土壓力、牆上移動荷載、回振動系數答)
三、牆體型式
四、牆底基底承載力
五、計算
1)抗傾覆計算(主動土壓力+移動荷載*振動系數)
2)抗滑動計算(同上 )
3)牆身水平截面強度驗算
4)牆身垂直截面變位計算(截面應力校核)
六、設計
1、根據具體情況,通過技術和經濟比較,確定牆址位置;
2、測繪牆址處的縱向地面線,核對路基橫斷面圖,收集牆址處的地質和水文等資料;
3、選擇牆後填料,確定填料的物理力學計算參數和地基計算參數;
4、進行擋土牆斷面型式、構造和材料設計,確定有關計算參數;
5、進行擋土牆的縱向布置;
6、用計演算法或套用標准圖確定擋土牆的斷面尺寸;
7、繪制擋土牆立面、橫斷面和平面圖。
Ⅷ 擋土牆標准圖集怎麼用,怎麼設計
1、一般這種情況,先按照擋土牆圖集選擇一個較保守的型號;然後在圖紙回上註明:由於未有答地質勘查資料; 接著就反提一些土質力學參數,即要求達到什麼力學性能,再註明土體上的荷載不能超過多少;如果挖開後達不到力學性能再通知設計單位等等;就可以避免相關責任了。
2、擋土牆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構造物。在擋土牆橫斷面中,與被支承土體直接接觸的部位稱為牆背;與牆背相對的、臨空的部位稱為牆面;與地基直接接觸的部位稱為基底;與基底相對的、牆的頂面稱為牆頂;基底的前端稱為牆趾;基底的後端稱為牆踵。
3、建築中房屋等的鋼筋配製情況,一般用圖形表示。根據配筋圖確定建築中鋼筋使用的位置、形狀以及鋼筋的型號等。
Ⅸ 擋土牆設計規范
擋土牆設計規范,建議參閱《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2011、《水工擋土牆設計規范》SL379--2007、《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一2013等現行規范、規程。
擋土牆設計根據使用要求,可分為永久擋土牆、臨時性(如基坑支護)擋土牆設計、特殊要求(如水工)擋土牆設計;
擋土牆設計應綜合考慮地質條件、邊坡環境、邊坡類型、邊坡高度、擋土工況要求、使用期等因素;及可能的破壞模式,選擇適當的邊坡穩定計算方法和支擋結構型式;擋土牆結構設計應進行整體穩定性計算、局部穩定性計算、地基承載力計算、抗傾覆穩定性計算、抗滑移計算及結構強度計算;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選型、優化設計。
一、《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摘錄(條文內容略)
6.7土質邊坡與重力式擋牆
6.8岩石邊坡與岩石錨桿擋牆
二、《水工擋土牆設計規范》SL379--2007簡介
1.該規范共8章19節159條和3個附錄,其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級別劃分與設計標准、工程布置、荷載、穩定計算、結構計算和地基處理等。
2.規范適用於1~3級水工建築物中的擋土牆以及獨立布置的1~4級水工擋土牆設計。4、5級水工建築物中的擋土牆以及獨立布置的5級水工擋土牆設計可參照使用。本規范不適用於臨時性擋土牆設計。對於有特殊要求的水工擋土牆設計,以及採用新型結構或受力復雜的擋土牆設計,應進行專門研究。
三、《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簡介
1.該規范共8章32節338條和5個附錄,其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支擋式結構、土釘牆、重力式水泥土牆、地下水控制、基坑開挖與監測及有關附錄。
2.規程適用於一般地質條件下臨時性建築基坑支護的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基坑開挖與監測。對濕陷性土、多年凍土、膨脹土、鹽漬土等特殊土或岩石基坑,應結合當地工程經驗應用本規程,並應符合相關技術標準的規定。
四、《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一2013簡介
(一)該規范主要技術內容: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定;4.邊坡工程勘察;5.邊坡穩定性評價;6.邊坡支護結構上的側向岩土壓力;7.坡頂有重要建(構)築物的邊坡工程;8.錨桿(索);9.錨桿(索)擋牆;10.岩石錨噴支護;11.重力式擋牆;12.懸臂式擋牆和扶璧式擋牆;13.樁板式擋牆;14.坡率法;15.坡面防護與綠化;16.邊坡工程水;17.工程滑坡防治;18.邊坡工程施工;19.邊坡工程監測、質量檢驗及驗收;以及7個附錄。
(二)規范適用於岩質邊坡高度為30m以下(含30m)、土質邊坡高度為15m以下(含15m)的建築邊坡工程以及岩石基坑邊坡工程。超過上述限定高度的邊坡工程或地質和環境條件復雜的邊坡工程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進行專項設計,採取有效、可靠的加強措施。
Ⅹ 擋土牆設計步驟詳解
擋土牆既是用來防止山體出現滑坡和山體變形失穩加以固定的牆壁。擋土牆在靠近公里兩旁的山經常能夠看到。根據擋土牆的種類,可分為一般地區擋土牆、地震地區擋土牆和浸水地區擋土牆。根據它的剛度不同又可分為剛性擋土牆、臨時支撐三類和柔性擋土牆三種。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擋土牆的設計方法。
擋土牆的設計步驟
一、首先先確相關的一些數據。例:牆高、牆上的載荷、牆體的形式和牆底基底的承載力。
二、在根據上述的數據,進行詳細的計算。算出牆體抗傾覆、抗滑動、牆身水平截面強度和牆身垂直截面變為的計算量。
三、設計
1、根據周圍的環境和經濟情況確定牆址的位置。
2、根據牆址處的狀況測繪出縱向地面線和路基橫斷面圖,了解牆體中的地質和水管的位置。
3、計算填料的地基計算參數和物理力學計算參數。
4、設計擋土牆的斷面型式和構造圖,選擇合適的材料,確定有關計算參數。
5、先對牆體的縱向進行布置,再確定擋土牆的斷面尺寸,根據計演算法和標准圖。
6、接著再繪制出擋土牆橫斷面、立面和平面圖。
7、根據材料和數據計算出擋土牆牆身抗彎強度。
以上就是擋土牆的設計步驟,總共可分為三大步。想要了解一下擋土牆的設計方案的朋友,可以根據以上的介紹加以學習。這里小編只是簡單的介紹一下其設計的原理,如果是需要實際操作的話,還是需要你們另行查閱其他的資料加以補充。因為擋土牆的種類很多,設計的方案有時也會有所不同;那是則需要自己根據實際的情況加以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