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博物館什麼廳

地質博物館什麼廳

發布時間: 2021-01-21 13:41:27

1.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新館外觀由同濟設計院設計,從古生物化石中提取元素演化內成牆體表面紋理容,由地質岩層中提取元素抽象形成牆體劃分形式,展示人類逐步掀開地球的表層,揭示地球不為人知的奧秘。
該館於2013年7月19日臨時閉館,並組織專家,協同設計施工單位對需要整改的項目進行了整改和完善。新館總面積26495平方米,陳列面積16902平方米。常設有序廳、地球廳、生命演化廳、恐龍廳、資源與環境廳和礦物與岩石廳等6個展廳,附設中庭休閑區、4d科普影院、多功能學術報告廳、臨時展廳及室外景觀區等。

2.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的展廳概況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總建築面積26495平方米,陳列面積16902平方米,常設序廳、地球廳、生命演化廳、恐龍廳、資源環境廳、礦物岩石廳,附設4D科普影院、中庭休憩區、多功能學術報告廳、臨時展廳、室外景觀區,並以標本、圖片、文字、場景,結合現代科技手段,系統地展示地球結構,海陸變遷,化石奧秘,生物演變,岩石礦物等。 賞奇妙美麗的礦物岩石,以「精美的石頭」為主題,以礦物岩石學基礎知識的介紹為起點,從美學角度出發,用多種方式為人們展示自然界中各種精美的礦物與岩石。
為普及科學知識、培養公眾科學意識和科學熱情,讓公眾特別是青少年享受科學文化大餐,「2015年科技活動周暨4D科普影片展映月」舉行3場科普講座,主題分別為地球的奧秘、生命起源與生物多樣性演變、進化論與澄江動物群。期間,還將給400名小學高年級學生贈送精美的科普圖書。
科技活動周期間(5月19 日至24日),將每天提供一定場次免費講解服務。從5月16日至6月15日,省地質博物館每個周末給公眾免費放映1場4D科普影片(每場75人),科普影片展映包括《魚龍勇士》《劍齒王朝》《細菌大作戰》等。 位於南樓西一層,面積935平方米,層高6米。展廳分為礦物學基本知識展區、常見礦物展區、寶玉石展區、觀賞石展區等幾個部分。展廳是以「精美的石頭」為主題,以礦物岩石學基礎知識的介紹為起點,從美學角度出發,讓觀眾欣賞自然界中各種精美的礦物和岩石。
附設中庭休閑區位於南北樓之間的公共區域,以斷裂的岩層中裸露出的化石為設計理念,簡潔的牆面石材裝飾和精美的化石標本形成完美結合。分為地面一層和地下一層,主要功能為休息等候和餐飲休閑。多功能學術報告廳位於南樓西側一層,面積529平方米,設置約273個座位,具有學術報告、會議、影院、小型演出等多項功能。臨時展廳位置位於南樓負一層,面積約1780平方米,展廳可根據實際展出需要進行分隔、組合,既可以和國內外同行做展覽交流,接納各類巡展,也可以配合各級政府和組織對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做一些專題展覽,如各種紀念日的專題科普展覽。另外可根據臨時展出的需要,使用室外的臨時展區。室外展區作為開放式的、以休閑為主的展區,不僅可營造出古生物博物館周邊特有的環境氛圍,並與室內展示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和補充。

3.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的場館特色

該館礦產資源抄陳列廳襲門口,是一座人工堆造的石灰岩溶洞,廳內布有湖南礦產分布大型沙盤,上面標記著湖南特有的鎢、銻、鉛、鋅、汞、磷、砷和高嶺土、海泡石等礦產地 250多處。幾座獨有的石英──黃鐵礦晶洞、輝銻礦晶洞、石膏晶洞,再現了自然界礦物生長發育狀態。地球歷史陳列廳陳列有轉動著的巨大地球模型。其他陳列廳陳列有古生物標本 800餘件,如大型三葉蟲、1 米多長的直角石、芙蓉龍、恐龍蛋化石、恐龍腳印等。礦物岩石標本有1000餘件,如金剛石、輝銻礦晶簇、石英黃鐵礦晶簇、雄黃雌黃晶簇、方鉛礦重晶石晶簇、方解石晶簇、辰砂、黑鎢礦、白鎢礦、螢石、石膏等礦物晶體以及中國首次發現的世界新礦物──香花石晶體和各種寶石玉石彩石等。其他還有礦床、區域剖面的系統成套標本。

4. 南京地質博物館的老館設置了幾個廳,分別是什麼

南京地質博物館由老館和新館組成。

老館為一幢具有德式風格的紅色 3 層建築物, 佔地面積約 2500 平米。展出標本1萬余件,設有《地學搖籃》、《中國石文化》、《礦產資源》、《地質環境》4 個展廳。《地學搖籃》展廳包括中國古代的地質學思想、中國近現代地質科學發展歷程、原中央地質調查所及其他地質機構、地學院士風采等部分。《中國石文化》展廳包括寶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觀賞石文化等部分。《礦產資源》展廳分世界礦產資源、中國礦產資源、江蘇省礦產資源、中國古代采礦技術、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部分。《地質環境》展廳包括中國的主要地質災害、江蘇主要地質災害、地質災害的防治、地質遺跡等部分。

新館為玻璃質,共有「恐龍世界」、「地球星體」、「生物演變」、「臨時展廳」四個展廳,內容豐富多彩,展品高科技化,值得一看。

5. 中國地質博物館有幾層

中國地質博物館主館共有大樓6層,總高約36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70米,建築面積近11000平方米,建築風格穩重大方。

6. 北京地質博物館有什麼項目玩

你要是喜歡地里就去看看
自然博物館很有意思
適合孩子去
但是裡面有關於人身體的標本,建議大人還是要給孩子解釋清楚
省的孩子思想上有誤區
記得裡面有雙性人的照片,還有器官等等。

7. 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新疆地質博物館、河南地質博物館、湖南地質博物館

8. 地質博物館的礦物岩石廳

礦物岩石廳採用雅俗共存、動靜結合、虛實呼應、寓教於樂的設計方式,使版觀眾通過參與權、欣賞展廳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礦物岩石的成因,原始產出情況、自然界種類繁多千資百態的礦物岩石、代表性礦物岩石的感官特徵及可供人們使用的特性。觀眾在欣賞各種精美奇特的礦物岩石展品時,通過互動式展覽和虛擬展出部分,可參與對一些礦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獲得相關知識。
寶石廳展示寶石、玉石、有機寶石、貴金屬等材料及其成品,並融入寶石鑒定、寶石鑒賞、寶石琢型、寶石評價、寶石成因、寶石微觀世界、寶石分布、寶石開采、寶石加工、首飾鑲嵌、人工改善寶石與人工寶石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寶石文化等知識點和興趣點。(寶石廳榮膺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9. 大鵬地質博物館什麼時間可以去參觀

開館時間:9:00-16:30 節假日不休息,星期一閉館。 票價:成人30元,學生15元 地址:北京西四羊肉胡同15號 乘車:13、22、38、47、68、101、102、103、105、109、124、409、603、709、726、806、808、812、814、823、826、50到西四站下車。 參觀一圈嘛,差不多2個小時可以了 該館在豐厚的館藏基礎上建立了一套內容完整的基本陳列,包括地球廳、礦物岩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等四個部分,面積共2500平方米,另有臨時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 地球廳以動力為主線,介紹了在內外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發生的重要地質作用。東展線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以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為重點,西展線以外動力地質作用為主,主要介紹了水和風的地質作用。相對來說,內動力地質作用更加宏觀壯麗,它們主要是使地殼上升、增厚,形成許多巨大雄傳的高山峻嶺,而外動力地質作用則比較和緩,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種壯美的山川地貌。 礦物岩石廳採用雅俗共存、動靜結合、虛實呼應、寓教於樂的設計方式,使觀眾通過參與、欣賞展廳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礦物岩石的成因,原始產出情況、自然界種類繁多千資百態的礦物岩石、代表性礦物岩石的感官特徵及可供人們使用的特性。觀眾在欣賞各種精美奇特的礦物岩石展品時,通過互動式展覽和虛擬展出部分,可參與對一些礦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獲得相關知識。 史前生物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向觀眾介紹生物的發展廳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的過程。 從空間布局上,整個展廳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小序廳,包括了一面藝術化的化石精品牆、一個可以互動操作的多媒體展具——簡明生物分類查詢系統,及一些有關化石的基本常識介紹。 第二部分是該展廳的主要陳列內容,共分為八個單元。 第一單元——最早期的生命; 第二單元——生物大爆發; 第三單元——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 第四單元——脊椎動物的出現; 第五單元——生物登陸; 第六單元——生物大絕滅; 第七單元——恐龍與鳥類; 第八單元——哺乳動物與人類; 此外,在該展廳的南過道,還陳列了魚龍、中國安琪龍、翼龍化石的模型各一件,以及一件觀眾可以觸摸的長達5米的大型魚龍化石、一個演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多媒體展具。 該館常年開放獨具特色的陳列展覽,長期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24年來不間斷出版《地球》雜志,每年舉辦全國青少年地學夏令營,先後被命名為「北京市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年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10.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在哪裡,需要帶什麼東西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在鄭東新區金水東路18號。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是一座以社會公眾為主體,青少年和資源環境相關業務人員為側重點,兼顧科學研究人員需求的科普型自然類博物館;是河南省資源、環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質礦產標本收藏、研究中心,集科研、科普、觀賞、休閑、娛樂、賞石於一體的理想去處。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坐落在鄭東新區金水東路18號。建築面積5800㎡,布展面積4100㎡。建築新穎別致,獨具風格。館內設有地球廳、恐龍廳、生物演化廳、古象廳、礦產資源廳、地質環境廳、礦物廳、4D動感影院(多功能廳)和地震海嘯感受劇場,館外有礦石林、科普廣場、恐龍雕塑等。館內收藏了省內外地質礦產、古生物、礦物標本5萬多件。展館內展示有亞洲體腔最大的恐龍,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中國唯一的結節龍,世界上最大的一窩恐龍蛋化石,數十件珍貴的早期哺乳動物和長羽毛的恐龍,以及世界上最早的銀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華古果等大批動植物化石標本,典藏和展示了河南幾乎所有種類的礦石、岩石標本,以及來自國內和部分國家精美絕倫的礦物晶體和觀賞石標本。其中有多件國寶級和數百件珍稀實體精品標本。展廳內循環播放有針對河南地域特色原創的《地質.河南》、《礦業.河南》、《走進河南地質公園》、《西峽恐龍蛋富集之迷》、《太行山隆起》等16部三維動畫影視、幻像;《大陸漂移》、《地質環境與人類居住》、《地球的生命進化》、《恐龍世界》等18部多媒體查詢系統,內容科學通俗易懂、引人入勝。還設有《有獎知識問答》、《河南地質遺跡搜尋》、《尋找寶藏》、《與恐龍賽跑》、《與恐龍比體重》、《恐龍拼圖 》等寓教於樂、供大家參與的互動項目,以及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礦、金礦洞等30餘處模擬度很高的景觀模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